海洋水下井口封堵装置技术研究与发展建议
封堵技术调研

封堵技术调研摘要:本文对油井封堵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概述。
对该项技术的常用工艺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对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封堵技术;封窜技术;超细水泥;延时挤灰1 概述封堵技术可以有效治理低效井,封堵水井大孔道、汽窜井、稠油边水、套管外窜槽和套管漏失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技术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理论体系。
主要应用在以下几方面:1.1管外封串堵水管外封串堵水技术就是先找准串层,然后在欲封堵层段挤入一定量的水泥浆,使水泥浆进入欲封堵串槽内,利用水泥浆凝固达到封堵串槽堵水的目的。
常用方法如下:(1)声幅测井找串,根据声波幅度衰减在测井曲线上的变化来判断串槽井段,当套管外水泥环与套管、水泥环与地层胶结程度发生变化时,声幅测井曲线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2)封隔器找串,封隔器找串是下入单级或双级封隔器至欲测井段,然后挤注清水,在地面测量套压变化或套管溢流量的变化,若套压变化或套管溢流量变化超过定值,则可以定为该井段串槽。
(3)同位素找串,向井下地层挤入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工作液,再测得井下的放射性曲线。
通过放射性曲线与未挤含有放射性元素工作液前的自然放射性曲线相比较,来判断地层的串槽情况。
1.2挤水泥封串堵水先在两串层中间座封桥塞从管内将串层分割开,然后在串层上部座封机械水泥承留器,插入水泥承留器插管,从上部串层挤入一定量水泥浆到管外进入下部串层,挤水泥浆完毕,拔掉插管,水泥承留器阀体关闭,串层内水泥浆承受高压候凝封堵串层,避免了高压挤入串槽的水泥浆倒流造成封串堵水失败的弊端,候凝结束钻掉井筒内水泥承留器、水泥、桥塞,以达到封管外串堵水的目的。
此封串堵水法既保护了上部套管及射孔固井段,又提高了挤水泥封串的成功率,同时可以避免固死油管的可能发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1.3管内卡封堵水常用方法如下:(1)应用机械水泥承留器对套管变形量≤10mm的井,实施封上采下、封下采上工艺。
海底管道不停输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应用

海底管道不停输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应用本文结合实际,对海底管道不停输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应用进行讨论,首先阐述管道带压不停输开孔封堵技术应用机理,其次对该技术的操作要点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标签:海底管道;不停输;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应用根据油气田海底工程设计实施的经验,其中提及有关于管线维修建造的问题,需要切断衔接的管线,其次经过解压、释放管线,并且调换等一连串施工过程,以完成维修以及设计改造的目标。
这种方式在石油化工范围里具备相对来说较熟练的操作经历,而且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很多,管线停止生产、释放造成的利益亏损现象非常严重。
相比较固有的技术来说,完全应用于油气管线抢修维护的创新科技当属带压不停输开孔封堵技术,当今社会,我国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胜利油田等大型油田中都运用了此项技术,并产生了相对来说较完美的操作成效,优点包含有使用规模大、背景局限性小、操作时长较短、安全性能高、原料成本低、分割技术高超等,所以未来的设计远景是值得期待的。
1、概述管道带压不停输开孔封堵技术管道带压不停输开孔封堵技术是一项新型操作工程,其核心阶段包含有:工程开始前的的筹备阶段、钻孔阶段、管线带压不停输开孔封堵阶段、解封堵阶段、最后的重新填入阶段。
本技术适用于各种施工管道建材中,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作用,能够达到各种钢管,比如玻璃钢管、塑料管、以及铸铁管原料的开孔封堵目的。
塔里木油田的开发,通过塔轮输油管线替换阀门、管段过程,就是采用该技术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此外,管道低压不停输开孔封堵技术对于管道传送油类的质量没有硬性要求,当前各类统计结果已然均验证该技术在管线施工方面的最大压力值和管道直径体现出了精良的适宜功能和开拓性。
最重要的是操作过程不会发生安全隐患,操作中从未出现疏漏的情况,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其具备特别高的封堵技术。
2、管道带压不停输开孔封堵技术阶段2.1首期准备阶段在施工过程现场需要具有充分的场所安排和实践范围支撑,便于施工人员活动的安全通道一定要遍布每个开采的作业坑内。
水下应急封井装置概述

井隔离#提供向井筒注入压井液的通道#提供向井筒
7 引 言
注入化学药剂通道#监测井筒关键参数#分流回收井
水下应急封井装置最早应用于"&!&年墨西哥 筒流体时"用作分流器&
湾英国石油公司 漏 [ER.7I. 油事件"漏油时间共持 本文综述了水下应急封井装置的功能类型%控
续 天 -$ "直到依靠水下应急封井装置才最终成功封 制方式与安装"整理了水下应急封井装置的资源分
图$两种屏障系统类型的封井装置
_68#$VT.PEHH6/HJLJ0/@0LQ/JREQQ678J0ER`J
!1"控制方式
