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酶的制备及应用第2节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业达标测评中图版选修1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从谷物加工、果蔬加工、肉类加工和乳制品加工四个方面研究和梳理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应用,以促进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酶学技术;食品加工;谷物加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食品加工工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促进了人类体力和智力的提升。
本质上讲,酶就是催化活性的生物分子,主要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
与其他催化剂相较,酶具有多重优点,如底物专一性强、反应条件缓和、反应效率高和副产品少等特点。
近年来,酶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支持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谷物加工研究领域谷物以及谷物加工是一种老牌的传统项目,长期存在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而酶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最大限度提高谷物加工的营业利润。
淀粉是谷物中重要的营养物质,新型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典型代表就是小麦,可以实现淀粉的分离,淀粉生产酒精的调浆、液化、糖化以及生料转化等[1]。
许多食品的研究者也抓住这一技术应用,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开发出膳食纤维等新兴保健产品。
膳食纤维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的纤维物质构成,在生理调节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膳食纤维的提取渠道较为广泛,但谷物仍就是其最主要的来源,最典型的就是抗性糊精。
抗性糊精就是一种低热量葡聚糖,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范畴,是由谷物淀粉加工而来的,并于2 0 1 2年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普通食品。
不同于谷物淀粉,抗性糊精是一种低分子纤维物质,其加工提炼也主要是通过酶制剂的降解,如α-淀粉酶、糖化酶、普鲁兰酶和转苷酶等[2]。
抗性糊精的质量和产量也会受酶制剂的影响。
二、果蔬加工研究领域果汁加工是果蔬加工复杂的环节。
果品中的植物细胞蕴含十分丰富的果胶类物质,由于其粘稠的特性,在榨汁、过滤和澄清等过程的难度都比较大。
而果胶酶的使用就会大大缓解这一问题,加速果肉中果胶的降解,使其黏度降低,进而提升榨汁的速度和质量。
生物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生物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食品加工是指将原始食材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进行改造和提炼,使其具备更好的口感、保质期和营养价值。
而生物酶作为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物质,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和潜力进行分析。
一、生物酶的概述生物酶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它可以在特定的温度、pH值和底物条件下,加速催化生物反应的进行。
生物酶具有高效、特异性、温和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
常见的食品加工中使用的生物酶有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
二、淀粉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淀粉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淀粉为糖类的酶,其应用广泛。
首先,淀粉酶常用于制作面包和糕点中。
在面点制作过程中,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可用于发酵的糖类,提高面团的酵母活性和发酵效果。
其次,淀粉酶也可用于制作啤酒和酿造过程中。
通过添加淀粉酶,可以促进酿酒中的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的糖类,提高发酵效率。
此外,在糖果、果汁和饮料等食品中,淀粉酶也可以用于调控糖化反应,增加甜味。
三、蛋白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蛋白酶是一类能够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的酶,其应用范围广泛。
在面点制作过程中,蛋白酶可以使面团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弹性,提高面团的加工性能。
此外,蛋白酶还可以用于酱油、味精等发酵食品中。
在这些食品的发酵过程中,蛋白酶可以降解蛋白质,产生各种氨基酸和肽类,提高食品的鲜味和营养价值。
同时,蛋白酶也可以用于奶制品加工中,通过水解蛋白质,改善乳制品的质构和口感。
四、纤维素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降解纤维素为糖类的酶,其应用潜力巨大。
首先,纤维素酶可以用于果汁和蔬菜汁的榨取中。
通过添加纤维素酶,可以有效降解果蔬中的纤维素,提高果汁和蔬菜汁的浓缩度和营养价值。
其次,纤维素酶也可用于制作酿造食品中,如葡萄酒和啤酒。
通过添加纤维素酶,可以使葡萄和麦芽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的糖类,提高酿酒效率。
此外,纤维素酶还可以用于植物蛋白饲料的生产中,通过降解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提高饲料的可利用率。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讲义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讲义一、酶的简介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等特点。
它们在生物体内参与各种代谢过程,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加工领域,酶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改善食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和开发新型食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结构,从而决定了它们对底物的特异性和催化活性。
