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件:4.1原电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件 (共19张PPT)

第一节 原电池
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没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导体作电极
B
C
没有电解质溶液
D
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 1.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导体作电极 • 3.有电解质溶液 • 4.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探究㈠
请根据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本堂小结
⒈原电池的功能: 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⒊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
本堂小结
⒈原电池的功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①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 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 电路得到电子。 ②在原电池的内部,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形 成内电路。 ⒊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 ①装置设计的合理性; ②组成原电池的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
练习
根据反应:Cu+2AgNO3=Cu(NO3)2+2Ag 设计一个带盐桥的原电池。 ⑴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⑵注明原电池的正负极; ⑶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 ⑷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㈡
请根据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
设计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 的原电池,并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构成及实验现象
正极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负极
装置图
连通两烧杯 溶液的材料
电流表读数 是否稳定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e- → e- → 1.外电路中电子从
←ClK +→
设计一个原电池。
正极 电解质溶液 电极材料 负极 装置图
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没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导体作电极
B
C
没有电解质溶液
D
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 1.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导体作电极 • 3.有电解质溶液 • 4.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探究㈠
请根据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本堂小结
⒈原电池的功能: 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⒊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
本堂小结
⒈原电池的功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①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 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 电路得到电子。 ②在原电池的内部,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形 成内电路。 ⒊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 ①装置设计的合理性; ②组成原电池的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
练习
根据反应:Cu+2AgNO3=Cu(NO3)2+2Ag 设计一个带盐桥的原电池。 ⑴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⑵注明原电池的正负极; ⑶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 ⑷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㈡
请根据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
设计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 的原电池,并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构成及实验现象
正极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负极
装置图
连通两烧杯 溶液的材料
电流表读数 是否稳定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e- → e- → 1.外电路中电子从
←ClK +→
设计一个原电池。
正极 电解质溶液 电极材料 负极 装置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件 (共22张PPT)

(1)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再以 适当方式连接,可以获得电流。
①在这类电池中,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 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 外电路得到电子。 ②在原电池的内部,两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并通过阴阳 离子的定向运动而形成内电路。
练习: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B ) A 移向Zn 极,阴离子移向Cu 极 B 移向Cu 极,阴离子移向Zn 极 C 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 和阴离子都移向Cu 极
宏观判断:
①根据电极材料 ②根据原电池电极发生 的反应
较不活泼的电极材料 ——正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极 ——负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极 ——正极 质量增加的电极 ——正极
工作后
③根据电极增重还是减重
质量减少的电极 ——负极
8
④根据电极有气泡冒出:工作后,有气泡冒出的电极为正极
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
9
一、对锌铜原电 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
Zn Cu
Zn
Zn
Fe
Cu
Fe
Cu
A
V H SO
2
B
Hale Waihona Puke XH 2 SO 4
Zn Cu
C
4
XNaCl溶液 XNaCl溶液
Cu
Zn Cu
D
E
X
F
酒精
G
H 2S O 4
V
X H SO
2
4
H2SO4
7
三、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微观判断
(根据电子流动方向)
电子流出的极 电子流入的极
较活泼的电极材料
——负极
——正极 ——负极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①在这类电池中,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 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 外电路得到电子。 ②在原电池的内部,两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并通过阴阳 离子的定向运动而形成内电路。
练习: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B ) A 移向Zn 极,阴离子移向Cu 极 B 移向Cu 极,阴离子移向Zn 极 C 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 和阴离子都移向Cu 极
宏观判断:
①根据电极材料 ②根据原电池电极发生 的反应
较不活泼的电极材料 ——正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极 ——负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极 ——正极 质量增加的电极 ——正极
工作后
③根据电极增重还是减重
质量减少的电极 ——负极
8
④根据电极有气泡冒出:工作后,有气泡冒出的电极为正极
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
9
一、对锌铜原电 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
Zn Cu
Zn
Zn
Fe
Cu
Fe
Cu
A
V H SO
2
B
Hale Waihona Puke XH 2 SO 4
Zn Cu
C
4
XNaCl溶液 XNaCl溶液
Cu
Zn Cu
D
E
X
F
酒精
G
H 2S O 4
V
X H SO
2
4
H2SO4
7
三、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微观判断
(根据电子流动方向)
电子流出的极 电子流入的极
较活泼的电极材料
——负极
——正极 ——负极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 4-1 原电池 课件(37张)

