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2.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课件 新人教必修2

高中语文《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课件 新人教必修2

诗人塑造的抒情主人公 是男子还是女子? 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
涉江 采芙蓉 环顾望乡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62022/1/16January 16,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62022/1/162022/1/161/16/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62022/1/16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 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忧同长还所采兰涉涉 伤心路顾思之泽江江 以而漫望在欲多采采 终离浩旧远遗芳芙芙 老居浩乡道谁草蓉蓉 。,。,。?。,
忧同长还所采兰涉涉 伤心路顾思之泽江江
采 芙 蓉 。,。,。?。,
采莲的热闹场面。
折芳馨兮遗 所思
思念心上人的痛苦
不思量 自难忘
有情人彼此挂怀
天地之间一 声幽叹
离居终老之苦
忧同

伤心

以而

终离

老居

。,。,。?。,
怀乡
思夫

第07课 《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2)(共32张PPT)

第07课 《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2)(共32张PPT)

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 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 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 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 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 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 清幽的意境。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 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 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 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 好。
“悬想法”的写法又有两种表现形式:
1、将写自己与写对方相结合,相互生发,相 互映衬。2、通篇纯从设想对方来展开艺术构 思,宛转曲达。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前两句直抒胸臆,以漂泊异乡的孤独落寞反衬佳节思亲的焦灼、深挚。三 四句诗人跨越时空,对面落笔,不写自己,而写兄弟,想象故乡兄弟们因 佳节缺少一人未能完全团聚而遗憾,其实这也正是诗人自己的遗憾;故乡 的兄弟思念自己,也正是诗人自己渴念着故乡的兄弟们。这里的悬想,使 得普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曲折有致,也更为浓烈。
尽管千年前的那个采莲的人和被他思念的人 都早已消失了。但是,只要有人,只要有诗,只 要有四季的变换,在这世间就会存在着一种思慕 的情怀,永远也不会改变,永远也不会消失。
作业:
•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 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 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 道,努力加餐饭。

还顾望旧乡的人是 男子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悬想法) 虚写
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 同时显现的: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 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丽的 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 孤独凄清;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件

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怎样理解这种行为?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谊绵长,永志不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转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想念等感情,另
朗诵感知 归 园 田 居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迎——敬慕贤才
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诗人求贤若渴,可是贤才并没有来,作 者在此吐露的是求贤不得之忧。
• 第四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本为景物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愁思。 那么,本句有没有更深入的内涵呢?
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庆祝。
《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 对全诗在营建意境上有什么作用?
• 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幽静、高洁的感觉。屈 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 的品质。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建了 幽静高洁的意境。
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的主 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 明确: • ①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疑未定,彷徨不知何去
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期望。
• 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期望多纳贤才 ,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 天下的愿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参考课件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参考课件2
最后两句是强烈的抒情。
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 相守,只能“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令 人销魂!
《涉江采芙蓉》的艺术特点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问题探究:诗人塑 造的抒情主人公是 男子还是女子?谈 谈你的观点和依据。
涉江采芙蓉 还顾望旧乡
女子推己及 人的想象 游子,拟 “闺怨”诗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小组探究合作活动:
把《涉江采芙蓉》改编成电视散文
《 古 诗 十 九 首 》
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莲子”谐“怜子”,“怜” 是怜爱的意思,“清如水” 喻爱情的纯净。
用谐音双关,表达一个女子对 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 情的纯洁。
古 1、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 诗 2、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
“五言之冠冕”“一字千金”。
忧同

伤心

以而

终离

老居

。 , 。怀,乡 。思夫? 。采莲,
男女
心迢银月梨依湿一
怀 念 远
迢 清 夜
笺 小 字
步 棂 栊
花 飞 雪
依 归 燕
烟 翠 色
寸 相 思
临 江
, 浸 呢哝 人 , 话 朦 凝细 仙
词愁。不别重胧雨
里中 寐后逢 ,
觅。 ,又。



风 延伸阅读

游子思乡,闺人怨别,是生活亦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诗歌鉴赏
品读《涉江采芙蓉》里
的某个词语或诗句,感 受“一字千金”的魅力。
《涉江采芙蓉》赏析: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单元7《涉江采芙蓉》课件1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单元7《涉江采芙蓉》课件17张PPT

