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修辞手法精选测试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和练习(含答案)(单项复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和练习(含答案)(单项复习)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目录一、读下列句子,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拟人句,再归纳拟人句的特点。

二、读下列句子,想想每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特点。

三、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只填写比喻、拟人)四、用下列事物分别造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月亮、星星、荷叶、湖面、柳树、花朵【答案】。

一、1.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小结:拟人句把物当做人来写,使“物”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感情,还可以用称呼人的词语来称呼这个“物”。

二、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水泥道比作地毯。

)……………………小结:判断是不是比喻句,看这句话有没有把一个物体比成另一个物体。

有一种句子,把事物比做人,如“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这样的句子依然是比喻句,不是拟人句。

三、1.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先比喻,后拟人。

)四、1.(1)圆圆的月亮像一个银色的大圆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月亮婆婆正慈祥地望着我们,她笑得那么和蔼可亲。

……………………小结:造比喻句,思考:这个事物像什么呢?把这个事物比作什么呢?造拟人句:像写童话那样,直接把这个事物当成人,用上人的称谓,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思想、情感、语言。

正文一、读下列句子,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拟人句,再归纳拟人句的特点。

1.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2.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4.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5.月亮姑娘起床了,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7.柳树姑娘站在河边照镜子。

8.溪水中,金鱼弟弟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9.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10.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10——修辞手法(含答案+详细解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10——修辞手法(含答案+详细解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10——修辞手法(含答案+详细解析)期末复习专项训练10——修辞手法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1.下面对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夸张)B.他长得像爸爸,不像妈妈。

(比喻)C.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反问)D.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拟人)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有静气的人,就像巍峨的大山。

B.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C.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

D.他的脸红扑扑的,好像是刚喝过酒似的。

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B.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C.海浪愤怒地拍打着礁石,掀起滔天巨浪。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B.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C.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蟑螂更好的歌手了。

D.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比喻)B.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拟人)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对比)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排比)6.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B.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比喻)C.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发出和谐的声音呢?(反问)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对偶)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10课《竹节人》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10课《竹节人》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10课《竹节人》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叉.腿(chā)差.不多(chà)B.一绺.(lǚ)人头攒.动(cuán)C.咋.呼(zhā)手一拂.(fú)D.模.样(mú)叱咤.风云(chà)2.对文章《竹节人》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统领全文。

B.全文围绕“迷”这个词展开。

C.竹节人受到老师的喜爱,说明老师让自己玩有私心。

D.“大步流星、怒气冲冲”,表现了老师威严的形象。

3.《竹节人》一课中作者在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并没收,说明老师()。

A.不喜欢竹节人,讨厌竹节人扰乱课堂纪律。

B.故作严肃态收取竹节人,体现出老师对竹节人的喜欢。

C.是个没有爱心的人。

4.下列加点词与“他俩心头的疙瘩解开了”中的“疙瘩”意思相同的是()A.竹节人就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B.我家养的小猫很淘气,经常把妈妈缠好的毛线给弄成一个疙瘩..。

C.经过一番开导,她心上的疙瘩..终于化解了。

D.奶奶告诉我桌上有一疙瘩..蛋糕,让我赶紧吃掉它。

5.下列对《竹节人》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这句话是对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课堂上严肃认真,课下童心不改的“老顽童”式的老师形象,表现出了竹节人受欢迎的程度。

B.“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表现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C.“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这句话是说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受到志趣的相近,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沮丧都消失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第10课《古诗三首》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 ) 捶( ) 凿( ) 焚( )洛( ) 锤( ) 函( ) 烫( )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B.比喻C.夸张D.排比(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4.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B.什么时候C.当时(2)这两句诗中的“”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

“”象征受到了重用,“”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

(4)诗句的意思是(5)诗句赞美竹子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B.坚韧顽强C.硬骨头5.比较阅读古诗,选择恰当的诗句填空。

《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

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

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B.等闲:平常C.浑:浑浊(3)诗句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留清白在人间。

部编版小升初专项训练10修辞手法(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专项训练10修辞手法(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专项训练10修辞手法(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小升初专项训练10修辞手法(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六年的研究生活多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B雪花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C傍晚,小鸟回巢了。

D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2、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小家伙似乎一夜间长大了一样,那么听话。

B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好像没有看见一样。

C猹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D这位叔叔,我好像在哪见过一样。

3、下列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A那蜜蜂XXX嗡嗡,忙得忘记了早晚。

B芒果树开的是不太团结的白花。

C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给哪位受惊的女士道歉。

D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4、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吗?B难道珍惜粮食不是一种美德吗?C珍惜食粮怎么不是一种美德呢?D谁说珍惜食粮不是一种美德?5、上面的句子没有应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一个夏天没下雨,庄稼干的差不多能点着火了。

B弹指一挥间,四十二年过去了。

C北京养育了千百万的有志青年,他们奔向祖国的大江南北。

D监房忽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的深潭中,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似乎可以闻声。

6、对以下语句所应用的修辞手法辨别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达到这个方针,他们考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考究假山池沼的共同,考究花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排比)B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快乐。

(拟人)C纸条无精打采的低垂着,一动也懒得动。

(比喻)D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真眼儿大。

(夸张)7、上面的告白词都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即营养,又清新,牙齿好喜爱。

(纳爱斯牙膏)B我饿了,喂喂我吧!(青岛城市垃圾箱上的广告)C一握XXX手,永远是朋友(XXX)D山之青,水至清;源之静,水至净;雾之轻,水至淳。

(千岛湖纯净水)二.判断。

1、“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这个是比喻句()2、“小蝴蝶们很亲热的落在客人身上。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专项复习(选择题)(试题)(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专项复习(选择题)(试题)(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专项复习(选择题)(试题)(有答案)小升初修辞手法专项复习(选择题)试卷-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A.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B.它的果实埋在地下,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C.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B.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C.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3.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B.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C.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D.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句是()A.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

