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桥主梁高跨比优化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研究分析

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研究分析

在一个 阶段 的工 程结 束 时 , 对 主梁 各参 数进 行 测 定 , 主梁 标 高是 重 点 , 测 量 时 为 了保证 桥 梁结 构 的安 全性 , 可 以进行 应 力检 测 作 为辅 助参 考 值 。而 对 桥 梁 的 预拱 度 进行 预 设 的 时候 , 要充 分 结 合 理论 计 算 与 实 际经 验 , 一 方 面要 进 行 严谨 的计算 , 另 一 方 面要 将 实践 经 验 中 的数 据 总 结作 为 有 利 参 考 , 对 下 阶段 的施 工参 数 进行 预设 。
( 二) 施 工监 测
施 工监 测 的作 用 是 将实 际工 作 中取 得 的 真 实参 数 经误 差 识 别修 正 后 再 次应 用 于控 制 分析 过程 , 得 到下一 阶段主 梁施 工 的准 确 参数 。施工 监 测是 施
梁 的施 工具 有 延 续性 , 工 程前 段 的 施 工情 况 会 后 期 的影 响 十分 明显 , 各个 时 工 控制 过程 中最重 要 的一 部分 。施 工 监测 的 内容 也较 多 , 包 括 材料 参 数 的测 应 力 监测 、 变形 监测 、 温度 检测 等 。 期 的施工控制也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连续刚构桥梁的施工控制流程、 必 试 、 要性 、 影 响因 素 、 方法、 原则、 实 施情 况 等进行 分 析 , 报 告如 下 。
循 环进 行 , 直到 工程 结束 。
( 1 ) 施工 监测 是 施 工 控 制最 重 要 的部 分 , 材 料参 数 测试 就 是 施 工监 测 中 最重要的部分 , 其与主梁的挠度 、 内力有十分重要的联系。混凝土容重 、 弹性 模量、 收缩徐变特性参数及钢绞线弹性模量、 延伸率 、 管道摩阻系数等都是材 料 参数 测试 的内容 。 在此 以某大 跨径 高墩 大 桥的 混凝 土相 关参 数 对施 工 监测 的影 响为例 , 用 图形 示意 参数 变化 的影响 。该 大 桥 的主 桥上 部 结构 施 工 方法 采 用 挂篮 悬 臂 浇筑 法 。悬 臂 现浇 “ T ” 梁顺 桥 向对 称 划分 为 2 8 个节段 , 使用 了 C 5 5 混凝土, 弹性 模量 的规范 取值 为 3 . 5 5×1 0 4 M P a , 图1 和 图2 、 图3 分 别 反 映 了 弹 性模 量取 值 和容 重 、 收 缩徐 变 对 主梁挠 度 不 同节段 的影 响 程度 。 通 过 数学 建 模 和量 化 计 算 可 以将 不 同影 响 因 素对 施 工 监测 控 制 的 影响 进 行更 直 观 的观察 和 预测 , 便 于施 工 控制 。

滇藏公路某连续刚构桥边中跨比取值研究

滇藏公路某连续刚构桥边中跨比取值研究

国道 3 1 7线珠角拉 山隧道 及连 接线 新建工程为国道 3 1 7线滇 4 ) 后期养护 。无论是在整个 翻模 作业 的过 程 中还是 翻模 作 业完成之后 , 都必须对 高墩 做好相 应 的养护工 作 , 这是保 证 高墩
质量 的有效措施 。后 期养 护工作 主要 针对 的是水 泥的水 化 热而 第五, 挖机破碎 锤凿 除切 割缝之 间混 凝 土 , 将包 含 其 中的二 导致的 内外温差过大 , 使 得高墩产生裂缝 的现象 。因此 墩身 浇筑 对于水泥的型号 的选 择要 注意 , 尽 量选 择水化 热较 低 的水 衬钢筋 割除 , 及 时出渣 , 破碎 锤二次凿 除拱脚处 混凝 土 , 要 求拱脚 之前 , 表 面平 整 , 高度 略低 于仰拱 顶 面 , 凿 除后 认真 清 扫拱脚 处混 凝 土 泥 。值得注意 的是不 同的气候会对后 期的养护造 成不 同的影 响 , 因此在冬天墩身浇 筑完成 之后要 及 时通过 覆盖草 垫等措 施 进行 表面 , 不能遗 留碎 渣 。 第六, 经测量 观察 , 二衬 混凝 土厚度 不足处 , 初 支拱架扭 曲变 保温工作 , 而夏天则需要 做 好保湿 工作 , 以确保 墩 身 内外 的温 度 从 而避免裂缝 的产 生。 形、 开裂 ; 拱架连接板断裂 、 张 口; 拱架上 下节不通 顺等 情况 , 均需 不会相差过大 ,
0 . 8的范 围内变化 , 据此将依 托工程桥梁 的边 中跨 比设置为 0 . 5 2 3~0 . 7 5不 同的 3个 比值进 行 了研究验 算 , 结 果表明 : O . 6 2 5的边
中跨 比在结构 受力方面是最优的 。
关 键词 : 连 续刚构桥 , 边中跨 比, 优化 中图分类号 : U 4 4 8 . 2 3 文献标识码 : A

