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陆相裂缝性储层防漏堵漏技术研究
修井作业中保护裂缝性储层的暂堵技术

修井作业中保护裂缝性储层的暂堵技术在储层裂缝发展的油气井修井的过程中,为防止在裂缝当中融合工作液。
并且预防裂缝出现堵塞状况,完成储层保护,在修井作业的裂缝性储层损害机理及应用特殊材质的背景下,形成裂缝端部暂堵思路,研究出全新的裂缝性暂堵剂。
其暂堵材料能够在裂缝端部构建与累积暂堵剂,并且会少部分融入裂缝的内层,易解堵。
此项技能已经应用在油田当中,不但可以对储层进行保护,也可以凭借负压实施解堵作业。
标签:修井作业;裂缝性储层;暂堵技术;探究0 引言部分裂缝性质的油藏于作业之后,产量比不上预期目标或者产量减少。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作业当中,油层受到工作液的污染,由此严重堵塞了裂缝。
根据这种状况,经常应用的措施是降低工作液当中固相数量,防治近井壁区域出现堵塞。
但是,工作液当中的液相融入储层裂缝当中,一样出现污染状况。
因此,需要在修井作業的基础上,实施保护裂缝性储层的暂堵技能,促使修井作业能够有序进行。
1 相关学者对修井作业保护裂缝性储层暂堵技术展开的探究当前应用的近井壁封堵材质是凝胶型、屏蔽型暂堵型、水泥浆型等,诸多材料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弊端与不足是工艺烦琐、不耐高压高温,容易对另外的零件造成一定的危害。
相关专家表示,裂缝性储层的损害原因具体包含黏土矿物、速敏、固相颗粒、微粒等,部分学者就四川石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完井模仿测试能够得知,工作液会对储层损害具体是由于固相颗粒堵塞及滤液入侵所导致的,在此之中,滤饼与固相颗粒是导致裂缝性储层损伤的具体原因、在实钻的状况下,钻井工作液、固相颗粒、微粒当中,诸多成分的泥饼、泥膜等,都是对裂缝孔隙类型碳酸盐储层的具体影响条件之一。
泥饼具体是以井壁缝、孔当中,并且依附在井壁当中,滤饼进入裂缝的主要方法是,侵入裂缝。
扫描电镜能谱探究,可以得知,泥膜通常出现在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壁、孔隙及孔道当中,并且也是裂缝孔隙形式碳酸盐岩储层最为不可或缺、最常见的损害条件之一。
修井作业中保护裂缝性储层的暂堵技术

修井作业中保护裂缝性储层的暂堵技术在储层裂缝油气井修井过程中,为了防止裂缝中出现工作液,对裂缝堵塞情况,实现储层保护工作。
在修井工作中,利用裂缝性储存机理和特殊材质,不仅能对储层实施保护,还能采用负压,实现解堵工作。
因此,在文章中,对修井作业中保护裂缝性储层的暂堵技术进行了研究。
标签:修井作业;裂缝性;储层;暂堵技术在修井作业中,油层工作液将会受到污染,就会使裂缝堵塞。
基于这种状况,利用传统的措施不仅会降低工作液中存在的固相数量,还会防止近井壁区域内出现堵塞现象。
所以,在修井作业中,需要利用裂缝储层的暂堵功能,保证修井作业的稳定实施。
1 修井作业中保护裂缝性储层的暂堵技术导致裂缝性储层损害的原因是黏土矿物、速敏、固相颗粒等影响的,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和讨论,工作液对储层的损害具有直接影响,是固相颗粒堵塞、或者滤液被入侵引起的。
在该期间,滤饼与固有颗粒也是影响裂缝性储层出现损伤现象。
对于泥饼来说,是以井壁缝、孔存在的,依附于井壁中,侵入裂缝。
还有些专家学者研究,出现损害还会受钻井液颗粒现象的影响,使其渗透到通道中,出现堵塞现象。
还会是钻井液滤液与地层相互融合后,扩大了水膜的厚度。
基于以上的分析,一定要经过系统的研究,不仅要使其在高温情况下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使用合理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还需要能够降低、阻止液相、固相与储层裂缝之间的融合,这样才能避免其损害,起到保护裂缝性储层的作用。
2 暂堵机理在工作液中,将储存层通道中符合纤维网剂与固相粒子添加,使用的纤维材质需要选择具有团絮形状的结构架桥,保证固相颗粒在一定的正压差下以及在裂缝的端面促进暂堵工作的有效构建。
