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时第3章3.3工程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测绘 PPT

经纬仪测绘法
在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测量碎部点位置数据(水平角、水 平距离、高程),用绘图工具展绘到图上得一种方法。
施测方法:
①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仪器高i,架图板 ②测定竖盘指标差x、选定零方向。 ③碎部点立尺、照准、观测、记录、计算
读取水平角、上、下、中三丝读数、竖盘读数 计算水平距离D及高差h,算出碎部点高程H ④用半圆量角器与比例尺,按极坐标法将碎部点缩绘到图纸 上,并注上高程 ,进而勾绘等高线。 ⑤重复②~④步。
② 数字比例尺
d 1 1 1: M
D
D d
M
③ 图示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 图示比例尺有直线比例尺与复式比例尺两种。 ➢ 为了用图方便,以及避免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得误
差,将图上得线段用实际得长度来表示得比例尺。
20
0
20
40
60 米
图示比例尺 1∶1000
图示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
2、地形图比例尺得分类
水准点
2、 0
Ⅱ蓉石8 328、903
经济林
3.0 1.5
梨
10.0 10.0
地物符号——依比例符号
房屋 草地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地物符号——不依比例尺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假山 避雷针 亭 碉堡 窨井 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塔 烟囱 灯塔
地物符号 ——半依比例尺得符号
比
例
尺
地形类别
备
注
1500 11000 12000 15 000
平地 0.5 m 0.5 m
1m
丘陵 0.5 m
1m
2m
山地
1m
1m
工程测量——地形图测绘-精选文档

0.50.5
1000
900
B 6.45
800
700
600
500 500
A 4.50
600
700 800 1:1000
900
1000
经纬仪法测图(mapping method with theodolite)
梯形分幅
• 1:100万:经差6度,由经 线180度起,自西向东1— 60编号;纬差4度,由赤 道分别向南北至88度。 如G-48,SG-48. • 1:10万:每幅1:100万的 图按经差30′、纬差20′划 分为144幅。 • 1:1万:每幅1:10万的 图按经差3’45”,纬差2’30” 划分为64幅。
位置。
7、绘制地形图(地物和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 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 人、立尺员2人。
(二)步骤
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3、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平距离。 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1)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 1:5000 (2)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 1:10万 (3)小比例尺地形图——1:20万、1:50万、1:100
• 比例尺大小不同,精度数值也不同。图 的比例尺越大,图上的地物地貌越详细, 精度越高。但测绘工作量也成倍增加。 所以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比例尺。
地形图测绘步骤ppt课件

1. 地物:其轮廓线的转折点。
房屋的房角,围墙、电力线的转折点、道路 河岸线的转弯点、交叉点,电杆、独立树的中心 点等。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可得到与实地相似的 地物形状。
2.地貌:地面坡度及方向变化点。
山顶、鞍部、山脊线、山谷线、山坡、 山脚等坡度及方向变化处。
ppt课件.
12
最大视距与碎部点的最大间距
测站点处,根据观测得碎部点水平角β,用量角器画出碎 部点的方向,然后在碎部点的方向上,按所测得距离定出 碎部点的位置。同法,展p绘pt课出件.其余各碎部点的位置。 23
1. 测站准备工作
(1)对中;
(2)整平;
(3)量仪器高i ;
(4)测竖盘指标差x( 了解仪器竖盘指 标差的大小,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竖盘指 标差的改正);
向右量8.52m,即量
84.46
7 83.14
1.74cm
500
检查:用比例尺 量相邻点间距与 实测比较,其差 值不应超过 0.3mm×M
(M测图比例尺分母)
450
8 83.74
9
400 80.86
500 550
6 82.76
600 650
ppt课件.
3 78.26
4 81.58
5 83.83
700 750
ppt课件.
9
准备完毕
ppt课件.
10
经纬仪测绘法
• 1.碎部点的选择 • 2.经纬仪测绘法实施步骤 • 3.地形的绘制 • 4.地貌的绘制 • 5.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
ppt课件.
11
碎部点的选取
碎部测量: 要把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 关键在于测定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的位置。 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统称碎部点。测定碎部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称碎部测量。
地形图测绘及应用—地形图基本知识(工程测量课件)

