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7说明书(中)

合集下载

(完整版)5.JZ-7型机车制动机使用说明书

(完整版)5.JZ-7型机车制动机使用说明书

JZ-7型机车制动机使用说明书中国北车集团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2001.4目录第一节:JZ-7型机车制动机的主要特点及基本参数第二节:结构性能及作用第三节:JZ-7型机车制动机的综合作用第四节:使用注意事项第五节:常见故障及处理第六节:JZ-7型机车制动机的维护第一节JZ-7型机车制动机的主要特点及基本参数1.1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主要特点1.1.1 JZ-7型机车制动机既能用于客运机车,也能用于货运机车。

客车位能阶段缓解,货车位为一次缓解。

1.1.2 该型制动机属于自动保压式,即列车管减压后可自动保压。

1.1.3 自动制动阀所设操纵位置:过充位运转位最小减压位—最大减压位过量减压位手柄取出位和紧急制动位。

1.1.4 结构上采用橡胶膜板和带有O型橡胶密封圈的柱塞结构,便于制造和检修。

1.1.5 分配阀采用了二压力与三压力混合形式的机构,既具有阶段缓解作用,又具有一次缓解作用。

同时,当制动缸漏泄时能自动补风,具有良好的制动不衰性。

实施紧急制动制动缸可增压。

1.1.6 为适应长大货物列车的需要设有过充位,以缩短列车管、副风缸初充气和再充气的时间。

1.2 基本参数单独制动性能表表1-1自动制动性能表表1-2第二节结构性能及作用2.1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构造JZ-7型机车制动机由自动制动阀、单独制动阀、中继阀、分配阀、作用阀、均衡风缸、工作风缸、降压风缸、作用风缸、紧急风缸等组成。

2.1.1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结构2.1.2 自动制动阀自动制动阀系自动保压式,设有过充位﹑运转位﹑最小减压位及常用制动区﹑过量减压位﹑手把取出位及紧急制动位。

自动制动阀由调整阀﹑放风阀﹑重联柱塞阀﹑缓解柱塞阀﹑二位阀﹑阀体及管座等部分组成(详见图2-1)。

2.1.3 管座:管座上设有九根管路:⑴均衡风缸管⑵列车管⑶总风管⑷中均管(6)撒砂管⑺过充管⑻遮断阀管⑽单独缓解管⑾单独作用管。

(见图2-2)。

2.1.4 调整阀:该阀是用以控制均衡风缸压力变化的。

JZ-7型空气制动机(教学)

JZ-7型空气制动机(教学)

自动制动阀
一、概述: • 自动制动阀是为了操纵全列车的制动和缓解而设。 • 自阀和单阀组装在一起; • 自动保压式,有七个作用位置:过充位、运转位、 最小减压位、最大减压位、过量减压位、手柄取出 位和紧急制动位;
二、自动制动阀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原理:
手柄与凸轮
阀体与管座
• 阀体与管座:
–连接各部件的主体,阀体内设有安装各阀的 圆孔和空气通路; –自阀安装座,也是管路的连接座,管座上设 有9根管路:均衡风缸管1;列车管2;总风缸 管3;中均管4;撒砂管6;过充管7;总风遮 断阀管8;单独缓解管10;单独作用管11。
–调整阀:均衡风缸管1→大气;同制动区,但 均衡风缸的减压量为240~260kPa;
–放风阀:关闭;
–重联柱塞阀:均衡风缸管1→中均管4;使列
车管与均衡风缸保持相等的空气压力;
–缓解柱塞阀: 同制动区;
• 手柄取出位:
–调整阀:均衡风缸管1→大气;同制动区,但
均衡风缸的减压量为240~260kPa;
• 单缓柱塞阀:
–在列车制动后,单独缓解机车的制动作用。
• 调整阀:
–在结构上采用了橡胶膜板密封和柱塞双向止 阀结构。 –把总风直接送到作用阀的膜板活塞下方,使 机车单独制动。 –把作用阀膜板下方的压力空气排向大气,使制动阀 作用阀
• 单独缓解位(列车制动后):
二、构造:手柄、凸轮、调整阀、定位
柱塞、单缓柱塞阀和阀体。
• 阀体:
–单独制动阀阀体就安装在自动制动 阀阀体上。 –经自阀阀体连有三条管路:3号管路 通总风;10号管路通工作风缸,称为 单独缓解管;11号管路称为单独作用 管,它通往变向阀,最终通向作用阀。
• 手柄和凸轮: –手柄:直接套装在凸轮轴的上端,构成单 阀的操纵机构;在运转位时,手柄可取出; –凸轮轴上设三个凸轮 : • 单缓凸轮,是控制单缓柱塞阀作用 。 • 定位凸轮,它将制动区分为若干级,每 级代表机车制动缸的一个压强; • 调整阀凸轮,是控制调整阀供排气用的。

