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2

合集下载

地球与地球仪2(原创完整教学案附答案)

地球与地球仪2(原创完整教学案附答案)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半球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思路:初一学生对地球知识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

本节内容抽象,同时又是学好地理的基础,故可以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

本节课采用分组观察、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观察、合作互助中学习。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感受到要在地球上确定位置,需要借助经纬线。

二、认识经线、纬线。

2、各小组讨论,分工记录各部分内容。

教师指导,帮助解答问题。

3、15~20分钟后,各小组汇报结果。

4、指导学生认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巩固知识点问题设计:1、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2、纬线的长度变化有什么规律?3、经线是什么形状的?4、经线的长度有什么规律?5、南北半球是怎么划分的?6、东西半球是怎么划分的?7、找出位于南、北半球的大洲?8、找出位于东西半球的大洲?总结:根据各小组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给予鼓励性评价。

四、强化训练师生共评总结:根据各小组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给予鼓励性评价。

课堂达标一、选择题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总共有360条B.纬线总共有180条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2.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3.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D.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4.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5.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确说法是()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90 6.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A.一个方向B.两个方向C.三个方向D.四个方向7.表示东经的代号是()A.E B.W C.N D.S8.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0°经线和180°经线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D.20°W,160°E9.中纬度是指()A.0°~30°B.23.5°~66.5°C.30°~60°D.60°~90°10.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北C.出发点以西D出发点以东二、读图题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地球和地球仪2

1.1地球和地球仪2
二、经纬网
经纬网的概述
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常见经纬网图
经纬网的应用
确定坐标 确定方向 测定距离
例3:①题:A点在B点的 北 方向; A点在C点的 西方向;B点在C点的 西南 方向
D
C
60°
30°

B
0° A
例3: 解法:纬线辅助法
②题:一架飞机从A地出发,沿虚线路径向 D处飞行,则飞机飞行方C和F两点的实际距离约为 4700km E
30°
二、经纬网
(二)经纬网应用——测定距离
例题2:右图为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
若某人从E点出发,依次向正东、
正北、正西和正南方向分别前进
A
B
60°
200千米,其最终位置
A.回到E点 B.在E点正东方
C E 20°
D F 50°
30° 0°

B F 30°
60°
二、经纬网
④如果两点既不在同 A 一经线上,也不在同 一纬线上,情况复杂, 无需掌握A→D
B
60° E C D 30°

F 30°
60°
二、经纬网
⑤如果两点在晨昏 线上,大圆劣弧就 在晨昏圈上, 如甲→乙
N M
二、经纬网
练习1:一架飞机从美国费城(75°W、40°N)起 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 划绕经线圈绕飞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四川内江 市(29°N)降落。请回答: 内江市的经度为 105°E , 飞机飞行了约 11.1 小时。
二、经纬网 练习2:一架飞机从126°E起飞,沿赤道海域 向东作超低空连续飞行,6小时到达158°W 处降落,那么该飞机的时速为
A.1406千米/小时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

但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名词多为空间概念,而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其空间想象能力亦不够,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

因此本节的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

怎样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教学设计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采取(1)利用地球仪、地图等直观教具;(2)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3)教师精讲、点拨,总结规律等措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地球仪。

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1.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思考、回答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

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在上面能看到什么?观察地球仪、思考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

认识地球仪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 教案

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 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地球仪或经纬线地图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2.比较归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3.根据南北半球划分图和东西半球划分图说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球仪和相关地图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认识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划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使用地球仪和阅读相关地图,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工具的能力以及读图识图能力【重点和难点】1.根据经纬线地图区别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比较归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2.东西半球的划分【教学准备】1.经纬线地球仪2.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大家喜欢看电影吗?日前神剧《战狼》以票房第一的好成绩给观众们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我这有张电影票请问我该如何大找到自己的座位呢?(学生举手回答:先找排再找座)引入主题:那么在我们偌大的地球上,如果想要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我们必须先了解(经纬网地球仪)地球上的纬线与纬度、经线与经度。

二、学习新课一:纬线与纬度1.什么是赤道?什么是纬线?学生上台展示:赤道是与地球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补充:纬线都是不存在的)2.纬线有什么特点?教师展示经纬网仪:纬线是什么形状的?纬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都一样长吗?学生举手回答。

