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暴君就是服从上帝
托马斯阿奎那之论君主政治

托马斯阿奎那之论君主政治《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之《论君主政治》笔记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通读全文会发现,在政治观点上,阿奎那首亚里士多德的影响颇大,他沿用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制度来源的理论以及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理论。
但他并未提出所谓的混合型整体,而是明确的支持君主政体。
阿奎那的君主政体是与他所谓暴君整体相对的。
一、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 P48-491、任何统治者都应当以谋求他所治区域的幸福为目的,社会的幸福和繁荣在于保全它的团结一致即和平。
如果没有和平,社会生活就会失去它的一切好处,甚至成为负担。
所以任何社会的统治者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平的团结统一。
并通过类比说明有一个人掌握的政府比那种有许多人掌握的政府更容易多德成功。
2、自然的活动方式是最完善的,最接近自然程序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
通过举例说明在自然界支配权总是操纵在单一的个体手中。
所以,人类社会中最好的政体就是有一个人掌握的整体。
3、君主政体是以“神谕”为依据的。
仔细思考他所给的各种理由不难发现,以上三条很难令人信服。
首先,统治者的目的以及社会幸福的内容只是他一厢情愿的“宣称”,并没有确实的依据。
其次,“自然活动的方式是最完善的”也是他想当然的理解,而且他所举的例证只是能支持他观点的一小部分自然现象,它的归纳是极不完全的,并不能得出所谓“自然的方式”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式。
最后,运用神谕来论证问题,更彰显了它的神学色彩。
当然,最为一位哲学家,必然从规范的角度来进行论证分析,所以总会提出一些作为自己论述前提的假设。
在论述君主制的同时,他也提到了共和制的优点,即在共和制政体中,人们将公共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将公共的事物看成是自己的事物,于是更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
然而他陷入混乱和纷争的可能性也更大。
因为共和制是由许多共同进行统治,一旦有一个人变坏,将会造成纷争和内讧,胜利的一方将会实行暴政。
其实在这个论述过程中,阿奎那也是将事物的过程简单化了。
二、如何防止暴君政治 P57-58 1、选择有德行的人接任王位2、在组织制度上适当的限制王权时期不容易转向暴政3、万一暴政产生,应该采取三种措施:当君主有人民推举产生时,有人民集体决定推翻它,个人无权对君主采取行动;但君主由个别元老推任时,则诉诸元老的意见;单靠人的军礼不能成功时,求助于上帝。
反抗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反抗的反义词和近义词反抗的反义词:安抚 [注释]安顿抚慰:~伤员ㄧ~人心。
抵抗 [注释]抗拒;抗击:抵抗日军侵略。
顺从 [注释]1.顺服,服从。
压迫 [注释]①用权势强制别人服从:反抗压迫。
②对有机体的某部分加上压力。
镇压 [注释]①压制;压服:今诸军已至,足以镇压外内,愿无以为虑|镇压|进行镇压。
投降 [注释]1.停止抵抗,向对方屈服。
受降 [注释]1.接受敌人投降。
2.见"受降城"。
3.投降。
遵从 [注释]1.遵照并服从。
服从 [注释]遵照;听从:~命令ㄧ少数~多数ㄧ个人利益~集体利益。
劝导 [注释]1.鼓励引导;规劝开导。
招安 [注释]也作“招抚”。
劝说使归附;用笼络手段使投降归顺:着我持两纸书,招安刘唐、史进。
屈从 [注释]1.屈意顺从。
降服 [注释]1.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
2.犹降物。
谓穿素服。
3.旧制。
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
投诚 [注释]1.投献诚心。
2.归附,归顺。
顺服 [注释]1.顺从;服从;归服。
忍受 [注释]1.勉强承受。
屈服 [注释]不能胜过而不得不服从对方:斗争到底,决不屈服。
驯服 [注释]1.顺从。
2.使顺从。
鼓动 [注释]①扇动:小鸟~翅膀。
②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
屈膝 [注释]①下跪:屈膝拜母|屈膝见君。
②比喻受外力压迫而服从:屈膝投降|屈膝求和。
制伏 [注释]1.谓迫使屈服。
反抗的近义词:抵挡 [注释]1.抵抗;挡住压力。
抵御 [注释]抵抗:全力抵御入侵之敌。
抵抗 [注释]抗拒;抗击:抵抗日军侵略。
对抗 [注释]①对立起来相持不下:阶级~ㄧ不能对同志的批评抱~情绪。
②抵抗:武装~。
反叛 [注释]叛变的人;背叛者。
叛逆 [注释]①背叛:心存叛逆之念。
