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形成和传播(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波的形成和传播》PPT

5.波向外传播了什么?
E.波能传递振动形式、信息和能量
带动性 滞后性 重复性
思考与讨论 一个无风的星期天,在公园里一个小朋友的 皮球掉入远处的水中,没有可以借助的足 够长的工具,水中有电线,因此也不能下 水取球,请你能想个办法帮他把球取回来。
波 的 分 类 及 特 点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 波峰 波谷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
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
疏部
密部
课 堂 练 习
1.向右传播的波上三点A、B、C,请指出该时 刻振动的方向
A B
C
课 堂 练 习
2.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 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 AD)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b.介质各个质点起振方向与振源 起振方向相同。
思考与讨论 3.波传播过程中质点做什么运动?
c.质点只在平衡位置做机械振动,质 点并不随波迁移。
思考与讨论
4.波传播过程中质点振动的周期,振幅 有什么特点?
d.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质 点振动周期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
思考与讨论
小 结
• 1机械波的定义
•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 • 3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介质
• 4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
原子弹爆炸蜘蛛猎食Fra bibliotek观 察
波的形成过程 绳波的形成过程:
振源质点最先开始振动,依次带动后边质点 随之振动,这样振源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向 外传播
《波的形成和传播》PPT课件

A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AC )
A.0.60 m
B.0.20 m
C.0.12 m
D.0.086 m
变式训练2 (2010年高考浙江卷)在O点有一波源,t=0 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t1=4 s 时,距离O点为3 m的A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2=7 s时 ,距离O点为4 m的B点第一次达到波谷.则以下说法正
4.决定波长的因素:波长由_波__源___和__介__质__共同决定.
小结:1.对波长的理解
①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②质点振动一个周期,波传播的距离。 ③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
注意:波速是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振动速度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C.波就是振动,振动就是波 D.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得慢
横波和纵波的区别
例2 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C ) A.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 B.波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传播 C.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还 是在一条直线上 D.波传播距离的远近 【题后反思】 在横波中二者“相互垂直”,在纵波中二 者“在同一直线上”.
A.平衡位置相距一个波长的两个质点运动情况总是相同 B.运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个质点相距一个波长 C.在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D.在横波中,波峰到相邻的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半
个波长。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如图所示,S是波源,其振动频率为100Hz,所产生 的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80m/s。P、Q是波传播方向上 的两个质点,已知SP=4.2m,SQ=5.4m。当S通过平衡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含模拟动画)(可修改).ppt

最新
8
二、波的分类
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波的分类
最新
9
纵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 条直线上。
波 密部: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
疏部: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
波的分类
最新
10
产 2.介质和波源:
生 条
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件
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第十二章 机械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最新
1
生活中的波现象
最新
2
思 考
一、波的形成 zxxk
A
D
C
O
E
B
思考:波是怎样形成的呢?
最新
3
绳波的成因
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一个个小段可 以看做一个个相连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 存在着相互作用。
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带动相邻的质 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 远一 考
A
D
C
O
E
B
2、绳上A点和B点的振动有什么异同?它 们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什么关 系?
相同点:振动形式完全相同,两个质点的起振
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不同点:B比A迟一些开始振动。
垂最直新
7
思 考
A
D
C
O
E
B
3、这绳波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 中波源O点迁移到A点没有?
形成过程:见P42页 没有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 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 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 象是波动.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件

到右端.已知t=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
T 4
时,1到
达最上方,5开始向上运动.问:
图4
(1)t=T2 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 方向)如何? (2)t= 34T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 (3)t=T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
解析 各质点在各时刻的运动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由图甲可知,t=
T 2
时,质点8未到达波峰,正在向上
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
(2)由图乙可知,t=34T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
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
(3)由图丙可知,t=T时,质点8、12正在向下振动,质
点16正在向上振动.
答案 见解析
二、横波和纵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面会产生前后或左右晃动,也会产生 竖直方向的振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案 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不同的波引起地面的振动 不同.
1.横波和纵波是按照质点 振动 方向和 波传播 方向的关系来 区别的:两方向垂直的为横波,两方向在 同一直线上 的为 纵波.如声波是典型的纵波. 2.地震波中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且纵波传播速度较大. 3.水波是比较复杂的机械波,不能简单地将水波当成横波.
的振动必定滞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解析 振源的振动使其周围质点依次振动,之所以能 依次振动下去,就是依靠了相邻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沿波的传播方向,后一质点的振动必滞后于前一质点 的振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答案 ABC
例2 关于振动与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件

