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中2009届高三物理晚训试卷200903016

合集下载

2009年高三二模物理检测卷

2009年高三二模物理检测卷

2009学年高三二模物理检测卷一 单项选择题(共5道,每小题6分,共30分)1、一负电荷从电场中A 点由静止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它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甲所示,则两点A 、B 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图乙中的( )2已知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半径为r ,公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由此不能求出( )A .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B .地球的质量C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角速度D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线速度 3.图为某质点所受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各段时间内合力方向均 在一直线上且大小相同,设质点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判定…( ) A 、质点向前运动,再返回原处停止 B 、质点不断地往复运动 C 、质点始终向前运动 D 、t=1s 时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零4.在高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石子,当它的速度由水平变化为与水平成θ角的过程中,石子的水平方向位移是( ).A .20sin v g θB .20cos v g θC .20tan v g θD .20v ctg gθ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 1和L 2原来正常发光,在两灯泡突然熄灭后,用电压测得cd 间的电压比正常发光时反而增高.则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 、ad 段电路断路 B 、cd 段电路断路 C 、bc 段电路短路 D 、电源发生短路 二 不定项选择题(共5道,每小题6分,共30分)6.某物体以3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5s 内物体的 (A )路程为65m (B )位移大小为25m ,方向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 ,方向向上7.如图所示,质量m 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 、Q 。

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T 1,Ⅱ中拉力大小T 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a 应是A 、若断Ⅰ,则a= gsin θB 、若断Ⅱ,则a=g ,竖直向上C 、若断Ⅰ,则a=mT 1,方向沿Ⅰ的延长线 D 、若断Ⅱ,则a=mT 2,方向水平向左 8、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 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A.机械能增加B.电势能增加C .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D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9、有一种大型游戏器械,它是一个圆筒型容器,筒壁坚直,游客进入容器后靠筒壁站立,当圆筒开始转动后,转速加快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板塌落,游客发现自己没有落下去,这是因为A .游客处于超重状态B .游客处于失重状态C .游客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D .筒壁对游客的支持力等于重力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变阻器R 3的滑动触头P 向a 端移动时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三 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5题60分)11.一个质量为3kg 的物体,在0~4s 内受到水平力F 的作用,在4~10s 内仅受摩擦力作用而停止,其v-t 图线如图7所示。

武汉市200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考理综物理部分

武汉市200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考理综物理部分

武汉市200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09.2.13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小题6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CD ) A 、古人钻木取火 B 、用火炉把水烧开 C 、用打气筒打气,筒壁变热D 、瓶内的高压气体将瓶塞冲开,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14、ACD 【解析】考查热学知识,改变内能的方式。

古人钻木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使其达到燃点从而取火,A 对;用火炉烧开水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B 错;用打气筒打气时主要是人对气筒中的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筒壁温度也升高,当然也有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带来热量,C 对;瓶内的高压气体将瓶塞冲开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瞬间温度降低,D 对。

15、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的核互为镜像核,例如32He 是31H 的镜像核,同样31H 也是32He 的镜像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 、137N 和136C 互为镜像核 B 、157N 和168O 互为镜像核C 、核反应23411120H H He n +→+是α衰变D 、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氚核(31H )时一定放出能量15、AD 考查原子物理知识。

13 7N 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6,136C 的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依题意13 7N 和13 6C 互为镜像核,A 对;15 7N 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168O 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8,B 错;对C 选项中的核反应为轻核的聚变反应,C 错;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为氚核时为聚变反应,质量亏损,反应中一定放出能量,D 对。

16、下图是甲、乙两个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以向右的方向作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正方向,从t=0时刻起,当甲第一次到达右方最大位移处时(D ) A 、乙在平衡位置的左方,正向右运动 B 、乙在平衡位置的左方,正向左运动 C 、乙在平衡位置的右方,正向右运动D 、乙在平衡位置的右方,正向左运动16、D 考查单摆运动规律。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物理第一次联考试卷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物理第一次联考试卷

