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关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作者:冀鹏飞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4期冀鹏飞(包头市政设计研究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摘要: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讨论景观生态学理念与城市景观规划的交融与整合,利用园林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以植物为主要材料,充分且真实的的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城市景观规划应用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151-01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球的负担也在不断加剧,环境的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数量不断膨胀等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种种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城市景观规划问题。

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重要社会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发现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尤为重要。

景观生态学为景观和生态两门学科相融合提供一个契机,为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直接提供了方法。

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1.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937年德国地理学家卡尔特罗在《航空像片判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中首次提到了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

卡尔特罗提出这一概念主要是因为他发现地理景观学和生态学中都存在各自的不足并且发现了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所以,如果将地理景观学和生态学综合起来研究,就可以解决大尺度地理区域中的生物群落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

由此至今景观生态学逐步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1.2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从区域范围来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

从较小尺度上看来,城市作为一个景观单元,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为主的三要素所构成的。

(1)基质的基本原理。

在三因素中,基质是对景观控制作用最强的景观要素。

基质的面积大连接度强,它控制并且影响着生境中斑块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同时也控制着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间物种的迁移。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以兰州部分城市绿地为例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以兰州部分城市绿地为例
La d c p :A l t d n s me u b n ln c p fLa z o n sa e c ues y o o r a a d a eo n h u u s
F h n — n HAO W e n EIZ o gf g ,Z a n1 g o
L n h u w ee td a e c s td oma ec n rt ic s.T ru h sme a ay i o r cpe d s e ic a z o a slce st a esu yt k o cee dsu s ho g o n lssf p n ilsa p cf s h i n i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4 1 期
20 0 6年 l 2月
甘肃林业 科技
Jun lo a s oet ce c n e h ooy o r a fG n uF rs y S in e a dT c n lg r
V 13 . 0. 1No 4 De . 0 6 c2 o
700 ) 300
摘要 : 简要阐述 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主要原理及其 思想在城市 园林规划 中的应用。通过斑块 、 廊道、 基底的原理分析强调 了景观异质性及其多样性在景观配置 中的重要性, 并以兰州市部分城市绿地规划为例 作了 具体论述。通过对一些具体原理及实例 的分析说 明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具有 的指
(.N r ws Si e gi lr adF rt n e i , ag n hni 110 C i ; .Ky ao t y f 1 o h e c Tc A r uue n o syU irt Ynl gSax 720 , h a 2 e br o t t — h ct er v sy i n L a ro Ai adGa l dEo g E uao r n r s n cl yo dctn胁 d sa o f i , azo n rt, azo 300 C i ) L n uU i sy Lnhu 00 , h a h e v i 7 n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摘要对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指出“生态园林”要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造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造园要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

认为园林和景观生态两门学科互相引进互相借鉴,旨在为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提供方法论。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造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造园要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

生态学只是为园林提供了一部分目标及原则,并稍稍涉及到一些原理途径。

人类盼望园林和生态两门学科互相引进互相借鉴,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融合以创造更美化、优化、净化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景观生态学的兴起提供了这一契机,它提供的概念系统可直接应用于园林,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理论原则上的指导,为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直接提供方法论。

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1关于斑块的基本原理1.1.1斑块尺度原理。

一般来说,只有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才有可能涵养水源,联接河流水系和维持林中物种的安全和健康,庇护大型动物并使之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并允许自然干扰(如火灾)的交替发生。

总体来说,大型斑块可以比小型斑块承载更多的物种,特别是一些特有物种只有可能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

对某一物种而言,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不过小斑块也可能成为某些物种逃避天敌的避难所。

1.1.2斑块数目原理。

减少1个自然斑块,就意味着抹去1个栖息地,从而减少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和某一物种的种群数量。

增加1个自然斑块,则意味着增加1个可替代的避难所,增加1份保险。

一般而言,2个大型的自然斑块是保护某一物种所必须的最低斑块数目,4~5个同类型斑块则对维护物种的长期健康与安全较为理想。

1.1.3斑块形状原理。

一个能满足多种生态功能需要的斑块的理想形状应该包含一个较大的核心区和一些有导流作用及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边缘触须和触角。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规划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不仅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经济、文化、交通、人口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环境对于人类的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

而在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在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绿地规划城市绿地是城市景观中最具有生态价值的地段之一。

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城市绿地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

同时,还应注重绿地覆盖率的提高,以提高城市的生态水平。

比如可以在城市规划中规定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等,来保证城市绿地的建设。

二、生态廊道建设生态廊道是指通过连接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的生态通道,使其成为一个连续和完整的景观空间。

