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合集下载

注塑模具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模具设计1、塑件制品分析(1)明确设计要求图1—1为塑件的二维工程图图1—1图1—1该产品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有一定的配合精度要求。

(2)明确产品的批量该产品批量不大,模具采用一模两腔结构,浇口形式采用侧浇口,(3)计算产品的体积和质量使用UG软件画出三维实体图,软件自动机算出所画图形的体积。

通过计算得塑件的体积V塑=13.85cm3塑件的质量M塑=ρV塑=1.04×13.85=14.4g式中ρ---塑料的密度,g/cm3.流道凝料的质量m2还是个未知数,可按塑件质量的0.6倍来估算。

浇注系统的质量M浇=ρV浇=8.6g浇注系统的体积V浇=8.30cm3.故V总= 2×V塑+V浇= 2×13.85cm3 +8.30cm3.= 36cm3 M总=2×M塑+M浇=2×14.4g+8.6g= 43g2.注塑机的确定选择注射机型号 XS—ZY—250主要技术规格如下:螺杆直径:65mm注射容量:250cm3注射压力:1300MPa锁模力:1800kN最大注射面积:500cm3模具厚度:最大350mm最小250mm模板行程:350mm喷嘴:球半径 18mm孔直径4m定位孔直径:125mm顶出:两侧孔径 40mm两侧孔距 280mm3.浇注系统的设计(1)主流道形式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从接触注射机喷嘴开始到型腔未知的塑料流动通道,起作用是使塑料熔体平稳且有顺序的填充到型腔中,并在填充和凝固过程中把注射压力充分传递到各个部位,已获得组织机密、外形清晰地塑件。

浇注系统可分为普通浇注系统和无流道凝料系统。

考虑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适应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尽量减少塑料熔体的热量和压力损失、避免熔料直冲细小型芯、便于修正和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便于减少塑料损失和减小模具尺寸等。

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的关系: R 2= R 1+(1~2)㎜ D=d+(0.5~1)㎜. 取主流道球面半径R=20㎜, 取主流道小端直径D =Φ5㎜, 球面配合高度h=3-5mm 取h=4 mm主流道长度 有标准模架结合该模具的结构,取L=85mm为了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斜度为1°~3°d—喷嘴直径 1~5.00+=d d 40=d 5=d2o=α R=10(2)分流道的设计分流道在多型腔模具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起连接主浇道和浇口的作用。

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注塑模具是一种用于塑料注射成型的工具,是实现塑料产品批量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

注塑模具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注塑模具的设计要求和流程,为后续模具制造和使用提供指导。

二、设计目标:1. 实现塑料产品的准确成型,保证产品尺寸和外观质量的一致性;2.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 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成本;4. 考虑模具的可拆卸性,方便清洗和更换模具部件。

三、设计要求:1. 产品设计要求:a. 确定产品的尺寸和外观要求,提供详细的产品图纸和规格说明;b. 需要考虑产品的材料特性,如塑料的热胀冷缩性,流动性等;c. 确定产品的成型方式和注塑工艺参数。

2. 模具结构设计要求:a. 考虑产品的成型方式,确定模具的结构类型,如单腔模具、多腔模具等;b. 在满足产品尺寸和外观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小模具的尺寸和重量;c. 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采用耐磨、耐腐蚀的材料,优化工艺和热处理;d. 考虑模具的冷却系统,保证注塑过程中材料的快速冷却和成型周期的缩短;e. 考虑模具的导向系统和定位系统,确保模具运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f. 考虑模具的拆卸性,方便清洗和更换模具部件。

3. 模具零件设计要求:a. 模具芯、模具腔、模具板等零件的尺寸要与产品尺寸要求一致;b. 避免尺寸过小、壁厚过薄等问题,确保零件的强度和刚性;c. 考虑零件的加工工艺,尽量减少加工难度和成本;d. 避免零件之间的干涉和碰撞,确保模具的正常运作;e. 采用标准化零件,方便制造和更换。