大跨连续刚构桥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大跨连续刚构桥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这 4 工 中体 系 的平 衡 , 传 统 的梁 桥 是 墩 梁 铰 他 桥 型 难 于 比 拟 的 优 点 。 正 是 连 续 冈 构 而 接 的 , 施 工 中 又 难 于 保 持 体 系 的 绝 对 平 桥 能 够 广 泛 在 工 程实 践 中得 到 应 用 的 原 因 在 衡, 这就 要 求 墩 梁 固结 , 用桥 墩 本 身 的抗 所 在 。 利 预 应 力 混 凝土 连 续 刚 构桥 主要 适 用 于 弯刚 度 来 抵 御 不 平 衡 造 成 的 弯 矩 。 样 就 这 大跨 径 的情 况 , 续 刚构 是 连 续 粱 连 出现 了T型 刚 构 。 着T型刚 构 的 发 展 , 随 又 高桥 墩 、 高 出现 了 将T 刚 构 粗厚 桥 墩减 薄 , 型 形成 柔 性 与T形刚 构 的 组合 体 系 , 墩大 跨 度 连续 刚 桥墩 , 墩 梁 固结 、 梁 连 续 , 而 形 成 连 构 桥 与 其 他 桥 梁 相 比 其 结 构 特 点 主 要 为 : 使 主 从
土 梁桥 , 国建 成 的奥 厄 桥 开 创 了预 应 力 德 混 凝 土 桥 梁 发 展 的先 河 , 工 经 验 和 结 构 施 分 析 理 论 的 不 断 丰 富 , 应 力 桥 逐 步 显 示 预 出 其优 越 性 , 被广 泛 采 用 随 着桥 梁 跨 径 的
柔性 的 桩基 , 墩 具 有较 小 的抗 推 刚 度 。 使 此 双 浇 筑 法 , 体 从 墩 上 平 衡 向两 边 悬 臂 现 浇 外 , 壁 薄 墩 还 具 有 削减 墩 顶 负 弯 矩 峰 值 粱 因此 , 目前 国 内 多数 连 续 刚 构桥 如 伸 出 。 保 持 梁 体 在施 工 过 程 中 稳 定 , 体 的作 用 。 为 梁 需 临 时 锚 固于 墩 上 或 在 墩 旁 立 临时 支架 增 最 大 跨 度2 0 7 m的广 东 虎 门辅 航 道桥 就 采用 在 连 设 支 撑 点 , 后 现 浇 合 拢 段 转 换 成 最 后 的 这 种 桥 型 。 受 力 方 面 , 续 刚 构 桥 在施 工 然 结 构 体 系 , 时 在 支 座 处 需 设 大吨 位 盆 式 状 态 下 的 受 力 模式 和 合 拢 后 体 系转 换 的整 同 支 座 , 用 高 。 悬 臂 施 工 法 的 关键 在 于 施 个 结 构 受 力 状 态 也能 够 很 好 的 吻 合 这是 其 费 而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理边中跨比研究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理边中跨比研究
收 稿 日期 ;0 0 O — 9 2 1 - 1 2
在 桥梁设 计 中, 中跨 的 取值 往 往 先借 鉴 国 边 内外 同类 跨 度桥 梁 的 取 值 经 验 , 合实 际 的场 地 结 条 件 来 拟 定 , 通 过 计 算 来 验 证 取 值 的合 理性 。 再 本 文也采 用类 似 方 法 , 总 结 国内外 大 跨 度梁 桥 先 边 中跨 比取值 经验 , 确定 常用 的取值范 围 , 在此 基
由于桥 跨 的分 孔 受 到 工 程地 质 条 件 、 通航 等 因数 的制 约 , 际桥 跨 的布 置 首 先 要 满 足 场地 条 实 件 的要 求 , 考虑 结构 受力 的需 要 。因此 , 再 大跨度
刚构桥 常常会 出现 不对 称 布 置 , 如 著 名 的 So— 例 tl
ma 9 桥 4m+ 3 1m + 7 和 R f s n e 桥 3 O 2m at u d r 6
081 . 7 问变 化 。很 多 资料 显示 , 变截 面连续 梁边 中 跨 比在 0 5 . . ~0 8间 取用 , 大跨 度预应 力混凝 土连 续 梁 可取 0 6 . 5 按 这 个 比值 分孔 , 下不 能 . ~O 6 , 剩
用 悬臂 施工 的梁 段 不 长 , 利 于 充 分发 挥 悬臂 施 有 工 的特 点 , 各跨受 力 亦 比较 均 匀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抑制复 杂边 对 跨 梁端 开裂 有利 。
参 考 文 献
桥型 方案 的选 择 应 结 合 各 桥 型 方 案 的特 点 ,
充 分考虑 桥梁结 构 的安 全耐 久 、 足使 用 的要 求 , 满 同时兼顾 造价较 低 、 施工 及维 修养 护 方便 , 与周 围 景 观相协 调等 原则 , 合 比较 各 桥 型 方 案 在 满 足 综