水下封井装置的控制系统独立于防喷器组的控 制 系 统"主 要 使 用 水 下 机 器 人 X4^!X/@.0/NL 提 4Q/HE0/I^/?6RN/$ 供液压与扭矩工具进行干预控 制"数据监测同样可使用 X4^ 进行读取&也可连接 更复杂的部件如水下控制模块和蓄能器组实现控制 及数据监测"这些复杂部件宜单独放置并用飞线连 接"以减小水下封井装置的尺寸%重量和复杂程度& 至少应采用 X4^ 可读式的仪表对水下封井装置进 行数据监测"以便及时%持续反馈传感器和仪表数据&
图"第"种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封盖与分流型式$
_68#">E0/8.HL"JDPJ/EREQQ678J0ER`J !>EQE7I_N.T$
根据屏障系统的结构类型"又可分为闸板和闸 阀两种屏障类型的封井装置"如图$所示 & ($"()
闸 !P$ 阀型封井装置
!P$=E0/SENS/JPEJ/IREQQ678J0ER`J
20311047_水下应急封井器的现状与发展

水下应急封井器的现状与发展苗典远 李雪雄 杨欣雨 张!帅!!&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0""R #"'摘要!井喷失控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最为严重的事故!深水井喷失控的处置更加困难!水下应急封井器是处置深水井喷失控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水下应急封井器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文调研分析了当前全球水下应急封井器的资源情况$关键技术参数及生产制造标准!将当前水下应急封井器分为0类"常规闸板型$常规闸阀型和非常规闸阀型!分析了其结构设计的特点及优缺点%对国内开展水下应急封井器的研制提出建议"研发方面!提出标准化&优化装置零部件'$轻量化&减小装置重量及尺寸'$模块化&优化装置构成'$全电控模式$提供中性浮力模组!此外!还对现有的国外相关标准和规范做了相应修正!同时建议尽快制定国内水下应急封井器的国家标准!以保证抢险工作的规范进行%水下应急封井器主要用于井喷失控后的紧急封堵和临时处置!研究水下应急封井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关键词!深水0油气开发0水下应急封井装置0防喷器0井喷应急中图分类号 H Y 0.R 文献标识码 3文章编号 .">#?/.>/&."!>']!?"!=!?"#!"# !";!."=//M ''*;.">#?/.>/;."!>;]!;0#Q 4%(4#%;"7J C ((%+.G C /&%'J '--#+6G.')H '+!2.&D %4%0"-3%+.9,)M6,)2?T C )2!@,E C '?g ,M 2D !A )2D E ,2?T C !F $)2D Q$C ),&5L 1153"*,4D )*N *&(+-*"$5(6!7$863"4'"**,'"49*O 2"(&(4D /,%"O 2!9'%":'"0""R #"!52'"%',/&.(').!Q C J (')B )L L ,2D (*)B -,()2,1L M I *)2*'G C ,L 1'2*,2*I ')*,2D O ''L ?P )*'IJ K M P M C *;H $,(L )L 'I L I '('2*(B C I I '2**'B $2,G C ')2ON C *C I 'O 'V 'K M L 1'2*M N(C J (')B )L L ,2D (*)B -J )('OM 2*$',2V '(*,D )*,M 2M 2,*((M C I B '(!-'T N ')*C I '()2O (*)2O )I O (0B K )((,N ,'(*$'(C J (')B )L L ,2D (*)B -,2*M0-,2O (?*$'I )1*T L '!*$'B M 2V '2*,M 2)K D )*'V )K V '*T L ')2O *$'C 2B M 2V '2*,M 2)K D )*'V )K V '*T L '!)2O)2)K T ]'(*$'(*I C B *C I )K N ')*C I '(!)O V )2*)D '()2OO ,()O V )2*)D '(;S '(,O '(!L I M L M ()K (N M I*$'O 'V 'K M L 1'2*M N*$'(C J (')B )L L ,2D (*)B -,21),2K )2O )I 'L C *N M I P )I O !,2B K C O ,2D (*)2O )I O ,])*,M 2&B M 1L M 2'2*(M L *,1,])*,M 2'!(,]')2O P ',D $*M L *,1,])*,M 2!B M 1L M 2'2*(fJ K M B -('*!N C K K'K 'B *I M 2,B B M 2*I M K1M O ')2OM N N 'I ,2D 2'C *I )KJ C M T )2B T ('*(;52)O O ,*,M 2!*$''g ,(*,2D N M I ',D 2(*)2O )I O ($)(J ''2I 'V ,('O )B B M I O ,2D K T ;&)*,M 2)K (*)2O )I O ,()K (M I 'B M 11'2O 'O *M J ''(*)J K ,($'O N M I O M 1'(*,B O 'V 'K M L 'O (C J (')B )L L ,2D (*)B -)((M M 2)(L M ((,J K '*M D C )I )2*''*$'P M I -(*)2O )I O ;3((C J (')B )L L ,2D (*)B -,(L K )B 'OM V 'I N K M P ,2D P 'K K *M(*M L M I I 'O ,I 'B **$'N K M PM N $T O I M B )I J M 2()2OO '(,D 2'O *M I '(*M I 'P 'K K B M 2*I M K )2O1,*,D )*''2V ,I M 21'2*)K ,1L )B *(!