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遗尿,如何治疗遗尿现象,膀胱紧缩训练

合集下载

遗尿症名词解释

遗尿症名词解释

遗尿症名词解释遗尿症是指儿童在应该控制尿液排泄的时间和场合,仍然出现意识不到的尿液失禁情况。

遗尿症主要有两种类型:夜间遗尿和白天遗尿。

夜间遗尿又称哪儿尿,指的是在儿童超过5岁、白天能够控制尿液,但在夜间睡眠中仍然无法控制尿液排泄的情况。

白天遗尿则是指儿童在白天无法控制尿液排泄,常常发生在5岁以前。

遗尿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多种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

其中,遗尿症与家族遗传有关的情况比较常见,如果一个或两个父母都有遗尿症,那么儿童遗尿症的发生风险会增加。

此外,尿液产生和控制过程的生理因素,如尿液容量较大、尿液稠度较高、尿道、膀胱和括约肌功能异常等,也可能与遗尿症的发生有关。

心理因素也是遗尿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儿童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了压力、焦虑、紧张等情绪,或者因为家庭变故、担心被批评或嘲笑等原因,也容易出现遗尿症。

社会因素也对遗尿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常见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成员间不和谐的关系、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苛责、缺乏性教育等。

要解决遗尿症问题,需要通过综合的评估和治疗。

首先要做全面的体检,排除生理异常引起的遗尿症。

然后,要对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在治疗中,常见的方法包括行为训练、尿频尿量记录、及时排尿训练、药物治疗等。

对于夜间遗尿,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闹钟训练,即在预定的时间点叫醒孩子去上厕所,帮助他建立适度的睡眠尿意并提高控制能力。

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限制饮水时间、尿频尿量记录等。

白天遗尿的治疗方法与夜间遗尿类似,但需要加强对儿童尿意和控制能力的培养。

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要建立规律排尿的习惯,避免过度保护或苛责。

总之,遗尿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问题,需要家长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小孩经常经常尿床怎么办

小孩经常经常尿床怎么办

小孩经常经常尿床怎么办小孩经常尿床,也被称为夜间遗尿或夜尿症。

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年幼的孩子中比较普遍。

虽然这不会立即损害孩子的健康,但它会带来痛苦和反感情绪,对孩子的心理和自尊心造成负面影响。

治疗方法:1. 逐步性训练:逐步性训练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是逐步延长孩子的夜间穿夜用尿布的时间。

例如,您可以要求孩子在第一周晚上10点之前将尿布换下来,然后每隔一周逐步延长时间,直到他或她完全不需要穿尿布为止。

这种方法需要耐心和持久力,但是如果正确实施,往往能够改善孩子的夜间尿床情况。

2. 常规小便训练:经常带孩子去小便,并定期水份补充。

每天晚上睡前给孩子送去盆子,鼓励孩子自己土平,从而让孩子认识到它的行为有关它自身在内分泌上的发育。

3. 社交支持: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以帮助他们掌握夜尿症,避免发生情感问题和自尊心受损。

家长和其他亲密的人可以通过稍微调整他们的言语和态度来提高孩子的自尊心,例如,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有问题,不要批评或责备他们的夜尿症。

4. 心理治疗:如果孩子经常尿床是由于其它身体症状,例如过多的饮水量等造成,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对其进行矫正。

心理治疗带有自我决定性,健康的恢复必须建立在认知、思维和情感三方面的互动之上。

5. 控制咳嗽、流感等疾病的发展:当孩子生病时,常常出现少量尿液泄漏的问题,这种情况会加剧尿床问题,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体重控制,减少疾病和感冒发生的概率是十分重要的。

