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杭州市第二中学2010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

杭州市第二中学2010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

杭州市第二中学2010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本题共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为ρ=8×106Ω·m。

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看作高20cm、半径为4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100V时,该神经发生反应,则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A.0.31μA B.0.62μA C.0.15μA D.0.43μA2.两个小灯泡的标识分别是L1“6V 6W”,L2“6V 9W”,把它们分别接在同一直流电源上,L1消耗的功率恰好为6W,则L 2消耗的功率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A.一定小于9W B.一定等于9WC.一定大于9W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3.随着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国产手机在手机市场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如图所示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块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由此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待机状态下平均工作电流分别是()A.4.2V 14.58mA B.4.2V 700mAC.3.7V 14.58mA D.3.7V 700mA4.某仪器内部电路如图所示,其中M是一个质量较大的金属块,左右两端分别与金属丝制作的弹簧相连,并套在光滑水平细杆上,a、b、c三块金属片的间隙很小(b固定在金属块上)。

当金属块处于平衡时两根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

若将该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汽车加速前进时,甲灯亮B.当汽车加速前进时,乙灯亮C.当汽车刹车时,乙灯亮D.当汽车刹车时,甲、乙灯均不亮5.如图所示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灯L1、L2正常发光。

由于电路出现故障,突然发现灯L1变亮,灯L2变暗,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试根据上述现象判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6.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A 、B 、C 分别表示理想电流表或电压表,它们的示数以安或伏为单位,当电键S 闭合后,A 、B 、C 三块表的示数分别为1、2、3时,灯L1、L2恰好正常发光。

浙江省杭州二中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理试卷

浙江省杭州二中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

)1.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A.糖元、磷脂、油脂B.纤维素、油脂、蛋白质C.淀粉、淀粉酶、糖元 D.ADP、DNA、RNA2.右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2和CO2以图中a方式通过细胞膜B.被动转运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C.图中c可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过程D.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3。

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B.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和结构都是相同的C.核孔复合体是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4.科学家提供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图。

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B.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C.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D.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5.将红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Ⅰ、Ⅱ、Ⅲ)的三种盐溶液中,结果如右图所示。

这三种溶液的b c a浓度是A.Ⅱ〉Ⅰ〉Ⅲ B.Ⅲ>Ⅱ>Ⅰ C.Ⅱ<Ⅰ<Ⅲ D.Ⅰ<Ⅲ〈Ⅱ6.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B.CO2浓度在100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C.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D.玉米比小麦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7.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C.在A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D.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产物不再增加8.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杭州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杭州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杭州二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与最大位移处之间的某点时,下列哪组物理量完全相同()A.回复力、加速度、速度B.回复力、加速度、动能C.回复力、速度、弹性势能D.加速度、速度、机械能2.火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开始刹车后的第 1 s 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A.20 mB.24 mC.25 mD.75 m3.在广州亚运会上,10米移动靶团体冠军被我国选手获得。

如图所示为简化的比赛现场俯视图,设移动靶移动的速度大小为v1,运动员射出的子弹的速度大小为v2,移动靶离运动员的最近距离为d,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要想子弹在最短的时间内射中目标,则运动员射击时离目标的距离应该为 ( )A. dv1v2B.dv2v1C.d v22+v21v2D .dv2v22-v214.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面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滑轮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固定点c向右移动少许,而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 )A.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增大B.斜劈对地面的压力减小C.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D.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减小5.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m A=1kg,m B=2kg,m C=3kg,物体A、B、C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C物拉动,则作用在C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g=10m/s2)()A.6NB.8NC.10ND.12N6.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 m/s,振幅为A。

浙江杭州某重点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抽测-物理.

浙江杭州某重点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抽测-物理.

