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题库1-1-8

物理治疗学题库1-1-8

问题:

[单选]磁片或磁疗仪器的磁场强度,可以用一种仪器测量,这种仪器名称是

A.A.万能电表

B.B.交直流高斯特斯拉计

C.C.紫外分光光度计

D.D.示波器

E.E.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神经纤维生长速度每天平均为

A.A.1~2mm

B.B.2.5mm

C.C.3mm

D.D.3~4mm

E.E.4~5mm

问题:

[单选]不是超短波疗法的绝对禁忌证为

A.A.妇女月经期下腹部

B.B.使用足够剂量抗癌药物的癌症患者

C.C.带有人工心脏起搏器者

D.D.机体极度衰弱者

E.E.高热患者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1355301.html,/ 买二手房注意事项和手续

问题:

[单选]运动疗法的禁忌证

A.A.脑血管意外

B.B.截瘫

C.C.急性心肌梗死

D.D.颅脑外伤

E.E.严重衰弱病人

问题:

[多选]磁场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A.A.消炎

B.B.消肿

C.C.镇痛、镇静

D.D.止咳、平喘

E.E.磁处理后的水有排石作用

问题:

[多选]为了使医疗体育更为科学化、定量化和个别化.运动处方应包括

A.A.运动的种类

B.B.运动的注意事项

C.C.运动的强度

D.D.运动的次数

E.E.运动的时间

问题:

[多选]物理治疗中常用的反射治疗区是

A.A.鼻粘膜区

B.B.披肩区

C.C.腰骶区

D.D.心前区

E.E.头顶区

热力学统计物理试题及其完整答案版

《热力学统计物理》试题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 一、1. B, 2. B, 3. A, 4. D, 5. B, 6. A, 7. C, 8. C, 9. A, 10. A.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 每个答案2分。 二、 1. 状态, 2. 态, 系统从外界吸收, 3. p -, 4. ω )21(+ n , ,2,1,0=n , 5. l e a l l βεαω--=, 6. 0, 7. T V F )(??-, 8. 负温度状态, 9. n p T G ,)(??-, 10. n p S H ,)(??。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 每个答案2分。 三、 1. 正确。 理由:pdV SdT dF --=。 2. 错误。 理由:T V F p ??? ????-=。 3. 错误。 理由:自由粒子为不受外力的作用而作自由运动的粒子。 4. 错误。 理由:组成玻色系统和费米系统的粒子是不可分辨的,而组成玻耳兹曼系统的 粒子是可以分辨的。 评分标准:每小题2.5分。其中判断1分,理由1.5分。 四、1.证: 由正则分布Es s e Z βρ-=1,得 s s E Z βρ--=ln ln . (1) 将上式代入广义熵的表示式,得 ]ln [ln ][ln ββ β??-=+=Z Z k U Z k . (2) 上式即正则系综中系统熵的表示式。 或者,由正则分布中熵的表示式出发 ][ln s s s E Z k βρ+=∑, (3) 利用(1)式,由上式得熵的普遍表示式 ∑-=s s s k S ρρln . (4) 评分标准:(1),(2)式各5分。 2. 证明:理想气体的热容量为n C ,则?dT C Q n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pdV dT C dT C V n +=, 0)(=--pdV dT C C V n . (1) 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RT pV =微分,有

物理治疗学题库

第一章二.单选 下列不属于物理治疗范畴的治疗方法是(B) A功能训练 B言语治疗 C手法治疗 D牵引治疗 E物理因子治疗 2下列不属于随意运动的活动是(B) A走路 B穿衣 C打太极拳 D悬吊训练 E骑自行车 3下列不属于主动运动的训练是(D) A偏瘫患者的穿衣训练 B截瘫患者的体位转移训练 C脑瘫患儿的行走训练 D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肢体活动 E腓总神经损伤后足下垂的踝背伸活动 4健身俱乐部里的拉力器练习属于(E) A被动运动 B随意运动 C助力运动 D悬吊运动 E抗阻力运动 5下列不属于持续被动性活动的治疗作用是(B) A缓解疼痛 B增强肌力C改善关节活动范围D防止关节黏连E预防关节僵硬 6下列描述错误的是(B) A主动运动是指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的运动 B被动运动是指肌肉被动收缩所产生的运动 C助力运动需要借助于外力的帮助才能完成 D随意运动是指运动时没有任何外力的参与 E抗阻力运动必须克服外部的阻力才能完成 7下列徒手肌力训练原则,正确地是(A) A适合于肌力为2级 B适合于肌力为3级 C适合于肌力为4级 D适合于肌力为5级 E不受肌力等级影响 8下列有关肌力的训练,描述错误的是(C) A肌力训练是根据超量负荷的原理 B肌力训练必须要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 C肢体的被动活动也有增强肌力的功效 D抗阻力活动的效果有于主动助力活动 E等速性抗阻力运动的训练的训练效果最理想 9下列抗阻力运动不包括(B) A等速抗阻力运动 B被动抗阻力运动 C等长性抗阻力运动 D向心性等张性抗阻力运动 E离心性等张性抗阻力运动 10牵伸是(E) A活动关节B增强肌力C改善呼吸D放松肌肉E拉长软组织 11下列不属于神经发育疗法的治疗技术是(E) A Bobath技术 B rood技术 C Brunnstrom技术 D kabat-knott-voss技术 E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12下列不属于低频电疗的方法(B) A感应电疗法 B音频电疗法 C间动电疗法 D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E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13下列不属于中频电疗法的是(C) A音频电疗法 B干扰电疗法 C经皮神经刺激电疗法 D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 E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