四、设计流程:1. 了解产品需求:与产品设计师沟通,收集产品图纸和规格说明;2. 制定模具设计方案:根据产品需求,确定模具的结构类型、尺寸和重量等;3. 进行模具设计:进行模具零件的设计,包括模具芯、模具腔、模具板等;4. 完善模具设计:考虑模具的冷却系统、导向系统、定位系统等;5. 优化模具设计:通过模拟和分析,优化模具结构和零件设计,提高模具的性能;6. 完成模具图纸:根据设计结果,绘制模具图纸,包括三维模型和二维工程图;7. 制造模具:将模具图纸提供给模具制造厂家,开始制造模具;8. 调试模具:完成模具制造后,进行模具调试和试模,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9. 交付使用:完成模具调试后,交付给使用方,并提供模具的维护和保养指南。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程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程

03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分型面设计技巧及注意事项
分型面选择原则
确保产品顺利脱模,减少溢料和 飞边,简化模具结构。
分型面设计要点
分型面应位于产品断面轮廓最大 的地方,便于脱模;避免在分型 面上设计小孔或凹槽,防止溢料 和飞边;分型面的设计应便于模
具的加工和装配。
注意事项
分型面的选择应避免影响产品的 外观和性能;对于复杂的产品, 可能需要采用多个分型面进行脱
性能要求
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热处理稳定 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等性能。
精度与表面质量要求
精度要求
根据产品精度要求,确定模具的制造 精度和装配精度,保证产品的尺寸精 度和形位公差。
表面质量要求
模具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纹、毛 刺等缺陷;分型面、型腔等重要表面 应达到一定的粗糙度要求,以保证产 品的外观质量和脱模顺畅。
分类
根据模具的结构和使用特点,注塑模具可分为单分型面 注塑模、双分型面注塑模、带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 注塑模以及热流道注塑模等。
注塑模具结构组成
导向部件
浇注系统
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 穴等组成,用于将熔融的塑料从 注塑机喷嘴引入模具型腔。
包括导柱、导套等,用于保证动 模和定模在合模时的相对位置精 度。
压力调整技巧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压力调整技巧
注射压力、保压压力和背压是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关键压力参数。 根据产品的结构、壁厚和塑料的流动性,合理调整这些压力参 数,以确保塑料充分填充模具并补偿收缩。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针对飞边、短射、缩水等常见问题,通过调整注射速度、保压 时间和压力分布等参数,可以有效改善产品质量。
加工工艺流程梳理与规范操作指南

第三章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1

第三章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1
H为模具的闭合高度
3、具有侧向抽芯时的最大开模行程校核
Hc
H1
H2
第四节
浇注系统设计
1)将来自注射机喷嘴的塑料熔体均匀而
平稳地输送到型腔,同时使型腔内的气 体能及时顺利排出。输送流体
作用
2)在塑料熔体填充及疑固的过程中,将 注射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 以获得形状完整、内外在质量优良的塑 料制件。传递压力
分类
普通流道浇注系统
无流道浇注系统
主流道 组成 分流道 浇口 冷料穴
浇注系统的 设计原则
布局
尽可能采用平衡式布置 型腔布置和浇口开设部位尽 可能对称,防偏产生溢料 尽可能紧凑,减小模具尺寸
热量及压力损失要小:浇注系统的流程尽可能短,尺寸尽可能大。减少折弯、提 高光洁度; 浇注系统应按型腔布局设计,尽量与模具中心线对齐; 制品投影面较大时,应避免在模具单面开设浇口,否则会造成注射时受力不均;
(3)塑化能力
注塑机的塑化能力是影响模腔数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将射出机 的塑化能力(P)除以每分钟估计的射出次数 (X)和塑件重量 (W), 即可计算出模腔数目。 模腔数目 = P / ( X × W) 模腔数目 = (K*M*T/3600- m浇)/ mi
M是注塑机的公称塑化量(g/h);T是注射成型周期(s)
课本中的模具
(5)组合活动镶块 & & &
四、其他模具 (1)定模设有推出机构的模具;
(2)弹簧分型拉杆定距式双分 型面模具;¥ (3)带自动脱螺纹机构的模具; 螺纹脱模机构动画.swf
定模设有推出机构
(4)带双向推出机构的模具;
(5)其它
带自动卸螺纹机构
马达固定板 感应开关 水路接头 垃圾钉 滑块镶针 滑块镶针 波 滑 珠 块 未 未 未

