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大学英语“CBI”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 成果科类: 文学申报等次:二等奖成果名称:大学英语“CBI”教学模式实证研究完成单位:(1)武汉理工大学(2)(3)成果主要完成人:谭颖、王爱军、马文丽、毛颖、汪铭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谭颖教授武汉理工大学420负责项目设计与实施;主持省级精品课程;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撰写国家规划教材、CBI系列教材等王爱军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520 项目实施;组建课程团队;撰写教材、讲义及论文;指导学生获奖;主持教研科研课题马文丽教授武汉理工大学400 组织调研;主持制定分级教学模式、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主持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毛颖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384 资料收集、撰写论文、开设CBI系列课程、编写课程讲义汪铭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384 资料收集、撰写论文、开设CBI系列课程、编写课程讲义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课题实施以来,以CBI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1、教学理念创新: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David Ausubel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内容为依托,融互动教学与个性化协作、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于一体;促进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自主有效学习,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而实现意义的建构过程;2、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创新:针对学生层次差异定制分级目标,创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实行分级教学,协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3、教学实践创新:实践教学目标明确,积极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①充分拓展教学内容:编写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2部),申报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编撰教材及教辅,提供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鲜活素材,以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②立体打造课程教学体系:确立四大模块,开设系列拓展课程、文化讲坛或讲座;③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依托省级精品课程与省级实验教学中心,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组织教学。
大学英语ESP实践教学研究

2020年40期总第532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ESP实践教学研究文/陈婉琳【摘要】大学英语ESP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十分强的课程。
本文笔者针对目前大学英语ESP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与职业相关的实践技能,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英语ESP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英语ESP;实践教学;实用能力【作者简介】陈婉琳(1973-),女,广东新兴人,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外研社大学外语教学科研课题“ESP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071001)。
一、引言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课程,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要而设置的英语课程,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
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大学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体系的两个要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课堂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知识储备和指导方向,实践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并转化为综合能力。
大学英语ESP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职业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分为专业实训和专业实践,其中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训是主要的项目实践活动。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的实践教学研究还比较薄弱,对大学英语ESP实践教学的认识和实践还不够深入,对于其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师素养等关键问题研究不足,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 大学英语ESP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材中缺乏专门用途英语的实践性。
目前,由于大学英语ESP实践教学缺乏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不完善,使大学英语ESP实践教学总体上缺乏科学依据。
国内很多关于大学英语ESP的实训教材编排不合理,与职业结合并不紧密,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实践教学教材开发不足,校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实践教材缺少可行性与操作性。
英语课题参考题目

8-10
南通纺织职业技 术学院
王立群
一般项目
2011JSJG498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新型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研 究
8-11
沙洲职业工学院
耿建祥
一般项目
2
2011JSJG499 基于课堂与网络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8-5 苏州市职业大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陈红玉
一般项目
2011JSJG500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朱宏清
重点项目
2011JSJG460 高职公共英语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效研究
常州机电职业技 8-5 术学院
徐萍/郑坤启
重点项目
2011JSJG461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以酒店管理典型的岗位需求为例
8-4
江苏信息职业技 术学院
陆锦军/蔡丽巍
重点项目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许先文/欧阳婷
一般项目
2011JSJG471 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特色研究
8-2 南京中医药大学 姚欣/冯新华 一般项目
2011JSJG472
基于Wiki网络环境下促进高校学生外语合作学习 的研究与实践
8-5 西交利物浦大学
2011JSJG473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创新研究与实 践
8-5
徐州师范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乔海青 一般项目
2011JSJG468 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学习适应性研究
8-1 南京林业大学
邵华
一般项目
2011JSJG469
社会性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 究
8-5
江苏大学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2019 年 3 月148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李 梅 亚力青·阿里玛斯 张文祥(新疆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新疆 830049)摘 要: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就如何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1]。
工程训练作为工科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疆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以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思路,积极改革工程训练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特别是在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所突破,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拓学生个性潜力、激励学生实践创新的重要实践基地。