《新编基础物理学》第7章习题解答和分析

第7章 气体动理论 7-1 氧气瓶的容积为32L ,瓶内充满氧气时的压强为130atm 。若每小时需用1atm 氧气体积为400L 。设使用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问当瓶内压强降到10atm 时,使用了几个小时? 分析 氧气的使用过程中,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压强减小。因此可由气体状态方程得到使用前后的氧气质量。进而将总的消耗量和每小时的消耗量比较求解。 解 已知123130atm,10atm,1atm;p p p === 1232L,V V V ===3400L V =。 质量分别为1m ,2m ,3m ,由题意可得: 1 1 m pV RT M = 22m p V RT M = 233m p V RT M = 所以一瓶氧气能用小时数为: ()121233313010329.6(1.0400 m m p V p V n m p V -?--= ===?h) 7-2 一氦氖气体激光管,工作时管内温度是 27C ?。压强是2.4mmHg ,氦气与氖气的压强比是7:1.求管内氦气和氖气的分子数密度. 分析 先求得氦气和氖气各自得压强,再根据公式p nkT =求解氦气和氖气的分子数密度。 解:依题意, n n n =+氦氖, 52.4 1.01310Pa 760 p p p =+= ??氦氖;:7:1p p =氦氖 所以 552.1 0.3 1.01310Pa, 1.01310Pa 760 760 p p = ??= ??氦氖, 根据 p nkT =,得 ()5223 232.1760 1.01310 6.7610(m )1.3810300 p n kT --??===???氦氦 2139.6610(m )P n kT -= =?氖氖 7-3 氢分子的质量为24 3.310 -?g 。如果每秒有23 10个氢分子沿着与墙面的法线成?45角的方 向以5 1 10cm s -?的速率撞击在面积为2 2.0cm 的墙面上,如果撞击是完全弹性的,试求这些氢分子作用在墙面上的压强.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题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练习题 一 简答题 1.单元复相系的平衡条件; 2.熵增原理 3.能量均分定理 4.热力学第一定律; 5.节流过程 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氏表述 计算题 1. 1 mol 理想气体,在C 0 27的恒温下体积发生膨胀,由20大气压准静态地变到1大气压。求气体所作的功和所吸的热。 2.求证 (a )0??? ????U V S 3.试证明在相变中物质摩尔内能的变化为 (1)p dT u L T dp ?=- 如果一相是气相,可看作理想气体,另一相是凝聚相,试将公式简化。 4. 1 mol 范氏气体,在准静态等温过程中体积由1V 膨胀至2V ,求气体在过程中所作的功。 5.试证明,在相同的压力降落下,气体在准静态绝热膨胀中的温度降落大于在节流过程中的 温度降落。 6.蒸汽与液相达到平衡。设蒸汽可看作理想气体,液相的比容比气相的比容小得多,可以略而不计。以 dv dT 表在维持两相平衡的条件下,蒸汽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率。试证明蒸汽的两相平衡膨胀系数为