酶的作用条件相对温和,一般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就能发挥作用,这使得它们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领域1、淀粉加工在淀粉加工中,淀粉酶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α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糊精和低聚糖,β淀粉酶则可以进一步将糊精水解为麦芽糖。
通过控制酶的作用条件和时间,可以生产出不同甜度和黏度的淀粉糖产品。
此外,糖化酶还可以将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为葡萄糖的工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途径。
2、蛋白加工蛋白酶在蛋白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肉类嫩化过程中,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可以分解肌肉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使肉质变得更加鲜嫩多汁。
在乳制品加工中,凝乳酶可以促使牛奶凝固,用于生产奶酪等产品。
另外,蛋白酶还可以用于水解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植物蛋白,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和营养价值的蛋白水解物。
3、果蔬加工在果蔬加工中,果胶酶是常用的酶类之一。
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物质,降低果蔬的黏度,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例如,在果汁生产中,使用果胶酶可以使果汁更加澄清透明,口感更加纯正。
此外,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果蔬中的纤维素,有助于提高果蔬的软烂程度和消化吸收率。
4、酿造工业在酿造工业中,酶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在啤酒酿造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蛋白酶等可以用于糖化过程,将麦芽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为可发酵性糖和氨基酸,为酵母的发酵提供营养物质。
在葡萄酒酿造中,果胶酶可以用于葡萄汁的澄清和浸渍,提高葡萄酒的品质。
5、食品保鲜酶在食品保鲜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酶学在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酶学在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酶学是一个研究酶的性质、功能以及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酶是可以催化化学反应并能够在反应结束后复原的生物大分子,因此酶学在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酶学在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一、食品加工中的酶学应用在食品加工中,酶学应用最广泛的是酶制剂。
酶制剂是指酶或复合酶制剂,通过添加到食品中达到改善食品质量、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等目的。
食品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酶制剂有四种,分别为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和葡萄糖氧化酶。
1、淀粉酶淀粉酶是将淀粉分解为较小的单糖分子的酶。
在面包、饼干、薯片等食品加工中,通过添加淀粉酶可以使得淀粉更容易被水解,从而加速淀粉的分解和转化,提高产品质量。
2、蛋白酶蛋白酶是一类能够分解蛋白质的酶。
在奶酪、肉类加工等行业中,通过添加蛋白酶,可以加速蛋白质的降解,使得产品更加柔软、易于消化。
3、果胶酶果胶酶是一种分解果胶的酶。
在果汁、果酱等加工中,通过添加果胶酶,可以降低黏度,改善流动性,提高产品质量。
4、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是一种氧化葡萄糖的酶。
在酿造啤酒和白葡萄酒等酒类加工中,通过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可以促进葡萄糖的氧化,从而加速酒的发酵过程,提高酒的产量。
二、制药工业中的酶学应用在制药工业中,酶学应用广泛,主要应用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使用酶作为药物,其二是使用酶作为生产药品的催化剂。
1、酶作为药物在制药工业中,酶通常被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比如,胰岛素是一种可溶性蛋白质激素,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浓度。
其作用机制是将体内的葡萄糖转化为能够进入细胞内进行能量代谢的糖原。
在制造胰岛素时,加入蛋白酶后可以去除胶原质和其他蛋白质,最终得到纯的胰岛素。
2、酶作为催化剂在制药工业中,酶通常被用作生产药品的催化剂。
比如,青霉素就是一种利用酶作为催化剂制备的药品。
它是由多种微生物共同合成的,其中最关键的是青霉素酰化酶。
经过反复的筛选和优化,现已经能够大规模合成青霉素了。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酶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食品加工技术。
它可以替代传统的加工方法,并能在保持食品原味的同时改善其品质和营养。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下是关于这种技术的一些介绍和探讨。
一、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基本概念酶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能够加速食品中的生化反应,改变它们的性质和特性。
因此,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应用,有时甚至可以替代传统的烹饪方法,如果汁生产过程中的原汁氧化酶法。
二、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优点酶技术有以下优点:1. 酶技术可以改善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如酶技术可促使酸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味更浓郁,口感更丰富。