负极
Zn-2e=Zn2+
铜锌原电池 正极
Cu2++2e- =Cu
阴离子
电解质 溶液
盐桥
阳离子
内电路
2019/2/15
原电池
原电池的组成——两个半电池
盐桥
锌 半 电 池
铜 半 电 池
利用同样的原理,可以把其它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 各种原电池。
2019/2/15
原电池
1、Cu、Fe作两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 负 极 ①Cu作____ 正 极, ②Fe作____ 电极反应式是:负极____________ Fe-2e-=Fe2+ 2H++2e-=H2↑ 正极_____________ Fe+H2SO4=FeSO4+H2↑ 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将稀硫酸改为浓硝酸则: 负 极, ②Fe作____ 正 极 ①Cu作____ Cu-2e-=Cu2+ 电极反应式是:负极____________ 2NO3-+4H++2e-==2NO2 ↑ +2H2O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 Cu+4HNO3(浓)=Cu(NO3)2+2NO2 ↑ +2H2O 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15
原电池
请写出图片中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 电池反应方程式。
负极: (锌片)
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铜片) 2H+ + 2e- = H2↑ 正极:
还原反应
稀H2SO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教学课件

2.写出右图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 Zn 应式
负极反应:Zn—2e-=Zn2+
正极反应为:Cu2+ +2e-= Cu 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ZnSO4
Cu CuSO4
基础闯关
3.(多选)铜锌原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C )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复习回忆:判断以下哪些是原电池?
G
Zn
Zn
G
Zn
Cu
H2SO4
(1)
G
Fe
H2SO4 (3)
C
√
CuSO4 (2)
G
Zn
CuSO4
Cu
C2H5OH (4)
【思考】下面哪个反应能够设计成原电池?
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CO(g) + H2O(g) 高温 CO2(g) + H2O
化学反应与能量
原电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3、认识带盐桥的原电池,会设计合理的装 置。
生活中的电池
1号电池 笔记本电池
5号锂电池 太阳能电池
7号电池 手机电池
蓄电池
纽扣电池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有2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 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构成闭合回路 ④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负极反应:Zn—2e-=Zn2+
正极反应为:Cu2+ +2e-= Cu 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ZnSO4
Cu CuSO4
基础闯关
3.(多选)铜锌原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C )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复习回忆:判断以下哪些是原电池?
G
Zn
Zn
G
Zn
Cu
H2SO4
(1)
G
Fe
H2SO4 (3)
C
√
CuSO4 (2)
G
Zn
CuSO4
Cu
C2H5OH (4)
【思考】下面哪个反应能够设计成原电池?
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CO(g) + H2O(g) 高温 CO2(g) + H2O
化学反应与能量
原电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3、认识带盐桥的原电池,会设计合理的装 置。
生活中的电池
1号电池 笔记本电池
5号锂电池 太阳能电池
7号电池 手机电池
蓄电池
纽扣电池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有2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 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构成闭合回路 ④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 4-1 原电池 课件(25张)1

2e-
2、设计合理的原电池装置
A△H < 0 Zn(s) +手机 2H+(aq) = Zn2+(aq) + H2(g) 【设计要点】 e e
Fe Cu
含柠檬酸等电解质溶液
1、电极、内电路、外电路 Cu Zn 各需要哪些仪器和药品? 负极 正极 2、如何判断化学能转化为 了电能? 稀硫酸
二、体验原电池 【实验 ·探究】
2.概念: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4.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①必须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两种活泼性不同的导电材料作电极(正极和负极) ③电解质溶液(两电极必须插入电解质溶液) ④两个电极必须相连并形成闭合回路。
5.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①、根据两极材料判断
盐桥的作用: (1)形成闭合回路。 (2)平衡电荷。
原电池考点1:
——原电池的概念、构成及正负极的判断等 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2、判断下列原电池中的正负极:
改进后的原电池装置还有什么优点?
【启示】氧化剂和还原剂不直接接触也能发生反应
(书71页实验4-1)
实验现象:
有盐桥存在时电流计指针发 生偏转,即有电流通过电路。 取出盐桥,电流计指针即回 到零点,说明没有电流通过。
分析:改进后的装置为什么能够持续、稳定的产生电 流?盐桥在此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教材72页 第三段
A
B
C
D
原电池考点1:
——原电池的概念、构成及正负极的判断等 3 、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 + Fe = 3Fe2 + 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CD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C, 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CuSO4 溶液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教学课件:第四章4.1 原电池(共12张PPT)

