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高考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2.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7.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 B(g) 2 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②④⑤10.设C+CO 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1;N 2+3H 22NH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2。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考化学试题化学平衡和速率练习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考化学试题化学平衡和速率练习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化学平衡和速率练习1.(2011江苏高考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1)=Mg(1)+Cl2(g)的△H>0 △S>0B.水解反应NH4++H2O 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D.对于反应2H2O2=2H2O+O2↑, 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2.(2011江苏高考15)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 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反应时间n(CO)/mol H2O/ mol/min0 1.20 0.60t10.80t2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 mol·L-1·min-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 mol 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3.(2011安徽高考9)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 2 PbCrO4(s)+2H+(aq)ΔH<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4.(2011北京高考12)已知反应:2CH3COCH3(l)催化剂CH3COCH2COH(CH3)-2(l)。

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下图所示。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单元测试题2(含解析)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单元测试题2(含解析)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单元测试题2一、选择题1.已知反应4CO+2NO 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0.025 mol·L-1·s-1 B.v(NO2)=0.7 mol·L-1·min-1C.v(N2)=0.36 mol·L-1·min-1D.v(CO2)=1.1 mol·L-1·min-12.某学生用纯净的Cu与过量浓HNO3反应制取NO2,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对图中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开始时,反应速率稍慢B.AB段表示反应速率较快,一定因为产物有催化作用C.BC段表示随时间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大D.BC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在该时间段内收集到的气体最多3.1mol X气体跟a rn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 Y(g)b 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

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A.a=1,b=1B.a=2,b=1C.a=2,b=2D.a=3,b=34.如图所示为8000C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是反应物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mol•L-1•min-1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达平衡后,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5.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设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聚集状态没有发生改变)()A.B.C.D.6.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O2(g)+CO(g)⇌NO(g)+CO2(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当下列物理量不再随时间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该选项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NO2的消耗速率与NO的生成速率之比C.混合气体的颜色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7.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01 mol/(L•s)B.v(B)=0.02 mol/(L•s)C.v(B)=0.60mol/(L•min)D.v(C)=1.0mol/(L•min)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总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对放热反应而言,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减小C.活化分子间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9.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反应A(g)+B(g) 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真题整合)

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真题整合)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训练卷(高考真题)制作:蔡宜波1、(12全国大纲)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 2O(g)−−−→←−−−催化剂CO 2(g)+H 2(g) Δ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 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 2、(12安徽)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 2(g)+2CO 2(g)2CO 2(g)+S(l)ΔH <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 .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 2的转化率 D .其它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3、(13山东)CO(g)+H 2O(g)H 2(g)+CO 2(g) ΔH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 也随之改变B .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 .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4、(13安微)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 3(s)+CO(g)MgO(s)+CO 2(g)+SO 2(g) ΔH >0。

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 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 随X 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5、(14安微)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反应为:2NO 2(g)+O 3(g)N 2O 5(g)+O 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准确的是()5、(14新课标1)已知分解lmolH 2O 2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H 2O 2分解的机理为: H 2O 2+I -→H 2O +IO -慢,H 2O 2+IO -→H 2O +O 2+I -快。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及的答案.doc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及的答案.doc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7.α1和α2分别为A 、B 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α1、α2均减小 B .α1、α2均增大 C .α1减小,α2增大 D .α1增大,α2减小 8.对可逆反应4NH 3(g )+ 5O 2(g(g )+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 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 9.已知反应A 2(g )+2B 2(g2AB 2(g )△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0.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 (N 2O2NO 2 △H > 0)(a )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 )在活塞上都加2 kg 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a )甲>乙,(b )甲>乙B .(a )甲>乙,(b )甲=乙C .(a )甲<乙,(b )甲>乙D .(a )甲>乙,(b )甲<乙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高二化学鲁科版选修4课后练习卷:2.3.1 化学反应速率

高二化学鲁科版选修4课后练习卷:2.3.1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1.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 s后,n(NO)增加了0.3 mol。

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A.v(O2)=0.01 mol·L-1·s-1B.v(NO)=0.008 mol·L-1·s-1C.v(H2O)=0.003 mol·L-1·s-1D.v(NH3)=0.004 mol·L-1·s-1答案:C2.用大理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盐酸反应制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E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B.EF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收集的CO2最多C.FG段表示的收集的CO2最多D.OG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答案:B3.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 B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 -1。

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8 mol·L-1·s-1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C.在2 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 mol·L-1·min-1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答案:B4.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a Q(g),2 min末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的值为2B.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1C.Y的转化率为60%D.反应速率v(Y)=0.3 mol·L-1·min-1答案:B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越大,则该物质反应就越快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答案:C6.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 mol 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 mol 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 ) A.快B.慢C.相等D.无法判断答案:D7.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均衡测试题1.反响A(g)+3B(g)2C(g)+2D(g),在不一样状况下测得的反响速率中最快的()是A.υ (D)= mol /L·s B.υ (C)= mol /L·sC.υ (B)= mol /L· min D.υ (A)= mol /L·s2.某反响:△H== —122 kJ/mol, ? S== 231 J/(mol·K),则此反响在以下哪一种状况下可自觉进行()A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觉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可以自觉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觉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觉进行3.可逆反响N2+3H22NH3的正逆反响速率可用各反响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以下关系中能说明反响已达到均衡状态的是()A.υ正(N2)= υ逆 (NH3)B.3υ正 (N2)= υ正(H2)C.2υ正 (H2)=3 υ逆 (NH3)D.υ正(N2)=3 υ逆(H2)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必定增大B.高升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响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响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6molB,发生以下反响: 4A(g)+6B(g)4C(g) +5D(g) 。

