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之固化处理技术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工艺选择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工艺选择一、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点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黑色或者黄褐色的带有恶臭气味的液体。
渗滤液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包括各种难降解有机物(如各种芳香族化合物和腐殖质等)、无机盐(如氨根、碳酸根和硫酸根等)和金属离子(如铬、铅和铜等)。
其中,垃圾渗滤液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污染物含量高,且大多含有生物毒性。
值得一提的是,渗滤液还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和腐殖酸等大分子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虽然没有生物毒性,但由于分子量大,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微生物无法实现有效的降解。
只采用活性污泥法不能实现对渗滤液COD的有效去除,必须增加深度处理工艺。
不同填埋时间的渗滤液的特征二、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主要难点有:1、有机物含量高,且含有大量有毒和大分子有机物。
采用单一的物化或者生化工艺无法实现达标排放,必须采用物化联合生化的组合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2、氨氮含量高,实现彻底有效的脱氮较困难。
传统的处理工艺尤其是核心的生物处理工艺一般能够有效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但对于总氮的去除并不理想。
3、水质水量的巨大变化增加了稳定达标排放的难度。
不同季节不同场龄的渗滤液水质水量相差巨大,这对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运行带来了挑战。
4、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
目前的渗滤液处理厂,为了实现达标排放,除了采用组合工艺外,往往采用以纳滤或反渗透为主的膜处理工艺作为最后的深度处理,造成渗滤液处理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三、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4种方法。
(1)直接排往城市污水厂合并处理。
优点:无需再另建处理厂;缺点:管网的投资费用大;增加了城市污水厂的不稳定因素,很容易使活性污泥出现中毒等不良症状。
(2)向填埋场的循环喷洒处理。
优点:操作简便,处理成本最低;缺点:没有解决渗滤液的污染问题,渗滤液的产量会越来越大,处理会越来越困难。
(3)预处理后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
优点:处理工艺相对简单,同时降低了城市污水厂的风险;缺点:投资较大,且城市污水厂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城市固体废物的渗滤液处理与处置技术

城市固体废物的渗滤液处理与处置技术陈运磊(德阳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四川德阳618000)【摘要】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液体,其中包含高浓度的可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的产物(酚类、氨氮、重金属和硫化物等)。
如果垃圾渗滤液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文通过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具体案例,提出适用于城市固体废弃物垃圾渗滤液可持续处理与处置措施,希望给相关的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21)03-0058-020引言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高、波动大、成分复杂,滤液含有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均较高,其中包括氨氮、腐殖酸、无机盐、重金属等。
由于我国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含量较高,约占生活垃圾的40%~60%,导致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很高。
通常随填埋时间不同填埋场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COD Cr)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波动,最高达到90000mg/L;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范围为60~10000mg/L,最高达到45000mg/L。
渗滤液中已测出的有机污染物有99种之多,还含有磷酸醋,氯化芳香族化合物,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等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
因此有必要针对城市固体废物的渗滤液处理与处置进行深入探究。
1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水质特点分析考虑到渗滤液中污染物较多,且类型繁多,此时的浓度相当高,变化幅度明显,可生化程度不高,再加上氨氮含量相当高。
而在选择渗滤液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务必要先选取具备高负荷污水处置能力以及氨氮去除能力的技术,同时还要顺应各个季节以及各个时间渗滤液浓度的波动。
1.1焚烧厂渗滤液的水质特点分析考虑到储蓄时长和堆放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此时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水质特点和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特点会有所差异,这就说明了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置的独特性,具备如下特点:①水质较为繁杂。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及解决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及解决方案0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典型处理工艺0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解决方案04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典型案例介绍05结论及建议01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1、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现状1.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的废水,称之为垃圾渗滤(沥)液。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主要有四个来源: (1)垃圾自身含水;(2)垃圾生化反应产生的水;(3)地下潜水的反渗;(4)填埋场内降水的地表径流。
1.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为改良型厌氧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受垃圾成分、填埋年限、填埋高度、季节气候、地理位置、填埋作业、雨污分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较大,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
垃圾渗滤液水质成分复杂,既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也有金属、无机盐类、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