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分析

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分析

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分析---精华帖子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 10:4111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分析[版主推荐]连续刚构桥梁最近几年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有成功的地方,也出现一些问题。

欢迎大家就自己设计或者施工的此类桥梁交流一下经验——22本人觉得目前连续刚构桥梁较前几年有如下变化,不知道对否,恳请大家批评指正:1.边跨比较以前减小.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书上写的是边跨比在0.6-0.7之间比较合适,而且,受力合理的边跨比为0.64.不知道以前做过连续刚构的同仁有没有这种想法.现在的刚构桥边跨比一般在0.55左右,这样有两个好处:一减短主桥跨径,节省造价/二\边跨施工方便.但是我觉得短边跨,对于上部的受力没有以前的理想,计算调索的时候,边跨的比较难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边跨的上缘很难将拉应力消灭.在1/4边跨的地方,上缘拉应力比较大.边跨合龙钢束需要加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情况,恳请赐教.在边跨比再小的时候,边跨容易出现上拔力,也就是负支反力,这时需要设置拉力支座,防止支座脱空. 2.现在预应力钢筋含量较以前有所增加,最近,我在统计预应力含筋量的时候,曾做,了一下比较,00年之前,含量只有35Kg/m2,近几年则涨到了50K/m2.这里面有设计规范变化的原因,也有设计者不同的理解差异,也有结构上的差异.但是趋势好象(我也不能肯定)是在增加.不知道这个指标有没有比较意义,也是恳请大家指教.3.桥墩的柔性问题:刚构桥选择的桥墩必须是柔性墩,这样才能起到协调上部变形,优化上部结构受力的作用33连续刚构桥梁计算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1、新桥规中规定了桥梁结构梯度温度效应,在连续刚构桥梁计算模型中应如何考虑比较稳妥?如果箱梁顶面只有沥青铺装,那末箱梁桥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度T1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表4.3.10-3可查得;如果箱梁顶面为沥青+混凝土铺装,那末箱梁桥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度T1是否还是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表4.3.10-3查得呢?2、竖向日照反温差是否一定要考虑呢?根据实际经验,如果竖向日照正、反温差同时满足,调束过程比较艰苦。

90+150+75连续刚构咨询报告

90+150+75连续刚构咨询报告

一、工程概况1、桥跨布置2、主桥上部结构90+150+75m连续刚构桥主桥上部结构,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为单箱双室变截面箱梁,中间支点处梁高10m,边跨直线段及主跨跨中处梁高3.8m,其高跨比分别为1:15和1:39.47。