高二物理月考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分试卷Ⅰ和试卷Ⅱ,共20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卷Ⅰ和试卷Ⅱ的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Ⅰ(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 A .点电荷就是元电荷B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是点电荷C .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一定非常小D .带电小球也可能看作点电荷2.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 A .F 121 B .F 41 C .F 34 D .F 123.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 可知,在电场中的某一点( ) A .电场强度E 跟F 成正比,跟q 成反比B .在该点无论怎样改变试探电荷的电量,F/q 始终不变C .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越大,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越大D .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4.如图所示,A 、B 、C 、D 是滑线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人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 向接线柱C 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人电路的接线柱可以是 ( )A .A 和B B . A 和C C .B 和CD .A 和D5. 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此时它的阻值为64Ω,则导线原来的电阻值为( )A .128 ΩB ..32 ΩC .4ΩD .2 Ω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 和一个变阻器R 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甲表是电压表,乙表是电流表B .R 增大时甲表量程增大C .R 增大时乙表量程增大D .上述说法都不对7.如图,P 、Q 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 ,A 、B 是中垂线的两点,用E A 、E B 表示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φA 、φB 表示A 、B 两点的电势,则 ( )A .E A <EB ,φA =φB B .E A < E B ,φA <φBC .E A > E B ,φA =φBD .E A 不一定大于E B ,φA >φB8.有一只风扇,标有“U 、P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 ,把它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以下几种计算电风扇所发热量的方法,正确的是 ( )甲乙A 、Q =U 2·t/RB 、Q =P ·tC 、Q =(P/U )2·RtD 、以上三种都正确9.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 及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2014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C.这是上面一块玻璃的上、下两表面的反射光干涉的结果
D.这是下面一块玻璃的上、下两表面的反射光干涉的结果
8.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将入射光由纹间距变窄
C.其他条件不变,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
B.在观察孔的中央A处观察,视野角比安装前增大90°
C.若观察者在孔的边缘E处观察,可以观察到在中央观察所看不到的位置
D.要使在A处的视野角接近180°,则需嵌入折射率至少为n=2的玻璃砖
15.如图,两长方体木块A和B叠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与劲度系数为k的水平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为使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D.其他条件不变,减少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宽
9.要使LC振荡电路的周期增大一倍,可采用的办法是( )
A.自感L和电容C都增大一倍
B.自感L和电容C都减少一半
C.自感L增大一倍且电容C减少一半
D.自感L减少一半且电容C增大一倍
10.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电磁波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s.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30 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A.f1>f2>f3
B.f1<f3<f2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理)试题Word版缺答案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理)试题Word版缺答案

杭高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本卷所有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上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35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目前已知所有的酶,均含有N元素B. 血浆内的K+含量低于红细胞内,K+的功能之一是可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 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D.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2.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 蓝藻无叶绿体,也无线粒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C.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D. 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有关3. 某些治疗自闭症的药物中含有一种激素——催产素,它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单链九肽化合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催产素含有C、H、O、N四种元素,且含有9个肽键B.自闭症患者可以直接口服或注射适量催产素缓解症状C.催产素发挥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及信息传递功能D. 与催产素合成及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分子进入真核细胞因细胞种类不同方式可能不同B.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C.甘油出入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和载体的数量D.细胞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总是呈正相关5.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B.细胞的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能够由细胞凋亡完成C.细胞的分化、衰老的共同表现是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6.A.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的只有乙试管B.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红黄色的有甲试管和丙试管C.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不会显现紫色D.温度、pH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7. 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全国名校】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卷

【全国名校】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卷

【全国名校】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通过“理想实验”证实了这一说法B.库仑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及合理外推,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D.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安培右手螺旋定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并通过“理想实验”证实了这一说法,A错误;密立根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了基本电荷,故B错误;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及合理外推,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C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总结出来安培右手螺旋定则,D错误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2.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后,起飞指令动作“航母style”走红网络。

若要求歼-15 滑行距离为16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30m/sB.20m/sC.15m/sD.10m/s【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速度及位移公式可得,,则;故选:A.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3.如甲图所示,天花板上固定一根细绳,绳系一小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对绳拉力就是绳对天花板的拉力B.小球对绳的拉力是由于小球形变而产生的C.小球对绳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D.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如乙图),则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即为向心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相互作用小球对绳拉力是绳受的力,绳对天花板的拉力是天花板受力,故A错误;小球对绳的拉力是由于小球形变而产生的,符合弹力产生的条件,故B正确;拉力、小球的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故C错误;小球长时间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同时,但不是匀速率圆周运动,故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即为向心力说法错误,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弹力,圆周运动4.物理公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3-10班) Word版含解析zhangsan综述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3-10班) Word版含解析zhangsan综述