——夸张B.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反问C.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拟人D.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比喻5.与“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应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A.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C.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D.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归类复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归类复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归类复习卷-(含答案)小升初修辞手法归类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七律·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薄走泥丸”两句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B.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用来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同时也说明了交友的重要性。

C.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

——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美景的由衷赞叹。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甲虫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B.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C.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D.山路哥哥找来石头弟弟帮忙,几块巨石一垫,便从水中过去了。

3.下面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热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拟人)B.昨天是花苞,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排比)C.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liǔ)儿。

(比喻)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对比)4.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A.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B.走进午门,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C.她的头往后仰着,一只苍白僵硬的手想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D.下雨了,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5.下面成语的修辞手法都用了比喻的一组是()。

A.莺歌燕舞山欢水笑春风得意一字千金B.地动山摇千钧一发迫在眉睫波光粼粼C.呆若木鸡前程似锦风景如画铁证如山D.排山倒海心惊肉跳妙笔生花情深似海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专项选择题试题(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专项选择题试题(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专项选择题试题(有答案)小升初修辞手法专项(选择题)试卷-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夸张)B.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拟人)C.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设问)D.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排比)2.下列选项中,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是()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排比、比喻)B.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拟人)C.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夸张)D.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反问)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水泥道上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B.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C.他们的歌声好像在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D.棕榈树那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

4.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这句话运用反复的手法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将险峻的山势与“细浪”“泥丸”作对比,想象奇特,衬托出红军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诗人运用夸张和大胆的想象,体现了“危楼”之高。

D.“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和“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这两句修辞手法相同。

5.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一幅幅田园巨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修辞手法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下列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填字母,21分)
A.比喻B.拟人C.排比D.反问
E.夸张F.对偶G.设问
1.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 )
2.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 ) 4.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

( )
5.他家的房子可小了,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 )
6.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
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
二、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21分)
1.早听说此地的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好
我的房间号码。

( )
2.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
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
4.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
其多!( )
5.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
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 )
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
7.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 ) 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10分)
1.下列句子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 )
A.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了早晚。

B.杧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

C.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给那位受惊的女士道歉。

D.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天上的云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
对所有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

D.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四、按要求写句子。

(20分)
1.医院里很安静。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窗外,风吹梧桐,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这棵榕树可以遮风挡雨。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8分)
老木匠的笛声
何为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街道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每天日落时分,住在隔壁的老木匠做完了一天的活儿,就坐在作坊一角,用那双全是厚茧的手,拿起笛子呜呜地吹响。

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庞,满脸渴慕的神情,一双聪颖发亮的眼睛,似乎正在寻找童话中的秘
密。

孩子看见:在灰暗的小作坊里,在堆积如山的刨花、木屑和碎木料中间,夕阳的余晖照亮了一个满头霜雪的老人,照亮了他那一支因为年长日久变了色的笛子。

就是这支细细的毫不起眼的笛子,当它吹奏起来的时候,忽然变得像魔笛一般神奇。

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啊!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只能唱歌的小鸟。

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也就怎样歌唱。

啊,要是能学会吹奏笛子该有多好!
又见红霞飞上西天,聂守信却没有等来老木匠的笛声。

他若有所失,急急来到木工间。

原来老木匠正忙着赶制一个大件,顾不得休息。

老人全神贯注,以至于有人在门口定定地凝视着他,也丝毫没有觉察到。

孩子没有作声,看见老木匠忙得满头大汗,就把一件件工具递给他。

老木匠是个沉默的人,乍一看,甚至使人感到他是严厉的。

但是,在共同的劳动里,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个世纪的邻居成了莫逆之交。

不久,聂守信从老木匠那里学会了笛子的吹奏法,简直可以跟师傅的笛声媲美。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1.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6分)
(1)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啊!简直就是一只有
灵性的小鸟。

( )
(2)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
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 )
(3)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也就怎样歌唱。

( )
2.短文以“_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聂守信小时候________、
________这两件事,其中对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得详细,
对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得简略。

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叫
作__________。

(6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非常精彩,它的作用是( )(4分)
A.说明笛声美妙神奇。

B.衬托聂守信熟悉鸟叫。

C.说明笛子犹如魔笛。

D.衬托老木匠教笛心切。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省略号省去了什么?请你仿照前面的
句子续写一句话。

(6分)
省略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仿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聂守信和老木匠为什么会成为“莫逆之交”?(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0 修辞手法
一、1.A 2.B 3.C 4.G 5.E 6.D 7.F
二、1.拟人 2.反问 3.比喻 4.设问 5.排比
6.对偶7.夸张
三、1.B
2.C
四、示例:1.医院里很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2.窗外,风吹梧桐,飒飒作响,像在欢笑。

3.这棵榕树像一把大伞一样,可以遮风挡雨。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五、1.(1)比喻(2)比喻、排比(3)拟人
2.笛声听笛学笛听笛学笛详略得当
3.A
4.由笛声联想到的各种鸟叫声。

示例:时而又变为山雀的叽喳。

5.因为聂守信和老木匠都酷爱音乐,在一次共同的劳动里,他们这一老一小成为知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