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院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综合实训技术报告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报告(正文)一、引言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该概念强调了机械与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与协同工作。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开设了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并在课程中设置了相关实习项目。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所参与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内容,对实习项目进行评价和反思。
二、实习项目概述在本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中,我所参与的项目是设计和构建一个自动化生产线。
该生产线包括物料输送、加工、检测、包装等多个环节,并且需要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整体的自动化控制。
我们小组共有5名成员,根据任务分工,各自负责不同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三、实习过程及成果1. 项目规划与设计首先,我们小组进行了项目规划和设计。
通过详细的讨论和调研,我们确定了生产线的整体结构和功能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设备的配套性和互联性,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工作。
2. 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项目需求,我们小组进行了设备的选型和采购工作。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具有高性能和稳定性的设备,并与供应商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最终,我们成功采购了所需设备,并按计划完成了设备安装和调试。
3. PLC编程与控制系统搭建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PLC编程的基础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了控制系统的搭建。
我们根据生产线的流程和功能需求,编写了相应的PLC程序,并进行了测试和调试。
最终,我们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并确保了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
4. 实际操作与问题解决为了验证生产线的性能和稳定性,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操作和测试。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设备故障、程序bug 等。
然而,通过团队的合作和努力,我们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不断优化了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四、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掌握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我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与小组成员的协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报告一、实训背景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次实习以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二、实训目标1.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和调试。
3.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4.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学习了传感器的原理和种类、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为之后的实训打下了基础。
2. 设备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机电一体化实验设备,学习了其操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不同传感器的使用方式以及其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连接。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逐步掌握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和控制。
3. 系统调试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调试实践。
我们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了不同的参数,通过观察和测试,调整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模式,使系统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技术操作能力,也加深了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理解。
4. 故障分析与排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故障情况。
我们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故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排除。
这一部分实训对我们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团队合作机电一体化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的操作和调试。
我们在小组内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实训任务。
这样的团队合作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
