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年30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目录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表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2)表三、环境质量状况 (15)表四、评价适用标准 (23)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7)表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6)表七、环境影响分析 (38)表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59)表九、结论与建议 (61)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30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单位宣威市能拓矿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伟丽联系人蒋校轮通讯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乐丰乡新月村联系电话6016传真——邮政编码655423建设地点宣威市能拓矿业有限公司烂坝煤矿工业广场东侧立项审批部门宣威市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批准文号宣工信技术证[2019]36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B0610占地面积(平方米)1057m2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2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1.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8.46%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2020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宣威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煤炭资源丰富,分布片多面广。
全市26个乡镇(街道)中有2个乡(镇)产煤,共有150多对矿井,每年煤的总产值在1200万吨以上,保有探明和预测储量21.78亿吨,主要分布在宝山、卡居、阿都、倘塘、来宾、谷兴、羊场、德来等8个矿区。
煤矸石作为采煤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随着煤炭生产的不断发展与日俱增,煤矸石长期堆放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而且对大气和水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另外随着煤矿机械化综采大规模采掘,产生的矸石中夹杂着一定量的原煤,直接填埋也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宣威市能拓矿业有限公司借助资源优势,在宣威市能拓矿业有限公司烂坝煤矿(以下简称“烂坝煤矿”)工业广场东侧实施建设年30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对烂坝煤矿产生的煤矸石进行洗选。
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总占地面积为1057m2,项目生产规模为年30万吨煤矸石洗选分离。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5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项目名称:年产5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建设项目
项目概况:
年产5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建设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县XX镇,总占地面积XXX平方米。
该项目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制砖成型、砖体烧结、包装等工序。
项目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矸石资源,开发生
态环保型建材,推动可持续发展。
1.项目环境基础
1.1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1.2建设规模及布局
1.3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2.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2.3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方法和技术
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3.1大气环境影响
3.2水环境影响
3.3噪声、振动及地质环境影响
3.4生态环境影响
4.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4.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4.2水环境保护措施
4.3噪声、振动及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4.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环境监测与管理措施
5.1环境监测措施
5.2环境管理措施
6.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