例:写出下列装置的电极反应式
二、设计原电池
设计思路
1. 写出电极反应式 将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
反应两个半反应。 2. 确定电极材料
以两极反应原理为依据,确定电极材料。 如,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可用该 金属直接作负极;用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惰 性材料)作正极。 3. 确定电解质溶液 一般选用总反应式中的电解质溶液;若有盐桥 ,阳离子与电极相对应,电极不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 工作原理
电极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的书写
(1)遵循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注意:生成难溶物沉积在电极上,不标“↓”。
(2)方法步骤 标变价→列物质→注得失→配守恒
负极:氧化反应,还原剂 − ne- ══ 氧化产物 正极:还原反应,氧化剂 + ne- ══ 还原产物 电池反应 = 负极反应式 + 正极反应式
注意:同时书写正负极反应式,以得失电子数 相等配平;书写单个电极反应式,化为最简整数比 。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一、原电池
−
+
1. 装置
盐桥: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盐桥的作用: ① 构成闭合回路。 ② 平衡电荷。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定向迁移(溶液中的离子不能通过盐桥),使电
解质溶液保持电中性,反应持续进行,能长时间稳定放电。 ③ 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直接反应,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达标练习
教材 P73 习题
课后作业
学法 P105-106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课件:4.1原电池

正极(能导电的物质)
②内电路:
将两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并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内电路。
③闭合回路: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4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原电池构成的闭合回路中,电子从原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流向负极。 () (2)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 ( ) (3)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 ) (4)由Cu、Zn作电极与CuSO4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Cu是负极。 ( ) (5)CaO+H2O Ca(OH)2是放热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 ( ) (6)实验室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粗锌比纯锌效果好。 ( ) 答案:(1)× (2)× (3)× (4)× (5)× (6)√
一二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知识精要 思考探究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例2】 设计原电池Zn+2Fe3+ Zn2++2Fe2+,在方框中画出能形成稳定电流的
半电池形式的装置图(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负极:
,电极反应:
。
正极:
,电极反应:
。
解析:根据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的思路是,首先将已知的反应拆成两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4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1.原电池的概念和实质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实质:利用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4
2.原电池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装置示 意图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四章 第一节 原 电 池(36张PPT)

