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优秀4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优秀4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篇一教学目标:认读11个生字,朗读课文,了解大象醉酒的样子及原因,培养朗读能力,感受大象的可爱。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大象醉酒的样子及原因。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了解大象醉酒的样子及原因。
查阅资料:大象教学课时数:1教学要求:认读11个生字,朗读课文,了解大象醉酒的样子及原因,感受大象的可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今天,我们学习16课。
板书:大象醉酒2、简介对大象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读课文,努力读正确,看你又认识了哪些生字?2、介绍给大家:你又认识了哪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3、学生交流4、听老师范读:思考课文写了大象的什么事?你觉得怎样?5、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学生自由读课文,努力达到正确流利。
7、检查学生读书。
8、小组练习读书。
三、默读课文1、思考课文每段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段?2、大象醉酒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觉得怎样?原因是什么?3、学生交流,师指导。
四、作业1、练习读熟课文2、摘抄好词佳句3、查阅其他动物的资料板书设计:摇摇晃晃连根拔起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篇二教学重点:1.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学习他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
2.体会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1、了解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2、结合课文明白“完善”的意思。
3、体会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二、导入1.(课件)自读全文,思考:你对李时珍有了哪些了解?2.哪个内容是最主要的?(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3.哪几段写了这一过程?(3—5)三、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每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说说。
(原因—过程—结果)2.原因是什么?自读第3自然段,概括说说旧书有几个缺点?(不全、不细、不对)3.为什么说“比较完善”,不说“十分完善”?“比较”是相对谁说的?4.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完善”的理解?(更全、更细、更准)5.默读课文4、5自然段,李时珍是怎么做的?你从哪些词语、句子有被感动到,画下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优秀10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本文是漂亮的编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优秀10篇)。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
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一)了解文章内容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
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1《卖木雕的少年》一、教学目标识记: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理解:学生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__人民的友谊。
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培养:经历对语言的品质、朗读,通过讨论交流,熟悉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了解非洲人民同__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所用媒体作用1、创设情境,学生感受“南非”与__在地理位置上的遥远,与南非人民与__人民深厚的友谊形成对比,从而导入本课。
2、课件出示探究学习的核心问题:我们来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3、课件出示游戏,巩固字词与课文内容。
四、课时安排本课教学: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本课11个认读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读通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3、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回顾课文,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__人民的友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世界地图,显示:非洲与__的距离。
2、我们看到非洲与__地理位置上有距离,但非洲人民与__人民的友谊非常深厚,现在,大家和我就走进《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去感受这种友谊。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2《五彩池》教学要求:1、了解五彩池的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每段落之间的联系并划分段落。
3、学习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和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具准备:风景图、幻灯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布置预习。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2、提出预习要求:轻声把课文朗读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2022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整理五篇

2022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整理五篇教案反映出的课堂教学设计特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处理策略、教学活动过程(导入、讲授新课、练习反馈、小结等环节)的处理、教学媒体、形成性练习的设计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触摸春天》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德育目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
结合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板书:触摸春天)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3.学生交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18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18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1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那么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仅供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2、生反馈。
(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3、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4、总结。
二、日积月累1、生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2、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
3、生上台表演。
4、师生齐读,再背。
三、趣味语文1、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⑴ 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⑵ 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⑶ 师生小结。
⑷ 再读。
2、练习:⑴ 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⑵ 师生再读。
⑶ 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学法指导】架设课外知识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精选篇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词。
2、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搜索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展示课题,启发谈话。
边放课件(片头)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请大家谈一谈你知道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人教版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人教版教案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人教版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
(板书课题)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2、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
(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听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