四、实训心得通过本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范例(六篇)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范例一、实习目的通过在重冶的实习,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一)量具当中百分表、千分尺在机加工中的使用1、使用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
即轻轻推动测量杆时,测量杆在套筒内的移动要灵活,没有任何轧卡现象,且每次放松后,指针能回复到原来的刻度位置。
2、测量时,不要使测量杆的行程超过它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量头突然撞在零件上;不要使百分表和千分表受到剧烈的振动和撞击,亦不要把零件强迫推入测量头下,免得损坏百分表和千分表的机件而失去精度。
因此,用百分表测量表面粗糙或有显著凹凸不平的零件是错误的。
3、用百分表校正或测量零件时,应当使测量杆有一定的初始测力。
即在测量头与零件表面接触时,测量杆应有0、3-1mm的压缩量(千分表可小一点,有0、1mm即可),使指针转过半圈左右,然后转动表圈,使表盘的零位刻线对准指针。
轻轻地拉动手提测量杆的圆头,拉起和放松几次,检查指针所指的零位有无改变。
当指针的零位稳定后,再开始测量或校正零件的工作。
如果是校正零件,此时开始改变零件的相对位置,读出指针的偏摆值,就是零件安装的偏差数值。
4、检查工件平整度或平行度时。
将工件放在平台上,使测量头与工件表面接触,调整指针使摆动-转,然后把刻度盘零位对准指针,跟着慢慢地移动表座或工件,当指针顺时针摆动时,说明了工件偏高,反时针摆动,则说明了工件偏低了。
当进行轴测的时候,就是以指针摆动最大数字为读数(最高点),测量孔的时候,就是以指针摆动最小数字(最低点)为读数。
检验工件的偏心度时,如果偏心距较小,可测量偏心距,把被测轴装在两顶尖之间,使百分表的测量头接触在偏心部位上(最高点),用手转动轴,百分表上指示出的最大数字和最小数字(最低点)之差的就等于偏心距的实际尺寸。
综合实践报告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

综合实践报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综合实践报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篇1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了几年的大学,然而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认识还是不够,在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知识后,学校为了开拓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增加社会竞争中的优势,进一步锻炼和培养我们的社会实践潜力,以便毕业后能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国内外严重的经济形势变化。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拥有一身抱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技之长。
但是在如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你适应时代的潮流,终究处在城市的边缘角落。
经过短暂的实习让我来回想一下我的实习经历与成果:首先来说说我的专业吧,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
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据报道称,中国机电设计迈入plm全新阶段,正挑战着前所未有的、不可预测的难题。
此次实习,带着什么是测控技术与仪器、本专业适合干那些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前途如何等问题,在我参加实习中我深刻对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机床、机械加工工艺、数控技术等进行初步的实践,认清就业形势及当今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的需求。
1、来到一线的车间进行生产,真正的自我动手操作,熟悉车间各个操作流程。
这让我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
熟悉了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
更加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在车间里,友好的老师傅几乎寸步不离我身边,手把手教我具体的操作,这让我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明白了一般零件的加工过程如下:胚料---划线---刨床(工艺上留加工余量)--粗车--热处理,调质--车床半精加工--磨--齿轮加工--淬火(齿面)--磨面。
南工院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综合实训专业技术报告

项目二,就是上料检测装置的应用。这个项目比项目一要困难一些。要逐步完成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PLC外部接线图,PLC选型顺序功能图的制作,PLC型图的制作等一系列的实训任务。
4、图3-4中显示的是x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拆装可参考上述的第2、第3点,与拆装y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类似。
图3-1十字滑台实物图
图3-2工作台面
图3-3光栅尺
图3-4下工作面
3.2拆装流程图
是
否
ﻩ
ﻩ是
否
3.3拆卸流程
1、如图3-5先移动平台拆下放于指定位置,再将支撑块取2下;
2、将固定电机的内六角螺丝拧下,双手拖住电机,将其慢慢取下;
3、将X向丝杆取下,取下丝杆时,应双手各托一头将其取下;
4、将两根导轨都拆下;
5、先将限位开关钣金支架拆下再进行Z向移动平台3的拆卸(这点很重要,如果顺序颠倒会给拆卸带来麻烦,这点小组成员深有体会);
6、将支撑移动平台的支撑块取下,取下Z向电机,并将Z向丝杆拆下;
7、将Z向导轨拆卸下来,并将限位开关钣金支架拆下此时拆卸工作告一段落。
第四章上料检测装置的介绍ﻩ18
4.1上料检测装置简介ﻩ18
第五章项目规划19
5.1任务分配表19
5.2实训目标20
第六章任务描述21
6.1动作过程描述21
6.2控制要求ﻩ21
第七章电气设计方案22
7.1传感器明细表22
7.2顺序功能图ﻩ23
7.3输入输出分配表23
7.4 PLC外部接线图ﻩ25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范本(3篇)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范本一、实习目的这次实习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实习。
本次实习是为了拓展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锻炼和提高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以后走入社会能够更快的进入工作,更快的融入社会。
