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四少:母亲教子一定要掌握四个分寸

合集下载

父母说话四多和四少的原则

父母说话四多和四少的原则

父母说话四多和四少的原则亲子之间往往因朝夕相聚,彼此太熟悉,感情又很亲昵,所以很容易疏忽说话的礼节或方式,因而产生不少摩擦,或挑起情绪上的不舒服。

甚至一言不合而怒目相视,导致情感破裂而离家出走。

现代父母应多研习家庭中的人际互动秘诀,才能营造和谐温馨的快乐家庭。

下面四个原则值得参考:一、多请求少命令:请求表示尊重,命令引起抗拒常说「请、谢谢、对不起」是人际关系的基本礼貌,更应落实在家庭生活中。

例如父母要求孩子做事,最好笑脸轻声说:「请你帮忙一下。

」而不是凶巴巴的命令:「你去给我做一下。

」孩子把事情做好了,你就随口说:「谢谢你喔!」让孩子高兴嘛!当然,偶尔你一时心急口快说错话或误会他了。

也要诚恳地跟孩子说声「对不起!」才能化解孩子受委屈的不平。

二、多接纳少拒绝:接纳带来欣喜,拒绝造成对立孩子虽小,但你拒绝他的要求,也会使他面子难堪,心里难过。

如果能先接纳他的需求后再做修正,则气氛就愉快多了。

例如爸爸买蛋糕回家,孩子立刻说,「妈!我要吃蛋糕!」有的妈妈会严词拒绝说:「不行!马上要吃饭了。

」孩子听了就很失望而不悦。

如果改口说:「可以啊!不过等吃完饭再吃哦!」如此,孩子就会怀着期待的心情去吃饭。

结果相同,但沟通的过程却和乐多了。

三、多讨论少教训:讨论表示尊重,教训引起反弹青少年的孩子,常会碰到交友、娱乐等问题,父母要以开阔的心胸,坦诚跟孩子讨论,多听听他的意见,例如孩子结交了你认为不好的「坏朋友」,你想劝阻他,必须和颜悦色地跟他沟通,譬如提出建议,请他说出或写下那位朋友的优、缺点,再一起讨论或评论是否值得再交往下去。

你用冷静理智的分析利害关系,孩子比较会心服口服的接受。

而不要感情用事的硬说:「我就是不准你跟他来往。

」你用教训的态度反而引起反感,他会故意不听你的话。

四、多善解少误解:善解就能谅解,误解造成心结凡事往好处想,就能产生宽容心胸,若往坏处看,就容易招来误会。

例如你走过书房,看见孩子手上拿著书,眼睛却是闭合着,你可能生气骂他:「你拿著书就睡着了,看电视眼睛就睁得大大的。

育儿知识-教会宝贝4品质 旺运一生

育儿知识-教会宝贝4品质 旺运一生

教会宝贝4品质旺运一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取得成就,然而,这跟家长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有一些道理孩子懂得了便会受益终身。

那么,哪些道理需要孩子从小开始领悟呢?相比于大人来说,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秩序的存在。

然而,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更要从小抓起,否则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散漫难管。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些比较简单的规矩,比如吃饭前要洗手,买东西要排队等,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学会自控。

当然,家长也不要过度地用边边框框去限制孩子的成长,适可而止。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事实上,孩子倘若从小就没有责任意识,那么长大后孩子就更加难有承担的意识了。

日常生活中,孩子做错事了,有的家长总会默默地为孩子善后,如此一来孩子也难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所要承担的责任。

建议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妨让孩子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作出弥补道歉。

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逐渐有了责任意识。

现今社会,不少年轻人容易因点滴成就而忽略了应有的礼貌文明。

有的孩子甚至在家中直呼长辈的名字。

这样的行为着实不应助长,倘若孩子不尊敬长辈,那么以后在社会也难以立足长久。

因此,家长要从小为孩子灌输尊敬长辈的思想。

在长辈面前,家长要让孩子主动跟长辈打招呼,并对长辈表达自己的关心。

如今,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也是倍爱有加。

孩子长期处于家长的保护下便难以得到独立成长,甚至有的孩子受不起稍稍的生活打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保护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学会保护自己。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抓好学习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抓好学习

家长帮助孩子学习要做到“四多四少”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抓好学习,笔者认为应做到“四多四少”: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家庭学习氛围,让孩子轻松地学、愉快地学、自觉地学。

