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中药化学考试辅导: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中药化学分离方法及原理

中药化学分离方法及原理中药化学分离方法及原理中药是指源自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经过特定的加工方法制备而成的药物。
由于中药中含有大量的化合物,如何从中药中分离出目标化合物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一环。
为了实现中药中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研究者们开发出了多种中药化学分离方法。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中药化学分离方法及其原理。
1.薄层层析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薄层层析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中药质控中的一种有效分离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在固相上的吸附、分配和迁移的差异实现分离。
首先将待测物溶液点于薄层层析板上的起点位置,然后将层析板放入含有合适溶剂的封闭槽中,溶剂沿着层析板上升,使物质在固相上分离。
待移液行程到一定距离后,取出层析板,晾干后进行检测。
2.离子交换层析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IEC)离子交换层析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离子与交换相中离子的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样品通过带电荷的固定相,利用样品中离子与交换相中离子的交换反应,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分离。
该方法适用于分离具有不同电荷的化合物。
3.凝胶层析法(Gel Chromatography, GC)凝胶层析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化合物分子大小、形状等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多孔凝胶固体填料,将待测物通过填充柱,随着样品在凝胶中的迁移,分离出不同大小、形状的化合物。
较大分子将在凝胶孔隙内扩散较快,迁移速度较快,而较小分子则相反。
4.对流层析法(Column Chromatography, CC)对流层析法是一种适用于大量样品处理的常用分离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测物样品通过填充在玻璃柱中的吸附剂,利用吸附剂对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通过在柱上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样品在柱中进行逐渐分离,进而获得目标化合物。
5.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气相流动状态下化合物在固相或液相填充柱上的分配和迁移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化学

多选 除去鞣质的方法有 A.铅盐法 B.明胶法 C.聚酰胺吸附法 D.石灰法 E.冷热处理法 可以用于氨基酸检识的试剂有 A.茚三酮试剂 B.吲哚醌试剂 C.l,2-萘醌-4-磺酸试剂 D.碱式硫酸酮试剂 E.α-萘酚试剂
A.萃取法B.冷冻法 C.升华法D.碱溶酸沉法 E.Girard法
4.分离薄荷油中的薄荷脑可采用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皂苷的分类
性状 苦味、吸湿性 溶解性、发泡性 溶血性
显色反应
1
2
3
4
5
实例 人参(结构)、甘草、黄芪、柴胡、知母
提取分离 沉淀法分离
第八章 皂苷
配伍选择题
第八章 皂苷
A.三氯乙酸反应B.13C—NMR中的季碳数 C.中性醋酸铅试剂D.IR光谱 E.吉拉尔试剂 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 区别β-香树脂醇型和α-香树脂醇型三萜苷 区别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 区别D-型和L-型甾体皂苷
3.麝香中主要有效成分且具特有香气、对冠心病有一定疗效的成分是
A.麝香酮 B.麝香吡啶 C.多肽D.脂肪酸 E.胆甾
4.蟾酥中不存在的成分是
A.5-羟色胺 B.蟾毒配基 C.蟾蜍甾二烯 D.强心甾苷 E.肾上腺素
5.牛黄具有解痉作用,其对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主要是由哪个成分引起的
A.SMC B.去氧胆酸 C.胆红素 D.石胆酸 E.胆酸
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简约工作汇报模板
汇报日期
提取
溶剂提取法
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升华法等
分离和精制
溶解度、分配系数、吸附性等
鉴别
色谱法、波谱法
总论
3
2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化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先进且应用较广的方法
2.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3.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
4.常用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
5.常用中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结构测定方法和重要生物活性
6.常用中药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成分。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化学

第二章 生物碱
第二章 生物碱
二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生物碱的性状、味道和旋光性 小分子生物碱和液态生物碱(如:烟碱、槟榔碱)有挥发性。 个别具有升华性(咖啡因、川芎嗪)。
2.游离生物碱和生物碱盐的溶解性 亲水性生物碱————季铵型生物碱(厚朴碱);具有半极性的NO配位
键的生物碱(氧化苦参碱);小分子生物碱(麻黄碱、烟碱);酰胺碱 (秋水仙碱、咖啡碱);易溶于水和酸水,醇。
苷的提取分离 结构测定 NMR,分子旋光差法
苦杏仁苷
第三章 糖和苷
单选题 1.下列化合物最容易被酸水解的苷是 A.2-氨基六碳糖 B.六碳糖 C.七碳糖 D.甲基五碳糖 E.糖醛酸 2.确定苷键构型可采用 A.乙酰解反应 B.分子旋光差(Klyne法) C.弱酸水解 D.碱水解 E.强酸水解
第四章 醌类
第十一章 其他成分
一、鞣质 分类、除去鞣质的方法、还原性
二、桂皮酸 分类及举例
三、有机酸 金银花——绿原酸(极性大)
第十一章 其他成分
配伍选择题 A.冷热处理法 B.石灰法 C.铅盐法 D.明胶法 E.溶剂法 1.使鞣质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的除鞣质方法是 2.使鞣质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水不溶物的除鞣质方法是 3.利用鞣质与碱成盐后难溶于醇这一性质的除鞣质方法是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呈橘红色斑点)
纸色谱常用于水溶性生物碱、生物碱盐和亲脂性生物碱的分离检识。
气相色谱主要适用于挥发性生物碱的分析,如麻黄生物碱、烟碱等
第二章 生物碱
四 实例 1.苦参
极性:氧化苦参碱>羟基苦参碱>苦参碱。(均属于双稠哌啶类) 生物活性总碱消肿利尿、抗肿瘤、抗病原体、抗心律失常等。 2.麻黄 有机胺类,以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主 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不易和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麻黄碱的 碱性<伪麻黄碱;草酸麻黄碱难溶于水,草酸伪麻黄碱易溶于水。盐酸麻 黄碱难溶于氯仿,盐酸伪麻黄碱易溶于氯仿。 显色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25