(*C O T ,2D M 2,*(B C I I '2**'B $2,G C ')2ON C *C I 'O 'V 'K M L 1'2*M N N 'I ()B 'I *),2D C ,O )2B ')2O I 'N 'I '2B '(,D 2,N ,B )2B 'N M I*$''g L K M I )*,M 2)2OO 'V 'K M L 1'2*M N O ''L?P )*'I M ,K )2O D )(;:%1;"(!&!(C J (')B )L L ,2D (*)B -0J K M P M C *L I 'V '2*'I 0P 'K K B M 2*I M K 0'1'I D '2B T I '(L M 2('<!引!言."!"年!美国墨西哥湾发生重大井喷漏油事故!在其他措施均不能有效控制海底漏油的情况下!英国石油公司最终使用水下应急封井器&(C J (')B )L L ,2D (*)B -'成功封堵了漏油油井!也让该装置受!!!收稿日期"."!>?=?0!0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A _X "="R #""'%!!作者简介 苗典远&!>=0,!'!男!总工程师!从事钻完井$海上井控应急救援领域的相关研究%第%卷增刊!."!>年!!月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X Y 3&Y &W 5&Y Y \5&WY [^549Y &H 3&6H Y X U&:@:W A7M K ;%!Q C L L K ;&M V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第%卷到了行业众多关注(!!.)%水下应急封井器是一种安装在发生井喷的井口上方!用来临时封闭事故井眼和转喷分流井喷流体的设备(0)!主要功能有"封堵和隔离井筒0转喷分流流体0通过旁通管路将压井泥浆注入井内0作为化学剂注入的通道0监测封堵井筒内的主要参数%水下应急封井器作为井控应急源头控制系统装备的一部分!与水下盖帽$分流装置$回收设备$回收罩以及水面船舶等相关设备组成一个源控制装备系统%本文对当前水下应急封井器的现状从资源情况$技术参数和相关标准0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海上油气开发现场情况!对国内开展水下应急封井装置的研制提出建议!对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提出修正建议!为进一步加强海上井控抢险能力建设提供参考%=!全球水下应急封井器资源水下应急封井器最早由英国S 4公司设计制造!用于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的抢险工作%当前!全球水下应急封井器总共有."套!其中>套由美国H I '2O ('**'IY 2D ,2''I ,2D 公司制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全球各地区针对深水井喷事故的抢险救援成立了多个联盟!各联盟负责这些装备的储存和操作维护等工作%其中的主要#个联盟为:Q \@&:,K Q L ,K K \'(LM 2('@,1,*'O '$98X X &9)I ,2'8'K K X M 2*),21'2*X M 1L )2T '$8'K K X :&H 35&Y 6$U8X W &U 'K ,g 8'K K X M 2*),21'2*W I M C L '及:Q 4\3W &:,K Q L ,K K 4I 'V '2*,M 2)2O \'(L M 2('3O V ,(M I T W I M C L'%全球水下应急封井器的资源情况及服务区域如表!所示(R ?!!)%其中!:Q \@拥有最多的水下应急封井器!有R 套!98X X $8'K K X :&H 35&Y 6$Q $'K K 各拥有0套!U8X W $S 4各拥有两套!U )K K ,J C I *M 2和4Q 8W I M C L 各拥有一套%服务区域涵盖了所有海上油气开发区域!但整个亚洲仅在新加坡部署了两套%目前!仅美国和英国具有只服务于本国作业区的专用联盟!其他国家都依赖于联盟或公司%表=!全球水下应急封井器资源情况机构名称形式数量制造商存放地服务区域:Q \@联盟R H I '2O ('**'I 巴西!挪威!新加坡!南非除美国外地区98X X联盟0H I '2O ('**'I ?.套3-'I Q M K C *,M 2(?!套德州墨西哥湾8'K K X :&H 35&Y 6联盟08,K O 8'K K /X )1'I M 2?.套H I '2O ('**'I ?!套阿伯丁!新加坡北欧$阿伯丁$新加坡U8X W 联盟.8M I K O P ,O ':,K N ,'K O 9)B $,2'?!套H I '2O ('**'I ?!套休斯敦墨西哥湾:Q 4\3W 联盟!X )1'I M 2苏格兰!阿伯丁英国海域Q $'K K油公司08,K O 8'K K /X )1'I M 2?.套H I '2O ('**'I ?!套阿拉斯加Q $'K K 全球作业区块S 4油公司.X )1'I M 2休斯敦!安哥拉S 4全球作业区块&休斯敦装置'0安哥拉海域S 4作业区&安哥拉装置'U )K K ,J C I *M 2服务公司!,,全球4Q 8W I M C L服务公司!,挪威挪威增刊苗典远!等"水下应急封井器的现状与发展#!=0!#!@!装置的分类及设计根据中央垂直流道使所使用的屏障设备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将水下应急封井器分为0种"闸板型水下应急封井器$常规闸阀型水下应急封井器$非常规闸阀型水下应急封井器%.;!!闸板型水下应急封井器闸板型水下应急封井器使用闸板作为中间垂直流道屏障设备%如图!所示!该类封井器以!=0/R`闸板防喷器为中心主体设备!R组#!/=`旁通转喷通道为双闸阀!每个旁通转喷通道安装有用软关井的节流阀的接口%图!!闸板型水下应急封井器该设计的优点为"!全通径尺寸!用于压井控制后的钻井工具重新进入井筒0&满足钻井工作环境要求%缺点为"!外形尺寸巨大!重量为!."" !/"*!运输不便0&闸板型水下应急封井器能达到."