一、多关心少粗心。

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比较忙经常外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心得少,了解到的少,比如在孩子四年级上学期时候,英语都学1年半的时间了,26个字母还认不全,我竟不知道,感到作为家长我失职了,从那以后我就主动关心孩子,不再借口工作忙而忽略了孩子。

主动与孩子沟通,出发在外时,就打电话联系,不仅是关心孩子的生活,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一有时间就主动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问问他学习上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力所能及地给孩子一些建议。

二、多鼓励少批评。

鼓励的方法很多,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我们主要给予精神鼓励,极少用物质奖励。

我们的体会是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或有进步时用表扬的话语进行鼓励,比如:在孩子兴致勃勃地把考得比较好的试卷给我看时,我通常会签上:很好,注意保持等表扬的话语,这些表扬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受到他的努力和成绩得到家长的认可,他会感到高兴,也会产生成就感,因而干劲更足。

孩子考得不好或遇到挫折时,用安慰和激励的话语进行鼓励,比如:这一次不要太在意,找出问题原因,以后努力就行,付出就有收获等等,安慰和激励的话语可让孩子摆脱内疚和不安,放下包袱,振作精神,轻装上阵,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我们从没有因为徐翔宇哪次考试成绩不好而训斥他,更没因为考砸了打骂他,而是帮他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争取下次考好三、多提醒少命令。

我感到孩子在学习中总会有放松要求的时候,这时应多用平和的语气提醒,少用命令的口气督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命令多了反而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就是更不想学了,孩子学习不能没有压力,但也不能给太大压力,我们就是用提醒的方法给孩子以适当的压力。

一是在孩子放松要求时要及时提醒。

亲子教育 谨记三多四少原则

亲子教育 谨记三多四少原则

亲子教育谨记三多四少原则【导语】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关心孩子的精神健康,给他们丰富的精神养料。

这就要求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做到“三多四少”。

多些亲子时光年轻父母总是太忙,孩子太多时间交给老人照看。

其实,幼小生命更需要与他血缘最亲近的人的气息才能更安全更健康地成长。

而且,独生子女特别需要父母做他的大朋友,陪他一起玩,一起开心,一起困惑,看动画片,做手工,探秘自然……孩子潜移默化中就能从父母身上体会到好奇、热情、聪慧、坚持、勤奋、独立、负责任等许多优良品质。

多点悉心相知每个人都有独立和成长的需求,但幼小的孩子还需要成年人的牵引,更需要内心得到别人的理解。

成长过程中,孩子不仅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身体免于饥寒,更需要有人在内心深处陪伴他,理解他,关照他的心灵。

父母经常和他聊聊天,谈谈心,孩子会变得更加开朗、阳光。

多了解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父母知道孩子最喜欢吃的食物,却可能不了解孩子的爱好。

尤其当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会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了解得越来越少。

他最喜欢什么游戏,最爱看什么书,最爱听什么音乐?了解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父母才能真正走进他们内心。

少些关怀强迫仁父慈母虽然很爱孩子,但有时容易过度,容易对儿女担心过多,关心太多,这样反倒会让孩子更依赖,心里没有主见,没有安全感。

少为孩子做事为孩子担心过多,就意味着父母为儿女承担过多,追着孩子喂饭,帮孩子拎书包……其实,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他们才能更独立,也更健康。

少对孩子责骂许多父母,一方面为孩子承担过多的事务,另一方面,自己不愉快时,又将挫折和不如意转移到孩子身上,动不动就斥责。

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他生命重要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不安,他都会不安,任何一个人受到排斥,他都会感到受排斥。

少给孩子物质表扬每个幼小的心灵都是纯洁的,他们更需要得到的是美和纯真,而不是被物化的事物充填内心;同时,孩子需要父母及时引导,带他们学会自我克制,学会文明礼貌、勤劳、坚持等美德,而不是父母一味地表扬和赞美。

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作者:徐学妹来源:《启迪与智慧·上旬刊》2021年第10期摘要: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所接触到的孩子与家庭形形色色,发现孩子其实就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了家庭的影响。

其实,家庭教育是有方法、有技巧的,需要家长切实关心孩子的心理,多从孩子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多考虑孩子的感受,不溺爱,不专制,多沟通,多鼓励,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多一点自立,少一点溺爱;二、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苛责;三、多一点自主,少一点约束;四、多一点沟通,少一点隔阂。