梁高变化段梁底曲线采用R=406.77m的圆曲线,跨中直线段长为2m,75m边跨直线段长为15.85m。

主桥立面布置图见图4.6,横断面布置图见图4.7。

图4.6 主桥立面布置图箱梁横截面为单箱单室双悬臂截面,箱梁顶宽18.0m,底宽11.0m,箱梁底板水平,顶板设1.5%双向横坡,箱梁两侧悬臂板长度均为3.5m,悬臂根部厚60cm,悬臂板端部厚15cm。

箱梁顶板厚25cm,底板厚度40~250cm,腹板厚度为40cm~100cm,截面转角处均设倒角过渡。

中支点横隔墙厚2×200cm,边支点横隔墙厚200cm。

主桥上部构造按全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纵、横向预应力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224-2003)《预应力筋用钢绞线》的规定,标准强度1860Mpa,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

箱梁纵向钢束每股直径15.20mm,大吨位群锚体系;顶板横向钢束每股直径15.20mm,扁锚体系;竖向预应力采用精轧螺纹钢筋。

图4.7 主桥横断面布置图纵向预应力悬臂束和中跨合龙束为两端张拉,边跨合龙束为单端张拉,预应力束的张拉以张拉力及延伸量双控。

竖向预应力筋为单端张拉。

桥面铺装5cm 厚C40防水混凝土加8cm 厚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Ⅰ)。

在主桥桥面交界墩位置、桥头位置各设置一道MF240型伸缩缝。

3、主桥下部结构46、47号桥墩采用双薄壁矩形实体墩,墩梁固结。

桥墩截面尺寸为2×(11.0×2.0m )。

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长13.4m ,宽11.4m ,高4m 。

基础采用φ1.8m 钻孔灌注桩,每墩设9根桩,桩间距纵桥向4.2m ,横桥向5.0m ,按嵌岩桩设计。

连续刚构桥梁跨中下挠问题研究

连续刚构桥梁跨中下挠问题研究

连续刚构桥梁跨中下挠问题研究连续刚构桥梁在桥墩及桥梁梁体处采用固结的结构形式,使得桥梁梁体与桥墩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

这种结构形式将影响结构刚度将影响桥梁的结构变形,总的来说就是桥梁跨中下挠。

且跨径越大,恒载所占比例越大,跨中下挠问题就越严重。

桥墩的越高,结构柔度越大,施工中越容易产生产生偏差。

本文主要对跨中下挠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后续运营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广州地铁连续刚构桥梁现状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十四号线存在较多的高架段,高架主要以连续刚构桥梁为主。

二十一号线连续刚构桥单跨最大为95米,十四号线单跨最大为150米。

而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恒载所占的比例也愈来愈大,进而引发了次生病害。

病害主要体现为箱梁裂缝、跨中下挠等问题。

跨中下挠会加剧梁体开裂,而裂缝发展又会使得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刚度降低,进一步加剧跨中下挠,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以65米跨为例,采用39.3+65+39.3m跨度,主跨65m跨越规划路,梁位于直线及缓和曲线范围,全长143.6m。

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箱梁,梁顶宽10m,箱梁翼缘悬臂长2.1m。

中墩顶梁段截面梁高为3.5m;边跨墩顶截面、中跨跨中截面,梁高均为2.0m;梁高按2.0次抛物线变化。

中跨跨中主梁底板宽3m,边跨跨中主梁底板宽2.4m。

箱梁顶板厚度30cm,除设横隔位置及墩顶处沿全桥一致。

悬臂浇筑段底板厚度从跨中截面的46cm到中墩截面变化至100cm,按二次方抛物线变化。

合龙段箱梁底板厚度为46cm。

悬臂浇筑段腹板厚度从跨中截面的42.2cm按折线变化至71.4cm。

箱梁悬臂板端部厚度为25.5cm,根部厚度为45cm。

箱梁内在边中墩顶、中跨跨中设置横隔板,边跨端部及中跨跨中横隔板宽0.8m,中墩支点处横隔板宽2m。

根据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梁体挠度容许值如下:梁体竖向挠度容许值该线路于2018年底开通试运营,运营期间每年对桥梁挠度进行一次监测,从监测数据显示,跨桥梁梁体挠度最大下挠-0.41mm,在挠度容许值范围内,结构处于稳定状态。