5.JZ-7制动机分配阀主阀部

5.JZ-7制动机分配阀主阀部
当作用风缸的压力上升到紧急制动时所限 定的压力时,即作用风缸的空气压力乘以 柱塞勾贝小直径的作用面积所得之力,足 以克服紧急限压弹簧所调整的压力值时, 柱塞勾贝上移,顶杆脱离止阀。止阀在下 部主阀供气阀口的空气压力及弹簧力的推 动下,也上移一段距离,直至与紧急限压 阀套接触为止,阀口关闭,总风停止向作 用风缸充气。此时,紧急限压阀呈限压状 态,因而也就限制了紧急制动时作用风缸 的空气压力再进一步上升
主阀为三压力阀。大 膜板活塞上侧是列车管压力,下 侧是工作风缸压力;小膜板活塞 上侧是作用风缸压力,下侧通大 气。
缓解、制动、保压
缓解位:
列车管增压,作用风缸的压力空 气→限压阀凹槽→阀杆中心孔→ 大气。可阶段缓解,也可改为一 次轻易缓解(沟通列车管和工作 风缸)。
缓解位动作过程:
列车管2增压,大膜板勾贝上侧的空气压力也随着增高并推动大膜板勾贝向下移动。同时,作用在小膜板 勾贝上侧的作用风缸压力及缓解弹簧的伸张力,促使小膜板鞲鞴带动空心阀杆一起下移,使空心阀杆脱 离供气阀,开启排气口,作用风缸的压力空气→常用限压阀→紧急限压阀→主阀空心阀杆的阀口→主阀 排风口→大气。
作用位置:
当列车施行紧急制动时,列车管压力迅 速降低,亦即作用在柱塞勾贝大直径下 部的空气压力迅速降低,柱塞勾贝在紧 急限压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下移,柱塞 勾贝顶杆也随同一起下移,顶开止阀, 开放阀口。于是来自主阀的总风便经由 阀口和柱塞勾贝下部空间向作用风缸充 气。同时,也经止阀缺口通往止阀下部
作用位置:
保压位:
作用风缸压力上升至与列车管减压量相适应时,供气
口关闭,但空心阀杆仍贴在供气阀上。
动作过程: 总风在进入作用风缸的同时,也经缩口
进入小膜板勾贝上侧。作用风缸的空气压力乘以小

JZ-7制动系统介绍

JZ-7制动系统介绍

JZ-7制动系统1、熟知制动机使用规定2、了解制动机综合作用过程3、熟练进行“五步闸”试验4、能够理解每步试验的各项参数5、在试验中能够发现不良现象6、会进行制动机基础制动装置检查机车上采用了JZ-7型空气制动其性能与国外的26-L型空气制动机(部分车型使用)相近,但增加了低压过充性能,以及具有良好的冲排风功能的中继阀,从根本上克服了原有制动机充排风性能不能满足列车要求的弊端。

该型制动机性能良好,操作灵活、检修方便。

图9-1 JZ-7型空气制动机系统构成1-空气压缩机;2-安全阀;3-调压器;4-油水分离器;5-总风缸;6-远心集尘器;7-总风缸管;8-截断塞门;9-滤尘器;10-分配阀管座(中间体);11-分配阀主阀部;12-分配阀紧急阀部;13-分配阀副阀部;14-自动制动阀;15-单独制动阀;16-中继阀;17-作用阀;18-变向阀;19-单独作用管;20-单独缓解管;21-列车制动管;22-紧急制动阀;23-撒砂压力开关(部分车型有);24-均衡风缸;25-过充风缸;26-工作风缸;27-降压风缸;28-紧急风缸;29-作用风缸;30-制动缸;31-制动缸软管;32-无动力装置;33-折角塞门;34-软管连接器;35-双针压力表(总风缸和制动缸,列车制动管和均衡风缸)一、制动系统的组成空气制动机主要由风源、制动机和基础制动三部分组成,还包括干燥器、除油装置等辅助装置。

