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呼叫系统设计报告
病房呼叫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安徽科技大学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病房呼叫系统**: **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 112学号: **********指导教师:2013年06月15日安徽科技大学理学院病房呼叫系统一课程设计题目与实习目的课程设计题目:病房呼叫系统实习目的:1.掌握数字电路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数字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熟悉几种常用集成数字芯片的功能和应用,并掌握其工作原理,进一步学会使用其进行电路设计。
3.进一步深化对电子技术的了解,强化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5.数电课程实验是大学中为我们提供的一次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实际动手操作与研发的能力。
二任务和要求要求:1.用1~5个开关模拟5个病房的呼叫输入信号,5号优先级最高;1~5优先级依次升高;2.用一个数码管显示呼叫信号的号码;没信号呼叫时显示0;又多个信号呼叫时,显示优先级最高的呼叫号(其它呼叫号用指示灯显示);3.凡有呼叫发出5秒的呼叫声;4.对低优先级的呼叫进行存储,处理完高优先级的呼叫,再进行低优先级呼叫的处理(附加)。
三总体方案的选择病房呼叫系统整体思路为:●LED指示灯显示病房模块●数码管优先显示重病房模块●蜂鸣器报警5秒模块首先由病人按下呼叫器开关,即逻辑数据开关,(1)进入第一模块,通过LED指示灯显示病人呼叫的病房,(2)进入第二模块,传输到一个编码器进行编码,我这里选用的是74LS148,8线—3线优先编码器,其低电平为有效输入;然后再进行译码输出,我选用的是74LS48,为共阴极7段译码/驱动器,74LS148输出为反码输出,遂在74LS48前加上反向器进行输入;再用共阴极七段数码管进行输出。
(3)进入第三模块,通过一个与非门对信号进行处理,连接周期T为10秒,占空比为50%的方波发生器与信号一同通过与门,控制输出信号可以持续5秒,使蜂鸣器呼叫5秒。
流程图如下:与非门蜂鸣器与门四单元电路的设计1.设计所使用的元件及工具:(1)L ED指示灯模块LED显示灯----------------------------------------- 5个;保护电阻R=500Ω------------------------------------5个;(2)数码管显示模块编码器74LS148D-------------------------------------1个;反相器74LS04D--------------------------------------3个;译码器74LS48D--------------------------------------1个;(3)蜂鸣器呼叫模块与非门74LS30D -------------------------------------1个;方波发生器 ---------------------------------------1个;与门7408D -----------------------------------------1个;蜂鸣器 --------------------------------------------1个;另外:逻辑双掷开关5个;电源VCC、接地GND、导线若干。
病房呼叫器设计

病房呼叫器设计
引言概述:病房呼叫器是医院病房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呼叫护士或医生,提高医疗护理效率。
因此,设计一款高效可靠的病房呼叫器对于医院来说至关重要。
一、呼叫器的外观设计
1.1 设备外观简洁大方,易于患者使用。
1.2 设备颜色应该选择柔和的色调,避免刺激患者视觉。
1.3 设备材质应该易于清洁消毒,符合医疗卫生要求。
二、呼叫器的功能设计
2.1 设备应具备一键呼叫功能,方便患者操作。
2.2 设备应具备呼叫护士、医生等不同功能按键,以满足不同需求。
2.3 设备应具备声光提示功能,确保护士及时响应呼叫。
三、呼叫器的联网设计
3.1 设备可以与医院的护士站系统联网,实现实时呼叫护士。
3.2 设备可以与医院的医生系统联网,实现实时呼叫医生。
3.3 设备可以与医院的监控系统联网,实现实时监测患者情况。
四、呼叫器的数据管理设计
4.1 设备应具备数据记录功能,记录患者呼叫时间、频次等信息。
4.2 设备应具备数据分析功能,帮助医院管理人员优化护理流程。
4.3 设备应具备数据备份功能,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五、呼叫器的维护设计
5.1 设备应具备自检功能,定期检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5.2 设备应具备远程维护功能,方便技术人员远程监控设备状态。
5.3 设备应具备易更换零部件的设计,方便维修和保养。
总结:设计一款高效可靠的病房呼叫器需要考虑外观、功能、联网、数据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设计。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医院需求的病房呼叫器,提高医疗护理效率,提升患者体验。
医院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医院病房呼叫系统设计系统架构:医院病房呼叫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界面、服务器端和数据库组成。
