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诊治共识和理念更新
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解读我国早在2002年就已跨越7%的老龄化社会门槛(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2014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已达到9.18%[1]。
慢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疾病。
与中青年人相比,老年人便秘有其独特的特征,如何从老年人身体虚弱、共病多、用药多的特点出发,更科学、更全面评估和处理老年便秘是每个从事老年医学的医师都会面临的问题,《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是国内外第一个针对老年便秘患者制定的诊治指导意见,结合了老年人的便秘临床特点,强化了在治疗上的多学科合作、综合性处理的重要性。
一、老年人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特点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存在东西方的差异[2-4]。
欧美国家约10%~15%的人群受便秘的困扰,北美地区的慢性便秘患病率为12%~19%。
慢性便秘患病率随增龄增加,英国一项数据显示,年龄超过60岁时便秘发生率呈显著上升,75岁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高达50%。
我国以社区为基础的多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便秘总体患病率为3%~11%,60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5%~20%,80岁以上可达20.0%~37.3%,老龄化是慢性便秘的高危因素。
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实际患病率要高于目前报道的数据,因为高龄、致残或卧床不能自理、有严重疾病、特殊疾病或不能交流的老年人常不在调查范围内。
二、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诊断便秘是一种以症状为基础的紊乱,以排便不满意或(和)便次减少、排出障碍为主要症状。
两者的量化诊断标准均为罗马标准。
《共识》对慢性便秘的诊断采用最新的罗马Ⅳ标准,罗马Ⅳ标准对慢性便秘的症状及量化标准与罗马Ⅲ标准相似,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引入了自发排便的概念,每周的排便次数以患者在未使用药物或其他方式治疗便秘时的每周排便次数为准[5]。
三、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类型及影响因素(一)类型: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病因谱不同于中青年,虽然功能性便秘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便秘类型,但老年人继发性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例如结肠肿瘤引起的机械性梗阻、糖尿病等代谢病引起的神经病变等器质性疾病相关性便秘,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常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也是引起或加重便秘的因素之一。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Dr.HAN
背景
背景
✓便秘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部分患者反 复就医或滥用泻药,增加了医疗费用。
✓我国于2003年在南昌召开的全国便秘专题研讨会上制定了《慢性便秘的 诊治指南》,并于2007年根据罗马Ⅲ标准在扬州进行了修订,该指南对 规范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慢性便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定义和流行病学
2.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 ~10.0%。慢性便秘患病率 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定义和流行病学
3.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有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精神心理因素等。 推荐等级:推荐。 ✓ 研究结果显示,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均与便秘的患病率呈负相关,农村地区便秘患病率高
✓本共识意见中的推荐等级根据投票结果分为: A级指标(强烈推荐),即a得票比例≥80%; B级指标(推荐),即a和b得票比例相加≥ 80%; C级指标(建议),即a、b和c得票比例相加≥80%;未达C级指标则删除。
✓根据证据级别高低和专家投票结果,本共识将推荐等级分为“强烈推荐”“推荐” 和“建议”3个等级。
于城市。经济地位和文化水平的不同对便秘的影响可能是由不同阶层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 式的差异所致。 ✓ 低BMI和生活在人口密集区的人群更易发生便秘。 ✓ 低纤维食物、液体摄入减少和较少的体力活动均可增加慢性便秘发生的可能性。 ✓ 焦虑、抑郁和不良生活事件等精神心理因素也是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 ✓ 有便秘家族史较无家族史的个体发生便秘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和生活环 境相似有关。 ✓ 某些药物的使用也是便秘的危险因素,包括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癫药、 抗组胺药、抗精神病药、抗震颤麻痹药、解痉药、钙拮抗剂、钙剂、铁剂、止泻药、NS AID等。
《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解读

此外,共识还对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该手术 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发育异常等多种良性疾病的治 疗。专家们针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案、操作技巧、术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 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指导和参考。
综上所述,《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对于规范腹腔镜下 子宫分碎术的操作技术、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等 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相信,在广大临床医生的努力下,通过不断的学 习和实践,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将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和健康福祉。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 困难等症状。中医在治疗便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次演示将梳理专家共识, 探讨便秘的中医诊疗方法。