塑料水杯注塑模具设计

塑料水杯注塑模具设计

塑料水杯注塑模具设计注塑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的重要工具之一,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型质量与生产效率。

下面我们将介绍塑料水杯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注塑模具设计流程1.确定产品需求:首先要明确生产的水杯类型、规格和注塑机的型号等要求,确保模具设计符合产品的生产准则。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形式,包括单腔、多腔、分模等。

同时,还要考虑模具的易拆装性、冷却方式和导向方式等。

3.冷却系统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设计可以降低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加入冷却水孔,将冷却水循环通过模具来降低塑料的温度,达到快速成型的目的。

4.注塑系统设计:包括模具的射嘴、喷嘴、合模机构和排胚系统的设计等,确保塑料能够顺利进入模腔并充分填充,同时也要避免出现短流、气孔等缺陷。

5.模具材料选择:根据注塑产品的要求和模具寿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如优质钢材、合金材料等。

6.模具加工制作: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加工制作,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等。

7.模具调试与试模:完成模具加工后,进行模具的调试与试模,确保模具的设计符合要求,以及检查模具的加工质量和装配情况。

8.模具使用与维护:模具使用后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保养,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二、注塑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1.模具结构合理性: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尺寸和功能等方面,尽量使用简单结构,减少模具制作成本和生产时间。

2.冷却系统设计合理性:冷却系统设计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材质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和位置,充分利用冷却系统降低塑料温度。

3.模具材料选择合理性:模具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模具寿命的要求来确定,考虑到耐磨性、硬度、热传导性等因素。

4.模具加工精度:注塑模具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需要保证模具的加工精度,避免出现尺寸偏差或者表面缺陷。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第一步:对制品2D图及3D图的分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品的几何形状.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所用塑料名称、缩水及颜色.5、制品的表面要求。

第二步:注射机型号的确定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

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率、注射量、锁模力、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注射机拉杆内间距)、容模量、顶顶出形式及定出长度、动模托板移动行程。

倘若客户已提供所用注射剂的型号或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若满足不了要求,则必须与客户商量更换。

第三部: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排列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侧抽芯)、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

型腔数量主要依据以下因素进行确定:1、制品的生产批量(月批量或年批量)。

2、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

3、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剂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4、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5、制品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