为便于判读,从高程基准面起算,每隔四条(或五条)首曲线加 粗表示的一种等高线。
间曲线【半距等高线】
按½ 固定等高距表示的等高线。
助曲线【¼距等高线】
按¼ 固定等高距表示的等高线。
4 典型地貌及其等高线
山丘与洼地 山脊与山谷 鞍部 陡崖、陡坎 悬崖
典型地貌及其等高线
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
面状地物
面状符号【不依比例尺符号】
✓ 轮廓大的地物,能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 ✓ 用实线或点线 表示地物轮廓,用 符号 表示地物类型。
3 注记
注记
注记
地理名称 注记 说明 注记 数字 注记
总结
地物符号分类
点状符号【不依比例尺符号】 线状符号【半依比例尺符号】 面状符号【不依比例尺符号】
地形图精度
地形图上0.1mm的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比例尺精度 = 0.1mm÷比例尺 = 0.1mm×比例尺分母 = 0.1M (mm)
大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
1 : 500 1 : 1 000 1 : 2 000 1 : 5 000
比例尺精度(mm)
50
100
200
500
2 地形图精度应用
✓ 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山谷
✓ 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典型地貌及其等高线
鞍部
✓ 山脊上相邻两山顶间形如马鞍状的低凹部分。
等高线 特征
✓ 由两组相对的山脊和 山谷的等高线组成,
形如两组双曲线簇。
典型地貌及其等高线
悬崖
✓ 陡崖的上部向前突出,中间凹进去。
等高线 特征
✓ 突出部位的等高线与 凹进部位的等高线彼此相交,
地形图测绘(培训)

大比例尺全野外数字化碎部测图与常见问题一基本知识(一)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或编绘的方法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图式符号以正射投影方法绘制在图纸上,这种既表示出地物的平面位置、几何形状及大小,又表示出地貌起伏形态的图。
(二)地形图的主要内容1.测量控制点。
2.地物要素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等。
3.地貌要素包括等高线、示坡线、高程注记点、陡坎、斜坡、陡崖、滑坡、冲沟、地裂缝、岩溶漏斗、独立石、溶洞、石堆、石垄、土堆、坑穴、土质等。
4.境界5.植被6.注记(三)等高线1.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亦可形象地表述为:地球表面被以等高距设定的不同高度的水平面所截,截面线以一定的比例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具体分为:(1)首曲线---从高程基准面起算,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2)计曲线---从高程基准面起算,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一条的等高线,又称加粗等高线(从0米高程起算,基本等高距的5的倍数)。
(3)间曲线---按1/2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又称半距等高线。
(表示局部地貌时使用,可不闭合)。
2.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但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本幅图内不能闭合,则在相邻图幅内闭合。
(绘制等高线时,在遇到建筑物及陡坎、斜坡、堤坝、双线道路、双线沟渠、河流时,绘到上述符号边沿中断,其他情况下一般不能中断)。
(3)等高线除在陡坎、陡崖处之外,不能重合、相交。
(4)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特征线成正交。
(5)同一幅图内,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地面坡度越缓。
(四)示坡线是指示斜坡降落方向的短线。
它与等高线垂直相交,应在谷底、鞍部、山头及斜坡方向不易判读的地方和凹地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上绘出。
(五)典型地貌的名称地貌是指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形态,是地形图要表示的重要信息之一。
《地形图测绘》课件