②背叛者:讨伐叛逆。
造反 [注释]采取反抗行动:饥民一旦造反,后果不堪设想。
不屈 [注释]1.不屈折。
犹言不卑下。
2.不顺从;不屈服。
抗拒 [注释]抵抗和拒绝:奋力~ㄧ~命令。
最后的演说罗伯斯庇尔最伟大演讲

最后的演说——罗伯斯庇尔2009-1-11 15:39:25——罗伯斯庇尔(美国)1789年7月26日共和国的敌人说我是暴君!倘若我真是暴君,他们就会俯伏在我的脚下了。
我会塞给他们大量的黄金,赦免他们的罪行,他们也就会感激不尽了。
倘若我是个暴君,被我们打倒了的那些国王就绝不会谴责罗伯斯庇尔,反而会用他们那有罪的手支持我了。
他们和我就会缔结盟约。
暴政必须得到工具。
可是暴政的敌人,他们的道路又会引向何方呢?引向坟墓,引向永生!我的保护人是怎样的暴君呢?我属于哪个派别?我属于你们!有哪一派从大革命开始以来查出这许多叛徒,并粉碎、消灭这些叛徒?这派别就是你们,是人民——我们的原则。
我忠于这个派别,而现代的一切流氓恶棍都拉帮结党反对它!确保共和国的存在一直是我的目标;我知道共和国只能在永存的道德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
为了反对我,反对那些跟我有共同原则的人,他们结成了联盟。
至于说我的生命,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我曾看见过去,也预见将来。
一个忠于自己国家的人,当他不能再为自己的国家服务,再不能使无辜的人免受迫害时,他怎么会希望再活下去?当阴谋诡计永远压倒真理、正义受到嘲弄、热情常遭鄙薄、有所忌惮被视为荒诞无稽,而压迫欺凌被当作人类不可侵犯的权势时,我还能在这样的制度下继续做些什么呢?目睹在革命的潮流中,沙泥俱下,鱼龙混杂,周围都是混迹在人类真诚朋友之中的坏人,我必须承认,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时我确实害怕我的子孙后代会认为我已被他们的污秽沾染了。
令我高兴的是,这些反对我们国家的阴谋家,因为不顾一切的疯狂行动,现在已和所有忠诚正直的人划下了一条深深的界限。
只要向历史请教一下,你便可以看到,在各个时代,所有自由的卫士是怎样受尽诽谤的。
但那些诽谤者也终不免一死。
善人与恶人同样要从世上消失,只是死后情况大不相同。
法兰西人,我的同胞啊,不要让你的敌人用那为人唾弃的原则使你的灵魂堕落,令你的美德削减吧!不,邵美蒂啊,死亡并不是“长眠”!公民们!请抹去这句用亵渎的手刻在墓碑上的铭文,因为它给整个自然界蒙上一层丧礼黑纱,使受压迫的清白者失去依赖与信心,使死亡失去有益的积极意义!请在墓碑刻上这样的话吧:“死亡是不朽的开端。
杰弗逊的名言箴言

杰弗逊的名言箴言导读:【人物简介】托马斯·杰弗逊(Thomas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也是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者之一。
其任期中之重大事件包括路易西安那购地案(LouisianaPurchase,1803年)、1807年禁运法案(EmbargoActof1807年)、以及路易斯与克拉克探勘(LewisandClarkExpedition,1804–1806年)。
制定了维吉尼亚宗教自由法(VirginiaStatuteforReligiousFreedom,1779,1786)。
【名人名言摘抄】1.自由之树必须时时用暴君的血作养料。
2.自由的土地必须一寸寸夺取。
3.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4.只要我们甘愿去做,天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5.对骄傲的人不要谦逊,对谦逊的人不要骄傲。
6.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7.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
8.对暴君的反抗是对上帝的.依从。
9.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
10.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11.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12.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
13.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
14.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
15.情感丰富固然是一切美德的源泉,但也是酿成许多灾难的始因。
16.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17.传播思想,无损于思想的传播者,同样,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关于杰弗逊的名言箴言】1.有关“希望”的名言箴言2.关于人生箴言140句3.快乐箴言作文4.红色箴言经典语句5.文豪们的箴言大全6.《爱的箴言》歌词7.爱情箴言唯美句子8.人生箴言议论文250字上文是关于杰弗逊的名言箴言,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宗教改革的意义