要点二 原电池的设计
理论上,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能设计成原电池, 实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提供 (1) 用 还原性较强 ________ 的物质作为负极,向外电路 ________ 得到 电子;用 氧化性较强 ________ 的物质作为正极,从外电路 ________ 电子。
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 (2) 将两极浸在电解质溶液 ________ 中,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内电路。 导线 流向正极,再通过 (3) 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 ________ 溶液中离子移动形成的内电路构成闭合回路,其中阳离子移 向________ 正 正 极,阴离子移向________ 负 极。
负极——电子流出极,电流流入极或阴离子定向移向极
正极——电子流入极,电流流出极或阳离子定向移向极
栏 目 链 接
3.根据两极发生的变化判断
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现象判断
负极——会逐渐溶解,质量减小
正极——有气泡逸出或质量增加
栏 目 链 接
三、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负极:活泼性__强__的金属,发生__氧化__反应。
正极:活泼性__弱__的金属或导体,发生__还原__反应。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1.根据电极材料判断 负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
栏 目 链 接
正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注意:活泼金属不一定做负极,如Mg、Al在NaOH溶液中, Al做负极。 2.根据电子流动方向或电流方向或电解质溶液内离子 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
栏 目 链 接
(1) 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
(2)确定电极材料。
如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可用该金属直接作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偏转
Zn+Cu2+===Zn2++Cu
(2)3.2 g
原电池的构成 1.下列反应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 A.NaOH+HCl===NaCl+H2O B.2CH3OH+3O2―→2CO2+4H2O C.Zn+2HCl===ZnCl2+H2↑ D.4Al+3O2+6H2O===4Al(OH)3
①冷的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金属铁或铝与金属铜作电极时, 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金属活动性弱的铜与浓硝酸发生 氧化反应充当负极。 ②NaOH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金属镁与金属铝作电极时,因铝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充当负极,而金属活动性强的镁只能充盐桥中的定向移动,使两个隔离的电解质溶液连 接起来,可使电流持续传导。 (2)使用盐桥是将两个半电池完全隔开, 使副反应减至最低程度, 可以获得单纯的电极反应,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
较弱 的金属(或导电非金属),发生______ 还原 正极:一般是活泼性______
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原电池构成的闭合回路中,电子从原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 流向负极。( × ) (2)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 × ) (3)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 ) (4)原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掌握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能设计简单的 原电池。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
化学 能转化为____ 电 能的装置。 (1)概念:将______ 氧化还原 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实质:自发进行的__________
(5)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以实现。 ( × ) (6)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电极。( × ) (7) 反应 Cu+ 2Ag+ ===2Ag+ Cu2 + 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 √ )
2.锌铜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装置如下:
指出上述装置中正、负极的电极材料是什么?并写出电极反应 式。
(3)作用:使两个半电池形成通路,并保持两溶液的电中性。 4.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活泼性 不同的电极。 (1)两个________ 电解质 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2)________ 闭合 回路(或两极直接接触)。 (3)形成______
(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原电池两极
较强 的金属,发生______ 氧化 反应。 负极:一般是活泼性______
Zn+Cu2+===Cu+Zn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桥 (1)成分:含有琼脂的 KCl 饱和溶液。
ZnSO4 溶液(___ 负 极区),K+移向 (2)离子移动方向:Cl-移向__________ 正 极区)。 CuSO4 ___________ 溶液(____
- + + -
正极区硫酸铜溶液中迁移,故 A 正确,B、C、D 错误。
[答案]
A
(1)若将“铜棒”改为“碳棒”,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____(填 “偏转”或“不偏转”)。若偏转,请写出原电池反应的总离子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电池反应中有 0.1 mol 电子转移时,正极析出铜的质量为 ________。
如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B.盐桥中的 K+移向 ZnSO4 溶液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解析]
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较不活泼的铜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锌流出,经 导线流向铜电极(电流的方向与之相反),电极反应分别为负极: Zn-2e ===Zn2 ,正极:Cu2 +2e ===Cu;盐桥中的阳离子向
答案: Zn 作负极, Cu 作正极; 负极:Zn-2e ===Zn2 , 正极:
- + + -
2H +2e ===H2↑。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正、负极的判断 1.工作原理示意图(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2.原电池电极的判断
正确理解原电池的负极 一般,在原电池反应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包含两层含义: (1)“活泼”是指相对活泼而不是绝对活泼。 (2)在大部分原电池反应中,金属活动性较强的一极作负极,另 一电极作正极。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例外,例如:
正极 ______ 得 电子 ____
出 填“出”或“入”) 流入 电子流向 流__( __(填“出”或“入”)
反应类型 电极 反应式 总反应式
氧化 反应 ______ Zn-2e-===Zn2+ 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 反应 ______ Cu2++2e-===Cu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流向锌 C.负极有 O2 逸出 D.铜上有 H2 逸出
解析:选 D。该装置是原电池,其中 Zn 是原电池的负极,Cu 是原电池的正极。A 项,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错误;B 项, 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错误;C 项,负极上 Zn 失去电子产 生 Zn2 进入溶液,错误;D 项,在正极铜上氢离子得到电子产
解析: 选 A。 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 中和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2.(2017· 唐山高二测试)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解析:选 D。酒精为非电解质,A 错误;选项 B 中未使用盐桥, 没有形成闭合回路,B 错误;C 项中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 形成原电池,C 错误;依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知 D 正确。
2.原电池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装置 示意图
现象
有红色物质析出,质量增加 , 锌片逐渐溶解 ________, 铜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偏转 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
电极 电极名称 得失电子
Zn 电极
负极 ______ 失 电子 ____
Cu 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