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制品工艺学概要

合集下载

蛋品工艺学

蛋品工艺学
(1)状态:晶片及碎屑 (2)色泽:浅黄 (3)气味:正常 (4)杂质:无 (5)打擦度:不低于14.6cm (6)碎屑含量:不高于20%
(7)水分:不高于16% (8)水溶物的含量:不低于79.0% (9)酸度:不高于1.2%(以乳酸计) (10)肠道致病菌,不得存在。 (11)不得有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现象 和变质现象。
(3)浇浆后4~6小时内,应使出水口处 的浆液温度提高到53~54℃,这样的温 度保持到第一次揭片为止。这样的温度 和时间亦可达到杀菌的目的。
(4)第一次揭片后,水温逐渐降低,先 将进水口水温降到55℃,第二次揭片时, 再下降1℃,第三次揭片时,水温可降到 53℃。
(三)烘干工艺中注意事项
(1)水槽内的水面应高于蛋白液面; (2)烘制过程不应超过22小时,烘干全 程应在24小时内结束。 (3)烘制车间的一切用具,使用前必须 进行消毒。所用温度计必须经过校正, 准确无疑才能使用。 4)烘干过程应有专人负责。每半小时进 行一次记录(按表9─12)。
蛋品工艺学
李晓东
第四节 蛋白片的加工
蛋白片指鲜鸡蛋的蛋白液经发酵,干燥 等加工处理制成的薄片状制品。其加工 流程如下: 蛋白液→搅拌过滤→发酵→中和→烘制 →晾干→贮藏→包装。
一、蛋白液的搅拌过滤
打分蛋而得的蛋白液,在发酵前必须进 行搅拌过滤,使浓蛋白与稀蛋白均匀混 合,这样有利于发酵,缩短发酵时间。 搅拌过滤又可除去碎蛋壳、蛋壳膜等杂 质,使成品更加纯洁。 搅拌过滤的方法,根据设备不同而有两 种。
2.浇浆
即用铝制勺将中和后的蛋白液浇于烘干 盘中,浇浆量根据水流温度及不同层次 而有差异。按上述烘干盘的大小,每盘 浇浆2kg。由于烘盘位置和层次不同,水 温不同,又为了清盘时间一致,因此位 于出水处的烘盘,通风不良处的烘盘应 当适量少浇浆。进水口附近的烘盘可多 浇浆。但各盘浇浆量相差不多于50~45g, 浆液深度为2.5cm左右。

蛋制品工艺学

蛋制品工艺学

(三)壳下膜的物理结构与化学成分


壳下膜:外层内蛋壳膜,内层蛋白膜。 1、壳下膜的物理结构 蛋白膜和内蛋壳膜都是由很细的纤维交 错呈网状结构,内蛋壳膜纤维粗,网眼 大。细菌可以直接侵入。 蛋白膜,网眼小、纤维纹理紧密,有些 细菌不能侵入蛋内。所有的霉菌的孢子 均不能透过这两层膜。但其菌丝可以进 入。总之,壳下膜有阻止微生物侵入蛋 内的作用。



(2)卵伴白蛋白(也称卵转铁蛋白) (3)卵粘蛋白 (4)卵类粘蛋白 (5)卵球蛋白G2和G3 球蛋白具有很好的发泡性,在食品加工中 是发泡剂,如做蛋糕.


(6)溶菌酶 3~4%, 另外壳下膜中含量也很高.可以 溶解细菌细胞壁,尤其对微球菌敏感. (7)抗生物素蛋白 (8)黄素蛋白 (9)卵抑制剂 (10)无花果蛋白酶抑制剂


3. 蛋白中的碳水化合物
(1)一种与蛋白结合存在, 含量0.5%; (2)一种游离状态,0.4%,主要是葡萄 糖(98%),


4. 蛋白中的脂质
新鲜蛋白中脂质很少,约为0.02%,


5. 蛋白中无机成分
总灰分:0.6~0.8%,见表1-13所示.