6、制品精度。

7、制品颜色.8、经济效益(每套模的生产值)。

以上这些因素有时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以及型腔位置的布局。

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型芯的设计以及热流道系统的设计。

以上这些问题由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最完美的设计。

第四步:分型面的确定分型面,在一些国外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但在很多的模具设计中要由模具人员来确定,一般来讲,在平面上的分型面比较容易处理,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特别注意.其分型面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2、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1)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1)1.2塑料模工艺与注塑模具 (1)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3)第2章注塑模的工艺分析 (4)2.1注塑模组成部分 (4)2.2模具的毛坯、制造特点和使用关系 (5)2.3注塑模结构分析 (6)2.4注塑模工作原理及装配图 (7)第3章定模板的制造加工 (9)3.1定模板的加工 (9)3.1.1制定定模板加工步骤 (9)3.1.2 选择加工设备 (12)3.2加工工艺过程 (12)第4章型芯的加工制造 (13)4.1型芯的加工 (13)4.1.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13)4.1.2 加工工艺过程 (16)第5章定模座板、动模座板的加工 (18)5.1定模座板的加工 (18)5.1.1制定定模座板加工步骤 (18)5.1.2 选择加工设备 (20)5.1.3工工艺过程 (20)5.2动模座板的加工 (20)5.2.1制定动模座板加工步骤 (21)5.2.2 选择加工设备 (22)5.2.3工工艺过程 (22)第6章型芯固定板的加工 (23)6.1制定型芯固定板加工步骤 (23)6.1.1分析型芯固定板的结构 (24)6.1.2 确定加工方法 (24)6.1.3 选择加工设备 (24)6.2加工工艺过程 (24)第7 章支承零部件的加工 (26)7.1支承板的加工 (26)7.1.1制定支承板加工步骤 (26)7.1.2 加工工艺过程 (27)7.2垫块的加工 (28)7.2.1制定垫块加工步骤 (28)7.1.2 加工工艺过程 (29)第8章推出机构的制造 (30)8.1推件板的加工步骤 (30)8.1.1制定推件板加工步骤 (30)8.1.2 加工工艺过程 (34)8.2推板的制造 (34)8.2.1制定推板加工步骤 (35)8.2.2 加工工艺过程 (35)8.3推杆固定板的加工 (36)8.3.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36)8.3.2 加工工艺过程 (37)第9章标准件的选用 (38)9.1导柱的选用 (38)9.2浇口套的选用 (39)第10章模具装配、试模与调试 (41)10.1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41)10.2连接件的调试与修整 (43)10.3注塑模中出现的问题 (44)10.4成型设备的参数 (44)结论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 (49)第1章绪论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塑料注射模具课程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课程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塑料注射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流程和关键参数;3. 学生能掌握相关模具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2. 学生能运用CAE软件对塑料注射模具进行模拟分析;3. 学生能运用CAM软件进行模具的制造编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程技术专业的热爱和兴趣;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产品质量,遵循工匠精神;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明确,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并能清晰地展示设计思路和步骤;2. 学生完成模具模拟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解释;3. 学生完成模具制造编程,并能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4. 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对工程技术专业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塑料注射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分类及工作原理- 塑料材料性能与选择- 模具结构及其组成2.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流程- 设计前期准备-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关键参数确定- 设计验证与优化3. 塑料注射模具CAD/CAE/CAM软件应用- 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CA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 CAM软件进行制造编程4. 塑料注射模具实践操作- 模具设计与分析案例- 模具制造与调试- 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塑料注射模具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流程学习;第三周:CAD/CAE/CAM软件操作学习;第四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紧密,涵盖以下章节:1. 教材第1章:塑料注射成型概述2. 教材第2章: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基础3. 教材第3章:塑料注射模具CAD/CAE/CAM技术4. 教材第4章:塑料注射模具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塑料注射模具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锁 = AP型 = 11466.338 × 10