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很好的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更好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实习使我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把知识应用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为马上要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能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做好的铺垫。
我们要切实了解现实工作与在学校理论学习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我们要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新的思维方式,最快地融入工作,适应工作的要求。
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更要看到它们的联系,看到两者的重要性,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然不能放弃理论,反而要在现场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
认识到严格服从领导指挥,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和敬业精神的重要性,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这次的实习,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无极绳绞车的类型及工作原理1.1 无极绳绞车的类型无极绳绞车按滚筒的形式可分为螺旋缠绕式和夹钳式两种。
螺旋缠绕式滚筒是在滚筒上缠绕两圈或多圈钢丝绳,以增加其围抱角.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钢丝绳磨损较大。
夹钳式滚筒由铰接的一对夹块组成,当钢丝绳按辐射方向拖力于绳夹时,夹块把钢丝绳夹个住,在分离点上,钢丝绳离开后由于下部弹簧的作用使夹块张开。
它的优点是拉力大,钢丝绳弯曲小,缺点是维护较繁琐,夹绳弹簧质量差时易折断。
1.2 无极绳绞车的工作原理及组成钢丝绳绕过无极绳绞车的主动轮,再经过张紧轮和尾轮连接在一起,形成无极封闭形,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摩擦力传递使钢丝绳绕主动轮和尾轮不停地转动。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报告[全文5篇]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报告[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b006b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7.png)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报告[全文5篇]第一篇: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报告《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报告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分校教学部实训题目一、实训目的二、实训要求三、实训内容四、主要实训设备五、典型实训作品1、系统图型2、基本任务(1)初始位置(2)动作顺序(3)操作要求a、设计并连接气动回路图,按规范操作;b、根据所开放的硬件资源进行接线,达到功能要求;c、按以下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将程序下载至PLC中,并调试运行(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3、设计调试要求(1)气路图、PLC(I/O)接线图;(2)输入输出元件与PLC地址对照表;(3)梯形图设计;(4)将程序输入PLC机;(5)调试。
六、实训心得体会(1000)说明:正文:小四号字宋体 1.5字间距段前、段后间距为0第二篇: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时光匆匆,岁月如梭!转眼为期四周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实习结束了。
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而且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伟大的诗人—李白那一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正内涵!在这四周里,我们先进行了PLC应用技术的实训。
通过两周的实训,使我认识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
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高的职业技能是构成二十一世纪,面向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的两个基本要素。
职业素质的提高与职业技能的掌握都应是学习与实践统一的特征,应该贯穿到学习的整个过程。
电子工艺实训是根据电子信息类高级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而规划的,是技术基础能力的训练,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基础能力而开设的。
而PLC实训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包括:1、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运动与动作特征2、PLC的选型与配置3、系统连接与调试4、控制程序的编制与调试实训进行了两个课题:自动送料专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plc实现机床液压及主轴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南工院机电综合实训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特开设了机电综合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目的(1)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使学生掌握常用机电设备的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训内容(1)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实训内容:熟悉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
(2)PLC编程与调试实训内容:熟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PLC编程方法,进行PLC的编程与调试。
