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 选修1-2(文科)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A卷

合集下载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 合情推理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A.F1,F2为定点,动点P满足|PF1|+|PF2|=2a>|F1F2|,得P 的轨迹为椭圆B.由a1=1,a n=3n-1,求出S1,S2,S3,猜想出数列的前n 项和S n的表达式C.由圆x2+y2=r2的面积πr2,猜想出椭圆x2a2+y2b2=1的面积S=πabD.科学家利用鱼的沉浮原理制造潜艇解析:由归纳推理的定义知,B项为归纳推理.答案:B2.根据给出的数塔猜测123 456×9+7等于()1×9+2=1112×9+3=111123×9+4=1 1111 234×9+5=11 11112 345×9+6=111 111A.111 1110B.1 111 111C.1 111 112 D.1 111 113解析:由1×9+2=11;12×9+3=111;123×9+4=1 111;1 234×9+5=111 111;…归纳可得,等式右边各数位上的数字均为1,位数跟等式左边的第二个加数相同,所以123 456×9+7=1 111 111.答案:B3.观察图形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解析:观察可发现规律:①每行、每列中,方、圆、三角三种形状均各出现一次,②每行、每列有两个阴影一个空白,应为黑色矩形.答案:A4.设n是自然数,则18(n2-1)[1-(-1)n]的值()A.一定是零B.不一定是偶数C.一定是偶数D.是整数但不一定是偶数解析:当n为偶数时,18(n2-1)[1-(-1)n]=0为偶数;当n为奇数时(n=2k+1,k∈N),18(n2-1)[1-(-1)n]=18(4k2+4k)·2=k(k+1)为偶数.所以18(n 2-1)[1-(-1)n ]的值一定为偶数. 答案:C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方程x a +y b=1表示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和b 的直线,拓展到空间,在x 轴,y 轴,z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c (abc ≠0)的平面方程为( )A.x a +y b +z c=1 B.x ab +y bc +z ca =1 C.xy ab +yz bc +zx ca =1 D .ax +by +cz =1解析:从方程x a +y b=1的结构形式来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方程的形式应该是x a +y b +z c=1. 答案:A二、填空题6.已知a 1=1,a n +1>a n ,且(a n +1-a n )2-2(a n +1+a n )+1=0,计算a 2,a 3,猜想a n =________.解析:计算得a 2=4,a 3=9,所以猜想a n =n 2.答案:n 27.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解析:V 1V 2=13S 1h 113S 2h 2=S 1S 2·h 1h 2=14×12=18. 答案:1∶88.观察下列各式:①(x3)′=3x2;②(sin x)′=cos x;③(e x-e-x)′=e x+e-x;④(x cos x)′=cos x-x sin x.根据其中函数f(x)及其导数f′(x)的奇偶性,运用归纳推理可得到的一个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对于①,f(x)=x3为奇函数,f′(x)=3x2为偶函数;对于②,g(x)=sin x为奇函数,f′(x)=cos x为偶函数;对于③,p(x)=e x-e-x为奇函数,p′(x)=e x+e-x为偶函数;对于④,q(x)=x cos x 为奇函数,q′(x)=cos x-x sin x为偶函数.归纳推理得结论:奇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答案:奇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三、解答题9.有以下三个不等式:(12+42)(92+52)≥(1×9+4×5)2;(62+82)(22+122)≥(6×2+8×12)2;(132+52)(102+72)≥(13×10+5×7)2.请你观察这三个不等式,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解:一般性结论为(a2+b2)(c2+d2)≥(ac+bd)2.证明:因为(a2+b2)(c2+d2)-(ac+bd)2=a2c2+b2c2+a2d2+b2d2-(a2c2+2abcd+b2d2)=b2c2+a2d2-2abcd=(bc-ad)2≥0,所以(a2+b2)(c2+d2)≥(ac+bd)2.10.如图所示,在△ABC中,射影定理可表示为a=b·cos C+c·cos B,其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类比上述定理,写出对空间四面体性质的猜想.解:如右图所示,在四面体PABC中,设S1,S2,S3,S分别表示△PAB,△PBC,△PCA,△ABC的面积,α,β,γ依次表示平面PAB,平面PBC,平面PCA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猜想射影定理类比推理到三维空间,其表现形式应为S=S1·cos α+S2·cos β+S3·cos γ.B级能力提升1.用火柴棒摆“金鱼”,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第n个“金鱼”图需要火柴的根数为() A.6n-2 B.8n-2C.6n+2 D.8n+2解析:从①②③可以看出,从图②开始每个图中的火柴棒都比前一个图中的火柴棒多6根,故火柴棒数成等差数列,第一个图中火柴棒为8根,故可归纳出第n个“金鱼”图需火柴棒的根数为6n+2.答案:C2.等差数列{a n}中,a n>0,公差d>0,则有a4·a6>a3·a7,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 n}中,若b n>0,q>1,写出b5,b7,b4,b8的一个不等关系________.解析:将乘积与和对应,再注意下标的对应,有b4+b8>b5+b7.答案:b4+b8>b5+b73.观察下列等式: ①sin 210°+cos 240°+sin 10°cos 40°=34; ②sin 26°+cos 236°+sin6°cos36°=34. 由上面两题的结构规律,你能否提出一个猜想?并证明你的猜想.解:由①②知,两角相差30°,运算结果为34, 猜想:sin 2α+cos 2(α+30°)+sin αcos(α+30°)=34. 证明:左边=1-cos 2α2+1+cos (2α+60°)2+sin αcos(α+30°)=1-cos 2α2+cos 2αcos 60°-sin 2αsin 60°2+ sin α⎝ ⎛⎭⎪⎫32cos α-sin α2 =1-12cos 2α+14cos 2α-34sin 2α+34sin 2α-1-cos 2α4=34=右边 故sin 2α+cos 2(α+30°)+sin αcos(α+30°)=34. 2.1.2 演绎推理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若大前提是“任何实数的平方都大于0”,小前提是“a∈R”,结论是“a2>0”,那么这个演绎推理()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没有错误解析:因为“任何实数的平方非负”,所以“任何实数的平方都大于0”是错误的,即大前提错误.答案:A2.在“△ABC中,E,F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则EF∥BC”的推理过程中,大前提是()A.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B.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长的一半C.E,F为AB,AC的中点D.EF∥BC解析:大前提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答案:A3.下列四个推导过程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且推理正确的是()A.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B.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结论:π是无理数C.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理数D.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解析:对于A,小前提与结论互换,错误;对于B,符合演绎推理过程且结论正确;对于C和D,均为大小前提及结论颠倒,不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答案:B4.