以上是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详细内容请参阅附带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特此向社会公示,欢迎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公示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煤焦油、洗油仓储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煤焦油、洗油仓储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娄底东信贸易有限公司煤焦油、洗油仓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稿)湖南葆华环保有限公司二0一六年十二月目录1 总论 01.1 任务由来 01.2 编制依据 (1)1.3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5)1.4 评价标准 (8)1.5 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5)1.6 评价工作重点 (18)1.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8)2区域环境概况 (23)2.1 自然环境概况 (23)2.2 生态环境概况 (27)2.3 社会环境概况 (27)3 现有工程概况 (29)3.1 项目概况 (29)3.2 收发油 (31)3.3 平面布置 (32)3.4 公用工程 (32)3.5 现有工程污染源分析 (32)3.6 现有环保设施及处理能力 (33)3.7 现存在的环境问题 (34)4 拟建工程概况 (35)4.1 项目概况 (35)4.2 主要建设内容 (35)4.3 平面布局 (36)4.4 储运工艺 (36)4.5 公用工程 (38)4.6 项目污染源分析 (39)4.7 污染物排放汇总及“三本账” (43)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6)5.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6)5.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1)5.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7)5.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3)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5)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5)6.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68)7 环境风险分析 (78)7.1 风险识别 (78)7.2评价等级与范围 (81)7.3 最大可信事故 (82)7.4 风险源项分析 (84)7.5 风险预测与评价 (86)7.6 安全现状评价 (106)7.7 风险防范措施 (106)8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16)8.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16)8.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17)9 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 (121)9.1清洁生产 (121)9.2各类指标的清洁生产分析 (121)9.3清洁生产管理 (122)9.4清洁生产评述结论 (123)9.5总量控制 (123)10公众参与 (124)10.1 目的、原则和方式 (124)10.2 公开环境信息 (124)11 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分析 (128)11.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28)11.2规划选址符合性分析 (128)11.3环境功能区划 (128)11.4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129)11.5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29)11.6 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结论 (129)1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31)12.1社会效益分析 (131)12.2环境效益分析 (131)13 环境管理与监测 (133)13.1环境管理 (133)13.2环境监测 (133)13.3排污口设置 (134)13.4“三同时”竣工验收 (134)14 结论与建议 (137)14.1评价结论 (137)14.2建议 (146)1 总论1.1 任务由来煤焦油是炼焦工业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萘、蒽等芳烃、芳香族含氧化合物(如苯酚等酚类化合物)以及含氮、含硫的杂环化合物等多种有机物,在常温常压下其产品呈黑色粘稠液状,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如沥青、耐高温材料等。
县鼎山华强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煤矸石治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模板】

**县鼎山华强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煤矸石治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规定,为公开本次项目的环境信息和强化社会监督,进行公众参与公告。
一、项目简述**县鼎山华强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煤矸石治理项目位于**市**县英武乡和平村,行政区划属**市**县英武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6°56′39.08″,东经111°38′7.13″,占地总面积约3.5239hm2。
山西灵石银源华强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县英武乡和平村与庆余村交界的山沟内,唯一的一条外运公路与相邻的旺岭煤矿共用,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山路坡大弯急。
因此山西灵石银源华强煤业有限公司拟建选矸楼,选矸后矸石需就近处置。
本项目拟处理山西灵石银源华强煤业有限公司的煤矸石,占用和平村杏树沟的灌木林地。
**县林业局以灵林资函[2018]34号《关于**县鼎山华强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煤矸石治理项目拟使用林地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该项目使用林地。
按照《一般工业固废堆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煤矸石所属类别为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矸石场总库容45万m³,主要建设内容有:修建拦矸坝、导水渠、排水渠等,总投资160万元,全部自筹。
二、本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矸石场建设的特点,本工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工程施工期及营运期。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建设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矸石场场地的清理和平整、矸石堆置对沟两侧植被的破坏以及道路、水槽开挖对地表土壤及植被的破坏。