过渡:纬线能画出多少条?(—无数条)为了区分每一条纬线,我们给纬线“取名字”,就成了纬度。

3.纬度的起始线(0°的纬线)是谁?纬度划分规则是怎样的?该如何书写?教师讲解:我们把最中间的赤道作为0°的纬线,也就是纬线的起始线,赤道以北成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例如赤道以北某纬线与赤道形成40°夹角,我们记作40°N,还有60°N,越向北纬度越大,最大能到达90°N。

同样的道理赤道以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越向南纬度越高,最大为90°S。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同步备课课件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同步备课课件

45° 30°
A: (15°N、45°W)
15°
B: (15°S、15°E)
A

45°30°15°0°C 15°30°45° 15°0
C: (0°、0°)
A位于( 北 )半球,B位于( 南) 半球。
B
30°
45°
A位于C的( 西北 )方向;B位于A的 (东南 )方向
03
重难点总结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向东向西逐渐增大,其以
180°30°20°10°
(西经)
10° 20°30°180°
(东经)
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新课讲授
• 3、字母表示: 0°经线以东是东经, 用“E”表示 0°经线以西是西经, 用“W”表示
新课讲授
• 4、东西半球分界线
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界线: 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 (经线圈:东经+西经=180°)
A.南北方向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
B.东西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
2.下列纬度属于北半球和中纬度的是 ( B )
A.20°N
B.40°N
C.20°S
D.70°S
读图,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C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谢谢 聆 听
sapce odyssey
02
课程内容学习

七年级地理 《地球与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地球与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

《地球与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地球与地球仪》一节是选自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的第二学时第4页地球仪部分,它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地球和地球仪,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因此在学习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之前,必须先学习地球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的基础部份。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地球仪上南北极的位置、经线和纬线等知识。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初一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学生自学自画、合作互助等环节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

本节课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列表对比知识的学习方法。

设计思想本课的设计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教师只是在帮助他们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小活动,而学生则紧紧围绕自制小地球仪在课堂上通过:发现问题—自学自画—互助合作—探究学习—成果分享—集体评估六个环节,完成学习任务,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本课成功的改变了地理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在活动中一步步体验成功,最后的评价表的设计更体现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一教学理念。

本课主要使用自学指导法和列表对比法两种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一些相关联的知识点,利用列表对比法帮助学生深刻的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地球仪、地轴的空间特征②知道地球仪上经线、纬线,南极点与北极点;③在自制地球仪上绘制经纬网,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

2、能力目标:①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小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②通过在自制地球仪上绘经纬线理解经纬线存在的意义,以及经纬线之间的相互关系3、德育目标:通过小组间的知识交流及互相学习,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2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2

1.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1)纬线的形状
圆形
(2)纬线是否等长
不等长 (3)纬线所指方向 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度
北 半 球
南 半 球
北极(北纬90度)
北纬40度(N)
A
地心
40度 40度
赤道 (0度)
南纬40度 (S)
B
(南纬90度) 南极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观察右图,地球 是什么形状的?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的不规则的球体.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6378
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
2πR=2×3.14×6371千米 =40009千米≈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2.麦哲伦航线
3.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的拍摄的地 球照片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
三、纬线和经线
地轴 地球自转轴 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 球边面的交点
经线 连接南北两 极并且与纬线垂 直相交的半圆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 且环绕地球一周的 圆圈。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
南极 地轴南段与 地球表面的交点
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1.海边看到帆船的情况
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 岸的船总是船身先小时,桅杆后消失。 2.发生月偏食的原因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 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 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 是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 体模型。
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 球形的?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第二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第二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第二课时)题课型新授第_二课时备课补充材料教学目标:1、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利用地图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给学生装上地理的头脑。

4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学会辩证的思考问题。

重点:地球的公转、五带的划分难点:四季的形成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教学过程:导课:(实用、新颖、简洁)创设情境,同学们回想早晨和中午什么时候影子长什么时候影子短?一年四季什么时候影子长什么时候影子短?讲授:一、出示教学目标或问题(自助20分钟左右)1、地球的公转教师与学生同时演示。

