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目的:探讨叶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保证正常生活规律、饮食以及运动。
随机选择46例为对照组,给予患者达美康片80 mg,2次/d,二甲双胍片0.5 g,3次/d;余46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叶酸10 mg,3次/d,服用6个月。
实验开始前暂停服用降糖药物,2周后于空腹以及2 h后采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6个月后再次测量并比较。
结果:治疗后,两组数据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FPG、P2BG、HbA1c、FINS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5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叶酸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前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为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是先从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逐渐演变为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为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失去降低血糖的作用从而引起高血糖。
有研究发现[1],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叶酸后可显著减轻糖尿病对肾脏的损伤,软化肾脏血管,减少尿蛋白,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
为观察补充叶酸后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笔者使用叶酸治疗46例患者,现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月-2011年11月因2型糖尿病于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92例,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48例,女44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45.7±12.5)岁,糖尿病的病程为7个月~8年。
2022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最全版)

2022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最全版)医学营养治疗(M NT)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
本指南内容涉及糖尿病营养预防、治疗、并发症防治、人工甜味剂及新型植物化学物、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诸多领域。
指南制定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法学的要求,参照《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的要求,坚持基于患者问题为导向、证据级别与推荐并重、服务于临床的宗旨,结合中国临床实践提出问题及进行证据采集,旨在指导和规范临床MNT。
医学营养治疗中营养相关要素对糖尿病的影响MNT的实施重点是调整能量及营养素的供给,本指南中针对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相关要素对糖尿病的影响进行叙述。
一、能量问题1:糖尿病患者适宜的能量范围是多少?糖尿病患者应接受个体化能量平衡计划,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能满足不同情况下营养需求的目标(B,强推荐)表4成人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kJ/kg(kcal/kg)]劳动活动强度体重过低正常体重超肥胖重体力活动(如搬运工)188~209(45~50)167 (40)146 ( 35 )中体力活动(如电动安装)167 (40)125-146(30-35)125 ( 30 )轻体力活动(如坐式工作)146 ( 35 )104~125( 25~30)84504( 20~25)休息状态(如卧床)104-125( 25-30)84-104 ( 20〜25 )62-84 ( 15〜20)注:标准体重参考世界卫生组织1999计算方法:男性标准体重(kg ) =[身高(cm ) -100 ] x0.9 ;女性标准体重(kg )=[身高(cm ) -100 ] xO.9-2.5。
根据我国提出体重指数(BMI )的评判标准,BMI <18.5 kg/m 12为体重过低,18.5 kg/m 2<BMI<24.0 kg/m 2^正常体 重,24.0 kg/m 2<BMI<28.0 kg/m 2为超重,BMI>28.0 kg/rrP 为肥 胖1. 短期内(<1年)LCD 有助于超重/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血糖管 理(A ,强推荐)2. V LCD 短期内有助于改善T2DM 患者的FBG 、HbAic.胰岛素抵抗、 体重等指标(C ,弱推荐),但可能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不推荐长 期接受VLCD ( C ,强推荐)问题2 :低热量饮食/极低热量饮食是否有助于T2DM 患者的血糖管 理?问题3:间歇性能量限制/持续性能量限制对T2DIVI患者糖脂代谢和体重有何影响?IER/CER均有利于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和体重管理,IER较CER在体重管理上更有优势(B,弱推荐)二、碳水化合物问题4: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对于控制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并发症危险因素有何影响?糖尿病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宜为45%〜60%(B,强推荐)。
缓解糖病和胰岛素抵抗的方法

缓解糖病和胰岛素抵抗的方法缓解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已经影响了数以亿计的人群。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类: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其中第二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面临抵抗胰岛素的风险。
然而,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缓解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
一、饮食调整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首先,减少糖分摄入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限制糖分的摄入,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减轻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
其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膳食纤维可以延缓消化过程,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从而减轻胰岛素的负担。
此外,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可以帮助维持血糖的平衡,并缓解胰岛素抵抗。
二、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对于缓解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非常重要。
运动能够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促进肌肉的糖原储存,并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
此外,力量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加肌肉的负荷,进一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三、维持健康的体重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过多的体重不仅会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而且会导致脂肪组织分泌过量的激素,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
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缓解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可以达到减重的目标,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
四、规律作息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身体的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
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物钟和代谢过程,提高胰岛素的稳定性。
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休息,有助于缓解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问题。
五、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增加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因此,减轻压力对于改善糖尿病状况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减轻压力,如做适量的运动、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呼吸练习等)、与好友聊天等。