JZ-7型制动机构成如图9-1所示:空气制动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和功用如下:1.空气压缩机和总风缸:制造、储存压力空气,供列车制动系统和其他风动装置使用。

2.自动制动阀:是机车空气制动机的操纵部件,可控制机车的制动或缓解。

有过充位、运转位、最小减压位、最大减压位、过量减压位、手柄取出位和非常制动位七个作用位置。

自动制动阀的最小减压位至最大减压位为常用制动区。

自动制动阀简称自阀,俗称大闸。

3.制动管:是贯通全列车的空气导管,通过制动阀对管内空气压力变化的控制,可使列车产生制动或缓解作用。

JZ-7说明书(中)

JZ-7说明书(中)

JZ-7型机车制动机使用说明书中国北车集团天津机车车辆机械厂目录第一节: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主要特点及基本参数第二节:结构性能及作用第三节: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综合作用第四节:使用注意事项第五节:常见故障及处理第六节: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维护第一节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主要特点及基本参数JZ-7型机车制动机的主要特点JZ-7型机车制动机既能用于客运机车,也能用于货运机车。

客车位能阶段缓解,货车位为一次缓解。

该型制动机属于自动保压式,即列车管减压后可自动保压。

自动制动阀所设操纵位置:过充位运转位最小减压位—最大减压位过量减压位手柄取出位和紧急制动位。

结构上采用橡胶膜板和带有O型橡胶密封圈的柱塞结构,便于制造和检修。

分配阀采用了二压力与三压力混合形式的机构,既具有阶段缓解作用,又具有一次缓解作用。

同时,当制动缸漏泄时能自动补风,具有良好的制动不衰性。

实施紧急制动制动缸可增压。

为适应长大货物列车的需要设有过充位,以缩短列车管、副风缸初充气和再充气的时间。

基本参数单独制动性能表表1-1自动制动性能表表1-2第二节结构性能及作用JZ-7型机车制动机的构造JZ-7型机车制动机由自动制动阀、单独制动阀、中继阀、分配阀、作用阀、均衡风缸、工作风缸、降压风缸、作用风缸、制动缸等组成。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结构自动制动阀自动制动阀系自动保压式,设有过充位﹑运转位﹑最小减压位及常用制动区﹑过量减压位﹑手把取出位及紧急制动位。

自动制动阀由调整阀﹑放风阀﹑重联柱塞阀﹑缓解柱塞阀﹑二位阀﹑阀体及管座等部分组成(详见图2-1)。

管座:管座上设有九根管路:⑴均衡风缸管⑵列车管⑶总风管⑷中均管(6)撒砂管⑺过充管⑻遮断阀管⑽单独缓解管⑾单独作用管。

(见图2-2)。

调整阀:该阀是用以控制均衡风缸压力变化的。

其结构上采用橡胶膜板密封和柱塞双向止阀结构(如图2-3所示),其作用稳定性和灵敏性较高。

图2-2 制动阀管座上的管路布置图1—均衡风缸管; 2—列车管; 3—总风管; 4—中均管; 6—撒砂管;7—过充管; 8—总风缸遮断阀管; 10—单独缓解管; 11—单独作用管。

人民电器 JZ7 系列中间继电器 产品说明书

人民电器 JZ7 系列中间继电器 产品说明书

JZ7系列中间继电器
JZ7系列中间继电器适用于控制交流50H (派生后可用于60Hz )、额定工作电压至380V 及直流额定电压至220V 的控制电路中,用来控制各种电磁线圈,以及信号放大或将信号传递给有关控制元件。

产品符合:GB/T 14048.5、IEC60947-5-1
等标准。

表1
继电器触头组合形式(见表)
1□ 周围空气温度:-5℃~+40℃,24h 内平均值不超过+35℃;□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