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二物理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 .电荷量B .电场强度C .电流D .电势 【答案】B电场强度是矢量,其他都是标量。

故选B 。

【考点】矢量和标量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极板A 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 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将A 极板向左移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电容C 、两极间的电压U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E 的变化情况是A .Q 变小,C 不变,U 不变,E 变小B .Q 变小,C 变小,U 不变,E 不变C .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不变D .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变小【答案】CAB 、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并联,电容器所带电量不变,故AB 错误;CD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d 时,由S C 4kd επ=知,电容C 变小,Q 不变,根据Q C U=知,U 变大,而QU 4Qk C E d d Sπε===,Q 、k 、ɛ、S 均不变,则E 不变,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3.某同学画的表示磁场B 、电流I 和安培力F 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答案】D据左手定则知:伸开左手,让大拇指与四指垂直,让磁场垂直穿入左手手心,二○一三学年度 第一学期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安培力的方向,所以A选项安培力的方向与图相反;B 选项安培力的方向垂直磁感线斜向上;C选项不受安培力;D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左手定则4.如图所示,用绝缘细线拴一个带负电的小球,让它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绕O点做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a、b两点分别是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则A.小球经过a点时,线中的张力最小B.小球经过a点时,电势能最大C.小球经过b点时,线中的张力最小D.小球经过b点时,机械能最小【答案】D小球带负电,在匀强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AC、若电场力大于重力,小球运动到a点时,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a处线中的张力最大;若电场力等于重力,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中的张力处处大小相等;若电场力小于重力,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b处线中的张力最大,故AC错误;B、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a点电势最高,而小球带负电,所以小球经过a点电势能最小,故B错误;D、从a到b,除重力以外,电场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所以b点机械能最小,故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二中高二年级物理期终考试(学考模拟)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本卷计算中,g均取10m/s2。

试卷I一、选择题(本题为所有考生必做。

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3年3月,在F1马来西亚站比赛中,由于赛车速度快,某摄影者在拍得的赛车照片中出现了重影现象,现测得赛车上一点的重影痕迹长度为1.6cm,而实际长度为1.8m的赛车在照片中的长度仅为4.0cm,现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为0.01s,由此可算出赛车速度为A.180m/s B.16m/sC.40m/s D.72m/s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12s时间内物体运动的物理量是A.可求出物体的初速度B.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C.可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D.可求出物体通过的路程3.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如下框图所示:其中方框4中是A.提出猜想B.数学推理C.实验检验D.合理外推4.如图所示,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某一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

则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可能是A.B.C.D.5.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倾斜的传送带上,它能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下做匀速运动,下列关于物体A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B.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C.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不受摩擦力作用D.无论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还是向下运动,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均相同6.下列物理量中的“-”号表示方向的是A.室外气温t=-5.0℃B.物体的速度v=-2.0m/sC.物体的重力势能E P=-12.0J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5.0V7.如图所示,A、B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体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上的外力,已知A、B的接触面,A、B与斜面的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A.A对B的作用力大于B对A的作用力B.A、B一定沿斜面向下运动C.A、B对斜面的压力相等D.A、B受的合外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相等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块A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B正沿A 的斜面下滑,三角形木块A仍然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确的是A.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可能小于(M+m)gB.水平面对A静摩擦力方向不可能水平向左C.水平面对A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D.若B沿A的斜面下滑时突然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如果力F的大小满足一定条件,三角形木块A可能会立刻开始滑动9.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F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A.该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C.该同学击打筒的上端是为了在克服球筒的惯性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10.如图,斜面上有a、b、c、d四点,ab=bc=cd.从a点正上方O点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b点.若小球从O点以速度2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落在斜面上的A.b与c之间某一点B.c点C.c与d之间某一点D.d点11.有一种大型游戏器械,它是一个圆筒形容器,筒壁竖直,游客进入容器后靠筒壁站立,如图所示,当圆筒开始转动后,转速加快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板塌落,游客发现自己没有落下去,这是因为A.游客处于超重状态B.游客处于失重状态C.游客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D.筒壁对游客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12.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光滑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

