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赤壁练习新人教版2019101127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习题新人教版

24 诗词五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结庐.(lú)燕.脂(yān)车马喧.(xuān)提携.(xié)折戟.(jǐ)不胜簪.(zān)殷.勤(yīn)谩.(màn)嗟.日暮(jiē)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问君何能尔.(如此,这样)(2)浑.欲不胜簪(简直)(3)黑云压城城欲摧.(坍塌)(4)折戟沉沙铁未销.(销蚀)(5)殷勤..问我归何处(情意恳切)(6)我报.路长嗟日暮(回答)3.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D)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D.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解析: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4.文学常识填空。
(1)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2)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3)李贺,字长吉,因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李昌谷。
有“诗鬼”之称。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4)《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
作者杜牧,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
(5)《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
作者李清照,宋代(朝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5.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春望》中曾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饮酒》同步练习一、解释下列词语:1.结庐: 2.喧:3.君: 4.心远地自偏:5.悠然: 6.辨:7.忘言: 8.相与还:二、根据提示写句子。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与陶渊明的“ , ”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3.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 。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 。
5.历来评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
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饮 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 .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
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阅读《饮酒》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答: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答: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
答:4.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蕴含的哲理。
答: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1.结庐:建造房屋。
庐:简陋的房屋。
2.喧:吵闹的声音。
3.君: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文中指陶渊明。
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4.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第2课时)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24 诗词五首第二课时课时训练1.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浑.欲不胜簪(2)折戟沉沙铁未销.(3)黑云压城城欲摧.(4)我报.路长嗟日暮3.下列各项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阅读《赤壁》,完成4、5题。
4. “前朝”在这里是指。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的“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阅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完成6、7题。
6.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第一、二句所写的梦境。
7.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课时训练答案1.(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
2.(1)简直(2)销蚀(3)坍塌(4)回答3.B4.赤壁之战的时代5.“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
6.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
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7.“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4赤壁 阅读练习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
八年级
内容精选
学知识要点,背诵课文,基础知识很重要!
人教版初中语文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24赤壁阅读练习
一、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共7分)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 。
诗人杜牧和 ________合称“小李杜。
(3分)
2.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2分)
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2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9~20题。
(5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
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2)(含试卷)

24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饮酒(其五) 春望名校讲坛1.写作背景(1)《饮酒》(其五):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常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借诗书写感慨。
(2)《春望》:该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次年三月,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3)《雁门太守行》: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战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
《雁门太守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的。
(4)《赤壁》: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这一历史形势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34岁的东吴军统帅周瑜,是这次战役的关键人物。
这首诗是杜牧经过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想起了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历史,借题发挥而写的怀古咏史之作。
(5)《渔家傲》: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的大海、蓬舟等,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有关。
2.考点链接把握诗人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背景。
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二指作者的人生经历。
(2)分析诗眼。
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作者的情感。
(3)解读意象。
作者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4)借助典故。
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逸事、趣闻、寓言、传说或有出处的诗句等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
【习题链接】见“饮酒(其五) 春望”“课内精读”T8,“拓展阅读”T11;“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拓展阅读”T1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2.下列各句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学诗谩有惊人句同, 。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飞鸟相与..还(相伴)B.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C.浑.欲不胜簪(全部)D.黑云压城城欲.摧(将要)5.下列作品与作者及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望》——杜甫——唐代B.《赤壁》——杜牧——唐代C.《雁门太守行》——李贺——宋代D.《渔家傲》——李清照——宋代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诗中的“结庐”“日夕”分别是什么意思?7.“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都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
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八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赤壁》练习 新

《赤壁》同步练习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戟:
2、销:
3、将:
4、认前朝:
二、填空。
5、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
抒发了之情.
6、,自将磨洗认前朝。
三、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7、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 。
诗人杜牧和________合称“小李杜。
8、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
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
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1、古代兵器
2、销蚀
3、拿,取
4、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二、5、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6、折戟沉沙铁未销
课后能力提升
三、7、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李商隐
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或:借东风)
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
【精编】2019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赤壁 阅读练习.doc

24 赤壁阅读练习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
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合称“小李杜。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答案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 咏史诗。
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同步练习
1、戟:
2
、销:
3、将:
4、认前朝:
二、填空。
5、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 抒发了 之情。
6、 ,自将磨洗认前朝。
7、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 。
诗人杜牧和 ________合称“小李杜。
8、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
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1、古代兵器
2、销蚀
3、拿,取
4、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二、5、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6、折戟沉沙铁未销
课后能力提升
三、7、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李商隐
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或:借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