□ 大气条件:最高温度为+40℃时,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允许有较 高相对湿度,例如+20℃时达90%,对由于温度变化偶尔产生的凝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

□ 污染等级:3级。

□ 安装类别:Ⅲ类
□ 安装位置:接触器的安装面与垂直面的倾斜度不大于±5°。

□ 冲击与振动:产品应安装和使用在无显著摇动、冲击和振动的地方。

正常工作条件及安装条件
主要技术数据
产品概述
选型指南
接触器式继电器
见表1
见表1
061
继电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2
表2
继电器的动作特性
继电器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s )的85%~110%范围内任何值能可靠吸合,在20-70%范围内可靠释放。

订货产品时请注明完整的型号、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及频率、订购数量。

例:JZ7-53、220V、50Hz、50只。


电器采用螺钉安装。

外形及安装尺寸
订货须知
JZ7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
062。

jz-7型空气制动机教学课件配套教材.

jz-7型空气制动机教学课件配套教材.

软件配套教材二○○五年十一月十二日目录前言 ---------------------------------------------------------------------------------------------------------------------- 3第一章构造及作用原理部分: --------------------------------------------------------------------------------------- 4第一节空气压缩机 -------------------------------------------------------------------------------------------------------- 4第二节单独制动阀 -------------------------------------------------------------------------------------------------------- 5第三节自动制动阀 -------------------------------------------------------------------------------------------------------- 6第四节双阀口式中继阀 -------------------------------------------------------------------------------------------------- 7第五节作用阀 --------------------------------------------------------------------------------------------------------------- 8第六节分配阀 ------------------------------------------------------------------------------------------------------------- 9第二章故障及处理部分 ----------------------------------------------------------------------------------------------- 11 故障一: --------------------------------------------------------------------------------------------------------------------- 11 故障二: --------------------------------------------------------------------------------------------------------------------- 11 故障三: --------------------------------------------------------------------------------------------------------------------- 12 故障四: --------------------------------------------------------------------------------------------------------------------- 12 故障五: --------------------------------------------------------------------------------------------------------------------- 12 故障六: --------------------------------------------------------------------------------------------------------------------- 12 故障七: ------------------------------------------------------------------------------------------------------------------------ 13 故障八: ------------------------------------------------------------------------------------------------------------------------ 13 故障九: ------------------------------------------------------------------------------------------------------------------------ 13 故障十: ------------------------------------------------------------------------------------------------------------------------ 14 故障十一: --------------------------------------------------------------------------------------------------------------------- 14 故障十二: --------------------------------------------------------------------------------------------------------------------- 14 故障十三: --------------------------------------------------------------------------------------------------------------------- 15 故障十四: --------------------------------------------------------------------------------------------------------------------- 15 故障十五: --------------------------------------------------------------------------------------------------------------------- 15 故障十六: --------------------------------------------------------------------------------------------------------------------- 16 故障十七: --------------------------------------------------------------------------------------------------------------------- 16 故障十八: --------------------------------------------------------------------------------------------------------------------- 16 故障十九: --------------------------------------------------------------------------------------------------------------------- 17 故障二十: --------------------------------------------------------------------------------------------------------------------- 17 故障二十一: ----------------------------------------------------------------------------------------------------------------- 17 故障二十二: ----------------------------------------------------------------------------------------------------------------- 18 故障二十三: ----------------------------------------------------------------------------------------------------------------- 18 故障二十四: ----------------------------------------------------------------------------------------------------------------- 18 故障二十五: ----------------------------------------------------------------------------------------------------------------- 19 故障二十六: ----------------------------------------------------------------------------------------------------------------- 19 故障二十七: ----------------------------------------------------------------------------------------------------------------- 19 故障二十八: ----------------------------------------------------------------------------------------------------------------- 19 故障二十九: ----------------------------------------------------------------------------------------------------------------- 20 1故障三十: --------------------------------------------------------------------------------------------------------------------- 20 故障三十一: ----------------------------------------------------------------------------------------------------------------- 20 故障三十二: ----------------------------------------------------------------------------------------------------------------- 20 故障三十三: ----------------------------------------------------------------------------------------------------------------- 21 故障三十四: ----------------------------------------------------------------------------------------------------------------- 21 故障三十五: ----------------------------------------------------------------------------------------------------------------- 21 故障三十六: ----------------------------------------------------------------------------------------------------------------- 22 故障三十七: ----------------------------------------------------------------------------------------------------------------- 22 故障三十八: ----------------------------------------------------------------------------------------------------------------- 22 故障三十九: ----------------------------------------------------------------------------------------------------------------- 23 故障四十: --------------------------------------------------------------------------------------------------------------------- 23 故障四十一: ----------------------------------------------------------------------------------------------------------------- 23 故障四十二: ----------------------------------------------------------------------------------------------------------------- 23第三章机车七步闸检查部分 -----------------------------------------------------------------------------------------24 第一步 ------------------------------------------------------------------------------------------------------------------------- 24 第二步 ------------------------------------------------------------------------------------------------------------------------- 25 第三步 ------------------------------------------------------------------------------------------------------------------------- 25 第四步 ------------------------------------------------------------------------------------------------------------------------- 26 第五步 ------------------------------------------------------------------------------------------------------------------------- 27 第六步 ------------------------------------------------------------------------------------------------------------------------- 28 第七步 ------------------------------------------------------------------------------------------------------------------------- 282JZ-7型空气制动机教学软件配套教材前言JZ-7型空气制动机自问世以来,以其性能稳定、故障率低、操作检修方便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主型机车上。

