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学校开展“颜色中的文化”综合性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8分)梅红、鞠衣、麹尘、缃叶、菡.萏、伽罗、月白、天缥、青骊、岱赭、凝夜紫、远山黛……以舞为语,以曲为韵,一众中国传统颜色优雅演yì了独特的东方意趣。

亮相兔年央视春晚的创意类节目《满庭芳·国色》凭借A 之美,一时之间霸榜热搜,刷屏网络。

“中华颜色一眼万年,惊艳岁月”“老祖宗的配色,绝了”“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大众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钟爱,从网友们的真情留言中可窥.一二。

气韵雅zhì的中国古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语汇。

它们远不止于色彩,更B 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审美基因和经典智慧。

也因而,随《满庭芳·国色》而“出圈”的大美中国色,点燃的不仅仅是由悠远、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有力支撑的文化自信,更有时下的“色彩新潮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菡.( )萏演yì( )可窥.( )一二雅zhì( )(2)从下面四个词语中,为文中A、B处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1分)美轮美奂耐人寻味承载承担A. B.(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1分)(4)仿照示例,给下面的颜色取一个三字短语形式的雅称。

(2分)示例:从“欲把西湖比西子”中取得“西子色”,像西湖水一样的绿色,这抹天然的清新,用来修饰过酒色,也用以修饰服饰色彩。

①诗人站在夕阳落下的山前,因为烟雾笼罩,山透出薄紫色的光,因此这种颜色可叫作“”。

②据说有一回,宫女的丝帛还没染完,不小心在外边晾着过了一夜。

第二天却发现,被露水打湿的丝帛,泛出了一种非常好看的碧绿色。

李煜觉得,既然是天上的水染的,就叫“”。

2.古诗文中每种色彩都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虫鱼以及在文化征途中记录下的风雅。

色彩的背后是审美,审美的背后是文化。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1)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蘸.水(zhàn) 阔绰.(chuò) 颓.唐(tuí)磕.一下(kē)B.拖.欠(tuō) 名讳.(huì) 笔砚.(yàn) 契诃.夫(kē)C.蓦.地(mù) 惋.惜(wǎn) 夹.袄(jiá) 茴.香豆(hún)D.魁.梧(kuí) 盘桓.(huái) 附和.(hè) 乱蓬蓬.(pé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哄笑羼水千钧之力无缘无故B.荤菜荒唐望眼欲穿无精打彩C.惦记门槛提心掉胆如坐针毡D.坎肩洋溢不屑置辨一想天开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从意大利归国的700余件文物,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B.在课本剧比赛中,一位小演员的表演自然大方、哗众取宠....,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C.俯瞰..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半环状的外形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之间。

D.凡人善举就在身边,这些“小人物”身上蕴含的人性力量是每个人都可以汲取..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教育部在做出这项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避免不再出现片面的“考证热”。

B.柔山秀水间,初夏的雁栖湖畔绿意盎然、鲜花盛开。

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特色为灵感设计的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活动。

D.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活动旨在以活动加赛事的形式,普及并宣传自行车绿色出行。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6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4分)亲爱的老师,时间是多么匆匆啊!六年前的我连名字都写得wāi wāi niǔ niǔ(),是您yǔ zhòng xīn cháng()的jiào huì(),wú yuàn wú huǐ()的培育,才让我成为今天的有志少年。

老师,谢谢您!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栀.子花(zhī)临摹.(mó)B. 懵.懂(ménɡ) 熏陶.(táo)C. 喝.住(hè) 堤.坡(tí)D. 教诲.(huǐ) 矜.持(jīn)2.下列不属于对“学生”的称谓的一项是()A. 学子B. 夫子C. 门生D. 学童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悬念不断,引人入胜....。

B. 下课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跑向操场。

C. 她那娓娓动听....的朗诵,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

D. 我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就会向老师请教,老师常常表扬我这种不耻下问....的好习惯。

4.下面不适合用来作为成长纪念册中的成长资料的是()A. 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B. 各种获奖证书、奖牌。

C. 铅笔丢了,我又买了一根铅笔。

D. 老师和同学的寄语、祝福。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B. 假期里,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C. 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月光照耀下的树影晃动起来。

D. 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6.下面不适合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学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第六单元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玉帛(bó)臣妾(qiè)昳丽(yì)朝服衣冠(cháo)B旗靡(mǐ)孰与(shú)臧否(pǐ)猥自枉屈(wěi)C.未孚(fú)窥镜(kuī)期年(qī)妄自菲薄(fěi)D.忿恚(huì)攘除(rǎng)崩殂(cú)时时而间进(jiān)2.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C.置人所罾鱼腹中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明日,徐公来D.使内外异法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脱贫是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B.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辉煌取得了十一连胜的战绩。