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
(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
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人教版教案2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谈话导入,审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第25课(学生齐读课题)——《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给我们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电子优质教案五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电子优质教案五篇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案的钻研。
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天才之路》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词语“贫民窟、干涸、祈祷、爱心”等。
2、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既要有别人的爱心,也要有自己爱心的奉献,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贝利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猜猜他是谁? ( )2、简介贝利相关资料。
( )3、揭示课题导语:贝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称他为“足球皇帝”是对他的认可。
可是在他成为天才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的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贝利回顾他的“天才之路”。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天才之路是指什么?2、默读课文,用“——”划出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3、交流出示最后一节(指导朗读)。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4、小组学习:怎样理解句中的“爱心”?你觉得它包含哪些方面?5、学生交流。
(1)“爱心”——一颗乐于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善良的心。
(2)既包括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也包括自己的一颗感恩的心。
文中具体指贝利的一颗对足球的热爱之心、教练对贝利的关爱之心以及贝利对教练的感恩之心。
三、品读课文,重点学习。
1、师小结,包含三方面内容:贝利对足球的热爱教练对贝利的无私关爱贝利对教练知恩图报2、学习课文第1节,感受贝利对足球的热爱之心。
(1)导语:从哪里可以看出贝利非常热爱足球?(2)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用“——”划出文中描写贝利执迷足球的句子并试着以朗读理解。
人教四上语文教案

人教四上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案一:《我的家乡》(课文)【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我的家乡》的大意,能够流畅朗读和感悟。
2.初步了解叙事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观察与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的内容,理解文意。
2.感受课文的语感,流畅地读课文。
3.关注家乡的美景,学会观察与赏析。
【教学难点】1.初步了解叙事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观察与赏析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引出感性认识现象)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家乡是什么吗?说说你们对家乡的了解。
2.学习课文(1)整篇课文朗读(2)分段朗读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分段朗读课文。
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语感。
(3)理解文意,归纳关键词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地方和事物呢?我们来归纳一下。
3.分组合作,解读句子教师:同学们,请你们自由组成小组,合作解读课文中的一些句子。
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给大家介绍你们小组解读的句子。
4.讨论归纳(1)归纳家乡的美景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你们家乡的美景有哪些呢?我们来讨论一下。
(2)讨论叙事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教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是叙事文。
你们觉得叙事文有什么特点呢?又是如何写的呢?我们来讨论一下。
5.情感教育,赏析家乡美景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你们家乡哪个地方最美呢?请你们用文字描述一下这个地方的美景。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流畅的朗读课文,并初步认识到了叙事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通过讨论家乡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观察赏析的能力。
但本节课时间稍微有些紧张,需要加快一些教学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册教材共分八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照专题编组,涵盖八个专题,分别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揭示学习要求,每组有三至五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面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八篇选读课文。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6
8
10.16-10.20
语文园地四 17、《长城》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6
9
10.23-10.27
语文园地五 20、《古诗两首》
6
10
10.30-11.3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线》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
6
11
11.6-11.10
语文园地六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电
子
备
课
教
案
学科语文
班级四年级
教师
时间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 科目:语文教师: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8.26-9.1
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开学典礼、安全教育
2
9.4-9.8
3、《鸟的天堂》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6
3
9.11-9.15
5、《古诗两首》6、《爬山虎的脚》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6
12
11.13-11.17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6
13
11.20-11.24
语文园地七 29、《呼风唤雨的世界》
30、《电脑的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龙》
6
14
11.27-12.1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6
15
12.4-12.8
整理复习
6
16
12.11-12.15
整理复习
6
17
12.18-12.22
整理复习
6
18
12.25-12.29
整理复习
6
Hale Waihona Puke 192018.1.1-1.5
整理复习
7(元旦节)
20
1.8-1.12
期末考试
小学全册教学计划表
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四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
学情分析
1、字的积累检测;我着重从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进行测试。2、词的积累的检测;我对形容词、动词、名词、结构词、归类词予以及成语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评测结果显示(1)词语掌握牢固,有错别字。(2)词的积累贫乏,还是停留在书面上。(3)成语的积累也肤浅,只集中在雪过的成语故事上,课外收集不够。(4)对词语的意思不能理解,张冠李戴,弄巧成拙。 分析评估存在的问题是在上课时,对词语的意思,表达的情感等方面不够具体,课后也为让学生多查字典,多背、多记。 3、句段方面的检测;我对学生的好句、好段(课文中的为主)进行了测试,评测结果为: (1)基本句子掌握良好。(2)固定好句掌握不够扎实,积累也较少。比如:歇后语,记住前半部分,忘记后半部分;记住后半部分,忘记前半部分。原因是喻意不够清晰。名人名言有错字,弄错名人的姓名,积累的也少。谚语、俗语方面掌握还较好,但在分类别上还有模糊不能正确区别类别。 段方面是书本中要求掌握背诵的问题比大,但还是有个别忘记。课外积累较少,原因在于段的整体理解不透,归类描写收集不够。 综上所述,分析研究前活动开展前(1)学生只掌握部分文中的字词句段,对于字词的理解还不透彻。(2)句段的理解归类不够。(3)课外积累少之又少。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全册教学重点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7、《蟋蟀的住宅》
6
4
9.18-9.22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
9、《巨人的花园》
6
5
9.25-9.29
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
6
6
10.2-10.6
语文园地三 13、《白鹅》 14、《白公鹅》
国庆节
7
10.9-10.13
15、《猫》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