1.JZ-7制动机自动制动阀

1.JZ-7制动机自动制动阀

撒 沙
均 1
76
中 列折单单
均 2 断缓作
4
阀 10 11
8
阀体与管座: 连接各部件的主体;阀体内设有安装各阀的 圆孔和空气通路; 自阀安装座,也是管路的连接座,管座上设 有9根管路:均衡风缸管1;列车管2;总风缸 管3;中均管4;撒砂管6;过充管7;总风遮 断阀管8;单独缓解管10;单独作用管11。
02-2
放风阀
FANGFENGFA
放风阀结构及作用:
结构:放风阀由放风阀座、放 风阀杆、放风阀胶垫、放风阀 弹簧、放风阀套等组成。 作用:放风阀专门用于机车或 列车施行紧急制动时,直接将 列车管内的压力空气排向大气, 以达到快速制动的目的。
风路: 列车管的压力空气→放风阀口→大气。 放风阀动作过程: 当自动制动阀手柄置于紧急制动位时,放 风阀凸轮1得到一个固定的升程,并借助 于放风阀杠杆2的作用,推动放风阀杆8, 顶开放风阀9,使放风阀胶垫7脱离放风阀 座6,列车管内的压力空气便通过阀口直 接排向大气,机车或列车快速制动
缓解柱塞阀作用位置:
过充与补风阀,缓解柱塞阀也有三个作用位置:
过充位:自阀手柄在过充位时缓解柱塞阀处于此位置 ,可使列车 管压力高于规定值30~40kPa 。
总风缸管3→过充管7;
通路8a→大气(EX); 运转位:自阀手柄在运转位,使该阀柱塞左移到此位置:
通路8a→大气(EX) 制动位:自阀手柄在3~6位时,缓解住塞阀凸轮升程更大,使 该阀柱塞左移得更多:
JZ-7ZHIDONGJIGAISHU
第一节 JZ—7型制动机的特点和组成
一、特点: 完全采用橡胶膜板、柱塞阀和O型橡胶
密封圈等结构。 采用膜板活塞、双阀口的中继阀,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Z-7型机车制动机使用说明书中国北车集团天津机车车辆机械厂2001.4目录第一节:JZ-7型机车制动机的主要特点及基本参数第二节:结构性能及作用第三节:JZ-7型机车制动机的综合作用第四节:使用注意事项第五节:常见故障及处理第六节:JZ-7型机车制动机的维护第一节JZ-7型机车制动机的主要特点及基本参数1.1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主要特点1.1.1 JZ-7型机车制动机既能用于客运机车,也能用于货运机车。