111dv L v dT T RT ???? =- ? ????? 7. 在C 0 25下,压力在0至1000atm 之间,测得水的体积为: 3623118.0660.715100.04610V p p cm mol ---=-?+??, 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将1 mol 的水从1 atm 加压至1000 atm ,求外界所作的功。 8.试讨论以平衡辐射为工作物质的卡诺循环,计算其效率。 9.在三相点附近,固态氨的饱和蒸汽压(单位为大气压)方程为 3754 ln 18.70p T =- 液态的蒸汽压方程为 3063 ln 15.16p T =- 试求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氨的气化热和升华热,在三相点的熔解热 10. 在C 0 0和1atm 下,空气的密度为300129.0-?cm g 。空气的定压比热 11238.0--??=K g cal C p ,41.1=γ。今有327cm 的空气, (i)若维持体积不变,将空气由C 0 0加热至C 0 20,试计算所需的热量。 (ii)若维持压力不变,将空气由C 0 0加热至C 0 20,试计算所需的热量。 11.满足C pV n =的过程称为多方过程,其中常数n 为多方指数。试证,理想气体在多方过程中的热容量n C 为 V n C n n C 1 --= γ 其中/p V C C γ= 12.写出以i T,V,n 为自变量的热力学基本等式,并证明:

物理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物理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3) 1.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特点包括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关注兴趣、因果认识兴趣、概括认识兴趣、应用兴趣。P80 2.整体教材分析可以分为编写意图、内容选取和程度要求、体系安排、风格特点。P133 3.教学方法的选择包括依据教学目的、依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师的特点、依据学校的特点。P106 4.根据教育学的理论,在课堂上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要经历以下五个环节:激发兴趣、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P66 5.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从复习旧知识引入、利用物理学史资料引入、利用类比法引入。P225 6.常用的物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有建立模型法、等效变换法、微元处理法、近似处理法、案例法、隔离分析法、叠加法、对称处理法、极端分析法。P283 7.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学效果、教师基本素质。P435 8.物理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包括:职业道德、物理学知识、教育与心理学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教学工作、教学效果。P383 9.物理复习教学的常用方法:对比复习法、提纲复习法、复现复习法、组题复习法、实验复习法、归类复习法、知识结构复习法。P308 10.个案研究法的优点:细致深入、全面系统、及时灵活。P463 二、简单题(6×5) 1.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记忆特点。P75 答: 1)中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占重要地位,但无意记忆还较明显; 2)中学生的机械记忆逐渐为意义记忆所代替; 3)中学生的抽象记忆虽有发展,但还是不如形象记忆好; 2.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P41 答: 1)内容的选取突出基础性和时代性; 2)突出“探究活动”,强调“做科学”; 3)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个性的培养; 4)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5)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多样; 6)提供物理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 7)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培养都独立思考能力; 8)将实验和理论融为一体,突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9)体现物理和人文的融合,多学科渗透; 10)重视物理学史料的教育功能,关注知识产生于发展过程; 11)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血红色呢个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2)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新编基础物理学课后答案

习题一 1-1.质点运动学方程为:cos()sin(),r a t i a t j btk ωω=++其中a ,b ,ω均为正常数,求质点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分析:由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将运动方程()r t 对时间t 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可得到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 解:/sin()cos()==-++v dr dt a t i a t j bk ωωωω 2/cos()sin()a dv dt a t i t j ωωω??==-+?? 1-2. 一艘正在沿直线行驶的电艇,在发动机关闭后,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2/d d v v K t -=, 式中K 为常量.试证明电艇在关闭发动机后又行驶x 距离时的速度为 0Kx v v e -= 。 其中0v 是发动机关闭时的速度。 分析:要求()v v x =可通过积分变量替换dx dv v dt dv a ==,积分即可求得。 证: 2d d d d d d d d v x v v t x x v t v K -==?= d Kdx v =-v ??-=x x K 0 d d 10v v v v , Kx -=0 ln v v 0Kx v v e -= 1-3.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2,48x t y t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并画出轨道曲线;(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将运动方程x 和y 的两个分量式消去参数t ,便可得到质点的轨道方程。写出质点的运动学方程)(t r 表达式。对运动学方程求一阶导、二阶导得()v t 和()a t ,把时间代入可得某时刻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解:(1)由2,x t =得:,2 x t =代入248y t =- 可得:2 8y x =-,即轨道曲线。 画图略 (2)质点的位置可表示为:2 2(48)r ti t j =+- 由/v dr dt =则速度:28v i tj =+ 由/a dv dt =则加速度:8a j = 则:当t=1s 时,有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48,216,8r i j v i j a j =+=+= 1-4.一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2 2 (1)x t y t ==-,,x 和y 均以m 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1)求质点的轨迹方程;(2)在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同1-3. 解:(1)由题意可知:x ≥0,y ≥0,由2 x t =,,可得t x = ,代入2(1)y t =- 整理得: 1y x =-,即轨迹方程 (2)质点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22 (1)r t i t j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试题及答案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试题及 答案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一.选择(25分 ) 1.下列不是热学状态参量的是( ) A.力学参量 B 。几何参量 C.电流参量 D.化学参量 2.下列关于状态函数的定义正确的是( ) A.系统的吉布斯函数是:G=U-TS+PV B.系统的自由能是:F=U+TS C.系统的焓是:H=U-PV D.系统的熵函数是:S=U/T 3.彼此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必存在一个共同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 ) A.态函数 B.内能 C.温度 D.熵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可写为( ) A.W Q U U A B +=- B.W Q U U B A +=- C.W Q U U A B -=- D.W Q U U B A -=- 5.熵增加原理只适用于( ) A.闭合系统 B.孤立系统 C.均匀系统 D.开放系统