下列四类函数中,具有性质“对任意的x>0,y>0,函数f(x)满足f(x+y)=f(x)·f(y)”的是()A.幂函数B.对数函数C.指数函数D.余弦函数解析:只有指数函数f(x)=a x(a>0,a≠1)满足条件.答案:C5.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解析:用小前提“S是M”,判断得到结论“S是P”时,大前提“M是P”必须是所有的M,而不是部分,因此此推理不符合演绎推理规则.答案:C二、填空题6.已知△ABC中,∠A=30°,∠B=60°,求证a<b.证明:∵∠A=30°,∠B=60°,∴∠A<∠B,∴a<b,画线部分是演绎推理的________.解析:结合三段论的特征可知,该证明过程省略了大前提“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因此画线部分是演绎推理的小前提.答案:小前提7.在求函数y =log 2x -2的定义域时,第一步推理中大前提是当a 有意义时,a ≥0;小前提是log 2x -2有意义;结论是________.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log 2x -2≥0,解得x ≥4,所以函数y =log 2x -2的定义域是[4,+∞).答案:函数y =log 2x -2的定义域是[4,+∞)8.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 和∠B 是两条平行线的同旁内角,那么∠A +∠B =180°②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③某高校共有10个班,1班有51人,2班有53人,3班有52人,由此推测各班都超过50人④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 ⎛⎭⎪⎫a n -1+1a n -1(n ≥2),由此归纳出{a n }的通项公式.解析:①为演绎推理,②为类比推理,③④为归纳推理.答案:①三、解答题9.设m 为实数,利用三段论求证方程x 2-2mx +m -1=0有两个相异实根.证明: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判别式Δ=b 2-4ac >0,那么方程有两相异实根.(大前提)一元二次方程x 2-2mx +m -1=0的判别式Δ=(2m )2-4(m -1)=4m 2-4m +4=(2m -1)2+3>0,(小前提)所以方程x 2-2mx +m -1=0有两相异实根.(结论)10.设函数f (x )=sin(2x +φ)(-π<φ<0),y =f (x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x =π8. (1)求φ;(2)求函数f (x )的单调增区间.解:(1)∵x =π8是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对称轴, ∴sin ⎝ ⎛⎭⎪⎫2×π8+φ=±1.∴π4+φ=k π+π2,k ∈Z. ∵-π<φ<0,∴φ=-3π4. (2)由(1)知φ=-3π4,因此y =sin ⎝⎛⎭⎪⎫2x -3π4. 由题意,得2k π-π2≤2x -3π4≤2k π+π2,k ∈Z , ∴k π+π8≤x ≤5π8+k π,k ∈Z. 故函数f (x )的增区间为⎣⎢⎡⎦⎥⎤k π+π8,k π+5π8,k ∈Z. B 级 能力提升1.某人进行了如下的“三段论”:如果f ′(x 0)=0,则x =x 0是函数f (x )的极值点,因为函数f (x )=x 3在x =0处的导数值f ′(0)=0,所以x =0是函数f (x )=x 3的极值点.你认为以上推理的(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C .推理形式错误D .结论正确解析:若f ′(x 0),则x =x 0不一定是函数f (x )的极值点,如f (x )=x 3,f ′(0)=0,但x =0不是极值点,故大前提错误.答案:A2.设a >0,f (x )=e x a +a e x 是R 上的偶函数,则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因为f (x )是R 上的偶函数,所以f (-x )=f (x ),所以⎝ ⎛⎭⎪⎫a -1a ⎝ ⎛⎭⎪⎫e x -1e x =0对于一切x ∈R 恒成立,由此得a -1a =0,即a 2=1.又a >0,所以a =1.答案:13.在数列{a n }中,a 1=2,a n +1=4a n -3n +1(n ∈N *).(1)证明数列{a n -n }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3)证明不等式S n +1≤4S n 对任意n ∈N *皆成立.(1)证明:由已知a n +1=4a n -3n +1,得a n +1-(n +1)=4(a n -n ),n ∈N *,又a 1-1=2-1=1≠0,所以数列{a n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2)解:由(1)得a n -n =4n -1,所以a n =4n -1+n .所以S n =a 1+a 2+a 3+…+a n =1+4+42+…+4n -1+(1+2+3+…+n )=4n -13+n (n +1)2. (3)证明:对任意的n ∈N *,S n +1-4S n =4n +1-13+(n +1)(n +2)2-4⎣⎢⎡⎦⎥⎤4n -13+n (n +1)2=-12(3n 2+n -4)=-12(3n +4)(n -1)≤0. 所以不等式S n +1≤4S n 对任意n ∈N *皆成立.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第1课 时综合法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在下列函数f (x )中,满足“对任意x 1,x 2∈(0,+∞),当x 1<x 2时,都有f (x 1)>f (x 2)”的是( )A .f (x )=1xB .f (x )=(x -1)2C .f (x )=e xD .f (x )=ln(x +1)解析:由题设知,f (x )在(0,+∞)上是减函数,由f (x )=1x,得f ′(x )=-1x2<0,所以f (x )=1x 在(0,+∞)上是减函数. 答案:A2.已知函数f (x )=lg 1-x 1+x,若f (a )=b ,则f (-a )等于( ) A .bB .-b C.1b D .-1b解析:f (x )定义域为(-1,1),f (-a )=lg 1+a 1-a =lg ⎝ ⎛⎭⎪⎫1-a 1+a -1=-lg 1-a 1+a =-f (a )=-b .答案:B3.命题“如果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2-3n ,那么数列{a n }一定是等差数列”是否成立( )A .不成立B .成立C .不能断定D .与n 取值有关解析:当n ≥2时,a n =S n -S n -1=4n -5又a 1=S 1=2×12-3×1=-1适合上式.∴a n =4n -5(n ∈N *),则a n -a n -1=4(常数)故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答案:B4.若a ,b ∈R ,则下面四个式子中恒成立的是( )A .lg(1+a 2)>0B .a 2+b 2≥2(a -b -1)C .a 2+3ab >2b 2 D.a b <a +1b +1解析:在B 中,因为a 2+b 2-2(a -b -1)=(a 2-2a +1)+(b 2+2b +1)=(a -1)2+(b +1)2≥0,所以a 2+b 2≥2(a -b -1)恒成立.答案:B5.在△ABC 中,已知sin A cos A =sin B cos B ,则该三角形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解析:由sin A cos A =sin B cos B 得sin 2A =sin 2B ,所以2A =2B 或2A =π-2B ,即A =B 或A +B =π2.所以该三角形是等腰或直角三角形.答案:D二、填空题6.命题“函数f(x)=x-x ln 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的证明过程“对函数f(x)=x-x ln x求导,得f′(x)=-ln x,当x∈(0,1)时,f′(x)=-ln x>0,故函数f(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应用了________的证明方法.解析:本命题的证明,利用题设条件和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经推理论证得到了结论,所以应用的是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答案:综合法7.角A,B为△ABC内角,A>B是sin A>sin B的________条件(填“充分”“必要”“充要”或“即不充分又不必要”).解析:在△ABC中,A>B⇔a>b由正弦定理asin A=bsin B,从而sin A>sin B.因此A>B⇔a>b⇔sin A>sin B,为充要条件.答案:充要8.已知p=a+1a-2(a>2),q=2-a2+4a-2(a>2),则p,q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解析:因为p=a+1a-2=(a-2)+1a-2+2≥2(a-2)·1a-2+2=4,又-a2+4a-2=2-(a-2)2<2(a>2),所以q=2-a2+4a-2<4≤p.