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技巧及练习

合集下载

中考病句辨识和修改常识和方法

中考病句辨识和修改常识和方法

中考病句辨识和修改常识和方法一、语序不当01词序不当造成词序不当的原因一般有:没有遵循时空、逻辑顺序;介词位置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等。

例:学生、领导和老师昨天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主语的词序不当,应该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或者“学生、老师和领导”,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都行,但是不能乱。

例: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不能说“把这本书不读好”,只能说“不把这本书认真读好”。

细心一点的话可以凭借语感判断出来。

例:文章的主题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收集、组织、选择材料,以确保材料为主题服务。

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显然是应该先“收集”,再“选择”,最后才谈得上“组织”,这里“组织”和“选择”的位置反了。

注意无论什么情况,辨析时都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联系生活情理来操作。

02多项定语顺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顺序一般为: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一位优秀的有20 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羽毛球教练。

正确的顺序应为: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20 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羽毛球(名词)教练。

03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顺序大致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或程度的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的顺序应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04句子成分顺序不当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这里定语与中心词的位置显然就颠倒了。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应该改成“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例: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将来”与“都希望”语序正好颠倒了,应该调换顺序。

是“希望”“将来”成为人才,而不是“将来”才“希望”。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答题技巧+例题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答题技巧+例题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答题技巧+例题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中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一、病句类型复习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并列不当: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二、修改病句的方法(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三、病句辨析有诀窍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

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它们在病句辨析时,也常常收到了好的效果。

下面试举几例略作说明。

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例如: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

②、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

此例中“和”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它们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③、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初中病句知识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初中病句知识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初中病句知识点:病句辨析与修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考点简析】中考语病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句子成分多余,语序不当,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句式杂糅,重复罗嗦,用词不当,用词大小概念并列不当,否定不当。

修改时,借助敏锐的语感进行判断,感觉别扭、拗口的地方往往是语病所在;找出主干。

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是否搭配得当;理出枝叶;在句子中,定语、状语、补语,看它是否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体味语意。

看语意是否有问题,语序是否合理,句式是否杂糅,前后是否矛盾、一致,有无歧义;弄清关系。

主要针对复句,看复句间分句之间的关系,看关联词语是否合理。

【课前自主复习】试题1在下面原句上修改病句。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考点解析:主要的病因是词语的位置错了,修改是将词序颠倒即“保护并了解”改成“了解并保护”试题2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空白处。

九年五班的语文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由于情况紧急,某连组织立即人员前往抗洪前线。

考点解析:题病因句子成分多余,重复罗嗦。

应去掉“一个班级”。

题病因是次序不当,应将“组织”和“立即”换位置。

【课堂跟进练习】试题1修改下面划线句子,使其表意明确。

《市公共汽车乘坐规则》规定:每位乘客可以携带不超过120厘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解题导引:解题时,先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看是否有残缺,是否搭配得当,修饰限制语是否恰当,此题应为“每位乘客可以携带身高不超过120厘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试题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

②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④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

⑤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中考修改病句详细分类+解题技巧+针对训练

中考修改病句详细分类+解题技巧+针对训练

中考修改病句详细分类+解题技巧+针对训练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

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难度也不见一般。

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平时勤加练习、善于总结,在考试时,这类型的题也就不在话下!今天,王老师就针对病句修改给大家分享一下解题技巧和专题训练,赶紧来看看吧。

类型一:搭配不当主要类型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4.介宾搭配不当。

5.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6.关联词搭配不当。

解题技巧1.提主干。

当句子较长、成分较复杂时,一定要压缩句子,提取主干,看主谓、动宾、主宾等各个句子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2.查枝叶。

当句中出现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时,就应该检查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是否恰当。

3.抓关键。

当句子中有介词出现时,一定要看介宾搭配是否合理。

当出现“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有无”等两面词时,要注意前后是否一致。

当出现动词时,一定要注意动宾搭配是否恰当。

当出现关联词时,要注意看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

针对训练(1)自从家里有了游戏机,珍珍的学习明显下降了。

在“学习”后加“成绩”。

(2)山东的花生是我国出产最多的省份。

改为“山东是我国出产花生最多的省份”。

(3)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将“品质”改为“形象”。

(4)这是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将“最后一天的劳动”改为“劳动的最后一天”。

(5)王老师的个性是十分豪爽坦率的人。

删去“的个性”或“人”。

(6)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将“很大”改为“很多”。

(7)他渐渐地爬起来,吃力地走着。

将“渐渐”改为“慢慢”。

(8)大家都注意学校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删去“和疾病”。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习)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习)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习)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一、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1956年,XXX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