6. 蛋白中的酶 主要酶是溶菌酶,还有过氧化氢酶,磷酸酶 等. 7. 蛋白中维生素及色素 维生素含量较少,B族较多.色素含量较少, 主要是核黄素,蛋白呈淡黄色的原因.
四、蛋制品工艺学的任务和内容
有蛋类资源和开辟新 资源的途径; 2、探索蛋品生产、贮运和流通过程 中产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控制途径; 3、研究蛋制品加工工艺技术,提高 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4、研究蛋类的综合利用新技术、新 工艺,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 场的需求。

蛋制品工艺学1

蛋制品工艺学1
等引进了一批具有80年代国际水平的蛋制品加 工设备,采用先进技术生产出了优质的冰蛋、 蛋粉、蛋黄酱、长蛋以及一些蛋的深加工产品 如:溶菌酶、卵磷脂等产品。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1 、蛋类供给现状
n 我国蛋类供给主要以鸡蛋为主,占84%左右, 鸭蛋和鹅蛋分别占12%和14%左右。
n 蛋品加工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
– 作用:堵塞蛋壳上的气孔可防止微生物 侵入,阻止蛋内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 散。该膜对蛋有短期的保护作用。
蛋制品工艺学1
(二)蛋壳的物理结构与化学成分
n 1、蛋壳的结构 n 厚度:270~370um。 n 色泽:白色至兰绿色。
n 气孔:在显微镜下可看到蛋壳上有许 多气孔,(1)空气和二氧化碳进出 的通道。(2)造成蛋的失重原因。 (3)加速蛋的腐败。(4)加工再制 蛋,料液通过气孔进入。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n 6. 蛋白中的酶
n 主要酶是溶菌酶,还有过氧化氢酶,磷酸酶 等.
n 7. 蛋白中维生素及色素
n 维生素含量较少,B族较多.色素含量较少, 主要是核黄素,蛋白呈淡黄色的原因.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四 蛋黄的结构及化学成分
n (一)蛋黄膜的物理结构及化学成分 n 1 成分:88%是水.干物质主要是蛋白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表1-15 蛋黄的化学成分含量(%)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1 蛋黄中的蛋白质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把蛋黄稀释离心后,有19~23%的颗粒沉降出,其主要成 分为卵黄高磷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少量低密度脂蛋白,离 心后蛋黄浆状物中主要为低密度脂蛋白和卵黄球蛋白.如 图.

蛋品工艺学

蛋品工艺学
(6)碳水化合物 与松花蛋具有微甜味 有关。
6.氧化铅
氧化铅即PbO,淡黄色细粉。传统法加 工松花蛋的添加剂。
7.草木灰
草木灰因含有碳酸钠,可起纯碱的作用, 如果用柏枝等柴灰还有特殊气味和芳蚝 味,可提高松花蛋的风味,增进色泽。 草木灰应清洁、干燥、无杂质的细粉状。
8.黄土
黄土应是地深层的,不含腐植质的优质 干黄土。
3.烧碱
烧碱即氢氧化钠(NaOH),又名苛性钠、 火碱,固体烧碱一般纯度为95%以上, 液体烧碱纯度为30%~42%,烧碱易吸 潮,使用前必须测定。
4.食盐
优质食盐含NaCl在80%~90%以上,如 果含MgCl 2等杂质多时则易吸潮。 5.茶叶
化学成分现已知的有化合物达500多种。 其中属有机化合物的达450种以上。茶 叶成分中大多数只能溶于热水,下面仅 介绍几种与加工松花蛋有关的成分。
(二)配料的选择
1.生石灰 生石灰即氧化钙(CaO),又名广灰、 块灰、角灰、管灰。要求体轻,块大, 无杂质,加水后能产生强烈气泡和热量, 并迅速由大块变小块,最后呈白色粉末 为好,石灰中的有效钙是游离氧化钙。 要求有效氧化钙含量不低于75%。
2.纯碱
纯碱即无水碳酸钠(Na CO2 ),俗 称大苏打、食碱、面碱。要求色白, 粉细,含Na CO2 在96%以上,久存 Na CO2 ,吸收空气中碳酸气而生成 NaHCO2 (小苏打)使用时效力低, 因此,使用前必须测定Na CO2 含量。
石灰水贮藏法的原理是利用蛋内呼出 的二氧化碳同石灰水的中氢氧化钙作 用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微粒,沉积在 蛋壳表面,闭塞气孔,阻止微生物侵 入和蛋内水分蒸发。同时,由于封闭 了气孔,可减少蛋内呼吸作用,减缓 蛋的理化性质变化速度。
另外,石灰水表面与空气中的CO2接 触形成碳酸钙薄层,有阻止微生物侵 入蛋内和防止石灰水被污染的作用,