答案:p>q三、解答题9.已知a>0,b>0,且a+b=1,求证:1a+1b≥4.证明:因为a >0,b >0且a +b =1,所以1a +1b =a +b a +a +b b =2+b a +a b≥2+2 b a ·a b =4. 当且仅当b a =a b,即a =b 时,取等号, 故1a +1b≥4. 10.设函数f (x )=ax 2+bx +c (a ≠0),若函数y =f (x +1)与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求证:函数y =f ⎝ ⎛⎭⎪⎫x +12为偶函数. 证明:∵函数y =f (x )与y =f (x +1)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f (x +1)=f (-x )则y =f (x )的图象关于x =12对称 ∴-b 2a =12,∴a =-b . 则f (x )=ax 2-ax +c =a ⎝ ⎛⎭⎪⎫x -122+c -a 4 ∴f ⎝ ⎛⎭⎪⎫x +12=ax 2+c -a 4为偶函数. B 级 能力提升1.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单调递减,若x 1+x 2>0,则f (x 1)+f (x 2)的值( )A .恒为负值B .恒等于零C .恒为正值D .无法确定正负解析:由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单调递减,可知f (x )是R 上的单调递减函数,由x 1+x 2>0,可知x 1>-x 2,f (x 1)<f (-x 2)=-f (x 2),则f (x 1)+f (x 2)<0.答案:A2.已知sin x=55,x∈⎝⎛⎭⎪⎫π2,3π2,则tan⎝⎛⎭⎪⎫x-π4=________.解析:∵sin x=55,x∈⎝⎛⎭⎪⎫π2,3π2,∴cos x=-45,∴tan x=-12,∴tan⎝⎛⎭⎪⎫x-π4=tan x-11+tan x=-3.答案:-33.(2016·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2)平面B1DE⊥平面A1C1F.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1C1∥AC.在△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DE∥AC,所以DE∥A1C1.因为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所以直线DE∥平面A1C1F.(2)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1A⊥平面A1B1C1,因为A1C1⊂平面A1B1C1,所以A1A⊥A1C1.又A1C1⊥A1B1,A1A⊂平面ABB1A1,A1B1⊂平面ABB1A1,A1A∩A1B1=A1,所以A1C1⊥平面ABB1A1.又因为B1D⊂平面ABB1A1,所以A1C1⊥B1D.又B1D⊥A1F,A1C1⊂平面A1C1F,A1F⊂平面A1C1F,A1C1∩A1F=A1,所以B1D⊥平面A1C1F.因为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第2课时分析法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关于综合法和分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中最基本的两种证明方法B.综合法又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C.综合法和分析法都是因果分别互推的两头凑法D.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解析:由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意义与特点,知C错误.答案:C2.分析法又叫执果索因法,若使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求证:b2-ac<3a,则证明的依据应是() A.a-b>0B.a-c>0C.(a-b)(a-c)>0 D.(a-b)(a-c)<0解析:b2-ac<3a⇔b2-ac<3a2⇔(a+c)2-ac<3a2⇔(a-c)·(2a +c)>0⇔(a-c)(a-b)>0.答案:C3.在不等边△ABC中,a为最大边,要想得到A为钝角的结论,对三边a,b,c应满足的条件,判断正确的是()A.a2<b2+c2B.a2=b2+c2C.a2>b2+c2D.a2≤b2+c2解析:要想得到A为钝角,只需cos A<0,因为cos A=b2+c2-a22bc,所以只需b2+c2-a2<0,即b2+c2<a2.答案:C4.对于不重合的直线m,l和平面α,β,要证明α⊥β,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m⊥l,m∥α,l∥βB.m⊥l,α∩β=m,l⊂αC.m∥l,m⊥α,l⊥βD.m∥l,l⊥β,m⊂α解析:对于选项A,与两相互垂直的直线平行的平面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对于选项B,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的交线垂直,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对于选项C,这两个平面有可能平行或重合;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选项D正确.答案:D5.设P=2,Q=7-3,R=6-2,则P,Q,R的大小关系是()A.P>Q>R B.P>R>QC.Q>P>R D.Q>R>P解析:先比较Q与R的大小.Q-R=7-3-(6-2)=(7+2)-(6+3).因为(7+2)2-(6+3)2=7+2+214-(6+3+218)=2(14-18)<0,所以Q<R.又P=2>R=2(3-1),所以P>R>Q.答案:B二、填空题6.如果a a+b b>a b+b a,则实数a,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解析:a a+b b>a b+b a⇔a a-a b>b a-b b⇔a(a-b)>b(a-b)⇔(a-b)(a-b)>0⇔(a+b)(a-b)2>0,故只需a≠b且a,b都不小于零即可.答案:a≥0,b≥0且a≠b7.当x>0时,sin x与x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解析:令f(x)=x-sin x(x>0),则f′(x)=1-cos x≥0,所以f(x)在(0,+∞)上是增函数,因此f(x)>f(0)=0,则x>sin x.答案:x>sin x8.如图,在直四棱柱A1B1C1D1­ABCD(侧棱与底面垂直)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A1C⊥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解析:要证明A 1C ⊥B 1D 1只需证明B 1D 1⊥平面A 1C 1C因为CC 1⊥B 1D 1只要再有条件B 1D 1⊥A 1C 1,就可证明B 1D 1⊥平面A 1CC 1 从而得B 1D 1⊥A 1C 1.答案:B 1D 1⊥A 1C 1(答案不唯一)三、解答题9.已知a >1,求证:a +1+a -1<2a .证明:因为a >1,要证a +1+a -1<2a ,只需证(a +1+a -1)2<(2a )2,只需证a +1+a -1+2(a +1)(a -1)<4a , 只需证(a +1)(a -1)<a ,只需证a 2-1<a 2,即证-1<0.该不等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10.求证:2cos(α-β)-sin (2α-β)sin α=sin βsin α. 证明:欲证原等式2cos(α-β)-sin (2α-β)sin α=sin βsin α成立. 只需证2cos(α-β)sin α-sin(2α-β)=sin β,①因为①左边=2cos(α-β)sin α-sin[(α-β)+α]=2cos(α-β)sin α-sin(α-β)cos α-cos(α-β)sin α =cos(α-β)sin α-sin(α-β)cos α=sin β=右边.所以①成立,所以原等式成立.B 级 能力提升1.设a ,b ,c ,d 为正实数,若a +d =b +c 且|a -d |<|b -c |,则有( )A .ad =bcB .ad <bcC .ad >bcD .ad ≤bc解析:∵|a -d |<|b -c |⇔(a -d )2<(b -c )2⇔a 2+d 2-2ad <b 2+c 2-2bc ①又a +d =b +c∴a 2+d 2+2ad =b 2+c 2+2bc ②由②-①,得4ad >4bc ,即ad >bc .答案:C2.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若f (1)>1,f (2)=3a -4a +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因为f (x )是周期为3的奇函数,且f (1)>1,所以f (2)=f (-1)=-f (1),因此3a -4a +1<-1,则4a -3a +1<0, 解之得-1<a <34. 