十六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宗教改革,其精神是与文艺复兴一脉相承的。
宗教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赦罪书的出售。
本来,在传统的宗教思想里,人的原罪要通过朝拜、祷告或行善方能赎罪。
然而,一些神职人员或教会组织却公开出售赦罪书,借以谋取暴利,完全亵渎了神性,消解了宗教的严肃性。
二是神职人员的乱伦。
神职人员要求人民禁欲,自己却私下地乱搞男女关系,使人民深感痛恨。
要求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导致了宗教改革。
近代民主思想认为,政府是服务于人民的,而不是统治人民的;国家的权力在于人民,而不是某个君王或集团。
这种民主思想,普遍认为是从宗教改革开始的。
韦伯说,‚从法律上承认那些不可剥夺的、与生俱来的、神圣的个人权利,这种观念并非来自政治,而是来自宗教。
它一直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的成就,但实际上是宗教改革及其斗争的果实。
‛英国的汤姆生(David.Thomson)在《平等》中也说(P34),‚宗教平等的兴起正是否定宗教的划一性;复以强迫划一信仰的废案,此一运动终于发扬光大,蔚为壮观。
它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人都须信仰同一上帝,也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须在同一方式下信仰上帝。
相反的,它意味着人人都应有同样的自由,根据他们自己良知所指示的方式来信仰上帝——如果良知不让他们这样做的话,他们还根本有不信神的自由……..在历史上,它是民主发展史的一个主要部分,如果我们要想认识民主,并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词句将民主理想重新加以阐释的话,我们对它便不得不予以密切的注意。
‛那么,民主思想何以从宗教改革中而来?宗教改革的主题是‚因信称义‛,即不需要教会这一‚中介‛机构,人人更可根据自己的解释来理解上帝。
宗教改革,主要分为两派:路德宗和加尔文宗。
其中,加尔文宗的思想对民主的影响更大。
同时,乘坐‚五月花号‛到美洲的人,也是加尔文派的忠实信徒。
这些信徒把民主思想带到美洲大陆,为美国成为第一个民主国家创造了条件。
宗教改革的思想,使教会权威被瓦解掉。
蕴含着人格独立与自由思想等的民主思想,在这里已呼之欲出。
简述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简述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加尔文作为宗教改革家,除了坚持核心的新教教义,他的神学思想也有他的独到之处。
他的神学体系特别强调上帝的主权和荣耀以及严格的预定论。
此外,加尔文对宗教改革一大重要贡献是他的教会长老制,这项制度几乎是加尔文主义的标志。
在加尔文的基础上,苏格兰、英格兰的加尔文主义者发展出了“圣约”思想,对西方的宪政民主和政教分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加尔文主义的伦理思想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和道德规范,使资本主义活动具有了宗教意义。
标签:加尔文;宗教改革;长老制;圣约;预定论作为新教改革家,加尔文和其他新教教派一样,都同意“因信称义”的教义,人类无法完成对自己的救赎,只能信奉上帝,唯独信心,唯独恩典;他们反对教皇权威,反对罗马天主教的教階制度,唯独圣经,主张人人皆祭司。
尽管如此,但加尔文对某些观点的强调,使得他的神学思想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一)上帝的主权和荣耀在加尔文看来,上帝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创造者,但上帝不是创造出万物就放手不管了,“他之称为全能的,不是因为他能运行一切,于是袖手旁观,让他原来安置在自然秩序中的本能,继续活动,乃是因为他照顾并统治天地,叫一切万物消长,无一不是以他的旨意为转移”[1]167。
这样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神意,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上帝的安排。
那么恶呢,难道恶也是上帝造成的吗?加尔文的回答是:这是为了表现出上帝的荣耀。
甚至亚当的堕落也是神有意为之,“第一个人堕落,因为主断定,这是有益的事情;至于他为何这样想,对于我们来说则是隐藏的。
然而,我们可以确定,他是这样想,因为他认为,他名字的荣耀可以借这个事件启示得恰到好处。
”[2]444“从人的堕落中,上帝也能得到荣耀自己的机会。
”[1]164所以按照加尔文的观点,虽然很多事情对人类来说是个奥秘,但它们无一不是来自上帝的谋划,也无一不是为了荣耀上帝。
