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发展形势(中石化)20170912

合集下载

2017年我国石油行业综合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图文深度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石油行业综合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图文深度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石油行业综合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图文深度分析报告(2017.7.19)一、石油行业概况1、原材料供应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石油消费量稳步提升,2008-2016 年期间,国家石油表观消费量从 2008 年的 3.65 亿吨增加至 5.78 亿吨,累计增长58.34%。

中国石油消费量将于 2027 年增长至峰值 6.7 亿吨左右,2014 年-2027年间年均增长率约为 2%,且在 2027-2035 年石油消费量继续保持在高位。

2008-2016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在石油消费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石油冶炼工业也形成了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充分满足石油消费增长的需求。

截至 2016 年底,我国炼油产能约为 7.5亿吨,从经营主体看,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主,中海油、中化集团、中国兵器、地方炼厂、外资及煤基油品企业等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其中,中石化、中石油炼油能力分别为 2.60 亿吨/年、1.89 亿吨/年,国内占比分别为 34.5%和 25.0%。

随着原油进口权和原油使用权的放开,地方炼厂显示出较强的冲击力和竞争力,成为国内炼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地方炼厂(含央企收购或控股的地方炼油企业)的炼油总能力达 2.62 亿吨/年,占全国炼油总产能的 34.8%,山东地方炼油厂占据了重要份额。

燃料油作为炼油工业的副产品,其产出量一般为催化裂化炼油方式炼油量的3-5%。

目前全国燃料油产出量在 1,000-1,500 万吨左右。

受石油消费量提升的推动和充分的炼油工业的支持,2027 年前我国燃料油的产出量也将保持稳定增长,为燃料油深加工行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原材料供应。

2、产业分布呈现地域集中趋势国内炼油产能具有较强的集团分布的同时,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分布。

华北、东北、华南和华东地区为我国炼油能力的集中分布地。

2016年华北、东北、华南和华东四大地区的炼油能力分别为2.7亿吨/年、1.24亿吨/年、1.14亿吨/年和1.01亿吨/年,分别占比36%、16%、15%和13%,合计占比81%,呈现出以东部为主,中西部为辅的梯次分布。

我国能源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能源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能源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能源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我国能源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能源行业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能源结构不合理:我国主要依赖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清洁能源比例相对较低。

2. 能源消耗高效率低:由于能源使用效率不高,能源消耗量较大,导致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 环境污染严重:传统能源的使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我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能源行业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对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

3.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减少能源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结论
我国能源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许多机遇。

通过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能源行业有望迎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与环保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备受关注。

一、能源行业发展现状目前,能源行业的主要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能源占主导地位:目前,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仍然占据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这一现状可能会发生改变。

2. 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电力行业的发展也不断提速。

电力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基础。

同时,电动汽车的普及也进一步推动了电力需求的增长。

3.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在环保意识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是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二、未来趋势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将涉及以下几个趋势:1.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流:随着全球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加大,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取代传统能源成为主流能源。

这将促使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 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能源互联网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网格对能源的生产、传输和使用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配置。

未来,能源互联网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分布式能源发展:分布式能源是指分散在用户侧的能源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

未来,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将减少能源运输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智能能源社区的兴起:智能能源社区是指利用智能技术对能源进行分配和管理的社区。

未来,智能能源社区将通过智能电网与用户进行互动,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

5. 能源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未来,能源技术的创新将成为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例如,核能技术的发展、能量储存技术的突破等都将为能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话题。

在实现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能源技术,以满足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推动能源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我国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趋势:1.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能源安全性。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风能、太阳能、水电等领域得到了重点发展,大量投资用于建设清洁能源项目。

2.能源互联网和智能能源系统:•发展能源互联网和智能能源系统,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手段实现能源的智能化管理。

这包括智能电网、电力云平台等技术的应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3.电动汽车和能源存储技术:•电动汽车作为清洁交通的一部分,得到了推动。

同时,能源存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受到关注,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

4.煤炭清洁化和绿色矿山:•在传统能源方面,中国在煤炭清洁利用和绿色矿山方面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能源市场改革和多元化发展:•推动能源市场改革,引入市场机制,促使能源产业更加市场化、多元化。

此外,发展多元化的能源形式,减少对某一种能源的过度依赖,提高能源供给的多样性。

6.碳中和目标:•中国政府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力求到206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加大了对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

7.国际合作和能源安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共享。

同时,关注能源安全,采取措施确保国内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这些趋势反映了中国在能源领域的转型方向,以适应全球能源发展的新格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能源行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