注意事项:1. 鼓励孩子去尿:在睡前及每天中午之前带孩子去尿,打破孩子夜尿症的根源;2. 增加孩子的饮水量,并控制饮食: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减少小便频率,抵抗夜尿症的发生;3. 提前停止几种食物:一些食物,尤其是高咖啡因、高糖和高咸的,常常加重夜间尿床的症状,提前停止这些食物的摄入可以降低孩子夜尿症的风险;4. 备置好床垫:这非常重要,用适当的床垫、尿垫可以帮助保持床铺的清洁,让孩子睡的舒适,避免人体变得寒冷和不舒适;5. 家长对孩子进行鼓励:对于会出现夜尿症的孩子,家长不应该给予惩罚,而应该积极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有助于孩子分散焦虑、放松心情;6. 家长应该谨慎处理孩子的夜尿症:不要对孩子太过担忧,必要的让孩子自己思考,要避免过多的保护和照顾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立和自主性;7. 将孩子就寝前心理压力降到最小限度:要避免长时间的电视娱乐,生活中适当的递减创建一个安静的环境,这对孩子睡眠质量有重要的利益。

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Enuresis)是指2-16岁儿童在夜间或白天不
能控制尿液的情况,这种病症可以分为两类:夜尿症(Nocturnal enuresis)和白天尿症(Diurnal enuresis)。

小儿遗尿症是由于小肠肾脏代谢过程异常,导致尿液中的部分水、钠、钙等元素失去正常的调节作用,而引起的。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及膀胱的神经调节功能也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小儿不能控制自己的尿液。

夜尿症的发病率最高的是3岁以下的儿童,此时小孩大部分周末都会出现夜尿症的表现,其次是5-6岁的儿童,这一类儿童
一般都会在睡眠时出现夜尿症。

白天尿症则主要出现在婴儿期,由于婴儿期体力发育不足,所以尿液很难被控制。

小儿遗尿症的症状包括:夜间容易失禁或白天出现失禁,容易出现潮湿,皮肤湿疹,性格活泼,容易发烧,易感情激动,容易头晕,皮肤干燥等。

处理小儿遗尿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行为改变疗法、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及膀胱肌肉松弛等。

行为改变疗法是指在小儿的晚饭后定期清洁尿裤,在小儿的小便之前给予一定的提醒,并加强小孩的自觉性,以增强其对小便控制的意识;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夜尿症,通过药物调节尿液的释放,缩短尿液发射的时间,从而起到控制小儿尿液的作用;膀胱功能训练则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加强小孩的膀胱功能,增强小孩的尿液的控制;最后是通过膀胱肌肉松弛等方法使膀胱变得宽松,从而
达到控制尿液的作用。

小儿遗尿症并不是一个严重的疾病,但是它会让孩子感到极度不安、痛苦甚至羞耻,因此,对小儿遗尿症应当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段困难期。

中医遗尿名词解释

中医遗尿名词解释

中医遗尿名词解释
中医遗尿是指尿液无法控制或排出不畅的病症。

这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可分为以下几类:
1.妇科遗尿:主要指女性在活动、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会有
尿液不由自主地漏出。

中医认为此种遗尿多由于子宫下垂、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原因所引起。

治疗上以收紧盆底肌肉、调理子宫的位置为主要方法,如针灸、艾灸、中药等。

2.老年遗尿:老年人由于膀胱功能减弱、尿道粘膜松弛等原因
会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液不禁的问题。

中医认为此种遗尿主要由于肾气虚损、阳气下陷、脾虚等原因所致,治疗上以补益肾气、提升阳气、健脾等为主要方法,如中药调理、针灸、草药泡脚等。

3.小儿遗尿:小儿遗尿是指儿童在睡眠中尿床的现象。

中医认
为此种遗尿主要由于脾虚湿盛、肾气不固、肠胃积滞等原因所引起。

治疗上以调理脾胃功能、补益肾气、祛除湿气为主要方法,如中药调理、针灸等。

4.阳痿遗尿:指男性在性生活中无法勃起或勃起不坚硬,同时
伴有尿液不禁的问题。

中医认为此种遗尿多由于肾阳不足、肝郁气滞、心肾不交等原因所致。

治疗上以补益肾阳、疏肝理气、调和心肾等为主要方法,如针灸、中药调理等。

以上是对中医遗尿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

不同类型的遗尿病症有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医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补益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等方法来恢复身体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遗尿病症的目的。