在城市规划中,生态廊道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之间的生态断层,并形成一个连续性的生态走廊,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空间。

三、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是将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应用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以实现可持续性和可适应性。

例如可以在城市中广泛使用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系统,从而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增强城市的自给自足能力。

四、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指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以减少城市对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手段,通过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城市生态化、资源化、智能化和低碳化。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生态城市的建设,采用生态主义的城市设计理念,使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总之,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通过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城市规划可以创造出一个环保、健康、生态友好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1. 引言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其原理和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中。

本文将介绍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通过列举实际案例,说明其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有效性。

2. 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是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斑块理论斑块理论是景观生态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它认为景观是由不同斑块组成的,而这些斑块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生态过程的进行。

斑块之间的形状、大小、距离等特征都会对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种间相互作用等产生影响。

2.2. 斑块间连接性斑块间连接性是指不同斑块之间的联系程度。

连接性越强,生物的迁移和种群间的交流就越容易进行。

而连接性差的斑块之间的生态过程则会受到限制。

因此,在生态系统管理中,要通过调整斑块间的连接性,促进物种的迁移和交流,避免种群的孤立化。

2.3. 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指的是斑块边缘和内部之间的差异。

边缘区域的环境条件通常与内部区域不同,这会导致物种对边缘区域的响应与内部区域不同。

因此,在生态系统管理中,需要特别关注斑块边缘区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降低边缘效应对生态过程的干扰。

3. 景观生态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3.1. 森林保护森林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气候和水循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在森林保护中,景观生态学原理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森林斑块大小和间距,提高森林内的物种多样性和森林连通性,防止森林退化和破碎化。

3.2. 城市规划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生态系统受到最大压力的地方之一。

景观生态学原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中,通过合理的斑块规划和连接性设计,促进城市内的绿地系统形成和功能增强,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3.3. 湿地保护湿地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区域,具有调节气候、水质净化等功能。

景观生态学原理可以用来评估湿地斑块的大小和分布,设计湿地保护网络,保证湿地群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效果。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浅析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对景观生态学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基本原理的研究,从总体规划特征及规划模式方面介绍了景观生态学思想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关键词:城市;景观布局规划;景观生态学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ning and overall planning model keywords: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引言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是继i. mcharg的“自然设计”之后,又一次使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在生态规划方向上发生了质的飞跃。

自然设计模式摒弃了追求人工的秩序和功能分区的传统规划模式,强调各项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应性和体现自然资源的固有价值;而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则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

景观生态思想与景观布局规划2.1景观生态思想及其发展“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troll于1939年提出的。

当时,航片开始普及,使科学家们能有效地在景观尺度上进行生物群落与自然地理背景相互关系的分析。

但直到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才真正在把土地镶嵌体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

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的空间布局,这些元素一般是指相对均相的生态系统和水体,森林斑块,农田斑块,建成区等。

而无论景观的格局或是过程,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所以,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格局和景观过程及其变化的科学。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pdf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pdf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一、引言景观生态学是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和功能的影响的学科。

它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理解景观变化的原因和后果,并提供可持续土地管理和保护策略。

本文将介绍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二、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景观格局:景观生态学关注的重点是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组成。

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可以了解景观内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自然过程的响应。

2.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是生态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种间相互作用等。

了解这些过程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3.景观变化:景观生态学通过研究景观变化的原因和模式,揭示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影响。

这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土地管理和保护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景观生态学的应用1. 环境保护景观生态学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和评估景观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影响,可以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

例如,通过保护和恢复关键的景观连接和栖息地,可以促进物种的迁移和种群的稳定。

2. 土地规划景观生态学为土地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和评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影响,可以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此外,景观生态学的方法还可以用于评估和预测基础设施建设对景观的影响。

3. 生态恢复景观生态学可以指导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

通过了解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可以制定合理的恢复策略。

例如,通过恢复破碎的景观连接和栖息地,可以促进物种的迁移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也有广泛应用。

城市景观的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通过研究城市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组成,可以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弹性和可持续性。

四、总结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关注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

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

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绿地被认为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除了提供观赏、休闲等功能外,更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城市绿地建设被广泛地提倡和引入。

然而,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常常被忽略,大面积铺设草坪、种植树木等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城镇建设过程中的碎化化、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中的缺陷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

为此,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逐步地应用于城市绿地建设和规划中。

景观生态学是连接生态学和景观学的一门学科,将生态学理论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强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系统性的视角,将城市绿地视作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用景观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基础的生态学,景观是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整体,是我们观察到的一段空间组成的复合物。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