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作为支撑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柱,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能源行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一、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化石能源逐渐被新能源所取代,清洁能源的占比逐渐增加。

尽管化石能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将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选择。

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将推动能源行业的发展。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能源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这些新能源将更加普及,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三、能源供应安全的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是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和应对危机的机制。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打破能源领域的壁垒,实现能源的互联互通,也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关键。

四、能源环境问题的应对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着力解决能源产业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环境保护,控制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方向发展,将是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能源技术创新是推动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能源技术和产品,可以提高能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借助国际先进技术的力量,也是加快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六、能源价格的走势能源价格的走势对能源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波动,能源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提高能源价格的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的价格监管机制,对于平稳能源价格、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能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能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保持行业地位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

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

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将就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首先,我们来看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传统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清洁能源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智能能源网格、能源存储技术等新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然而,能源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能源供需结构仍未达到平衡。

尽管清洁能源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化石能源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能源供应方面,一些地区仍然严重依赖进口能源,这增加了能源安全的风险。

其次,能源消费效率亟待提高。

目前,能源资源的浪费仍然普遍存在,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另外,能源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创新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未来能源行业发展展望仍然较为乐观。

首先,可再生能源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逐渐下降,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突破。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将不断提高。

其次,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将加速推进。

智能能源网格、能源存储技术、电动汽车等技术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潜力,这将进一步推动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

再者,能源政策的引导将成为推动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各国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同时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在中国,能源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能源依赖度高。

因此,能源供应安全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并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能源供应体系的结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增加。

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展望

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展望

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展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能源需求逐渐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日益提升。

这促使能源行业不断发展和革新,以适应未来能源需求的变化。

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表现出多元化和转型的趋势。

传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仍然是主要能源来源,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这一趋势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投资,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普及。

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不仅使这些国家减少了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还减少了环境污染的负担。

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为能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电网、微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使能源的生产、传输和使用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这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能源服务。

在智能电网中,能源生产者、传输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可以更好地应对能源供需的波动。

然而,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能源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仍存在一些障碍。

其次,能源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也是一个问题。

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能源短缺的困扰,而一些发达国家则面临着能源过剩的问题。

此外,能源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压力。

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化石燃料的使用仍然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和投入。

通过制定更加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和利用。

其次,技术研发和创新也是推动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

应该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投入和支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发展能源行业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总之,能源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和转型的阶段。

2017年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分析(1-10月)

2017年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分析(1-10月)

2017年1-10月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分析2017年10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和电力生产增速放缓,原油生产降幅收窄,原油加工量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一、原煤生产增速放缓,进口由正转负,价格略有下跌10月份,受火电、焦炭等下游产品生产放缓的影响,原煤需求回落,生产与进口均有所减少,价格略有下跌。

10月份,原煤产量2.8亿吨,同比增长1.5%,增速比9月份回落6.1个百分点;日均生产914.7万吨,比9月份减少79.1万吨。

1-10月份,原煤产量28.5亿吨,同比增长4.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10月份,进口煤炭2128万吨,同比下降1.4%,增速由正转负,进口量比9月份减少580万吨。

1-10月份,进口煤炭2.3亿吨,同比增长12.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截至10月底,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平仓价每吨616元,比9月底下降7元;5000大卡每吨598元,下降6元;4500大卡每吨526元,下降6元。

二、原油生产降幅收窄,进口和原油加工量增速回落原油生产降幅收窄。

10月份,原油产量同比下降0.4%,降幅比9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1.6万吨,比9月份减少0.2万吨。

1-10月份,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下降4.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原油进口增速回落。

10月份,进口原油3103万吨,同比增长7.8%,进口量比9月份减少598万吨,增速比9月份回落4.2个百分点。

1-10月份,进口原油3.5亿吨,同比增长11.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原油价格持续回升。