答案:⎝ ⎛⎭⎪⎫-1,34 3.设实数a ,b ,c 成等比数列,非零实数x ,y 分别为a 与b ,b 与c 的等差中项,证明:a x +c y=2.证明:要证明ax+cy=2,只要证ay+cx=2xy,也就是证明2ay+2cx=4xy.由题设条件b2=ac,2x=a+b,2y=b+c,所以2ay+2cx=a(b+c)+(a+b)c=ab+2ac+bc,4xy=(a+b)(b+c)=ab+b2+bc+ac=ab+2ac+bc,所以2ay+2cx=4xy成立,故ax+cy=2成立.2.2.2 反证法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要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①结论的否定即假设;②原命题的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命题的结论.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解析:由反证法的定义知,可把①②③作为条件使用,而④原命题的结论是不可以作为条件使用的.答案:C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2+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A.方程x2+ax+b=0没有实根B.方程x2+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C.方程x2+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D.方程x2+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解析:“方程x2+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2+ax+b=0没有实根.”答案:A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直线AB、CD是异面直线,则直线AC、BD也是异面直线”的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①则A、B、C、D四点共面,所以AB、CD共面,这与AB、CD是异面直线矛盾;②所以假设错误,即直线AC、BD也是异面直线;③假设直线AC、BD是共面直线.则正确的序号顺序为()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③①解析:结合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可知,其正确步骤为③①②.答案:B4.否定结论“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A.a,b,c都是奇数B.a,b,c都是偶数C.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a,b,c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解析:自然数a,b,c中奇数、偶数的可能情况有:全为奇数,恰有一个偶数,恰有两个偶数,全为偶数.除去结论即为反设,应选D.答案:D5.设实数a 、b 、c 满足a +b +c =1,则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 )A .0B.13C.12 D .1解析:假设a ,b ,c 都小于13,则a +b +c <1,与a +b +c =1矛盾,选项B 正确.答案:B二、填空题6.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 ,直线b ⊂α,直线c ⊂β,b ∩a =A ,c ∥a ,求证:b 与c 是异面直线,若利用反证法证明,则应假设________.解析:∵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3种:异面、平行、相交, ∴应假设b 与c 平行或相交.答案:b 与c 平行或相交7.完成反证法证题的全过程.设a 1,a 2,…,a 7是1,2,…,7的一个排列,求证:乘积p =(a 1-1)(a 2-2)…(a 7-7)为偶数.证明:假设p 为奇数,则a 1-1,a 2-2,…,a 7-7均为奇数.因奇数个奇数之和为奇数,故有奇数=________=0.但0≠奇数,这一矛盾说明p 为偶数.解析:由假设p 为奇数可知(a 1-1),(a 2-2),…,(a 7-7)均为奇数,故(a 1-1)+(a 2-2)+…+(a 7-7)=(a 1+a 2+…a 7)-(1+2+…+7)=0为偶数.答案:(a 1-1)+(a 2-2)+…+(a 7-7)8.已知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分别为a n =an +2,b n =bn +1(a ,b 是常数,且a >b ),那么这两个数列中序号与数值均对应相同的项有________个.解析:假设存在序号和数值均相等的项,即存在n 使得a n =b n ,由题意a >b ,n ∈N *,则恒有an >bn ,从而an +2>bn +1恒成立,所以不存在n 使a n =b n .答案:0三、解答题9.设x ,y 都是正数,且x +y >2,试用反证法证明:1+x y <2和1+y x<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证明:假设1+x y <2和1+y x <2都不成立,即1+x y ≥2,1+y x≥2. 又因为x ,y 都是正数,所以1+x ≥2y ,1+y ≥2x .两式相加,得2+x +y ≥2x +2y ,则x +y ≤2,这与题设x +y >2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1+x y <2和1+y x<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10.已知三个正数a ,b ,c ,若a 2,b 2,c 2成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求证:a ,b ,c 不成等差数列.证明:假设a ,b ,c 成等差数列,则有2b =a +c ,即4b 2=a 2+c 2+2ac ,又a2,b2,c2成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且a,b,c为正数,所以b4=a2c2且a,b,c互不相等,即b2=ac,因此4ac=a2+c2+2ac,所以(a-c)2=0,从而a=c=b,这与a,b,c互不相等矛盾.故a,b,c不成等差数列.B级能力提升1.设a,b,c大于0,则3个数:a+1b,b+1c,c+1a的值()A.都大于2 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C.都小于2 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解析:假设a+1b,b+1c,c+1a都小于2则a+1b<2,b+1c<2,c+1a<2∴a+1b+b+1c+c+1a<6,①又a,b,c大于0所以a+1a≥2,b+1b≥2,c+1c≥2.∴a+1b+b+1c+c+1a≥6.②故①与②式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a+1b,b+1c,c+1a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答案:D2.对于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f(x),如果存在实数x0,使f(x0)=x0,那么x0叫作函数f(x)的一个好点.已知函数f(x)=x2+2ax+1不存在好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 ⎛⎭⎪⎫-12,32B.⎝ ⎛⎭⎪⎫-32,12 C .(-1,1) D .(-∞,-1)∪(1,+∞)解析:假设函数f (x )存在好点,则x 2+2ax +1=x 有实数解,即x 2+(2a -1)x +1=0有实数解.所以Δ=(2a -1)2-4≥0,解得a ≤-12或a ≥32. 所以f (x )不存在好点时,a 的取值范围是⎝ ⎛⎭⎪⎫-12,32. 答案:A3.已知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c >0)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f (c )=0且0<x <c 时,恒有f (x )>0.(1)证明:1a是f (x )=0的一个根; (2)试比较1a与c 的大小. (1)证明:因为f (x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f (x )=0有两个不等实根x 1,x 2.因为f (c )=0,所以x 1=c 是f (x )=0的根,又x 1x 2=c a, 所以x 2=1a ⎝ ⎛⎭⎪⎫1a ≠c , 所以1a是f (x )=0的一个根. (2)解:假设1a<c ,又1a>0,且0<x <c 时,f (x )>0, 所以知f ⎝ ⎛⎭⎪⎫1a >0,这与f ⎝ ⎛⎭⎪⎫1a =0矛盾, 因此1a≥c , 又因为1a≠c , 所以1a>c .。