二.填空(25分) 1.孤立系统的熵增加原理可用公式表示为()。 2.热力学基本微分方程du=()。 3.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过程都是()。 4.在S.V不变的情况下,平衡态的()最小。 5.在T.VB不变的情形下,可以利用()作为平衡判据。 三.简答(20分) 1.什么是平衡态平衡态具有哪些特点 2. 3.什么是开系,闭系,孤立系? 四.证明(10分) 证明范氏气体的定容热容量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比容无关 五.计算(20分)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等温压缩系数 T K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5AACAB 二.填空 1. ds≧0 2. Tds-pdv 3. 不可逆的 4. 内能 5. 自由能判据 三.简答 1.一个孤立系统,不论其初态如何复杂,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将会达到这样状态,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在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这样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特点:不限于孤立系统 弛豫时间 涨落 热动平衡 2.开系: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中学物理教试题学概论习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XX级物理学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______________。 2、物理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3中学物理教学资源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5、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研究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 6、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和谈话法等。 7备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学生。 8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是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发展历程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9演示实验根据在教学中的目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性是指( ) A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是正确无误。 B讲授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都必须讲深、讲透、讲全。 C对任何一个物理问题或原理的表述都必须是十分严格。 D所有的物理实验都必须是高度精确的。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应该是() 中心地位D 主宰地位C 主导地位B 主体地位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下列属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着重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 A发展性原则B双边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4.新课程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室课程资源,以下()不属于实验室课程资源。A教学设计及教案B实验器材余试验资料C光学投影媒体与影视录像D 实验模型与挂图 5.以下原则中不属于中学物理教学原则的是( ) A科学性原则B生动直观性原则C形象性原则D启发积极思维原则 6.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讲授法、实验法、()基于

《新编基础物理学》第一章习题解答和分析

新编基础物理学王少杰顾牡主编上册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QQ:970629600 习题一 1-1.质点运动学方程为:cos()sin(),r a t i a t j btk ωω=++ 其中a ,b ,ω均为正常数,求质 点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分析:由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将运动方程()r t 对时间t 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可得到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 解:/sin()cos()==-++ v dr dt a t i a t j bk ωωωω 2 /cos()sin()a dv dt a t i t j ωωω??==-+?? 1-2. 一艘正在沿直线行驶的电艇,在发动机关闭后,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2/d d v v K t -=, 式中K 为常量.试证明电艇在关闭发动机后又行驶x 距离 时的速度为 0K x v v e -= 。 其中0v 是发动机关闭时的速度。 分析:要求()v v x =可通过积分变量替换dx dv v dt dv a ==,积分即可求得。 证: 2 d d d d d d d d v x v v t x x v t v K -==? = d K dx v =-v ?? -=x x K 0d d 10 v v v v , Kx -=0 ln v v 0K x v v e -= 1-3.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2,48x t y t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并画出轨道曲线;(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将运动方程x 和y 的两个分量式消去参数t ,便可得到质点的轨道方程。写出质点的运 动学方程)(t r 表达式。对运动学方程求一阶导、二阶导得()v t 和()a t ,把时间代入可得某时刻 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解:(1)由2,x t =得:,2 x t =代入2 48y t =- 可得:2 8y x =-,即轨道曲线。 画图略 (2)质点的位置可表示为:2 2(48)r ti t j =+- 由/v dr dt = 则速度:28v i tj =+ 由/a dv dt = 则加速度:8a j = 则:当t=1s 时,有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48,216,8r i j v i j a j =+=+= 1-4.一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2 2 (1)x t y t ==-,,x 和y 均以m 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1)求

热力学统计物理试题(B卷)