同时,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的改变等也是改善遗尿病症的重要措施。

隔姜灸治疗小儿遗尿症技术

隔姜灸治疗小儿遗尿症技术

5
.
6
目前西医治疗此病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弊大于利, 隔姜灸疗法无副作用、治疗依从性较高、疗效确切、 复发率低,值得推广。此疗法成本低治疗次数在510次可见疗效,20-30次可巩固疗效。每次治疗费用 18元,每位患儿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计算,将产生上 亿元的经济效益。同时,此疗法简单易操作,适合 向基层医院推广并实行。
.
9
2、中医标准
• 参照《中医儿科学》(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 版社,1998):1)发病年龄在3岁以上;2)睡 眠较深,不易唤醒,每月或隔数日发生尿床,甚 则1夜尿床数次;3)小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 现;4)X线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隐性脊柱裂。
.
10
• 三、适应证
• 需符合以下条件:1)3周岁以上的小儿;2)睡 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3)不伴泌尿系统和 神经系统解剖或功能异常。
.
14
.
15
.
16
(三)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疗
程间隔1天,3个疗程可巩固疗效。随访3月。
.
17
(四)关键技术环节
选择合适的病例即功能性遗尿症,非器质性
病变所致;姜片平放于气海、中极等穴,用艾
绒制作艾炷置姜片上点燃,共5炷,约20分钟。
பைடு நூலகம்
.
18
(五)注意事项
• 优势:1)本项目所需原料(姜、艾绒)充足,易获得;2) 本项目操作简单,易推广;3)据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本 项目的治疗有效率高;4)本项目对患儿无痛苦,无不良作 用。
4
.
5
• 3、应用推广的前景
• 据国外统计5岁儿童发病率为15%,至成人前仍有 1%-2%的人患有遗尿症,我国部分地区进行儿童遗 尿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为2.3%-12.79%不等。 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患遗尿症的儿童就接近3千 万-17千万,按广西4900万人口计算,广西共有 112万-630万多儿童有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ppt课件

儿童遗尿症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15
遗尿症的治疗
生活管理 或行为治疗
DDiiaaggrraamm
唤醒训练22
药物治疗
PPT学习交流
16
生活管理
注意清洗外阴或包皮,清除局部感染
白天多饮水,晚餐后严格控水,下午6点钟后不吃 酸甜的水果和饮料(此条很重要)
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吃凉 性和利尿性食物(如西瓜、葡萄、菠萝、芹菜、 梨等 )
定义:儿童年龄和智龄≥5岁,睡眠状态下不自主 排尿≥2次/周,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
PPT学习交流
4
什么是小儿遗尿症?
国际分类疾病第10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 碍分类》(WHO1993)中PNE的诊断标准中指出:
除外癫痫发作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遗尿,不是泌尿 系统结构异常或任何其他非神经系统疾病的直接后果
儿童遗尿症
PPT学习交流
1
背 景知识
遗尿俗称“尿床”,是一种不随意的排尿
临床上指睡眠时不自觉地排尿于床上
PPT学习交流
2
➢什么是小儿遗尿? ➢遗尿是疾病吗?对身体有无危害? ➢需不需要治疗?如何治疗? ➢家长需要如何配合治疗呢?
PPT学习交流
3
什么是小儿遗尿症?
《儿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 “遗尿症”归类为泌尿系统疾病
Non-monosymptomatic nocturnal enuresis (NMNE) Monosymptomatic nocturnal enuresis (MNE) Nevéus et al.J Urol2006;176:314–324
PPT学习交流
7
7
儿童遗尿的发病率
男性 (n=7455)

孩子有遗尿症怎么办该怎么治疗

孩子有遗尿症怎么办该怎么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孩子有遗尿症怎么办该怎么治疗
导语:小孩子尿床似乎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当孩子已经超过5岁了还在尿床,家长就应该注意了,因为孩子可能得了儿童遗尿症。

那么什么是儿童遗尿症呢?儿童遗尿症的原因是什么?儿童遗尿症的症状有哪些?家长应该给出哪些科学有效的纠正措施?儿童遗尿症该如何治疗?
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小儿遗尿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儿童遗尿症
1.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

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病例,请各位做父母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