关键词:自立;鼓励;自主;沟通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所接触到的孩子与家庭形形色色,發现孩子其实就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了家庭的影响。

其实,家庭教育是有方法、有技巧的,需要家长切实关心孩子的心理,多从孩子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多考虑孩子的感受,不溺爱,不专制,多沟通,多鼓励,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我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正确处理好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的关系:一、多一点自立,少一点溺爱家长们对于孩子的爱未必都对孩子有益,有时甚至在害孩子。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其是宠爱有加,长期的溺爱使得这些孩子娇生惯养,在家发号施令为所欲为,一有不顺心便撒娇哭闹,自私任性。

这样的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缺乏自我克制和调节个人欲望的意识和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又差,不良习惯难以得到矫正,学习上往往纪律观念淡薄,缺乏刻苦勤奋的精神,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恐怕大家都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事情:某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某重点大学,可是却因为生活上无法自理而不得不退学回家。

这样的高分低能者对于家庭、对于社会来说究竟能做多少的贡献呢?这样的孩子永远长不大,也不会成长好,是家长们的过度关爱剥夺了孩子自立成长的机会。

其实,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空间的,作为家长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多一点自立少一点溺爱才能使孩子们更快更好地成长,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应做到“三不四要”

【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应做到“三不四要”

【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应做到“三不四要”
很多家长为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而苦恼,我建议不妨先从“三不四要”开始做起。

“三不”是:
1.不要旧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这样难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更有利于
亲子关系的培育;
2.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挂在嘴边。

家长重复这种无效的方式只能让孩子更厌倦学习,产生精神沟通障碍,回避与父母交谈;
3.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批评。

给孩子营造一个人与自然的家庭蜕变环境对孩子
的心理健康很关键。

“四要”是:
1.家长必须学会用放大镜看看孩子的优点。

孩子获得父母的普遍认可,可以培育“阳
光心理”,从而使孩子更自信心;
2.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关注孩子的心情和感觉比关注成绩更重要;
3.家长必须找寻与孩子共同的兴趣和嗜好。

这样就可以与孩子找出共同的话题,来到
孩子的内心世界;
4.家长要与孩子交朋友。

家长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
先做到,并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们的情感、意愿以及他们的隐私。

教育孩子四个底线

教育孩子四个底线

教育孩子四个底线
教育孩子时,家长通常会关注培养一些基本的底线,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四个常见的底线,作为教育孩子的参考:
1.诚实守信: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非常重要。

教育他们理解说真话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撒谎和欺骗的后果。

鼓励孩子在与他人沟通时坦诚、真实,建立可信赖的人际关系。

2.尊重他人: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观点、空间和权利。

通过榜样和言传身教,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和尊重,不论是年长者、同龄人还是年幼者。

3.负责任:培养孩子负责任的态度,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教育他们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学会承担后果,并在犯错时学会改正。

4.助人为乐:鼓励孩子乐于助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他们关心他人的需求,懂得分享和奉献,通过积极的参与社区和帮助他人,培养一种善良的品格。

这四个底线有助于建立孩子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同时,重要的是父母要通过耐心、关爱和引导,与孩子一同成长,促使这些底线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

教育孩子应做到四多四少

教育孩子应做到四多四少

教育孩子应做到“四多四少”
临泽县倪家营小学许建英
家长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上,要注意方法的适用,力争做到“四多四少”。

一、多积极引导,少强行干预
充分尊重孩子,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是衍生爱心的泉源。

当孩子面临选择时,不是以家长的权威横加干预、告诉结果,而是要让孩子自己作出判断,逐步让孩子相信自己,培养敢做敢为的心理特征。

二、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
家长是孩子生活中最为强大的力量,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成绩给予鼓励和赞赏,可以让孩子振作精神,勇于创新。

家长不必总是对孩子的每种做法都表示赞同,但应当让孩子时刻都坚信:你是他们坚定的支持者。

”让孩子体验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哪怕是失败,从而自觉地形成独立的意识。

三、多说服劝戒,少训斥打骂
面对孩子的失败,甚至破坏,我们不要简单地打骂、训斥。

试想,如果有人拿枪威胁你去做一件事,你可能会做,但一旦放下枪,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反击,而不是顺从。

