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6、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1。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一、传统节日◇1.泼水节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
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
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偶。
(傣族)2.三月街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
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或竞赛。
(白族)◇3.火把节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
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
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
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
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
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彝族)(纳西)(基诺族)(拉祜族)4.踩花山苗族盛大的传统佳节,一般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涌入固定坝坡上,由村寨有威望的人将五彩花杆插好,进行跳舞、跳狮子、斗牛等活动,活动的优胜者将爬到花杆顶上取下奖品(一个猪头和两瓶好酒),此时场中锣鼓喧天,人们为爬杆英雄欢呼雀跃。
(苗族)5.目脑纵歌节是景颇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目脑纵歌”译意为“大伙跳舞”,盛大的目脑纵歌一般安排在农历正月中旬以后的几天,选双日为吉,并有相对固定的广场举行活动。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练一练:
小明是汉族人,一天小明跟妈妈去买菜, 妈妈买好菜和猪肉后,对小明说:“我们回家 吧!”小明却要去吃包子。妈妈同意了。于是, 领小明朝包子铺走去,可是到了店门口,妈妈 看见有“清真”的标志,立刻停下脚步,拉着 小明的手往回走。 小明十分疑惑:“为什么到了,妈妈却不 让我进了呢?”
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吗?
彝族火把节来历
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的大力神 思惹阿比和地上的大力士俄体拉 巴比赛摔跤。思惹阿比战败后上 天拨弄是非,天神大怒,于是撒下众 多害虫糟蹋庄稼,粮食颗粒无收,民 不聊生。于是,英雄俄体拉巴率领 人们点燃火把驱虫除害,最终战胜 了天神。火把节为每年的农历六 月二十四日
•
彝族舞蹈形式多样,音乐优美,节奏欢快。 伴奏乐器主要以锁呐、月琴、皮鼓为主,辅 以竹笛、扬琴、二胡、芦笙等。
• 彝族是一个聪明智慧的
• • • • • •
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 文化。 火把节 插花节 彝族赛衣节 彝族虎节 彝族蜜枝节 牟定“三月会
“风花雪月”的来 历
白族少女的头饰叫“包头”,据说象 征大理的四大特色:白色的,垂在脖子上 的流苏由365根绒线组成,象征大理下关 的风;包头最上沿的白色绒线象征苍山的 雪;下面的花自然象征大理上关的花,整 个包头呈半圆形,象征洱海的月。所以大 理的四大特色就是“下关的风,上关的花, 苍山的雪,洱海的月”,简称“风花雪 月” 。
3.生活中我们要从哪几方面来尊重少数民族 的风俗习惯?
『瑶族服飾五彩斑斕』
多彩多姿的頭飾 精湛的藍靛印染 繡上多神的服飾 抽象的文化意識
农历十月十六是瑶族人 民纪念祖先的盛大节 日—盘王节,喜欢跳长鼓 舞.
美丽的傣族服饰
傣族服饰在民族服饰中 相当具有特点,尤其是 傣家少女的 服饰更是 婀娜多姿。妇女服饰,上 身服装淡雅,下身大红 大花, 扎包头,发上插 各种花、梳子或装饰等, 与过去基本相同。不同 的是料子的质量、花色 品种、服装的 式样等, 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 传统节日。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
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
由于这个原因,习惯上把其余的兄弟民族称为少数民族。
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千万以上的有壮族;人口在千万以下,百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17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下,十万以上的有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15个民族;人口在十万以下,一万以上的有布朗、撒拉、毛南、阿昌、普米、怒、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京、德昂、保安、裕固、基诺15个民族;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高山、珞巴、门巴、赫哲、鄂伦春、塔塔尔、独龙7个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虽少,但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
关之琳(英文名:Rosamund Kwan Chi-lam,1962年9月24日-)生于香港,籍贯辽宁沈阳,父系原系满洲瓜尔佳氏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纳喇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1],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渌水亭、珊瑚阁、鸳鸯馆、绣佛斋。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由于地域辽阔所以各民族的文化都不相同,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各民族的有趣习俗,希望大家喜欢!各民族的有趣婚礼习俗喝同心酒中国独龙族青年男女相之后,便赠物订婚。
在喝过同心酒后,才算正式结婚。
在结婚仪式上,双方父母都要介绍自己孩子情况,并勉励新郎新娘婚后要互相关心,勤俭持家,和睦相处,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然后递给新郎新娘一碗米酒。
新郎新娘接过酒后,当着来宾向父母表示﹕一定遵从父母教诲,互相尊重,互相爱护。
尔后两人箍紧肩膀,脸腮相贴,捧起酒碗,同饮而乾。
喝过这同心酒,就表明两人今后将同心协力,相亲相爱了。
新娘子绝食中国彝族姑娘有在结婚前绝食习俗。
据说,这种绝食之风来源於一个故事。
在遥远古代,有个姑娘出嫁到远方。
行至半路,她要解大小便,不幸被藏在林中一只老虎吃掉了。
老虎吃了新娘之后,变成新娘样子。
后来,新郎妹妹在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告诉了哥哥。
哥哥从山上砍了许多竹子,编成了篱笆,把屋子围往,就藉口出去请人修盖屋顶,把虎妻关在里面。
但等新郎回来后,篱笆被拆除了,妹妹也被虎妻吃掉了。
后来,新郎用计把虎妻用酒灌醉,绑在木桩上放火烧死了。
这个故事显然是用来告诫新娘,婚前要杂空,不然,就会有灾祸临头。
在结婚前十天,新娘就开始绝食。
如果口乾,就含一口水嗽口,再吐出来。
这种绝食,彝人称之为杂空。
哪位姑娘杂空时间越长、越彻底,就显得新娘越坚强、越有毅力、越懂礼节,就会受到社会舆论赞颂。
其实,新娘绝食目主要是避免结婚去新郎家路上和到新郎家三天中解大小便。
因为这被认为是伤风败俗,很不光彩事,会受到众人取笑。
婚前中国台湾省阿美人把婚姻看得特别着重,他们在女子出嫁之前必须先到男方家实习,男方家认为满意后,女子方能与男子成妾习俗。
阿美人认为,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女子持家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家庭兴败。
因此,阿美人家庭事务多由女方负责。
女子在婚前到男方家实习,是为了锻炼和检验女子持家能力。
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你有帮助!1、蒙古族:蒙古族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
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
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2、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3、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
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
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
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5、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