(3)传感器应用与电路设计实训内容:熟悉各类传感器的原理、性能及应用,进行传感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4)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内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机器人编程与控制方法,进行机器人应用。
(5)机电综合设计实训内容: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制作一个机电一体化产品,完成产品调试与性能测试。
1. 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了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数控机床的操作练习,逐步熟悉了机床的使用。
2. PLC编程与调试在PLC实训环节,我们学习了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了PLC编程方法。
通过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实现了对PLC的控制。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检查程序错误,确保PLC正常工作。
3. 传感器应用与电路设计在传感器实训环节,我们了解了各类传感器的原理、性能及应用。
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传感器电路,并进行调试。
通过此环节,我们掌握了传感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4. 机器人技术应用在机器人实训环节,我们学习了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了机器人编程与控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综合实训项目技术报告班级:机电1423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刘滨胡天翔提交日期:2016年06月24日概要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机电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本次实训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个项目,分别是十字滑台的机械拆装和上料检测装置的应用。
首先是十字滑台的机械拆装,这个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十字滑台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以及完成十字滑台拆装与装配任务。
查阅一些十字滑台各零部件的详细参数,如型号、价格、出厂等,让我们对十字滑台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知。
实训的拆卸与装配任务,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各组依次进行各项目组自主分配各成员任务,确保按时尽量完成。
查阅了一些零部件的详细参数,如光栅尺,滚珠丝杠,驱动电机等。
项目二,就是上料检测装置的应用。
这个项目比项目一要困难一些。
要逐步完成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PLC外部接线图,PLC选型顺序功能图的制作,PLC型图的制作等一系列的实训任务。
十字滑台基本有两组直线滑台,按照x轴方向和y轴方向组合而成的组合滑台。
它是通过把x轴固定在y轴的滑台上这样x轴上的滑块,就是运动对象既可由y轴控制滑块y方向运动,又可由x轴控制滑块x方向运动,其运动方式一班由外置驱动实现。
目录概要 (2)第一章十字滑台的简介 (5)1.1 十字滑台的介绍 (5)1.2 十字滑台的工作原理 (5)第二章项目规划 (6)2.1 任务分配 (6)2.2 实训目标 (7)第三章十字滑台拆装 (8)3.1 十字滑台拆装的实施/任务描述 (8)3.2 拆装流程图 (11)3.3 拆卸流程 (13)3.4 十字滑台装配 (14)3.5 十字滑台装配时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4)3.6 各元器件详细参数表: (16)3.7 位置度记录 (17)3.7.1 Y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相关零件位置度的记录 (17)3.7.2 X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相关零件位置度的记录 (17)第四章上料检测装置的介绍 (18)4.1 上料检测装置简介 (18)第五章项目规划 (19)5.1 任务分配表 (19)5.2 实训目标 (20)第六章任务描述 (21)6.1 动作过程描述 (21)6.2 控制要求 (21)第七章电气设计方案 (22)7.1 传感器明细表 (22)7.2 顺序功能图 (23)7.3 输入输出分配表 (23)7.4 PLC外部接线图 (25)7.5 PLC梯形图 (26)7.6 调试故障分析表 (26)总结 (27)参考文献 (28)附件一:PLC梯形图 (29)第一章十字滑台的简介1.1 十字滑台的介绍十字滑台是指由两组直线滑台的按照X轴方向和Y轴方向组合而成的组合滑台,通常也称为坐标轴滑台、XY轴滑台,如图1-1。
工业上常常以横向表示X轴,另一个轴向就是Y轴。
X轴的中点与Y轴重合时,外观上看起来是中文中的“十”字,十字滑台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1.2 十字滑台的工作原理十字滑台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组直线滑台固定在另一组滑台的滑块上。
例如:十字滑台把X轴固定在Y轴的滑台上,这样X轴上的滑块就是运动对象,即可由Y轴控制滑块的Y方向运动,由可以由X 轴控制滑块的X方向运动,其运动方式一般由外置驱动来实现。
这样就可以实现让滑块在平面坐标上完成定点运动,线性或者曲线运动。
图1-1 十字滑台实图第二章项目规划2.1 任务分配所有成员的任务分配见表2-12.2 实训目标6月6日:组长完成组员任务分配,制定好实训方案。
6月7日:完成十字滑台拆卸并记录相关元器件型号,测量十字滑台尺寸及其位置度公差。
6月8日:根据所记录型号上网查询元器件的各项参数价格等6月9号:装配十字滑台,汇报实训情况由老师进行点评并改进。
6月10号:完成实训手册内容。
第三章十字滑台拆装3.1 十字滑台拆装的实施/任务描述1、认识十字滑台,见图3-1。
十字滑台由电机、工作台面、导轨及滑块、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光栅尺等组成,注意拆装过程中保护光栅尺,勿使损坏。
2、拆卸图3-1中所示的工作台面,首先拆除滑块联结螺钉,共计四组,滑块在圆柱导轨上滑动;其次,拆除螺母固定螺钉及定位销。
取下工作台面,见图3-2。
3、首先拆除光栅尺,见图3-3。
之后取出组件定位销钉,拆卸组件的四个固定螺钉,将y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整体拆卸;再分别拆除组件中的圆柱导轨、丝杠轴承座、联轴器、电机。
拆除完毕后重新将组件装配。
拆除y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后的情形见图3-4。