夏季渗滤液产生量大,但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冬季渗滤液产生量少,但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填埋年限越长,有机污染物浓度越低、氨氮浓度越高。
不同地区的填埋场、同一填埋场不同季节的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差异也较大。
◆污染物浓度高。
填埋初期渗滤液COD浓度一般在10000-30000mg/L,高的甚至达到50000-60000mg/L;填埋中、晚期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降低,可生化性降低,BOD/COD<0.3,而氨氮浓度则逐渐升高,氨氮浓度一般在1000-3000mg/L,高的甚至达到4000-5000mg/L。
◆盐分含量高、毒性大。
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Cl-、Na+、Ca2+、SO42-、Mg2+、CO32-、NH4+等无机盐离子,电导率一般在10-30ms/cm,高的甚至达到40ms/cm以上。
◆营养失衡,处理难度大。
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氨氮浓度高,磷浓度较低。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与工艺路线选择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与工艺路线选择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与工艺路线选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与此同时,垃圾填埋场作为目前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也面临着渗滤液治理难题。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垃圾厌氧分解产生的液体废物,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氮、磷等污染物质。
长期以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威胁,因此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变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一般分为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先处理再排放”,即先对渗滤液进行全面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渗滤液排放到环境中;另一种是“先排放再处理”,即将渗滤液净化后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两种处理模式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与工艺路线。
首先,我们来介绍“先处理再排放”模式下的处理技术与工艺路线。
常见的渗滤液处理技术有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和组合法等。
其中,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降解的方法,常见的生物法包括好氧法、厌氧法和生物膜法等。
物理化学法则是通过物理处理(如吸附、中和、氧化还原等)和化学处理(如沉淀、离子交换等)使污染物质得到去除。
组合法则是将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工艺路线则是根据渗滤液特性和目标达标要求来制定的。
一般来说,处理渗滤液的工艺路线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精处理等阶段。
其次,我们来介绍“先排放再处理”模式下的处理技术与工艺路线。
在这种模式下,主要考虑的是将渗滤液排放到环境中之前对其进行初步净化,以减轻环境负荷。
常用的处理技术包括厌氧过滤、生物滤池、蓄滞池和土壤渗滤等。
厌氧过滤是一种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去除其中的有机物质的处理方法。
生物滤池则是通过将渗滤液流经滤料基质,通过生物膜附着和微生物降解的过程来进行处理。
蓄滞池则是将渗滤液暂时储存,并进行自然沉淀和过滤的一种处理方法。
土壤渗滤则是将渗滤液排入土壤中进行处理,通过土壤的自净作用来达到净化的目的。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contents
目录
•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与特性 •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概述 • 物理处理技术 • 化学处理技术 • 生化处理技术 • 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0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与 特性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01
02
03
垃圾填埋场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垃圾 中的水分会通过渗透作用 穿过垃圾层进入土壤,形 成垃圾渗滤液。
保障健康
垃圾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致癌、致畸 、致突变等。
维护生态平衡
垃圾渗滤液处理不当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生长。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目标
去除有毒有害物质
通过处理,降低或消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毒有害 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资源化利用要求。
减少污染
降低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减轻后续处理的 负担。
04
化学处理技术
高级氧化法
1 2
臭氧氧化法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 转化为无机物或低毒物质,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 。
芬顿氧化法
通过投加芬顿试剂(H2O2和Fe2+),产生强氧 化自由基,对有机物进行深度氧化分解。
3
光催化氧化法
利用光催化剂(如TiO2)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将 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膜处理
利用膜分离技术,将垃圾渗滤液中的 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如反渗透 、超滤、纳滤等。
03
物理处理技术
沉淀法
总结词
通过重力作用使固体颗粒沉降,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
详细描述
沉淀法是利用垃圾渗滤液中固体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异,通过重力作用使固体颗 粒逐渐沉降下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 和部分溶解性物质。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C H I N AV E N T U R EC A P I T A L52TECHNOLOGY APPLICATION |科技技术应用一、引言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废水污染源。
渗滤液含污染物浓度高,以有机污染物为主,若不进行治理将会造成水域的污染影响。
对于实行填埋、焚烧和回收同步运行综合处理处置策略的城市而言,其垃圾填埋场的处置对象一般仅限于生活垃圾,这其中不包括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废弃物。
渗滤液的收集系统是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之一,收集系统采取底层纵横网盲沟导流和垂直立管的组合收集,能够达到有效收集渗滤液的目的。
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当今我国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和物化法,当垃圾渗滤液的BOD/COD 大于0.3时,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较好,可以使用生物处理法;对BOD/COD 比值较小(0.07~0.2)、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以及生物法很难去除的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有机成分,物化处理效果更好。