阿昌族人民性格开朗,又十分讲礼好客。
他们待客礼仪中盛行使用茶坛,这是一种煮茶的土陶用具。
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会先拿出酒壶倒上一小盅酒为来客洗尘,随后又拿出茶坛,放上茶叶,倒上开水,放到炭火上煮一会,煮好之后倒进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谈。
6、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
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
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
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目。
8、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很讲究。
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蓝色“袷袢”,下身穿宽裤,着高筒靴。
9、锡伯族锡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围墙。
忌食狗肉。
10、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
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

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一、宪法保障国家宪法是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最高法律,应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尊重各民族的习惯传统。
同时,宪法还应规定国家各级机关必须遵守和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
二、立法保护国家应制定专门法律来保护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和权益。
这些法律应明确规定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禁止任何形式的宗教歧视和迫害。
同时,还应保护各民族的习惯传统,禁止破坏、侵犯或歧视任何民族的习俗。
三、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应建立科学、规范、公正的宗教管理制度,确保宗教活动在法律框架内开展。
政府应依法管理宗教组织的登记、宗教人士的任命和教职资格的认定等事务,同时保障信教公民的正当权益。
四、保护少数民族习惯传统国家应尊重和保护各少数民族的习惯传统,通过立法、行政措施等多种方式,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风俗等习惯传统的传承发展。
五、鼓励宗教交流与融合国家应鼓励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加强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通过开展宗教对话、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增进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
六、宗教教育保护国家应加强对宗教教育的监管和保护,确保宗教教育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政府可以设立宗教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宗教教育事务,加强宗教教育师资培训,维护宗教教育的质量和正常开展。
七、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国家应加强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打击,制定相应法律和措施,严禁宗教极端主义组织的存在和活动。
同时,要增强宗教信仰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辨别能力,提高他们对宗教极端思想的抵制识别能力。
八、加强宗教领域的外交合作综上所述,制定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相关制度和措施,是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和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些制度和措施应包括立法保护、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少数民族习惯传统、鼓励宗教交流与融合、宗教教育保护、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加强宗教领域的外交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通过这些制度和措施的有力实施,才能真正做到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目标,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中国56个民族各自的风俗习惯1 、阿昌族:分布在,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兴旺,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贵族、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蒙古、、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气。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蒙古、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蒙古、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材料说明了民族 风俗习惯的什么特点?
样本 与总体
尝试总结一下: 尝试总结一下
民族风俗习惯有那三个特点? 民族风俗习惯有那三个特点?
群 众 性 民 族 性 区 域 性
理解: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本族民 理解:
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的六个方面
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 二、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 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 三、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 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惯。 四、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惯。 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发生。 五、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发生。 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六、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
回 族
蒙 古 族
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 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 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 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 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 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 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 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 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 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 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 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您
再见! 再见!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七年级下) 七年级下)
黑河二中:苗前国 黑河二中:
服 饰 风 俗 习 惯
他们分别属于哪个民族?怎样分辨? 他们分别属于哪个民族?怎样分辨?
你知道那些民族的饮食习惯? 你知道那些民族的饮食习惯?
