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本碑刻文书证误
古籍本鉴定敦煌写本辨伪共39页文档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古籍本鉴定敦煌写本辨伪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敦煌写本功德记读校札记》辨正

裘”谓子孙繁衍 ,世代相传祖辈功业 。 “ 冠盖”பைடு நூலகம்指
官 员 的冠 服 和 车 乘 。这 里 借 指 官 宦 之 家 。 循 汉书 ・
文依 据 原 文 注 明在 《 敦煌 碑 铭 赞辑 释》 中的 页码 与行 数 ,[ 2 ] 如1 9 ・ 2 0即表 示 第 1 9页第 2 0 行。
记》 一 文 中 “ 聋壑 ” 、 “ 澄 兰” 、 “ 易相 ”及 “ 草 继 ” 等语 词 的释 义 , 以便 学 术 界 更好 地
释 读敦 煌 写本 功 德记 并进 行 相 关研 究。
静 韵 ;叶 , 《 广韵》 “ 与涉切 ” ,以母人声 叶韵 。声
同而 韵 分静 、叶韵 ,唐 五代 西北 方 音 入 声 塞尾 已经 开
杨晓宇先生 《 敦煌 写本功德记读校札记》 ( 以下 简称 《 卡 L 记》 )一文对敦煌写本功德记文 书中部 分字
词 的 释 录略 作考 释 与补 正 、增 补 ,凡 2 3 条 。¨ 】 其 在 考 辨 释 义 上不 乏 精 当 之论 ,如对 “ 拔 帜 抉囊 ” 、 “ 恹恹” “ 涝笼 ”等 语 词 的辨 释 。但 笔 者 在 研 读 的 过 程 中 也 发 现一 些 辨 释还 有 值 得商 榷 之 处 ,今 不 揣 浅 陋 ,结 合 敦 煌 写 本 原 卷影 印资 料 ,运 用训 诂 学 、音韵 学 及 汉 语 俗 字研 究 的新 成果 ,从 汉 语 词 汇 文 化 的 角 度 对 ( ( 丰 L 记》 中几 条试 作 辨 正 于此 ,请 作 者及 大 方之 家斫 之 不吝 。
义” ,皆值得商榷 。
【 基 金 项 目] 本文 系国 家社 科 基 金重 大 招 标 项 目 “ 汉 语 史 语 料 库 建 设 与 研究 ” ( 1 0 & Z D 1 1 7 ) ,教 育部 2 0 1 3年 人 文 社科 规划 项 目 “ 敦煌 文献 疑 难字 词 研 究” ( 1 3 Y J A 7 4 0 0 8 1 ) 的成果 之 一 。
敦煌写本碑铭赞释录勘补

敦煌写本碑铭赞释录勘补作者:刘瑶瑶杨晓宇来源:《敦煌研究》2015年第01期内容摘要:敦煌写本碑铭赞文书历来是敦煌学研究所倚重的重要文献资料。
文章以前人释本为基础,参核缩微胶片及相关文献材料,补正了部分字词的释录,疏解了一些未被各类语文辞书收录的词语,以供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敦煌文书;碑铭赞;校释中图分类号:G256.1;K87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1-0071-06Abstract: Dunhuang manuscripts of carved inscriptions, epitaphs, and eulogies have always been important textual materials for Dunhuang Studies. Through research based on previous interpretations of manuscripts and by referring to various microfilms and relevant docu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supplementary explanations on several words and provides new interpretations on other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recorded in Chinese dictionaries in an effort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ther researchers.Keywords: Dunhuang documents; inscription, epitaph and eulogy; corr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敦煌写本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资料是学术界研究晚唐、五代与宋初我国西北地区的社会生活,宗教民俗,世家大族,民族关系,以及敦煌莫高窟的营建年代、开凿过程和塑画内容的珍贵资料。
敦煌变文疑难词语考辨三则

敦煌变文疑难词语考辨三则张小艳自上世纪初敦煌藏经洞面世百年来,有关敦煌变文词语的考释、校注,经过几辈学者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出现了许多集大成之作,如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下文简称《通释》)、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下文简称《选注》)及黄征、张涌泉合著的《敦煌变文校注》(下文简称《校注》)。
然而,由于敦煌变文多是晚唐五代时期民间书手所抄,其中每多俗写误字。
这些误字,或由音近通借使然,或因形近讹混所致。
上述作品在校正误字、释读疑难字词方面,已多有创获。
