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 试卷答案 81分 及格60分

合集下载

20XX年公需课《生态文明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

20XX年公需课《生态文明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

20XX年公需课《生态文明建设》考试答案(个人答题记录75分以上,仅供参考)一、单选题1天人合一”学说的创立者是西汉的(A)。

A.董仲舒B.司马光C.王夫之D.王阳明2从不同区域的供水能力来看,水资源量供应的能力最高的地区是(A)A.东部B.西部C.南部D.中部3下列不属于环保能源的是(D)。

A.太阳能B.风能C.生物质能D.石油4(B)是连接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是人类生存的最基础的条件。

A.获取资源B.劳动实践C.获取利益D.改造自然5在下列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当中,(C)模式适合山区丘陵地的贫困地区。

A.产业发展型B.生态保护型C.休闲旅游型D.文化传承型6美丽乡村建设中,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上,应从“(B)导向”转向“()导向”A.需求项目B.项目需求C.项目供给D.供给项目72017年,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家是(D)。

A.日本B.瑞士C.美国D.卢森堡8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际上就是(D)自然观的主要体现。

A.古希腊朴素B.近代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9根据本讲,(C)和峨嵋山、青城山还有都江堰构成中国第二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A.龙门大佛B.灵山大佛C.乐山大佛D.释迦牟尼大佛10根据本讲,“十三五”末期需要将细颗粒物的浓度控制在(B)。

A.50微克以下B.58微克以下C.56微克以下D.54微克以下11下列哪项不属于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的红线(D)A.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B.用水效率控制红线C.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D.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控制红线12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时间是(C)。

A.43070B.43252C.43435D.4361713(B)认为,生活资料是按算术级数增加的,人口则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所以,一切社会都存在人口过剩的现象,应当采取种种手段来限制人口的增加。

A.马克思B.马尔萨斯C.恩格斯D.李比希14从不同区域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来看,(C)区域的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最高。

(完整word版)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试题+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试题+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A.自然哲学•B.社会学•C.伦理学•D.经济学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2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中心是()。

•A.以惩罚为中心的制度建设•B.以收费为中心的制度建设•C.以治理为中心的制度建设•D.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制度建设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3 .在(),党和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A.初步形成时期•B.深化发展时期•C.丰富完善时期•D.以上都不是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4 .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要以()为主题。

•A.尊重自然规律•B.科学发展•C.以人为本•D.制度创新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5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A.质量有所降低,环境整治效果不明显•B.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C.明显好转,整治效果突出•D.质量有所好转,趋势稳定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6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

•A.资源使用的减量化•B.物质闭路循环•C.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D.能量梯次使用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7 .在党在十八届()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A.二•B.三•C.四•D.五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8 .()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美国•B.中国•C.英国•D.德国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9 .我国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原因是()。

•A.资源低价•B.环境廉价•C.违法成本低•D.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10 .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景观模式特点的是()。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库与答案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库与答案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及答案一、简答题1.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第一,生态文明是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第二,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

第三,生态文明要求维护生态安全。

第四,生态文明要求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

第五,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第六,生态文明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伦理道德。

2.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答:(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3、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对策?答:(一)加快制度建设(二)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三)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四)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治理环境的佘众参与制度(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负担起全球生态环境责任4、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答: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3坚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3坚持明确责任归责的原则。

5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

5. 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答:1、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生态发展的客观需要。

2、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重要手段。

3、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4、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6.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有哪些?答: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协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

三、完善生态环境问题的司法保障制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7、当前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答:一、立法不健全相关法律协调性差二.预防打击和执法强度不够三.生态环境法律诉讼环节存在缺陷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冲突;五、公民生态文明法制意识薄弱8.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具体包括哪些措施?答:一是把统筹城乡环保作为统筹城乡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把农村的环保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三是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在农村大量兴建固废与污水无害处理设施;四是创建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机制;五是增加农村群众在环境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完整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及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1.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1.0分)A.生态科技B.能源类型C.市场D.资本2.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分)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3.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1.0分)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4.()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1.0分)A.十六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八大报告D.十九大报告5.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1.0分)A.2B.3C.4D.56.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0分)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C.资源利用程度D.资源节约7.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

(1.0分)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8.()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

(1.0分)A.碳税B.碳关税C.环境税D.资源税9.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

(1.0分)A.环渤海区域B.长三角区域C.珠三角区域D.北部湾地区10.()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0分)A.十七大B.十八届三中全会C.十九大D.十三届人大11.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

(1.0分)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12.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

生态文明试题答案

生态文明试题答案

生态文明试题答案1. 过度强调均衡发展,将(A)市场竞争力。

(单选)A削弱B增强C不改变D不确定2. 气体废弃物的特征有(D)。

(单选)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B空间层次性C造成多种典型污染D以上都是3. 属于二次能源的有(D)。