糖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改善方法

糖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改善方法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高血糖。
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本文将探讨糖病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以及改善方法。
一、糖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糖病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出来的一种调节血糖的激素,它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
然而,当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血糖无法被有效地降低,从而引发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生活方式不良和遗传因素。
过度的饮食摄入、缺乏运动、肥胖以及高血脂等因素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此外,某些基因突变也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方法1. 调整饮食习惯饮食习惯的调整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方法之一。
应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此外,分餐进食、少量多餐、避免过度饥饿或饱胀等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2. 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非常重要。
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和有氧舞蹈等,可以帮助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力量训练也能提高肌肉代谢能力,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3. 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的重要因素。
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因此,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来说,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4. 规律的生活作息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也非常关键。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长时间的工作,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5. 控制压力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升高,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因此,合理的压力管理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适当的休闲娱乐、放松训练、技巧培训等来减轻压力,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以上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一些方法,但具体的措施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是维持健康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以下是对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在禁食8-10小时后的血糖水平。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100毫克/分升(mg/dl)或3.9-6.0毫摩尔/升(mmol/L)之间。
如果空腹血糖持续高于126毫克/分升(7.0毫摩尔/升),则可能患有糖尿病。
2.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是指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餐后血糖应控制在140毫克/分升(7.8毫摩尔/升)以下。
如果餐后血糖持续高于200毫克/分升(11.1毫摩尔/升),可能提示存在并发症的风险。
3.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持续高于9%,可能提示存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4.无明显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
二型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尿常规检查中酮体阴性,以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5.无严重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出汗、头晕等症状。
二型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
总的来说,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患者应保持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长期的健康状况。
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为配制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剂10L,需要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浓度为6.0%)和纯化水的量分别是( )。
A.83mL和9917mLB.830mL和9170mLC.120mL和9880mLD.150mL和9850mLE.500mL和9500mL答案:B2.药学信息按照其来源通常分为三级。
属于三级信息资源的是( )。
A.期刊发表的病例报告B.期刊发表的试验研究结果C.临床实践指南D.文摘数据库E.全文数据库答案:C3.药师审核麻醉药品处方时,应逐项审核。
不属于规范性审核内容的是( )。
A.处方医师是否有麻醉药品处方权B.处方用量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C.是否有病历记录D.是否写明临床诊断E.处方字迹是否清晰答案:A4.关于药品贮存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室温),指10℃~30℃B.阴凉处,指不超过25℃C.避光,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D.遮光,指避免日光直射E.凉暗处,指避光且2℃~10℃答案:A5.医师处方:头孢呋辛酯片(规格250mg/片),500mgbidpo。
为方便患者理解药师宜将用法标示为( )。
A.每日2次,每次250mg,口服B.每日1~2次,每次1片C.每日2次,每次2片,口服D.必要时,可餐后服用2片E.必要时服用,每日剂量不超过2片答案:C6.关于滴眼剂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前需清洁双手B.将药液滴入下眼袋内每次1~2滴C.滴眼后轻轻闭眼1~2分钟D.如同时使用两种眼药水,宜间隔10分钟E.两眼同时患病时,先滴病情重的眼,后滴病情轻的眼答案:E7.患者,男,52岁,支气管哮喘病史10年。
因间断喘息发作,长期自行服用泼尼松片20mgqd。
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中,不包括的是( )。
A.低血压B.骨质疏松C.消化性溃疡D.血糖升高E.感染答案:A8.患者,女,31岁,1个月前顺产一健康男婴。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试题及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试题(满分100 分)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10 题, 20 空,每空 1 分,共20 分)1、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2、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3、我们国家推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性服务过程。
4、乡镇卫生院 ( 村卫生室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出院后7 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4、孕期五次访视的时限分别是孕 13 周前、孕 16-20 周、孕 21-24 周、孕 28-36周、孕 37-40 周。
6、每年进行 1 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
7、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0-6 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8、工作人员应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 分钟。
9、对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 4 次,每次随访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
10、正常人每天的标准食油量是25 克,食盐量是4-6 克。