一、问题提出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 况造成一定影响。临床上,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等症 状。中医认为,便秘与脾胃功能失调、肝气郁结、肾气虚衰等因素有关。
二、原因分析
1、脾胃功能失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若脾胃功能 失调,则容易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从而引起便秘。
2、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可调节全身气机。若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大 肠传导失司,形成便秘。
3、肾气虚衰:肾主水,可维持水液代谢平衡。若肾气虚衰,则容易导致肠 液枯竭,使粪便干燥,引发便秘。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本次演示主要介绍了《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的主要内 容以及如何正确解读,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提供参考。
《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是中国专家在腹腔镜下子宫分 碎术领域达成的共识,该共识主要规范了该手术的实施范围、操作技术、安全规 范、培训及临床应用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辨证论治
• 热积秘 • 主症: 1) 大便干结; 2) 腹胀或腹痛。 • 次症: 1) 口干; 2) 口臭; 3) 面赤; 4) 小便短赤。 • 舌 脉: 舌红苔黄,脉滑。 • 治法: 清热润下。 • 主方: 麻子仁丸 ( 《伤寒论》) 。 • 药物: 火麻仁、芍药、杏仁、大 黄、厚朴、枳实。 • 加减: 大便干结难下者,加芒硝、 番泻叶; 热积伤阴者,加生地黄、
腑气不通。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致使气机郁滞,腑失通降。劳倦 过度、 年老体虚或病后产后,气血亏虚,气虚则大肠传送 无力,血 虚则肠道失于濡润,大肠传导失司。屡用苦寒泻下药物,则耗伤阳气, 肠道失于温煦。部分患者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
中医病因病机
• 病位 • 在大肠,与肺、脾 ( 胃) 、肝、肾诸脏 腑的功能失调相关 “大肠者,
荟。
辨证论治
• 气虚秘 • 主症: 1) 排便无力; 2) 腹中隐隐作痛,喜揉喜按。 • 次症: 1) 乏力懒言; 2) 食欲不振。 • 舌脉: 舌淡红、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 治法: 益气运脾。 • 主方: 黄芪汤 (《金匮翼》) 。 • 药物: 炙黄芪、麻子仁、陈皮、白蜜。 • 加减: 乏力汗出者,加党参、白术; 气虚下陷 脱肛者,加升麻、柴胡;
中医病因病机
• 基本病机:大肠通降不利,传导失司。 • 阳明燥热伤津、气滞腑失通降、寒邪凝滞肠 腑、气虚推动无力、血虚
肠道失荣、阴虚肠失濡 润、阳虚肠失温煦。 • 除上述病理因素、基本病 机外,亦有湿、瘀所致的湿秘和瘀血秘。瘀
血秘是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湿秘则如张景岳所 云: “再若湿 秘之说,湿则岂能秘,但湿之不化,由气之不行耳,气之不行,即虚 秘也,亦阴结也。
枳实。
辨证论治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

改善。
对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
1 2 3
促进慢性便秘相关基础研究
共识意见的发布可以激发更多学者和研究者对慢 性便秘的病因、发病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推动 相关基础研究的进展。
加速慢性便秘治疗方法的创新
共识意见可以引导科研人员针对慢性便秘的治疗 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推动相关治疗技术的进步 。
提高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B
C
内分泌代谢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引发慢性便秘。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钙剂等可能导致肠道 蠕动减慢,引发慢性便秘。
D
02 慢性便秘的诊断
诊断标准
排便次数减少 每周排便少于3次。
排便困难
排便费力,有排便不尽 感或阻塞感。
粪便干硬
大便干燥、硬结,不易 排出。
促进社会对慢性便秘的关注和支持
共识意见的发布可以引起社会对慢性便秘的关注和支持,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社会资源 的投入。
谢谢聆听
不良症状
伴有腹痛、腹胀、肛门 坠胀等不适感。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排便情况、饮食习惯、生活 习惯等。
实验室检查
体格检查
检查腹部有无异常体征,肛门有无狭窄、痔 疮等病变。
如粪便常规、潜血试验等,了解肠道有无炎 症、出血等病变。
02
01
特殊检查
如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等,有助于 了解肠道功能和肛门括约肌功能。
共识意见的发布有助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促进慢性便秘领域的国际研究进展。
对患者及社会的积极影响
增强患者对慢性便秘的认识和治疗信心
共识意见的发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慢性便秘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信息,提高 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
2022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2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摘要近年来,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等我国多个学会陆续发布了便秘相关的多个诊治指南及专家共识,对我国慢性便秘外科诊治的规范化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作为功能性便秘最常见亚型的出口梗阻型便秘( OOC), 由于其临床症状多样、盆底解剖复杂,还涉及到功能和心理等多个方面,其诊断和治疗仍然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尚缺乏金标准与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
为了规范我国OOC的诊治流程,提高临床疗效和减少治疗并发症,由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及其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牵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女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中华便秘医学会等共同发起,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组织召集国内本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工作团队,针对OOC的诊断、OOC的分类和检查及评估、治疗包括培养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训练、心理干预、中医中药治疗和外科治疗等,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投票表决,达成了《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旨在帮助肛肠外科医生做出临床决策,规范诊疗流程,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是功能性便秘最常见的亚型, 国外文献也称排粪梗阻综合征( obstructive defecation syndrome,ODS)[1 - 3],约占慢性便秘的60%[4 - 5] 。