(二)预定论预定论并不是加尔文的首创,但是在加尔文及其追随者强调一种严格的预定论。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塑造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塑造【摘要】弥尔顿的《失乐园》是一部享有世界级声誉的文学作品。
作品中的撒旦作为与上帝的对抗者是历来受到争议最多的形象之一。
撒旦经历了一个从藐视到反抗到最终无奈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撒旦作为反抗者所展示的勇气和魄力,但撒旦毕竟是邪恶的,他一次次挑起了战争。
撒旦可以被看作是英雄,但他又不简单的算英雄,他是一个结合体,一个立体化的魔鬼式英雄。
【关键词】撒旦,魔鬼,英雄,立体化一、引言一直有人认为:撒旦是人类失去乐园的祸根,因为撒旦的的诱惑,人类最终受到上帝的惩罚。
作为一个魔鬼,撒旦不是一个一击即溃、头脑简单的傻瓜,他身上有一种英雄的气魄,撒旦本来就是一位大天使。
撒旦是聪明的,也可以算是狡猾的,对付人类,撒旦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所以人类上了他的当,从天使到魔鬼,撒旦最终堕落了。
撒旦是失乐园故事的核心,他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也体现作者众多的资产阶级革命理念。
二、英雄撒旦弥尔顿笔下的撒旦首先是位伟大的英雄,代表着弥尔顿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
撒旦的英雄气魄体现在他具有敢于向最高权威抗争的精神:为争取自由和平等,推翻上帝的独裁统治,他领导一部分反叛天使与上帝进行斗争。
这种反叛意识正好结合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核心,追求社会平等与自由,打破神权和独裁。
在诗中,撒旦敢于首先怀疑毫无道理却非让人盲目服从不可的绝对命令,面对上帝的强大的权力,撒旦毫无畏惧,率部反抗,大闹天堂。
第一次反抗失败了,他不服气,也不认输,不气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像中国传统小说中描绘的那些英雄,面对强大的对手,敢于亮剑,险些儿搞得天兵天将对阵中措手不及,万分狼狈,连上帝在天国也担心撒旦的反叛会成功。
当然,撒旦还是失败了,被打落地狱。
但是他崇尚自由,他让反对者闭口而去,地狱议会上他发扬民主风格,征求大家的意见。
历经千辛万苦在新创造的伊甸乐园中寻找到人类先祖双亲的是他,利用时机促成全诗主题的展现的也是他。
简述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简述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加尔文作为宗教改革家,除了坚持核心的新教教义,他的神学思想也有他的独到之处。
他的神学体系特别强调上帝的主权和荣耀以及严格的预定论。
此外,加尔文对宗教改革一大重要贡献是他的教会长老制,这项制度几乎是加尔文主义的标志。
在加尔文的基础上,苏格兰、英格兰的加尔文主义者发展出了“圣约”思想,对西方的宪政民主和政教分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加尔文主义的伦理思想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和道德规范,使资本主义活动具有了宗教意义。
标签:加尔文;宗教改革;长老制;圣约;预定论作为新教改革家,加尔文和其他新教教派一样,都同意“因信称义”的教义,人类无法完成对自己的救赎,只能信奉上帝,唯独信心,唯独恩典;他们反对教皇权威,反对罗马天主教的教階制度,唯独圣经,主张人人皆祭司。
尽管如此,但加尔文对某些观点的强调,使得他的神学思想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一)上帝的主权和荣耀在加尔文看来,上帝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创造者,但上帝不是创造出万物就放手不管了,“他之称为全能的,不是因为他能运行一切,于是袖手旁观,让他原来安置在自然秩序中的本能,继续活动,乃是因为他照顾并统治天地,叫一切万物消长,无一不是以他的旨意为转移”[1]167。
这样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神意,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上帝的安排。
那么恶呢,难道恶也是上帝造成的吗?加尔文的回答是:这是为了表现出上帝的荣耀。
甚至亚当的堕落也是神有意为之,“第一个人堕落,因为主断定,这是有益的事情;至于他为何这样想,对于我们来说则是隐藏的。
然而,我们可以确定,他是这样想,因为他认为,他名字的荣耀可以借这个事件启示得恰到好处。
”[2]444“从人的堕落中,上帝也能得到荣耀自己的机会。
”[1]164所以按照加尔文的观点,虽然很多事情对人类来说是个奥秘,但它们无一不是来自上帝的谋划,也无一不是为了荣耀上帝。
(二)预定论预定论并不是加尔文的首创,但是在加尔文及其追随者强调一种严格的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