二、单选题( 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B )A、辖区内 60 岁以上的常住居民C、辖区内 55 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B 、辖区内 65 岁以上的常住居民D 、户籍区内 65 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第三版 ) 》要求 , 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制位数是( D )A 、 10B 、 15C 、16D 、17E 、 18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缘由包括( D )A、死亡或迁出或信息错误B、死亡、迁出或拒访C、死亡或信息错误D、死亡、迁出或失访E、迁出或信息错误4、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老年人健康管理中 , 关于健康指导 , 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A、对确诊的慢阻肺患者纳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B、对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时治疗或转诊C、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血压D、进行认知和情感的健康教育E、告知评价结果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每年为辖区常住居民免费测量血压的对象是 ( C )A、15 岁及以上B、18 岁及以上C、35 岁及以上D、65 岁及以上E、辖区所有居民6、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健康体检表中“住院情况”询问的时间段是 ( A )A、近 1 年内B、近半年内C、近 2 年内D、近 3 个月内E、截止到体检时7、体质指数 (BMI) 的计算公式是 ( B )A、身高 (m)/ 体重的平方 (kg2) ,B、体重 (kg)/ 身高的平方 (m2)C、体重 (kg)/ 身高 (m)D、体重的平方 (kg2)/ 身高 (m)E、体重 (kg)/ 身高的平方 (cm2)8、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为老年人健康体检时, 查体内容不包括( B )A、皮肤B、眼底检查C、巩膜D、下肢水肿E、淋巴结9、关于健康体检表中检查项目要求的搞述有误的是( C )A、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应进行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B、65 岁及以上老年人腹部 B 超为免费检查项目C、高血压患者必须进行足背动脉搏动的检查D、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眼底检查,特别是针对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E、记录饮酒情况时,“日饮酒量”应折合成白酒量10、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要求描述有误的是( C )A、用于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时填写B、0-6 岁儿童无须填写该表C、如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应重新填写此表,不能在原表修改D、若失访,在空自处写明失访原因E、若死亡,写明死亡日期和死亡原因11、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对象是( E )A、社区的儿童 B 、社区的老年人C、社区的传染病病人D、社区的残疾人E、社区的各类人群12、健康教育服务形式有 ( E )A、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B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C、开展公众健康齐询活动 D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E、以上都是13、健康教育讲座活动中,什么资料能够最直接体现出参与活动的人数及形式( D )A、讲座通知 B 、讲座计划C、宣传折页 D 、人员签到及照片E、评估问卷14、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应不少于 ( A )A、1 个 B 、2 个 C 、 3 个 D 、 4 个 E 、5 个1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及时为辖区内 0-6 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 ( 簿 ) 的时间是 ( B )A、居住满 2 个月 B 、居住满 3 个月C、居住满 6 个月 D 、居住满 1 年E、居住满 1 个月16、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关于预防接种工作 ,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C )A、接种前 , 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B、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并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凭证C、七对是指 : 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批号、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D、三查是指 : 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 查对预防接种卡 ( 簿) 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E、接种后告知儿童监护人, 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 分钟17、进行预防接种服务时委进行“三查七对”,其中“七对”指的是( C )A、核对受种对象姓名、性别、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注射器外观与批号B、核对受种对象姓名、性别、年龄、预防接种卡、疫苗品名、规格、剂量C、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菌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D、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预防接种卡、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E、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往射器外观与批号、接种途径18、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 D )A、计划免疫 B 、冷链工程C、扩大免疫规划 D 、冷链系统E、疫苗供应系统19、预防接种出现过敏性休克,AER上报时限为 ( B )A、5 天内 B 、24 小时内 C 、48 小时内 D 、2 天内 E 、15 天内20、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新生儿家庭访视的时间是 ( C )A 、接到出生信息后 1 周内B 、新生儿出生后 1 周内C 、新生儿出院后 1 周内D 、新生儿出院后 2 周内E 、新生儿出生后 2 周内21、下列有关小儿年龄分期, 正确的是 ( E )A、围产期 : 从胎龄满 28 周到出生后一周B、婴儿期 : 或称乳儿期,从出生后 28 天到一周岁C、幼儿期 :1-3 周岁D、学龄前期:从幼儿期结束到入小学前,即3-6 或 7 岁E、以上都是2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第三版 ) 》要求 , 满月后婴幼儿健康管理的次数应是 ( D ) A、5次 B 、6 次 C 、7 次 D 、 8 次 E 、 10 次2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是( B )A、 0-6岁儿童 B 、0-36 个月儿童C、 3-6岁儿童 D 、0-18 个月儿童E、 0-24 个月儿童24、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下列关于0-6 岁儿童建康管理服务内容,描述不正确的是 ( B )A、新生儿出院后 1 周内 , 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家庭访视B、对营养不良儿童进行指导 , 无需转诊C、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D、发现视力听力低常儿童应及时转诊并追踪随访2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的服务对象是 ( E )A 、辖区内孕产妇B 、辖区内户籍孕产妇C 、所有就诊的孕产妇D 、育龄期妇女E、辖区内常住孕产妇26、以下对准备怀孕的妇女进行叶酸补充指导正确的是( C )A 、每日均服用 0.4mgB、每日均服用 4mgC 、普通妇女每日服用0.4mg,高危妇女每日服用4mgD、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就可以不用补充叶酸片E、蔬菜缺乏的地区需要补充叶酸,其他地区不需要27、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第三版 ) 》," 产后访视率”的计算公式是辖区内 ( B ) A 、产妇分娩 28 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 / 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 x100%B 、产妇出院后 28 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 x100% C、产妇出院后 7 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 / 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 x100%D、产妇分娩 7 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 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x100%E 、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 