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课件光合作用ppt

高中生物课件光合作用ppt

改善土壤质量, 提高农作物产量
增加氧气产生, 减少二氧化碳排 放
促进生态平衡, 维护地球生态系 统
实验目的:验证光合作 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 有有机物
实验原理:植物在光合 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 和水,产生氧气和有机 物
实验材料: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生微生物等
实验步骤:将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生微生物等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控制光照强度和温度,观察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 情况。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增强,但当温度过高时,光合作用会受 到抑制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 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温度对叶绿体结构的影响高温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受损,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维持地球生命系 统的稳定
产生氧气,为生 物提供必要的氧 气
产生有机物,为 生物提供食物来 源
调节气候,通过 吸收二氧化碳来 减缓温室效应
水的光解
电子传递链
形 成 AT P
产生氧气
条件:在光反应 阶段产生[H]和 AT P
场所:叶绿体基 质
过 程 : 利 用 AT P 和[H],将二氧 化碳还原生成有 机物
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高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 低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与植物的叶片形态有关,如气孔的开闭
利用光合作用原理,选择 高光效作物品种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增加作物群体光合效率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 光合产物积累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 光合产物生产量
提高植物光合作 用效率,减少环 境污染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高清PPT课件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高清PPT课件
质。
十二烷基硫酸钠法测量暗反应
的速率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法可以测量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产物氧气,从而了解暗
反应的速率。
暗反应中的碳同化作用
暗反应中,通过碳同化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进一步合成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
质。
全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光合作用的全过程涉及多个反应,如光反应和暗反应,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
式总结。
氧气释放️
固定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提供了大部分地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氧气的
光合作用将大量的二氧化
球上生物所需的能量,是
主要来源,维持了全球生
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帮助
生态系统的基础。
物的生存。
抵消温室气体效应。
叶绿体结构与光合作用
叶绿体结构
类囊体膜
基质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发生的主要
类囊体膜是叶绿体内部光反应
基质是叶绿体内部暗反应发生
位置,其中的叶绿体色素吸收
发生的地方,其中包含光合色
的区域,其中进行碳同化作
光能。
素。
用。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光反应
在光反应中,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化
暗反应
在暗反应中,通过碳同化作用,使用
光反应产生的能量和载体,将二氧化
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2
学能,产生氧气和能量富集的载体。
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1
叶绿素
叶绿素是最重要的光合色素,能够吸收红、橙、黄、蓝、紫色光线。
2
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是橙色和黄色的色素,能够吸收蓝、绿色光线。
3
叶绿素b
叶绿素b是叶绿素家族的成员,能够吸收蓝、橙红色光线。
4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学习目标、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2、理解电能如何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以及化学能如何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重难点:.光能转换成电能,再由电能转换成活跃化学能过程2.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在叶绿体中的转换过程。

学习过程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光合作用复习与巩固1.下图为叶绿体平面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组成(1)___,(2)___,(3)___的基本骨架是_(2)光合作用的酶存在于____和____中;光合作用的色素存在于____上。

(3)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绿(1)色植物的___细胞和幼茎皮层细胞中,(2)是进行____细胞器。

(3)2.叶绿体的囊状体结构上存在的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光对叶绿素是有效光,__________光对类胡萝卜素是有效光。

3.根据______,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_____和__两个阶段。

试比较这两个阶段。

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2、1、2、能量变化__能转变成___中活跃的化学能___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贮存在____中稳定的化学能。

相互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进行提供了___和____:暗反应产生的____和___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二、三、小结、回顾课本回答光能转变成电能的有关问题、叶绿体中色素功能、光能:包括、、、叶绿体中的色素、光能:指2.最初的电子供体是:________,其释放出电子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的电子受体为:_______________.在______下,_________(色素),连续不断地___电子和___电子,形成____。

生物高二选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二选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二选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结构:1. 细胞膜:由磷脂分子组成,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3.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含染色体和核仁。

第二节: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新陈代谢:细胞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来维持生命活动。

2. 分裂:细胞不断分裂,实现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

3. 能量转换:细胞通过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将能量转化为化学能。

第三节:细胞器的功能和组成细胞内存在着多种细胞器,每个细胞器都有特定的功能:1.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饰。