右图中虚线圆表示轨迹,轨迹离地面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B.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C.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小D.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13.下列所述的实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A.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B.小石块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C.人随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D.子弹射穿木块,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过程1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25kg的小孩从高度h=3.0m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2.0m/s。

关于小孩所受各力对小孩做的功,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A.重力做功500JB.支持力做功50JC .阻力做功700JD .合力做功50J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在恒力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物块通过A 点和B 点的速度分别是v A 和v B ,物块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力F 对物块做的功W 为A .W>mv 2-mv 2B .W =mv 2-mv 2C .W =mv 2-mv 2D .由于F 的方向未知,W 无法求出16.如图所示为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质量为m 的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 前进的距离为s ,且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 ,那么这段时间内A .小车做匀加速运动B .小车受到的牵引力逐渐增大C .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为PtD .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做的功为221m mv Fs17.在以下实验中摩擦力的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是 A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B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C .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D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8.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下列哪些措施是对于改进实验结果无.帮助的 A .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O 点时拉力要适当大一些 B .两个分力F 1和F 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一些C .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平行且贴近木板面D .拉橡皮条的绳要细,而且要稍长一些19.某同学在做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拖着纸带的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静止运动到木板底端,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A .始终是均匀的B .先减小后增大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增大后均匀不变20.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 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 ,把L -L 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的哪一个21.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 和下落高度h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其中正确的是A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测出下落时间t ,通过v =gt 计算出瞬时速度vB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通过v =计算出瞬时速度v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计算出高度h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22.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上端连一轻弹簧,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将弹簧上端B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使B点上移距离为L,此时物体A也已经离开地面,则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mgLB.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mgLC.系统增加的机械能小于mgL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选择题(本题为所有考生必做。

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3.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A跟同样的不带电的金属球B相碰,结果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从本质上看是因为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B.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D.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24.如图所示,M、N和P是以MN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点为半圆弧的圆心, NOP= 90°。

电荷量相等、电性相反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这时O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1,若将N处的点电荷移到P点,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E2,则E1与E2之比为A.1:2 B.2:1 C.2:1 D.1:225.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其指针张角的大小来定性显示其金属球与外壳之间的电势差大小。

如图所示,A、B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板,G为静电计。

开始时开关S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为了使指针张开的角度增大些,下列采取措施可行的是A.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分开些B.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靠近些C.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分开些D.保持开关S闭合,将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右移动ks5u26.两平行金属板间为匀强电场,不同的带电粒子都以垂直于电场线的方向飞入该匀强电场(不计重力),要使这些粒子经过匀强电场后有相同大小的偏转角,则它们应具备的条件是A.有相同的动能和相同的比荷B.有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质量C.有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比荷D.只要有相同的比荷就可以ks5u27.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的电动势实质上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B.电动势越大,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一定越高C.电源的电动势与电压的单位相同,但与电压有本质的区别D.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两极间的电压28.下列单位换算关系错误..的是 A .A s V H /11⋅= B .s V Wb ⋅=11C .2/11s A kg T ⋅= D .C s kg T /11⋅=29.如图所示是质谱仪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带电粒子a 、b 经电压U 加速(在A 点的初速度为零)后,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后分别打在感光板S 上的x 1、x 2处.图中半圆形的虚线分别表示带电粒子a 、b 所通过的路径,则 A .a 的质量一定大于b 的质量B .a 的电荷量一定大于b 的电荷量C .在磁场中a 运动的时间大于b 运动的时间D .a 的比荷大于b 的比荷 ks5u3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采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只要仪器选得正确,可保证没有系统误差B .用伏安法测电阻,不论是用电流表外接法,还是电流表内接法,都存在系统误差C .用欧姆表测电阻,既准确又方便D .伏安法测电阻,存在系统误差的原因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 31.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 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右图所示.该学生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 ①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②电流表接线有错 ③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④电压表接线不妥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2.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