前端界面可以采用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作为终端,通过界面与服务器端进行通信。
服务器端作为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接收前端界面发送的请求,并将请求进行处理和分发。
数据库用于存储病人的信息、呼叫记录等数据,以便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查询。
功能模块:1.呼叫按钮:每个病人床位上都应该设有一个呼叫按钮,供病人按下求助。
2.前台接收:前台接收所有病房呼叫的信息,可通过电脑显示或者移动设备进行接收和处理。
3.护士站显示:护士站会收到病房内各个病人的呼叫信息,并可以及时回应和处理。
4.历史记录:系统应该有一个历史记录功能,以便对病人的求助情况进行分析和查看。
技术实现:1. 前端界面可以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Web技术进行开发,以实现病人呼叫按钮、前台界面显示等功能。
2. 服务器端可以采用Java或者Python等编程语言,通过网络协议实现与前端界面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3. 数据库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者Oracle,以便对数据进行灵活的存储和查询。
系统流程:1.病人按下呼叫按钮,前端界面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
2.服务器端接收到请求后,将呼叫信息分发给相应的护士站。
3.护士站接收到呼叫信息后,及时回应病人的求助,并记录下来。
4.前台可以通过系统界面查看病人的呼叫记录,以及护士的回应情况。
系统优势:1.提高病房内的工作效率。
通过呼叫系统,病人可以更方便地向医护人员求助,医护人员也可以更及时地回应病人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2.方便病人管理和跟踪。
系统可以记录下病人的呼叫信息和回应情况,可以方便地管理和跟踪病人的求助情况。
3.数据分析和查询。
系统可以将病人的呼叫记录进行存储和分析,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总结:医院病房呼叫系统是一种可以提高医院病房管理效率的系统。
通过使用前端界面、服务器端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病人呼叫、护士回应和数据存储等功能。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病房呼叫系统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设备,能够帮助患者及时呼叫护士或医生,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设计一个功能完善的病房呼叫系统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病房呼叫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结构设计病房呼叫系统主要由呼叫按钮、显示屏、警报器、控制器和接收器等组成。
患者可以通过呼叫按钮发出呼叫信号,显示屏显示呼叫信息,警报器发出响声提醒护士或医生,控制器实现信号处理和指令传输,接收器负责接收呼叫信号并触发相应操作。
二、硬件设计1. 呼叫按钮设计:呼叫按钮应设计为易于操作且防水防尘的按键,可以安装在患者床头或床侧。
2. 显示屏设计:显示屏可以显示患者的呼叫信息、房间号等,采用LED或液晶屏幕。
3. 警报器设计:警报器应具有清晰响亮的声音,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响应。
4. 控制器设计:控制器负责处理呼叫信号和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采用单片机或微处理器控制。
5. 接收器设计:接收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并触发相应的操作,如发出提醒音、显示呼叫信息等。
三、软件设计1. 系统逻辑设计:设计系统的逻辑框图,包括呼叫按钮触发、信号传输、显示信息等流程。
2.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呼叫系统的用户界面,使医护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患者的呼叫信息。
3. 报警处理设计:设计系统的报警处理机制,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响应患者的呼叫。
四、系统功能设计1. 呼叫功能:患者按下呼叫按钮后,系统能够准确显示呼叫信息。
2. 提醒功能:系统能够发出清晰响亮的声音提醒医护人员。
3. 信息记录功能:系统能够记录呼叫信息,以便医院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统计。
五、系统测试与优化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病房呼叫系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为医院提供了一套高效、可靠的呼叫系统。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房呼叫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高效可靠的病房呼叫系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病房呼叫系统的方案设计,以及其在医院中的应用。