客车位能阶段缓解,货车位为一次缓解。

1.1.2 该型制动机属于自动保压式,即列车管减压后可自动保压。

1.1.3 自动制动阀所设操纵位置:过充位运转位最小减压位—最大减压位过量减压位手柄取出位和紧急制动位。

1.1.4 结构上采用橡胶膜板和带有O型橡胶密封圈的柱塞结构,便于制造和检修。

1.1.5 分配阀采用了二压力与三压力混合形式的机构,既具有阶段缓解作用,又具有一次缓解作用。

同时,当制动缸漏泄时能自动补风,具有良好的制动不衰性。

实施紧急制动制动缸可增压。

1.1.6 为适应长大货物列车的需要设有过充位,以缩短列车管、副风缸初充气和再充气的时间。

1.2 基本参数单独制动性能表表1-1自动制动性能表表1-2常用全制动后阶段缓解次数不少于5次(客车位)均衡风缸自500KPa常用减压至360KPa的时间(s)5~7常用全制动制动缸最高压力(KPa)340~360 常用全制动制动缸升压时间(s)5~7制动缸自350KPa缓解至35KPa的时间(s)5~8紧急制动列车管压力排至0的时间(s)3s以内紧急制动后,制动缸最高压力(KPa)420~450 紧急制动后,制动缸升至最高压力的时间(s)5~7第二节结构性能及作用2.1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构造JZ-7型机车制动机由自动制动阀、单独制动阀、中继阀、分配阀、作用阀、均衡风缸、工作风缸、降压风缸、作用风缸、制动缸等组成。

2.1.1 JZ-7型机车制动机的结构2.1.2 自动制动阀自动制动阀系自动保压式,设有过充位﹑运转位﹑最小减压位及常用制动区﹑过量减压位﹑手把取出位及紧急制动位。

自动制动阀由调整阀﹑放风阀﹑重联柱塞阀﹑缓解柱塞阀﹑二位阀﹑阀体及管座等部分组成(详见图2-1)。

2.1.3 管座:管座上设有九根管路:⑴均衡风缸管⑵列车管⑶总风管⑷中均管(6)撒砂管⑺过充管⑻遮断阀管⑽单独缓解管⑾单独作用管。

(见图2-2)。

2.1.4 调整阀:该阀是用以控制均衡风缸压力变化的。

其结构上采用橡胶膜板密封和柱塞双向止阀结构(如图2-3所示),其作用稳定性和灵敏性较高。

图2-2 制动阀管座上的管路布置图1—均衡风缸管;2—列车管;3—总风管;4—中均管;6—撒砂管;7—过充管;8—总风缸遮断阀管;10—单独缓解管;11—单独作用管。

图2-3 调整阀结构2.1.5 放风阀如图2-4所示,由放风阀阀杆﹑阀座及阀弹簧组成,在紧急制动位时,放风阀开启,排出列车管压力。

2.1.6 重联柱塞阀的结构如图2-5所示,主要由柱塞﹑套﹑柱塞弹簧“0”形圈等组成。

重联柱塞有三个作用位:2.1.6.1 自阀手把在1~5位的任何位时,柱塞沟通均衡风缸管⑴和中均管⑷,由均衡风缸的压力变化来控制中继阀动作,此时列车管⑵和撒砂管⑹被关闭。

2.1.6.2 自阀手把置6位,柱塞将列车管⑵和中均管⑷沟通,中继阀锁闭,此时,均衡风缸管⑴与撒砂管关闭。

2.1.6.3 自阀手把置7位,柱塞将总风与撒砂管⑹沟通,其余通路与6位相同。

图2-4 放风阀结构1—放风阀凸轮;2—放风阀杠杆;3—柱塞头;4—弹簧挡圈;5—O形圈;6—放风阀座;7—放风阀胶垫;8—放风阀杆;9—放风阀;10—O形圈;11—O形圈;12—放风阀弹簧;13—放风阀套。

图2-5 重联柱塞阀结构图1—重联柱塞凸轮;2—滚轮;3—滚轮销;4—转销;5—放大杠杆;6—柱塞头;7—柱塞O形圈;8—O形圈;9—重联柱塞阀套;10—重联柱塞阀柱塞;11—柱塞弹簧;12—O形圈;13—前盖。