一、饮食习惯多数取决于宗教信仰 例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保安族~以及其他新 例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保安族 以及其他新 由于古兰经上说猪是不洁净的东西, 疆民 族,由于古兰经上说猪是不洁净的东西,所以 不吃猪肉。 不吃猪肉。 曾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鱼类也是不能吃的, 曾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鱼类也是不能吃的,因 为藏八宝之一就是双鱼 二、饮食习惯也取决于生存坏境 例如: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都是游牧民族。对狗、 例如: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都是游牧民族。对狗、马等 动物有着相互依赖生存的关系, 动物有着相互依赖生存的关系,故不吃狗肉马肉 三、有些民族的饮食习惯来自其古代部落的禁忌 例如裕固族不吃尖嘴圆蹄, 例如裕固族不吃尖嘴圆蹄,这就是因为尖嘴即飞禽 是他们所崇拜的动物,圆蹄则是马。 是他们所崇拜的动物,圆蹄则是马。 ……………
阅读材料一: 阅读材料一:
我国的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我国的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 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13世纪 世纪, 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 世纪,蒙古军队西 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 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 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 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以伊斯兰为强有力核心而 明朝初期以来,回族“ 凝结成的一个天授的穆斯林民族 。明朝初期以来,回族“早 以更姓易名杂处民间” 时间长了已经于汉族不易区别。 以更姓易名杂处民间”,时间长了已经于汉族不易区别。在 心理状态、经济生活、 心理状态、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出自 己民族的特点。举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 己民族的特点。举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 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饮食方面,以牛、羊为主,禁食猪、 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饮食方面,以牛、羊为主,禁食猪、 马骡、 猛兽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 马骡、驴、狗、猛兽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类生物之 禁止喝酒和抽烟(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 血,禁止喝酒和抽烟(特别是草烟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 古尔邦节、圣节,在不同的地方还有姑太节、 古尔邦节、圣节,在不同的地方还有姑太节、云人节等
议一议
为什么各民族的风俗习 惯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呢? 惯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呢?
归纳:我国幅员辽阔,北国白雪皑皑, 归纳:我国幅员辽阔,北国白雪皑皑, 南国鲜花盛开, 南国鲜花盛开,各民族所处的自 然条件、 样本 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历史条件 不同, 不同,所形成的民族风俗习惯就 与总体 会有很大差别。 会有很大差别。
这个材料说明了民族风俗的什么特点? 这个材料说明了民族风俗的什么特点 样本 与总体
阅读材料二:
赫哲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 赫哲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 黑龙江 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而被称为“鱼皮部” 皮衣而被称为 域,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而被称为“鱼皮部”。 是北方唯 一的以捕鱼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 一的以捕鱼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 等省。 等省。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从事农业、畜牧业。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从事农业、畜牧业。 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 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
思考讨论:为什么改革民族的风俗习惯? 思考讨论:为什么改革民族的风俗习惯?
交流学习: 交流学习:
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小结:它体现了民族平等, 小结:它体现了民族平等,有利于巩固和
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团结各民族 加强民族团结, 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利 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样民族人们在饮食、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人们在饮食、 衣着、婚姻、丧葬、节庆、娱乐、 衣着、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 俗、命名和生产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方面的喜好、风尚、 活方面的喜好、风尚、行为准则和道 德规范等。 德规范等。 2、民族风俗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 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
同学们你们想从婚姻、丧葬、节庆、 同学们你们想从婚姻、丧葬、节庆、 娱乐、礼俗、 娱乐、礼俗、居住等方面了解少数民 族更多的风俗习惯吗? 族更多的风俗习惯吗? 你们在互联网上会了解更多的知识
发挥你的才能
合作探究( )、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合作探究(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是如何形 (2)、民族风俗习惯是如何形 )、 成的? 成的?
苗 族 藏 族
迁入中国, 是 民族的 。 ,大 中 迁入中国, 族、 族、 的 族、 族、蒙古族 , 历史过 中 过 族。 因 ,逐 了 族。 族民 节日 节 节 , 历9月为 月。 又 大 。每年 历 历 月为 月。 族 12 、 9 上 体 都 。 ,国 节 为 族的 日。 日。 历史悠久, 的 乐舞 历史悠久, 、 、 、 、 艺 国 上 有 。 族的 原 会 活 中原 的 部 传统年节、 。 族过 有 , , 。节日 , 传统年节、 的节日, 节日, 节日 , 有 有 的节日, 族有 节日, 过 ,传统节日 年 为 。 为“ 是 的 。 中 为“ ”,生活 这 的 族 “ ”。 奇, 有130 有“ ” 的 , 奇,是 族的 , 有 中, 一。 人 中, 族 95%,是中国古 的民族 一。 族 , 传 , 。过 传统日 活动有 。 族的民 节日有 历 年、 年、 节 历年。 节 。 族民 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 历 月 一的 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