热力学·统计物理试题(B 卷) 适用于200×级本科物理学专业 (200×-200×学年度第×学期) 1. (10分) 证明范氏气体的定容热容量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比容无关. 2. (20分) 试证明,相变潜热随温度的变化率为 βp c dT dL =-α p c -+T L αβαβv v L T v T v p p -??? ????????? ????-???? ? ??? 如果β相是气相,α相是凝聚相,试证明上式可简化为: α βp p c c dT dL -= 3.(10分) 若将U 看作独立变数T , V , n 1,… n k 的函数,试证明: (1)V U V n U n U i i i ??+??=∑ (2)V U v n U u i i i ??+??= 4.(20分) 试证明,对于遵从玻尔兹曼分布的系统,熵函数可以表示为 ∑-=s Ps Ps Nk S ln 式中P s 是总粒子处于量子态s 的概率,1Z e N e P s s s βεβεα---= =,∑s 对粒子的所有量子态求和。 5.(20分) 铁磁体中的自旋波也是一种准粒子,遵从玻色分布,色散关系是 2Ak =ω.试证明在低温下,这种准粒子的激发所导致的热容与2/3T 成正比. 6.(20分) 在极端相对论情形下电子能量与动量的关系为cp =ε,其中c 为光速.试求自由电子气体在0K 时的费米能量,内能和简并压.

附标准答案 1. (10分) 解证:范氏气体()RT b v v a p =-??? ? ? +2

由式(2.2.7)? T v U ??? ????=T V T p ??? ????-p =T 2 v a p b v R =-- (5分) T v U ??? ????=2v a ?)(),(0T f v a U v T U +-= =V C V T U ??? ????=)(T f ' ;与v 无关。 (5分) 2.(20分) 证明:显然属于一级相变; ()())(αβS S T L -=; 其中())(,T p T S S =, 在p ~T 相平衡曲线上. ()[]??? ? ??????+??? ?????+-=dT dp p S T T S T S S dT dL αβ 其中:=??? ?????T S () P T S ???? ????β()P T S ???? ????-α =???? ??????dT dp p S [()P T S ???? ????β()P T S ? ??? ????-α]dT dp ? (5分) 又有:T C P =P T S ??? ????;()())(αβS S T L -= 由麦氏关系(2.2.4): -=???? ????T p S P T V ??? ???? (5分) 上几式联立(并将一级相变的克拉伯珑方程代入)得: βp c dT dL =-α p c -+T L αβαβv v L T v T v p p -??? ????????? ????-???? ? ??? (5分) 若β相是气相,α相是凝聚相;() αV ~0;()p T V ???? ???α~0; β相按理想气体处理。pV=RT ?α βp p c c dT dL -= (5分) 3.(10分) 证明:(1) ),,,(),,,(11k k n n V T U n n V T U ΛΛλλλλ=

物理治疗学试题及答案(四)

物理治疗学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引导式教育 2.正常功能 3.异常功能 4.适应能力 5.节律性意向 6.基本动作模式 1,又称peto疗法或集团知道疗法,主要是由于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的康复与疗法 2,是为了满足维持个人的生理及社会要求的能力,根据年龄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人的生理及社会要求。 3,是正常功能的缺如,异常功能者不能满足普通人在相应年龄所达到的各种要求。 4,适应能力可使人类具有正常功能的特征,使个人在更大范围内能顺应个自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5,是引导式教育采用的一种利用语言来调节行动的诱发技巧之一。它有2个元素,节律和意向 6,每一个人所有的动作都有一个基本的模式,这一动作模式保持下去,维持生物的,社会的要求才能得到保证。 (二)选择题 1.引导式教育的适应症是A A.脑性瘫痪 B.急性格林巴列 C.极重度智力低下 D.急性颅脑损伤 E.急性脑出血 2.引导式教育的原则是A A.以孩子需要为中心 B.以家长需要为中心 C.由他人帮助孩子解决

问题 D.只促进运动功能的改善 E.遵循从复杂到简单的教育原则 3.1~5个月的正常小儿不能完成的动作模式D A.抓握或握紧自己的脚 B.髋关节的屈曲活动 C.固定身体的某一部分,借以移动其他部分 D.从仰卧位到坐位 E.从中线内活动,包括头的控制和对称 4.完成坐位至站起课题不需要那个动作E A.坐位身体前倾,两手着地,抬臀站起 B.坐位两上肢向前平举,两手交叉握手抬臀站起 C.两手支撑木箱,抬臀站起,注意尽量高抬臀 D.扶椅站起 E.推椅子站起 5.下列那一项不是完成更衣课题活动E A,患儿可在仰卧位更衣,自行拉下衣袖B.伸直双手和学习利用大拇指把裤子褪下C.侧卧位脱下袜子 D.仰卧位脱下袜子 E.坐在便器上 6.起床课题中哪一项是错误的D A.一定让患儿学会自力的起床,用双手紧握被,伸直肘关节将被推开 B.抬起上半身坐起,使肘关节伸直髋关节屈曲 C.推开被单后转身俯卧,不断分合两腿,把身体移向床边