-L(,的或耐温达到0#"c_的不多0'密封件为非金属!高温条件下易损坏0(操作需求的液压量大%.;.!常规闸阀型水下应急封井器闸阀型水下应急封井器使用闸阀作为中间垂直流道屏障%常规闸阀型!水下应急封井器以#!/=`闸阀或/!/!%`闸阀为中央通道!R个#!/=`旁通分流转喷通道&装有双闸阀为隔离屏障'!每个旁通出口均安装有用于节流阀进行软关井的连接器接口%该设计的优点为"!全通径重新回接进入井筒0&当前已有闸阀工作压力达."-L(,(!.)!耐温超0#"c _!适用于高温高压作业0'金属密封表面!密封性能稳定0(操作液压需求量少0.相同外形尺寸下!相较于闸板型封井器!闸阀型设备重量降低为>#*%缺点为"重新回接进入井筒管柱的尺寸有特殊要求%常规闸阀型.水下应急封井器以#!/=`闸阀或/!/!%`闸阀为中央通道&安装有双闸阀作为隔离屏障'!.个#!/=`旁通分流转喷通道安装有双闸阀为隔离屏障!每个闸阀间使用水下单螺杆驱动卡箍连接器连接!模块式快速组装或分解运输!每个旁通出口均预安装有用于进行软关的节流阀总成%该设计的优点为"!全通径重新回接进入井筒&连续油管'0&当前已有闸阀工作压力达."-L(,!耐温超0#"c_0'金属密封表面!密封性能稳定0(操作液压需求量少0.外形尺寸在0种水下应急封井器中最小!设备重量低至R"*%缺点为"重新回接进入井筒管柱尺寸有特殊要求%.;0!非常规闸阀型水下应急封井器非常规闸阀型水下应急封井器使用闸阀作为中间垂直流道屏障设备!但在分流短节位置装有导流板%该类封井器无中央通道!直接盲板封堵0R个#!/=`旁通分流转喷通道安装有双闸阀为隔离屏障!每个闸阀间使用水下单螺杆驱动卡箍连接器连接!模块式快速组装或分解运输!每个旁通出口均预安装有用于进行软关的节流阀总成%该设计的优点为"!当前已有闸阀工作压力达."-L(,!耐温超0#"c_0&金属密封表面!密封性能稳定0'改进安装旁通转喷分流!硬质合金导流降低井喷流体对设备的冲蚀0(操作液压需求量少0 .设备重量降低为="*%缺点为"!无法重新回接进入井筒0&重新回接进入井筒管柱尺寸有特殊要求%此三类水下应急封井器的技术参数如表.所示(R?!!)%A!装置设计制造的标准规范由于组成水下应急封井器的各部件也均已用于制造其他海上装备!且当前针对这些部件已有较细的标准规范!因此!目前针对水下应急封井器的标准仅有."!R年美国石油协会&345'颁布的345\4!/8(0)%34\\4!/8作为一个指导性文件!对应急封井器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程序做了详细说明%表0为与水下应急封井器相关的部分345标准规范%#!=R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第%卷表@!水下应急封井器装置技术参数类型闸板型常规闸阀型!常规闸阀型.非常规闸阀型重新进入回接具备&!=0/R `'具备&/!/!%`'具备&/!/!%`'不可以0#"c _具备具备具备具备."-L(,具备具备具备具备化学剂注入具备具备具备具备顶部压井具备具备具备具备预估重量/*!!""!/">"R "="腐蚀&长期'中等中等低低腐蚀&短期'低低低低外形尺寸!#;#N *j !%;0N *!#;#N *j !%;0N *!0;#N *j =N *!R N *j !R N *高度.=;.N *.=;.N *.0;R N *./;.N *部署能力好好好好液压需求需要\:7操作\:7操作\:7操作二次封堵盖需要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表A !与水下应急封井器相关的部分,82标准序号标准号标题!345!/8水下应急封井器推荐做法.345!/6/5Q :!0%.=?R 水下井口和采油树设备规范0345%3/5Q :!"R .0井口和采油树设备规范R 345!%3/5Q :!0#00钻井设备规范#345!/3/5Q :!0%.=?!水下设备规范%345!/H \=高温高压设备设计指导纲要/345!R 6/5Q :!"R .0海上水面及水下井口安全阀规范=345\4.3?8Q 6固定平台规划$设计建造和工作应力推荐做法>345Q H#0钻井防喷器设备系统标准!"345!%6用于钻井控制设备的控制系统规范!!>!建议R ;!!设计制造未来!水下应急封井器的发展仍以提高装置的可靠性为方向!可从装置的性能$运输$组装及投放方面来进行优化设计%&!'标准化"使用通用性强的零部件制造水下应急封井器%既可降低装置的制造难度!也可降低零部件库存成本!以及因特殊材料或部件造成的成本增加或供货延误的可能%&.'轻量化"研发尺寸更小$重量更轻的设备!从而缩短运输耗时$降低对船舶投放吊装设备的要求!加快抢险救援速度%&0'模块化"优化设计水下应急封井器为几个模块组成%使原来的巨型装置可分解为几个模块进行运输$组合!不仅降低了对运输条件的要求$缩短了作业时间!还可提高对装置的保护!降低组装/运输对设备的损坏影响%&R'全电控模式"使用全电控制水下封井器和水下阀门%国外当前已有相关研究!在全电控制模式下!系统设备的操作无需液压驱动!也就没有了增刊苗典远!等"水下应急封井器的现状与发展#!=#!#!液压操作系统!没有了液压管路也就没有了压力泄露等等问题!控制将更加简洁快速!且电控系统对于信息的采集与传输更便于实施%&#'配备中性浮力模组"应急封井器平时存放在与事故井位地点具有一定距离的基地!需兼顾不同地区的应急需要和不同地区事故井的投放船舶能力!配备中性浮力模组可以降低对船舶吊车装备能力的依赖%使用中性浮力模组辅助安装同时也降低对作业环境的要求"设备投放点可以远离安装部署点!船舶施工作业更加安全%&%'我国当前还没有水下应急封井器!建议国内加强该装置的研发及制造!突破国际垄断!储备自己的设计$建造能力!以提升我国海上井控抢险能力%R;.!标准规范当前针对水下应急封井器的标准仅有."!R年美国石油协会颁布的345\4!/8!建议在现有标准中增加评估水下应急封井器各组成部件的要求!从而优化装置的整体性能%B!结!语&!'通过对全球水下应急封井装置资源情况进行调研!虽然全球共有."套水下应急封井装置!但整个亚洲仅在新加坡部署了两套!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南海的深水井控应急资源的需求!