4、图3-4中显示的是x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拆装可参考上述的第2、第3点,与拆装y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类似。
图3-1 十字滑台实物图图3-2工作台面图3-3光栅尺图3-4下工作面3.2 拆装流程图关闭电源测量其位置公差,并记录拆卸上面工作台测量其尺寸,并作记录拆卸下工作台拆卸导轨拆卸联轴器电机平板装配3.3 拆卸流程1、如图3-5先移动平台拆下放于指定位置,再将支撑块取2下;2、将固定电机的内六角螺丝拧下,双手拖住电机,将其慢慢取下;3、将X向丝杆取下,取下丝杆时,应双手各托一头将其取下;4、将两根导轨都拆下;5、先将限位开关钣金支架拆下再进行Z向移动平台3的拆卸(这点很重要,如果顺序颠倒会给拆卸带来麻烦,这点小组成员深有体会);6、将支撑移动平台的支撑块取下,取下Z向电机,并将Z向丝杆拆下;7、将Z向导轨拆卸下来,并将限位开关钣金支架拆下此时拆卸工作告一段落。
图3-5拆卸上平台3.4 十字滑台装配1、装配丝杠电机2、装配导轨与轴承座3、装配X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4、装配四个滑块5、将Y方向系统运动方向,传动系统组件与四个滑块装配6、装配光栅尺7、装配Y方向运动系统,组件与1相同8、装配工作台面9、装上螺母固定螺钉及定位销10、装配台面螺钉共4组3.5 十字滑台装配时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在十字滑台复原的过程中,一些运动机构出现多零件和少零件的情况。
这时应找回记录的照片,对比之后再重新调试。
2、复原过程中反复拆装一些零件,原因是我们安装时的顺序有错误,所以在复原前应做好准备,了解部件安装的先后顺序,以免增加工作量。
3、工作台的进给运动采用滚珠丝杆螺旋结构4、滚珠丝杠支承方式:双推一简支型5、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6、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杆间采用齿轮减速要求消除齿轮间隙7、滚珠丝杠选取滚珠螺旋传动按滚动体循环方式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类,其中应用较广的是插管式和螺旋槽式,它们各有特点,其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主要有垫片调隙式和螺纹调隙式。
滚珠丝杠传动副多为专业厂家生产,一般用户设计时只负责选用,在选用时主要验算其额定动载荷和临界转速,丝杠较长时还应进行压杆稳定性验算。
图3-6装配展示3.6 各元器件详细参数表:十字滑台主要元器件有:十字滑台、伺服电机X/Y、滚珠丝杆、光栅尺、圆柱直线导轨、联轴器等,各元器件详细参数见表3-1.3.7 位置度记录3.7.1 y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相关零件位置度的记录y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相关零件位置度的记录如表3-23.7.2 x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相关零件位置度的记录x方向运动传动系统组件相关零件位置度的记录如表3-3第四章上料检测装置的介绍4.1 上料检测装置简介自动/手动按钮处于自动,联网/单站处于联网状态时:单元电源先接好后,完成后按下上电按钮,此时复位按钮灯闪烁,按下复位按钮,动作元件复位后,开始按钮灯闪烁,按下特殊按钮,直流电机带动漏斗转动,物料随着轨道落下,下部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物料时,气缸上升到上限位,此时向后站发出信息让后一单元将工件运走。
然后气缸下降到初始位置。
循环原来的动作。
上料检测单元外观如图4-1及图4-2所示。
图4-1上料检测单元外观图4-2上料检测单元外观第五章项目规划5.1 任务分配表所有成员的任务分配见表5-15.2 实训目标6月13日:电气原理图的绘制6月14日:元器件选型6月15日~6月20日:列出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绘制程序流程图,PLC编程6月21日:接线与调试6月22日:项目文档整理与答辩第六章任务描述6.1 动作过程描述1、按下开始按钮后,直流电机带动料斗转动,工件转入轨道,并沿轨道滑入物料台。
2、下部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工件,提升气缸导杆缩回,工件随物料台上升。
3、上部的光电传感器确定工件的颜色。
4、磁性接近开关检测到提升气缸导杆缩回到位后,通知下站取走工件。
6.2 控制要求1、初始状态:提升气缸伸出到位,光电传感器无检测信号2、实现启动、停止和急停。
按下启动按钮,首先进行自动复位,然后启动开始直流电机带动料斗底盘转动;检测到物料台上有工件提升气缸自动循环运动,进行工件的供料;按下停止按钮后,停止运行,并恢复到初始状态;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然情况,按下急停按钮,应该立刻停止运行。
3、整个过程,必须检测工件的颜色,并将信息传给下一单元。
第七章电气设计方案7.1 传感器明细表传感器有光电传感器和气缸传感器,详情见表7-1。
7.2 顺序功能图如图7-1,图为上料检测装置的顺序功能图上电Q1.1(复位闪烁)I1.1=1+I1.6=1复位(Q0.4=1)I0.3=1Q1.0(开始闪烁)I1.0=1Q0.0(回转电机)I0.0=1+T37=2S M0.0M0.1M0.2M0.3M0.4M0.5M0.6Q0.3(汽缸上升)I0.2=1Q2.4向后站给处信号T39=1S(读工件颜色)I2.4=1+I1.4=0(or)I1.4=1+I1.3=1+I1.2=1Q0.4=1(汽缸下降)I0.3=1返回M0.3图7-1上料检测装置顺序功能图7.3 输入输出分配表输入输出分配见表7-27.4 PLC外部接线图图7-1为PLC的外部接线图图7-1PLC外部接线图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7.5 PLC梯形图(见附件一)7.6 调试故障分析表表7-3为调试过程中发现故障的分析表表7-3调试故障分析表26总结经过三周的实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成功的完成了十字滑台和上料检测装置这两个任务。
组长袁志祥在这三周的实训中主要负责安排任务和协助组内成员完成相关的工作。
组员陈梅负责传感器,沈海婷负责电气方案,蔡鑫,杨吴云负责编写PLC程序,季书鹏黄翠负责程序规划和协助。
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成功的完成了第一个程序在完成第二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在梯形图的编辑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所以我们发现,在梯形图的编辑上出现了问题。
于是我们第一次的调试失败了,但后来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梯形图的排查,最终我发现了梯形图的一些问题。
最后我们重新编辑了一个梯形图。
再一次又一次的调试中,我们终于成功了。
通过这次实训,知道了很多。
在这里,如果没有团队的每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能完成的。
所以团队的合作,和协助非常的重要。
我们在这一次的实训中,我们相互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