同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为其构建具有承受力的、具有较低渗透度的暂堵层,这样才能对储层遗漏现象进行合理预防。
在工作液中,还可以将软性粒子进行添加,能够将一些小型的裂缝或者孔隙堵住。
基于相关的调查和分析,纤维与固相颗粒如果在裂缝断面构建,软性粒子的使用能够促进细小间隙的不断扩充,并且,使用的材料也能在裂缝端的前面进行暂堵,这样才不会将其融入到裂缝的深处。
元坝陆相地层钻井技术探讨

元坝陆相地层钻井技术探讨【摘要】本文针对元坝地区陆相地层的特点,对钻井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复杂情况进行了探讨,这些措施对于保证今后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陆相地层施工措施钻井液安全生产元坝探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苍溪县、阆中市及巴中市境内,面积3251.48平方千米,目前累计探明储量2194.57亿立方米,元坝气田建设是中国石化“十二五”重大建设工程之一,于2011年8月底正式开建,在“十二五”期间,该气田有望形成34亿立方米以上的年生产能力。
1 地层情况元坝地区二叠系-白垩系地层总厚度7000.00-8000.00m,其中上三叠统-白垩系陆相沉积,沉积岩性以砂、泥质岩性为主,陆相地层总厚度4900.00 m左右,陆相地层漏失压力较低的沙溪庙及异常高压的自流井、须家河组往往不可避免的处于同一开次,地层压力系数相差较大,给钻井施工带来诸多困难及风险。
2 施工难点2.1 多压力层系共存,地层漏失频发元坝地区陆相地层的漏失压力较低的沙溪庙及异常高压自流井、须家河组往往不可避免的处于同一开次,地层压力系数相差较大,部分构造主要目的层既为储层同时又为漏层,钻井液密度安全窗口极窄,常存在喷漏同存,需进行承压堵漏,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方可压稳气层和保证固井质量,由于裸眼段长及存在低压层及储层孔隙性、裂缝性漏失,导致堵漏难度大且时间长。
2.2 陆相地层稳定性差,易发生卡钻事故一是川东地区上部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多为砂泥岩剖面,砂泥岩中夹薄层页岩,钻进中容易发生水化膨胀,井眼容易发生力学不稳定,易大段垮塌;二是沙溪庙下部存在破碎带;三是须家河组存在碳质泥岩带,其上覆砂泥岩易塌落掉块。
因为须家河组掉块严重,极易发生卡钻事故,元坝3、元坝5等井就因在该层位发生掉块卡钻,难于处理,被迫填井侧钻。
2.3 陆相地层坚硬,可钻性低本地区陆相地层岩性变化频繁,岩性主要是泥岩、砂岩,详细划分为: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岩屑长石细砂岩、页岩、细粒岩屑砂岩、粗粒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含砾岩屑砂岩、含砾砂岩等,岩性交替变化频繁;岩石坚硬,可钻性级别ⅴ~ⅷ级,其中岩石可钻性级别ⅴ级以上的地层占地层总体的近93%,ⅴ级以上、ⅷ级以下的硬地层占地层总体的82%以上,属硬到极硬地层;砂泥岩地层研磨性普遍较强,千佛崖组至须家河组地层砾岩成分、粒径明显增多、增大,砾岩成分最高者达89%,机械钻速极低。
裂缝性地层漏失模型研究与应用

裂缝性地层漏失模型研究与应用宋涛;赵向阳【摘要】裂缝性漏失及其引起的复杂情况严重制约着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目前,裂缝性漏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堵漏机理、堵漏材料、现场经验性的处理方法,而裂缝性地层漏失模型研究较少.对钻井完井液漏失量的定量分析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描述裂缝的可靠方法.通过研究分析钻井液流动机理及物理现象,建立了漏失速率与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漏失过程进行定性描述,更加清晰地认识井漏,有助于定量描述井漏过程;进而通过利用数据记录而得的漏失曲线来识别漏失类型,为优化漏失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两种漏失模型,即单缝漏失模型、层次型漏失模型.