高中数学人教版 选修1-2(文科)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1.1 合情推理A卷

高中数学人教版 选修1-2(文科)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1.1 合情推理A卷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文科)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1 合情推理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合情推理就是正确的推理B . 合情推理就是归纳推理C . 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D . 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过程2. (2分)有一个奇数列1,3,5,7,9,…,现进行如下分组:第1组含有一个数{1},第2组含两个数{3,5};第3组含三个数{7,9,11};…试观察每组内各数之和与其组的编号数n的关系为()A . 等于n2B . 等于n3C . 等于n4D . 等于n(n+1)3. (2分)(2019·萍乡模拟) 箱子里有16张扑克牌:红桃、、4,黑桃、8、7、4、3、2,草花、、6、5、4,方块、5,老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了学生甲,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了学生乙,这时,老师问学生甲和学生乙: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于是,老师听到了如下的对话:学生甲:我不知道这张牌;学生乙: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学生甲: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学生乙:我也知道了.则这张牌是()A . 草花5B . 红桃C . 红桃4D . 方块54. (2分)给出下列三个类比结论:①类比ax·ay=ax+y ,则有ax÷ay=ax-y;②类比loga(xy)=logax+logay,则有sin(α+β)=sinαsinβ;③类比(a+b)2=a2+2ab+b2 ,则有(a+b)2=a2+2a·b+b2.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 . 0B . 1C . 2D . 35. (2分) (2017高二下·长春期末) 下列四个推理中,属于类比推理的是()A . 因为铜、铁、铝、金、银等金属能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能导电B . 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是奇数,所以不能被2 整除C . 在数列中,,可以计算出,所以推出D . 若双曲线的焦距是实轴长的2倍,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类似的,若椭圆的焦距是长轴长的一半,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6. (2分) (2018高二下·河池月考) 已知函数 ,则()A .B .C . 0D .7. (2分) (2019高二下·亳州月考) ①已知是三角形一边的边长,是该边上的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如果把扇形的弧长,半径分别看出三角形的底边长和高,可得到扇形的面积;②由,可得到,则①、②两个推理依次是()A . 类比推理、归纳推理B . 类比推理、演绎推理C .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D . 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二、填空题 (共3题;共6分)8. (2分) (2017高一下·宜昌期末)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曾经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按照点或小石子能排列的形状对数进行分类.如下图中实心点的个数5,9,14,20,…为梯形数.根据图形的构成,记此数列的第2013项为a2013 ,则a2013﹣5=()A . 2019×2013B . 2019×2012C . 1006×2013D . 2019×10069. (2分) (2016高一下·广州期中) 在平面内有n(n∈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若这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f(n)个平面区域,则f(3)=________;f(n)=________.10. (2分) (2019高一下·余姚月考) 在锐角三角形中,已知,则角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 (共4题;共26分)11. (1分) (2019高二下·泉州期末)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某学校推行体育选修课.甲、乙、丙、丁四个人分别从太极拳、足球、击剑、游泳四门课程中选择一门课程作为选修课,他们分别有以下要求:甲:我不选太极拳和足球;乙:我不选太极拳和游泳;丙:我的要求和乙一样;丁:如果乙不选足球,我就不选太极拳.已知每门课程都有人选择,且都满足四个人的要求,那么选击剑的是________.12. (10分)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13. (5分)已知5名发热感冒患者中,有1人被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谁是H7N9禽流感患者,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普通感冒患者,呈阴性的即为禽流感患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案:方案甲:逐个化验,知道能确定禽流感患者为止;方案乙:先任选3人,将他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阴性,则表明禽流感患者在他们3人之中,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确定禽流感患者为止;若结果呈阳性,则在另外2人中任选1人化验.(1)求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恰好为2的概率;(2)试比较两种方案,哪种方案有利于尽快查找到禽流感患者.14. (10分) (2019高二下·亳州月考) 一种十字绣作品由相同的小正方形构成,图①②③④分别是制作该作品前四步时对应的图案,按照此规律,第步完成时对应图案中所包含小正方形的个数记为.(1)求出,,的值;(2)利用归纳推理,归纳出与的关系式;并猜想的表达式,不需要证明。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反证法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反证法