湖北省部分要点中学2009 届高三物理第一次联考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命题学校:武汉二中考试时间: 2008 年 11 月武钢三中 武汉三中14 日上午:9: 00—— 11: 30命题教师:刘胜明 刘道新 胡玉14、对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卫星,下边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已知它的质量为 1.24 吨,若其增为2.48 吨,则轨道半径将变成本来的2 倍B .它的运动速度比“神舟七号”飞船的运转速度小C .它能够经过北京的正上方,因此我们能用它来转播电视D .已知它距地面上高度约为地球半径 5.6 倍,因此其向心加快度约为其下方地面上重力加快度的 1/4315、分子间除碰撞外没有其余互相作使劲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现有必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假如它与外界没有热互换,当气体分子的均匀动能增大时,则A .气体对外界做功B .气体的温度必定高升C .气体的压强必定增大D .气体分子的均匀距离增大16、如下图为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绳上流传时某时辰的波20 y/cmv 2形图,质点 M 的均衡地点为 x = 0.2m 。

则以下说法中正v1确的是A .这两列波发生干预现象,且质点 M 的振动一直增强B .由图示时辰开始,再经过1甲波周期, M 将位于波峰-0.5 -0.3-0.1O0.1 0.3 0.5 x/m4甲波M乙波C .甲波的速度 v 与乙波的速度v 同样大12D .因波的周期未知,故两列波波速的大小没法比较-2017、水平传递带以速度v 匀速运动,现将一小工件轻轻放到传递带上,它将在传递带上滑动一段时间后才与传递带保持相对静止。

设工件的质量为 m ,它与传递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这相对滑动过程中A .传递带对工件做的功为1 mv21 2 B .产生的内能为 mv 22C .传递带战胜摩擦力做的功为1 D .传递带作用于工件的冲量等于mvmv 2218、如下图的代理如可将声音幸亏转变成电信号。

该电路中右边金属板b固定不动,左边是能在声波驱动下沿着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 a , a 、 b 构成了一个电容器,且经过导线与稳压电源正、负极 Sab相接。

湖北武汉二中2009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周练试卷24A(综合)

湖北武汉二中2009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周练试卷24A(综合)

武汉二中2009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周练试卷24A (综合)20090118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关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B .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一个半衰期有5个发生了衰变C .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 .原子核中任一个核子只与相邻核子间有很强的核力作用2、下列关于能量转化或转移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能量守恒的过程都能自发地发生 B .摩擦生热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C .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致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D .能的转化过程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会发生能源危机3、硅光电池作为电源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灯塔和无人气象站等,高速公路上安装的“电子眼”通常也采用硅光电池供电。

硅光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a 、b 是硅光电池的两个电极,P 、N 是两块硅半导体,E 区是两块半导体自发形成的匀强电场区,P 的上表面镀有一层增透膜。

光照射到半导体P 上,使P 内受原子束缚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经E 区电场加速到达半导体N ,从而产生电动势,形成电流。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 区匀强电场的方向由P 指向N B .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P 指向N C .a 电极为电池的正极 D .硅光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4、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静止在地面的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

对于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向心力指向地心B .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C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D .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5、如图所示,1、2、3……10各点之间的距离均是1m ,当t =0时,点1开始向上振动,t =0.1s 时点1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而振动向右传播至点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波的频率是2.5Hz ,波的传播速度是30m/sB .t =0.2s 时,点3位于平衡位置下方最大位移处C .t =0.45s 时波恰好传播到点10D .波传播到点10时,点1的位移大小正好是振幅的一半6左端与竖直墙壁接触,现打开贮气瓶右端的阀门,气体以速度v 向外喷出,喷口面积为S ,气体密度为ρ,则气体刚喷出时钢瓶左端对竖直墙壁的作用力大小为:A .B . C. D .vS ρ2v S ρ212vSρ2v S ρ7、如图所示,D 是斜面AC 的中点,AD 段和DC 段分别由两种不同的材料构成。

湖北省200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1)(力学部分为主)

湖北省200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1)(力学部分为主)