蛋制品工艺技术

蛋制品工艺技术

蛋制品工艺技术蛋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一种食品,包括鸡蛋、鸭蛋、鹅蛋等多种。

蛋制品具有高蛋白质、低热量、易于消化吸收等优点,因此在许多人的饮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介绍一下蛋制品的工艺技术。

首先,蛋制品的制作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即蛋清的打发、蛋黄的糊化和蛋液的烹制。

蛋清的打发是利用蛋清中的蛋白质可以形成稳定的泡沫结构的特性,通过搅拌来使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互相融合,形成较高的泡沫。

一般情况下,蛋清的打发需要在二十摄氏度左右进行,这样可以保证蛋白质的活性。

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搅拌的速度和力度,以免蛋白质过度分解,导致泡沫破裂。

蛋黄的糊化是将蛋黄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使其生成黏稠的糊状物。

蛋黄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这种物质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形成胶状物质,使得蛋黄与其他原料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糊化的过程中,需要将蛋黄与其他原料反复搅拌,以使卵磷脂得到充分的破坏和溶解。

同时,应注意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免过度糊化,导致口感变差。

蛋液的烹制是利用热能来将蛋液进行加热,使其凝固成为不同形状的蛋制品。

蛋液的烹制可以通过蒸、炒、煮等多种方法进行。

在烹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火候和时间,以免蛋制品过度或不足凝固。

同时,还要根据蛋制品的种类和要求,适当添加调味品,以增加口感和风味。

另外,蛋制品的工艺技术还包括蛋清的发酵和蛋黄的固化等特殊处理。

蛋清的发酵,可以通过添加发酵剂或自然发酵的方式,使蛋清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增加蛋清的风味和口感。

蛋黄的固化,一般是通过加热或冷冻的方式将蛋黄的卵黄浆变为固态,以实现特定的制品要求。

蛋制品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蛋制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品质也越来越好。

然而,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并遵循卫生和安全的操作规范,以确保蛋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蛋制品工艺技术对于蛋制品的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工艺处理和技术控制,可以使蛋制品更加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并符合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

[工艺技术]蛋品工艺学

[工艺技术]蛋品工艺学

(工艺技术)蛋品工艺学蛋制品工艺学第一章绪论一、蛋与蛋制品的重要性二、国内外蛋制品工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三、蛋制品工艺学的任务和内容一、蛋与蛋制品重要性(一)禽蛋的作用1.禽蛋营养丰富➢为人类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还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溶菌酶、卵磷脂等具有保健及药用价值的物质2.蛋制品丰富多彩,并可作为其他食品的配料➢传统、现代蛋制品种类多,并可用作食品黏结剂、面类的增强剂、糕点的膨松剂等3.蛋制品深加工前景广阔➢从蛋黄中提取“卵磷脂”风靡世界各国,被称为和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为鸡蛋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对蛋壳、蛋膜、蛋清、蛋黄进行深度开发,研制成生物溶菌酶、蛋清低聚肽、蛋黄油、柠檬酸钙等制品,广泛用于医疗、保健、美容食品等各个领域(二)蛋制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蛋制品加工是联系畜牧生产与人民生活最关键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2肩负着满足与提高人民生活需要的重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来源,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关键指标3蛋制品是一种经济食品,是标准化和市场经济密切结合的产物,是保证人民生活安全健康的重要措施4蛋制品加工业是出口换汇,促进各行业协调稳固发展的重要行业,是国际畜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标识二、国内外蛋制品工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一)世界蛋制品加工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国外加工禽蛋的历史已有140多年☞1865年美国提出了蛋粉干燥技术专利,1874年正式加工蛋粉☞1890年美国发明了冷冻蛋品技术,延长了保质期1世界蛋制品加工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1938年,在欧洲低温消毒的液态蛋加工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完全具备商品化生产的能力。