这里,我们打算沿着前辈的足迹,对变文中遗留的个别疑难词语进行考辨。
《伍子胥变文》中的“首”,前贤皆录作“垓首”,释为“百官之长”。
但“”并非“垓”字,而是“”,“首”当读作“魁首”,指居于首位者。
文中“国之首”,乃称子胥为国人的首领。
《韩擒虎话本》中的“壁”,或录作“敷壁”,释为“遮墙的帷帐”。
其实,“”也不是“敷”字,而是“缴”的省形字,“缴壁”指缠绕在墙壁四周用以遮饰的帷幕。
文中“权时把壁遮拦”,是说杨妃暂时用墙帷来遮挡皇帝的尸体。
《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中的“剜”,前辈都录作“剜剕”,释为“陪伴、追随”。
就字形来看,“”未必是“剕”字,极有可能是“挑”的类化俗字。
“剜”即“剜挑”,本义指“抠挖”,引申可表“挑选、拣择”。
文中“空是剜恶伴侣”说的是子女长成后专门挑选邪恶不善的人交往。
具体详尽的论证,详下文。
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首S.328《伍子胥变文》:“后乃越王勾践,兴兵动众,来伐吴军。
越国贤臣范蠡谏越王曰:‘吴国贤臣仵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里(理),文经武律(纬),以立其身。
相貌希奇,精神挺特。
吴国大相,国之首。
王今伐吴,定知自损。
’”(《英藏》1/127B)按:“首”的“”,《选注》录作“垓”、校为“阶”,注云:“原文‘垓’当作‘阶’,指官位等级。
《文选》卷七潘岳《籍田赋》:‘森奉璋以阶列。
’李善注:‘阶,爵之次也。
’‘阶首’指百官之长。
敦煌文书S373号李存勖唐玄奘诗证误

敦煌文书S373号李存勖唐玄奘诗证误
郑炳林
【期刊名称】《敦煌学辑刊》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正> 敦煌文书S373号记载有十首诗,多不为人注意,唯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斯坦因劫经录》肯定其前五首为李存勖所作,对后五首则定为后人伪托,黄永武先生编《敦煌遗书最新目录》、《敦煌宝藏》时,前五首诗采用王说,后五首直名为《唐玄奘诗五首》。
学术界基本接受了这种说法,对这十首诗没有提出任何疑议。
但是,当我们仔细审读这卷文书时,不难发现这种定名法存在许多问题:从卷子书写上来说,显系出自一人之手,那么为什么将两位时代相距甚远又毫不相干的一僧一俗的诗抄在一起,而前者为真作而后者为伪托?
【总页数】6页(P21-26)
【作者】郑炳林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敦煌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0.6
【相关文献】
1.从"以诗证史"到"以史证诗"--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札记 [J], 陈建华
2.从以诗证史到因史释诗--陈寅恪唐诗笺证的诗学价值导论 [J], 党大恩;党艺峰
3.《杜诗证选》《广〈杜诗证选〉》增补 [J], 路元敦
4.以诗证史以史证诗——评刘凤诰撰《杜工部诗话》 [J], 吴中胜
5.伤寒论评话第13章白虎汤类证未必大汗桂枝汤去桂缘于阴虚———失治误治变证百出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J], 梁华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敦煌碑铭赞类文献的构成及价值

敦煌碑铭赞类文献的构成及价值郑炳林马振颖(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摘要]敦煌文书中有相当数量的邈真赞、墓志铭、修功德记、人物赞文等文献,加上出土的敦煌相关碑志文献,构成了整个敦煌碑铭赞类文献的主体。
这些文献对研究敦煌学特别是汉唐河西史地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能够起到“补史之阙、证史之误”的作用,因此仍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新时期的敦煌学研究尤其要重视敦煌文献本体的研究,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需开拓创新、有所发挥,从不同角度重新解读文本,促进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敦煌碑铭赞;邈真赞;修功德记;碑志[中图分类号]K87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23)04-0005-13敦煌碑铭赞类文献是敦煌文献中颇具特色且有极高研究价值的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是敦煌学研究的重点,目前学术界已有诸多研究成果。
敦煌碑铭赞类文献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记载了唐五代敦煌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家族、民族关系、风俗习尚、石窟营建及佛教艺术等内容,能够称得上是一部唐五代敦煌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类文献所涉及的史实多数是正史所缺载的,通过对其深入解读,可以解决晚唐五代敦煌历史特别是归义军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起到“补史之阙、证史之误”的作用。