2. 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分子。

3. 高尔基体:参与物质的分泌和运输。

4. 溶酶体:参与细胞内物质的消化和降解。

第四节:细胞的分化细胞根据功能的不同,会出现细胞分化现象:1. 组织细胞分化:细胞根据形态和功能的需求,转化为特定类型的组织细胞。

2. 器官细胞分化:组织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特定功能的器官细胞。

3. 胚胎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根据遗传信息的指导,逐渐分化为各类细胞。

第五节:细胞的组织细胞通过相互结合和分化,形成不同种类的组织:1. 上皮组织:包裹和保护身体表面和腔体内壁。

2. 结缔组织:提供机械支持和连接各组织器官。

3. 肌肉组织:用于运动和产生力量。

4. 神经组织:传递和处理信息。

第六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些差异:1.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质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2. 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胞不能。

3. 植物细胞中含有多个小液泡,动物细胞中一般只有一个或少数液泡。

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细胞通过不同细胞器的协同作用,实现各种生命活动。

细胞的分化和组织形成是维持生物体正常运作的基础。

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我们深入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起点。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
A.营养组织
B.机械组织
C.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
5.“枯木逢春”的意思是枯干的树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枯树”仍能生长的原因是
它具有( A )
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
C 6 . 下 列 各 项 中 不 属 于 人 体 组 织 的 是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分生组织
上皮组织
分布:覆盖在身体内外和管腔表面 功能:保护、 排泄、分泌、 吸收
皮肤
小肠上皮
血液 功能:营养、 支持、保护、连接
骨骼上的肌肉
心脏壁上的肌肉
胃壁上的肌肉
肌肉组织
组成:由肌细胞构成 功能:能收缩和舒张
神经组织 组成: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功能: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动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其分布与功能
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
特点、分布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皮肤,口腔,胃,肠等处
保护作用 分泌作用
功能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分布广,细胞间隙大,细胞 间质多 骨组织,血液,脂肪组织, 肌腱
平滑肌——胃,肠等管壁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 心肌——心脏特有
由神经细胞构成 大脑,脊髓等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
?
细胞分裂: 细胞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相似的 新细胞。
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 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 多种多样的细胞。
细胞的分化: 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 进一步形成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细 胞群的过程。
分裂——细胞数目增多 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分化——细胞种类增多
D.神经组织
THANKS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光合作用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光合作用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光合作用--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电能如何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以及活跃的化学能如何转化成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2、能力方面:⑴通过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示意图,使学生学会利用图文资料,进一步理解和获取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的能力。

⑵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照图讲述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三个步骤)。

⑶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难点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绪论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比如咱们中国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去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粮食问题日益突出。

粮食危机迫切要求我们想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而粮食的产量来源于光合作用的积累,我们有必要在高二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其机理,以便更好地去指导实践,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内容,想一想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反应式怎么写?(要求学生上黑板画出叶绿体的结构简图并写出光合作用反应式)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是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前者又包括光能转换成电能和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二个步骤,即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共有三个步骤。

(一)光能转换成电能光能转换成电能和叶绿体中色素密切相关1、光合色素的作用a、所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叶绿素b,它们又称天线色素吸收和转换光能:少数特定状态下的叶绿素a,又称作用中心色素2、过程(要求学生对照P29图2-1自学相关段落,思考、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中A、B分别代表什么色素,各自有什么作用?②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激发态)(稳态-−→−e③特殊状态下叶绿素a失去的电子怎样传递?自身的氧化还原性质的前后变化怎样?(失去的电子将通过传递电子的物质传递给NADP+,即辅酶II。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的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的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的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知识点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4、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0、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5、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6、微量元素:指生物体生活所必须的,含量虽少但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如MnZn Cu BMo等。

7、矿质元素:指出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8、Fe属于半微量元素,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和氧气的运输有重要关系。

植物缺铁,叶绿素形成受阻,影响光合作用。

9、K在动物细胞中多分布在细胞质中,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神经的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有重要作用。