eg.美国麦克尔食品公司的“Eassyegg”◆加拿大Rosslashbrookoflashorookproduceltd开发了一种速冻全蛋液产品◆法国一家公司开发成功“硬蛋三明治”Aperoeuf1世界蛋制品加工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最近十年来,发达国家开发出了六、七十种不同的蛋粉和蛋液(功能性蛋制品),如发酵蛋白粉、速溶蛋粉(丹麦),加碘蛋(日本),浓缩蛋液、鱼油蛋(美国)等,其耗量平均占同期鲜蛋产量30%◆禽蛋深度加工:从蛋壳、蛋白、蛋内膜(含系带)和蛋黄中提取药品、营养保健品、化妆品等成分,形成高附加值的新产品1世界蛋制品加工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目前,国际市场在鲜蛋销售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蛋制品消费却在持续增加☞美国蛋制品消费已从占全蛋品量15%增长到20%☞德国和法国的蛋制品进口量已占全蛋品消费量的16%和18%☞加拿大在鲜蛋下降1%的情况下,蛋制品消费增长了2%~3%☞日本蛋制品消费的比例超过了40%,欧洲蛋制品的消费量在25-30%之间1世界蛋制品加工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世界蛋品生产、加工、研发、消费的形势逐渐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蛋品加工专业化与规模化☞加工装备系统化与自动化☞生产清洁化与绿色化☞产品安全与健康化(二)我国蛋制品加工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1.鲜蛋的发展⏹中国养禽产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殷商时代(3000多年前)的《周礼》记载了马、牛、羊、鸡、犬、豕(“六畜”),现在的“六畜”指猪、鸡、牛、羊、兔、马☞19世纪中叶,我国地方品种鸡产蛋、产肉能力据世界领先。

蛋制品加工技术

蛋制品加工技术

• 2、低温杀菌及干热杀菌 • 经除糖的蛋液,须经过 40 目的过滤器,再 移入杀菌装置中低温杀菌,或经过滤后不 杀菌而干燥后再予以干热杀菌。
• 加温解冻法 –此法即将冰蛋制品置于30~50℃的保温室中进 行解冻。解冻快,但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室内 空气应流通。日本常用此法解冻加盐或加糖冰 蛋。 • 长流水解冻法 –即将装有冰蛋的容器置于清洁长流水中,由于 水比空气传热性能好,因此流水解冻的速度较 常温解冻快,还可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及繁殖。
• 急冻好的冰冻品送至冷库贮藏,冷藏库内的温度 应保持在-18℃,同时要求冷库温度不能上下波动 太大,以此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
3.3冰蛋的解冻
• 解冻要求速度快,汁液流失少,解冻终止时的 温度低,而表面和中心的温差小。这样既能使 产品营养价值不受损失,又能使组织状态良好。
• 常用的解冻方法: • 常温解冻法 –这是经常使用的方法,将冰蛋制品出冷藏库 后,在常温清洁解冻室内进行自然解冻。此 法优点是方法简便,但解冻时间较长。 • 低温解冻法 –采用 5℃或 10℃的低温下进行冻解。这样完 成解冻时间分别为48小时、24小时。国外常 采用此法。
液蛋充填容器通常为12.5~20kg装的方型或 圆形马上铁罐,其内壁镀锌或衬聚附着乙烯袋。 容器盖为广口,使其充取方便。
9、液蛋应用
• 液蛋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由于使用方便 其应用范围很广。由于各类液蛋成分、功 能特性不同,故使用范围也有差别。

• • • •
冰蛋的制造
1、分类:由于蛋液的种类不同而分为: 冰全蛋(简称冰全):巴氏杀菌冰鸡全蛋 冰蛋黄(简称冰黄) 冰蛋白(简称冰白)
(3质更容易受热变性,引起功 能特性受损失。因此,对蛋清的巴氏杀菌 需要更加温和的条件。