200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1)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面列举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成功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D .胡克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的弹力都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2.如图所示,小物体A 沿高为h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 o 从顶端滑到底端,而相同的物体B 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同等高度处竖直上抛,则( )A .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B .从开始至落地,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C .两物体落地时的动能相同D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3.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 、b 两点相距4.42 m 。

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

从图示可知( ) A .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 B .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C .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 m/sD .a 点一定比b 点距波源近4.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 取10m/s 2):(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为3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5.如图所示,水平面B 点以左是光滑的,B 点以右是粗糙的,质量为M 和m 的两个小物块,在B 点以左的光滑水平面上相距L ,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

它们先后进入表面粗糙的水平面后,最后停止运动。

它们与粗糙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静止后两个质点的距离为s ,则有( ) A .若, M m s L >> B .若, M m s L == C .若, M m s L <> D .无论M 、m 取何值,都是s=0 6.我国发射的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周期约为90min ,如果把它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飞船的运动和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相比,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飞船的轨道半径大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B.飞船的运行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C.飞船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飞船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7.A 、B 、C 三个物体通过细线和光滑的滑轮相连,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C 是一箱砂子,砂子和箱的重力都等于G ,动滑轮的质量不计.现打开箱子下端开口,使砂子均匀流出,经过时间t 0砂子流完,则图乙中能表示在此过程中桌面对物体B 的摩擦力f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8.如图所示为推行节水工程的转动喷水“龙头”,“龙头”距地面高为h ,其喷灌半径可达10h ,每分钟喷出水的质量为m ,所用的水从地下H 深的井里抽取,设水以相同的速率喷出,水泵的效率为η,不计空气阻力。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测试卷doc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测试卷doc

保密★启用前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测试卷命题学校:武钢三中武汉三中武汉六中 命题教师:程涛 刘建国 王京良考试时间:2009年1月6日上午9:00一11:3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6 Na -23 Mg -24 AI -27 Ca -40 Fe -56第Ⅰ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4B 或5B 铅笔准确涂写在 答题卡上,同时将第II 卷答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4B 或5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以下是两个核反应方程:,其中a ,b 为一个或多个粒子。

关于上述两个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为n 1010,反应①不是裂变 B .a 为n 1011,反应①是裂变 C .b 为H 31.反应②不是聚变 D .b 为He 42,反应②是聚变15.教室里的日光灯管发出柔和的白光。

关于该白光产生机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白光是由灯管内灯丝导电而产生的B .该白光是由灯管内气体导电而产生的C .该白光是由灯管内壁荧光物质外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D .该白光是由灯管内壁荧光物质内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16.关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和“风云二号”气象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都只能运行在地球赤道上空B .“神舟七号”具有更大的加速度C .“风云二号”具有更大的速度D .“风云二号”具有更长的运行周期17.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逐渐减小,经时间t 物体的速度变为v ,则物体在t 时间内的位移s 。

2009届武汉二中高三理科综合周练试卷01物理部分200903...

2009届武汉二中高三理科综合周练试卷01物理部分200903...
同样,小球从h3到h4,可得: ………2分
小球从h4到h5,可得:h5= (1-cot)h4………2分
联立可得小球第二次返回左轨道,并达到最高点的高度: ………2分
根据题意知: ………2分
解得: = =0.155………2分
25、解:(1)设木板、木块向右运动中,弹簧被压缩最短时,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1,弹簧弹势能为Ep1。
(1)在图2中,速度最大的雾滴所留的痕迹是点,该点到标志线的距离为cm。
(2)如果不计雾滴所受的空气阻力,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2.1rad/s,则该喷枪喷出的油漆雾滴速度的最大值为m/s;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该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Ⅰ.若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来测量一只标有“10V,5W”的灯泡的电阻,则其读数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Ω。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qvB=m ………2分
所以:v= ………2分
方法二:利用电偏转
使质子流垂直一于电场方向进入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区。必须设定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不同速率的质子流将沿不同的轨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必须测定粒子沿初速度方向运动的距离d和沿电场方向偏移的距离y。
粒子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vt………1分
D.电流为I1时,小灯泡的电阻R=△U/△I
Ⅲ.现有电压恒为100V的电源,一根电阻值R=100Ω,长为1m的均匀电阻丝(其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要求利用分压电路从电阻丝上获取电能,使该灯炮正常工作。
①在右面方框中完成所需电路;
②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选填:“0~0.6A”或“0~3A”)
灯正常工作时,与其并联的电阻丝长度为m(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沿电场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y= at2………1分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周练试卷21A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周练试卷21A