建议国内加快建设深水井控应急保障能力%&.'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各有优缺点!闸阀型重量较闸板型小!闸板型和常规闸阀型安装后均可以进行重入作业!非常规闸阀型则不能%0类应急封井器均能达到."-L(,!0#"c_的工作环境要求%&0'当前!针对水下应急封井装置的标准仅有."!R年美国石油协会颁布的345\4!/8!国内还应加强对标准规范的研究并制定符合中国实际需求的标准和规范%&R'今后国内应加强自主研发!在研发水下应急封井装置是应朝着标准化&优化装置零部件'$轻量化&减小装置重量及尺寸'$模块化&优化装置构成'$全电控模式$提供中性浮力模组等几个方面努力%参考文献(!):(-)I('2\H!Y1,K('29U!4)-2'Z)O3Q!'*)K;U M P*M 6'V'K M L)8'K K Q L'B,N,BS K M P M C*X M2*,2D'2B T4K)2*$)*X M V'I( Y2D,2''I,2D32)K T(,(M N*$'6'L K M T1'2*!52(*)K K)*,M2!)2O Q M N*Q$C*?52M N)Q C J(')X)L L,2D:L'I)*,M2(X)//Q4Y322C)K H'B$2,B)KX M2N'I'2B')2O Y g$,J,*,M2;Q M B,'*T M N4'*I M K'C1 Y2D,2''I(!."!%;(.)+C*)(6H!S),K'T4!4I M$)(-)9;Q C J(')S K M P M C*Q M C I B' X M2*I M KH'B$2M K M D,'(^*,K,]'O)**$'9)B M2O M3B B,O'2*)2O 6'V'K M L1'2*(,2*$'4M(*?9)B M2O M Y I)(X)//Q4Y S'I D'2 :2'6)T Q'1,2)I;Q M B,'*T M N4'*I M K'C1Y2D,2''I(!."!%; (0)345!."!R;\'B M11'2O'O4I)B*,B'N M I Q C J(')X)L L,2DQ*)B-(!\4!/8;8)($,2D*M26;X(R)8,K O8'K KX M2*I M K;8'K K X:&H35&Y6!"+X)L L,2D Q*)B-(Y S/:@);(."!>?"=?!!)$**L("//P,K O P'K K;B M1/P'K K?B M2*I M K/P'K K B M2*),2'O/I'D,M2)K?B)L L,2D?(*)B-/(#)8,K O8'K K X M2*I M K;8'K K X:&H35&Y6H9Q C J(')X M2*),21'2* Q M K C*,M2((Y S/:@);(."!>?"=?!!)$**L("//P,K O P'K K;B M1/P L?B M2*'2*/C L K M)O(/88?_K T'I?8'K K X M2?*),2'O;P;L O N(%):Q\@;Q85QX)L L,2D Q*)B-Q T(*'1(Y S/:@);(."!>?"=?!!) $**L("//P P P;M,K(L,K K I'(L M2(';B M1/D K M J)K)(('*(/*'B$2,B)K?K,J I)I T/,2N M I1)*,M2?($''*(/B)L L,2D?(*)B-?(T(*'1?)C D?."!/;L O N(/)98X X;X)L L,2D Q*)B-((Y S/:@);(."!>?"=?!!)$**L("// P P P;1)I,2'P'K K B M2*),21'2*;B M1/P L?B M2*'2*/C L K M)O(/."!#/ "!/X)L L,2D?Q*)B-?_)B*?Q$''*5_5&3@?3&6?344\:7Y6;L O N (=)U8X X;U8X W)O O(!#!"""L(,B)L L,2D(*)B-(Y S/:@);."!!?"#?"R(."!>?"=?!!)$**L("//P P P;M N N($M I'?1)D;B M1/J C(,2'((?J I,'N(/B M1L)2T?2'P(/)I*,B K'/!%///0R"/$P B D?)O O(?!#"""?L(,?B)L L,2D?(*)B-(>)H I'2O('**'I'2D,2''I,2D;X3445&WQ H3X+U5Q H:\A(Y S/ :@);(."!>?"=?!!)$**L("//P P P;*I'2O('**'I'2D,2''I,2D;B M1/B)L L,2D?(*)B-?B M2*),21'2*?(T(*'1(/(!")S4;S4I')O,'(U M C(*M2P'K KB)L L,2D L)B-)D'N M I D K M J)K O'L K M T1'2*(Y S/:@);."!0?"/?!"(."!>?"=?!!)$**L"//P P P;O I,K K,2D B M2*I)B*M I;M I D/J L?I')O,'(?$M C(*M2?P'K K?B)L L,2D?L)B-)D'?N M I?D K M J)K?O'L K M T1'2*?0?.0=="(!!)U)K K,J C I*M2;W K M J)K\)L,O52*'I V'2*,M24)B-)D'&W\54Q9' (Y S/:@);(."!>?"=?!0)$**L("//P P P;$)K K,J C I*M2;B M1/B M2*'2*/O)1/L(/L C J K,B/ L I M Z'B*51)2)D'1'2*/B M2*'2*(/6)*)5Q$''*(/P'J/D K M J)K?I)L,O?,2*'I V'2*,M2?L)B-)D';L O N。
水下井口头系统研究及其密封总成结构设计分析的开题报告

水下井口头系统研究及其密封总成结构设计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水下井口头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海上钻井、生产油气、海洋资源勘探等领域。
其主要功能是在水下深度将井口头连接至井口树或管线系统,保证油气开采过程顺利进行。