它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将景观分成空间、时间和生态过程三个层面。

在空间层面,景观是指一定空间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构成的总和,包括各种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和建筑、道路、设施等人造元素;在时间层面,景观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需要分析景观的演变历程;在生态过程层面,景观是一个由各种生态元素组成的动态生态系统,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种群变化等。

二、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1. 建设具有生态适应性的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的建设需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建筑风貌等人工要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考虑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适应性是指绿地及其物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生长、适应新环境、繁殖、抗压、抗病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与城市绿色廊道相邻的城市设计
城市绿色廊道是指供野生动物使用的狭长带状植 被,通常能促进两地间生物因素的运动。廊道的构建可 增强景观组分间的联系和防护,因而其连通性是衡量廊 道结构的基本指标之一[11]。在城市尺度上,建筑物的高 度一般被忽略,即认为整个城市是一个平面,但对于与
图4 北 京 四 环 绿 化 带 旁 的 三 个 居 住 小 区 卫 星 影 像 图 : 北 京 印 象 ( 4 a ) 、 阳 光 上 东 (4b)、紫金长安(4c)的景观演变
(2)独立斑块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中的绿地大多不与公共绿地相连,如银川国子监居住小区(图5b),或虽与城市绿地相连,但由于用地尺度较大,其自身即 形成较大绿地斑块。如郴州烟草居住小区(图5a)及邢台文化生态园(图5c)等。这时就应结合建筑布局合理安排绿地斑块的形状,使其 符合景观规划的目标。如郴州烟草公司职工居住小区的用地达20hm2,东南部是规划中的城市自然山体,而用地面积中有小部分为仓储, 因此规划在用地中心设置了4hm2集中绿地,从中心绿地向4个组团深入触角,并与城市山体连通。同时将所有机动车都设置在地下,以减
(1)两种格局尺度下的城市设计
根据研究对象尺度的不同,城市景 观规划主要研究城市与乡村,建成区与 农田、林地、未利用土地等要素形成的 大尺度格局。而城市设计则尺度较小, 强调符合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并引导具 体的开发建设,处理好绿地系统与建筑 布局、道路安排等方面内容,使城市生 态格局更丰富、完善、合理。
如为伦敦西敏市某城市绿道(图1a) 设计,临近绿道的建筑均采用合院式布局 (图1b),这样可将人的活动范围与绿带 相对隔离,同时在建筑与绿带的接触部位 采用了曲折凹凸形状,可使绿带免受过多 人工不利干扰④。
(2)强烈人工干扰下的景观整体优化
在强烈的人工干扰下,欲通过城市设 计形成更健康的环境,必须经由整合景观 中的各要素、兼顾人的基本需要来提升环 境生态质量[7]。如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在近 年来的建设中注意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城市 近自然残留斑块⑤,包括核心区上下各有1 个荒岛[8](图2),但上岛设有一条步行道 通往校园道路,岛上设一定面积的硬质铺 装和亭子等服务设施,下岛则拆除了连通 小岛与校园的道路,完全与校园隔离。经 过若干年建设及管育,两岛的生物多样性 差别巨大:下岛中可见大量白鹭等鸟类、 几十种昆虫、蝴蝶等,而上岛中则极少。 两岛位置紧邻、环境相似,但生物多样性 迥然不同,这说明人工干扰往往是造成城 市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下岛的生 态设计获得成功,表明人与环境二者并非 完全对立,通过巧妙的设计,仍可能在满 足人的基本需要之前提下将生物多样性保 持在很高水平上。
州烟草居住小区(5a)、银川国子监居住小区(5b)、邢台农业文化生态园(5c)规划图
城市绿色廊道相连的城市设计,在尺度上则需要考虑建筑物竖向对绿地的影响。例如北京阳光上东(图4b)、北京印象(图4a)和紫金长 安(图4c)居住小区均为北京四环绿化带旁的高层住宅小区,其中阳光上东采用合院式布局,组团间绿地与城市绿带连通,生物多样性几 乎与绿带相同;北京印象则采用之字形布局,将小区内部绿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绿地较为封闭,主要供业主内部使用,形成围合感较 强的场所,西部绿地与四环带状绿地完全连通,呈手指交叉状,丰富了城市绿地的形态,强化了其生态功能;而北京紫金长安居住小区, 则将住宅与城市绿带隔离,小区内绿地中的鸟类、昆虫种类和数量明显少于阳光上东。
2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设计所研究的对象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景观复杂度,包含了较多数量的景观要素。 将景观生态学引入城市设计,从景观格局、生态效应等理论方法入手,将建筑与道路、
绿地等景观要素协同布局,确定适宜的 城市设计指标体系,能有效改善城市生 态环境。
2.1 格局与效应——引导城市设计实 现城市景观格局优化
HUAZHONG ARCHITECTURE
94
4a
4b
4c
2010年卫星影像图看,绿色廊道初步贯通(图3b),
同时满足了校园规模迅速扩大到2.5万人的要求,而生
态环境保持良好。
2.2 绿地与建成环境协同——构建更加生态的城 市景观
城市景观破碎化、人工化和孤立化是造成其生态机 能退化的主要原因。如北京市中心区的绿化就主要靠人 工实现,这些绿地普遍存在着格局残缺、形态不佳,植 物单一、人工维护高、生物量少等不足。生物多样性保 护的最有效途径是保护其栖息地的多样性。在城市设计 中,如何将建成环境与城市绿地系统协调,以建立人与 自然更具包容性的城市景观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就北京 市而言,其城市中人工干扰活动对绿地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环状绿地上[10],这些绿地因为形状过于规则、物种过 于单一、缺乏与小型独立绿地斑块的有效连接,并受到 机动车的噪音、尾气干扰而质量低下。通过兼顾绿地的 城市生态设计,注意规划中廊道的最短路径、野生动物 的视廊连通、绿地斑块的最佳形态三个方面,可加以有 效改善。