(2)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与碾压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
(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大气污染主要为扬尘,来自于矸石场工程设施建设、入场道路的建设等产生的扬尘。
年产 15 万吨氧化锌水淬渣综合利用项目

年60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5
锤式破碎机
电脑数控筛下空 6
气式跳汰机
矸石脱水斗式提 7
升机 8 脱水斗式提升机
表 1-7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型号 TD75-800 L=现场确定
电动机 Y180L-4 GZG903
振动电机 MV-10-4 RCYB-800 ZD1535
电动机 Y132S-4 PCG8070
电机 Y225M-4 LKT12-3S 电脑数控柜 电磁阀 汽缸
原料及产品转运采用封闭皮带输送廊道,在原料堆场至跳 新建
汰车间、成品煤堆场和煤泥堆场建设封闭式输煤廊道。
生产用水由山泉水提供,生活用水由市政供水。
新建
市政供电
新建
位于厂区外面,砖结构办公室,用于厂区工作人员办公。 新建
1座
新建
2
堆场环节
原料堆场、矸石堆场、煤泥堆场、成品煤堆场均置于全封 新建
闭彩钢瓦厂房内。
焦精煤和末煤等可以进行综合利用的资源,煤矸石的堆存造成部分资源的浪费。因此,云
南XX工贸有限公司决定利用有利条件,进行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 年 60 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于 2020 年 8 月 20 日,取得宣威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
“投资备案证”(具体见附件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
稳定性:稳定
英文名称:DL-2-Octanol 分子式:CH3(CH2)5CH(OH)CH3
CAS 号:123-96-6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
沸点(℃):178-179℃ 闪点(℃):88℃
相对密度(空气=1):4.48 主要用途:用作聚乙烯塑料增塑剂、煤矿用浮选剂
3
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2006-2020 )《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名单:组长:郑振涛(韶关市人民政府市长)副组长:杨小明(韶关市人大副主任)尚伟(韶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剑鸣(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员:王青西(韶关市人民政府)李德军(韶关市人民政府)李步雄(市人大城建环资工委) 胡书臣(韶关市环保局)李维员(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刘德泉(韶关市经贸局)林嘉(韶关市财政局)吴振华(韶关市建设局)李卫中(韶关市农业局)聂云祥(韶关市国土资源局)马水源(韶关市水利局)罗育平(韶关市林业局)周伟源(韶关市城市管理局)梁韶灵(韶关市城乡规划局)王晓梅(韶关市旅游局)潘萌(韶关市统计局)廖朝国(韶关市卫生局)何超常(韶关市法制局)王功荣(韶关市交通局)谢祥腾(韶关市委政策研究室)沈学柏(韶关市公路局)吴生祥(粤北工业开发区)刘卫东(浈江区人民政府)张中坚(武江区人民政府)吴春腾(曲江区人民政府)李安平(乐昌市人民政府)许志新(南雄市人民政府)吴玉环(仁化县人民政府)许红(始兴县人民政府)朱余旺(翁源县人民政府)范秀燎(新丰县人民政府)邓建华(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德军(韶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胡书臣(韶关市环保局局长)韩保新(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彬(韶关市环保局副局长)《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顾问组:总顾问:李子森(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顾问:温琰茂(中山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吴兑(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黄国锋(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博士、高工)胡勇有(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编写组主要成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韩保新(研究员、副所长)李华(高级工程师)杨育青(研究员、室主任)李照勇(高级工程师、室主任)张恒军(工程师)何向红(研究员、中心副主任)郑伟(高级工程师)桑燕红(工程师、博士)郭梅(工程师、博士)刘伟民(工程师)孙娟(工程师、博士)韶关市环境保护局:张彬(高工、副局长)向建成(高工、科长)邓向荣(高工、副所长)杨余宝(工程师)胡文伟(副科长)招文锐(高工、站长)目录前言 (1)一、现状与发展压力 (1)(一)发展现状 (1)1. 山区资源型经济一枝独秀 (1)2. 环保责任得到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2)3. 构筑了重要的生态屏障 (2)4. 工业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3)5. 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4)(二)存在问题 (4)1. 地区协调发展失衡,可持续发展能力削弱 (4)2. 环境建设任务严峻,局部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加剧 (5)3. 环境管理建设任重道远 (8)(三)未来的压力 (9)1. 发展引起的环保压力剧增 (9)2. 迫切需要产业升级改造和发展新型主导产业 (10)3. 资源优势逐渐减弱 (10)4. 土地利用及相关规划对开发建设的约束力不强 (10)二、总体目标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1)(三)基准年 (12)(四)规划目标 (12)三、主要规划任务 (15)(一)分类控制,保障环境安全,提升服务功能 (15)1. 构建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与格局 (15)2. 以“三区”划分实施分类控制 (18)(二)环境功能分区,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目标 (21)1. 水环境功能区划与控制目标 (21)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与质量控制 (28)3. 