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敦煌碑铭赞类文献的整理,已有30余年的时间,先后出版《敦煌碑铭赞辑释》[1]《敦煌碑铭赞辑释(增订本)》[2]等专著,撰写了大量与之相关的研究论文,总体上对这类文献比较熟悉,现在就敦煌碑铭赞类文献的构成及价值谈一下看法。
一、敦煌碑铭赞类文献的构成敦煌碑铭赞类文献是敦煌修功德记、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文献的简称[3]。
它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敦煌写本碑铭类文献,二是出土的敦煌相关碑刻文献。
敦煌写本碑铭赞类文献,上起于唐初的P.2640《常何墓碑》,下到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的S.289V《李存惠墓志铭并序》,前后约360年的历史。
敦煌碑铭赞三篇证误与考释

敦煌碑铭赞三篇证误与考释
郑炳林
【期刊名称】《敦煌学辑刊》
【年(卷),期】1992(000)0Z1
【摘要】<正> 敦煌碑铭赞是敦煌文书中重要历史资料之一,它从不同方面记载了唐五代敦煌地区的政治、文化、宗教、历史、宗族、民族关系、风俗习尚及石窟营建、佛教艺术等等.关于这些碑铭赞,近年来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辑录和研究.就这些研究来说,仍很不够,有许多方面还没有涉及,或研究中存在许多偏差.我们仅就敦煌碑铭赞中的三篇,或因过去定名失误,比附不当,考释不清,今提出我们的看法,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总页数】8页(P96-103)
【作者】郑炳林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0.6
【相关文献】
1.敦煌写本碑铭赞文用典考释(三) [J], 任伟
2.敦煌写本碑铭赞文用典考释(二) [J], 任伟
3.敦煌写本碑铭赞文用典考释(一) [J], 任伟
4.敦煌碑铭赞文献题记纪时用法考述--兼谈敦煌文献的纪时 [J], 任伟
5.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增订本)》评介 [J], 林素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存疑字考释十则论文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存疑字考释十则论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存疑字考释十则论文敦煌社邑文书是指发掘于敦煌莫髙窟,记载了敦煌地区文化发展、社会交往以及民间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状况的一种书体类型;它是当时民间文书的真实再现,向我们展示了唐末五代宋初敦煌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社邑活动。
敦煌社邑文书面世以来几经辗转,从收集到了四百多件文书来看,纸张残缺不全较多,字迹模糊潦草,给文书整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阻碍,正因如此,学者宁可、郝春文的《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纵然成果颇丰,仍存在一些疏漏。
以此书为参照对象,本论文选择著者在凡例中提到的“字迹清楚但不识者照描,在该字下用)注出;如推测为某字,即在0内注出,并加“?”存疑字形十例,溯源至原卷,力求精准的考释。
(1)S。
6537vw《拾伍人结社社条(文样)》:“窃闻敦煌胜境,凭三宝以为基,风化人伦,藉明贤而共佐,居(君?)白(臣?)道合,四海来宾,五谷丰登,坚牢之本,人民安泰,恩义大行。
”按居”、“白”二字原卷作“客”、“点”,单从字形上看,录文作“居白道合”无误,但句义不通,作者补正作“君臣道合”且加问号表存疑。
校勘作“君臣”,“1”为君之笔画变异俗写,“白”则为别字,笔者赞同。
“君臣道合”一词早在《史记》中已存在,《列传第六〇》广帝劳之曰:‘公伐陈后,人云公反,朕已斩之。
君臣道合,非青蝇所间也。
’”《史记索隐》注曰君臣道合,旷日已久,是诚着于君也。
”义指君臣之间志同道合。
后来又有“君臣道隔”、“君臣道乖”、“君臣道否”、“君臣道别”类表示与“君臣道合”相反义。
从本例的语境看君臣道合,四海来宾,五谷丰登,坚牢之本,人民安泰,恩义大行。
”文义同上,无误。
(2)P。
3070V《干宁三年闰二月九日社人李再兴身亡转帖抄》社人名单社长李奴,社官王,安三郎,宋珣镱,安三郎,张坚儿,髙通子,程方夏,罗汉(?)归,彭安三,米和儿,李再集,氾硕。
”按:人名用字汉又于见P。
3441V《公元九四七年前后三月十三日社司筵席转帖》中“刘贩汉”一名,“汉”字原卷作“*”,字形基本未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乐山师 范学 院 文 学与新 闻学院 , 四川 乐山 6 1 4 0 0 4 )
摘
要: 敦煌写本碑刻文书是研究 晚唐至宋初 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资料。文章以前人释本为基础 , 参核