然而,水下井口头系统面临着高压、高温、高腐蚀等极端环境的挑战,要求其具备高强度、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因此,本研究旨在针对水下井口头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开展密封总成结构设计和分析工作,提升其抗压、耐腐蚀、密封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为深海油气勘探和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下井口头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通过分析井口头系统的结构组成、连接方式和工作过程,掌握其基本特点和动态行为。
2.密封总成结构设计与分析:针对井口头系统的密封总成结构,进行系统设计,包括密封元件的形状、材料、安装方式等,同时进行应力、变形、密封性等多项性能分析,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3.工程样机设计和试验验证:基于密封总成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工程样机的设计和制造,开展压力、密封性等试验验证,提升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
三、预期研究成果和创新点1.针对水下井口头系统密封总成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设计解决方案,为该领域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基于设计方案,制造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工程样机,验证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3.本研究开展的水下井口头系统密封总成结构设计和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其在海洋资源开采和钻探领域的应用价值。
海底钻井系统的控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海底钻井系统的控制与优化策略研究随着现代海上油气勘探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底油气储量被发现,使得海底钻井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海底钻井系统是依靠复杂的技术流程和设备完成的,其控制与优化策略对于实现高效、安全、稳定的钻井作业至关重要。
一、海底钻井系统的组成海底钻井系统由钻井船、浮式钻井平台、海底设施及井口设备等部分组成。
其中,海底设施是指沉入海底并支撑井下钻井设备及钻头的结构,包括海底井架、海底沉积、井壁衬套等;井口设备则是指井口的各种设备,包括作为钻井口的井口堵头、作为钻头的进出口的活塞及其密封装置、井口衬套、石油套管等。
二、海底钻井系统的控制控制海底钻井系统要考虑到各种技术参数和状况,主要包括控制井深、控制井内压力、控制泥浆质量、控制钻井液的密度等。
其中,钻井液是海底钻井系统中最重要的介质之一,它不仅起到了冷却钻头、带走岩屑、保持井壁稳定等多种作用,而且可作为监测井下情况和调节井下工作的手段。
为了使钻井液的性能达到最佳,需要对其进行配比和调节,并且需要根据井下情况及时进行钻井液的配方调整。
另外,海底钻井作业的控制还需要考虑作业安全问题。
在高压、高温、高度较大的海底钻井环境中,设备的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事故应急措施的制定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海底钻井系统的优化策略海底钻井系统优化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引入新技术,优化钻井流程。
如采用新型钻头等设备,降低钻井时的阻力,提高钻井效率;二是优化钻井液体系,选择更适合海底钻井需求的钻井液种类和配比;三是进行设备维护与管理,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和更换,保证钻井设备的稳定性;四是主动采取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浪费,降低成本投入。
此外,海底钻井系统优化策略的实施还需要对钻井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应用。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海底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极其复杂,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数据,对于优化系统运作、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四、海底钻井系统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预计海底钻井系统将出现多种新型技术和设备,如智能钻头、智能隔水带等,这些设备将会大大简化施工现场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水下堵漏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水下堵漏技术的挑战与机遇一、水下堵漏技术概述水下堵漏技术是海洋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涉及到水下结构的维护和修复,以确保海洋设施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水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求日益增加,水下堵漏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1.1 水下堵漏技术的核心特性水下堵漏技术的核心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效性:水下堵漏技术需要快速响应,迅速控制泄漏,减少对海洋环境和设施的影响。