C.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

D.只要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黎民、庶民都有百姓的意思。

B.“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恳壤,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

(1)句中的一个错别字为: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jī běn_________ _________。

(3)“荷”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甚矣,汝之不惠!3.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

这时,请你从中国古诗词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诗(含词曲)句,作为临别赠言献给他们。

示例:(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离情别意)(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思想抱负)临别赠言:第(1)句(离情别意)第(2)句(思想抱负)4.按原文默写填空。

(1)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 ___,故克之。

(2)吾妻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妾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客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14题。

(一)[甲]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④公输盘不说。

⑤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⑥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⑦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⑧公输盘服。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六单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六单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六单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以文为诗,就是把古文的章法和句法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但凡古文中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均可用于诗歌之中,使诗歌具有散文的容量和气势。

阎琦先生在《韩诗论稿》中说道:“所谓以文为诗,主要指诗多赋体(叙事体)、好直说、以古文章法句法为诗,诗兼有散文体裁。

”阎先生指出用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作诗,会使诗歌中包含散文体裁,也就是便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看起来具有“散文化”倾向。

大致说来,韩愈诗歌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盛唐,无论是题材、形式都已经非常完善。

在诗歌创作方面,只有变通,才能继续将诗歌艺术发扬光大。

韩愈等晚辈诗人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创作传统诗歌的同时,他们尝试摆既盛唐诗歌的束缚,在诗歌创作中尝试改变盛唐诗歌整齐、工整的形式,并加入跳跃和闪烁的元素,使诗歌的语言改变整齐划一的局面,以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改变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诗句可长可短。

形成错落之美。

后人在提到韩愈诗歌特点的时候多提到其诗歌的奇崛和怪异,而简短而又近古的诗歌多被忽视,因为在唐代,大多数诗歌在格律和韵律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周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和传统诗歌创作不符,有悖于主流诗风。

在韩愈诗歌创作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类诗歌难免会被人误解,甚至被人否认,认为不是诗歌而近于文,而这恰恰是韩愈在盛唐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创作的开拓和创新。

正是早期的这种尝试性的创作为其诗风的形成和后期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用长短句是尝试着用写文的办法来写诗,那么用散文的谋篇布局来写诗便是对诗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把散文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气势运用得淋漓尽致,把散文描述事物的手法、描绘人物的功能以及栩栩如生的状物的笔法也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

人教版(部编)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人教版(部编)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部编)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8分)颠簸.(b ǒ b ō) 织.女(z ī zh ī) 黄莺.(y īn ɡ y īn) 房檐.(y án zh ān) 晶莹.(y ín y ín ɡ) 滥.用(ji ān l àn) 资.源(z ī zh ī) 回荡.(d àn ɡ t àn ɡ) 二、读拼音,写汉字。

(6分) y á k ān ɡ ɡu ǒ天慨 包l án ǎi ɡòn ɡ摇和献三、填空。

(7分)1.“慨”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指的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

2.“璀璨”的意思是( )A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B .形容衣服等非常好看。

用这个词语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

(5分) A .作比较 B .打比方C .分类别D .举例子E .列数字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2.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 )( )3.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 )4.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1.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加标点符号)2.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黑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AB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AB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AB卷,含答案解析)(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A卷B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一二三四总分得分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3分)A.水尤清冽.(liè)往来翕.忽(xī)觥.筹交错(gōng) 脱笼之鹄.(hú)B.为坻.(chí) 悄怆.幽邃(cuàng)淫雨霏.霏(fēi) 曝.沙之鸟(pù)C.佁.然不动(yí) 浩浩汤.汤(tāng)林壑.尤美(hè) 呷.浪之鳞(xiā)D.俶.尔远逝(chù) 薄暮冥.冥(míng)飞沙走砾.(lì) 瀚.海阑干(hán)(解析:B.“怆”的读音为“chuànɡ”;C.“”的读音为“yǐ”,“汤”的读音为“shāng”;D.“瀚”的读音为“hàn”。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寂寥政通人合蒙络摇缀朝晖西阴B.佁然心旷神怡锦粼游泳静影沉壁C.野簌水声潺潺风霜高洁泉香酒洌D.伛偻鲜妍明媚脱笼之鹄娇儿恶卧(解析:A.“政通人合”的“合”应为“和”,“朝晖西阴”的“西”应为“夕”;B.“锦粼游泳”的“粼”应为“鳞”,“静影沉壁”的“壁”应为“璧”;C.“野簌”的“簌”应为“蔌”。