2学生思考公转的方向、周期、旋转中心、转动特点。

3公转产生了那些自然现象?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地球公转的转动特点?这样的特点产生了什么后果?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1、五带的划分2、四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子的长短;白天和黑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昼夜长短北半球季节南半球季节月份春分3.21赤道昼夜等长春季秋季夏至6.2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夏季冬季秋分9.23赤道昼夜等长秋季春季9.10冬至12.22南回归线昼短夜长冬季夏季12.1.2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地球运动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方向周期旋转中心转动特点产生的自然现象作业(2)学生思考假若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上的季节会有哪些变化?(3)如果地球停止公转了,会出现那些奇异现象?板书设计:演示地球的公转思考总结填表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教后札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恰当。电影院座位的排相当于经纬网中的纬线,座 位的列相当于经纬网中的经线。 2.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的一封信,他在信中邀请小明 暑假到经度116°、纬度40°的地方参加夏令营活动。信 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请帮小明在地球仪上找找这个地 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探究:地点不能确定。因为经度没有标明是东经还是 西经。纬度也没有标明是北纬还是南纬。
南纬(S)
长度特点: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半球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1.纬线和纬度
③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高纬度:
南北纬 60——90°
中纬度:
南北纬 30——60°
低纬度:
南北纬 0——30°
2.经线和经度
①东经向东度数逐渐变大 ②西经向西度数逐渐变大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
从太阳、月球的形状 得到启发
感觉地球像是 球体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进一步证实
想一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有哪些?
海边看航船
月食照片
卫星照片
二、地球的大小
极半径:6351千米
Hale Waihona Puke 平均半径:6371千米即地球上所有圆的 半径的平均值
地轴指向北极星
地轴:假想的地球的 旋转轴
支架 (纬度尺)
纬线
经线
底座
南极
四、纬线和经线
纬线:与赤道平行, 与地轴垂直, 顺东西方向, 绕地球仪一圈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并与纬线垂直 相交
1.纬线和纬度
①北纬向北度数逐渐变大 ②南纬向南度数逐渐变大
北纬(N)
形状特征: 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度数范围: 0~90° 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用N,南纬用S
课后习题:利用经纬网定位
要求: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查找 地名,并完成下表:
温哥华 悉尼
0° 73°W
51°N 42°N
3.小结:经线和纬线
(2)经纬度
经度 纬度 赤道( 0° 纬线 ) 向南、向北各分作90° 南纬(S)、北纬(N)
度数 起止点
度数 划分 代号 半球 划分
本初子午线(0° 经线 )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东经(E)、西经(W)
西经20°、东经160°的经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 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两个半球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六、课堂练习:半球分界线
找一找: 1.北半球主要有 哪些大洲? 2.南半球的中心 是哪个大洲? 3.东半球主要有 哪些大洲? 4.西半球主要有 哪些大洲?
七、合作探究
1.有人说:用经纬网确定地面某一点的位置,就像在电影院 里找座位一样。你认为这种比喻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即赤道周长(赤道是地球 上所有圆中最大的圆)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即整个地球表面的面积
注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 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目的:为方便看到地球全貌,将其按比例缩小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认识地球仪
赤道 北极 地轴
西经(W) 东经(E)
2.经线和经度
①东经向东度数逐渐变大 ②西经向西度数逐渐变大
西经(W) 东经(E)
2.经线和经度
①东经向东度数逐渐变大 ②西经向西度数逐渐变大 ③ 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 经线圈,这两条线东西经相反, 度数之和为180°
西经(W) 东经(E)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1.根据经纬度在地球仪上 快速找到下列地点
• 东经13度,北纬52度
• 西经78度,北纬38度 • 东经33度,北纬30度 • 东经103度,0度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2.在地球仪上读出下列地 点的经纬度
• • • • • • • 北 京 纽 约 伦 敦 堪培拉 新德里 巴西利亚 莫斯科 116 E,40 N 72 W,41 N 0 ,51 N 151 E,36 S 77 E,28 N 49 W,17 S 37 E,56 N
④ 20°W~0°的西经位于东半球 其余西经都在西半球
⑤ 160°E~180°的西经位于西 半球余东经都在东半球
2.经线和经度
⑥经线的特点: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范围:
半圆
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0°~180°
3.小结:经线和纬线
(1)基本情况
经线 纬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两极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 定义 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 状况 线组成经线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 南北方向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 度都不等长;就全球来说, 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东西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