一、系统需求分析1.1 患者呼叫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按压呼叫按钮或者语音呼叫系统来请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1.2 医护人员定位功能: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医护人员的位置,确保患者的呼叫能够及时响应。
1.3 紧急呼叫功能:系统应该设计有紧急呼叫按钮,患者或者医护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呼叫到相关人员。
二、系统设计方案2.1 网络连接:病房呼叫系统应该与医院内部的网络系统连接,确保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2 多种呼叫方式:系统应该设计多种呼叫方式,包括按压按钮、语音呼叫、甚至是手机App呼叫,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3 数据分析功能:系统应该具备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呼叫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医院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系统硬件设备3.1 呼叫按钮:每个病房床头都应该设计有呼叫按钮,方便患者随时呼叫医护人员。
3.2 语音呼叫设备:在病房内应该安装语音呼叫设备,方便患者直接通过语音呼叫医护人员。
3.3 紧急呼叫按钮:在病房内应该安装紧急呼叫按钮,以备不时之需。
四、系统软件功能4.1 呼叫分配功能:系统应该能够将患者的呼叫自动分配给相应的医护人员,避免呼叫失联。
4.2 历史记录功能:系统应该能够记录患者的呼叫历史,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回溯和分析。
4.3 语音识别功能:系统应该具备语音识别功能,可以识别患者的呼叫内容并自动分配给相应的医护人员。
五、系统应用场景5.1 病房呼叫系统在普通病房: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5.2 病房呼叫系统在急救病房: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呼叫到医护人员,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5.3 病房呼叫系统在特殊病房:可以根据不同病房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满足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
病房呼叫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第一章技术指标1.1 课题及要求1. 2 功能描述1.3 提高要求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2.1 整体方案结构方框图2.2 整体方案原理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3.1 主控制电路设计3.2 显示电路设计3.3 病房门口指示灯电路设计3.4 护士值班室报警电路设计3.5 整体电路3.6 整机原件清单第四章测试与调整4.1 主控制电路的测试与调整4.2 显示电路的测试与调整4-3 病房门口指示灯电路测的试与调整4.4 护士值班室报警电路的测试与调整4.5 整体电路测试第五章设计小结5.1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5.2 问题及改进5.3心得体会附录参考文献第一章技术指标1.1课题及要求某医院有七个病室,每个房间都装有呼叫按钮,同时在护士室有相应的显示电路,即能看到是哪个病室呼叫。
现要求:一号病室的呼叫优先权最高,七号最低,使用74LS148及其它门电路设计满足上述要求的组合逻辑电路。
有病人呼叫时蜂鸣器响起,显示单元电路显示病房间号。
1.2功能描述:1、呼叫功能:七个病室每个病室都装有一个呼叫按钮,当病室有需要时,可以通过呼叫按钮进行呼叫2、显示功能:在护士值班室内有相应的显示电路,可以看到是哪个病室在呼叫及相应病房门口LED指示灯亮起并闪烁,蜂鸣器响起。
3、优先权:七个病室呼叫具有优先权,其中一号病室优先权最高,七号病室优先权最低。
只要有一号病室呼叫时,不管其他六个病室是否呼叫,显示电路均显示一号病室;一号病室不呼叫时,只要有二号病室呼叫,不管其他病室是否呼叫,显示电路均显示二号病室……依次类推。
优先权的功能是由74LS148芯片实现的。
4、LED指示灯的闪烁及蜂鸣器的响起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震荡器控制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2.1 整体方案结构方框图2.2 整体方案原理1、检测病房信号通过病房开关控制输入高低电频从而使后续电路产生相关信号。
2、编码译码电路通过开关J9—J3的开与关控制振荡电路LED的闪烁,也控制74LS148的输入进而控制其输出,但74LS148有优先编码功能(当一号病房的按钮按下时,无论其它病房的按钮是否按下,护士值班室的数码显示“1”,即“1”号病房的优先级别最高,其它病房的级别依次递减)74LS148的输出控制74LS48的输入,由74LS48的输出控制其显示电路的相关功能。
