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论声乐学习中文学修养的重要性艺术论文

论声乐学习中文学修养的重要性艺术论文引言音乐是一种语言,尤其是声乐。
在学习声乐时,很少有人会注重对于中文文学的研习,但是中文文学却是影响声乐表现的重要基础。
声乐学习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中文学修养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在的情感与含义。
音乐是一种语言,需要文字支撑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声音传达一系列的情感和信息,但是只能通过文字来描述和解释这些信息。
在声乐表演中,歌者首先需要通过歌词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意义,然后再通过声音来表达出这些信息。
而歌词的解读需要建立在对中文文学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之上。
一个具备丰富中文学修养的声乐学习者,在理解歌词时会比其他人更深入透彻。
因为他会从歌词中看到更多的艺术和文化内涵,进而在表现中更好地诠释艺术家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中文学修养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良好的中文学修养在声乐学习中应用广泛。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解读歌词中文学修养可以帮助声乐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歌词中的意义和情感,并将之转化为声音。
这种理解需要对语言的细腻感受和深入研究来支持。
唯有这样,才能将歌曲的情感完整地表达出来。
塑造角色鲜明的角色是声乐表演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个声乐表演者需要以特定的角度和情感来表达歌曲中的人物。
而角色塑造离不开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研究。
通过对于中文文学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角色,从而使得角色形象更加鲜明。
表达情感声乐是传递情感的艺术,中文学修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深入透彻地表达情感。
因为只有理解文字中的情感,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同时,在表达情感时,学习者也需要具备对于文学作品的熟悉程度和深入研究。
如何提高中文学修养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对于声乐学习者,提高自身的中文修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阅读中文文学作品经典的中文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从而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意义。
同时,阅读文学作品也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文学素养和中文表达能力。
论声乐演唱者加强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养 ,对 声 乐 作 品 的 时 代 背 景 、 表 现 特
征 艺 术 手 法 、 民族 特 色 等 ,进 行 分
析 和 掌 握 ,这 样 才 能 根 据 声 乐 作 品 的 文 学 内 容 、 音 乐 风 格 和 表 现 特 征 进 行 最 佳 的 设 计 和 安 排 .从 而 使 声 乐 作 品 的 艺 术 处 理 和 艺 术 表 现 . 更 加 合 乎 作 者 的 创 作 意 图 和 作 品 本 意 。 例 如 演 唱
才 .从 而 真 正 完成 教 学 改革 的时 代 使 命 。一 参考文献 : [ ] 唐 山 师 范 学 院 音 乐 系 . 俊 静 ; 域 性 音 乐 与 高 校 1 薛 地
音 乐 教 学 关 系 探 究 [ ; 乐 生 活 报 ; 01 N] 音 2 0年
现 状 [ 】 福 建 师范 大 学 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0 J; 哲 2 03年 05
音 乐 是 人 类 创 造 的 文 化 现 象 之 一 .是 人 类 文 化 的 一 种 重 要 形 态 和 载 体 。 作 为 文 化 的 一 个 部 分 ,音 乐 的 存 在 从 来
就 不 是 孤 立 的 。 从 音 乐 的 起 源 看 .早 期 的 音 乐 是 与 诗 歌 、
舞 蹈 结 合 在 一 起 的 。 从 音 乐 的 发 展 历 史 看 ,音 乐 与 政 治 、 经 济 宗 教 、 历 史 、 文 化 都 有 联 系 . 特 别 是 与 文 化 的 关 系
◎音乐 论 坛
Q 稿 :829/049 Q 热 1171311 投 线 1 61 3 8 4 55 8
:
≯
5 06 45 ma I wk @ s n c 49 48 /E i :1 一9 3 91 i a. om
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之我见