武汉二中2009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周练试卷21A(电磁感应)2008122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是研究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的两种电路图。

下列关于自感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做左图实验中接通电路时线圈L中出现了从左向右的自感电流B.在做左图实验中断开电路时线圈L没有产生自感电动势C.在做右图实验中断开电路时灯泡A一定会闪亮一下D.线圈自感系数越大、电流变化越快,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越大2、上右图是日光灯的电路图和启动器的构造图。

日光灯主要是由灯管、镇流器和启动器组成的,镇流器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

为了便于启动,常在启动器的两极并上一纸质电容器C。

某教室的一盏日光灯总是出现灯管两端亮而中间不亮的情况,经检查,灯管是好的,电压正常,镇流器无故障,其原因可能是:A.启动器两脚与启动器座接触不良B.电容器C断路C.电容器C击穿而短路D.镇流器自感系数L太大3、如图甲所示,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根绝缘的长直导线,可以自由移动的矩形导线框abcd靠近长直导线静止放在桌面上。

当长直导线中的电流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时(图甲中电流所示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在t2时刻,线框内没有电流,线框不受力B.t1到t2时间内,线框内电流的方向为abcdaC.t1到t2时问内,线框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t1到t2时间内,线框克服磁场力做功4、一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如图所示,并与一金属环连接,金属环处在竖直平面内,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当金属环以水平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时,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场强度为:A.0 B.大小为Bv,方向向上C.大小为Bv,方向向下D.无法确定:R2=2:1,且是粗细相同,5、如图所示,圆环a和b的半径之比R用同样材料的导线构成,连接两环的导线电阻不计,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以恒定的变化率变化,那么,当只有a环置于磁场中与只有b环置于磁场中两种情况下,A、B两点的电势差之比:A.1:1 B.2:1 C.3:1 D.4:16、在无线电仪器中,常需要在距离较近处安装两个线圈,并要求当一个线圈中有电流变化时,对另一个线圈中的电流的影响尽可能小,则下图中两个线圈的安装位置最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一矩形线框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进入只有一条水平边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进入磁场后上升一段高度又落下离开磁场,运动中线框只受重力和磁场力,线框在向上、向下经过图中1、2位置时的速率按时间顺序依次为v 1、v 2、v 3和v 4,则可以确定:A .v 1>v 2B .v 2<v 3C .v 3<v 4D .v 4<v 18、如图所示,一个长方形的金属线框电阻为R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界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二中2009届高三物理晚训试卷2009030161、一人骑车向东,他看到插在车把上的小旗,随风向正南方向飘动,于是他判断风来自:C A .正北 B 北偏东 C .北偏西 D .正南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弹簧水平连接一斜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一玩具遥控小车,放在斜面上,系统静止不动。

用遥控启动小车,小车沿斜面加速上升,则:BD A .系统静止时弹簧压缩 B .小车加速时弹簧伸长 C .小车加速时弹簧压缩D .小车加速时可将弹簧换成细绳3、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实验时,用宇宙飞船(质量m )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质量x m ,发动机已熄火),如图所示,接触以后,推力为F ,开动时间t ∆,测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推进器的平均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是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 .推力F 越大,t v ∆∆就越大,且tv ∆∆与F 成正比 B .推力F 通过飞船m 传递给了火箭x m ,所以m 对x m 的弹力大小应为FC .火箭质量x m 应为v tF ∆∆D .火箭质量x m 应为m vtF -∆∆ 4、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竖直环内一次又一次地做圆周运动,当它第n 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7m/s ,第n +1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5m/s ,则小球第n +2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的速度v 一定满足:C A .等于3m /s B .等于lm /s C .大于1m /s D .小于lm /s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 处自由释放,压上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ox ,则小球的速度平方v 2随坐标x 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其中OA 段为直线,AB 段是与OA 相切于A 点的曲线,BC 是平滑的曲线。