在植物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糖类的运输有关。

10、Ca动物血液和组织液中的钙离子对血液的凝固和肌肉的收缩有调节作用。

缺钙易患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儿童易患佝偻病。

血钙含量低则发生抽搐,血钙高则导致肌无力。

生物ppt课件光合作用

生物ppt课件光合作用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0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 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 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0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 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
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_B__F__段,其中 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__D___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E__点
一、光合作用强度
4. 你认为在下方坐标图中有哪些需要关注的信息?
⑶当横轴为0时,曲线与纵轴的交点所表达的信息 ⑷当纵轴为0时,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所表达的信息 ⑸两条曲线的交点表达的信息 ⑹每条曲线的拐点表达的信息 ⑺每条曲线在图中的走势变化—曲线的斜率和最终的去向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照的影响
(1)光照强度的影响:
阳生植物: 水稻、玉米、向日葵 阴生植物: 胡椒、绿豆、三七
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阳生植物低。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180
6×44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一、光合作用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O2
(2)X
CO2
(3)叶绿体基质
(4)增加
(5)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维管束鞘细胞 中的叶绿体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考点一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叶绿体中色素
命 分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化,特别是极少数叶
题 绿素α分子对在光能→电能→ATP与NADPH中活跃 解 化学能的转化问题上,考查频率相对较高,题目多 读 为选择题,有时可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及暗反应过程 相联系命制综合题。
1.叶绿体的色素(按作用分) (1)能吸收、传递光能的色素:多数叶绿素a、全部的叶绿素 b、叶黄素、胡萝卜素。 (2)能吸收、转换光能的色素: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2.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过程
①光能→电能 (1)光反应 ②电能→ATP和NADPH中活跃化学能
(2)暗反应:ATP 和 NADPH 中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
)
B.Ⅰ:①③④,Ⅱ:②⑤ D.Ⅰ:①③⑤,Ⅱ:②④
解析:高粱是C4植物,围绕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 两圈细胞,其中内圈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没有基粒。 大豆属于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叶绿体。 答案: D
4.如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
的暗反应都需要光反应提供NADPH与ATP。 答案: D
3.下列表中给出了两种植物(Ⅰ和Ⅱ),请分析它们分别具 有其中的哪些特征。 ①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没有基粒
Ⅰ:高粱
Ⅱ:大豆
②C3植物 ③C4植物 ④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叶绿体
⑤围绕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从上表分析可知,下面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Ⅰ:①③,Ⅱ:③④⑤ C.Ⅰ:①④⑤,Ⅱ:①③
+ + +
)
酶 ②NADP + 2e + H ――→ ④CO2 +
酶 ③ADP + Pi + 能 量 ――→ ATP
光能 H2O―――→(CH2O)+O2 叶绿体 A.①④ C.①② B.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光反应中水发生光解,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 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NADPH 与 ATP 中,故光反应会 光能 发生①②③的变化。CO2+H2O―――→(CH2O)+O2 既有 O2 叶绿体 的产生,又有有机物的产生,包含了光反应与暗反应,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5.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A、B、C、W、X、Y、Z代表各 种物质或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_。 (2)在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 度可提高Y的产量。 (3)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浓
能是C4植物,乙植物最可能是C3植物,乙植物维管束鞘细胞
内不含叶绿体,不如甲植物更适于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生存; 甲植物叶片内花环型结构由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构成。 答案:A
考点三
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在当今粮食、蔬菜、 命 油料作物生产上具重要的实践意义,近年高考常结
题 合具体案例考查光照强度、CO2浓度(通风状况)、矿
A.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
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 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D.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
解析:玉米属于C4植物,水稻是C3植物。根据图示,两条 曲线均呈正相关走向,水稻曲线的饱和点所对应的光照强 度较玉米低,故水稻比玉米光能利用率低。水稻和玉米均 为阳生植物。 答案: D
解析:图甲为C4植物叶片结构,图乙为C3植物叶片结构, 其中A细胞为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其叶绿体内不含基粒, 不能发生水的光解。C3植物CO2中的碳可与C5结合转移至C3 中。光能转换为电能时,电子最终受体应为NADP+。 答案: B
3.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密
闭小室(容积为1 L)中的CO2浓度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意在考查理