《物理教学论》考试试卷

《物理教学论》期终考试试卷(K)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空格占1分) 1.中学物理教学论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现象与问题,揭示中学物理教学规律,指导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门理论兼应用的学科。 2.关于课程实施,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有意识地突出研究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的干扰,借助于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对实际的研究对象加以合理的推论和抽象,在头脑中构思成理想化的研究客体,以便代替实际的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方法。 4.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为→建立猜想(假说)→实验检验→归纳分析→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 5.物理学习兴趣可划分为直觉兴趣、兴趣、因果认识兴趣、概括认识兴趣等四种类型。 6.从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学习不是一个只强调外因条件,而忽略学习者这个内因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S→R),而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顺应和平衡,学习者把外界的刺激(S)最后同化(A)于自己的认知结构(T)之中,从而对外界的刺激(S)作出反应(R),用公式表示为S→(AT)→R。 7.科学的评价考试质量,主要反映在四项指标(即四个度)上。这四个度分别是信度、效度、难度和。 8.学习目标编写的“ABCD”模式中的A指教学的对象;B指外显的行为;C指产生的条件;D指评价的。 9.物理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该物理概念所反映的的对象,即通常说的概念的适用范围。 10.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表达的形式,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所教

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答案

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持续性被动活动(CMP):是利用机械或电动活动装置,是肢体能进行持续性,无疼痛,在○1 一定范围内的被动活动。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 向心性收缩:指在肌力训练中,是肌肉产生向心性收缩的一种训练方式。 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状 态。 步行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侧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 起至该足跟再次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神经发育疗法: 其典型代表为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Kabat —Knott—Voss技术(又称PNF技术),这些技术具有以下共同特 点。①治疗原则,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对象,将神经发育学、 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应用到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 疗中。②治疗目的,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ADL) 结合起来,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经掌握 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③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 -远端的顺序治疗,将治疗变为学习和控制动作的过程。在治疗中 强调先做等长练习(如保持静态姿势),后做等张练习(如在某一 姿势上做运动);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如离开姿势的运动),再练 习向心性运动(如向着姿势的运动);先掌握对称性的运动模式, 后掌握不对称性的运动模式。④治疗方法,应用多种感觉刺激, 包括躯体、语言、视觉等,并认为重复强化训练队动作的掌握、 运动控制及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⑤工作方式,强调早期治 疗、综合治疗以及各相关专业的全力配合如物理治疗(PT)、作业 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工作者等的积极 配合;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素。 联合反应:是脑卒中后的一种非随意性的运动和反射性的肌张力增高。如当 健侧肢体用力过度时,患侧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这种反应称为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脑卒中后患侧肢体出现的一种不可控制的特定运动模式,即当一 个关节试图活动时,相连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随之活动,在用 力活动时表现更为突出。 关节挛缩:关节外软组织痉挛、收缩而致关节活动受限者称为关节挛缩。 关节松动技术: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治疗师在患者环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术,临床上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等,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 二、填空题

《新编基础物理学答案》_第11章

第11章 恒定电流与真空中的恒定磁场 11-1 电源中的非静电力与静电力有什么不同? 答:在电路中,电源中非静电力的作用是,迫使正电荷经过电源内部由低电位的电源负极移动到高电位的电源正极,使两极间维持一定的电位差。而静电场的作用是在外电路中把正电荷由高电位的地方移动到低电位的地方,起到推动电流的作用;在电源内部正好相反,静电场起的是抵制电流的作用。 电源中存在的电场有两种:1、非静电起源的场;2、稳恒场。把这两种电场与静电场比较,静电场由静止电荷所激发,它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非静电场不由静止电荷产生,它的大小 决定于单位正电荷所受的非静电力,k F E q = 。当然电源种类不同,k F 的起因也不同。 11-2静电场与恒定电场有什么相同处和不同处?为什么恒定电场中仍可应用电势概念? 答:稳恒电场与静电场有相同之处,即是它们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基本规律相同,并且都是位场。但稳恒电场由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荷产生,电荷本身却在移动。 正因为建立稳恒电场的电荷分布不随时间变化,因此静电场的两条基本定理,即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仍然适用,所以仍可引入电势的概念。 11-3一根铜导线表面涂以银层,当两端加上电压后,在铜线和银层中,电场强度是否相同?电流密度是否相同?电流强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此题涉及知识点:电流强度d s I =?? j s ,电流密度概念,电场强度概念,欧姆定律的微 分形式j E σ= 。设铜线材料横截面均匀,银层的材料和厚度也均匀。由于加在两者上的电压相同,两者的长度又相等,故铜线和银层的场强E 相同。由于铜线和银层的电导率σ不同, 根据j E σ= 知,它们中的电流密度j 不相同。电流强度d s I =?? j s ,铜线和银层的j 不同但 相差不太大,而它们的横截面积一般相差较大,所以通过两者的电流强度,一般说来是不相同的。 11-4一束质子发生侧向偏转,造成这个偏转的原因可否是: (1)电场? (2)磁场? (3)若是电场或者是磁场在起作用,如何判断是哪一种场? 答:造成这个偏转的原因可以是电场或磁场。可以改变质子的运动方向,通过质子观察运动轨迹来判断是电场还是磁场在起作用。