是纵波. •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 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我们平时常说 “随波逐流”, 介质是否随波一起移动呢?
实验 绳波的传播 弹簧形成的波
结论:红色标记上下振
动,但并没有沿绳波运 动.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 质点落后一段时间,但形 式(频率、振幅)一样。
机械波传播时, 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 波传播的只是一种振动形式。
思考:除了传播 振动形式以外,波 还能传播什么呢?
能量
信息
四、波动与振动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
体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各质 点的振动周期都等于振源的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从构 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横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 波叫做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3、波谷:在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4、横波也叫凹凸波.
二、纵波
1、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 波叫做纵波.
2、密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做密部. 3、疏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做疏部. 4、纵波也叫疏密波.
➢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 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我们平时常说 “随波逐流”, 介质是否随波一起移动呢?
实验 绳波的传播 弹簧形成的波
结论:红色标记上下振
动,但并没有沿绳波运 动.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 质点落后一段时间,但形 式(频率、振幅)一样。
机械波传播时, 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 波传播的只是一种振动形式。
思考:除了传播 振动形式以外,波 还能传播什么呢?
能量
信息
四、波动与振动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
体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各质 点的振动周期都等于振源的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从构 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横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 波叫做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3、波谷:在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4、横波也叫凹凸波.
二、纵波
1、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 波叫做纵波.
2、密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做密部. 3、疏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做疏部. 4、纵波也叫疏密波.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件

几点说明:
1、参与振动的点都做受迫振动,振动频率、振幅都 去决于振源,且每当一个周期完成后又回到最初的位 置,并没有随波一起迁移;
2、如果波在介质中一旦形成,它可以离开波源在介 质中由近及远传播,即使波源停止振动,介质中的质 点仍可以将振动的形式和能量传播下去。
3、传播的对称性:同一波源的振动形式在同一介质 中向不同方向传播时,沿各个方向传播的波形在同一 时刻关于波源对称;关于波源对称的点,同时起振且
(2)波峰: 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3)波谷: 在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2、纵波
(1)定义: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 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
(2)密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 做密部.
(3)疏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 做疏部.
(4)纵波也叫疏密波.
声波是纵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叫做水纹波。)
四、机械波
1、介质和波源: 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注意: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4、机械波向外传播时:
(1)各质点的振动 ① 各个质点均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介质 中各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 ②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③ 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 振动周期相同) ④ 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⑤ 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起振方向)相同.
小结
1、波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运动,产生机械波的条 件是波源和介质 2、机械波和机械振动是有区别的机械振动在介质 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 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 3、机械波形成时,介质中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振动,循规蹈矩而不随波逐流 4、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可以同时 存在,例如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件

质点振动由近及远
2.介质: (1)定义:波借以_传__播__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_相__互__作__用__,一个质点的振动会 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二、横波和纵波
定义
质点的振动方向
横 波
与波的传播方向 互相_垂__直__的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 纵 与波的传播方向 波 在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_
名称 项目
横波
在波动中,质点的振 概 念 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
向相互垂直
介质
只能在固体介质 中传播
特征
在波动中交替、间隔 出现波峰和波谷
纵波
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 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 条直线上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 质中均能传播
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 现密部和疏部
【微思考】 (1)绳波、声波、水波各属于横波还是纵波? 提示:绳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它属 于比较复杂的机械波。
的波
标识性物理量
(1)波峰:凸起的 _最__高__处__ (2)波谷:凹下的 _最__低__处__
(1)密部:质点分布 _最__密__的位置 (2)疏部:质点分布 _最__疏__的位置
实物波形
三、机械波 1.形成:机械振动在_介__质__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2.产生条件: (1)要有_波__源__。 (2)要有传播振动的_介__质__。
3.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与联系:
振动
波动
研究 对象
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附 近的往复运动,研究的 是单个质点的“个体行 为”
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研 究的是大量质点将波源 振动传播的“群体行为”
区
别 力的 可以由作用在物体上的 联系介质中各质点的弹
2.介质: (1)定义:波借以_传__播__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_相__互__作__用__,一个质点的振动会 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二、横波和纵波
定义
质点的振动方向
横 波
与波的传播方向 互相_垂__直__的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 纵 与波的传播方向 波 在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_
名称 项目
横波
在波动中,质点的振 概 念 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
向相互垂直
介质
只能在固体介质 中传播
特征
在波动中交替、间隔 出现波峰和波谷
纵波
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 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 条直线上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 质中均能传播
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 现密部和疏部
【微思考】 (1)绳波、声波、水波各属于横波还是纵波? 提示:绳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它属 于比较复杂的机械波。
的波
标识性物理量
(1)波峰:凸起的 _最__高__处__ (2)波谷:凹下的 _最__低__处__
(1)密部:质点分布 _最__密__的位置 (2)疏部:质点分布 _最__疏__的位置
实物波形
三、机械波 1.形成:机械振动在_介__质__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2.产生条件: (1)要有_波__源__。 (2)要有传播振动的_介__质__。
3.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与联系:
振动
波动
研究 对象
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附 近的往复运动,研究的 是单个质点的“个体行 为”
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研 究的是大量质点将波源 振动传播的“群体行为”
区
别 力的 可以由作用在物体上的 联系介质中各质点的弹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件