应该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5、联系干系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6、主客颠倒:例:XXX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XXX的。

)7、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8、事情前后顺序颠倒:例: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病因:“听取”和“讨论”有一定的前后次序,应该是先“听取”,然后才“讨论”,把它们倒过来分歧事理。

﹡9、状语位置: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病因:这个句子中的“将来”本应用在“成为”前头作状语,却用在“希望”的前头,表达不合事理。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A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B员XXX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为“表现”。

中考语文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专题四病句的辨识与修改典例精析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病句,是指句子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

一、八种常见病句类型:(一)搭配不当词语的组合搭配是有选择性的,要受到语法规则、词义特点的限制,如果忽视了这些条件,就会造成搭配不当的毛病,从而影响语言的交际。

1. 主谓搭配不当例如:①对方的态度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威严而坚强。

②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将由我们来完成。

例①的主语中心语是“态度”,谓语中心语是“威严而坚强”,可以说“态度威严”,不能说“态度坚强”,可把“坚强”改为“强硬”。

例②主语中心语是“目标”,谓语中心语是“完成”,不能搭配,可把“完成”改为“实现”。

2. 述宾搭配不当例如:③在西安演出时,我们都观看了她那精彩的表演和主人公的责任感。

④通过努力,我们终于克服了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例③的述语中心语“观看”,只能与“精彩的表演”搭配,不能与“美妙的歌声”搭配,可把“观看”改为“欣赏”。

例④的述语“克服”不能与宾语中心语“拦路虎”搭配,可把“克服”改为“消灭”。

3. 主宾搭配不当例如:⑤调类就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为一类。

⑥丰富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我们能否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的关键问题。

例⑤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名词“调类”,宾语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为一类”,属于动词性短语,表示一种动作行为,但不能构成对主语的解释,应把宾语改为“把调值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形成的类别”,使其成为名词性短语。

例⑥宾语中的“能否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是从正反两方面说的,而主语“丰富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从正面说的,所以在意义上前后形成错位。

可把“否”删去,或者在句首加“是否有”。

4. 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⑦这些特警队员,都是经过严峻考验审查的优秀警员。

⑧做报告前,他连夜把借来的资料详细地浏览了一遍。

⑨父母不在家,小华一到晚上就吓得胆小如鼠,不敢开门。

例⑦中的定语“严峻考验审查”表意不清,“严峻”不能修饰“审查”,应在“审查”前加“和严格”,表意就明确了。

初中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

初中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

初中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任选两处加以改正。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答案】①处,杂糅,删去“的过程”。

②处,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在“养成”前添加“能否”;或将“能否”删去。

③处,语序不当,把“从小”调到“培养”前。

【解析】【分析】首先要分析病名原原因。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然后修改。

2.语言运用——修改病句。

①遵义的夏天是美丽的城市。

②在这次长征故事进校园主题活动中,让我们了解到更多革命先烈的事迹。

【答案】①将“遵义”与“夏天”互换位置,或把“城市”改为“季节”。

②删掉“在… …中”一句中的“在”和“中”,或删掉“让”。

【解析】【分析】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此题①主宾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此题②主语残缺。

3.下面一段话中有4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
辨析和修改语文病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
1.理解句子结构:了解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以及成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
重要的。

判断句子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结构。

2.善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运用可以帮助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需要注意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使用,并确保标点符号的位置和数
量符合语法规范。

3.消除词语搭配错误:常见的词语搭配错误包括形容词和名词、动词
和副词之间的搭配错误。

在修改时要确保词语搭配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查
阅词典来帮助辨析正确的搭配方式。

4.避免重复和冗余:语文作文中常常会出现重复和冗余的表达,这样
不仅使句子显得啰嗦,也影响了句子的流畅性。

在修改时要注意删减多余
的词语和句子,让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5.选择恰当的成分:在进行句子辨析和修改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态、语气、语法结构等。