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x100%28、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具有专项管理服务规范的重点疾病人群包括 ( A )A、原发性高血压、 2 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B、原发性高血压、 2 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传染病患者C、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恶性肿瘤患者D、原发性高血压、 2 型糖尿病、冠心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E、原发性高血压、 2 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和结核患者29、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 D )A、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所有高血压患者B、18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高血压患者C、35 岁及以上的户籍居民中高血压患者D、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以下不属于高血压高危因素的指标是( D )A 、正常血压高值B 、长期过量饮酒C、高血压家族史 D 、静坐生活方式31、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随访,每年要提供至少 ( C )A、 2 次 B 、 3 次 C 、4 次 D 、5 次 E 、 6 次3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建议高血压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血压的时间间隔是 ( C )A、 1 个月 B 、3 个月 C 、半年 D 、1 年 E 、2 年33、对于紧急转诊的高血压患者, 主动随访转诊情况的时间是( B )A、1 周内 B 、 2 周内 C 、 3 周内 D 、 4 周内 E 、2 个月内34、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者 , 正确的处理是 ( B )A、增加药物剂量 , 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B、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 ,2 周内随访C 、更换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 周内随访D 、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2 周内随访E 、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 4 周内随访35、对确诊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站 ) 要提供的面对面随访每年不少于( D )A、1 次 B 、2 次 C 、 3 次 D 、4 次 E 、5 次36、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 , 建议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血糖的时间是 ( C )A、每季度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B、每半年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C、每年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D、不定期测量空腹血糖E、根据症状轻重测量空腹血糖37、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第三版 ) 》要求 , 进行糖尿病患者随访时 , 以下情况不需紧急转诊的是 ( B )A、血糖 3.6mmo/LB、血糖 15mmol/LC、心率 120 次 / 分D、体温 39.5 ℃E、血压 160/110mmHg38、2 型糖尿病患者随访空腹血糖控制满意目标值是多少( B )A、< 3.9mmol/L B 、< 7.0mmol/LC、< 10.0mmol/L D 、< 7.8mrmol/L39、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的计算公式是 ( C )A 、最后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 / 年内已管理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人数x100%B 、年内最后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 已管理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人数x100%C、年内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 年内已管理 2 型糖尿病患者人数 x100%D、年内最近 - 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 辖区糖尿病患者人数x100%E 、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 辖区 35 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人数x100%40、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 ) 》要求,下列不属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 E )A 、精神分裂症B 、分裂情感性障碍C、偏执性精神病 D 、双相情感障碍E、精神发育迟滞41、重性精神疾病是指 ( C ) 为代表的精神病。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考试试题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ABCDE )B、 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4、0-6岁儿童免费健康管理均应在( BCD )进行。
A 、县级医疗机构B 、乡镇卫生院C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D 、村卫生室A 、血尿常规B 、肝肾功能公共卫生考题(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一、多选题1、 新生儿家庭访视的内容是什么? ( ABCDE ) A 、一看B 、二问C 、三查D 、指导E 、建册2、 婴幼儿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 ABCD ) A 、 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评估 B 、适龄月龄的血常规检测C 、疫苗接种喂养、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伤害、口腔保健等健康指新生儿家庭访视C 、婴幼儿健康管理D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E 、健康问题处理5、对孕早期妇女需要做的免费辅助检查包括(ABD )6、为孕中期和孕晚期妇女提供服务的机构是(A)A、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B、基层医疗机构C、县级医疗机构D、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我省规定的妇幼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ADE)A.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B.健康教育服务C、预防接种服务 D.婚前保健检查E.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8、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评价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工作指标有哪些?(AB)A.早孕建册率B.产后访视率C. 新生儿访视率D.儿童健康管理率9、6月龄相应发育评估预警征为(ABCD)A、发音少,不会笑出声;B、不会伸手抓物;C、紧握拳不松开;D、不能扶坐10、孕中期需要转诊的高危孕妇有哪些?(ABC)A、阴道出血或腹痛B、体重和宫高增长异常C、胎儿发育异常D、辅助检查未见异常11、产后访视的流程是(ABCDE)A、访视前电话预约B、携带访视包C、自我介绍、说明来访目的D、接触母婴前,清洁双手E、先检查新生儿后检查产妇12、访视时发现(ABCDE )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叶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保证正常生活规律、饮食以及运动。
随机选择46例为对照组,给予患者达美康片80 mg,2次/d,二甲双胍片0.5 g,3次/d;余46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叶酸10 mg,3次/d,服用6个月。
实验开始前暂停服用降糖药物,2周后于空腹以及2 h后采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6个月后再次测量并比较。