对裂缝漏失敏感因素进行了分析,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裂缝开度、裂缝深度、钻井流体黏度、裂缝宽度、操作压差、钻井液密度、钻井流体排量,地层倾角影响较小.模型在沙特B区进行了应用,筛选出了漏失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堵漏材料优选、堵漏配方开发和堵漏方案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3(013)031【总页数】6页(P9190-9195)【关键词】裂缝性地层;漏失模型;敏感因素分析;室内实验;现场应用【作者】宋涛;赵向阳【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荆州434023;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8.3井漏作为钻井过程中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在裂缝型储层中时常发生。
任何严重的井漏事件都可能预示着裂缝的大量发育,大型裂缝溶洞性地层中,发生钻井液失返性漏失现象十分常见。
井漏的发生不仅导致严重的储层损害,还极大地增加工时,延缓施工进度,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有必要建立了漏失速率与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漏失过程进行定性描述,更加清晰地认识井漏,为优化漏失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裂缝性地层漏失模型1.1 单裂缝漏失模型裂缝性漏失规律十分复杂,为认识漏失的一般规律,首先分析单条理想裂缝的漏失规律,并作如下假设:岩石中有一条裂缝,裂缝开度为b,裂缝面光滑,且无限延伸,裂缝长度远远大于宽度,如图1所示。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大安寨段储层裂缝预测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Vol.40 No.5
2018 年 9 月
COMPUTING TECHNIQUESFOR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EXPLORATION Sept.2018
文 章 编 号 :10011749(2018)05056508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大安寨段储层裂缝预测
收 稿 日 期 :20170522 基 金 项 目 :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集 团 重 大 专 项 (P12001) 第一作者:胡伟光(1972-),男,工 程 师,主 要 从 事 地 震 资 料 处 理、解 释 及 储 层 反 演 方 法 研 究 工 作,Email:wygy888@126.
com。
关键词:大安寨段;介壳灰岩;沉积相;相干体技术;P 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 中 图 分 类 号 :P6311749.2018.05.02
0 引言
裂缝 作 为 地 壳 中 的 一 种 普 遍 现 象,广 泛 地 存 在 于 各 类 岩 石 之 中。 到 目 前 为 止,已 经 在 砂 岩、泥 页 岩、碳酸盐岩以及火 成 岩 等 多 种 裂 缝 型 储 集 层 中 获 得了大量的工业油气流。裂缝型油气藏作为油气藏 的重要类型之一,近 年 来 越 来 越 受 到 各 大 石 油 公 司 的广泛关注。
四川盆地大安寨段储层的形成对裂缝的依赖性 很 强 ,裂 缝 成 为 储 层 的 主 要 储 集 空 间 和 渗 滤 通 道 ,是 形成工业产能的必 要 条 件,因 而 裂 缝 预 测 在 大 安 寨 段储层预测中 最 为 关 键。 同 时,大 安 寨 段 油 气 藏 基 本不受局部构造圈 闭 的 控 制,也 与 构 造 位 置 的 高 低 无 关 ,布 设 在 背 斜 、向 斜 、高 点 、低 点 的 钻 井 都 可 能 获 得 高 产 油 气 流 [1]。