−6
0.3 A1
× 50 × 106 N = 573.316KN ≪ 4500KN
3. 选择注塑机 选用额定注射量为 1000cm3 的国产 XS-ZY-1000 螺杆式注射成型机,其有关 参数如表 2 所示。
表2 标称注射量/ cm 螺杆直径/mm 锁模力/kN 注射压力/MPa 注射行程/mm 螺杆转速/(r/mm) 模板最大行程/mm 喷嘴球半径/mm 注射方式 260 18 螺杆式
四、模架………………………………………………………………8
五、抽芯机构设计……………………………………………………8
六、其他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9
七、模具各零部件材料的选用………………………………………11
八、模具主要零件图及装配图………………………………………13
九、模具的装配、试模………………………………………………14
4.滑块和导滑槽设计 (1) 滑块与型腔板的连接方式设计。 本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主要是用于成 型零件的侧壁通孔, 由于侧向通孔的尺寸大小中等,考虑到型腔板的强度及装配 问题,采用组合式结构,型腔板与滑块的连接采用镶嵌方式。 (2) 滑块的导滑方式。 本模具为使之结构紧凑,降低模具装配复杂程度, 拟采用整体式滑块和整体式导向槽的形式。 (3) 滑块的导滑长度和定位装置设计。 本副模具由于侧抽芯距较短,故导 滑长度只要符合滑块在开模时的定位要求即可。 滑块的定位采用限位拉杆的限位 与定位。
1.型腔数目的确定 该塑件属于中型塑件, 不允许产生超差的变形, 故定为一模一腔的模具形式, 这样虽然生产效率低,但塑件质量保证,且制造加工方便。 2.型腔的布置 由于采取一模一腔的模具形式,所以型腔被摆在模具正中位置。 3.分型面的选择 依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外形的最大轮廓处,且分型面 的选择应有利于塑件的留模及脱模。该塑料齿轮的齿形有外观要求,而且孔有同 轴度的要求,故该塑件的分型面应选如下图 2 所示位置,这样分型后,塑件会包 紧型芯儿留在动模一侧,且塑件外表面光滑,且容易脱模。
对其他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烃、芳香烃等能使 PP 软化 和溶胀,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所以,PP 适合制作俄中化工 管道和配件,防腐蚀效果良好。 (5)性能:聚丙烯的高频绝缘性能优良,由于它几乎不吸水,故绝缘性能不受 湿度的影响,有较高的介电系数,且随温度的上升,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气绝 缘制品,击穿电压也很高,适用作电器配件等。抗 电压、耐电弧性好,但静电 度高,与铜接触易老化。 (6)耐候性:聚丙烯对紫外线很敏感,加入氧化锌硫代丙酸二月桂脂,炭黑式 类似的乳白填料等可以改善其耐老化性能。 3.塑件材料 PP 成型工艺分析 注塑机选用:对注塑机的选用没有特殊要求。由于 PP 具有高结晶性,需采 用注射压力较高及可多段控制的电脑注塑机。锁模力一般按 3800t/㎡来确定,注 射量 20%-85%即可。 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PP 的熔点为 160-175℃,分解温度为 350℃,但在注射加工时温 度设定不能超过 275℃。熔融段温度最好在 240℃。 模具温度:模具温度 50-90℃,对于尺寸要求较高的用高模温,型芯温度比 型腔温度低 5℃以上。 注射压力:采用较高注射压力(1500-1800bar)和保压压力(约为注射压力 的 80%) 。大概在全行程的 95%时转保压,用较长的保压时间。 注射速度:为减少内应力及变形,应选择高速注射,但有些等级的 PP 和模 具不适用(出现气泡、气纹) 。如刻有花纹的表面出现由浇口扩散的明暗相间条 纹,则要用低速注射和较高模温。 流道和浇口: 流道直径 4-7mm, 针形浇口长度 1-1.5mm, 直径可小至 0.7mm。 边形浇口长度越短越好,约为 0.7mm,深度为壁厚的一半,宽度为壁厚的两倍, 并随模腔内的熔流长度逐肯增加。模具必须有良好的排气性,排气孔深 0.025mm-0.038mm, 厚 1.5mm, 要避免收缩痕, 就要用大而圆的注口及圆形流道, 加强筋的厚度要小(例如是壁厚的 50-60%) 。均聚 PP 制造的产品,厚度不能超 过 3mm,否则会有气泡(厚壁制品只能用共聚 PP) 。 熔胶背压:可用 5bar 熔胶背压,色粉料的背压可适当调高。
3
d2 = 1 + 1.75% × 10 = 10.175mm,d3 = 1 + 1.75% × 40 = 40.7mm, d4 = 1 + 1.75% × 24 = 24.42mm,d4 = 1 + 1.75% × 34 = 34.595mm, h1 = 1 + 1.75% × 72 = 73.26mm (2)型腔的工作尺寸计算 D1 = 1 + 1.75% × 114 = 115.995mm, D2 = 1 + 1.75% × 106 = 107.855mm, D3 = 1 + 1.75% × 50 = 50.875mm , R= ( 1+1.75% ) × 5=5.0875mm , H1 = 1 + 1.75% × 82 = 83.435mm,H2 = 1 + 1.75% × 18 = 18.315mm H3 = 1 + 1.75% × 8=8.14mm
参考文献………………………………………………………………15
1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
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塑件如图 1 所示。
图 1 塑件图
产品材料:PP1340 产品数量:批量生产 塑件尺寸:如图 1.1 所示 塑件要求:塑件外侧表面光滑,塑件允许最大脱模斜度 1° 2.塑件材料 PP 的成型特性 (1)物理性能:PP 为无毒、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是目前所有塑料中 最最轻的品种之一,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 14h 的吸水率仅为 0.01%。分子量约 8~15 万之间,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原壁制品易凹陷,制品表面光泽好, 易于着色。 (2)力学性能:PP 的结晶度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强度 和硬度、弹性都比高密度 PE(HDPE)高。突出特点是抗弯曲疲劳性(7× 107 )次 开闭的折选弯曲而无损坏痕迹, 干摩擦系数与尼龙相似, 但在油润滑下不如尼龙。 (3)热性能:PP 具有良好的 耐热性,熔点在 164~170℃,制品能在 100℃以 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150℃也不变形。脆化为-35℃,在 低于-35℃会发生脆化,耐热性不如 PE。 (4)化学稳定性:PP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除能被浓硫酸、浓硝酸侵蚀外, 2
图2
分型面
6
4.成形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图3
塑件
PP 的收缩率Smax = 2.5%,Smin = 1% ,S = δz = 3