因此,只要孩子所做的不是毫无意义的破坏,它所造成的损失就远远低于他们在探索未知事件中所学到的东西,千万不要用简单的态度去对待。

四、多理解关爱,少偏听偏信
理解是走进学生精神世界的钥匙。

我们应“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让他们在具体的事件中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理解。

避免独生子容易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通病,在生活中学会同他人交往、合作,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多四少:母亲教子一定要掌握四个分寸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母亲,只有正确把握母爱的分寸,才能化解这种矛盾与冲突。

母亲教子一定要掌握四个分寸(资料图图源网络)
一、多蓄于心底,少显于形表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性格的母亲其母爱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

性格开朗者,往往表达的方式比较直接,有时不分场合,也不顾及孩子的心理状态,使母爱的表达非常豪放与率直。

性格内向的母亲,一般表达的方式比较含蓄。

不同文化层次的母亲其母爱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会有朴素与精细的差别。

不论何种情况,都是正常的,无可厚非。

但如果把母爱蓄于心,藏于情,而尽量少显于形,过于直,那就会使母爱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所谓蓄,就是要加强修养。

母爱是母亲的天性,有与生俱来的因素,但后天的修养是使母爱至善至美的重要过程。

这就要求每个母亲加强学习,积极提高文化素质,不断陶冶道德情操。

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的母亲,才会真正理解母爱的真谛,才会赋予母爱更完美的内容和表现方式。

二、多施于幼小,少给予青壮
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享受的母爱应该有所不同,这是母亲要把握的分寸。

对处于幼小时期的孩子,大致相当于上小学之前,应该施于更多的母爱。

孩子从嗷嗷待哺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走步,处在弱小渐长的过程之中,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抗御疾病和外来伤害的能力,犹如一颗小草非常脆弱,经不住任何风霜雪雨的摔打。

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母亲的精心呵护,一丝母爱就如一泓清泉,会无声地滋润着孩子的成长,母亲也会从孩子快乐的成长中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

但孩子到了青壮年以后,就应该尽量减少母爱。

这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自己也要承担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了,如果母亲总是觉得他们没有长大,仍然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喋喋不休的唠叨,那只能适得其反,使母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母爱(资料图图源网络)
三、多渗于行为,少挂于口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全诗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母爱,感情诚挚深切。

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通过慈母飞针走线密密缝的动作形象,让读者强烈感受到母爱的厚重与真挚,具有无爱胜有爱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母亲应该把母爱渗透在自己的行为中,而不是放在口头上。

一是要渗透在勤劳奉献上。

母亲在一个家庭总是处于枢纽位置,要调整上下左右的关系,安排好全家的衣食住行,特别是要处理好孩子生活学习方面的事情,这都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也正是通过奉献播撒母爱。

二是要渗透在生活的细节上。

生活细节关系孩子的喜怒哀乐,也关系孩子生活、学习、健康的状态,处理孩子生活细节的能力最能表现出一个母亲的生活经验,也能反映出对孩子的关爱程度。

因此,要善于把母爱寓于孩子的生活细节之中。

作为母亲,要尽量减少那种口头式的母爱。

现实生活中,有的母亲对孩子动不动就什么“我的乖乖”、“娇娇宝宝”,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过多过滥,会助长孩子任性、娇气等一些不良习性的产生。

四、多注于失败,少添于成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成功与失败的事,遇到快乐与痛苦的事。

母亲应该怎么对待呢?著名作家郑振铎曾说:“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这已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事实也是这样,孩子在失败、痛苦的时候,最需要关怀,最需要母爱。

比如,当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母亲的一个吻,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就会使孩子感到温馨,减轻精神压力,从而受到激励和鞭策,其教育的效果远比打骂要好。

再如,孩子在事业上不成功,或者创业失败,总会造成财物的损失与身心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需要母爱的抚慰。

如果母亲适时给予鼓励和安慰,会使孩子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从而振作精神,努力奋发,可能取得新的成功。

如果过于责备,或者没完没了的唠叨,会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可能导致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失去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这样会毁了他们的一生。

那么,在孩子成功的时候,快乐的时候,母亲
有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出严格要求,防止他们骄傲自满。

成功时就是欢笑和奖励,失败时就是棍棒加打骂,这是每个母亲要特别注意避免的问题。

母亲是伟大的,但只有掌握母爱分寸的母亲才是成功的母亲,愿天下的母亲都成为伟大而又成功的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