2. 酶技术可以使食品更易消化吸收。
如酶技术可将部分大分子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蛋白,使得蛋白质更易于消化吸收。
3. 酶技术可以减少加工过程中对食品的破坏。
如果汁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灭菌会破坏果汁原本的营养和口感。
4. 酶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如酶技术可以在无需高温和压力的情况下加速反应,从而节省能源成本。
三、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具体应用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种类繁多,下面介绍几种典型案例:1. 酸奶生产过程中的发酵酸奶是一种含有乳酸菌的乳制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发酵。
通过向牛奶中添加乳酸菌和酶,可将牛奶中的乳糖和乳蛋白转化为乳酸和酸奶菌。
这个过程可以使酸奶的口感更醇香,且酸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更易于消化吸收。
2. 果汁生产过程中的酶法在传统的果汁生产过程中,果汁需经过高温灭菌,但这个过程会导致果汁的口感和营养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酶法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果汁生产技术。
该过程中,果汁中的天然酶可将果汁中的糖转化为果胶酶,进而将果胶酶转化为果胶,从而获得口感、营养更佳的果汁。
3. 面包制作过程中的面筋调理剂在传统的面包生产过程中,发酵过程较长,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酶技术中的面筋调理剂可使得小麦中的蛋白质变得柔韧易于加工,从而缩短了面包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酶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酶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酶技术是一种利用酶作为催化剂来改变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技术。
在食品工业中,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中,能够提高食品品质、改善生产工艺、增加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食品加工、食品保鲜和食品安全三个方面介绍酶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一、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 面粉加工:面粉中的淀粉不能直接被人体消化吸收,酶技术可以通过添加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可被人体消化的糖类,提高食品的可消化性和营养价值。
2. 果汁加工:果汁中的果胶会使果汁浑浊不清,酶技术可以通过添加果胶酶降解果胶,使果汁更加清澈透明。
3. 面包加工:酵母在发面过程中产生的酶可以将面粉中的淀粉分解为糖类,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发酵膨胀,从而制作出松软可口的面包。
二、酶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1. 果蔬保鲜:酶技术可以通过添加抑制酶活性的物质来延缓果蔬中酶的活性,从而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2. 肉类保鲜:酶技术可以通过添加抑制菌落生长的酶来防止肉类快速腐败,延长肉类的保鲜期。
3. 酒类酿造:酒类酿造中,酶技术可以通过添加酒精酶来促使酒精的生成,同时添加其他酶来提高酿造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酶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1. 食品检测:酶技术可以用于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添加抗生素、农药残留等。
通过添加特定的酶底物和检测试剂,可以快速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
2. 食品鉴别:酶技术可以利用酶的特异性来鉴别食品中的成分。
例如,通过检测食品中特定酶的活性,可以判断食品中是否掺入了非法添加物。
3. 食品加工控制:酶技术可以用于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酶活性,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通过合理控制酶的使用量和加工条件,可以避免食品中的酶活性过高或过低,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酶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合理利用酶技术,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提高生产效益、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酶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
高中生物第三章酶的应用技术实践第二节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用学案苏教版选修1

⾼中⽣物第三章酶的应⽤技术实践第⼆节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学案苏教版选修1第⼆节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学习导航明⽬标、知重点难点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应⽤。
(重点)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法。
(难点)[学⽣⽤书P43]⼀、阅读教材P63分析固定化酶1.概念:是指⽤物理学或化学的⽅法将酶与固相载体结合在⼀起形成的仍具有酶活性的酶复合物。
2.优点:在催化反应中,它以固相状态作⽤于底物,反应完成后容易与⽔溶性反应物和产物分离,可被反复使⽤,且保持了酶的催化性能,可实现酶促反应的连续化和⾃动化。
3.制备固定化酶的常⽤⽅法⽬前,制备固定化酶的⽅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包埋法等。
⼆、阅读教材P64~65分析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应⽤1.应⽤:固定化细胞可以取代游离的细胞进⾏发酵,⽣产各种物质。
2.优点(1)固定化细胞技术⽆须进⾏酶的分离和纯化,减少了酶的活⼒损失,同时⼤⼤降低了⽣产成本。