2.2.2反证法[教材研读],思考以下问题预习课本P42~431.著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棵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王戎的论述运用了什么推理思想?2.“反证法”的关键是得出矛盾,那么矛盾可以是哪些矛盾?[要点梳理]1.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2.反证法常见矛盾类型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定义矛盾,或与公理、定理、事实矛盾等.[自我诊断]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反证法属于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2.反证法的证明过程既可以是合情推理也可以是一种演绎推理.()3.反证法的实质是否定结论导出矛盾.()[答案] 1.√ 2.× 3.√题型一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思考:根据反证法的定义如何证明一个命题?提示:反证法证明可考虑以下步骤:①反设;②归谬;③存真.已知f (x )=a x +x -2x +1(a >1),证明方程f (x )=0没有负实根.[思路导引] 此题从正面证明无所适从,可考虑用反证法,即设方程f (x )=0存在负实根.[证明] 假设方程f (x )=0有负实根x 0,则x 0<0且x 0≠-1且a x 0=-x 0-2x 0+1, 由0<a x 0<1⇒0<-x 0-2x 0+1<1, 解得12<x 0<2,这与x 0<0矛盾.故方程f (x )=0没有负实根.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的适用类型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可能”“不存在”等词语的命题称为否定性命题,此类问题的正面比较模糊,而反面比较具体,适合使用反证法.[跟踪训练]设函数f(x)=ax2+bx+c(a≠0)中,a,b,c均为整数,且f(0),f(1)均为奇数.求证:f(x)=0无整数根.[证明]假设f(x)=0有整数根n,则an2+bn+c=0(n∈Z),而f(0),f(1)均为奇数,即c为奇数,a+b为偶数,则an2+bn=-c为奇数,即n(an+b)为奇数.∴n,an+b均为奇数,又∵a+b为偶数,∴an-a为奇数,即a(n-1)为奇数,∴n-1为奇数,这与n为奇数矛盾.∴f(x)=0无整数根.题型二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型问题思考:什么样的命题证明可用反证法?提示:直接证明情况比较多,不易证明从词语上看含有“至多”“至少”等词语.已知a,b,c∈(0,1),求证:(1-a)b,(1-b)c,(1-c )a 不能都大于14.[思路导引] 从量词角度分析,该命题的否定只含一种情况.[证明] 假设(1-a )b ,(1-b )c ,(1-c )a 都大于14.因为a ,b ,c ∈(0,1),所以1-a >0,1-b >0,1-c >0.所以(1-a )+b 2>(1-a )b >14=12.同理(1-b )+c 2>12,(1-c )+a 2>12. 三式相加得(1-a )+b 2+(1-b )+c 2+(1-c )+a 2>32, 即32>32,矛盾.所以(1-a )b ,(1-b )c ,(1-c )a 不能都大于14.证明时常见的“结论词”与“反设词”[跟踪训练]已知函数y=f(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求证:函数y=f(x)在区间(a,b)上至多有一个零点.[证明]假设函数y=f(x)在区间(a,b)上至少有两个零点,设x1,x2(x1≠x2)为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两个零点,且x1<x2,则(x1)=f(x2)=0.因为函数y=f(x)在区间(a,b)上为增函数,x1,x2∈(a,b)且x1<x2,∴f(x1)<f(x2),与f(x1)=f(x2)=0矛盾,假设不成立,故原命题正确.题型三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已知:一点A和平面α.求证:经过点A只能有一条直线和平面α垂直.[思路导引]用反证法,假设存在另一条直线.[证明]根据点A和平面α的位置关系,分两种情况证明.①如图,点A在平面α内,假设经过点A至少有平面α的两条垂线AB,AC,那么AB,AC是两条相交直线,它们确定一个平面β,平面β和平面α相交于经过点A的一条直线a.因为AB⊥平面α,AC ⊥平面α,a⊂α,所以AB⊥a,AC⊥a,在平面β内经过点A有两条直线都和直线a垂直,这与平面几何中经过直线上一点只能有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相矛盾.②如图,点A在平面α外,假设经过点A至少有平面α的两条垂线AB,AC(B,C为垂足),那么AB,AC是两条相交直线,它们确定一个平面β,平面β和平面α相交于直线BC,因为AB⊥平面α,AC⊥平面α,BC⊂α,所以AB⊥BC,AC⊥BC.在平面β内经过点A 有两条直线都和BC垂直,这与平面几何中经过直线外一点只能有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相矛盾.综上,经过一点A只能有平面α的一条垂线.证明“唯一性”问题的方法“唯一性”包含“有一个”和“除了这个没有另外一个”两层意思.证明后一层意思时,采用直接证明往往会相当困难,因此一般情况下都采用间接证明,即用反证法(假设“有另外一个”,推出矛盾)或同一法(假设“有另外一个”,推出它就是“已知那一个”)证明,而用反证法有时比用同一法更方便.提醒:证明“有且只有”的问题,需要证明两个命题,即存在性和唯一性.[跟踪训练]用反证法证明:过已知直线a外一点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b与已知直线a平行.[证明]由两条直线平行的定义可知,过点A至少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平行.假设过点A还有一条直线b′与已知直线a平行,即b∩b′=A,b′∥a.因为b∥a,由平行公理知b′∥b.这与假设b∩b′=A矛盾,所以假设错误,原命题成立.1.反证法的证题步骤:(1)反设;(2)推理归谬;(3)存真,即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2.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必须先否定结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当结论的反面呈现多样性时,必须罗列出各种可能性结论,缺少任何一种可能,反证都是不完全的.(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推理,就不是反证法.(3)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事实矛盾等,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N,如果ab可被5整除,那么a,b至少有1个能被5整除”,则假设的内容是()A.a,b都能被5整除B.a,b都不能被5整除C.a不能被5整除D.a,b有1个不能被5整除[解析]用反证法只否定结论即可,而“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一个也没有”,故B正确.[答案] B2.“a<b”的反面应是()A.a≠b B.a>bC.a=b D.a=b或a>b[解析]“a<b”的反面即否定,为“a≥b”.[答案] D3.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A.a不垂直于c B.a,b都不垂直于cC.a⊥b D.a与b相交[解析]在同一平面a与b平行的否定为a与b相交.[答案] D4.否定“等差数列{b 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不可能为等比数列”时,正确的反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假设等差数列{b n}中存在不同的三项成等比数列5.已知a是整数,a2是偶数,求证a也是偶数.[证明](反证法)假设a不是偶数,即a是奇数.设a=2n+1(n∈Z),则a2=4n2+4n+1.∵4(n2+n)是偶数,∴4n2+4n+1是奇数,这与已知a2是偶数矛盾.由上述矛盾可知,a一定是偶数.。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文科)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反证法同步测试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文科)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反证法同步测试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文科)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同步测试共 14 题一、选择题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b∈N,ab能被3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时,假设应为()A.a,b都能被3整除B.a,b都不能被3整除C.b不能被3整除D.a不能被3整除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则、全为0”,其反设正确的是()A.、至少有一个为0B.、至少有一个不为0C.、全不为0D.、中只有一个为0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偶数根,那么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A.假设不都是偶数B.假设至多有两个是偶数C.假设至多有一个是偶数D.假设都不是偶数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至少有一个钝角B.假设至少有两个钝角C.假设没有一个钝角D.假设没有一个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5、设a,b,c大于0,a+b+c=3,则3个数:a+,b+,c+的值( )A.都大于2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C.都小于2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6、下列命题不适合用反证法证明的是( )A.同一平面内,分别与两条相交直线垂直的两条B.两个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直线必相交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D.已知x,y∈R,且x+y>2,求证:x,y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7、设x,y,z>0,则三个数+,+,+ ( )A.都大于2B.至少有一个大于2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D.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则 ”时,下列假设的结论正确的是()A.sinθ≥0或cosθ≥0B.sinθ﹤0且cosθ﹤0C.sinθ﹤0或cosθ﹤0D.sinθ﹥0且cosθ﹥0二、填空题9、△ABC中,若AB=AC,P是△ABC内的一点,∠APB>∠APC,求证:∠BAP<∠CAP,用反证法证明时的假设为________.10、和两条异面直线AB、CD都相交的两条直线AC、B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1、有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是乙或丙获奖.”乙说:“甲、丙都未获奖.”丙说:“我获奖了.”丁说:“是乙获奖.”四位歌手的话只有两名是对的,则获奖的歌手是________.三、解答题12、用反证法证明不可能成等差数列.13、已知,试用反证法证明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14、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连续,f(a)<0,f(b)>0,且f(x)在[a,b]上单调递增,求证:f(x)在(a,b)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解答】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的反面是:“a,b都不能被3整除”,故应假设a,b都不能被3整除.故答案为:B.【分析】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2、【答案】B【解析】【解答】原命题的结论为:“ 、全为0”,反证法需假设结论的反面,其反面为“ 、至少有一个不为0”.故答案为:B.【分析】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其反面为“a,b至少有一个不为0”3、【答案】D【解析】【解答】 “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包括一个、两个或三个偶数三种情况,其否定应为不存在偶数,即“假设都不是偶数”.故答案为:D.【分析】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4、【答案】B【解析】【解答】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应先假设“至少有两个钝角”,故选:B.【分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从而得出结论.5、【答案】D【解析】【解答】因为,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如果三个数都小于2,那么三个数相加不可能大于或等于6,所以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太答案为:D.【分析】选项中都有反面语句,可用反证法,得到正确选项.6、【答案】C【解析】【解答】A中命题条件较少,不易正面证明;B中命题是否定性命题,其反设是显而易见的定理;D中命题是至少性命题,其结论包含两种情况,而反设只有一种情况,适合用反证法证明.故答案为:C.【分析】结合反证法的特点,分析可知选项C不适合.7、【答案】C【解析】【解答】假设这三个数都小于2,则三个数之和小于6,又+++++=( + )+( + )+(+ )≥2+2+2=6,当且仅当x=y=z时取等号,与假设矛盾,故这三个数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故答案为:C.【分析】选项中都有反面语句,可用反证法,得到正确选项.8、【答案】C【解析】【解答】若用反证法证明,只需要否定命题的结论,的否定为,故答案为:C.【分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从而得出结论.二、填空题9、【答案】【第1空】∠BAP=∠CAP或∠BAP>∠CAP【解析】【解答】反证法对结论的否定是全面否定,∠BAP<∠CAP的对立面是∠BAP=∠CAP或∠BAP>∠CAP.故答案为:∠BAP=∠CAP或∠BAP>∠CAP.【分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从而得出结论.10、【答案】【第1空】异面【解析】【解答】假设AC与BD共面于平面α,则A、C、B、D都在平面α内,∴AB⊂α,CD⊂α,这与AB、CD异面相矛盾,故AC与BD异面.故答案为:异面.【分析】可用反证法推出结论.11、【答案】【第1空】丙【解析】【解答】若甲获奖,则甲、乙、丙、丁说的都是错的,同理可推知乙、丙、丁获奖的情况,可知获奖的歌手是丙.故答案为:丙.【分析】用反证法,对各人的说法进行分析,得到正确结论.三、解答题12、【答案】证明:假设成等差数列,则,即即,,矛盾,不可能成等差数列.【解析】【分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推出矛盾,从而得出结论.13、【答案】证明:假设均小于1,即,则有,而,矛盾,所以原命题成立【解析】【分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推出矛盾,从而得出结论.14、【答案】证明:由于f(x)在[a,b]上的图象连续,且f(a)<0,f(b)>0,即f(a)·f(b)<0,所以f(x)在(a,b)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设零点为m,则f(m)=0,假设f(x)在(a,b)内还存在另一个零点n,即f(n)=0,则n≠m.若n>m,则f(n)>f(m),即0>0,矛盾;若n<m,则f(n)<f(m),即0<0,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即f(x)在(a,b)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解析】【分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推出矛盾,从而得出结论.。