10月份,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格稳定在55美元/桶以上。

截至10月31日,价格为61.4美元/桶,比9月底上涨4.3美元/桶。

原油加工量增速回落。

受去年同期基数高及成品油批发价格同比增幅比9月份回落等因素影响,10月份,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7.4%,增速比9月份回落5.3个百分点;日均加工量162.9万吨,比9月份减少1.5万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我国能源“十二五”生产情况
25
国家能源局统计
基本判断:
(1)我国能源消费小幅增长,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显著进展。2016年,全国
能源消费总量43.6亿吨标煤、增长1.4%。一是煤炭消费大幅下降,全年煤炭
消费量为37.8亿吨,是自2014年以来连续第三年下降。二是电力消费增速企
稳回升,第三产业及居民用电增幅较大。三是成品油消费保持增长,汽油柴
28
29
各机构展望特点
第一类:国际石油公司 第二类:国际能源机构 第三类:国际咨询公司
30
各机构展望特点
全球各大机构能源展望项目对比
BP ExxonMobil
CNPC IEA
OPEC EIA
31
各机构展望特点
各机构预测情景设置情况
机构名称
IEA EIA BP
情景设置
当前政策情景 新政策情景 450ppm情景 参考情景
14
3. 全球石油、天然气生产与消费现状
全球10大产油国

国家
产量

(亿吨)
1
沙特
5.86
2
俄罗斯
5.54
3
美国
5.43
4
伊拉克
2.19
5
加拿大
2.18
6
伊朗
2.16
7
中国
1.99
8
阿联酋
1.82
9
科威特
1.52Biblioteka 10巴西1.36
15
3. 全球石油、天然气生产与消费现状
全球10大原油消费国

国家
产量
6
1.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
单位:亿吨油当量
7
1.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
8
1.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
基本判断:
(1)中国是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主力,印度上升趋势明显,两国占 比近三分之一,能源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较大。
(2)经合组织国家一次能源消费呈稳定和下降趋势。 (3)非洲地区增速高低不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 (4)中东地区保持2.3%~4.3%的增速。
11
2.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12
2.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13
2.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基本判断: (1)目前,全球能源仍处于石油时代,或者说处于石油向清洁能源过 渡的后石油时代。 (2)煤炭仍然是我国能源的主力,短期内无法改变。 (3)我国油气需求增长空间巨大,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4)全球特别是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迅猛,转型步伐加快。
35
3. 能源消费结构
各机构预测2030年各类能源年均增长率
各大机构均认为未来几年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仍将占据世界能源供应总量的 80%左右。随着全球环境政策的不断紧缩,煤炭在能源领域中所占比例将迅速下滑,但 是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化石能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世界能 源供给的主要组成部分。
薪柴时代:从火的发现到18世纪产业革命 煤炭时代:1769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带动全面开发利用) 石油时代:上个世纪60年代,电气和内燃机(占比超过煤)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到七十年代初期,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利用廉价石油的特 殊历史条件,先后完成了以煤主为到以石油为主的能源 转换,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迅速。
2030年全球GDP总量及人口数量预测
不同机构预测2030年 全球人口数量曲线
BP、OPEC预测未来全球 GDP总量将增加到170万 亿美元左右,而 ExxonMobil 和 CNPC 则 预 测 未 来 全 球 GDP 总 量 仅能增长到120万亿美元 左右; CNPC 预 测 2030 年 经 合 组 织 国 家 与 中 国 GDP 总 量基本持平,而其余机构 预测未来经合组织国家 GDP 总 量 仍 旧 高 于 中 国 GDP总量; 未来全球人口将持续增加 至80~90亿人。
19
3. 全球石油、天然气生产与消费现状
基本判断:
(1)全球油气资源依然充足,仍是全球第一大能源。 (2)全球油气生产中心西移、消费重心东移,呈现“两带三中心”供需 格局,中东—中亚—俄罗斯常规油气供应带,美洲非常规供应带;美国、欧 洲和亚太地区。 (3)美国重回全球第一大油气生产国地位 (4)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仍具较大潜力,还没有达到生产和消费峰值。 (5)非常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重油、油砂和页岩油以及页岩气、致密 气、煤层气成为重要的接替领域。 (6)天然气将对石油形成有效替代,缓解对石油的需求和压力。
全球能源行业发展形势