[模拟]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25最佳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利用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A.结晶或重结晶B.溶剂沉淀法C.液—液萃取D.盐析法E.透析法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
利用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液—液萃取法。
结晶或重结晶是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进行分离;溶剂沉淀法和盐析法是利用溶解度或溶剂极性的改变进行分离;透析法是利用分子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故正确答案为C。
第2题: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苷类酸水解的先后顺序的是A.N-苷>C-苷>S-苷>O-苷B.C-苷>O-苷>S-苷>N-苷C.N-苷>O-苷>S-苷>C-苷D.S-苷>O-苷>N-苷>C-苷E.O-苷>S-苷>N-苷>C-苷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苷的酸水解规律。
按照苷键原子的不同,酸水解的难易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即最容易水解的为N-苷,最难水解的为C-苷。
故正确答案为C。
第3题: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红色的是A.羟基蒽醌类B.查耳酮类C.香豆素类D.生物碱E.黄酮类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香豆素的显色反应。
香豆素因具有内酯环可以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结果生成红色络合物。
故正确答案为C。
第4题:一般不发生盐酸—镁粉反应的是A.二氢黄酮醇B.异黄酮C.黄酮醇D.二氢黄酮E.黄酮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黄酮的显色反应。
盐酸—镁粉反应可以用来鉴别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反应后溶液呈橙红至紫红色。
但查尔酮、橙酮、儿茶素类则无该显色反应。
异黄酮类除少数例外,也不显色。
故正确答案为B。
第5题:生物碱薄层色谱常用显色剂是A.Molish试剂B.硅钨酸试剂C.改良碘化铋钾D.雷氏铵盐E.饱和苦味酸试剂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生物碱的色谱检识。
生物碱类薄层色谱最常用的显色剂是改良碘化铋钾,阳性反应为橘红色斑点。
故正确答案为C。
中药化学分离方法及原理

中药化学分离方法及原理
中药化学分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分离方法通过六种原理进行分离:溶解度、分配比、吸附性、沸点、分子大小、解离程度。
2. 溶解度:通过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离,例如沉淀法。
3. 分配比:在两种液体中的分配比例不同进行分离,例如液-液萃取法、液-液分配色谱法。
4. 吸附性:利用吸附性进行分离,根据范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例如大孔吸附树脂法。
5. 沸点:利用沸点进行分离,先沸腾先分离,例如分馏法。
6. 分子大小:利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例如凝胶过滤法、超滤法、超速离心法等。
7. 解离程度:利用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这些分离方法在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中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可以根据不同的物质性质和分离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2014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化学部分

2014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化学部分:
中药化学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化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先进且应用较广的方法
2.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3.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
4.常用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
5.常用中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结构测定方法和重要生物活性
6.常用中药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成分。
2017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二章)

2017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二章)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各位考生朋友们做好复习计划,好好备考,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2017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二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一)分离方法: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极性吸附剂上有机化合物的保留顺序:氟碳化合物<饱和烃<烯烃<芳烃<有机卤化物<醚<硝基化合物<腈<叔胺<酯醛酮<醇<伯胺<酰胺<羧酸<磺酸※2.分配色谱: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正相色谱&反相色谱正相色谱:固定相强极性溶剂(硅胶吸附剂);流动相弱极性溶剂(氯仿,乙酸乙酯)分离极性分子&中等极性分子极性小的先流出反相色谱:流动相强极性溶剂(甲醇-水/乙腈-水);固定相弱极性溶剂(十八烷基硅烷/C8键合相)分离非极性分子&中等极性分子极性大的先流出官能团极性:糖>酸>酚>水>醇>胺>酰胺>醛>酯>醚>卤代烃>烃极性官能团越多,极性越大(甲醇>乙醇>氯仿>苯)3.凝胶色谱: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到达分离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且分离时先出来(二)质谱MS1.电子轰击质谱: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电喷雾店里质谱:大分子&小分子3.化学电离质谱(三)核磁共振谱NMR低场在左侧,远离TMS峰,数值大1.化学位移δ=信号峰位置-TMS峰位置/核磁共振仪所用频率*1062.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诱导效应:电负性越强,信号峰在低场出现;共轭效应:p-π共轭(孤对电子与双键)移向高场;π-π共轭(两个双键)移向低场化学键的各向异性:叁键化学位移移向高场,碳碳、碳氧双键移向低场;苯环移向低场;δCH3<δCH2溶剂:形成氢键移向低场浓度、温度3.峰裂分数:n+1 规律n为相邻碳原子上的质子数峰面积:质子的数目峰的裂分原因:相邻两个氢核之间的自旋偶合(自旋干扰);多重峰的峰间距:偶合常数J,用来衡量偶合作用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胶、氧化铝是极性吸附剂,遵循“相似者易于吸附”的经验规律。
活性炭为是非极性吸附剂,与硅胶、氧化铝相反。
为避免发生化学吸附,酸性物质宜用硅胶,碱性物质则宜用氧化铝进行分离。
2.极性及其强弱判断
化合物的极性由分子中所官能团决定
3.吸附色谱法应用
4.聚酰胺
聚酰胺吸附属于氢键吸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氨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
吸附强弱则取决于各种化合物与之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
聚酰胺特别适合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