(单选)A海洋能B小水电C地热能D氢能4. (B)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

(单选)A2000B2002C2004D20085. 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ABCD)。

(多选)A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B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C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D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6. 新疆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有(ABC)。

(多选)A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价计征B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施减征资源税的政策C对开采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的纳税人暂按综合减征率的办法落实资源税减税政策D对有色金属从价计征7. 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ABCD)。

(多选)A土地资源B水资源C气候资源D生物资源8. 有经济学家称:“现在新能源企业没有一个可以不靠补贴生存,这样的行业要想成为主流是不可能的。

”(判断)正确9. 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现代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发明。

(判断)正确10.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判断)正确11. 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发展包括所有的发展方面,广义的社会发展是指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发展。

(判断)错误12. 新能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简答)答:(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5)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

13.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参考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参考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参考答案前面两次是自己答题从网上拷贝下来的,第一次90分,第二次100分。

按照参考答案答题即可!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为目标。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环境承载力C.遵循自然规律D.绿色科技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相比较而言,食用下列哪种食品对人体更安全健康。

A.熏鱼B.烤肉C.炖肉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3.()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A.绿色发展B.科技创新C.新旧动能转换D.植树造林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召开。

国家主席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A.质量有所降低,环境整治效果不明显B.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C.明显好转,整治效果突出D.质量有所好转,趋势稳定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C.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D.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6.生活中,使用哪种电池更环保A.可充电电池B.镍镉电池C.干电池D.锂电池我的答案:CB .D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7.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

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轨道。

A .化B .规化C .法制化D .有序化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8.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造成的。

A .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C.奢侈消费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9.将()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成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考核。

第三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

评价重点评估各地区上一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总体情况,引导各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每年开展1次。

考核主要考查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省级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督促各地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1次。

第二章评价第五条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以下简称年度评价)工作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第七条年度评价应当在每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条年度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

第三章考核第九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以下简称目标考核)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组织实施。

建设生态文明试题及答案

建设生态文明试题及答案
得分:3 分
o 正确 o 错误 • 28.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内的一体化对策
体系。(判断题 3 分)得分:3 分
o 正确 o 错误 • 29。生态环境作为无价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判断题 3 分)得分:0 分 o 正确 o 错误 • 30.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及其平衡协调的规律。(判断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 1。环境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在不断深化和提升,其中我国第二代国家领导人取得的成就为( )。
(单选题 3 分)得分:3 分
o A。掀开了环境保护的序幕 o B.解决了环保的法制和基本政策问题 o C。开始较全面和系统阐述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o D。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和统一的科学体系
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体现了( )文明的特征.(单选题 3 分)得分:3 分
o A.原始 o B。农业 o C.工业 o D。生态
• 4.国家领导人( )同志做出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单选题 3 分)
得分:3 分
o A.毛泽东 o B。邓小平 o C.江泽民 o D.胡锦涛
• 5。2005 年开始的( )评选活动,对 NGO、环保人士等民间机构或个人给予认可和表彰。(单选
• 25.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与自
然的问题复合体。(判断题 3 分)得分:3 分
o 正确 o 错误 • 26。压缩型工业化过程带来了单一型环境问题。(判断题 3 分)得分:3 分 o 正确 o 错误 • 27.我国资本形成占 GDP 的比重,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一般 10%左右的水平。(判断题 3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试卷答案 81分[考试时限]:60分钟[及格分数]:60分[考试说明]:1、我国现在沙化土地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

正确错误2、全国湖泊有3万个,湖泊总储水量达7000亿立方米,湖泊水域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正确错误3、国际上通常认为一条河的调水不能超过其水量的20%,用水不要超过40%,否则生态就受到影响。

正确错误4、2012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最高峰,呈波动上升趋势,加剧了海洋灾害和海岸侵蚀正确错误5、发展与保护是绝对的对立关系。

正确错误6、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设计应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相适应。

正确错误7、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正确错误8、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丹麦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

正确错误9、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无局限性。

正确错误10、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正确错误11、2013年1月我国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严重雾霾,影响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达9亿。

正确错误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总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减少了五分之一。

正确错误13、生态文明从人类发展大的历史背景看,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确错误14、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权重,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又不能完全放弃GDP考核。

正确错误15、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象中,企业是领导者和责任主体。

正确错误16、2008年,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和监测办法,制定并实施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绩效评价办法,实施区域差异化评价,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可量化、能评价,成为评价干部的“指挥棒”。

正确错误17、北京市区县经济社会实绩评价指标体系,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提出了。

正确错误18、2009年,北京区县经济社会实绩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一共有4个维度、16项二级指标和54项三级指标。

正确错误19、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维度主要对经济发展的质量,尤其是能效水平和环境代价方面要设置一些指标,这和传统的这种经济发展指标相同。