(2)固定化细胞不仅可以作为单⼀的酶发挥作⽤,⽽且可以利⽤细胞中所含的复合酶系完成⼀系列的催化反应。
(3)对于活细胞来说,保持了酶的原始状态,酶的稳定性更⾼。
(4)细胞⽣长停滞时间短,反应快等。
3.缺点(1)固定化细胞只能⽤于⽣产细胞外酶和其他能够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
(2)由于载体的影响,营养物质和产物的扩散受到⼀定限制。
(3)在好氧性发酵中,溶解氧的传递和输送成为关键的限制因素。
4.酵母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的主要流程准备各种实验药品和器材↓制备麦芽汁↓活化酵母菌细胞↓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的氯化钙溶液↓制备固定化细胞↓浸泡凝胶珠,⽤蒸馏⽔洗涤↓发酵麦芽汁判⼀判(1)酶在催化时会发⽣变化,不可反复利⽤。
(×)(2)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系列⽣化反应。
(×)(3)固定化细胞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
(×)(4)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法主要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连⼀连固定化酶技术[学⽣⽤书P44]由于酶的分离与提纯有许多技术性难题,造成酶制剂来源有限、成本⾼、不利于⼤规模使⽤。
食品加工过程中酶的应用和功能研究

食品加工过程中酶的应用和功能研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使得食品加工更加高效、快速。
同时,酶也能改善食品的质量,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本文将重点探讨食品加工过程中酶的应用和功能研究。
一、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 淀粉酶的应用淀粉是常见的食品成分之一,添加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提高食品的甜度和口感。
同时,淀粉酶还可以降低食品黏性,改善质地。
在面包、蛋糕等烘焙过程中,淀粉酶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
2. 酶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果汁中的果胶是一种常见的高粘性多糖,会对果汁的品质和口感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添加果胶酶,可以降低果胶的粘稠度,使果汁更易流动,提高食品的可口度。
同时,果胶酶还能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减少果渣的生成。
3. 酶在奶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在奶酪的制作过程中,酸凝酶是必不可少的酶类。
它能够将乳中的蛋白质与酸结合,形成凝块,进而制成奶酪。
此外,酶也在酸奶、发酵乳等奶制品加工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发酵过程中的酶活性,改善乳制品的口感和品质。
二、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功能研究1. 酶在抗氧化作用中的研究氧化反应是导致食品腐败和变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酶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可以阻止氧化反应的进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通过研究酶的抗氧化机制,可以开发出更加稳定的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2. 酶在保健功能中的研究一些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功能。
通过研究酶的机制,可以利用酶来开发保健食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3. 酶在食品消化中的研究酶在胃肠道中起到重要的消化作用。
通过研究酶的消化机制,可以改进食品加工过程,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营养吸收率。
此外,酶的研究还可以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酶应用与功能研究的挑战和前景1. 挑战目前,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酶的产量和纯度需要大幅度提高,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酶的制备及应用第2节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业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果胶及果胶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果胶酶不溶于水
B.果胶不溶于水
C.加热使果胶变性失活
D.加热使果胶酶活性增强
【解析】果胶不溶于水,因此,果汁中常有沉淀产生。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低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但高温使酶变性失活,而果胶不存在变性失活。
【答案】 B
2.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
B.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果胶酶的生成增多
C.果胶酶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在其他方面则无用处,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D.果胶酶与纤维素酶配合使用,可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和纤维素
【解析】果胶酶的作用是分解细胞壁中的果胶,可以使果汁产量增加,透明度提高,在提高葡萄酒质量等方面作用很大。
也常与纤维素酶等共同使用,有提高饲料营养和降低饲料黏度,促进饲料在动物消化道内消化等作用。
【答案】 C
3.李明同学自制芒果汁,发现量少,而且浑浊不透明。
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增加产果汁的量而且使其清澈透明( )
A.静置沉淀B.离心
C.加果胶酶D.换芒果品种
【解析】芒果汁不透明是因为有果胶,果胶的存在,同时也使得产量减少。
因此加适量的果胶酶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答案】 C
4.某同学在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转换成曲线图(如图)。