超深裂缝性储层漏失机理及堵漏技术

281 概述我国未探明石油储量约85×108t,其中73%埋藏在深层[1],井漏问题异常突出。
在川西地区深井钻探过程中,钻遇地层压力系统多变、裂缝和断层发育,潜在漏失层达8层之多,龙深1井从2005年5月起钻至今已漏失20000m 3钻井液;2013年塔里木正钻井45口,31口井共发生192次漏失,漏失泥浆量20396.94m 3,平均单井漏失量658m 3,仅14口井没发生漏失,占比31%。
由井漏诱发的井壁失稳、坍塌、井喷等问题是长期以来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复杂性强且难于解决[2]。
尤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超深井钻井液及堵漏材料能否维持稳定性能存在极大挑战,因此对于超深井钻井液及防漏堵漏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
2 超深裂缝性储层漏失概况及漏失机理分析2.1 超深裂缝性储层漏失概况 超深井钻井地质工程条件差,钻遇天然裂缝发育、压力衰竭、破碎或弱胶结性储层和多套压力层系时,漏失问题更为突出,尤其是裂缝性漏失。
西部某区块为山前高陡构造,地层特征“高温、高应力、高含盐”,超深井钻完井深最高达8023m [6],井底裂缝发育,漏失情况严重,分析西部某区块几口井的漏失资料可以看出:深井超深井漏失往往是地层裂缝发育,承压能力不足,高密度钻井液压裂地层中的裂缝或薄弱面形成诱导性裂缝造成漏失,由于裂缝存在形态复杂多样,漏失引起的储层损害方式和机理呈多样化,使得裂缝漏失性储层保护技术成为全球性难题之一[7]。
2.2 超深裂缝性储层漏失漏失机理研宄钻井液漏失发生机理和漏失演化过程是认识漏失的重点工作。
发生钻井液漏失的地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地层中有孔隙、裂缝或溶洞,使钻井液有通行的条件;②地层孔隙中的液柱压力小于钻井液液柱压力,在正压差的作用下,才能发生漏失;③地层破裂压力小于钻井液液柱压力和环空压耗或激动压力之和,把地层压裂产生漏失[5-7]。
在具体表现在:高温严重影响着钻井液性能。
随着温度的增加,钻井液会发生高温增稠、减稠及固化等作用,粘土会发生高温分散、高温聚结及高温钝化等作用,处理剂会发生高温降解、高温交联等作用。
裂缝性地层堵漏技术研究

二、研究进展
井漏造成的危害: ①增加泥浆成本 ③造成粘附卡钻 ⑤影响地质资料的准确性
②延长施工周期 ④引发溢流甚漏 经验 认识
清楚的井漏性质的判断 配套的漏失压力的计算方法 现场多次堵漏评价实验分析 裂缝性地层的漏失机理研究 其他理论研究
三、研究内容
形成的封堵层具有较高的承压能力,不易复漏 ,同时为提高一次性堵漏成功进而缩短钻井作 业周期奠定基础。
裂 缝 性 地 层 应堵 用漏 技 术 的 现 场
室内研究 室外应用
课题资料调查研究 裂缝性漏失机理研究 堵漏工艺技术研究
地层裂缝形态研究 堵漏材料选用分析 堵漏配方分析
室内模拟研究
现场试验
单井试验 邻井试验 区域性试验
裂缝性地层堵漏技术研究
一、项目概况 二、研究进展 三、研究内容
一、项目概况
近年在域勘探开发中,经常钻遇漏失恶性等井漏问题,通过地层构造、岩性分析等手段认定该 区域刘家组-石千峰地层段存在天然垂直裂缝,且地层属低承压层段,具有漏失规模大、堵漏难度 大、易发生重复漏失等特点。
通过资料调研统计,在钻遇裂缝性地层常规堵漏材料效果不佳,且不能起到完全防漏堵漏作用 ,处理漏失时效占比相对较长,严重影响建井周期。寻找一种适合裂缝性地层、且强度、堵漏效果 都能达标的堵漏工艺技术是迫切需要。
推广应用
展
结 论
望 及 建
议
克服裂缝性地层漏失情况,不仅能够认识裂缝性漏失形态,还可以研究制定出适用于在裂缝性 地层的防漏堵漏技术,较大程度的解决钻井井漏问题,于此,还能高效提高易漏地层的承压能力, 提高质量。进而,克服裂缝性地层漏失也可减少泥浆材料的损失和事故发生率,为后续固井施工奠 定坚实基础。
二、研究进展
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模型及漏失规律探讨