A、在机械波的形成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一起迁 移;
B、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的振动形式;
C、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的周期不同;
D、机械波传播的是振源的振动能量,它是能量传播 的一种方式。
例2、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时 刻的情况,在波中标出A、B、C、D、E 五个质点在此时刻的振四、机械波
1.介质和波源: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波源——保持持续振 动的物体.
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注意】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4.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质点不随波发生迁
移.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
答案
A点振动的方向向下,B点振动的方向向上,C点的振 动方向向上,D点的振动方向与B、C相同,E点的振动方 向向下。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绳波的形成过程: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 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 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 带动.
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二、横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 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 峰.
动.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5.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五、波动与振动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 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B、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的振动形式;
C、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的周期不同;
D、机械波传播的是振源的振动能量,它是能量传播 的一种方式。
例2、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时 刻的情况,在波中标出A、B、C、D、E 五个质点在此时刻的振四、机械波
1.介质和波源: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波源——保持持续振 动的物体.
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注意】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4.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质点不随波发生迁
移.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
答案
A点振动的方向向下,B点振动的方向向上,C点的振 动方向向上,D点的振动方向与B、C相同,E点的振动方 向向下。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绳波的形成过程: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 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 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 带动.
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二、横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 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 峰.
动.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5.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五、波动与振动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 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试试身手...... 1、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作上下振动的波叫纵波 (B)沿水平方向传播的波叫横波 (C)质点的振动方向与C波D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线上的波叫纵波 (D)区分纵、横波的依据是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关系
14
试试身手......
2、在机械波中
ABC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 (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5.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叫做水纹波。)
10
三、机械波 1.介质和波源: 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注意: 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11
三、机械波 4.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
BCD
B.波动过程是质点的振动形式和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C.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不立即停止运动
D、不论是横波还是纵波,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18
第二章 机械波 1、机械波 的 形 成 和 传 播
1
观察
2
3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绳波的形成过程: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 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4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思考:波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 样波源的振动就传播出去了
5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a.介质各个质点不是同时起振,但起振方向与振源方向相同。
b.离振源近的质点先起振。 c.质点只在平衡位置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d.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且能传递信息.
e.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驱动力来源于振源,各质点起振时与振 源起振时的情况完全相同,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
带动性
滞后性
重复性
6
7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
波峰 波谷
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
疏部 密部
8
9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声波是纵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纵波速度的大致范围为5.5~7千米/秒,横波速度 的大致范围为3.2~4.0千米/秒)
12
五、波动与振动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 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16
试试身手......
• 4、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机械振ຫໍສະໝຸດ ,必会形成机械波(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 (C)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形式 • (D)B机C械D波传递波源的振动形式和能量
17
试试身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落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15
试试身手...... 3、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传播开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 BCD
B、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C、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 D、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
试试身手...... 1、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作上下振动的波叫纵波 (B)沿水平方向传播的波叫横波 (C)质点的振动方向与C波D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线上的波叫纵波 (D)区分纵、横波的依据是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关系
14
试试身手......
2、在机械波中
ABC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 (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5.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叫做水纹波。)
10
三、机械波 1.介质和波源: 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注意: 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11
三、机械波 4.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
BCD
B.波动过程是质点的振动形式和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C.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不立即停止运动
D、不论是横波还是纵波,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18
第二章 机械波 1、机械波 的 形 成 和 传 播
1
观察
2
3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绳波的形成过程: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 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4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思考:波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 样波源的振动就传播出去了
5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a.介质各个质点不是同时起振,但起振方向与振源方向相同。
b.离振源近的质点先起振。 c.质点只在平衡位置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d.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且能传递信息.
e.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驱动力来源于振源,各质点起振时与振 源起振时的情况完全相同,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
带动性
滞后性
重复性
6
7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
波峰 波谷
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
疏部 密部
8
9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声波是纵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纵波速度的大致范围为5.5~7千米/秒,横波速度 的大致范围为3.2~4.0千米/秒)
12
五、波动与振动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 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16
试试身手......
• 4、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机械振ຫໍສະໝຸດ ,必会形成机械波(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 (C)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形式 • (D)B机C械D波传递波源的振动形式和能量
17
试试身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落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15
试试身手...... 3、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传播开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 BCD
B、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C、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 D、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