五跨刚构-连续梁桥合龙方案优化分析

五跨刚构-连续梁桥合龙方案优化分析
· l4 ·
铁路工程技 术 与经济
五 跨 刚 构 一连 续 梁 桥 合 龙 方 案 优 化 分 析
陈 鹰 ,倪 林 ,孟 城 (1.中铁 十六局 集 团第三工程有 限公 司 ,浙江 湖州 313000;
2.中国地质 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以泰和赣 江特 大高速铁 路桥 为依托 ,对 比分析 3种 合龙 施工 方案对 五跨 刚构 一连 续组合体 系桥 梁上 部 结构的位 移和 内力影响 。依 据 场地 条件 、桥 跨 布置和施 工进 度要 求 ,重点研 究 了取 消边跨 合龙 段 , 仅 中跨 合龙 的施 工 方案 。通 过有 限元计 算和 理论 分析 ,结果表 明 先 中跨后 边跨 的 两阶段合 龙 方案桥 梁 内力均 匀、线形平 顺 ,而取 消边跨 合 龙 、中跨 单次合龙 方案 可 简化 施 工措施 ,节省 工期 ,且 线型 满足 要 求 。研 究 结果可 为 同类型桥 梁结构 的施 工提供 参考 。
关键 词 :高速铁路 ;有限元分 析 ;合 龙 方案优化 ;中跨 单 次合龙 ;刚构 一连 续组合 体 系 中图分类 号 :U445 文献 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007—9890(2018)02—0014一()4
Analysis and Optim ization of Closure Scheme for Five——span Rigid Fram e and Continuous Com posite Bridge
刚构 一连续组合体系梁桥 是连 续梁桥和连续 刚构 桥 的结合 ,他兼具 了连续梁桥 和连续 刚构桥两者 的优 点 。其整体 好 、受力 性能好 、跨 越 能力大 ,在桥墩 高 度受限和地形起伏较大的 区域是首选 的桥型 。刚构 一 连续组合体系梁桥造型美观 ,桥下净 空大 ,多 采用悬臂 浇筑法施工 ,施工效率高 ,费用较低 。其合龙施 工是悬 臂 施工 刚构 一连续组 合体系梁 桥施工 中的重要环节 。 不过不 同合龙方案会影 响体系转化和混凝 土收缩徐变 进程 ,造成 主梁 变形 、结构 内力不 同。另外 ,合龙顺 序 也是影 响施 工质量 的重要 因素 ,直 接关系到施 工进度 的安排 ,对工期 和成本 也有较 大的影 响。合龙顺 序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4
优化实例
某 4 跨连续刚构桥为跨径 95m + 2 ˑ 170m + 95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截面形式为单箱单室 箱梁,墩顶箱梁高 10. 6m,跨中及边跨直线段箱梁高 3. 6m,箱梁顶板宽均为 12m, 底板宽为 6. 5m, 箱梁 底面曲线按 1. 8 次抛物线变化。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 建立图 5 所示桥梁仿真模型,计算中主桥跨径、 材料 参数等保持不变。
图4
箱梁截面所需典型预应力
墩顶初估预应力 F = M M ≈ Z 0. 75 h ( 1)
图5 结构离散图
( 下转第 84 页)
2011 年 10 期( 总第 82 期)
81
特别报道 增加梁体自重的。表面收浆后,及时拉毛处理, 待终 凝时覆盖洒水养生。 ( 7 )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 预应力施工是整个箱梁施工中的最为关键的工序 , 之一 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箱梁最终质量及有 效预应力值,首先检查张拉设备的标定证书、 操作人 员的上岗证、 锚具的安装、 钢绞线对号穿入波纹管 内。钢绞线采用两端张拉, 锚下控制应力为 0. 75 f pk = 1395MPa,当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 且龄期不小于 4 天后, 方可张拉钢绞线, 张拉顺序 为: Y5 →Y4 →Y2 →Y3 →Y1 。 为了使梁体不发生早期裂缝,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设计强度 50% 60% 时拆除内模, 外模应松开, 确 保不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终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 度达到设计值 90% 后进行, 终张拉后, 方可拆除外 模以及支架。 ( 8 ) 预应力孔道压浆控制 首先检查材料的数量和种类、机具的完好; 真空 压浆机必须能为 - 0. 06MPa 的常压连续作业。 压力表 在首次使用前必须及时检查、校准。水泥浆的配合比 及有关性能应符合规范要求, 水泥浆经过 3h 泌水量 不应超过 2% 。压浆过程中当真空值达到并维持在 -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 ( 上接第 81 页) 由于计算量过大,根据本文前述世界范围内已建 成的连续 刚 构 桥 的 高 跨 比 分 析, 将 H / L 在 0. 05 0. 07 区间划分网格, H0 / L 在 0. 01 计算结果见表 1 。