- 适应性:水下环境复杂多变,堵漏技术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水深、水流、温度等条件。
- 可靠性:堵漏材料和技术需要具有长期稳定性,保证堵漏效果的持久性。
1.2 水下堵漏技术的应用场景水下堵漏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海底管道维修:海底输油、输气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泄漏,需要及时进行堵漏。
- 海底设施维护:海洋平台、海底电缆等设施的维护也需要应用水下堵漏技术。
- 水下结构修复:对于水下桥梁、码头等结构的损伤,水下堵漏技术同样适用。
二、水下堵漏技术的发展历程水下堵漏技术的发展历程是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从最初的简单物理堵塞到现代的高科技材料和设备的应用,水下堵漏技术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2.1 早期的水下堵漏技术早期的水下堵漏技术主要依赖于潜水员的手工操作,使用简单的材料如水泥、橡胶等进行堵塞。
2.2 现代水下堵漏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水下堵漏技术已经发展到使用遥控潜水器(ROV)、自动化设备和高性能材料进行堵漏。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堵漏的效率和成功率。
2.3 水下堵漏技术的创新趋势未来的水下堵漏技术将更加注重材料的创新和智能化设备的使用。
例如,自修复材料、智能监测系统等将为水下堵漏技术带来新的突破。
三、水下堵漏技术的挑战与机遇水下堵漏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3.1 水下堵漏技术的挑战水下堵漏技术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挑战:水下环境的高压、低温、暗流等自然条件对堵漏作业构成挑战。
海底管道液体运输中的安全封堵技术

海底管道液体运输中的安全封堵技术海底管道液体运输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程,安全封堵技术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底管道液体运输通常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液体产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管道泄漏、设备故障或自然灾害等,安全封堵技术必须被引入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和紧急情况。
一种常见的安全封堵技术是阀门关闭。
在海底管道液体运输中,阀门的作用类似于水龙头,可以控制液体的流动。
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比如管道泄漏,关闭阀门可以迅速切断液体的流动,避免更大的灾害。
因此,在海底管道系统中安装高效的阀门以及相关的自动化系统非常关键。
另一种常见的安全封堵技术是堵塞剂的使用。
堵塞剂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可以在管道泄漏或损坏的区域形成固体封堵,从而避免液体的进一步泄露。
堵塞剂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测试,以确保其能够在各种条件下可靠地工作。
海底管道液体运输中的安全封堵技术还包括监测系统的应用。
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管道的状况,包括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
一旦监测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比如温度或压力异常增加,系统将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关闭阀门或引入堵塞剂等,以保护管道和设备的完整性。
除了上述技术,海底管道液体运输中的安全封堵还涉及到紧急响应计划的制定和培训。
紧急响应计划是一份详细而全面的计划,规定了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步骤。
培训是为了使参与海底管道运输的工作人员能够熟悉紧急响应计划,并正确地执行相关的安全封堵技术。
最后,海底管道液体运输中的安全封堵技术还需要与国际标准和规范保持一致。
国际标准和规范为海底管道液体运输提供了统一的指导和要求,包括关于安全封堵技术的要求。
遵循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海底管道液体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而言,海底管道液体运输中的安全封堵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适当的阀门控制、堵塞剂的使用、监测系统的应用、紧急响应计划的制定和培训以及与国际标准和规范的保持一致,我们可以确保海底管道液体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t a l e n t s c u l t i v a t i o n, a s we l l a s r a p i d c o n s t uc r t i o n o f o f f s h o r e e n g i n e e i r n g t e s t b a s e s .