信息化数据管理
建立地形图测绘数据库, 实现地形数据的信息化存 储、查询和更新。
信息化数据共享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地形图 测绘数据的共享,提高数 据利用效率和地图更新速 度。
实时动态地形图测绘技术
实时动态监测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实时数据处理技术, 实现地形数据的实时获取 和更新。
动态地图服务
提供实时动态地图服务, 满足用户对地图数据实时 性的需求。
础设施。
土地利用
通过地形图测绘,可以了解土地 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为土地
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城市设计
地形图测绘提供的高程数据可以 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城市设计
,如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资源调查
地形图测绘是土地资源调查的基 础,通过地形图测绘可以了解土 地资源的分布、类型、面积等信 息。
无人机地形图测绘技术
无人机地形图测绘技术是 一种新型的地形图测绘方 法,具有操作简便、精度 高、速度快等优点。
无人机地形图测绘技术能 够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 据,为地形图测绘提供更 加准确的基础数据。
无人机地形图测绘技术还 能够适应复杂地形和危险 区域的地形图测绘任务。
遥感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提供基础数据。
现代地形图测绘技术
GPS测量
GPS测量是一种基于全球卫星定 位系统的地形图测绘方法,具有 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
点。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是一种基于摄影技术 的地形图测绘方法,通过摄影和测 图软件相结合,能够获取高精度的 地形图数据。
激光雷达测量
激光雷达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地形 图测绘方法,通过激光雷达和测图 软件相结合,能够获取高精度的地 形图数据。
地形图测绘(工程测量课件)

2)全站仪的数据采集
1
建立文件
(1) 准备工作
2
将已知控制点输入到文件
3 测量前的设置
(2)测站定向
①在已知点上将 全站仪对中、整平, 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
②测站定向。
(3)数据采集。
①检查。首先实测定向点坐标,然后检查定向点 坐标的测量值与理论值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按“是 (F3)”键。
②数据采集。执行“前视/侧视(F3)” →“测 量(F3)”→“坐标(F3)”→“记录存储(F3)” 命令重复采集其他碎部点。在采集过程中,如棱镜高 发生变化,需重新输入棱镜高,否则可按F4键,同前。
1)全站仪数据采集的通用方法
(1)准备工作。 ①建立文件(项目、任务)。 ②将已知控制点数据输入到文件。已知的控制点数据可以通过手
工键入,也可以通过通信方法传输至全站仪新建的文件中。因此, 此过程可以在室内完成。
(2)测站的定向与检查。
①仪器对中与整平。在已知点上整平全站仪,对中偏差 应小于3 mm
3 .直角坐标法 用卷尺量出x、y,来 确定碎部点。适用于靠近控 制点的连线,垂距y较短的 情况。
4. 距离交会法 测定已知点至碎部点的距 离来确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 已知点不一定是测站点, 可能是测定位置的碎部点。
野外数据的采集 数字化测图概述
广义的数字化测图包括:利用全站仪或GPS RTK(全球定位系统的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 术)等测量仪器进行的野外数字化测图;利用手扶 跟踪数字化仪或扫描数字化仪将纸质地形图数字化; 利用航空摄影相片或遥感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等技 术。在实际应用中,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主要是指 利用全站仪或GPS RTK等工具进行野外采集并在 室内成图,即野外数字化测图。
《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

