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_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_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反射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反射照射光的温度低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五年级
时 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实验器材
纸盒、泡沫或棉花、塑料瓶、玻璃片、镜子或锡箔纸、黑色纸
目 的
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建议太阳能热水器。
2.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3.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直进小孔。这时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五年级
时 间
实验类型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影子的大小和物体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远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近时,影子就小。
实验结论
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远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近时,影子就小。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五年级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
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绿豆种子的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是生长如果缺乏阳光的话就会叶子发黄,长的瘦弱。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单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发芽的情况,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教室实验台实验材料:1. 各种植物种子(如小麦、大豆、绿豆等)2. 实验培养皿3. 蒸馏水4. 研究用土壤5. 温度计6. 秒表7. 记录本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各种植物种子分别放入培养皿中。

2. 在每个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土壤湿润。

3. 将培养皿放置在实验台上,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室温。

4. 每隔一定时间(如每24小时)观察种子发芽情况,记录发芽数量。

5. 对不同条件下的种子发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一、室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分组:1. 室温组:将培养皿放置在室温下,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2. 加温组:将培养皿放置在恒温箱中,温度设置为25℃,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3. 降温组:将培养皿放置在恒温箱中,温度设置为15℃,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1. 室温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50%。

2. 加温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70%。

3. 降温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30%。

结论:室温对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

二、土壤湿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分组:1. 湿度适宜组:将培养皿中的土壤保持湿润状态,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2. 湿度过高组:将培养皿中的土壤保持湿润且多余水分的状态,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3. 湿度过低组:将培养皿中的土壤保持干燥状态,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1. 湿度适宜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60%。

2. 湿度过高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40%。

3. 湿度过低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20%。

结论:土壤湿度对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种子发芽。

三、土壤质地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分组:1. 轻质土壤组:使用沙质土壤,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2. 中等质地土壤组:使用壤土,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3. 重质土壤组:使用黏土,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种子发芽的实验(一)
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第组
组员:
实验器材:
我们的实验方案
种子发芽和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我们的结论:
实验内容:2、种子发芽实验(二)
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第组
组员:
实验器材:
我们的实验方案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量的实验记录,共有()个小组参加了这个实验.
我们发现:
我们的结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 )三个条件。

实验内容: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第组组员:
实验器材:
我们的实验方案
我们的结论:
实验内容:4、蚯蚓的的选择
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第组组员:
实验器材:
记录表一:
记录表二:
我们的结论: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5、阳光下的影子
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第组组员:
实验器材:
我们的实验方案
铅笔影子的变化:
2、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我们的结论: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6、土壤中有什么
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第组组员:
实验器材:
1、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的成分有:
2、探索土壤被侵蚀的因素
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内容:7、我们的小缆车
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第组组员:
实验器材:
我们的结论:
实验内容:8、运动与摩擦力
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第组组员:
实验器材: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
我们的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集合15篇)

科学实验报告(集合15篇)

科学实验报告(集合15篇)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2x班x组组长:__实验时间:x年x月x日实验名称:吹纸片(奇怪的纸片)实验目的:空气是否有压力。

所用器材:2张条形纸片(约30cm----40cm)。

(装置)实验步骤:1、准备2张纸片。

2、用两手分别捏住纸片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使两纸片间的距离约2厘米。

3、用力向纸片中间吹气。

4、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只听“哧”的一声,那两张纸合起来了。

认识结论:空气中有压力,当我们吹气时,就把纸中间的空气吹跑了,两与旁的空气向内挤压,两张纸就合起来了。

科学实验报告3“记录”是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在整个科学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所给出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有众多的内容直接与研究记录有关,如“用简单的材料,设计科学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用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并用文字和图来表达”等等。

纵观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科学记录越来越得到了我们老师的重视,大部分课中都要求学生做科学记录,但许多仅仅是做一下记录方便汇报而已,大多流于形式。