12.4 病房呼叫系统的设计

分别输出000~111这0~7二进制码,经逻辑 组合电路与74LS47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的数据输入端(A~C)相连,最终实现设计 要求的电路功能,电路如图12.4.1所示。电 路中与门74LS08D的输出端(3、6、8)与 74LS47D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的数据输 入端的数据端(A、B、C)连接。
同时在有呼叫的病房门口的指示灯闪烁。 待护士按优先级处理完后,将该病房地事务。全部处理完毕后,即没有病室呼叫, 此时值班室的数码管显示“0”。
本例在设计中采用了8-3优先编码器 74LS148,74LS148有8个数据端(0~7),3个数据 输出端(A0~A1),1个使能输入端(EI:低电 平有效),两个输出端(GS、E0),其功能请看 8.2节中的表8.2.1 74LS148的功能表。数据输 出端A~C根据输入端的选通变化,
图12.4.1 病房呼叫系统电路
此例仿真可在Multisim的主界面下,启动 仿真开关即可进行电路的仿真。在图12.4.1中 K1~K7为病房呼叫开关,在其下方的Key=1~ Key=7分别表示按下键盘上1~7数字键即可控制 相应开关的通道。
L1~L7为模拟病房门口的呼叫指示灯,当呼叫 开关K1~K7任何开关被按下时,相应开关上的 指示灯即闪烁发光,同时护士值班室的数码管 即显示相对最高优先级别的病房号,而且峰鸣 器SP会令计算机上的扬声器发声。
12.4 病房呼叫系统的设计
本例设计了某医院有7个病房房间,每间 病房门口设有呼叫显示灯,室内设有紧急呼叫 开关,同时在护士值班室设有一个数码显示管, 可对应显示病室的呼叫号码。
现要求当一号病房的按钮按下时,无论其 他病室的按钮是否按下,护士值班室的数码显 示“1”,即“1”号病室的优先级别最高,其 他病室的级别依次递减,7号病室最低,当7个 病房中有若干个请求呼叫开关合上时,护士值 班室的数码管所显示的号码即为当前相对优先 级别最高的病室呼叫的号码,
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信息工程专业)

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信息工程专业)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日益完善,病房呼叫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
传统的病房呼叫系统多采用有线方式,存在布线复杂、维护困难、扩展性差等缺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线病房呼叫系统应运而生。
无线病房呼叫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病房与护士站之间的实时通信,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二、系统设计目标1. 实现病房与护士站之间的实时通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2. 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确保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系统易于安装、维护和扩展,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4. 系统操作简便,符合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
三、系统架构1. 病房终端:安装在病房内的设备,用于接收患者呼叫请求,并将请求发送给护士站终端。
2. 无线通信模块:实现病房终端与护士站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
3. 护士站终端:安装在护士站内的设备,用于接收病房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显示相关信息。
4. 服务器:负责管理用户信息、呼叫记录等数据,并提供系统配置和管理功能。
四、关键技术1.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病房呼叫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病房与护士站之间的实时通信。
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
2. 数据加密技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无线病房呼叫系统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3. 数据压缩技术:为了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无线病房呼叫系统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五、系统功能1. 病房呼叫:患者可以通过病房终端向护士站发送呼叫请求,护士站终端可以实时接收并显示呼叫请求。
2. 护士应答:护士可以通过护士站终端接收并应答患者的呼叫请求,同时病房终端可以显示护士应答信息。
3. 呼叫记录:系统可以记录所有呼叫请求和应答信息,并提供查询功能,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统计和分析。