声环境功能区划与质量控制 (28)(三)全面推进污染控制,确保环境质量改善 (36)1. 推进水污染综合整治 (36)2.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 (44)3. 完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49)4. 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53)5. 落实声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58)(四)加强生态化系统建设,实现生态安全 (59)1. 建设区域自然保护体系 (59)2. 加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 (62)3. 强化水土流失生态保护 (63)4. 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 (64)5. 加强农业(农村)生态化建设 (67)6.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70)7. 矿区生态环境保护 (71)(五)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生态文明 (73)1. 实施比较发展战略, 实现经济要素结构升级 (73)2. 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生态工业体系 (73)3. 从环境资源禀赋出发,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78)4. 倡导可持续消费,培育绿色生态文明 (82)四、实施保障措施 (83)(一)完善政策机制,强化环境管理 (83)(二)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85)(三)健全投资体系,完善经济政策 (88)(四)以科技创新,支撑跨越式发展 (90)(五)加大环保投入,落实重点工程 (91)附图:附图1-1-1韶关市行政区划图附图1-1-2韶关市水系及流域分布图附图3-1-1 韶关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附图3-1-2 韶关市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引导利用区附图3-2-1 韶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附图3-3-1 韶关市污水处理厂及固体废物处理场规划附图3-4-1 韶关市自然保护区现状及规划附图3-4-2 韶关市主要饮用水库集水区及水源涵养区附图3-4-3 韶关市规划新建森林公园附图3-4-4 韶关市绿色通道建设工程规划前言韶关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楔落在粤湘赣三省交汇处,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古老、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都是华南沿海地区连接长江、黄河流域最重要的陆路通道,为广东省老重工业基地,中国山水名城和珠江三角洲重要生态屏障。
煤矸石发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 言本工程全部使用内资,由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与山西省文水金地煤焦有限公司共同合资建设,股本金占总投资的20%。
其中: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占51%,山西省文水金地煤焦有限公司占49%,资本金以外的80%资金向银行贷款。
级《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开发产业项目规划》,2006年8月列入《山西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2006年9月又列入吕梁市“双百双千”重点工程项目。
“煤焦电化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包括:煤矿、选煤厂、焦化厂、电厂、合成氨厂、水泥厂等项目。
整个产业链项目以煤矿建设为基础,煤矿生产的原煤经洗选后,精煤用于炼焦;中煤、煤矸石、煤泥作为电厂的燃料;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渣与当地优质的石灰岩资源作为水泥项目的【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原料;利用焦炉煤气生产合成氨,合成氨进一步转化作为钾盐产品的上游原料;水泥余热和电厂所发电能全部上网,电厂还可为各项目提供生产所需的蒸汽并彻底解决文水县城集中供热问题。
目前公司煤矿、选煤厂、焦化厂、合成氨厂正在建设中,水泥厂已经通过环评审批。
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煤矸石发电工程,规划容量2×300MW级空冷机组。
本期建设1年煤第 1 章工程概况拟建工程名称、规模、环保措施及基本构成见表1-1。
表1-1 拟建工程基本构成一览表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2.1项目建设必要性2.1.1 项目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1)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情况t/a水县城供热,产生的炉渣和粉煤灰用于水泥厂生产水泥,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采取了有效的环保措施,能够做到各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文水经济开发区和山西金地煤焦有限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拟建工程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利用金地公司选煤厂产出的煤矸石、中煤和煤泥来发电、供热,既节约能源,又能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文水县城的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采暖方式仍为分散的小锅炉供热,甚至还有土暖气和小煤炉供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关市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规划概述1.1规划编制背景韶关市有悠久的采煤历史,分布着众多煤矿矿山,曾有国营、民营、个体煤矿共约3000余个矿井。
2005年梅州“8.7”矿难后,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告2005年第8号《关于申请未被受理或受理后经审核不予颁证和已受理正在审查的应停产整顿矿井名单(第三批)的公告》的要求,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关停全省全部煤矿。