2.1.7 缓解柱塞阀的结构如图2-6所示,主要由柱塞﹑套﹑柱塞“0”形圈﹑弹簧等组成。

图2-6 缓解柱塞阀结构图1—缓解柱塞阀凸轮;2—滚轮;3—滑轮销:4—转销;5—放大杠杆;6—柱塞头;7—胶垫;8—缓解柱塞阀柱塞;9—缓解柱塞阀套;10—柱塞O形圈;11—套O形圈;12—O形圈;13—柱塞弹簧;14—前盖。

缓解柱塞阀有三个作用位:2.1.7.1 自阀手把在1位(过充位),柱塞将总风与过充管⑺沟通,中继阀能使列车管得到比原规定压力高30~40KPa的压力。

同时将二位阀的(8a)管与大气沟通。

2.1.7.2 自阀手把在2位(运转位),总风通⑺管的通路被柱塞切断,(8a)管仍通大气。

2.1.7.3 自阀手柄在3~7位间,柱塞将(8a)管与总风联通,视客、货转换阀所在位置,控制总风遮断阀的开关,同时过充管⑺通大气。

2.1.8 客、货车转换阀客﹑货车转换阀用以关闭或开启中继阀的总风遮断阀,在“客车位”时,自阀无论在何位置,总风遮断阀总是开启的;在“货车位”时,自阀手把在1~2位,总风遮断阀开启,自阀手把在3~7位时,总风遮断阀则关闭。

其结构见图2-7。

图2-7 客、货车转换阀结构图1—指示牌;2—偏心杆;3—半沉头螺钉;4—手柄弹簧;5—转换按钮;6—销;7—手柄套;8—二位阀柱塞;9—阀套;10—柱塞O形圈;11—套O形圈;12—弹性挡圈;13—挡盖。

2.2 单独制动阀单独制动阀用以操纵单机的制动和缓解及自阀制动后,行施机车单缓。

该阀为自动保压式。

单独制动阀主要由调整阀﹑单缓柱塞阀﹑定位柱塞﹑凸轮盒及手把等组成。

详见图2-8,设有三个位置:一.单缓位;二.运转位;三.制动区。

2.2.1 调整阀调整阀主要直接控制继动阀(作用阀)的作用,使机车制动与缓解,其结构与自阀调整阀基本相同。

当单阀手把在制动区时,调整阀的供给阀开启,使总风压力经作用管⑾向继动阀(作用阀)充气,使机车发生制动作用。

将手把移回运转位,作用管⑾内的空气经调整阀的排气阀排大气,使机车缓解。

2.2.2 单缓柱塞阀单缓柱塞阀的作用是在列车制动时,单独缓解机车的制动作用。

其结构由单缓柱塞阀弹簧﹑单缓柱塞﹑定位片﹑挡圈及O形圈等组成。

当自阀手把对列车行施制动后,单阀手把推至单缓位,机车分配阀、工作风缸的空气经单缓管(10)到单缓柱塞阀排大气,使机车得以缓解。

2.3 中继阀中继阀受自动制动阀的操纵而控制列车管压力变化的装置。

另外,当自阀手把在过充位时,能使列车管压力比规定压力高25~40KPa,而自阀手柄回运转位,列车管的过充压力则能慢慢消除。

其具体结构见图2-9。

2.3.1 双阀口式中继阀双阀口式中继阀由主鞲鞴膜板﹑排气阀﹑供气阀﹑阀座﹑阀体﹑过充盖﹑过充柱塞﹑顶杆及各作用弹簧等组成。

双阀口式中继阀有四个作用位置:(1)缓解充气位;(2)缓解保压位;(3)制动位;(4)制动保压位。

2.3.2 总风遮断阀总风遮断阀主要由阀体﹑遮断阀﹑阀座﹑阀套及弹簧等组成。

详见图2-10。

总风遮断阀系受自阀的客﹑货车转换阀控制,当客﹑货车转换阀置“货车位”时,列车在制动时总风遮断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客﹑货车转换阀置“客车位”时,总风遮断阀总是开启的。