由于OOC临床症状多样、盆底解剖复杂,还涉及肛门功能和患者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其诊断和治疗具有争议。
为了规范我国OOC的诊治流程,提高临床疗效和减少治疗并发症,由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及其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牵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女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和中华便秘医学会等共同发起,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组织召集国内本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工作团队,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进行共识的撰写,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投票表决,达成了《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DOI :10.13288/j.11-2166/r.2017.15.023标准与规范基金项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重点医学专业(中医脾胃病)(ZYLX201411);江苏省中医消化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BL2014100)通讯作者:1)张声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zhss2000@ ;2)沈洪,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病科,shenhong999@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流行病学调查及回顾性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便秘患病率为18.1%,儿童的患病率为18.8%,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8.2%;农村人口患病率为7.2%,显著高于城市人口的6.7%[1]。
中医药治疗便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伤寒论》创立了蜜煎导法,所记载的麻子仁丸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公布了《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促进了便秘中医药诊治规范的完善。
近年来便秘的临床研究不断进展,有必要对既往的共识意见进行更新。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4年8月在合肥牵头成立了《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
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就便秘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意见初稿,并按照国际通行的德尔斐法进行了3轮投票。
2015年9月,于重庆进行了第一次投票,并根据专家意见,起草小组对本共识意见进行了修改。
2015年12月,在北京进行了第二次投票。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6年6月,在厦门召开核心专家审稿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名脾胃病学知名专家对本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第三次投票,并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修改。
2016年7月在哈尔滨第28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上,专家们再次进行讨论、修改和审定,并于2016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专家定稿会议,完成了本次共识意见的制定。
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评估——专家共识解读

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评估
(一)危险因素评估
1. 液体摄入 2. 饮食情况 3. 活动量 4. 环境因素 5. 精神心理因素 6. 社会支持
(二)临床评估
1.便秘症状及粪便性状 2.报警征象 3.便秘相关器质性疾病 4.共病与全身状况 5.用药情况 6.认知功能状况 7.体格检查 8.筛选检查 9.便秘严重程度评估
(一)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条目计分方法 1.第1-4,8-10条:每条只选一项,选择1,2,3,4项
分别计1,2,3,4分。 2.第5条分A,B,C,D四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
持分别计1一4分。 3.第6、7条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回答“下列来
源”者,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 (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方法
即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其中至少近3个月有症状,且至少四分之一的排便情况符
合下列2项或2项以上:
排便费力感
《共识》对慢性便秘的诊断采用最新的罗马
干球粪或硬粪
IV标准,罗马IV标准对慢性便秘的症状及量
排便不尽感
化标准与罗马III标准相似,对功能性便秘的
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 甚至需手法辅助排便 且每周排便少于3次
(一)危险因素评估
6.社会支持:包括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 客观支持泛指物质上、经济上的直接援助以及稳定的婚姻、 子女的关怀等; 主观支持指患者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上的满意 程度。
(一)危险因素评估
6.社会支持: 老年患者由于独立生活能力及经济能力下降,社会支持对其有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与老年人其他慢性疾病一样,老年人慢性便秘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增加社会支持可以降低老年人便秘的发病率;对 8 所老人院 420 例慢性便秘患者的研究显示,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 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随着他人关心、儿女支持、个人对 他人的求助增加,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可以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初步判断患者是否缺失社会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内容
n 最新慢性便秘诊治指南要点 n 治疗方法评价和观点更新 n 治疗策略推荐
.