关于A 、B 、C 各点对应的位置坐标x A 、x B 、x C 及加速度a A 、a B 、a C 的判断正确的是:AC A .,A A x h a g == B .,0B B x h a ==C .,0B B mg x h a k =+=D .,C C mg x h a g k =+> 6、海平面上走势准确的摆钟,搬到山上去,结果一天内相差3分钟,则山高与地球半径之比为:A A .3:1440 B .3:4380 C .437:1440 D .3:4377 7、如图所示,用一绝热汽缸和绝热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上连一轻弹簧,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开始时升降机静止不动,当升降机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且汽缸相对升降机静止下来时,与原来升降机静止相比,变大的量是:ACDA .气体压强B .气体体积C .弹簧的弹性势能D .气体的内能 8、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斜面,斜面上有一带电金属块沿斜面滑下。

已知在金属块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12J ,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8.0J ,重力做功24J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CA .金属块带正电荷B .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0JC .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12JD .金属块的电势能减少4.0J 9、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的内阻r >R 2,电阻R 1的阻值小于滑动变阻器R 0的最大阻值。

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臂P 由变阻器的右端向左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D A .V 1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V 2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B .R 2 上消耗的功率先变小后变大C .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变小后变大D .A 1的示数不断减小,A 2的示数不断变大10、如图所示,每米电阻为l Ω的一段导线被弯成半径r =lm 的三段圆弧组成闭合回路,每段圆弧都是1/4圆周,位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不同平面内,ab 曲段位于xoy 平面内,bc 段位于yoz 平面内,ca 段位于zox 平面内。

空间内存在着一个沿+x 轴方向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B t =0.7+0.6t (T )。

则:AA .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大小是0.1A ,方向是a→c→b→aB .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大小是0.1A ,方向是a→b→c→aC .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大小是20πA ,方向是a→c→b→a D .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大小是20πA ,方向是a→b→c→a11、(1)如图所示,40公斤的女孩骑自行车带30公斤的男孩,行驶速度2.5m/s 。

在行驶中,男孩要从车上下来。

①他知道如果直接跳下来,他可能会摔跤,为什么?所以他下来时用力往前推自行车,这样他下车时水平速度是0。

②计算男孩下车时女孩和自行车的速度。

③计算自行车和两个孩子整个系统的动能在男孩下车前后的值。

如有不同,请解释。

(2)如图所示,长度为L 的轻杆上端连着一质量为m 的体积可忽略的小重物B ,杆的下端用铰链固接于水平面上的A 点。

同时,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立方体C 恰与B 接触,立方体C 的质量为M 。

今做微小的扰动,使杆向右倾倒,设B 与C 、C 与水平面间均无摩擦,而B 与C 刚脱离接触的瞬间,杆与地面夹角恰好为π/6。

求B 与C 的质量之比m /M 。

11、(1)解:①如果直接跳下来,人具有和自行车相同的速度,脚着地后,脚的速度为零,由于惯性,上身继续向前倾斜,因此他可能会摔跤。

②男孩下车前后,对整体由动量守恒定理有: v m m v m m m )()(210321+=++ v =4m/s③男孩下车前系统的动能:J v m m m E K 250)(2120321=++=男孩下车后系统的动能J v m m E K400)(21221=+=' 男孩下车时用力向前推自行车,对系统做了正功,使系统的动能增加了150焦耳。

(2)解:根据题意,当B 与C 刚脱离接触的瞬间,C 的水平速度达到最大,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即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为零。

由于小球此时仅受重力和杆子作用力,而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杆子的作用力必为零。

列以下方程:Lm v m g 2sin =θθsin v v x =x c v v =22)sin 1(22CMv mv mgL +=-θ解以上各式得:4/1/=M m12、如左图所示,高空滑索是一项勇敢者的游戏,如果一个质量为70kg 的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倾角为θ=30º的足够长的钢索上在重力作用下运动。