关于该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同学的实验数据中有错误
B.该同学设置的温度梯度不合理
C.从该曲线中判断不出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D.从曲线中可判断出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为40 ℃
【解析】由曲线可知,实验数据应该出现错误,因为酶的活力随温度的变化应是先增加后减少;另外温度梯度为间隔5 ℃太大;从曲线中无法判断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答案】 D
5.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
A.自变量是不同的pH梯度
B.控制不变的量有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等
C.可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体积来判断果胶酶最适pH
D.pH过低时,果胶酶活性变小,但不失活
【解析】在设计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自变量为不同的pH梯度,无关变量(应控制不变)有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等。
pH过低或过高时都会使果胶酶(蛋白质)变性失活。
【答案】 D
6.如图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果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
( )
A.在B点之前,果胶酶的活性和温度成正相关;之后,成反相关
B.当温度达到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C.A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可以上升
D.C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上升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在上升,等达到B点时,酶的活性达到最高;随后,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酶的活性迅速下降。
但是A点和C点相比,虽然酶的活性都很低,但是A点是低温条件,对酶的分子结构无影响,所以,随着温度的上升,其活性也会不断上升;而C点是高温条件,当温度过高时,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使酶的活性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答案】 D
7.某同学为了验证果胶酶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1)取两个100 mL的洁净烧杯,编号为1号、2号。
(2)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 mL的苹果泥,向1号烧杯内加入2 mL的蒸馏水,向2
号烧杯内加入2 mL的果胶酶。
(3)把这两个烧杯放在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搅拌。
下面分析中正确的是( )
A.1号烧杯为实验组,2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B.2号烧杯为实验组,1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C.1号烧杯为对照组,2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D.2号烧杯为对照组,1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解析】由于该实验是研究果胶酶的作用,所以加入果胶酶的烧杯为实验组,加入蒸馏水的烧杯为对照组;果胶酶能够把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溶液变澄清。
【答案】 C
8.如图是果胶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酶活力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0 ℃~100 ℃时,随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力先升后降
B.由100 ℃~0 ℃变化时,果胶酶的活力先降后升
C.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为35 ℃
D.甲、乙两曲线后半段无变化的是乙
【解析】100 ℃时果胶酶变性失活,温度降低时酶的活力也不能恢复。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下列A、B、C图依次表示果胶酶浓度一定时,果胶酶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温度、 pH之间的关系,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b点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根据实验数据转换成的曲线图无法判断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你将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B中,曲线ab段表明______________,bc段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装有果胶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 ℃和90 ℃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40 ℃的水浴锅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是:甲______,乙________。
(5)图C表示了果胶酶浓度、反应物浓度、温度等一定时,果胶酶催化反应的速度随pH 变化的曲线,实验时可根据__________来判定果胶酶的最适pH。
【解析】本题考查了在酶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酶活性的外界因素,即反应物浓度、温度和pH是如何影响反应速度的。
温度、pH影响反应速度的曲线是“钟”形曲线,反应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因酶数量限制而导致速度不再增加。
【答案】(1)受反应过程中酶浓度的限制
(2)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应根据适宜的温度范围,尝试间隔近的温度梯度重新实验
(3)果胶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果胶酶的活性随温度继续升高而下降
(4)反应速度加快无催化反应
(5)果汁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