4. 系统管理:系统提供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等功能,方便管理员进行系统配置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房呼叫系统设计报告一、设计要求 (2)二、设计的具体实现 (2)1、系统概述 (2)2、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4)2.1 5秒呼叫模块 (4)2.2 呼叫显示模块 (6)2.3 优先显示模块 (7)一、设计要求此设计是用于医院病人的紧急呼叫,其设计要求如下:1.当病人按下呼救信号按钮,呼救灯亮,同时显示病人编号,蜂鸣器发出5秒呼救声,等待医护人员来护理。
2.按照病人的病情划分出优先级别,有多个病人同时呼救时,系统优先显示最高级别的呼救编号。
3.当医护人员处理完最高级别呼救后,按下清零键,系统按优先等级先后显示其他病人编号。
二、设计的具体实现1.系统概述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设计一个当病人紧急呼叫时,产生声光提示,并显示病人编号;然后根据病人病情进行优先级别设置,当有多人呼叫时,病情严重优先;医护人员处理完当前最高级别的呼叫后,清除已处理的最高级别的呼叫信号,系统按优先级别显示其他呼叫病人的编号。
由呼叫信号的锁存,CD4532优先编码,由744511译码显示和逻辑控制清除几部分构成,其核心在CD4532优先编码器。
方案:病房呼叫系统的逻辑门电路如图1.1所示。
它由模拟开关、优先编码器、锁存器、数码管、逻辑门、信号灯、单稳态触发器、蜂鸣器组成。
模拟病房号通过优先编码器显示优先级最高的病床号。
并且通过锁存器储存起来,按R键将清除已处理的信号。
病房呼叫系统的逻辑方框图由上述图文说明可看出此方案能够对最优先级别的呼叫信号进行处理,编码和译码,最后显示出来。
在完成最优先级呼叫信号的处理之后,可以通过医护人员手动复位,从而对其他信号的处理。
工作原理:用D锁存器锁存,再用一个8线-3线优先编码器4532对病房号编码,再用译码器4511译出最高级的病房号。
当有病房号呼叫时,通过译码器和逻辑门触发(由555构成的单稳触发器)从而控制蜂鸣器发出5秒钟的呼叫声。
呼叫信号控制晶闸管从而控制病房报警灯的关亮。
若有多个病房同时呼叫,待医护人员处置好最高级的病房后,由人工将系统的复位(手动)。
工作流程图2、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2.1 5秒呼叫模块利用555集成时基电路组成脉冲启动型单稳态电路,产生定长时间的震荡信号驱动蜂鸣器呼叫。
配以相应参数的阻容器件,可将震荡时间准确的控制在要求的5秒钟。
电路原理图此电路由模拟开关、4输入或非门集成芯片4002、由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蜂鸣器组成。
模拟开关初始状态为全低电平。
将模拟开关的所有输入端经与非门后接入555的触发输入2端。
再由555的输出端3接蜂鸣器。
当无病房呼叫时,模拟开关全为低电平输入给逻辑门,之后输入555的2端口时依旧是高电平。
由于由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是低电平触发,且无触发时输出低电平。
所以此时蜂鸣器无声音。
只要有病房呼叫时,555的2端将接入低电平,触发器被触发,进入暂稳态状态中。
其输出端3输出5秒的高电平,则蜂鸣器呼叫5秒钟。
呼叫时间5秒即为单稳态的暂态时间。
由555构成的单稳态的暂态(即输出高电平时间)公式算得。
Th=RCLn3 =454×103×10×10-6×1.1=5 s 这里取470k的标准电阻。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我们本次设计就是用这种设备来模拟,它的外形常见的几种(图2.2),一般呈圆柱状,下面两针长短不同,长的就为正极,短为负极,我们只要在正负极加上正向电压其便可以发出声响。
常见蜂鸣器555定时器电路的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有两个比较器C1和C2,且它们各有一个输入端连接到三个电阻R组成的分压器上,比较器的输出接到RS触发器上。
此外还有输出级和放电管,输出级的驱动电流可达200mA。
其内部结构如图由其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得到它的功能表如下所示:555定时器功能表2.2 呼叫显示模块因为病房中的呼叫开关1~4都是可自动弹起的按扭开关,其提供信号不稳定不确定,所以设计中只能利用呼叫时的一个脉冲信号,才能保证呼叫的及时、准确。
利用晶闸管的开关特性,使晶闸管与信号灯串联在电源上,使用呼叫信号控制相应的信号灯串联晶闸管,当有病房呼叫信号来时,晶闸管导通使对应的小灯点亮报警,直到人为复位清零。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6。
当无呼叫时,呼叫开关都处在低电平,尽管晶闸管的两端加上了足够的正向电压,但由于G端无触发信号而不能导通,小灯不亮。
当有呼叫时,相应的模拟开关会接通高电平,这时晶闸管两端有足够的正向压降且有足够的触发电压,满足导通的条件,管子导通,小灯发光,报警。
实验中将12v直流电源与复位开关、报警灯以及晶闸管正向连接,利用模拟开关控制晶闸管的打开,用复位开关控制晶闸管的断开,以达到利用呼叫的不稳定信号,触发出稳定的报警输出,直到人为处理。
2.3优先显示模块用可编程逻辑控制电路,这种方法在应用中能非常方便有效的控制,而且对于以后附加功能的实现、电路功能的扩展很方便,只是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码优先位及相应电路的应用,在熟悉可编程控制电路的应用的情况下也是可行的,而且对于实用来说更有意义。