Me n g F a n z h a o
( 1 . S t a t e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f o r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B a o j i o i e l d Ma c h i n e r y C o . , L t d . 2 . J i a n g h a n Ma c h i er n y R e s e a r c h
t e r s a nd p e r f o r ma n c e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t y p i c l a pl u g g i ng d e v i c e s p r o d u c e d b y s e v e r a l u n i t e d c o mpa n i e s i n Ame ic r a a nd En g l a nd,s u c h a s OSRL, MW CC, W i l d we l l a n d OS PRAG.F i n a l l y, f o u r d e v e l o p me n t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l o c li a z a t i o n o f o f f s h o r e u n d e wa r t e r we l l h e a d p l ug g i ng d e v i c e we r e g i v e n . Th e y i n c l u d e s o l i d r e s e a r c h o n r e l e v a n t d e e p wa t e r e — q u i p m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u n i t e d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i n t e g r a t e d i n n o v a t i o n,e n h a n c e me n t o f e qu i pme nt
石 油
机
械
2 0 1 3年
第4 1卷
第 8期
CH I NA P ETROL EUM M ACHI NERY
海 洋 石 油 装 备
海 洋 水 下 井 口封 堵 装 置 技 术 研 究 与 发展 建议
刘小 卫 王 刚庆 王 定 亚 邓 平 周 亚 辉 孟凡 召
( 1 .宝鸡石 油机械有 限责任公 司国家油气钻 井装备工程技 术研 究 中心 2 .江汉机械研 究所)
摘 要 :介 绍 了海 洋 水 下 井 口封 堵 装 置 及 其 技 术 发 展 现 状 ,尤 其 对 当前 美 国 O S R L 、MWC C 、 Wi l d w e l l 及英 国 O S P R A G等几 家联 合公 司的典 型 封堵 装 置 的结构 技 术参 数和 性 能特 点进 行 了重 点 分 析研 究。最 后提 出搞好 深水 相 关装备 技术 研 究、 实施联 合 开 发 与集 成 创 新 、加 强装 备研 发 和 人 才培 养力度 及 加快 海洋 工程试 验 基地建 设 等 4点海 洋水下 井 口封堵 装置 国产 化发展 建议 。
I n s t i t u t e )
A b s t r a c t :T h e o f f s h o r e u n d e r w a t e r we l l h e a d p l u g g i n g d e v i c e a n d i t s p r e s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i c l a d e v e l o p me n t s i t u a t i o n 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e p a p e r . T h e f o c u s wa s g i v e n t o t h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s t u d y o f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t e c h n o l o g i c l a p a r a me —
Un de r wa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r W e l l he a d Pl u g g i n g De v i c e
Li u Xi a o we i
Wa ng Ga n g q i n g
Wa n g Di n g y a
De n g Pi n g
Zh o u Ya h u i
关键词 :海洋 ;水下井口;封堵装置 ;技术参数;技术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 类号 :T E 9 5 2 文献标 识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4 5 7 8 . 2 0 1 3 . 0 8 . 0 1 1
Te c h n o l o g i c a l Re s e a r c h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S u g g e s t i o n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