5.在 2L 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若经5s 后,剩下的 A 是,则 B 的反响速率是()A. mol /L·s B . mol /L·s C . mol /L·s D . mol /L·s 6.已知: X(s) + 3Y(g)2Z(g),H< 0。

为了使该均衡向生成Z 的方向挪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别出Z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7.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响,欲使反响速率增大,采用的反响条件正确的组合是()反响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 5%盐酸⑤ 10%盐酸⑥ 15%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停振荡⑩快速混淆后静置A.③⑥⑦⑨B.③⑤⑦⑨C.①④⑧⑩D.②⑥⑦⑩8.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响A(g)+3B(g)2C(g)达到均衡时,n(A) ∶ n(B)∶n(C)=2 ∶ 2∶ 1。

2019——2020年选修4鲁科版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专练

2019——2020年选修4鲁科版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专练

2019——2020学年选修4鲁科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专练题组一速率—时间图像1.(2018·合肥高二质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催化剂失效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C.降低体系温度D.增大容器的体积答案 C2.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

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D可能是气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答案 A3.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 2和I2,发生反应H2(g)+I2(g)2HI(g)ΔH<0,当达平衡后,t0时若保持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而改变某一反应条件,使平衡移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C.H2转化率增大,HI平衡浓度减小D.t0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体积或升高体系温度答案 A题组二时间—浓度(物质的量)图像4.(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月考)已知X(g)和Y(g)可以相互转化:2X(g)Y(g)ΔH<0。

现将一定量X(g)和Y(g)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则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B.a、b、c、d四个点表示的反应体系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只有b点C.25~30 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0.08 mol·L-1·min-1D.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Y的浓度答案 D5.(2018·济南高二质检)已知反应X(g)+Y(g)n Z(g) ΔH>0,将X和Y以一定比例混合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改变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b
5( 2008 广东化学 15).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在管壁上的
钨可以发生反应: W(s)+I 2(g)
WI 2(g) △ H<0 (温度 T 1<T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1 A .灯管工作时,扩散到灯丝附近高温区的
T2
WI 2(g) 会分解出 W ,W 重新沉积到灯丝上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2008 年高考试题汇编
孙明亮
1( 2008 全国 I 11)已知: 4NH 3(g)+5O 2(g) = 4NO(g)+6H 2O(g),△ H= - 1025 kJ/mol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
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 ...的是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 HNO 3 浓度为 1.00 mol · L-1、 2.00
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 实验温度为 298 K 、308 K ,
时间
T1 T2
法,研究 mol ·L -1, 每次实验
HNO 3 的用量为 25.0mL 、大理石用量为 10.00g。
(1)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 3 浓度/ mol · L -1
B . a=b
C. a<b
D .无法确定
4( 2008 广东化学 9)已知 Ag 2SO4 的 K sp 为 2.0×10-5,将适量 Ag 2SO4 固体溶于 100mL 水中至刚好饱和, 该 过程中 Ag +和 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 (饱和 Ag 2SO4 溶液中 c(Ag +)=0.034mol/L )。若 t1 时刻在 上述体系中加入 100mL 0.020mol/L Na 2SO4 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 t1 时刻后 Ag +和 SO42-浓
B .灯丝附近温度越高, WI 2(g) 的转化率越低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 c(W ) c(I 2) c(WI 2 )
D .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
6( 2008 全国 II )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 CO2( g) +H 2(g)
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2HI(g) ,在温度 T1 和 T2 时,产物的量
A .T1> T2, ΔH > 0 C.T1< T2, Δ H> 0
B. T1> T2, Δ H< 0 D. T1< T2, Δ H< 0



9( 2008 广东化学 20). (11 分 )


某探究小组用 HNO 3 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
3
O 2(g)
2
△ H1=+765.2 kJ ·mol -1
(1)请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 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 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2)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 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 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
大 NH 3 生成量的建议:
NH 3。进一步研究 NH 3 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光照、 N2 压力 1.0× 105 Pa、反应时间 3
h) :
T/ K
303
313
323
353
NH 3 生成量/ (10-6 mol)
4.8
5.9
6.0
2.0
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 2O(1)==2NH 3(g)+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目的

298
粗颗粒
2.00
(Ⅰ )实验①和②探究 HNO 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

的影响; (Ⅱ )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

应速率的影响; (Ⅲ )实验①和
探究大理

石规格 (粗、细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实验①中 CO 2 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1
1
1
1
依据反应方程式 CaCO3+HNO 3== Ca(NO 3)2+ CO 2↑ + H2O,计算实验①在 70~90s 范围内 HNO 3
2
2
2
2
的平均反应速率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
(3)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实验②、③和④中
CO2 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10( 2008 广东化学 24)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有实验报道:
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 N2 在催化剂 (掺有少量 Fe2O3 的 TiO 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
c
2( 2008 山东卷 14) .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
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 H2 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H2O=CO2+H2
K= c(CO ) c(H 2O ) . 恒容时,温度升高, H2 浓 c(CO 2) c( H 2)

(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 N 2(g)+3H 2(g)
2NH 3(g)。设在容积为 2.0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60mol N 2(g)
3( 2008 广东化学 8)将 H2(g) 和 Br 2(g) 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 H 2(g)+Br 2(g)
2HBr(g) △
H <0,平衡时 Br 2(g) 的转化率为 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
Br2(g) 的转化率为
b。 a 与 b 的关系是
A .a>b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7( 2008 天津卷 8. ) 对于平衡 采用的方法是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
A . 升温增压
B .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
D . 降温增压
8( 2008 四川 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 2(g) + I 2(g)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质 的

CO2
H2

验量
CO
CO(g)+H 2O(g)进行甲、乙、丙、
H2O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 n(CO)的大小顺序是
A. 乙=丁>丙=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