1
数据来源: 1. BP战略规划部 2. 中石油政策研究室 3.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4. 中石油规划总院 5. 网易 6. 搜狐财经 7. 统计数据为IEA、EIA、BP能源统计年鉴
2
能源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
Control oil and you control nations; control food and you control people.
基本判断: (3)主要能源品种进口快速增长,油气对外依存度均创新高。一是国内煤 价强势反弹带动煤炭进口强劲回升。全年累计进口2.56亿吨,同比增长 25.2%。二是原油进口大幅增长,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2016年,受放开原 油进口权和补充石油储备影响,全年原油进口大幅增长,进口量3.81亿吨, 已与美国基本持平,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64.4%,同比增加3.9个百分 点。三是成品油出口迅猛增加,成为亚太地区第三大出口国。全年净出口成 品油3255万吨,占全国原油加工总量的10.7%,占亚太国家当年油品净出口 总量的17.9%,仅次于日本和韩国。三是天然气进口恢复高速增长,对外依 存度大幅攀升。全年天然气进口量约7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9%,尤其 是LNG进口大幅增加了11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34.2%,同比 增加3.1个百分点。
到2030年世界人口将高达80亿~90亿人,届时全球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
上。随着经济、人口的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GDP总量也将
翻番,达到120万亿~170万亿美元。
33
2. 能源需求总量预测
全球能源需求仍不断增长,但需求增速下降
各机构的观点总体方向一致,未来世界能源需求总量仍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但增 长速度将明显放缓。总体看来,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146亿吨油当量,增速 将从2010年的2.0%左右下降到2020年的1.3%左右,到2030年增速将进一步下降至1.0% 左右,总量达到154亿吨油当量。其中,IEA、CNPC和EIA预测未来能源需求增速缓慢 降低,OPEC预测到2030年能源需求年均增速仍能达到1.5%,但埃克森美孚认为未来能 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将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预测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速仅为0.5%。34
2015年美元价格(按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减)
21
4. 国际油价分析
影响国际油价的四个主要因素: 供需关系 美元指数 投机炒作 地缘政治
22
4. 国际油价分析
基本判断: (1)供应侧增长强劲,需求侧增速减缓,市场再平衡受阻。 (2)中低位运行、震荡加剧,下行压力增大。 (3)产油国多方博弈,很难达成一致行动。 (4)不确定因素增加,“黑天鹅”、“灰犀牛”事件。
油消费分化严重。全国成品油消费量2.89亿吨、同比增长5%,其中,受汽车
消费提升拉动,汽油消费高速增长12.3%;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调整
影响,柴油消费同比降低1.2%;在民航需求拉动下,航空煤油消费同比增长
10.4%,但受高铁运输影响增速回落近7个百分点。四是天然气消费回暖,大
气污染治理进程加快,多地煤改气工程陆续投产,主要行业天然气消费量显

(亿吨)
1
美国
8.63
2
中国
5.79
3
印度
2.13
4
日本
1.84
5
沙特
1.67
6
俄罗斯
1.48
7
巴西
1.38
8
韩国
1.22
9
德国
1.13
10 加拿大
1.01
16
3. 全球石油、天然气生产与消费现状
17
3. 全球石油、天然气生产与消费现状
1570亿吨
1900亿吨
2340万吨
18
3. 全球石油、天然气生产与消费现状
23
5. 2016年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特征
BP统计: (1)中国能源消费增长1.3%,过去10年平均水平为5.3%。 (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3% 和需求增长的27%。 (3)消费增长最快的是天然气7.7%,其次是石油2.7%,煤炭下降 1.6%,三种化石能源增长率均低于各自的10年平均水平。 (4) 煤炭产量下降7.9%,石油产量下降7.2%,天然气产量增长 4.8%。 (5)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至65%,为历史最高,天然气对外 依存度34%。
著回升。五是非化石能源消费大幅增加,占比显著提升。商品化非化石能源
利用量约5.41亿吨标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2.4%,再加上非商品化新
能源部分,这一比重达到13.3,为增量的第一贡献来源。
26
基本判断: (2)能源生产较大幅度下降,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我国一 次能源生产总量约34.6亿亿吨标煤,同比下降4.2%。一是煤炭生产量下降 9.0%,为34.1亿吨。二是原油产量明显下滑,原油加工量保持增长。2016年 全年原油产量1.99亿吨,同比下降6.9%,自2010年以来首次低于2亿吨,年降 幅也首次超过千万吨。国内原油加工量较快增长,达到5.41(7.8)亿吨,同 比增长3.6%。其中,地方炼油企业集中的山东原油加工量达到1.01亿吨,成 为首个突破亿吨的地区。全国成品油产量估计为3.45亿t,增长2.4%。三是天 然气产量小幅增加,页岩气高速增长。受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速下降、进口量 大幅增长影响,常规天然气产量1369亿立方米,同比小幅增长1.7%,增速继 续回落。页岩气生产延续了良好发展势头,全年产量70亿立方米。四是电力 装机规模进一步增大,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6.5亿kW, 当年新增装机1.2亿kW,新增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新增发电装机的60%。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