摘要:声乐艺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情感蕴藏在声乐之中,声音——作品——情感,在声音和情感之间,作品是一座艺术的桥梁。
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是一种音乐审美的体现,更是一种综合文化素质的反映。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它包括哲学、艺术、文学、历史、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而文化修养则是指一个人对这些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认知多少,把握多少,运用多少。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个人的文化修养就深厚;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审美尺度、价值取向等,就会缺少深沉的内涵,缺少美学意义上的品位,缺乏灵性和悟性,缺少成熟的机智和敏锐,而这个人也就像破旧的船搁浅在肤浅的岸边,无法将自己的本质力量最大限度的、完美的对象化。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
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的属性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
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
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
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
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
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
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
声乐艺术中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们 不 能 认识 这 一 点 , 身 体力 行 地 去 提 高 文 化 修 养 . 我 们 的 并 那 歌 唱 就 会 得 苍 白无 力 、 薄 乏 味 , 声 乐 艺术 的瀚 海 中只 能 单 在 停 留在 表 面 , 得 华 而不 实 , 显 或心 有 余 而 力 不足 。 以说 . 厚 所 深 的文 化 修 养 能使 我 们 从 哲 学 的 高 度 、 想 的高 度 、 性 的高 度 思 人 去触 摸 声 乐 艺 术 最深 邃 、 本 质 的 东 西 最
修 养的 重 要性 进 行 了 阐述 , 最后 指 出 . f 艺 术 实践 者 只 有具 声t . 有极 高的 文 化修 养 , 能成 为 一 个有 g O 的 人 , 能 完 美地 进 才  ̄- , 才 行 声 乐活 动 。 关 键 词 :文化 艺 术修 养 声 乐 “ 位 ” 品
2 9 第9 考 试 周 0年 1 0 期 刊
声 乐 艺 术 中 文 化 修 养 的 重 要 性
李 道 春
( 水学院 音乐系 , 北 衡水 衡 河 摘 要 : 文 分 析 了 声 乐 与 文 化 修 养 的 属 性 . 对 文化 本 并 0 30 ) 5 00
赞 美 诗 、 文 歌 等也 进 人 了声 乐文 献 。 唱 与 文 学是 紧密 联 系 经 歌
历 史 、 教 、 济 等 方 面 的 内容 文 化 修 养 是 指 一 个 人 对 这些 宗 经 人 类 精 神 活 动 的创 造 物 的认 知 、 把握 和运 用 。 声 乐 的 属 性 从 文 化 属性 看 , 乐 是 文化 的产 物 . 其 是 音 乐 文化 的产 声 尤 物 。 因为 在 它 的形 式 与 内容 的不 断 变 化 、 断充 实 、 断 升 华 不 不
谈声乐教师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

谈声乐教师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首要条件。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以及自身的修养,是培育合格音乐教育人才,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促进声乐教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关键。
在学习声乐的学生之中,很少有人无师自通的,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声音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声,大部分学生都是概念模糊,各种生活和自身本能的发声习惯很强,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基本的发声开始,建立歌唱的发声概念和科学的发声运动习惯。
这就需要每一位声乐教师具备声乐训练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有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方法,对症下压。
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除了具备声乐艺术有关的知识外,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修养,这样才能把抽象的发声理论知识和声音概念通过借喻、比喻、暗示和举例的方法转化为具象的实例,这样才能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歌唱道路上。
本文就声乐教师应具备文化艺术方面修养的提高,谈笔者的一点见解和看法。
一、知识渊博,兴趣广泛从文化艺术修养方面来说,声乐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
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授者,如果只懂得一点所谓的专业知识,只掌握一方面的专业技能,而对那些与自己从事的专业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知识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竟全然不知、全然不晓,就绝对不会做出什么成绩或者不能称为一个称职的教师。
只凭自己声音天赋好,条件优越,会唱几首歌,就能做一名好的声乐教师,是绝对不可能的。
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优秀声乐教师必须具备的。
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是一个令人非常愉悦的过程,很多声乐教师已在其中深深体会到了一种“艺术人生的乐趣”。
这个实践过程可以启发一个人的音乐形象思维,锻炼人们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更重要的是使研究声乐演唱与教学的人能得到许多从书本上和乐谱上学不到的东西。
通过磨练,从中吸取大量文化的艺术等方面的“营养”。
二、重技重艺,技艺兼并声乐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
民族声乐表演与文化修养