S max +S min 2
=
2.5%+1% 2
= 1.75%,
(1)型芯的工作尺寸计算
0 d1 = [(1 + 1.75%) × 90.2 + 0.5 × 0.25]0 0.25 =90.903−0.083 mm −
1.确定抽芯距 8
如下图所示,总的抽芯距 S抽 6.6mm
图4
侧抽
2.确定斜导柱倾角 斜导柱的倾角α 是抽芯机构的主要技术数据之一, 它与抽拔力及抽芯距离有 直接关系。一般取α =15°~25°,本模具选取α =20° 。 3. 确定斜导柱的尺寸 斜导柱的直径取决于抽拔力及其抽拔角度, 可按设计资料的有关公式进行计 算。 本副模具经验估值, 取斜导柱的直段部分直径 D=Φ 25mm,折弯部分 d=Φ 20mm, 以后可以修正。斜导柱的长度应根据抽拔距、固定端模板的厚度、斜导柱的直径 及斜角大小确定。 直段部分的长度:L=L +L -4mm =32+85-4=113mm; 其中: L ----定模板厚度 L ---滑块以上的型腔板厚度 4-----斜导柱直段部分端面与滑块间的间隙 折弯部分的长度: L=D/cos20°+S/sin20°+4mm =48/cos20°+12/sin20°+4mm =90mm 其中: D----滑块的厚度 S----抽拔距 4----留出的安全余量 9
7
四、模架选择
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A 板尺寸,A 板是定模型腔板,考虑到需要在模板上开设冷却水道,故 A 板 厚度取 132.602mm。 B 板尺寸,板厚取 50mm。 C 板尺寸,195mm。 板面为 350mmX350mm。 2.模具闭合高度 本副模具的闭合高度是定模座板、定模板、型腔板、推件板、动模板及动模 座板的和。现根据经验确定,选推件板的厚度为 32mm,动定模座板的厚度均为 25mm,动模板的厚度选 40mm。 (GB/T4169.8-1984) 。 因此模具的闭合高度为: H=H +H +H +H +H +H
3
XS-ZY-1000 注射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000 85 4500 121 260 模具的最大厚度/mm 模具的最小厚度/mm 模板尺寸 拉杆空间/mm 合模方式 电机功率/KW 定位圈尺寸/mm 喷嘴孔直径/mm 最大成型面积/ cm2 7.5 1800 700 300 900×1000 650×550 液压-机械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课 程 设 计
题目:注塑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日期 2014 年 12 月 22 日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2
二、注射机选择………………………………………………………5
三、成型零件设计……………………………………………………6
3
4.塑件成型工艺卡
表1
塑件成型工艺卡
塑 件 材 料 材 料 牌 号 单 件 重 量 成型设备型号 每 模 件 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