二、课程培养目标三、课程任务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环节设计............................................................................................课堂课教学环节: .....................................................................................实训课教学环节: .....................................................................................实习课教学环节: .....................................................................................学生成绩考核环节:..................................................................................课外学习生活的安排:...............................................................................3、教学顺序和课时安排 ..................................................................................五、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第一章测量基础知识●本章概述....................................................................................................第一节测量学概述 ..........................................................................................1.1单元小结 .................................................................................................第二节测量基准面和测量坐标系........................................................................三、本节课的单元小结....................................................................................第二章水准测量 .............................................................................................《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教案(90h)主讲人:朴世一序言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工程测量》是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园林工程、林业技术等专业的专业技能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章工程测量与权属测绘
3.1 工程测量概要
3.2 工程控制网建立
3.3 工程地形图测绘(本讲内容)
3.4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测量
3.5 线路与桥梁、水利、市政工程测量
3.6 矿山与隧道工程测量
3.7 地下管线测量
3.8 工程竣工测量
3.9 变形与形变监测
3.10 精密工程测量
3.3 工程地形图测绘
知识点1 概述
(一)地形测量与地形图
地形测量指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将地物、地貌及其他地理要素记录在载体上的测量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指按一定程序和方法,用符号、注记及等高线表示地物、地貌及其他地理要素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工程地形图测绘一般采用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等作为技术标准。
(二)地形测量工程应用
1.线划地形图应用
量测点的坐标、高程,量测点与点间的距离、方位角、坡度,按一定方向绘制断面图、剖面图,图上设计坡度线,确定汇水面积,计算水库容量,根据等高线平整场地,计算挖、填土石方量等。
2.数字高程模型应用
(三)工程地形图测绘过程
(1)踏勘与设计。
在踏勘的基础上编制技术设计书、生产实施方案。
(2)图根控制测量。
在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联测图根控制点(简称图根点)。
(3)地形碎部测量。
利用图根点测量地形碎部点(简称碎部点)的位置、高程及其属性数据。
(4)地形图绘制。
根据碎部测量获得的地形数据编绘地形图。
知识点2 工程地形图测绘方案设计
(一)测图比例尺选择
(二)基本等高距选择
(三)地形图精度指标
1.平面精度
工程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城镇建筑区和工矿区不应超过图上0.6mm,一般地区不应超过图上0.8mm,水域不应超过图上1.5mm.隐蔽或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可放宽50%。
2.高程精度
工程地形图上,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根据地形类别确定,具体要求见表。
隐蔽或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可放宽50%。
当作业困难、水深大于20m或工程精度要求不高时,水域测图可放宽一倍。
知识点3 工程地形图测绘
(一)地形图测绘方法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可分为模拟法和数字法两种,每种方法又包括地面测图方法和摄影测量与遥感测图方法。
传统地形图测绘主要采用模拟法,如平板仪测图、小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等地面测图方法,以及综合法测图、微分法测图、全能法测图等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目前,地形图测绘主要采用数字法,常用全站仪测图、gps实时动态(gps-rtk)测图的数字地面测图(亦称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以及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测图方法等。
(二)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测图控制点。
图根控制在基本控制网下加密,一般不超过两次附合。
图根平面控制常采用图根导线、gps-rtk等方法施测;图根高程控制通常采用图根水准、图根三角高程导线等方法施测。
图根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所选基本等高距的1/10。
(三)碎部
测量与绘图
知识点4 水下地形图测绘
(一)水下地形测量及其特点
与陆地地形测量相比,水下地形测量具有如下特点:
(1)水下地形的平面位置与高程一般使用不同的仪器,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测定;
(2)测量工作一般在运动载体上进行,重复观测几乎不可能;
(3)水下地形不可见,难以找到地形特征点,只能用测深线法或散点法均匀布设测点;
(4)水下地形要素比较单一,一般只用等高线表示水底地貌即可。
(二)水下地形图测绘方法
水下地形图与海图的测绘方法基本一致,二者的主要区别为:水下地形图的竖向基准为高程基准面,采用等高线表示水体底面地形;而海图的竖向基准为深度基准面,采用等深线表示水体底面地形;
水下地形图测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定位、测深、绘图等。
定位方法主要包括无线电定位、全站仪定位、gps定位、水下声学定位等。
目前,主要采用gps定位方法。
测深方法主要包括测深杆和测深锤测深、回声测深仪测深、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测深等。
目前,主要采用回声测深仪或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方法。
知识点5 质量控制与成果归档
(一)地形图质量检验
(1)检验样本以幅为单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抽取;
(2)成果质量元素包括数学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地理精度、整饰质量、附件质量。
其中,数学精度包括数学基础、平面精度、高程精度三个质量子元素;
(3)成果检验方法包括比对分析、核查分析、实地检查、实地检测等方法。
(二)地形图成果归档
工程地形图成果的整理归档一般应包括:①技术设计书(有项目设计书的也应包括项目设计书);②测图控制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控制点平差计算成果表;③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④输出的地形图;⑤产品检查报告、产品验收报告、技术总结报告。
某丘陵地区1:1000地形测图基本等高距确定为1m,那么,图根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m。
a. ±0.10
b. ±0.15 c.±0.20 d. ±0.25
答案:a
【解析】根据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5.2.1条的规定,图根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10。
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时,图根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mm。
a.±0.1 b. ±0.2 c. ±0.3 d. ±0.5
答案:a
【解析】根据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5.2.1条的规定,图根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
地形测图时,图根水准测量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的精度。
a.等外水准点 b.一级导线点
c.四等水准点 d.三等水准点
答案:c
【解析】根据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5.2.13条的规定,图根水准测量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高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