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模型及漏失规律探讨作者:封海军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期摘要:由于地层具有不确定性,在实际的钻井过程裂缝性地层难以避免,一旦遇到就会给钻井过程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小的阻碍,如果没有采取妥善的应对措施就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因此,为了有效应对钻井过程中出现的裂缝性地层,就要通过建立有针对性的钻井液漏失模型,进而对其漏失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而为钻井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1 前言裂缝性地层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复杂地层,一旦出现裂缝性地层就会导致钻井液的大量漏失,如果处理及不及时,当井内的钻井液压力不足以平衡地层压力时,就可能导致井喷的发生,进而造成严重的事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确保钻井过程的顺利进行,就要对裂缝性地层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建立地层的漏失模型,进而对其渗流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钻井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2 钻井液漏失模型为了建立钻井液的漏失模型,通过假设地层中存在一任意倾角的矩形裂缝,并且其裂缝面具有一定的渗透性。
沿裂缝面的延伸方向建立相应的直角坐标系,其中x轴为水平方向,与裂缝的走向相同,y轴为裂缝倾角的延伸方向,其中裂缝的倾角为α。
在x轴和y轴上的裂缝长度分别为Lx和Ly,裂缝面的具体形式可以通过这两者之间的比值表示。
在建模过程中,考虑到井眼与裂缝面具有3种不同的相交位置,分别为裂缝中心、裂缝边界中心和裂缝角点,所建立的裂缝模型如下所示。
2.1 裂缝变形方程为了对裂缝的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模拟,假设裂缝的整个变化过程与线性变形方程能够进行相吻合,也就是说在地层中的某一点裂缝开度与缝内的压力之间具有某一线性关系,如下式所示。
2.2 钻井液漏失控制方程3 钻井液漏失规律3.1 钻井液流变参数随着钻井液流动特性指数的逐渐减小,其流失速率的峰值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而且漏失曲线的斜率会逐渐增加,在曲线的末段表现尤为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
1
钻井液 + 3 %1 0目核桃 壳 +3 %1 0 目石 灰石
2
+1 . 5 %3 0 目石 灰 石 +2 . 5 %6 0 曰石 灰 石 + 6 2
.
%2 0 0目石 灰石 +2 %3 0 0 目石 灰 石 +3 % Q P一1 + 2 %3 H + 0 . 1 5 % 超 细 纤 维
算程序所计算 的裂缝 宽度 与取心分 析所得 到 的原地应 力条 件下 的裂缝宽度范 围大致符合推荐所得 的关 系 , 裂缝 宽度计
实反映 每一次发 O 加 算程 序所计算 的裂缝 宽度∞ 能真 生漏∞ 失的裂
越镁裂
确定防漏堵漏材 料选取 的粒度分 布范围和材料类 型后 , 需要对不同封堵级别 的材料加量进行优 化 , 基 于此设计 了封
4
的思路主要为 : 第一级 以大颗粒 的石灰石 、 核桃壳 为主 , 其主
要作用是在裂缝 中形成架桥 ; 第二级 以小 粒径 的石灰石 等堵
漏剂 为主 , 它刚好 匹配 大粒径形 成 的孔 喉尺 寸 ; 第 三级 包括
3 H和钻井液 中的一些其它物质 , 可有效封堵剩 下的小孔 喉。
应力/ MP a 图 3 应 力 变化 与裂 缝 宽 度 变 化 关 系
堵配方综合设计模块程序 , 利用此程序可 以实 时观察设计 的
防漏堵漏配方的粒度分布情况 , 可根据粒度分 布的变化情况
选 择 最 优 的加 量 配 比 , 保 证 堵 漏 的成 功 。 4 .防漏 堵 漏 配 方 设 计 及 评 价
缝缝宽 。所 以后 面 的防 漏堵 漏 配方 设计 主 要考 虑 0 . 5—3 m m的裂缝 , 同时延伸至 5 mm的超大 型裂缝漏失 。
.