指南(共识)及其推荐治疗策略
.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的发展
.
2013版指南的主要内容
慢性便秘的常见病因 慢性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慢性便秘的诊治流程 慢性便秘的分层治疗 特殊人群便秘的治疗原则
II级,B级 III级,C级 III级,C级 III级,C级
渗透性泻药 软化剂
刺激性泻药
聚乙二醇 乳果糖 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 比沙可啶/匹可硫酸钠 番泻叶 普芦卡必利
I级,A级 II级,B级 III级,C级 II级,B级* III级,C级 I级,A级*
鲁比前列酮
I级,A级*
其他
对排便障碍采用生物反馈治疗
抗内毒素 动力
肝性脑 病
降低 pH值
骨质疏松
肾功能不全
预防肠道 细菌移位
有益菌增加
2025
IBD
胆结石
霉菌病
高胆固醇
调整肠道
血症
功能
糖尿病
结肠癌
1985
便
1975
秘
1966
Organization: Prof.. Johannes Bircher, Witten
Prof.. Roel J. Vonk, Groningen Dr. Christian Schumann, Hannover Peter Scherer, Witten
22例IBS(6D,9C); 7例对照
治疗后,对照组CEV没有明显改变; IBS组CEV减少;
匹维溴铵50mg tid 14days
腹痛(6例消失,12例改善);
空腹2小时,餐(800 kCal )后
胀气(12例消失,5例改善);
2小时内的结肠电位(0.01-0.04 Hz)(10min内峰值和10min内
聚乙二醇 乳果糖 纤维素
机制:
增加肠内溶剂 扩张刺激引发运动和排便
观念更新:
水分丢失 矿物质和维生素丢失 远端结肠和直肠刺激 加重便秘进程?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Jun 11;6:CD002116.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 Jan 28. [Epub ahead of print]
腹痛或胀气 n Laxatives只改善排便次数,对排便费力、腹痛和胀气无明显效果 n 治疗慢传输型IBS-C,治疗价值有限 专家意见: n 应用Laxatives并非适用于所有的CC患者,适应症应该更精准地选择 n 应用Laxatives的研究资料为充分考虑卫生经济学因素,以及长期使
用是否出现均衡营养等方面的问题
大便次数:
曲线下面积)
IBS-D:18-7;
IBS-C:2-6;
健康对照:6-6
Orv Hetil. 1999 Feb 28;140(9):469-73.
.
依托必利和匹维溴铵
伊托必利
ß多巴胺D2受体拮抗:促胃 排空 ß胆碱酯酶阻断:全消化道 促动力 ß良好的心血管安全性
匹维溴铵
ß肠道腔内释放Ca离子拮抗剂 :降低环形肌作用,改善肠 道传输功能 ß改善IBS-C ß改善其他通便药物的疗效
n 增加应用容积性泻药和纤维素是顽固性 CC的唯一风险因子 (OR = 3.0; 95% CI, 1.9-
4.9).
真正顽固性便秘仍是少数,顽固性CC与否,
临床表现相似,唯一的区别是是否过多
CONCLUSIONS:
食用缓泻剂。
The prevalence of constipation might be exaggerated-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1957
.