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U代表具有吸收和传 递光能作用的色素、V代表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W代
表NADPH([H])、X代表NADP+、Y代表(CH2O)。U在光合作用中
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V在吸收光能后被激发,连续不 断地丢失电子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W既是还原剂, 又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U至Y的能量转换经历:光能→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 发生的是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由活跃的化学能→稳 定的化学能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D错。 [答案] D
2.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示
意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图中A、B、C所示的细胞中都能发生水的光解
B.图中B所示的细胞能形成NADPH,既储存了能量,又具
有还原性 C.乙图所示的植物CO2中的碳首先转移到C5中,然后才转 移到C3中 D.甲、乙两种植物光能转换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 是ATP和NAD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管束鞘 叶片结构 构,维管束鞘细 细胞,内层是 叶肉 细胞 胞中不含 叶绿体 外层是
两种类型:①有基粒的叶绿体 叶绿体类 一种类型,位于 位于 叶肉 细胞中②无基粒的 叶肉细胞 中 型 叶绿体位于维管束鞘 细胞中
比较项目
CO2固定途径 CO2最初受体 CO2固定的最 初产物
C3植物
C3途径 五碳 化合物
解 质离子(施肥状况)及灌溉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题 读 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实验探究题也常出 现。
[示例3]
(2009·北京高考)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
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 是 ( )
A.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 B.CO2浓度在100 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 C.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 D.C4植物比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示例1]
(2010·重庆高考)如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
的示意图,U、V、W、X、Y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U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B.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H2O分解,产生电子流 C.W为CO2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的来源之一 D.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答案: B
2.下列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在CO2
浓度较低时,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甲乙两种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都是结构完整的叶绿体
B.甲植物只有维管束鞘细胞能进行暗反应,乙植物只有叶 肉细胞能进行暗反应 C.有氧的条件下,甲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的ATP来源于叶 绿体和线粒体 D.两种植物细胞中的光反应都可以为暗反应提供NADPH与 ATP
C4植物
C3和C4 途径 三碳 化合物(PEP)
C3 化合物
C4 化合物
维管束鞘 细胞的叶 绿体中
暗反应的场所 叶肉 细胞的叶绿体中
三、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1.光能利用率 (1)概念: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 机物中含有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①延长光合作用 时间 ,如:轮作、套种 2.提高措施②增加光合作用 面积 ,如:合理密植 ③提高光合作用 效率
化。在两个密闭小室中分别放置叶 面积都是10cm2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 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进行测量, 根据结果绘制草图,据此推测( )
A.甲植物可能属于C4植物
B.乙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内有正常的叶绿体 C.乙植物更适于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生存
D.甲植物叶片内具有由两圈维管束鞘细胞围
成的花环型结构
解析:由图可知在一定时间内,密闭小室内甲中二氧化碳的 浓度下降得快则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快,甲植物最可
[答案]
B
C4植物的特点辨析
1.叶片结构的特点
2.生理过程特点 (1)C4植物固定CO2的过程有两次:CO2→C4→C3。 (2)C3的还原场所是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因此光合作 用的产物淀粉不在叶肉细胞,而在维管束鞘细胞。
(3)C4植物能够利用叶肉细胞间隙中 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因 此C4植物能够适应低浓度的CO2环 境。C4途径固定CO2的能力要比C3
关于该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细胞A和细胞B共同参与构成“花环型
”结构 B.细胞A中的叶绿体比较大,但没有基粒 C.该植物在炎热的中午也会出现气孔缩小 或关闭现象 D.酶①对CO2的亲和力比酶②高很多
[解析]
由细胞A中将CO2转化为C4可推知,细胞A为C4植物叶
肉细胞,则细胞B为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细胞A中叶绿体较 小且有基粒,细胞B中叶绿体较大,且无基粒。
1.如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
图示结构上 ( )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在C3植物叶肉细胞及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具有该图所 示的结构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解析:据图可判断该膜是叶绿体内的囊状结构薄膜,这种膜 在维管束鞘细胞中不存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 答案: C
一、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1.光能转换成电能 (1)转换过程: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接受光能→失电子并 传递给 NADP+ →再从 水 中夺电子→形成电子流 →使光 能转换成电能 。 (2)物质变化:2H2O――→ 4[H]+O2 。
2.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酶 NADPH (1)NADP +H +2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