)3.下列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B)(3分)A.佁然.不动满目萧然.B.或异二者之为.山峦为.晴雪所洗C.是.进亦忧,退亦忧问今是.何世D.游人去.而禽鸟乐去.国怀乡(解析:A.……的样子;B.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被;C.这;D.离开。

)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6分)(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古义:第二年今义:下一年(2)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写文章今义: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3)土膏.微润古义:肥沃今义:很稠的糊状物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3分)1.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列短语。

(3分)责任担当,豪迈情怀。

2.默写:(10(1)兔从狗窦出,。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2)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5)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曹刿论战》中“,,。

”生动的阐明了作战中准确掌握战机的重要性,也显示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干。

(7)《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何间.焉 jiān 玉帛. bó踌躇. chúB.下视其辙. zhé望其旗靡. mǐ昳.丽 yìC.妄自菲.薄fěi以遗.陛下wèi 裨补pìD.朝.服衣冠 zhāo 期.年 qī潼.关tóng4.加点词“美.”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吾妻之美.我者 B.君美.甚 C.吾孰与徐公美. D.皆以美.于徐公5.仿照“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4分)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1)齐人三.鼓——()(2)夫大国,难测.也——()二、古诗文阅读(47分)(一)阅读古诗,回答6-7题。

(4分)夏初雨后寻愚溪(唐)柳宗元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营营①,啸歌静炎燠②。

【注释】①营营:指追求奔逐。

②燠:yù,热。

6.久雨初晴,诗人独自来到清澈的愚溪,绕溪、引杖、、解带、、啸歌,迎接炎夏。

(仿照示例填空,每空两字。

)(2分)7.这首诗也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它与《小石潭记》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二)阅读下文,回答8-11题。

(12分)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②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

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拔:攻下。

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

④遽:迅速。

⑤备:准备。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保佑。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过失。

D.望其旗靡.,故逐之靡:倒下。

9.把语段①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0.语段的标题是后人加的,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标题?(3分)11.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①②的内容分条概括。

(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12—15题。

(14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2)朝服.衣冠(3)私.我也(4)王之蔽.甚矣1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邹忌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却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原因是他有自知之明。

B.听了邹忌的谏言,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决心跃然纸上。

C.妻、妾、客的回答,同为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

妻是热情,妾是逢迎,客是畏怯。

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15.文中齐威王“战胜于朝廷”的故事,蕴含什么道理?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20题。

(17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

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

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

”遂自缚出。

三郡皆平。

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

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帝从其计。

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

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

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

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

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

真薨,谥曰元侯。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躬.耕与南阳:(2)先帝不以臣卑鄙..:(3)帝遣真督诸军军.郿:(4)迁.大司马: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不以.物喜B.以伤先帝之.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真以亮惩于.祁山行者休于.树D.帝从其.计其.真无马邪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19.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为?请根据乙文作答。

(3分)20.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4分)三、作文(50分)21. 根据下面文章的开头,展开合理想象,有创意地续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餐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这是我忙碌了大半天的成果。

时钟都已经指向7点了,可这孩子放学了怎么还没回来?我心中不免担心起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23分)1. (3分)抄写正确1分,书写端正1分,清晰美观1分2.(10分)雉从梁上飞;满眼风光北固楼;瀚海阑干百丈冰;留取丹心照汗青;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 (3分)B4. (3分) A5. (4分)(1)一而再,再而三(2)变幻莫测、居心叵测二、(46分)(一)(4分)6.(2分)试泉围竹7.(2分)诗歌表现了柳宗元虽被贬谪,但能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不为自己的处境而烦恼,不再为日后的前程而困扰。

《小石潭记》表达了柳宗元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心情。

(二)(12分)8.(3分)C9.(2分)(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

10.(2分)语段①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

11.(3分)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

②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

③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

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三)(14分)12.(4分)(长,这里指身高)(穿戴)(偏爱)(因受蒙蔽而不明)13.(4分)(1)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2)各级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头等奖赏。

14.(3分)C15.(3分)道理: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认识:我们应虚心听取别人的好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进步。

(四)(17分)16.(4分)①亲自②身份卑微,目光短浅③驻扎④升迁,升职17.(2分)C18.(4分)①(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追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达。

②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曹军)已有准备,(蜀军)不能攻克。

19.(3分)采取的行动:1.诸葛亮围祁山 2.亮果围陈仓 3.蜀连出侵边境20.(4分)诸葛亮:谦虚谨慎、勇于担当、忠心耿耿、知恩图报。

曹真:富有战略眼光、爱护士卒、战功卓著。

三(50分)21.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切题标准的建议:⑴完全符合所给开头的情境,从我(父母或爷奶等)的视角来写见闻感受。

⑵有明确的中心,要点出人或事对我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