统计物理试题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a) 等几率原理 b) 能量均分定理 c)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d) 自发对称破缺 二.设有N 个定域粒子组成的系统,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很弱,可以忽略。设粒子只有三个非简并能级,能量分别为,0,εε-,系统处于平衡态,温度为T 。求: (1) 系统的配分函数和熵S 的表达式; (2) 内能U 及热容C (T ),并求其0T T →→∞与的极限 (3) 0 ()/?dT C T T ∞ =? 三.N 个二维各向同性简谐振子组成的近独立粒子系统处于平衡态(温度为T ),假设粒子遵 从Boltzmann 分布,其能量表达式是2 22221()()22 x y m p p x y m ωε=+++,量子化的本征能级是(1)n E n ω=+,其中n=0,1,2, 。。。。。 (1) 在什么条件下简谐振子能级量子化效应可以忽略? (2) 分别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计算系统的内能和热容量 提示:高温条件可直接利用能量均分定理; 低温条件首先要计算系统的配分函数 四.考虑二维自由电子气体系统,其能量色散关系为()22/2p x y p p m ε=+,m 为常数,设面积为S ,总的粒子数为N (1)求零温下系统的化学势(0)μ及内能U (2)不用计算,从物理分析判断低温下定容热容量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为什么? 五. 铁磁固体低温下的元激发称为自旋波,它可以看作是一种粒子数不守恒的玻色型元激发,其能谱为r p αε=,其中 ||p p → =, α 和 r 均为常数。 (1) 求这种元激发的态密度)(εD ; (2) 实验发现在足够低的温度下,热容2/3~T C ,试由此确定r 。

物理教学论

1.为什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 答:一、必须坚持教师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这一思想有它的客观必要。 二、必须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内因,老师和一切教育环境都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内起决定作用。 三、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必然会体现出来,学生进入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肯定与老师的巧妙引导分开。 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应该是径直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应该让学生明确干什么,并以极大的热情、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学习主体产生巨大作用。 2. 中学物理教学应坚持哪些主要的教学原则? 答: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启发思考、教给方法的原则;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 3.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物理课程标准”代替“物理教学大纲”,试说明这种代替发生了那些实质性的变化? 答:课程的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只注重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4.结合实例论述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主要环节同16题 答:a.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b.思维加工建立规律(运用实验总结规律、运用已有知识,理论推导得到新规律、提出假说,检验修正假说,得出结论;c.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d.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总之,从感性认识入手,到理解物理规律,最后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从定性和定量方面不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5. 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对教师提出了那些更高的要求 答:首先,讨论前教师要提出讨论的题目(恰到好处)思考提纲和讨论的具体要求(估计会出现个情况及如何解决)。其次,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既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揭露问题的本质。最后,讨论结束时,老师要进行总结。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辩证的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应着眼于引导和鼓励 6.为什么说物理教学论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答:因为物理教学论的内容涉及物理学的知识、技巧和方法,涉及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也涉及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哲学、逻辑学、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7.请结合实例说明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 答:引入、形成、巩固深化、总结。 8.你认为现代的物理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 答:物理学科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信息素养 9.物理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必修课,你认为学习该课程重要吗,为什么? 答:物理教学论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