2.4 F-7型机车分配阀F-7分配阀是二﹑三压力机构的混合机构,既能一次缓解,又能阶段缓解。

F-7分配阀由主阀部,副阀部和紧急部三部分组成,并用一个管座将三部分连成一体。

其外形如图2-11所示,其结构原理图如2-12所示。

图2—11 F—7分配阀外形图1—主阀部;2—副阀部;3—紧急部;4—中间体。

2.4.1 主阀部主阀部由主阀、常用限压阀、紧急限压阀、工作风缸、充气止回阀等组成。

2.4.1.1 主阀:主阀由大膜板、小膜板、主阀空心阀杆和供气阀等组成,详见图2-13。

主阀有三个作用位:缓解位,制动位,保压位。

缓解位系大膜板上侧列车管增压,促使膜板鞲鞴带动主阀空心杆下移,开放排气口,将作用风缸的压力空气排至大气,使机车缓解。

缓解的程度视列车管压力增加大小而异。

制动位是当列车管减压,大膜板鞲鞴两侧产生压差,使大膜板鞲鞴带动空心阀杆上移,顶开供气阀,总风经供气阀口﹑常用限压阀向作用风缸充气,起制动作用。

△1紧急限压阀; △2.常用限压阀; △3.主阀; △5.工作风缸充气止回阀6.紧急放风阀;7.局减室;8.转换盖板; △9.一次缓解逆流止回阀;△10.局减止回阀;11.副阀;12.保持阀; △13.充气阀;管号:25.通大气; △2.通列车管; △14通作用风缸; △22.通总风缸;△21.通紧急风缸; △23.通工作风缸; △26.通降压风缸;△:清洁度检查部位图2—13 分配阀主阀结构图1—供气阀弹簧;2—供气阀;3—供气阀座;4—空心阀杆;5—缓解弹簧;6—小模板鞲鞴;7—大模板鞲鞴;8—平衡阀盖;9—主阀体;10—中盖;11—顶杆;12—下盖;13—限制堵。

保压位是列车行施制动后,当作用风缸压力升至与列车管减压相适应时,大膜板鞲鞴带动空心阀杆下移到使供气阀关闭的位置,但空心阀杆仍与供气阀接触,此时为制动后的保压状态。

2.4.1.2 常用限压位常用限压位由调整螺钉常用限压弹簧﹑柱塞限压阀O形圈和阀套等组成,如图2-14所示。

在常用全制动时,由于作用风缸及柱塞限压阀底部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柱塞限压阀便克服弹簧之压力上移,切断总风与作用风缸的通路,起到了限压作用,限制的压力值可由调整螺钉调整。

图2—14 常用限压阀结构1—调整螺钉;2—常用限压弹簧;3—限压阀套;4—柱塞限压阀。

2.4.1.3 紧急限压阀紧急限压阀为柱塞鞲鞴止阀结构,它由调整螺钉、紧急限压弹簧、柱塞鞲鞴、紧急限压阀套、止阀及“O”形圈等组成,如图2-15所示。

图2—15 紧急限压阀结构图1、列车管;2、作用风缸;3、主阀供气阀或排气口。

自阀施行紧急制动时,柱塞鞲鞴大直径下部当的列车管压力迅速降至零,并在弹簧的作用下迅速下移,打开止阀,使总风经紧急限压阀套下部的小孔向作用缸充气。

当作用风缸达到规定压力时,作用于柱塞鞲鞴小直径下部,作用风缸压力克服弹簧的压力而上移,止阀在弹簧的作用下上移时阀口关闭,使作用风缸的压力被限制在规定压力之内。

在紧急制动开始缓解时,作用风缸的空气,首先经止阀上部和主阀空心杆排大气,当压力降至340~360KPa以下,常用限压阀的柱塞阀下移复位,作用风缸的压力空气经常用限压阀到主阀空心杆排至大气。

2.4.1.4 工作风缸充气止回阀该阀由弹簧、止回阀、止回阀座、弹簧挡圈、风堵等组成,如图2-16所示。

该阀的作用是在缓解充气时,列车管压力空气经止回阀向工作风缸充气。

在列车管减压时,防止工作风缸的压力向列车管倒流。

2.4.2 副阀部副阀部由副阀﹑充气阀﹑保持阀﹑局减止回阀﹑一次缓解逆流止回阀及转换盖板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