高中数学人教版 选修1-2(文科)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I)卷

高中数学人教版 选修1-2(文科)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I)卷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文科)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9高二下·桦甸期末) 利用反证法证明“若,则”时,假设正确的是()A . 都不为2B . 且都不为2C . 不都为2D . 且不都为2【考点】2. (2分) (2019高二下·周口期末)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大于60° ,反证假设正确的是()A .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B .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C .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 .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考点】3. (2分) (2020高二下·吉林月考) ①已知,求证,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②设x, y, z都是正数,用反证法证明三个数,,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时,可假设,,都大于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①与②的假设都错误B . ①与②的假设都正确C . ①的假设正确,②的假设错误D . ①的假设错误,②的假设正确【考点】4. (2分) (2017高二下·太原期中) 利用反证法证明:“若x2+y2=0,则x=y=0”时,假设为()A . x,y都不为0B . x≠y且x,y都不为0C . x≠y且x,y不都为0D . x,y不都为0【考点】5. (2分)(2018·佛山模拟) 甲乙丙丁四个人背后各有 1个号码,赵同学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同学说:丙是2号,乙是4号;孙同学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同学说:丁是1号,乙是3号.他们每人都说对了一半,则丙是()A . 1号B . 2号C . 3号D . 4号【考点】6. (2分) (2017高二下·扶余期末)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假设正确的是()A .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B .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C .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 .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考点】7. (2分) (2018高二下·中山期末) 用反证法证明“若x+y≤0则x≤0或y≤0”时,应假设()A . x>0或y>0B . x>0且y>0C . xy>0D . x+y<0【考点】8. (2分) (2019高二下·中山期末) 用反证法证明“方程至多有两个解”的假设中,正确的是()A . 至少有两个解B . 有且只有两个解C . 至少有三个解D . 至多有一个解【考点】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9. (1分) (2019高二下·揭东期中) 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使用反证法证明时,假设应为“假设三角形的________”.【考点】10. (1分) (2019高二下·上海期末) 对于实数、,“若,则或”为________命题(填“真”、“假”)【考点】11. (1分)完成反证法证题的全过程.设a1,a2,…,a7是1,2,…,7的一个排列,求证:乘积p=(a1-1)(a2-2)…(a7-7)为偶数.证明:假设p为奇数,则a1-1,a2-2,…,a7-7均为奇数.因奇数个奇数之和为奇数,故有奇数=________=0.但0≠奇数,这一矛盾说明p为偶数.【考点】三、解答题 (共3题;共25分)12. (5分)若a2+b2=c2 ,求证:a,b,c不可能都是奇数.【考点】13. (10分) (2019高二下·拉萨月考) 已知函数及函数g(x)=﹣bx(a,b,c∈R),若a>b>c且a+b+c=0.(1)证明:f(x)的图象与g(x)的图象一定有两个交点;(2)请用反证法证明:;【考点】14. (10分) (2019高一上·上海月考)(1)已知,,,其中a、b、c为实数,求证:A、B、C 中至少有一个为正数;(2)设集合,,求证: .【考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三、解答题 (共3题;共25分)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答案:13-2、考点:解析:答案:14-1、答案:14-2、考点:解析:。

高中数学选修1-2(人教A版)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1-2(人教A版)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1-2(人教A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一、学习任务 了解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二、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本章节同步练习题,请到快乐学)
1. 证明不等式 √2 + √7 < √3 + √6 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A.综合法
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答案: B
)
D.合情推理法
B.分析法
C.间接证法
2. 下列表述:①综合法是执因导果法;②综合法是顺推法;③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④分析法是间接证 法;⑤反证法是逆推法.其中正确的语句有 ( A.2
答案: B