但考虑到作者对编程控制的应用能力有限,以及实际应用的成本和控制部件的利用率等问题。
此电路由模拟开关、优先编码器4532,D锁存器7475、译码器4511、数码管等组成。
模拟开关初始状态为全高电平。
将模拟开关的所有输入端接D锁存器后,D锁存器输出分别4532的D0-D3。
其他D接入端都接地,EI接高电平Vcc.4532的输出Q0,Q1,Q2分别接入译码器4511的A,B,C;D接地。
译码器4511的输出A-G对应接数码管的a-g。
优先编码器4532功能表在本设计中我们用的是CD4511来对数码管进行控制。
下面来看一下4511的功能引脚图3.9系统调试方法介绍和系统功能系统调试方法介绍:此电路我们需要调试的东西不多,首先将各个模块连接到一起后,注意检查各个部分是否连接正确和连接端是否连接好。
注意我们所需要的芯片参数是否正确,电解电容的极性是否连接正确,在测试看看各管脚的电平是否符合我们理论上达到的值,同时观察各个集成器件的各个管脚的电平变化情况,以及数码显示器的显示是否正确.如有不正确的就将其逐个问题解决了再进行后面的调试,直到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为止。
各模块连接好之后就可以对电路进行调试了。
首先触发一个病人信号,看是否产生声、光报警,并且声音响5秒,数码管是否显示对应的病人编号;直到完成了此功能,进行下一向调试。
下一向调试触发多个病人信号,同样看是否产生声、光报警,并且声音响5秒,数码管是否显示最优先的病人编号;如能完成此功能那么它是正确的。
系统功能:在有多个呼叫信号同时产生时,对已有的最高级别信号进行清零,观察系统是否能够对剩余信号中的最高级别信号进行优先呼叫。
或者在原有呼叫信号的基础上再输入一个最高级别的呼叫信号,观察系统是否能将此最高呼叫信号优先呼叫。
(1)1脚是输出使能(OE),是低电平有效,当1脚是高电平时,不管输入3、4、7、8、13、14、17、18如何,也不管11脚(锁存控制端,G)如何,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全部呈现高阻状态(或者叫浮空状态)。
(2)当1脚是低电平时,只要11脚(锁存控制端,G)上出现一个上升沿,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立即呈现输入脚3、4、7、8、13、14、17、18的状态。
锁存端LE 由高变低时,输出端8 位信息被锁存,直到LE 端再次有效。
当三态门使能信号OE为低电平时,三态门导通,允许Q0~Q7输出,OE为高电平时,输出悬空。
当74LS373用作地址锁存器时,应使OE为低电平,此时锁存使能端G为高电平时,输出Q0~Q7 状态与输入端D1~D7状态相同;当G发生负的跳变时,输入端D0~D7 数据锁入Q0~Q7。
51单片机的ALE信号可以直接与74LS373的G连接。
:E1为选通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即只有在E1 =0时,编码器才能正常编码。
当E1 =1时,无论输入端如何,所有输出端均被封锁在高电平。
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是低电平有效。
7端的优先权最高,0端的优先权最低。
只要7端为“0”,输入端6 ~0为任何值都可以,但是只对7进行编码,即输出A2A 1A0=000 ,表最后一行中,只有7~1都是无效的输入电平时(高电平),才对0的输入低电平进行编码,即输出A2A 1A0 =111。
除此以外,还有两个扩展输出端,用于扩展编码器的功能。
其中称为扩展端,低电平有效。
称为选通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由表4.5还可以看出,第一行、第二行和第十行中编码输出都是2 10=111,把它们区分开,靠这些端钮互相配合来完成。
如第一行E1 =1,GS=1 EO=1表示“此片未工作”;第二行E1 =0 GS =1 EO =0表示“此片工作,但无编码输入”;第十行E1 =0 GS =0 EO =1表示“此片工作,且有编码输入”。
输入输出EI I7I6I5I4I3I2I1I0Y2Y1Y0GS EO L X X X X X X X X L L L L L H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H H H X X X X X X X H H H H L H L H X X X X X X H H L H L H L L H X X X X X H L H H L H L L L H X X X X H L L H L H L L L L H X X X L H H H L H L L L L L H X X L H L H L H L L L L L L H X L L H H L H L L L L L L L H L L L H LCD4511 是一组用来作为BCD 对共阴极LED 七段显示器译码的包装。
其引脚图,图1与真值表图2所示,其各脚功能如下: LT :做灯泡测试用,当LT=0,则不论其它输入状态为何,其输出abcdefg=1111111,使七段显示器全亮,即显示8,以便观测七段显示器是否正常。
当LT=1,则正常*。
BI :空白输入控制,当BI=0 (LT 为1 时) 则不论DCBA 之输入为何,其输出abcdefg 皆为0,即七段显示器完全不亮,此脚可供使用者控制仅对有效数据译码,避免在无意义的数据输入时显示出来造成字型的系乱。
LE :数据栓锁致能控制;在CD4511 中,不但具译码功能,更具有数据栓锁的记忆功能。
当LE=0 时(LT=1 且 BI=1),DCBA 数据会被送入IC 的缓存器中保存,以供译码器码;当LE=1 时,则IC 中的暂存器会关闭,仅保存原来在LE=0 时的DCBA 数据供译码器译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