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等,可以增
强句子的表达力。

总之,辨析和修改语文病句需要注重句子的结构、标点的运用、词语
搭配的准确性以及句子的简洁明了。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对
语文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 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1.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 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语意不明,“修伞的”可 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2. 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 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搭配不当,误用“的”字,偷换主语,造成“灯火”与 “雄伟壮丽”不搭配,应删去“的”字)
当; 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
赘余; 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
不当、用词不当; 6、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
不当、偷换主语或语序不当;
第二部分:抓词语标志
7、出现了时态副词和助词,可能是前后矛盾; 8、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颠倒、主语
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 合逻辑或表意相反; 14、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 “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15、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可能是主语残缺、 主客颠倒、语序不当;
第三部分:抓句子结构
16、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 是否搭配;
2.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 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偷 换主语,“工厂”不可以“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应在 “三次”前加上“其产品”,另外“东南亚”后面加上“其 它”)
3.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蔫(niān) 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偷换主语, 前面主语是“我们”,后面已暗换成“花”,所以应改成“把 它们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
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a.目的或原因(介宾短语);b.时
间或处所;c.语气(副词);d.范围、否定、程度、情态; e.对象(介宾短语)。(目时地态对)
3.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应将“有 效的”调至“方法”前) 4.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 种方法。(语序不当,“一种”应在“行之有效”之前) 5.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17、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 18、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
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
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 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 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 和严肃处理。(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 育”)
语病快速判断的18种方法 及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试题汇编练习
语病快速判断的18种方法 (典型80句)
第一部分:抓句子成分 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
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
3.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 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 提供服务。(平均数是一个确数,而“三百公里左右”则是一个概数, 应删掉“左右”)
注意点:“大约、上下、左右、平均、以上、至少”等词后面接确数 4.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
3.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年前新出 土的栽培稻。(语序不当,应将“新出土的”调至“八千年 前”前)
* 广大农民表现出无比的拥护农村政策的热情。 4. 我国钢铁的生产,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长期不能
自给。(应该是生产的钢铁)

七、出现了时态副词和助词,可能是前后矛盾
1.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 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中。(“日 前”即“前几天”,指的是过去,它不能与表现在的“正” 连用,应将“日前”改为“目前”。)
1.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 给他。(语意不明,“他”到底指谁,指代不明)
2.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 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语意不明,“自己”到 底是指“老人”还是指“老人”的“哥哥”,应在“自己” 前面加上“老人”)
3.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 了近三个小时。(重复,“为此”就是“由于这次交通事 故”)
2.该店青年服务员正努力保持和发扬了传统特色。(表现 在的“正”与表过去的“了”混用在一句子中,造成时态 的混乱,应将其中一个删除。)
3.“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电 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 少年的共鸣,成了他们的人生坐标。(“将”与“了”时 态矛盾)
(“充分”表明“发挥”的程度,应放在“发挥”前作状语,它不是
“作用”的定语)
6.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最近广泛引起了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了读 者的欢迎和好评。(“广泛”不能修饰“引起”,应修饰“关注”)
*物价部门将于本月27日举行价格听证会,听取各方广泛的意见。 *每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贡献的人。 7.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 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联合” 应调至“举办”前,让位于时间状语) 8.开考半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因为 不可能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多次交卷)
2.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 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达到”的宾语中心语 残缺,“损失”后加“的目的”)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 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 的可爱的乡音。(搭配不当,“看到”与“乡音”不搭配)
“已经、立刻、正在、刚刚、将要”等副词常用在动词前 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着、了、过”等助词常用在动词 后表示动作的状态,混用这些副词、助词,就会造成语病。
八、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 体颠倒、主语残缺
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 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搭配不当,应为 “从……中”)
四、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 赘余
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被 评为省级劳动模范。
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 (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被评为 省级劳动模范。
复杂定语排列大致为: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 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 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 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属数动形名)
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用词不 当,数字减少、缩小,只能用分数、百分数,不能用倍数。) 5.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国内外同行 对其先进的功能大加赞赏,先后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用词不 当,“人次”是复量词,不可以做主语) 6.早晨五六点钟,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人群。(用 词不当,“人群”是集合名词,不能充当主语或宾语。)
4.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 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 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偷换主语。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 病毒”,应在后一分句的关联词“如果”前加“我们”。)
三、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
配不当
1.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 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加 “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
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 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
3.采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首 情歌和少量民歌。(分类不当,“情歌”与“民歌” 互有包容,二者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2.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 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介词使用不当,应为“对”)
3.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 的人却是很熟悉的。(主客体颠倒,应为“对青年人来说”、 “对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
4.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 重视呢?(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对于”)
残缺; 9、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10、出现了连词(关联词),可能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残缺,
分句语序不当(分句关系不符合逻辑) 11、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 12、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13、出现了“避免”、“现了连词(关联词),可能是关联词搭配不当、 残缺、分句语序不当、分句关系不符合逻辑
4.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5.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 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语序不当,句中的“从理论 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错 位。)
6.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 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共计“三千余元” 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