蛋制品工艺学

蛋制品工艺学

Ovalbumin
Molecular Mass 45kDa, Isoelectric Point 4.5, Amino Acid Sequence 385 residues , GSIGAASMEF CFDVFKELKV HHANENIFYC PIAIMSALAM VYLGAKDSTR TQINKVVRFD KLPGFGDSIE AQCGTSVNVH SSLRDILNQI TKPNDVYSFS LASRLYAEER YPILPEYLQC VKELYRGGLE PINFQTAADQ ARELINSWVE SQTNGIIRNV LQPSSVDSQT AMVLVNAIVF KGLWEKAFKD EDTQAMPFRV TEQESKPVQM MYQIGLFRVA SMASEKMKIL ELPFASGTMS MLVLLPDEVS GLEQLESIIN FEKLTEWTSS NVMEERKIKV YLPRMKMEEK YNLTSVLMAM GITDVFSSSA NLSGISSAES LKISQAVHAA HAEINEAGRE VVGSAEAGVD AASVSEEFRA DHPFLFCIKH IATNAVLFFG RCVSP
2.4 蛋白中的酶
蛋白中含有蛋白分解酶、淀粉酶、二肽酶 和溶菌酶等。溶菌酶在一定条件和时间内有杀 菌作用。在37℃——40℃及pH7.2时活力最强。 初生蛋含菌量少即同此酶有关。
2.5 蛋白中的维生素及色素
蛋白中的维生素含量较少,主要有VB2240— —600r/100g,VC0.21mg/100 g,烟碱酸5.2 mg/100 g。蛋白中的色素很少,其中含有少量 的核黄素。因此干燥后的蛋白带有浅黄色。
2.2 蛋白中的蛋白质
➢ 蛋白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为11%——13%。 ➢ 蛋白质种类有卵白蛋白、卵粘蛋白、卵类粘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蛋壳消毒方法有三种: (一)漂白粉溶液消毒法 洁壳蛋有效氯含量为100~200mg/kg, 对污壳蛋为800~1000mg/kg。 使用时,将该溶液加热至32℃左右,至 少要高于蛋温20℃,可将洗涤后的蛋在 该溶液中浸泡5min,或采用喷淋方式进 行消毒

( 二 ) 氢 氧 化 钠 消 毒 法
二 、 蛋 壳 的 洗 净 和 杀 菌


槽内水温应较蛋温高7℃以上,为的是 可以避免洗蛋水被吸入蛋内;也可使蛋 温升高,以使打蛋时蛋白与蛋黄容易分 离,减少蛋壳的蛋白残留量,而提高蛋 液的制成率。 洗蛋水中加入洗洁剂或含有效氯的杀菌 剂。
洗蛋的方法



手工洗蛋,洗的干净,破壳少,但生产效 率低,长时间的冷水操作有害于工人身体 健康。 机器洗蛋法是在洗蛋机中进行,机器洗蛋 生产能力大,改善了洗蛋工的生产条件, 有利工人身体健康,但破壳率较高。 经消毒后的蛋用温水清洗,然后迅速晾干, 晾干蛋是在吹干室内进行,室内通风良好, 清洁卫生,温度可控制在45~50℃,蛋在5 分钟内被吹干。
二、液蛋制造厂房的设置

一般打蛋厂包括:贮藏室、洗蛋室、打 蛋室、杀菌室、充填包装室、冷藏室பைடு நூலகம் 冷冻库、蛋壳室、检验室、原料室等。 如图7─3、7─4所示。
(一)贮藏室与洗蛋室



鲜蛋贮藏室的大小须能容纳机械操作 5~10天的蛋量。 若蛋须贮存 1 周,则须将温度控制在 12.7℃; 若超过1周,则温度须调整为7.2℃。 贮蛋室要与空箱贮放室与洗蛋室相邻。 洗蛋室要与工厂其它配置室隔离,蛋在 此洗净后再移入打蛋室。

(4)车间内的固定打蛋设备在生产班次 结束时彻底清洗,开始使用前进行消毒。 一切打蛋用具必须彻底清洗,消毒才能 使用。

(5)打蛋时如遇到次劣蛋时,部分或全 部用具必须更换。如发现有异蛋或臭蛋 时,全部用具应及时送出车间,不宜久 留。
2.打蛋人员卫生


( 1 )打蛋人员上班时不能携带香味 或其它气味的化妆品,不许留长指甲。 ( 2 )打蛋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如 确无传染病,并不色盲和鼻病者才能 成为打蛋人员。
(三)蛋清的巴氏杀菌

1.蛋清的热处理 蛋清中的蛋白质更容易受热变性,引起 功能特性受损失。因此,对蛋清的巴氏 杀菌是很困难的。
2、添加过氧化氢的加热

过氧化氢是众所周知的杀菌剂,很早就 提出应用到蛋液中杀菌。但因过氧化氢 在热处理过程中,分解出氧气而产生大 量的泡沫,另外过氧化氢在蛋中有残留, 因此,该方法长期没为商品生产采用。 近年来,研究结果使该方法成为生产中 可接受的巴氏杀菌蛋清方法。
第七节 浓缩液蛋