一、改革工程训练教学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为加强我国一流大学教育的基础,应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通识教育的基础地位,在保证通识教育学时和学分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其他各类教育的学时和学分,协调通识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的进程[2]。
中心根据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特色,努力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识教育课程。
中心打破了学科和专业界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工程训练基础教育、综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开设了“工程基础认知”、“实验机器人建模与控制”、“工业系统测量驱动与控制”、“电工基础与实训”等工程通识教育课程。
使之在原有工程基础训连体系上,形成了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训练教育课程体系。
该体系注重实践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并向应用、设计、综合型方向发展。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外语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外语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需建立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本文联系本校实际,探讨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外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围绕体系中的目标、内容、机制三要素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外语实践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
然而,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教学环节,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1][2]以及“学”与“用”脱钩现象。
缺少“学用结合”实践环节的学生无法满足国际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甚至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之瓶颈”。
[3]针对外语实践教学活动比较离散、覆盖面不广、学生受益面不大的问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建设“大学英语”国家精品课程和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的同时,对外语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构建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外语实践教学体系,产生了理想的实践教学改革效果,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外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结构构建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外语实践教学体系包涵三方面要素:实践教学目标要素,即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外语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进行分解,并形成有机整体。
实践教学内容要素,包括课堂实践、自主模拟实践、第二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保障机制要素,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评价。
三个要素构成外语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目标是先导,内容是核心,机制是保障,三要素之间有效衔接,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见下图:二、外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我校围绕外语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目标、内容、保障机制三要素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实践探索,实施对外语实践教学的全面改革。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构建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构建摘要:本课题研究为实证研究,探索互联网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基于“以人为本,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实行分层教学及人才培养。
遵循职业素质发展与语言学习并重的原则,以人为本,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应用性强,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达成教学目标,助力人才培养。
采用“以能力为本位、成果为导向的合作式综合教学法”设计思路,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不断改革和创新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个性化、任务化、情景化、多元化”的教学。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一、研究缘起(问题的提出)20 19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重要高度。
《职教二十条》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体现类型特征,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为了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还需要为职业教育课程寻找恰当的教学目标。
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我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接受高质量、多样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更加适应国家经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现实矛盾是:“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与捉襟见肘的课时;不断增长的国际合作交流需要与不足的英语能力;三全育人要求与缺乏了解的师生关系。
这是本课题的研究缘起,而这些问题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是具有共性的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及研究现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构建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构建课堂内外一体化全过程育人教学方式,利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拟资助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名称
MOOC时代下《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教学实验的改革探索 基于《工程水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球物理位场理论”的教学方法研究 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完善 基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 基于山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信息环境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的构建 车辆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工程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在高校实施方式的探索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测量建构及干预研究
任鸿瑞 桑莉君 盛清涛 石文萍 宋志伟 苏 民
48 《西方经济学》课程案例式教学改革研究 49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法及实验成绩评价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50 “主客观”相结合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51 动态热身方案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52 普及高校非化学专业学生日常化学知识的探索与实践 53 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协同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54 应用物理类“嵌入式系统”项目演示性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研究 55 《理论力学》本科生课程的讨论式教学实施 5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57 计算机基础课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58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生化工安全素质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59 化工类专业化工过程安全教学体系建设 60 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滚筒式数学与数字化评估方法研究 61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62 水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63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矿山防尘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64 基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65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培养途径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

