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共33页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者:赵嘉敏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资源环境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最为复杂的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绿色化”,使生态文明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涵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含义分为两个方面,从狭义上看强调建立具有确定性、稳定性、规范性的正式规则或非正式规则,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以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在我国现代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中不被破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例如对森林、河流等自然生态进行统一登记管理,形成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1广义上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化的制度体系,实现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的生态化。

它要求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生态化发展和改革路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理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推动中国和世界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关系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的重新构建,它是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把中国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与未来文明相结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文明力量。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美丽中国建设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生态文明建设要靠制度。

何谓生态文明制度?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一词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制度就是“组织”;第二种观点认为,制度就是“规则”;第三种观点认为,制度既是“组织”,又是“规则”。

新制度经济学中较多的学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丹尼尔·W·布罗姆利认为,对制度的理解应集中在如下意义上:“即确定个人、企业、家庭和其他决策单位做出行动路线选择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作为“规则”的生态文明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前者主要包括界定经济主体的责任规则、惩罚规则和度量衡规则等;后者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

本文所指的“制度”也是从“规则”的层面上来理解。

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就是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规则,是关于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消费行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开发、生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

[1]就生态文明制度而言,正式制度包括环境法律、环境规章、环境政策等;非正式制度包括环境意识、环境观念、环境风俗、环境习惯、环境伦理等。

近半个世纪以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强制性减弱而自觉性增加,管制性减弱而选择性增加。

在20世纪中叶,全球各地纷纷出现严重的环境公害事件的时候,生态文明制度的“命令-控制”色彩非常明显。

但随着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人们发现,有选择的制度比别无选择的制度更佳,于是,各种环境经济手段登台亮相。

随着环境经济理论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交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纯粹市场的科斯手段可以替代依靠较强政府干预的庇古手段,市场机制同样可以用于“市场失灵”的领域。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许 多物种濒临灭绝。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 态环境保护相融合,实
现绿色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以 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 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环
境问题。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旅游等措施,实现了生态、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总结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 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
供有力保障。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推动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绿色生产
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减少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绿色消费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 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和服 务。
生态文化培育
生态教育
生态旅游
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 道德观念。
推广生态旅游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
生态科普
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 养。
PART 04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与法 规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规政策体系,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质量。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生态 文明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 失等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和低碳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 由之路。
03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保护与修复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加强对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 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
和破坏。
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
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为核心的旅游活动,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例如,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 家保护区通过生态旅游项目,不仅实现了自然资源保护,还为当地社区提供了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 会的共赢。
05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
1 2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理念 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
我国环境现状
空气污染
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较差, 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严重 ,影响居民健康。
水污染
部分地区水体污染严重, 水源地受到威胁,影响饮 用水安全。
土壤污染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 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威 胁食品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政府为应对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
低碳生活与绿色发展
低碳出行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排 放。
绿色消费
推广环保产品和服务,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可再生产品。
绿色产业
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 发展。
生态文化培育与传播
生态教育
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路径
传统产业现状分析
分析传统产业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进 行绿色化改造的必要性。
绿色化改造技术路径
探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的技术路径,包括节能减排技术、资源循 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
绿色化改造政策与措施
分析政府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方面的政策与措施,如财政支 持、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
典型案例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
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 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 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成效评估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 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01
背景介绍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 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该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生物 多样性丰富,保护意义重大。
典型案例分析:深圳绿色创新发展实践
01
深圳绿色创新发展背景
介绍深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背景及发展目标,包括绿色低碳循环发
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
02
深圳绿色创新发展实践
分析深圳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的具体实践,如制定绿色产业政策、
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培育新兴绿色产业等。
03
深圳绿色创新发展成效及启示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 明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 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 出
在一些地区和行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 盾依然突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仍面临挑战。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亟待 加强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各国加强合作 ,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解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解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改革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为自然资 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奠定基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构建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机制,明确赔偿范围、责任主体和赔偿程序,加大对生态 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
循环经济促进制度
构建循环经济促进制度,推动废 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循环式组 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使用自然资源的 单位和个人征收资源使用费,促进资源的节 约和合理利用。
生态补偿制度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通过政府和市场手段对生态保 护者给予经济补偿和政策支持,激励更多人参与生 态保护。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如《环 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制度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推动绿色发展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 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要作用,通过建立严格的 生态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和生态修复工作,保障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01
02
03
环保税收政策
通过征收环保税,引导企 业和个人减少污染物排放。
绿色金融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为环保项目 提供优惠贷款,支持绿色 产业的发展。
碳排放权交易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温室 气体减排。
PART 03
关键领域改革举措与成效 分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PART 01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总结 长期规划与持续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不能急功近利。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公众参与与社会共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和共建共享。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01
教训反思
包括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培养环保意识等。
生态文化建设的作用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 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
05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强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明确 企业和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
责任和义务。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 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生态补偿的方式
包括资金补偿、政策补偿、实物补偿和参与式补偿等多种方式。
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生态保护和 经济发展相协调。
生态安全保障
生态安全的定义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 态,并持续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生态服务。
生态安全保障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经济、社会和环 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 社会公正。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 践方向之一,它强调的是资源的循环利
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循环经济理论要求人们在生产、流通、 消费等各个环节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 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通过合理的
循环。
环境经济学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指导人们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以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现代化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面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各个环节中。

具体来说,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一、加强环境立法。

制定出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责任,通过环保罚款和严厉的惩罚措施来切实维护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利益。

二、建立全面覆盖的环保监管体系。

通过建立全面覆盖的环保监管体系,实现重污染企业监管无死角,定期抽查环保数据,弥补现有监管体系的缺陷,企业必须全面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而监管部门则应加大对企业环境排放的监管力度。

三、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考虑,形成全面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标准和法规制度。

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和监测,不断优化生态系统管理政策,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四、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

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呼吁大家为环境保护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那些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企业,要进行处罚,同时还要加强对环保达标的企业的奖励和支持,推动企业向环保友好型企业转型。

六、完善资源合理利用制度。

加强对资源合理利用的监管和管理,制订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和措施,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节约、回收利用机制,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总之,中央确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求我们在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流域治理、资源节约增效、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好相应工作,努力构建相应的制度建设,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