缩微胶片及相关文献材料 , 就该类文书中部分 尚存异议 的字词予以补正 , 以供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 : 敦煌文献 ; 碑刻文书 ; 勘误
基金项 目: 四川 省 哲 学社 会科 学“ 十二五” 规划2 0 1 2年 度 学科 共 建 项 目“ 敦 煌 写 本 功德 记词 汇研 究” ( S C1 2 X K0 0 2 )
作者简介 : 杨 晓宇( 1 9 7 3 一) , 男, 甘肃皋 兰人。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 闻学院教 师, 历史文献 学博士 , 研 究方向: 敦煌吐
按: “ 夜惊” 费解 。 “ 柝木” 乃古 时巡夜 报更 用 的 木梆 , 故文 献 中常 以“ 击柝” 喻指 “ 战事 、 战乱” , 如
晋代葛洪《 抱朴子 ・ 诘鲍》 日: “ 重门有击柝之警 , 治
戎遏 暴客之 变 。” [ 1 ] 《 禅林 宝训 》 卷一 : “ 古 圣治 心 于 未萌 , 防情 于 未 乱 , 盖 预备 则 无 患 , 所 以重 门击 柝
的抄写 不甚 规 范 , 俗字 、 误字、 脱字、 衍字 现象 连篇
累牍 , 造成某些字词难 以辨认。笔者不揣浅陋, 在
研 读敦 煌 写本 碑刻 文 书 的过程 中 ,以郑 炳林 先生
族、 民族关系以及敦煌诸多石窟的营建年代 、 开凿 过程、 塑 画 内容 和佛教 艺术 的重要 文 献 资料 。 由于
中图分类号 : H1 3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8 6 6 6 ( 2 0 1 4 ) 0 3 — 0 0 4 9 — 0 5
No t e s o n t he Epi g r a phy a nd t he Epi t a phs o f Dunhua ng M a nus c r i pt s
r e s e a r c h e r s . Ke y W or d s :Du h u a n g Do c u me n t s;Th e Ep i g r a p h y;Co r r e c 了唐 代 圣 历元 年
( 6 9 8 ) 至宋 代太 平兴 国五年 ( 9 8 0 ) 敦煌 乃 至 中国西 北 地 区约 3 0 0年 的历史 ,是 学术 界研 究 该 时期 中 国西 北地 区政 治 、 经济 、 军事 、 宗教 、 民俗 、 世 家 大
t h e s e wo r k s ,s o me wo r d s ’r e c o r d s a n d d e c i p h e r i n g a r e c h o s e n t o c o l l a t e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c o n s u l t a t i o n wi t h
鲁番文献的语言。
4 9
t 9 ・ 1 1 ① 柝 木夜 惊 , 和 门昼 扃 。
按: “ 万像” 不通 , “ 像” 当作“ 象” 字 。“ 万象 ” 通 常意指 “ 宇 宙 间一切 事物 或 景象 ” 。如南朝 梁 代 陶 弘景 《 茅 山长 沙馆 碑 》 : “ 夫 万 象森 罗 , 不离 两 仪 所 育; 百法纷凑 , 无 越 三 教之 境 。” I 1 】 】 此处文 中, “ 万 象” 则 确指 “ 天空 的景 象 , 如 日月 星 辰 的 运行 等 ” ,
敦煌 碑刻 的写卷 距今 久 远 , 残 损 严重 , 而 部 分文 书
的《 敦煌碑铭赞辑释》 为基础 , 参核缩微胶卷及《 敦 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 诸书, 就录文 中部分尚 存 异议 的字 词 用加 按语 的形式 逐一 进行 了核 实 与
补正 , 祈 请方 家 指正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2 7
第2 9卷 第 O 3 期
2 0 1 4年 O 3 月
乐 山 师范 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L e s h a n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2 9. No . 0 3
Ma r - 2 0】 4
敦煌 写本 碑 刻文 书证 误
Ab s t r ac t :T he e pi g r a ph y a n d t he e p i t a p h s o f D un h ua ng ma n u s c r i pt s a r e a l wa y s i mp o r t a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o f Du nh u a n g s t ud i e s .Th i s p a p e r i s b a s e d o n p r e de c e s s o r s ’b o o k s a n d r e f e r r i n g t o r e l a t i v e d o c ume n t s .F r o m
YANG Xi a o y u
( S c h o o l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J o u na r l i s m , L e s h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L e s h a n S i e h u a n 6 1 4 0 0 0 , C h i 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