粘膜刺激性泻剂
种类:
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的植物药 粘膜刺激化合物 酚酞
作用机制:
刺激粘膜、神经、平滑肌促 发蠕动增加
观念更新:
引起粘膜褐色素沉着
现有对照研究并不能确定其药物 依赖或耐药
与结肠息肉或恶性肿瘤无关联
应用推荐:
如有效,按需使用(作为对因治
疗或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Drug Discov Ther. 2013 Apr;7(2):84-9. Expert Opin Drug Metab Toxicol. 2013 Apr;9(4):391-401. Biol Pharm Bull. 2012;35(12):2204-8.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 Apr;6(2):145-7.
.
乳果糖的治疗和养生作用
➢ 口服乳果糖,并且 可根据个人情况进 行调整:
¡ 成人:15-45ml/天 ¡ 儿童:
7-14岁,15ml/天
1-6岁,5-10ml/天
¡ 婴儿:5ml/天
降血氨
便秘
.
促动力药
期待其解决的问题 改善慢传输 降低内脏敏感性 改善直肠排便反射 安全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5' 30' 45'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165' 180'
90min 3倍于基线值的含氢量出现时间
空白 安慰剂 匹维溴铵 多潘立酮 莫沙必利 伊托必利 曲美布丁
RESULTS: All the interventions were completed via laparoscopic approach. No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or mortality were observed. After twelve months, the patients referred two-three daily evacuation of soft stool, with a good contine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abdominal pain and other relatives symptoms. They reported excellent satisfaction with the surgical results an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ir quality of life. CONCLUSIONS: Laparoscopic TC and IRA and CRA after laparo assisted SC represent efficacious oper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STC offering a good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d morbidity compared to open surgery.
用容积性泻药的直肠刺激有关。 n 28.6% (39/139) 的患者综合治疗治疗2周即有PSA下
降,也可能与体育锻炼和体重减轻有关。
Int. J.Urol. 2012; 19: 60. Int J Urol. 2012 Mar 19. doi: 10.1111/j.1442-042.2012.02991.x .
指南推荐的慢性便秘诊治流程
.
慢性便秘药物的分级治疗
一线治疗方案
容积性泻剂(纤维摄入不足者) 聚乙二醇/乳果糖
二线治疗方案
普芦卡必利、鲁比前列酮
三线治疗方案
加用栓剂/灌肠剂/益生菌? 严重者,短期适量用排便障碍的慢性 便秘患者。主要症状是粪便干结和/或排便次数减少
底神经节刺激治疗顽固性功能性便秘
Dis Colon Rectum. 2012 Mar;55(3):278-85. .
底神经节刺激治疗顽固性功能性便秘
.
与顽固性便秘有关的因素(Over 20 Years)
n 2853例被调查者中:84 例位顽固性(3%), 605 非顽固性CC (21%), 2164无便秘症状
(76%). n 顽固性便秘与严重的躯体症状有关([OR]
= 2.1; 95% [CI], 1.3-3.4) ,门诊频率 (OR =
2.0; 95% CI, 1.0-3.8)
关键:
区分STC 出口梗阻性 需慎重抉择
Ann Ital Chir. 2012 Mar-Apr;83(2):113-7.
Am Surg. 2012 Apr;78(4):495-6.
.
底神经节刺激治疗顽固性功能性便秘
Dis Colon Rectum. 2012 Mar;55(3):278-85. .
.
特殊人群慢性便秘药物治疗流程
一线治疗方案
容积性泻剂
二线治疗方案
聚乙二醇/乳果糖 普芦卡必利?鲁比前列酮?
三线治疗方案 加用灌肠剂/益生菌? 严重者短期适量用刺激性泻剂
.
2013亚太便秘处理共识意见----诊断
诊断流程
Journal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 2013 Apr; 19(2): 149-160
with persistent CC is low (3%).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nd nonpersistent CC have
simila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individuals with persistent CC use more
.
益生菌对便秘的治疗作用
作用: 改善腔内环境 有利于EDS功能恢复 改善腹部不适 改善传输 降低内脏高敏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