韶关市包括已核定的111家煤矿全部关闭,全市退出煤炭生产行业。
近百年来,煤矿开采时排出的大量煤矸石废弃堆积在各矿井附近,侵占大量耕地、林地和工矿用地,污染环境,破坏地质地貌景观。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区范围不断扩展,煤矸石堆积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
韶关全市退出煤炭行业后,煤矸石废弃堆积造成的影响成为了突出的社会问题。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韶关市政府委托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韶关市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
1.2规划名称及范围规划名称:韶关市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韶关市,重点范围为浈江区原曲仁矿务局矿区区域。
1.3规划规模与目标规划规模:近期规划利用原曲仁矿务局矿区区域积存的煤矸石,规划建设4台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00MW。
规划利用煤矸石总量约为0.791×108t。
规划目标:以煤矸石资源为依托,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以各矿区水、电、土地、运输等条件,结合当地电力需求,按照《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的要求,结合各矿区煤矸石的特点,以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为重点,实现煤矸石资源化利用。
1.4 规划开发利用时序及利用量专项规划提出了三种煤矸石开发利用时序方案。
(1) 首期工程建设2×300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二期规划2×300MW 亚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的方案。
(2) 首期工程建设1×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二期规划1×60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的方案。
(3) 首期工程建设2×300MW 亚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二期规划1×60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的方案。
1.5 煤矸石资源利用方案1.5.1煤矸石利用量及取采时序规划一期电厂以2013投产年运行,取采韶关市浈江区内煤矸石;二期电厂以2015年投产运行,取采韶关市内其它区县的煤矸石。
煤矸石取采时序见下表。
表1.5-1 煤矸石取采时序及利用量序号项目名称装机规模(MW)规划利用煤矸石位置利用煤矸石量(104t/a)投产时间1 一期电厂600 韶关市浈江区165.6 20132 二期电厂600 韶关其它区县165.6 2015 1.5.2煤矸石取采和运输方式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分层的露天取采方式。
对矸石场表面杂草、灌丛等进行清理和整治,沿矸石堆场等高线,根据煤矸石堆场地形地质和堆高,选用半连续取采、间歇取采或拉斗铲倒退取采工艺。
取采后煤矸石通过公路运至煤矸石电厂的贮煤场。
运输路线依托现有省道、县道和乡村公路,不另建公路。
规划龙塘边电厂厂址紧临S246,各煤矸石堆场原有运煤公路均可直接利用,可以满足煤矸石运输的需要。
1.6掺烧煤供应及运输规划考虑设计煤种为当地煤矸石掺混山西晋东南无烟煤,混合比例为60:40。
每台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每年消耗无烟煤约5.5×105t。
煤炭由火车运输到厂址专用铁路货站,再经皮带运输机运至电厂贮煤场。
1.7煤矸石发电厂规划及接入方案1.7.1发电厂厂址方案根据韶关市煤矸石分布特征,专项规划进行电厂选址时重点考虑了浈江区犁市镇到仁化县董塘镇一带区域。
规划推荐厂址为龙塘边厂址。
龙塘边厂址位于浈江区犁市镇北面约4.5km龙塘边村的北侧,东面紧靠S246公路,到韶关市区边缘直线距离约12.5km。
厂址的东面为S246公路,西面为山体,山头高程约212m,南面为龙塘边村,距离约500m,北面为宋屋村,距离约800m,厂址场地开阔平坦,大部分自然高程在90m~100m间,南北方向可利用范围约1000m,东西方向可利用范围约600m。
1.7.2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韶关煤矸石发电项目首期工程2×300MW电力主要就地消化,满足韶关市的供电需要。
首期2×300MW煤矸石发电项目#1机组计划在2013年3月投产,#2机组计划在2013年9月投产,初步考虑以220k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220kV出线2回同塔架设,导线截面初步考虑采用2×400mm2,接入220kV的武江站,单回线路长度约20km。
二期600MW以220k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220kV出线2回同塔架设接入芙蓉站,导线截面初步考虑采用2×400mm2,配套将芙蓉~曲江220kV线路改造成大截面导线。
1.7.3电厂水源、燃料运输和灰场(1)淡水水源。
电厂拟采用带冷却塔的二次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拟取自武江。
电厂生活水拟采用城市生活供水系统。
(2)燃料运输。
煤矸石采用汽车运输运至电厂的贮煤场。
山西晋东南煤由火车运输到厂址专用铁路货站,再经皮带运输机运至电厂贮煤场。
(3)灰场。
规划利用横岭灰场作配套灰场,总占地面积约98.4万m2。
1.8环境保护规划1.8.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措施规划电厂确定选用CFB锅炉,采用炉外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可满足广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612-2009)第3时段二氧化硫240 mg/Nm3的排放限值。
(2)烟尘污染防治措施采用高效电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76%时,可满足广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612-2009)第3时段烟尘浓度100mg/Nm3的排放限值。
(3)NO X污染防治措施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空预器出口NOx排放浓度不大于200mg/Nm3,可满足广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612-2009)第3时段NO X200mg/Nm3的排放限值。
同时,本规划项目预留加装SNCR脱硝装置空间和液氨储存场地。