结果:治疗后,两组数据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fpg、p2bg、hba1c、fins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5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叶酸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叶酸;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effection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insulin resistance of type 2 diatetes/jiang feng,wu hong-yue.//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3):035-036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acting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insulin resistance. methods:choose 92 patients of type 2 diabeteswho were receiving cure in our hospital, 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assured to receive normal patterns of life、diet and exercise, randomly choose 46 patients as the control group,gave them tablet of diamicron 80 mg, bid, tablet of metformin 0.5g, tid, the rest 46 patients were observation group,all were given diamicron、metformin and folic acid 10mg, tid,take 6 month. all of the patients stop taking hypoglycemic drugs before the the experiment, two weeks later, check fpg、p2bg、hba1c、fins、isi, check again 6 months later,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after treatment ,two sets of data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fpg、p2bg、hba1c、fins、isi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1); after treatment, the 5 indica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folic aci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ype 2 diabetes blood glucose levels, improve insulin resistance,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folic acid; type 2 diabetes; insulin resistancefirst-author’s address:the guangdong province pengpai memorial hospital,haifeng 5161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3.017目前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为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是先从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逐渐演变为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为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失去降低血糖的作用从而引起高血糖。
有研究发现[1],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叶酸后可显著减轻糖尿病对肾脏的损伤,软化肾脏血管,减少尿蛋白,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
为观察补充叶酸后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笔者使用叶酸治疗46例患者,现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月-2011年11月因2型糖尿病于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92例,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48例,女44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45.7±12.5)岁,糖尿病的病程为7个月~8年。
将9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9~66岁,平均年龄(44.1±12.6)岁。
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41~69岁,平均(46.1±13.4)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均由护士进行健康宣教,保证正常生活规律、饮食以及运动。
对照组给予患者达美康片80 mg,2次/d,二甲双胍片0.5 g,3次/d,服用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叶酸10 mg,3次/d,服用6个月。
1.3 检测指标实验开始前暂停服用降糖药物,2周后于空腹以及2 h后采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数值,并对两组治疗后各项数值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实验数据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数据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fpg、p2bg、hba1c、fins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4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3 讨论两组经过降糖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fpg、p2bg、hba1c、fins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5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糖尿病是复合病因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是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效应,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3]。
胰岛素通过增加糖的去路,减少糖的来源,使血糖降低,能促进全身组织,尤其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和葡萄糖利用,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促进葡糖糖转变为脂肪酸,并贮存于脂肪组织内,从而降低血糖的水平。
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多种基因细微变化叠加效应的后果。
环境因素中主要为摄食过多、体力劳动过少导致肥胖,可引起一系列代谢变化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如游离脂肪酸、tnf-a、瘦素、抵抗素等增加和脂联素降低以及慢性内质网应激等,进一步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加重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
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更是贯穿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主线,是连接它们的纽带,为这些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叶酸也叫维生素b9,常见于绿叶蔬菜中,是由英国lucy wills 的医生首先发现确定的,是dna复制过程必需的一种辅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增强免疫能力,一旦缺乏叶酸,会发生严重贫血,因此叶酸又被称为“造血维生素”。
目前其在临床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预防神经管缺陷、降低新生儿其他类型的出生缺陷风险、预防孕妇贫血、维持dna和细胞基本结构、减少孕妇先兆子痫的风险。
国外有研究显示,叶酸的服用可以显著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出现损伤后,服用叶酸一样可以逆转其损伤作用,改善患者血管功能。
实验室研究发现,叶酸可改善胰岛素受体,提高其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和细胞表面受体的有效结合,抑制肠道黏膜吸收葡萄糖,影响肝糖代谢及糖代谢,从而降低外周血糖,还可以提高isi指数,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是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妇女都应补充叶酸,服用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长期过量服用叶酸会干扰孕妇的锌代谢,锌元素的不足,同样会影响胎儿发育,如果补充叶酸每天达到400 mg,超出建议范围1000倍,不但会损伤胎儿的生殖系统,而且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4]。
综上所述,叶酸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妇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参考文献[1] 江晓津,李俊英,丁维珍,等.叶酸对糖尿病病人血浆hcy、尿清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07,22(5):407-408.[2]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4] 刁迎斌,姜海红,刘国萍,等.补充叶酸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hcy水平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08,21(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