—————————
作者信息 吴正旺,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 建筑师,wuzhengwang@ 单海楠,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王岩慧,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4-04-29
1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设计
截止201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之绿地率已达34.17%①,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更是超过 40%②,要进一步提高绿地率越来越困难,但环境恶化之势仍未获根本遏制。通过提高绿地的 生态机能,使既有绿地发挥出较高生态效益,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景观生态学是 研究较大区域内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与管理的科学,是生态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近年来对城市总体格局、动态演变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③。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主 要取决于其绿地系统的量与质。一方面是绿地越多越好,另一方面,即便两个绿地率相近的 城市,也会因其格局不同、构成和形态各异而致生态机能迥异。城市气候学研究表明,微小 尺度的城市设计也会对其环境造成较大影响[1]。例如街区的形态会对建筑的太阳能效和能耗产 生影响[2]。而建筑与绿地形成的景观格局则会影响到近地面风向、风速以及污染物的垂直扩散
城乡规划 · 园林景观 [Urban Planning · Gardens Landscap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51378018)·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Urban Design
吴正旺 单海楠 王岩慧
(3)结合景观设计引导城市生态演进
通过对城市景观各要素的分析可确定 其格局中的关键景观,进而对景观演进做 出合理安排,引导城市景观向更生态、和 谐的方向演进[9]。例如华中农业大学2002 年规划基于其校园整体格局分析,提出其 校园景观格局演进的关键是构建校园北部 狮子山与南部野芷湖的生态廊道,进而与 校园道路绿化构成绿网。为此,规划沿着 湖叉向狮子山方向设置了4条宽度在30m 左右的绿带,绿带内不再建设,实行只 拆不建的原则(图3a)。经9年建设,从
Wu Shan Wang
Zhengwang Hainan Yanhui
中图分类号 TU9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5)01-0093-05
[摘 要] 我国城市绿地率已达相当高之比例,但环境恶化之势仍未获根本扭转,其原因之一在于城市景观综 合生态机能之下降。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同城市规划与设计结合的研究表明:将景观生态学的格局 理论、生态效应、指标体系运用到城市设计中,可建立更适合于城市、建筑等多种尺度格局的景观,引导城 市生态演进;城市设计应与绿地系统结合,按照斑块的形状与功能效应进行规划,并与城市设计所关联的绿 带、斑块、廊道协同设计;应积极运用景观生态学指标体系对城市景观进行优化,对城市景观的动态演变进 行有效管理。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运用于城市设计,将极大地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机能,有效增强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城市设计 应用
DOI:10.13942/ki.hzjz.2015.01.018
[Abstract] China's urban green rate has reached a very high proportion, but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trend has not gotten a fundamental change yet, because of poor quality urban synthesis ecology. In recent years, theoretical approaches in the study of landscape ecolog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city, the pattern of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effects, indicators applied to urban design, build suitable for urban, residential two scales of landscape pattern and guide the city ec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design and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hape and function of plaque, associated with the urban design of the green belt, patch, corridor together, using landscape ecology index system to optimize the urban landscap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urban green space,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design, Appl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