液蛋的水分含量高容易腐败,因此仅能 在低温短时间贮藏。 为使液蛋方便运输或使其在常温增加贮 藏时间,近年来出现所谓浓缩蛋。浓缩 液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全蛋加糖或盐后浓缩使其含水 量减少及水分活性降低,因而可在室温 或较低温度下运输贮藏。 第二种,将蛋白水分除去一部分,以减 少其包装、贮藏、运输费用的浓缩液蛋。
三、巴氏杀菌蛋液的杀菌效果测定

经巴氏杀菌后的蛋液应该做杀菌效果 的检查,一般是直接检查蛋液中的微生 物存在情况,但是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因此不能马上反映杀菌效果,给生产的 控制带来很多不便。

食品工业中,通过检测食品中固有的磷 酸酶, α - 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来 反映巴氏杀菌情况。但磷酸酶活性在 60℃加热 20 分钟, 70℃加热 5 分钟仍 能保持,因此不适合蛋液巴氏杀菌检查。 全蛋液中的a-淀粉酶失活的临界热处理 是 64.5℃2.5 分钟,因此,在英国用该 酶活性存在状况检查全蛋液巴氏杀菌效 果。
二、充填、包装及输送

液蛋充填容器通常为 12.5~ 20kg装的方 型或圆形马上铁罐,其内壁镀锌或衬聚 附着乙烯袋。容器盖为广口,使其充取 方便。
三、液蛋应用

液蛋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由于使用方 便其应用范围很广。由于各类液蛋成分、 功能特性不同,故使用范围也有差别。 其使用例子见表7─7。
第六节 湿蛋制品
二、液蛋的杀菌方法


(一)全蛋的巴氏杀菌
我国一般采用的全蛋液杀菌温度64.5℃, 保持3分钟的低温巴氏杀菌法。经过这样 条件的杀菌,一般可以保持全蛋液在食 品配料中的功能特性,从卫生角度,可 以杀灭致病菌并减少蛋液内的杂菌数。
(二)蛋黄的巴氏杀菌

蛋液中主要的病源菌是沙门氏菌,该菌 在蛋黄中的热抗性比蛋清、全蛋液中高, 这是由于蛋黄pH低,沙门氏菌在低pH环 境中对热不敏感,并且蛋黄中干物质含 量高,因此,蛋黄的巴氏杀菌温度要比 全蛋液或蛋白液高。而蛋黄对热敏感低, 采用较高的巴氏杀菌温度是可行的。
蛋制品工艺学
食品人
第七章 液蛋与浓缩蛋液


液蛋是鲜蛋经蛋壳处理、打蛋而得到 的蛋液。 美国鲜蛋总生产量的 12%~15%被制 成蛋品销售,其中58%用于直接消费, 其余制成冰蛋、干蛋等。
第一节 液蛋的制造及厂房设置

一、液蛋的制造 其主要工序为洗蛋、打蛋、蛋液杀菌 等,具体工艺流程及设备配制流程图 见图7─1和图7─2。


充填包装室应与其它房间分开,以便制 品在此充填、包装时避免再污染。 包装材料不得经过打蛋室输送。 制品的输送、转递路线应尽量避免交叉。 充填包装室的空气经过滤。
第二节

原料蛋的预处理

一、原料蛋检验 用于液蛋加工的原料蛋必须新鲜、可 食用(内部品质高)、蛋壳坚实、无 脏物等附着。通常在打蛋前先用照蛋 器检查,发现有异常的蛋应除去。 不适合的蛋包括黑蛋、霉蛋、酸蛋、 绿色蛋白蛋、粘壳蛋、异味蛋、胚胎 发育蛋、血环蛋、热伤蛋等(见表 7─1)。

我国全蛋液的巴氏杀菌条件是64.5℃3分 钟,也可采用此法检测。
四、液蛋杀菌效果

低温杀菌对蛋中存在的埃希氏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荧光假单孢杆菌等革兰氏阴性 杆菌则有较大的杀菌效果。而且,低温 杀菌对短乳杆菌或异常汉逊氏酵母等耐 酸性微生物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通常液蛋在杀菌后其残存菌将少于1%, 这些少量的残存细菌主要有产碱杆菌属、 芽孢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大肠菌属、 黄杆菌属及革兰氏阳性球菌等。