0. 06
0. 1M连续工作。 灌浆泵压力达到 0. 7MPa 左右,
持压 2min 完成排气泌水, 使孔道内浆体密实饱满, 完成灌浆,关闭灌浆泵及灌浆阀门。 封锚前用手砂轮切割预应力筋,不得使用气、 电 焊割,并将锚区进行凿毛处理,使用与主梁体相同的 标号进行封锚。
通过对连续刚构桥的受力力分析, 在不考虑其 他参数的影响下,建立了该类桥梁高跨比参数优化设 计方法,从优化结果分析,该方法是可行的, 并且具 有简单易用的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影响连续刚构桥 的受力性能的因素很多, 需要确定更多的优化变量, 构造更复 杂 的 目 标 函 数, 才 能 从 整 体 上 进 行 设 计 优化。
作者简介: 冯亚军 ( 1980 - ) ,男,陕西延安人,工程师,从事公路工程研究。
80 2011 年 10 期( 总第 82 期)
H0 / L 的增大的情况下, 主梁控制截面正弯矩随 H0 / L 的增大而增大; 负弯矩随着 H0 / L 的增大而减小。
式中: z = c1 - d1 + c2 ,一般在墩顶取 z≈0. 75 h。 跨中初估预应力 F = M M ≈ Z 0. 70 h ( 2)
式中: z = c2 - d2 + c1 ,一般在跨中取 z≈0. 70 h。 由式 ( 1 ) 和 ( 2 ) 求得总墩顶与跨中所需预应 力总和 F z : Fz =
图3 不同箱梁跨中高跨比下各控制截面弯矩对比
+ ∑ 0. 75 h i ∑ 0. 70 h j i j
Mi
Mj
( 3)
式中: M i , h i 为各墩顶弯矩与梁高, M j , h j 为各跨 中弯矩与梁高。 约束条件 施工阶段:
表1
H0 / L 0. 0140 0. 0158 0. 0168 0. 0192 0. 0228 0. 0239 H /L 0. 050 192. 5 200. 9 204. 5 211. 9 219. 3 221. 0 0. 055 183. 7 191. 4 194. 9 201. 7 208. 9 210. 6 0. 058 179. 1 187. 8 191. 2 197. 6 204. 7 206. 4 0. 062 173. 6 180. 5 183. 6 189. 8 196. 6 198. 2 0. 065 169. 9 176. 6 179. 5 185. 4 192. 0 193. 6 0. 070 164. 6 170. 6 173. 4 178. 9 185. 1 186. 7 [ 1] 徐岳, 郝宪武, 等. 连续刚构桥双薄壁墩参数设计方法研究 . 中国 2002 ( 2 ) : 79 - 82. 公路学报, [ 2] 马保林.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 3] 张炳华, 1998. 侯昶. 土建结构优化设计.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 4] 李明燕, 方志,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参数优化 . 公路工程, 2008 ( 2 ) : 74 - 80. [ 5] 史尔毅. 中国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8.
参考文献:
3 不同高跨比对应的 F z /10 kN
由表 1 可以得出梁高变化的规律: 在一定范围 内,H / L 增大,全桥主梁所需预应力总和减小。 H0 / L 减小全桥主梁所需预应力总和减小 。其限值受应力约 束控制。可通过网格搜索找出最优的高跨比 , 网格划 分越细,越接近最优。
84 2011 年 10 期( 总第 82 期)
4
结语
F1 匝道第 8 联 ( 4 ˑ 25m )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 梁的施工,是吕小寨 43 联现浇梁的代表性施工过程, 在施工过程中,作为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质量标准 控制全过程,密切与施工单位配合,对工程质量进行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有效提高了现场 管理工作效率,避免返工重复带来的损失。