《戏剧之家》2018年第18期 总第282期73音乐研究民族声乐表演与文化修养周雪霏(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一、民族声乐表演的艺术特征中国文化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当下的多元文化,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质,使得其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唱法繁多,不同时期的民族声乐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状态,给予人们多样的听觉享受。
同时,受外来音乐、大众审美以及当下世界多元化局面的影响,民族声乐表演也将在保留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朝着更加多元化的局面发展。
(一)韵味美。
韵味美是建立在中国戏曲、说唱和民歌等民间艺术的审美追求基础之上的,包括字韵、声韵和情韵三个方面。
[1]字的韵味是构成中国戏曲、曲艺、民歌的基本条件,也是民族声乐美学的基本要素,唱词的韵味是民族唱法的魅力所在,是歌唱艺术创造的核心,也是中国民族声乐表演者的必备演唱技巧之一。
韵味包括声音的“韵味”,字重声轻,以字带声,做到字正腔圆,讲究“字是骨头,韵是肉”,即在舒展的行腔中蕴含着饱满、鲜活的音韵动态。
(二)声腔美。
声乐是通过演唱来表现的艺术,无论是歌词的诗情美还是曲调的旋律美,都需要通过演唱来表现。
所谓声腔之美就是歌唱时把语言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按照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演唱习惯,对唱腔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它是声乐表演者自我理解的产物。
韵味的表达要靠声乐表演者在理解作品创作的原意基础上,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神态,从声腔、旋律、节奏、音色以及气息变化等方面,对歌曲进行进一步的润饰和美化,使作品能表达创作者本人的创作意图,使作品更加细致完美。
二、文化修养的意义“养”是指歌唱家所应具有的音乐素养、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平。
“对于中国民族声乐来说,滋养中国民族声乐的沃土正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历史,”[2]所以作曲家创作的每一首作品都包含了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各种不同的文化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演绎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内涵。
浅谈文化修养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7 2
浅谈 文化修 养在声 乐学 习中的重 要性
宋 晓晨
( 玉溪 师范 学院 云南 玉溪 6 5 3 1 0 0 )
【 摘 要】 在声乐的学习和演唱中,发声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是不能忽略文化修养对歌唱者如何深刻
理解 作 品的重要 性。歌 唱者想要完整地 演唱 一首 声乐作 品,在声 音技 巧、音乐知识 的基 础上 ,文化修养 同样有着 重要作用 ,只有 两者结合 ,才 能将作 品的内容 完整地表现 出来 ,才 能真正打 动听众 。
人 们 一 般 认 为 声 乐 是 一 门简 单 的艺 术 学 科 ,仅 仅 是 通 过 人 声 表 达 情 绪 一 种 方 式 ,甚 至 经 常 听 到 有 人 说 ,声 乐 就 是 唱 歌 ,唱 歌 不 用 教 ,会 说 话 的 人 就 会 唱 歌 。 声 乐 是 一 门 表 达 内 心 情 绪 的 、比较 常 见 的音 乐 艺 术 形 式 , 俗话说 “ 说不尽则 咏 , 咏 不 尽 则 歌 。” 因 为 这 种 形 式 的 常 见 ,所 以 不 被 人 们 重 视 , 甚 至 是 大 家 平 时 为 了消 遣 去 唱 歌 、听 歌 ,而 不 会 对 这 门学 科 有 过 多 见 解 。但 是 一 旦 接 触 声 乐 ,或 者 说 作 为 一 名 声 乐 学 生 的 时 候 ,才 感 觉 到 这 门学 科 的难 处 。在 教 学 过 程 当 中 ,我 曾 多 次 听 学 生 说 过 ,一 直 以为 声 乐 就 是 简 简 单 单 唱 歌 ,没 有 什 么难度 ,但是真正地对着谱子 ,跟着钢琴伴奏 ,一字一句规 范 地 去 唱 ,用 上 发 声 方 法 ,才 知 道 唱 好 一 首 歌 曲是 多 么 难 , 而 且 经 常 听 到 一 些 歌 唱家 唱歌 多 么 好 听 ,但 是 自己来 唱 ,就 感 觉 怪 怪 的 ,唱 不 出味 道 ,仅 仅 是 不 跑 调 。
艺术的修养

艺术的修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歌唱舞台的要求不仅有听觉艺术的审美要求,而且有视觉艺术的审美要求。
一首歌曲的演唱对于我们声乐学习者来说是学与实践的过程。
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展现在舞台上。
演唱者声情并茂地在舞台上进行声乐艺术表演,美好的歌声与神形兼备的舞台表演相结合,才能使歌声更加完美,使表演更加形象化。
所谓“素养”是指平常的修养,泛指人在某个领域内的思想理论知识、技能、经验、阅历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水平。
文化修养是声乐表演的土壤,而音乐本身的修养是声乐表演的根和灵魂。
素养的考核是每个声乐学习者都会碰到的问题,也是在诸多专业问题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每个人出生伊始都会带来一些天生本能的东西,可是素养却只能靠自己后天的训练与培养才能拥有。
一直以来有很多的声乐学习者及研究者们在谈论用怎么样的捷径使演唱者能把一首歌曲唯美的表现出来?之所以让众多的声乐学习者引起注意,我想大概就是因为每一个声乐学习者都想把自身的素养训练成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不论在任何的环境下唱歌,都能希望把作品处理的自如流畅、随心所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我们要做到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坚持点点滴滴的积累,去获得丰厚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