湿蛋制品即以蛋黄为原料,加入不同 的防腐剂而制成的蛋制品。 湿蛋制品根据所用的防腐剂不同分为:
新粉盐黄即用苯甲酸钠为防腐剂而制成的蛋 制品。 老粉盐黄防腐剂为硼酸。密黄湿蛋制品的防 腐剂为甘油。 我国目前生产的湿蛋制品主要是新粉盐黄和 老粉盐黄。


湿蛋制品的加工工艺



蛋黄液 → 搅拌过滤 → 加防腐剂 → 静置沉 淀→装桶→成品。 一、蛋黄的搅拌过滤 目的即割破蛋黄膜,使蛋黄液均匀, 色泽一致,除去系带、蛋黄膜、碎蛋壳 等杂质。搅拌可用搅拌器进行,过滤可 用离心过滤器进行。
三、蛋液的混合与过滤


蛋内容物并非均匀一致,为使所得到 的液蛋组织均匀要将打蛋后的蛋液混合, 这一过程是通过搅拌实现的。 过滤即除去碎蛋壳、蛋壳膜、蛋黄膜以 及系带等杂物,同时也起到搅拌混合作 用。
四、预冷

预冷是在预冷罐中进行的。蛋液在罐内 冷却至 4℃左右即可。如不进行巴氏杀 菌时,可直接包装。
(二)打蛋室


打蛋室应光线适宜,通风良好,并过滤 空气。 打蛋前后设备应清洗,打蛋时当有不可 食用的蛋、蛋壳混入后,应及时除去并 受污染的设备,以减少细菌与蛋壳的污 染。
(三)蛋壳室

打蛋的蛋壳直接送入蛋壳室烘干处理或 直接运走。







此室应与打蛋室相邻,以便于检验 与督促。
(五)充填包装室
一、液蛋中微生物




(一)常见微生物及来源 未杀菌的液蛋最常发现大肠杆菌,而 沙门氏菌、葡萄球菌也常被检出。 据报导,鸡粪污染的蛋沙门氏菌检出 率污壳蛋比洁壳蛋高数倍。 在液蛋加工过程中,以打蛋后的贮蛋 槽检出微生物的频率最高。
(二)沙门氏菌适宜生长条件



沙门氏菌约有 900 多种,其最适生育温 度36.6~37.6℃,最低生育温度为10℃, 故蛋液的温度应保持在5℃以下。 沙门氏菌在蛋白中增殖缓慢,而在蛋黄 中增殖快速。 生长最适 pH 值为 6.5 ~ 7.5 ,高于 9 或低 于 4.5 则不能增殖。沙门氏菌是蛋中最 重要的引起食物中毒菌。因此必须予以 杀灭。

通常用 0.4%NaOH 溶液浸泡洗涤后的蛋 5min。
(三)热水消毒法


是将清洗后的蛋在 78~80℃的热水中 浸泡6~8sec,杀菌效果良好。 但此法不易控制水温和杀菌时间,稍 有不当,易发生蛋白凝固。
第三节 打蛋、去壳与过滤


一、打蛋方法 如果是打分蛋,蛋黄膜不应破裂,如 出现蛋黄破裂则应另做处理。 打蛋方法可分为机械打蛋和人工打蛋, 视蛋量多少而选择。
一、浓缩液蛋的制造过程

原料蛋 → 检验 → 预冷 → 洗净及干燥 → 照 蛋检查 → 打蛋 → 全蛋或分离蛋液 → 过滤 → (加糖或加盐) → 低温 → 杀菌 → 浓缩 →浓缩液蛋
机械打蛋

目前打蛋机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地应用 于液蛋加工。我国一些蛋品加工厂已经 从丹麦、日本及荷兰引进了打蛋机,它 们 型 号 及 生 产 率 为 Sanovo 型 ( 丹 麦 , 170个/分),Coenraads型(荷兰,300 个/分)。
二、打蛋厂的卫生管理


1.打蛋车间的卫生


(1)车间的墙壁应有壁裙,墙角应为钝 角便于消毒。地面应铺磁砖或水泥磨光, 并有一定的坡度,使车间无积水现象。 (2)打蛋车间应空气新鲜,光线充足, 但无直射光,以便打蛋人员进行蛋液的 感官鉴定。无虫、蝇、鼠等侵入。 (3)打蛋车间的温度不高于18℃,因此, 夏季应有空调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