102023年10期总第658期ENGLISH ON CAMPUS新工科背景下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培养途径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摘 要:根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以食品专业为例,对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提高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重点围绕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等四个方面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构想和实施方案,为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质量作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作者简介:杨柳,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一、引言为深入推进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科认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结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于2019年开设卓越食品创新人才实验班(以下简称“创新班”)。
创新班的培养目标是“为食品行业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行业化”是本项目的一个特征。
不同行业的卓越人才在英语教育方面体现不同的需求特色,因此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与学生的行业需求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有效进行涉外技术交流的高级食品科学工程技术人才。
其次,“卓越计划”的内涵之一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指向,而英语则是实现这一“国际化”指向的前提,一名合格的食品行业工程师必须掌握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有效参与国际竞争。
本项目以“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契机,重新定位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卓越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脱节的僵局,通过EGP、ESP 与BLT、EMI 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方式,实现课程的平衡设置与有效衔接,满足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
本文对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提高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重点围绕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等四个方面介绍该校食品学院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实践,以期对提升高校工科类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质量提供有效思路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重要 手段 。要 实现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就需建立一个科 学的 、 完整的 、 系统的 大学英语 实践教 学体 系, 对 现 有 的 实践 教 学 进 行 改 革 。基 于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大 学 英 语 实践 教 学 体 系 的 构 建 , 应 明 确 大 学 英 语 实践 教 学 目
教 学 强 于 课 外 锻炼 的 倾 向 , 以 及 教 学 内 容 与 学 生 实 际 应 用 脱 钩 的现 象 。学 以致 用 的 实 践 环 节 的 缺 失 使 学 生 无 法 满 足
社 会 上 对 创 新 人 才 的 需 要 。本 文 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改 革 全 面
改 革 大 学 英 语 实 践 教 学 内容 是 建 设 大 学英 语 实践 教 学
基 于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大 学 英 语 实 践 教 学体 系研 究
李 良彦 席 红梅
( 哈尔滨 工程 大学 ,哈尔滨
[ 摘
1 5 0 0 0 1 )
要] 大 学 英 语 实践 教 学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关键 环 节 , 是 提 高 学 生英 语 综 合 应 用 能 力
更优 秀的创新型人才 。
等 教 育 明 确 提 出 的 三项 关 键 指 标 一 教 育 质 量 、 人才培养 、 社 会 服务 , 着 眼 于 社 会 对 创 新 型 人 才 的英 语 技 能 要 求 , 大学 英
语 实 践 教 学 应 确 立 如下 目标 :
( 一) 坚持 理 论 教 学与 实践 教 学相 结合 坚 持 以学 生 为 本 的精 神 , 切 实 推 进 大 学 英 语 实 践 教 学
活动 , 发挥学生 的特长 , 激发其 英语学 习的兴趣 , 增 强 学 生
有诸多方 面的原因 , 其 中 最 关 键 的是 缺 少 一 套 切 实 可 行 的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 实 践 教 学 是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工 作 中 必 不 可 少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是 夯 实学 生英 语基 础 、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提 高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重 要 手 段 , 是 培 养 创 新 人 才 的 关 键
以学 生就 业 为 导 向 , 坚 持 以不 同 的技 术 专 业 对 英 语 技 能 的
次、 多模块设置外语 实践课 , 给学 生 充 分创 造 英 语 实 践 和运
用的环境 , 让 学 生 通 过课 堂 教 学 、 网络 自主 实践 、 课 内培 养 、 课外 引导等多渠道进行 外语实践 , 积 极 有 效 地 推 动 大 学 英
究, 力 争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较 好的基础 。
而 提 高 大 学 英 语 实 践 教 学 的质 量 。
第二 , 通过实 践 教学 提高 学生 的 英语 语 言运 用能 力 。 根 据 不 同 年 级 学 生 自身 的特 点 和成 才 的需 要 , 有组织 、 有 计 划地 开 展 融 学 术 性 、 知 识 性 和 趣 味 性 于 一 体 的 课 内 外 实 践
大 学 英 语 作 为 高 等 院 校 的一 门 必 修 课 程 , 其 重 要 性 不 言而喻 , 其 实 用 性 非 常广 泛 。对 照《 国家 中 长期 教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要 》 的要 求 , 目前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与其 要 求 还 有 一 定的差距 , 主 要 体 现 在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培 养 上 。差 距 的 产 生
语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 , 锻 炼 在 真 实 的 语 境 中使 用 语 言 , 并 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 , 全 方 位 拓 展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和 创 新
能力 。 二、 改 革 大 学英 语 实 践 教 学 内容
个 相 对 薄弱 的状 态 , 普遍存在 着理论教学强于实践 , 课 并 建 立 大 学英 语 实践 教 学保 障机 制 。 [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 大学英语 ; 实 践教 学 体 系
[ 中图 分 类 号] H3 1 9
[ 文 献 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1 0 0 9 ~ 2 3 2 3 ( 2 0 1 5 ) 0 2 — 0 0 7 5 — 0 2
推行 的同时, 对大学英语实践教 学环节进行改革探索 , 对 构
建 基 于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大 学 英 语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进 行 研
体 系 的 核 心 。贯 彻 落 实 《 纲要 》 中提 出的精神 和要求 , 通 过 改革 传 统 的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 坚持 动态 和创 新 的原 则 , 多 层
一
、
明 确 大 学 英 语 实践 教 学 目标
依据“ 夯实基础 、 增 强能力 、 提 高 素质 ” 的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遵循《 国家 中 长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中 对 高
语 实 践 教 学 内容 改 革 的 与 时 俱 进 和 深 入 开 展 , 力争 培养 出
2 0 1 5 年 第 2期 ( 总第 1 5 6 期)
牡 丹 江教 育 学院 学报
J OURNAL OF M UDANJ I ANG C OLL E GE OF EDUCA TI ON
NO.2 。 2 0 1 5
Se r i a l No .1 5 6
步 骤 。然 而 , 现 在 大 部 分 院 校 的 大 学 英 语 实 践 教 学 还 处 在
一
自主 学 习 能 力 、 英 语 语 言 运 用 能 力 及 创 造 性 思 维 的能 力 。
第三 , 通 过 实 践 教学 培 养 学 生 英 语 综 合 应 用 及 创 新 的 能 力 。指 导 学 生 开 展 研 究 性 学 习 , 鼓 励 学 生 参 与 校 内 外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