正确错误20、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创新指标具体是指产业政策指标、财税政策指标、法律法规指标,技术政策指标、金融政策指标、标准制定指标等等。

正确错误21、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近年来也提高得非常快,已经从2002年的44%提高了2010年的63%。

正确错误22、我国第二产业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体,是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

正确错误23、我国第一产业要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广“四位一体”的生物质能利用形式。

正确错误24、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发展模式的转变都离不开技术。

正确错误25、中国绿色技术方面并没有面临一个从技术基础到技术成本到技术转让三个方面共同组成的一个技术锁定和技术壁垒的现状。

正确错误26、贵阳市认为政绩考评标准、制度,是发展的“硬杠杠”、指挥棒。

正确错误27、贵阳市按照文化发展观的要求,制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政绩考评标准、办法。

正确错误28、我国现在严重依赖化石能源,高碳的特征非常地明显,尤其是对石油的依赖度太高。

正确错误29、我国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和世界人均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出,我们只有在煤炭方面占有相对有优势,其比重为67%。

正确错误30、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非常高,比如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到2011年已经达到56.7%。

正确错误31、“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政治发展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和谐发展32、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空间载体精神载体物质载体文化载体33、()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发展经济退耕还林节约资源发展农业34、( )提出的生态城市的目标体系就包括四个维度、三个层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35、设计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时,要()正确地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分清主次统筹兼顾同步进行兼顾一方36、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目标必须要与()的愿望和诉求相一致。

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各个企业社会团体37、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要坚持()的指导原则,体现生态文明发展的导向,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重点突出科学合理兼顾全面稳中有变38、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基础上,对自然规律及()关系的再认识,是顺应国际潮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新理论成果。

自然与经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39、党的十八大把()建设作为一项历史任务,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40、党的十八大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

国家政府制度企业41、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公开道义责任义务42、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坚持()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治理预防完善改进43、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象中,()是参与者和监督者。

个人政府企业公众44、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

前提条件根本基础根本保障重要载体45、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为主的方针。

自然恢复人为改造升级保护搁置隐藏46、能源消费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的导向,要戒除过度地消费。

节能低碳低耗集约47、我国第一产业使用的()相对较少,但能耗和环境污染有增加趋势。

商品能源自然能源石油天然气48、我国(),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各大产业49、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资金利用效率技术创新水平劳动效率50、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在内的()。

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电子业现代运输业51、《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为各国的()排放量规定了标准。

甲醛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52、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偏低和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首先表现在标准的总体落后,缺乏()。

真实性权威性可行性公平性53、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机制保障中,要完善()机制。

信息公正信息透明信息公开信息及时54、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加大评价结果的应用,要真正把评价结果作为()的重要依据。

任用干部经济发展精神文明文化发展55、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责任制和( )。

监督制考核制问责制绩效制56、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即评价信息应公开,接受()。

政府问责社会监督企业监督机关检查57、渤海的漏油事件,表明我国环境()也是目前法律体系中非常缺失的。

监督制度责任制度问责制度赔偿制度58、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快速发展规模发展59、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机制保障,要健全社会()机制。

监督参与责任补给60、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二氧化硫61、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除了全球气候变化之外,还包括()。

空气污染严重缺水严重土地的问题环境污染:农村不能承受之重62、"我国海河用水已经超过95%,()用水已超过40%。

辽河长江黄河淮河63、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为(),治理缺位现象严重。

垃圾靠风刮养殖业混乱污水靠蒸发耕地减少64、农村污染三致是指()。

致癌致畸致突变致痴呆65、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所发挥的促进作用,包括()。

为未来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为未来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有利于检验生态文明发展的成效66、传统GDP评价指标具有致命缺陷,主要表现在()。

忽视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质量的降低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而不能完全地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增强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弱化了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而不能完全地反映政治发展水平67、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包括()。

有利于国民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有利于增进社会整体福利68、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指导原则为()。

69、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应该是一个()的系统,目标取向需要一致,但评价标准不能一刀切。

分地区分领域分层级分国家70、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资源节约型高度发达型完美和谐型环境友好型71、贵阳市认为必须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评价办法、奖惩机制。

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经济发展72、2009年,北京市区县经济社会实绩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其他功能区,分别是()。

73、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建设从数据方面,主要分为()。

74、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是相辅相成的,那么这个评价指标体系除了包括政府管理效能的维度,还应包括()。

经济发展的维度社会发展的维度生态发展维度文化发展维度75、"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创新指标中标准制定包括()。

企业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标准商业准则76、"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创新指标中财税政策包括()。

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环境税税收减免77、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能源结构方面的评价,过程包括()。

技术创新生产过程能源替代消费模式78、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源结构具体指标包括()。

79、从社会环境而言,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最主要的方面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