问:(g =10m/s 2)(1)假设轻质滑环与钢索没有摩擦,请简要说明悬绳与钢索垂直的道理(如中图),并求出人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2)假设轻质滑环与钢索有摩擦而使滑环和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简要说明悬绳呈竖直方向的道理(如右图),并求出此时滑环与钢索间的动摩擦因数;(3)在(1)情景中,己知悬绳长1m ,最大承受力为7800N ,当人运动的速度达到l 0m/s 时,滑环突然卡死,通过计算回答悬绳是否会被拉断?13、如图所示,一轻绳绕过两个轻质光滑小定滑轮O 1、O 2,一端与一小球连接,另一端与套在足够长的光滑固定直杆上的小物块连接,小球与小物块的质量均为m ,直杆与两定滑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60°,直杆上C 点与两定滑轮均在同一高度,C 点到定滑轮O 1的距离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小球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体相碰。

将小物块从C 点由静止释放,试求:(1)小球下降到最低点时,小物块的机械能(取C 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 (2)小物块能下滑的最大距离;(3)小物块在下滑距离为L 时的速度大小。

13、解:小球、小物块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

(1)小球下降到最低点时速度为0,设此时小物块的机械能为E 1 。

E 1=mg (L -L sin θ)=mgL (1- 3 /2)(2)设小物块能下滑的最大距离为s m ,此时小球、小物块速度为0,小球上升高度为h 。

mgs m 而:h =(s m -L cos θ)2+L 2sin 2θ-L 代入解得:4(13)m s L =+(3)设小物块下滑距离为L 时的速度大小为v 1,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 2,则: v 2=v 1 cos θmgL sin θ=12 mv 12+12 mv 22解得:v 1=20 3 gL514、如图所示,质量为m =0.4kg 的滑块,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 点由静止开始向B 点运动,到达B 点时撤去外力F ,滑块随即冲上半径为 R =0.4m 的1/4光滑圆弧面小车,小车立即沿光滑的水平面PQ 运动。

设开始时平面AB 与圆弧CD 相切,A 、B 、C 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令AB 连线为x 轴,A 为坐标原点,且AB =d =0.64m ,滑块关系为 1.6/p xkg m s =⋅,小在AB 面上运动时,其动量随位移变化车质量M =3.6kg ,不计能量损失,g 取10m/s 2。

求:(1)滑块受到的水平推力F ;滑块到达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2)滑块第二次通过C 点时,小车与滑块的速度;(3)滑块从D 点滑出后再返回D 点这一过程中,小车移动的距离。

15、如图所示,在两个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

在两板之间及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足够大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B 。

现有21H 、42He 两个带电粒子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分别从左端以水平速度射入两平行板之间,恰好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射入点相距22mEd eB,已知e 为元电荷的电荷量,m 为质量子质量,21H 、42He 的质量分别为2m 、4m ,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作用力。

要使两粒子离开平行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后能够相遇,求两粒子射入平行板的时间差△t 。

(如需作图辅助解题,请将图一并画出)16、如图所示, 真空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在-l ≤X ≤0的区域存在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Ⅳ象限中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圆形匀强磁场。

一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不计重力)在电压为U 的电场中从静止加速后,沿x 轴方向进入匀强电场。

若电子在y 轴上的M 点进入第Ⅳ象限时,速度方向与y 轴负方向成60°角,且经过磁场后能从N 点垂直穿过x 轴。

试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E ; (2)电子经过M 点的速度大小v ; (3)圆形磁场的最小半径r 。

18、解:设电子加速后速度为1v ,则:2112eU mv = 因电子作类平抛运动,由速度关系图可知:01tan 60yv v = y eE v t m =1l t v =联立,得:E =1sin 60v v =解得:v =电子进入匀强磁场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磁场区域最小,轨道半径:mv R eB=磁场区域最小半径:0sin 60r R =解得:r =1vy v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