《运动疗法学》复习题

运动疗法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抗阻力运动:在治疗师用手或利用器械对人体施加阻力的情况下, 由患者主动地进行抗阻力的活动. 2、助力运动:通常由徒手、健肢或通过滑轮装置等对患肢的主动运动施加辅助力量,兼有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特点 3、肩肱节律:肩关节的运动时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肩肱关节运动时肩胸连接处随之运动,此协调运动称为肩肱节律. 4、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 程. 5、牵伸技术:是指拉长挛缩或缩短软组织的治疗方法, 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伸展性和ROM. 6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术是治疗师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被动关节运动. 7、关节的附属运动:是关节在解剖结构允许范围内进行的运动, 它不能主动完成, 可以通过他人或对侧肢体帮助完成 8 、关节的生理运动:是关节在生理范围内的运动, 主动和被动都可以完成, 是关节活动评定的主要内容, 可以完成所有 的关节运动形式, 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9、治疗平面:是一个垂直于一条由旋转轴至关节凹面中心线的平面 10、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 11、肌肉耐力:肌肉耐力是指有关肌肉维持进行某项特定人任务(作业)的能力. 其大小可以用从开始直到出现疲劳时以收缩的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 12、离心性收缩:当肌肉收缩时肌力小于阻力(外力), 使原先缩短的肌肉被动地延长, 肌肉的止点和起点相互远离 13、向心性收缩:当肌肉收缩时肌力大于阻力(外力), 肌肉的长度缩短, 肌肉的止点和起点相互靠近 14、牵引疗法:是应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并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脊柱或四肢关节,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间角度或列线等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15、平衡:是指人体无论处在何种姿势, 如静止, 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的状态下, 能自动调整姿势并维持稳定的一种能力 16、支撑面:支撑面是指人体在各种体位时能稳定的支持身体的重量所依靠的接触面. 17、步行:它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人体通过中枢命令, 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涉及足, 髋,膝, 躯干,颈,臂的肌肉和关节的协调运动, 来共同完成正常的步行行为. 18、步态:是指人体步行时的姿势, 包括步行和跑两种状态. 19、社区性步行: 是指可以借助踝- 足矫形器,手杖或甚至不用,可以在室外和所在社区内行走。 20、反射性抑制:是专门抑制异常运动和异常的姿势反射而设计的一些运动模式. 21、Raimiste 现象: 在仰卧位,健侧下肢抗阻力外展或内收时,患者髋关节可出现相同动作,下肢的这种联合反应。 22、技巧性活动 23、PNF:采取刺激人体组织的各种感受器-本体感觉,来激活共和募集最大量的运动单位参与活动,同时激发其潜力来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这种方法简称本体促进法. 24、运动再学习:它以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作业与功能为导向,在强调患者主观参与和认知重要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一套完整的方法。 25、心功能康复: 指应用多种协同的,有目! 的各种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评估,运动训练,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习惯,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教育等使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预防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 26、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 27、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是通过教育(教学)的方式使功能障碍者的异常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尤其是通过其特有的“节律性意向” ,诱导儿童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儿童能在相互学习情况下相互激励,克服困难,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28、MDT麦肯基力学诊疗技术):是针对人体脊柱和四肢疼痛和/或活动受限的力学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并应用恰当的力学方法进行治疗的独特的体系 29、强制性运动疗法:在生活环境中限制脑损伤患者使用健侧上肢,强制性反复使用患侧上肢。 30、运动想象疗法:是指为了提高运动功能而进行的反复运动想象,没有任何运动输出,根据运动记忆在大脑中激活某一活动的特定区域,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功能的目的。

热力学统计物理精彩试题

简述题 1. 写出系统处在平衡态的自由能判据。 一个处在温度和体积不变条件下的系统,处在稳定平衡态的充要条件是,对于各种可能的有限虚变动,所引起的自由能的改变均大于零。即0F ?>。 2. 写出系统处在平衡态的吉布斯函数判据。 一个处在温度和压强不变条件下的系统,处在稳定平衡态的充要条件是,对于各种可能的有限虚变动,所引起的吉布斯函数的改变均大于零。即0G ?>。 3. 写出系统处在平衡态的熵判据。 一个处在内能和体积不变条件下的系统,处在稳定平衡态的充要条件是,对于各种可能的有限虚变动,所引起的熵变均小于零。即 0S ?< 4. 熵的统计解释。 由波耳兹曼关系ln S k =Ω 可知,系统熵的大小反映出系统在该宏观状态下所具有的可能的微观状态的多少。而可能的微观状态的多少,反映出在该宏观平衡态下系统的混乱度的大小。故,熵是系统内部混乱度的量度。 5. 为什么在常温或低温下原子内部的电子对热容量没有贡献? 不考虑能级的精细结构时,原子内的电子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为1~10eV ,相应的特征温度为4 5 K 10~10。在常温或低温下,电子通过热运动获得如此大的能量而跃迁到激发态的概率几乎为零,平均而言电子被冻结基态,因此对热容量没有贡献。 6. 为什么在常温或低温下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对热容量贡献可以忽略? 因为双原子分子的振动特征温度3 K θ~10v ,在常温或低温下 k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