) 个.
C.4 D.5
B.3
3. 已知 x > 0,y > 0,M = A.M > N
答案: B
B.M ⩾ N
x+y 2xy ,N = ,则 M 与 N 的大小关系为 ( 2 x+y
C.M ⩽ N
)
D.M < N
4.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 (a ≠ 0) 有有理根,那么 a, b, c 中 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第一步应假设
答案:

a , b ,c 都不是偶数

高中数学人教版 选修1-2(文科)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I)卷

高中数学人教版 选修1-2(文科)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I)卷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文科)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9高二下·黑龙江月考)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如果可被7整除,那么至少有一个能被7整除”时,假设的内容是()A . 都不能被7整除B . 都能被7整除C . 只有一个能被7整除D . 只有不能被7整除2. (2分) (2019高二下·汕头月考)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A .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B .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C .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D .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3. (2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c,d∈R,a+b=1,c+d=1,且ac+bd>1,则a,b,c,d中至少有一个负数”时的假设为()A . a,b,c,d全都大于等于0B . a,b,c,d全为正数C . a,b,c,d中至少有一个正数D . a,b,c,d中至多有一个负数4. (2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个连续正整数a,b,c中至少有一个能被2整除”时,要做的假设是()A . 假设三个连续正整数a,b,c都不能被2整除B . 假设三个连续正整数a,b,c都能被2整除C . 假设三个连续正整数a,b,c至多有一个能被2整除D . 假设三个连续正整数a,b,c至多有两个能被2整除5. (2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b,c都是正数,则三数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提出的假设是()A . a,b,c不全是正数B . 至少有一个小于2C . a,b,c都是负数D . 都小于26. (2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b∈N* ,如果ab可被5整除,那么a、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A . a、b都能被5整除B . a、b都不能被5整除C . a、b不都能被5整除D . a不能被5整除7. (2分)设a,b,c∈(0,1),则a(1﹣b),b(1﹣c),c(1﹣a)()A . 都不大于B . 都不小于C .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D .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8. (2分)已知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分别为an=an+2,bn=bn+1(a,b是常数,且a>b),那么两个数列中序号与相应项的数值相同的项的个数是()A . 0B . 1C . 2D . 无穷多个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9. (1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b∈N,ab能被2整除,则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2整除”,那么反设的内容是________10. (1分)若下列两个方程x2+(a-1)x+a2=0,x2+2ax-2a=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1. (1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N,ab可被3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12. (5分)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实数,求证:由y=ax2+2bx+c,y=bx2+2cx+a,y=cx2+2ax+b确定的三条抛物线至少有一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13. (5分)已知x∈R,a=x2+,b=2-x , c=x2-x+1,试证明a,b,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14. (5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AM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点M不在线段CD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9-1、10-1、11-1、三、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12-1、13-1、14-1、。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2 反证法达标练 新人教A版选修1-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2 反证法达标练 新人教A版选修1-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达标练新人教A版选修1-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达标练新人教A版选修1-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达标练新人教A版选修1-2的全部内容。

反证法1。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是无理数”时,假设正确的是( )A。

假设是有理数 B。

假设是有理数C.假设或是有理数 D。

假设+是有理数【解析】选D。

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不是无理数,则+是有理数.2.实数a,b,c不全为0等价于( )A.a,b,c均不为0B.a,b,c中至多有一个为0C.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D。

a,b,c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解析】选D.实数a,b,c不全为0,即a,b,c至少有一个不为0,故应选D。

3。

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某结论:“自然数a,b,c中无偶数",正确的假设为。

【解析】a,b,c中无偶数,即a,b,c都是奇数,反设应是“a,b,c中至少有一个偶数"。

答案:a,b,c中至少有一个偶数4。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x2—(a+b)x+ab≠0,则x≠a且x≠b”时应假设.【解析】否定结论时,一定要全面否定,x≠a且x≠b的否定为x=a或x=b.答案:x=a或x=b5.已知x,y>0,且x+y〉2。

求证:,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证明】假设,都不小于2。

即≥2,≥2。

因为x>0,y>0,所以1+x≥2y,1+y≥2x.所以2+x+y≥2(x+y),即x+y≤2,与已知x+y>2矛盾.所以,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文科)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 反证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N,ab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A . a,b都能被5整除
B . a,b都不能被5整除
C . a,b不都能被5整除
D . a不能被5整除
2. (2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有理数根,那么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A . 假设a,b,c都是偶数
B . 假设a,b,c都不是偶数
C . 假设a,b,c至多有一个偶数
D . 假设a,b,c至多有两个偶数
3. (2分) (2017高二下·乾安期末) 用反证法证明“自然数中至多有一个偶数”时,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等价于()
A . 没有偶数
B . 恰好有一个偶数
C . 中至少有一个偶数
D .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4. (2分) (2016高二下·丰城期中)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有
理根,那么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A . 假设a,b,c不都是偶数
B . 假设a,b,c都不是偶数
C . 假设a,b,c至多有一个是偶数
D . 假设a,b,c至多有两个是偶数
5. (2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的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①A+B+C=900+900+C>1800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0 相矛盾,A=B=900不成立;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③假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A 、 B 、 C 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 A=B=900 ,正确顺序的序号为()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①③②
D . ②③①
6. (2分)用反证法证明“若a,b,c<3,则a,b,c中至少有一个小于1”时,“假设”应为()
A . 假设a,b,c至少有一个大于1
B . 假设a,b,c都大于1
C . 假设a,b,c至少有两个大于1
D . 假设a,b,c都不小于1
7. (2分)(2018·佛山模拟) 甲乙丙丁四个人背后各有 1个号码,赵同学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同学说:丙是2号,乙是4号;孙同学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同学说:丁是1号,乙是3号.他们每人都说对了一半,则丙是()
A . 1号
B . 2号
C . 3号
D . 4号
8. (2分)实数a,b,c满足a+2b+c=2,则()
A . a,b,c都是正数
B . a,b,c都大于1
C . a,b,c都小于2
D . a,b,c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9. (1分) (2018高二下·邗江期中) 对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多有一个是钝角,若用反证法证明,正确的反设是 ________
10. (1分)若下列两个方程x2+(a-1)x+a2=0,x2+2ax-2a=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1. (1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N,ab可被3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________ .
三、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2. (5分) (2016高二下·黄骅期中) 用反证法证明:已知x,y∈R,且x+y>2,则x,y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
13. (5分)已知x∈R,a=x2+,b=2-x , c=x2-x+1,试证明a,b,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14. (5分) (2017高二下·微山期中) 设x,y都是正数,且x+y>2.证明:<2和<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9-1、
10-1、
11-1、
三、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2-1、
13-1、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