1
引言
近年来,虽然已广泛应用计算机进行桥梁设计, 但是目前基本上仅限于结构分析与方案比较 , 通常是 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和参考已有的设计实例来进行各构 件断面尺寸的拟定。如何修正这些构件的尺寸, 使结 构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又能节省材料用量, 较复 杂的结构经修改后的设计是否最优 ,是目前桥梁设计 者面临的难点。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主梁的高跨比是此类桥梁设计 的重要设计参数,箱梁高度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整桥的 工程量、外形美观以及施工难易程度和预应力钢束布 置等。中国所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根部高 跨比 H / L 的值分布于 0. 05 0. 0636 之间, 且主要集 中于 0. 055 附近,欧美国家该类桥梁的分布区间范围 要比中国大, 分布置于 0. 036 0. 064 之间, 主要分 布于 0. 05 0. 06 之间。 中国所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刚构桥箱梁跨中高跨比 H0 / L 的值分 布 于 0. 0136 0. 025 之间,主要集中分布于 0. 015 0. 018 之间; 欧 美国家该类桥梁大体分布于 0. 011 0. 036 之间, 主 要集中分布于 0. 015 0. 025 之间。 本文将以大跨径 连续刚构桥主梁的受力分析为基础 ,对该类桥梁高跨 比进行优化设计。
图2 不同箱梁根部高跨比下各控制截面弯矩对比 图1 4 跨连续刚构桥结构简图
2. 1
箱梁根部高跨比 H / L 的影响 为了简化问题,选取箱梁高度由根部 H 以 1. 8 次 抛物线渐变至跨中 H0 ,H0 为 3. 6m,以自重为荷载工
况。根据统计数据,H / L 一般取在 0. 05 0. 06 之间, 进行有限元计算时,选取 H / L 分别为 0. 0524、0. 0547、 0. 0565、0. 0582、0. 0594、0. 0624。 由 图 2 可 以 知 在 H / L 的增大的情况下,主梁控制截面正弯矩随 H / L 的 增大而减小; 负弯矩随着 H / L 的增大而增大。
至跨中 H0 ,H 为 10. 6m,以自重为荷载工况。根据统 计数据,H0 / L 一般取在 0. 015 限元 计 算 时, 选 取 H0 / L 分 别 为 0. 0145 、 0. 0164 、 0. 0182 、0. 0205 、 0. 0212 、 0. 0226 。 由 图 3 可 知 在
3
3. 1
高跨比的参数优化设计
设计变量
一个结构设计的方案是由若干个数量来描述的, 它包括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结构总体几何参数, 以 及选用的材料等。设计变量的选择不能离开客观条件 的许可,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考虑。一般说, 设计变 量取得越多,优化效果越好,但工作量越大, 因此优 化设计中应把设计变量取得尽量地少 ,把那些对优化 效果不太显著的参数作为预定参数 。 本文根据具体情况, 选取箱梁根部高跨 比 H / L 以及箱梁跨中高跨比 H0 / L 两个比值为设计变量。 而 全桥长度、跨径布置、下部结构等都根据实际工程情 况取值,作为预定参数在有限元建模时考虑 。 3. 2 目标函数 大多数结构设计将结构最轻取为目标 , 本文由于 没有以边跨比作为变量,而是直接利用工程实际中的 参数取值并认为是经济的,这时结构的重量已不作为 目标。选取结构占比较大比例的自重荷载弯矩间接反 映。对于大跨预应力结构,预应力所产生的弯矩主要 是用来抵消结构自重所产生的对结构的不利弯矩 , 因 此把结构所需求的预应力定为目标函数 。箱梁截面所 需典型预应力如图 4 所示。
特别报道
连续刚构桥主梁高跨比优化设计研究
1 冯亚军 ,孙 2 2 磊 ,杨雅勋
( 1. 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陕西 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