(一)生物法垃圾渗沥液的生物处理主要是指依靠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及微生物絮体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来去除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方法,可分为厌氧和好氧处理两种。
1.渗滤液的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变化很大,COD 最大可达70000mg/L,BOD 也可达到38000mg/L,而氨氮的质量浓度可达1700mg/L,甚至更高,重金属中则以Fe,Pb 等的浓度最高。
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氨氮会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通过对渗滤液的预处理,去除一部分氨氮,对后续生物处理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渗滤液预处理的研究有用空气自由吹脱和加石灰吹脱预处理方法,效果良好,此外还有化学沉淀和吸附的方法去除氨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
我国北方地区垃圾成分以无机物为主,垃圾自身含水率较低,渗沥液的产生主要来自于降水,渗沥液的产量及浓度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
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处理技术综述

因, 产生多种代谢物质和水分 , 形成了含高浓度悬浮物和高浓度有 用反渗透工艺 的项 目运行经 验分析 , 要保证反 渗透 出水 的各项指 机或无机成分 的液体 。垃圾 渗滤液 主要 来源 : 1 ) 填埋 场 内 自然 降 标达标 , 浓 缩液 的产 量非 常大 , 一 般会 占到进 水量 的 2 5 %一 4 5 %。 水; 2 ) 垃圾本身含 水 ; 3 ) 微生 物厌氧 分解水 。根据 G B 1 6 8 8 9 - 2 0 0 8 浓缩液 中的 C O D主要成分是难降解有机物 , 一般随地域和 当地居
度增 长 , 其 中未 经过处理 的垃圾 已有 7 O亿 t , 占我国土地 总数 的 性 , 一 价盐 ( 铵盐 和硝 酸盐 、 亚 硝酸 盐 ) 均无 法 被纳 滤膜 截 流 , 因
8 . 3 %。集中卫生填埋是我 国现 阶段城市 固体废 弃物 处理 的主要 此纳滤 出水达标保 障 性不 及 反渗 透膜 , 但 1期
・
1 9 4・
2 0 1 3 年 4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r ECTURE
Vo 1 . 3 9 No. 1 1 Apr . 2 01 3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1 1 - 0 1 9 4 — 0 3
垃 圾 渗 滤 液 反 渗 透 浓 缩 液 处 理 技 术 综 述
孙雨清
摘
赵
俊
2 1 5 0 0 7)
(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 江苏 苏州
要: 垃圾渗 滤液 是填 埋场产生的具有高污染性质 的产物 , 目前渗 滤液处理 工艺主 要采 用膜 生物反应 器 ( MB R) 、纳 滤 ( N F) 以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特点、重点以及难点

4
• • •
高达10000mg/L以上
采用膜处理会由于渗透压过大造成产水率过低 仅采用普通生化处理会因为含盐量过高造成启动困难,负荷较低, 运行不稳,甚至无法运行。
5
• • •
产生量受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类型、垃圾的组成、降雨等因素影响
日产量约为垃圾量的5%~40% 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幅度达到3~5倍。
13
•
• 直接采用好氧工艺则曝气系统耗能过高,因此渗滤液原液应先经过 厌氧反应器降低有机污染物浓度 • 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高,因此好氧处理单元应选用脱氮负荷高、脱 氮效果好的工艺。膜生化反应器(MBR)由于超滤对微生物完全截留, 使微生物的泥龄远超过了硝化微生物生长所需时间,并且可以繁殖 聚集达到完全硝化所需的硝化微生物浓度,使得氨氮能够完全硝化,
17
•
18
9
碟管式反渗透DTRO膜
• •
10
抗污染性好、膜通量较高、使用寿命较长 前端只需经过砂滤保护便可直接处理渗滤液,即使在高浊度、高 SDI值、高盐分、 高COD的情冴下,也能经济有效稳定运行。
•
启动快,耗能小,浓缩液比例低,占地面积小
11
•
冷凝液中含有挥发性烃、挥发性有机酸和氨等污染物,需要进一步 处理方可达标,处理成本较高;
14
•
当出水仅需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时,可以优先选择纳滤膜。浓缩液可经过适当处理后回流至 生化系统,无须担心一价盐累积的问题。 当出水不允许排放,需要回用和实现“零排放”时,应选择采用 反渗透膜或者“纳滤+DTRO膜”组合膜工艺。出水可达到《城市 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的敞开式循环 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以及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0-2002)道路清扫、城市绿化、车辆冲洗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之固化处理技术
2019年11月27日
固化技术处理废液是利用一定的化学添加剂(固化剂)使其失稳脱水最终成为不可逆的常态固体。
因此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领域应用的也非常多,但很多用户对于该技术还没有明确的了解,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目前固化技术已成为危险废弃物的重要处置手段,同时也在放射性废液、含重金属废液等危险废液的处置中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
S.Y.Hunce等采用该法进行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的处理研究,结果显示,水泥与不同集料的组合均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浸出液中TOC、氨氮、重金属均得到有效去除,浸出液水质达到欧盟相关排放标准。
固化产物(混凝土类似物)在未来有可能作为一种建材产品,具体性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相关行业规范也需要尽快建立。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之固化处理技术的内容今天就为您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固化技术可以处理垃圾渗滤液,但又不局限于该行业,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莱特莱德•环境是RIGHTLEDER International Holding Group Limited。
旗下的专业从事环保领域的一家全球化的环境技术公司,同时也是注册认证企业。
莱特莱德在中国的业务主要包括垃圾渗滤液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等环保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承包、安装及运行管理、投融资服务,同时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渗透液处理设备、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工艺技术和核心设备。
莱特莱德拥有一系列先进,具有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应用于各类高难废水回用及零排放,确保废水排放指标达到国家废水排放要求,用更优质的产品、更专业的服务,构建双赢模式,成为国内外客户优秀的战略合作伙伴!
莱特莱德垃圾渗滤液处理,优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得到用户广泛认可,业绩遍及石油化工、煤化工、钢铁、市政、制药、食品饮料、汽车等行业。
莱特莱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具有性价比的产品,我们的产品不但在国内深受用户信赖,目前己成功进入东南亚、非洲、中东、中亚、南美等海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