三、鉴赏品味
1、一、二句写的是一副怎样的景象?
2、三、四句一问一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3、五、六两句中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 的表达作用?
4、五、六句描写的有人认为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是 女子,你怎么看?本诗表达的是思妇怀远?还是游子 思乡怀人?
5、最后的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主人公有怎样的 “情”?
• 5、最后的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主人公有怎样的“情”? 痛苦、忧伤的心情。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
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 “忧伤”。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这首诗怎样诵读更有情味?试着读一读。
●女读: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男读: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表意境。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表现形式:常用“忆”、“想得”、“遥知”、
“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 一是将写自己与写对方 相结合,相互生发,相互映衬。二是通篇纯从设想对方 来展开艺术构思,宛转曲达。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千里之外的自己。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末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分析:“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
想象,借着妻子的担忧焦虑,衬托出当时自己身陷险境生死难卜的 处境;明明是自己对月思妻,反倒说成妻子对月忆夫,明明自己 挂念妻小,夜深不寐,却写妻子望月久立,雾湿云鬟,月寒玉臂。 如此,更显出他们夫妻深厚的爱,也显示出诗人对妻子独居孤村的 怜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PPT(共43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PPT(共43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9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9日星 期一2021/8/92021/8/92021/8/9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 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 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忧伤”
3.依景情,析手法;
❖“对写法”(妙设“悬想”的方式) :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 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 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 己。
3.依景情,析手法; 4.找意象,品意境。
1.读顺畅,通大意
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 草。 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 道。 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 渺。 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 老。
2.找诗眼,抓主旨;
⑴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 “诗眼”概括主旨。
一句吗?
❖“对写法”的方式: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
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 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 己。

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高中语文课件
保山一中高中同步教学课件
涉江采芙蓉 学.科.网 所有的故事 都开始在一条芳香的河边 涉江而过 芙蓉千朵
如果你是编剧,你会怎么演绎这个故事? (人物、情节、环境……)
时间 地点 环境
江水碧透,清波微漾,波光涟漪间是女子娇好的面容。只 是,泪光泛起涟漪。兰草幽幽,青草芬芳,女子身着一袭白衣漫 步于长满芙蓉的河滩。 ——付予欣 她的眼睛似那流水般清澈,眼眸却倒影着淡淡的涟漪。 ——包雨睿
佳人之花:指美丽的少女
沙扬娜拉一首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芙蓉、兰泽、芳草:高洁、பைடு நூலகம்幽 采、遗、思、还顾、望:孤单、忧愁、怅惘 同心而离居:
我把芙蓉放在水上 我的爱情写在水上 或许某日 在某个明媚的午后 让你 将那颗破碎的心拾起 或许某日 我已长眠地下 从此再没有芙蓉 只有灵魂满溢思念 轻吻你足下的湿土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望词四首 薛涛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拦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7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件26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7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件26张PPT
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 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 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 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4、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表达主人公痛苦忧伤的心情,还能 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相爱的人的 真挚深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 之切;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 之“忧伤”。
重难点: 1.学习通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的方法来
体会情感。(重点)
2.学习并掌握诗歌所使用的手法(难点)

①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梁

代萧统收 九
③“五言之冠冕”--刘勰《文 心雕龙》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④主要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
相思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 ①采用了对写法。 ②想象兄弟重阳登高、遍插茱萸时因感到少了客居在 外的自己而倍生思念之情。 ③将诗人思念兄弟的情感表达得更曲折。
表达技巧答题步骤:明手法+阐运用+析情感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 鉴赏诗歌中所用的手法
1、分析诗歌抒情方式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的采莲背景上,写独自
空白演思示念以爱乐人景的衬忧哀伤情。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次失望之余,无可奈 何到了极点,只好直抒 胸臆。
2、赏析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对写法
就是从对面写来,也叫主客移位。是古代思乡思 亲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 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想念自己 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忧同长还所采兰涉 伤心路顾思之泽江 以而漫望在欲多采 终离浩旧远遗芳芙 老居浩乡道谁草蓉 。,。,。?。,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涉 江 采 芙 蓉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 涉 江 采 芙 蓉 》 诗 意 图
诗歌赏析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 其目的是什么? 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抒情主
人公是男性,“涉江” 者和“环顾”者都是 男子,也有人认为抒 情主人公是女性, “涉江”者是女子, “还顾”者则是“所 思”的男子,你怎么 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延伸阅读
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 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 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 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 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 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 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的表达作用?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 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 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 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 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 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 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 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 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2、诗歌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 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这样理解“赠花”的行 为? 芙蓉,即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起首句, 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 亲朋,既有关怀、思念,也有表达了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和“兰泽”有什么 艺术作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 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新课导入
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 首》说:“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 金。”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 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 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 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 魅力。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知识导读
《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 选》,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 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 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是诗,约在魏 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 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所以《文选》的编 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为《古诗十九首》。 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 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 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 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这首诗有什么艺术特点? 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采莲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