1+ 2 %3 H + 0 . 2 % 超 细 纤 维
m i l l 、 2 m m、 2 . 5 m m、 3 mm、 5 m m为例 , 计算 了封堵 已知裂缝 宽度所需 的架桥颗粒 、 一级封堵 颗粒 及二级封堵颗 粒的尺寸
堵漏钻井液 的粒度分 布曲线 及分 布参数 也 表明 ( 图 4、
钻
・
采
工
艺
2 0 1 5年 7月
J u l y 2 01 5
1 2 0・
DRI L U NG & PR0DUC T1 0N TE CHNOL 0GY
地应力条件下裂缝宽度 的 1 . 2~1 . 4倍 ( 图3 ) 。裂缝 宽度计
3 . 封 堵 配 方 综 合 设 计 模块
5
依据 , 可以计算 出封堵不 同裂缝宽度所需 的架桥颗粒 和逐级
封 堵 颗 粒 尺 寸范 围 。表 3就 以 裂 缝 宽 度 0 . 5 m m、 1 m m、 1 . 5
钻井液 + 5 %4目核桃壳 + 3 %1 0目石灰石 + 1 . 5 %3 0目石灰石 + 2 . 5 %6 0目石灰石 + 2 % 5 8 0 7% 2 0 0目石灰石 + 2 %3 0 0目石灰石 +3 %Q P一
裂 缝 中架 桥 奠 定 了 基 础 ; 粒度 按逐级 封堵机 理呈梯 次分 布 ,
确保 了防漏堵漏钻井液具有低的滤失量 。
1 . 裂缝 宽度 与 架 桥 颗 粒 的 尺 寸 匹配 关 系 针对裂
பைடு நூலகம்
表 4 防 漏/ 堵 漏钻 井 液配 方
1 5 %盐 酸
缝宽 度
mm
0 防 . 漏 堵 漏 钻 井 液 配 方
中 酸 溶 率
0
.
5
现场钻井液 + 5 %6 0目石灰石 + 2 %1 8 0目石 灰石 7 6 . 6 8 %
1 3 %
钻井液 + 3 %7目核桃壳 +2 %2 0目石灰石 + 2 %8 0 目石 灰 石 +3 %1 2 0 目石 灰 石 2 . 5 % 6 06 4% 3 0 0 目石 灰 石 + 3 %Q P一1 +2 %3 H + 0 . 2 % 超 细 纤 维
.
根 据颗粒 紧密 堆积理论 分析 和紧密堆积孔 隙尺寸 计算
钻井 液 +6 %2 0 目石 灰 石 + 3 %6 0 目石 灰 石 7 5 7 5% + 5 %1 2 0 目石灰 石
.
采用真实地层 岩心 进行 造缝 , 形成 一定 开 度 的裂缝 模 型, 然后用不同粒径的封堵材 料从 岩心 的上端 撒人。发现有 颗粒材料在岩心中形成 桥堵后 , 打 开岩心取 出封 堵颗粒 , 用 游标卡尺测量颗粒 的直径 。最后 用数 理统计 的方法得 到封 堵颗粒尺寸与裂缝 的匹配关 系。 实验结果表明 , 当颗粒粒径为 0 . 7—1 . 0倍裂缝 开度时 , 能实现封堵 , 而要快 速封堵 , 则 必须要 求封 堵材料 的粒径 为 0 . 8~ 0 . 9 5倍裂缝 开度。
图5 ) , 针对裂缝 宽度设 计的堵漏 钻 井液配 方在 对应 的缝 宽
范围 , 可为 裂 缝封 堵 提供 封 堵 材 料尺 寸 优选 , 提 高堵 漏 成
功率。
表 3 不 同 裂 缝宽 度 封 堵 颗 粒 尺 寸计 算 表 格
:
处都有数量较多的暂堵剂粒 度分 布 , 为封堵 裂缝 的第一 步在
因此 , 以这种粒度分布的堵漏钻井液并 可达到 良好 的堵漏效 果, 并且采用 的封堵材 料大多 具有较 高 的酸溶率 , 保证 了后
续储 层酸化改造 的顺利进行 , 见表 4 。
三、 防漏堵漏配方优化设计
防漏堵漏钻井液 的设计原则主要为两点 : 一是第一 级架 桥封堵材料 的颗粒直径需与裂缝宽度相 匹配 ; 二是大 一级颗 粒之 间形成 的孔 隙必须有下一级颗粒进行封堵。
根据 卡缝颗粒 和逐级封堵 颗粒 尺寸 与裂缝 宽度 的匹配
。
关系 , 对 裂缝 宽度 为 0 . 5 m m的防漏配方 和裂缝宽度 1 m m、 2 mm、 3 I i l m、 5 mm堵漏配方进行 了设计 , 防漏堵漏钻井液 设计
- _
0
.
2 0 \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