许多科学实验探究课的记录都与我们科学课记录的目标背道而驰,记录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有效的记录?对此,我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实践与研究,说说自己对科学课记录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间
11月7日
实验目的
学生从评价中找到太阳能热水器效能高低的原因。
仪器器材
钟表、冷水、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实验过程
1、展示各自的太阳能热水器。
2、在同样条件下实验热水器的效能。
3、进行评价。
4、找出效能低的原因。
实验结果
找到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方法。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仪器器材
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
实验过程
实验一:探索有无植被覆盖对于土地侵蚀的影响。
实验二:探索坡度的大小对于土地侵蚀的影响。
实验三:探索降雨量的大小对于土地侵蚀的影响。
实验结果
植物的覆盖、坡度的高低、降雨量的大小是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重点因素。
实验过程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实验结果
重力大,测力计的读数大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五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运动与摩擦力
实验时间
12月22日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光滑和重力有关。
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实验过程
1、将烧热的石块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多次;
2、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内剧烈晃动;
3、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种子,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子发芽情况,探究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并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实验材料:1. 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2. 透明塑料容器3. 湿润的棉花球4. 水5. 锡纸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1. 将豌豆种子清洗干净,确保表面没有杂质。

2. 取透明塑料容器,将其底部铺上湿润的棉花球。

第二步: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1. 将所有的豌豆种子分成两组,每组数量相等。

2. 在实验组中,将豌豆种子均匀地放在湿润的棉花球上。

3. 在对照组中,将豌豆种子均匀地放在经过水浸泡的湿润棉花球上。

第三步:创建不同环境条件1. 选择一个容器作为黑暗环境组,用锡纸遮盖住容器的一侧,确保种子处于黑暗环境。

2. 选择一个容器作为温暖环境组,将容器放置在温暖的室内环境中。

3. 选择一个容器作为阳光环境组,将容器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室外环境中。

第四步:观察和记录1. 每天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下每组种子的数量和发芽率。

2. 观察种子的生长状态,例如根的生长情况、叶芽的形成等。

3. 拍摄照片记录与观察相关的细节。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以下结果:在黑暗环境组中,种子发芽的数量较少且发芽率较低。

这是因为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在温暖环境组中,种子的发芽情况较为良好。

温暖的环境有利于种子内部物质的代谢和水分的吸收,为种子的发芽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在阳光环境组中,种子的发芽数量最多且发芽率较高。

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可以提供光合产物和能量,促进种子的生长和发芽。

综上所述,种子的发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光照和温度是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

合适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而黑暗等不利因素则会抑制种子的发芽。

结论:种子的发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和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

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而黑暗环境则会抑制种子的发芽。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实验内容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实验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单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单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研究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1. 实验器材:- 培养皿- 滴管- 放大镜2. 实验材料:- 小麦种子- 湿润的纸巾- 温水三、实验步骤1. 将培养皿准备好,并放入湿润的纸巾。

2. 在纸巾上均匀地摆放10颗小麦种子。

3. 使用滴管将适量温水滴在纸巾上,使其保持湿润。

4. 在观察时间内,每天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

四、实验结果观察了5天后的实验结果如下:第1天:所有的种子均未发芽。

第2天:有2颗种子发芽,其中一颗的根长约1cm。

第3天:有4颗种子发芽,其中2颗的根长约1cm,另外的2颗根长约0.5cm。

第4天:有8颗种子发芽,其中6颗的根长超过1cm。

第5天:所有的种子均已发芽,其中有3颗的根长超过2cm。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温度:在实验中,温水能够提供种子发芽所需的适宜温度。

种子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才能发芽,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2. 湿度:湿润的环境是种子发芽的关键。

适量的湿度能够帮助种子吸收水分,并刺激发芽。

3. 光照:实验中未涉及光照条件,但光照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

光照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供发芽所需的能量。

4. 种子品质:每颗种子的品质不尽相同,种子的品质也会影响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优质的种子通常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更快的发芽速度。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小麦种子能够发芽。

发芽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七、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且观察了种子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发芽情况。

这个实验不仅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也加深了我对种子生长的认识。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重视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积极保护环境,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___年级___班
实验者
时间
9.8
实验名称
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
我的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我认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疑问:为什么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