1.8.2灰渣综合利用方案韶关2×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其灰渣量数值为(其中灰和渣各占50%)设计煤种176×104t/a;校核煤种209×104t/a。
拟对其回收利用于水泥厂和砖厂作建筑材料原料,或直接用作混凝土拌合料。
1.8.3废水利用方案对电厂化学酸碱废水、输煤系统冲洗水、锅炉定期排污和冲洗水等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除灰渣系统飞灰采用正压气力除灰系统、底渣采用干式机械除渣系统,无除灰渣系统冲洗水排放。
2规划区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1环境质量回顾性评价2.1.1环境空气质量回顾性评价2007~2009年间,韶关市区的SO2、TSP浓度呈下降趋势,NO2、PM10浓度先下降后上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相差不大。
从以上数据分析,韶关市近年大气环境质量中SO2和TSP浓度指标表现出优化趋势,其它指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总体变化不明显。
2.1.2地表水质量回顾性评价2007~2009年间,韶关市区的江河水质总体呈改良趋势,除了Ⅱ类水域达标率先下降后上升外,其它达标率数据逐年攀升。
从以上数据分析,由于韶关市近年加大了排污综合整治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主要江河水体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2.1.3声环境质量回顾性评价2007~2009年间,除韶关市功能区噪声夜间年平均值上升之外,环境噪声年均值、市道路交通噪声年均值和市功能区噪声昼间年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
从以上数据分析,韶关市的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并未因生产建设及交通车辆的增多而恶化。
2.1.4生态质量回顾性评价2007~2009年间,韶关市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个数、面积及其占全市国土面积的比例均有所上升;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后,韶关市的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末的71%下降至65.5%,年底时回升至66.1%,2009年底回升至66.8%。
2.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2.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涉及水体的pH、氨氮、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硫化物、砷、汞、镉、铅等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相应标准。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涉及的武江、浈江、北江各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均能达到相应水功能区划的要求。
2.2.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对石灰冲、石下及新桥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pH 值、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总大肠菌群、氟化物、硫化物、砷、汞、镉、铅、六价铬、铜、锌、锰。
监测结果表明,三个监测点位除了总大肠菌群出现超标现象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2.2.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规划区域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花坪镇、大塘镇新桥村、犁市镇镇区、新茶山村、韶关市区、重阳镇镇区、梅村镇镇区等七个监测点的SO2小时平均浓度、NO2小时平均浓度、SO2日均浓度范围、NO2日均浓度、PM10日均浓度和TSP 日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的二级标准的要求,无超标现象,项目区附近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2.3规划区主要环境问题分析(1)现有林分质量不高,生态公益林树种单一、森林结构简单,致使生态功能整体水平不高;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局部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2)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农村及城镇生活污染日益突出,化肥、农药、地膜及土壤污染危害加剧,饮用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有些矿山长期非法民采和尾矿不合理的堆放,不但破坏了原有矿石的储量,而且引发了滑坡、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矿山采选过程中,来自矿石、废石堆和尾矿坑中的硫化物矿物,经氧化后形成的大量酸性矿山废水引起周围下游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周围水体的严重酸化,直接影响农田和村民食用水的质量。
(4)韶关市水土流失面积911.91km2,其中自然侵蚀面积783.85km2,人为侵蚀面积128.06km2;全市被水土流失危害的农田达33.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6.79%。
(5)部分流经主要城镇的河段由于受纳了沿岸的生活和工业污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出现超标现象。
(6)火力发电厂、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和水泥等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曲江等局部区域的大气环境影响较大和造成大污染。
(7)工业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的处理不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矿渣等固体废物污染加重,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程度偏低。
(8)铀矿床区和放射性核素伴生矿床的开采与水冶造成污染物的外排,产生高放射性区域;部分铀矿山退役遗留下的退役渣堆和设施对周围居民造成附加照射;一些新的伴生矿开发利用项目未开展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