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3.睡眠很深。

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

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4.其他。

部分患儿没有受到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间不唤醒孩子,抱孩子去厕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帮他们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

久之,容易发生夜间尿床。

5.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

夜遗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

遗尿名词解释

遗尿名词解释

遗尿名词解释遗尿是指在不正常的时间或场合尿液无法自主控制而意外失禁的现象。

以下是对遗尿的详细解释:1. 意外失禁:指在意料之外或不想要的情况下,尿液无法自主地控制,导致不小心排尿的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肌肉控制不足、神经系统问题、尿液压力过高等原因引起的。

2. 初尿失禁:也称为尿意强迫症,是指在尿液潴留的条件下,出现尿液无法控制流出的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过度活动的膀胱肌肉无法控制尿液流出所致。

3.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出现突然强烈的尿意后,无法及时控制尿液流出的状况。

这种情况可能由于膀胱肌肉的过度激活而导致。

4.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由于外界压力作用于膀胱,导致尿液无法控制流出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膀胱肌肉虚弱或骨盆底肌肉受损而引起的。

5. 混合性尿失禁:是指同时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

患者可能会同时感到尿意强烈和失去对尿液流出的控制。

6. 频尿:是指尿液的排出频率显著增加,超过正常次数。

这可能是由于过度饮水、尿液刺激物或尿路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7. 夜尿:是指在夜间睡眠过程中被频繁的尿意唤醒。

这可能是由于夜间尿液产生过多、膀胱容量减小或睡眠障碍等原因引起的。

8. 尿滞留:是指膀胱无法完全排空,导致尿液残留在膀胱内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尿道梗阻、膀胱肌肉无力或神经系统问题等引起的。

9. 尿失禁:是指无法控制尿液流出的现象,通常用于形容儿童或老年人。

这可能是由于膀胱控制机制未完全发育或老年人肌肉功能下降所致。

10. 尿失禁用品:是指为了帮助控制尿液流出而使用的各种辅助性产品。

常见的尿失禁用品包括尿布、尿片、尿垫、尿道置管等,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尿液的干燥和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小儿遗尿,如何治疗遗尿现象,膀胱紧缩训练
什么是遗尿?夜间遗尿指的是儿童夜里熟睡时的尿床现象,白天遗尿是指儿童白天清醒时的尿床现象。

医学上分为原发性遗尿(Primary Enuresis)和继发性遗尿(Secondary Enuresis)。

原发性遗尿是指遗尿现象从未间断过,继发性遗尿是指至少有6个月的时间不尿床,之后继续尿床的现象。

孩子在2 到4岁时都要接受入厕训练。

3岁的儿童中,约有40%的儿童有夜间遗尿现象,5岁时比例会减少至20%。

有夜间原发性遗尿症状的男孩要比女孩多。

有趣的是,遗尿现象是遗传性的。

如果你小时候有遗尿症状的话(你需要问一下自己的家长),你的孩子就有45%的遗尿可能性。

如果你和配偶都有遗尿症状的话,孩子遗尿可能性的比率将高达77%1
什么时候需要担心遗尿这一症状?孩子五六岁以后,还有夜间遗尿现象的话,家长就开始担忧了,但孩子自己却要等到七八岁以后才会担忧。

4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几乎每天都白天遗尿的话,可能就存在什么问题了。

孩子以前接受过入厕训练,然后开始白天或夜间遗尿的话,是患了继发性遗尿症。

孩子有这些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因为可能是患了什么疾病。

如何治疗遗尿现象?孩子遗尿的现象一般会随年龄增长自行消失,所以大多数都不需要进行任何特殊的治疗。

10岁的孩子中有5%会出现遗尿现象,16岁的孩子中比率仅有2%。

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不应该嘲笑遗尿的孩子。

因为孩子们都很敏感,他们通常会对遗尿感到尴尬,并且去朋友家或是野营的时候,晚上都不愿睡觉。

一些医生会建议进行膀胱紧缩训练,如鼓励孩子在感觉到排尿的欲望时,尽量先忍几分钟。

理论上讲,这种方法对于那些膀胱存尿能力小的孩子是有帮助的。

但实践中,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还未得到充分证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