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华工网络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答案
华南理工计算机应用基础 随堂练习及平时作业答案

A. B. C.A. B.A. B.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1.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020华南理工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全部题目+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
A. 1941年B. 1946年C. 1949年D. 1950年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运行、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信息存储能力、在程序控制下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的电子设备。
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The Electronic Numerical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研制成功。
2.(单选题)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用()来表示。
A. 二进制码B. 十进制数C. 八进制数D. 十六进制数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1)计算机中的程序和数据全部采用二进制数表示。
(2)计算机由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组成。
(3)计算机由存储程序控制完成有关工作。
3.(单选题) 从()开始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
A. 第1代计算机B. 第2代计算机C. 第3代计算机D. 第4代计算机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计算机的体积明显减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性能明显提高,出现了计算机通信网络。
这一时期微型计算机诞生,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程序。
4.(单选题) 目前微型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 电子管B. 晶体管C. 集成电路D. 大规模集成电路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按照计算机电子元件的构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期。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期。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5.(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部件是()。
A. 电子管B. 晶体管C. 继电器D. 光电管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2020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20年春季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1.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8分)答: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发展史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由电子管器件组成,用于科学计算,使用机器语言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由晶体管元器件组成,可以使用汇编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器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于各种领域现在就属于第四代。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8分)答:(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2)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3)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按此思想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组成。
计算器又称算术逻辑部件,简称ALU,是计算机用来进行数据运算的部件;存储器是计算机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放数据或程序,存储器就是一种能根据地址接收或提供指令或数九的装置,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就是在控制器下有条理的协调工作的,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程序和数据的部件,输出设备是用来输出结果的部件。
3.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及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2020春季学期校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二大题,满分100分;2.每位同学需独立完成考题,请勿相互抄袭,若发现雷同试卷将作0分处理;3.所有答案必须做在文本框里,不要以附件方式上传。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微型计算机CMOS、BIOS的作用和区别?1. 简述微型计算机CMOS、BIOS的作用和区别?答:BIOS,实际上就是微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其内容集成在微机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上,主要保存着有关微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信息设置、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等。
CMOS(本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嚣,是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主要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操作人员对某些参数的设定。
CMOS RAM芯片由系统通过一块后备电池供电,因此无论是在关机状态中,还是遇到系统掉电情况,CMOS信息都不会丢失。
BIOS是主板上的一块EPROM或EEPROM芯片,里面装有系统的重要信息和设置系统参数的设置程序2.Win7退出时有哪几种模式?请详细叙述各种模式的差异。
答:在Win7退出时一共有 7 种关闭方式,分别为: Switch user(切换用户), Log off(登出), Lock(锁定), Restart(重启), Sleep(睡眠), Hibernate(休眠), Shut down(关机)。
它们的区别: (1)Switch user, Log off, Lock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 1 页(共 2 页) win7支持多用户登录。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以管理员或是其他用户身份同时登录。
在我的系统中目前有两个用户在登陆,一个处于 Active(活动)状态,一个处于 Disconnected(断开)状态。
华工网络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标准标准答案.doc

精品文档2020.3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1.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 (8 分)答: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由电子管器件组成,用于科学计算,使用机器语言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由晶体管元器件组成,可以使用汇编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器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于各种领域现在就属于第四代。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 8 分)答:主要思想是: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
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 , 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 , 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 , 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 , 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3.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 8 分)答: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 ( 称为程序 ) 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度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依此进行下去。
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4.什么是 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 8 分)精品文档答:库是用于管理文档、音乐、图片和其他文件的位置。
可以使用与在文件夹中浏览文件相同的方式浏览文件,也可以查看按属性(如日期、类型和作者)排列的文件。
2020春季 《计算机应用基础》 平时作业

2020.3《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1. 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8分)答:答: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由电子管器件组成,用于科学计算,使用机器语言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由晶体管元器件组成,可以使用汇编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器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于各种领域现在就属于第四代。
2.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8分)答:主要思想: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
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3. 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依此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4. 什么是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8分)答:(1). Windows中文件夹指的是文件目录。
(2). 在桌面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选择“文件夹”。
5. Word的大纲视图完成什么操作?(8分)答:在大纲视图中,能查看文档的结构,还可以通过拖动标题来移动、复制和重新组织文本,因此它特别适合编辑那种含有大量章节的长文档,能让你的文档层次结构清晰明了,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020华南理工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全部题目+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 (单选题)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
A. 1941 年B. 1946 年C. 1949 年D. 1950 年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运行、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信息存储能力、在程序控制下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的电子设备。
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TheElectronicNumericallntegrator andCalculator )研制成功。
2. (单选题)计算机中的信息都用()来表示。
A. 二进制码B. 十进制数C. 八进制数D. 十六进制数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1)计算机中的程序和数据全部采用二进制数表示。
(2)计算机由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组成。
(3)计算机由存储程序控制完成有关工作。
3. (单选题)从()开始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
A. 第1代计算机B. 第2代计算机C. 第3代计算机D. 第4代计算机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计算机的体积明显减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性能明显提高,出现了计算机通信网络。
这一时期微型计算机诞生,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程序。
4. (单选题)目前微型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 电子管B. 晶体管C. 集成电路D. 大规模集成电路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按照计算机电子元件的构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期。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期。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5. (单选题)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部件是()。
A. 电子管B. 晶体管C. 继电器D. 光电管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 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为ENIAC。
P62.完整的微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
3.若计算机系统需热启动,应同时按下组合键Ctrl+Alt+Delete。
4.第四代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的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
6.微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存取速度快,内存储器可与微处理器直接交换信息,内存储器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7.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交互性的技术。
P298.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CPU由运算器和__控制器__两部分组成。
9.Http的中文意思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p12110.电子邮件是指由计算机编制而成并经网络传递、收发的信息文件。
P13311.答复和转发邮件时,主题将自动打上Re和Fw。
P14212.十进制91相当于二进制数1011011。
13.与二进制数11111110值相当的十进制数是254。
14.在微型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
15.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程序存储。
16.8个字节含二进制位64。
17.计算机发展的各阶段是以作为标志的。
18.标准ASCII码用__7位二进制数表示字符,用来表示128种不同的字符。
19.1GB等于__1024__MB,又等于_202_KB。
20.计算机局域网的拓补结构常用的有四种:他们是_总线型__、_星型_、_环型__和_混合型_。
21.以汉符特征为代表的IP地址中包括_主机名__、机构名、部门组织和国家各四部分。
1.在系统软件中,必须首先配置操作系统。
2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是操作系统硬件资源和计算机配置系统进行管理的集成工具。
3.WindowsXP进行系统还原时,是以还原点为基础的。
4.目前,存储信息的硬盘、内存和光驱已成为个人微机的标准硬件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
1.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8分)
答: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由电子管器件组成,用于科学计算,使用机器语言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由晶体管元器件组成,可以使用汇编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器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于各种领域现在就属于第四代。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8分)
答:主要思想是: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
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3.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
答: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度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依此进行下去。
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4.什么是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8分)
答:库是用于管理文档、音乐、图片和其他文件的位置。
可以使用与在文件夹中浏览文件相同的方式浏览文件,也可以查看按属性(如日期、类型和作者)排列的文件。
5.Word的大纲视图完成什么操作?(8分)
答:在大纲视图中,能查看文档的结构,还可以通过拖动标题来移动、复制和重新组织文本,因此它特别适合编辑那种含有大量章节的长文档,能让你的文档层次结构清晰明了,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查看时可以通过折叠文档来隐藏正文内容而只看主要标题,或者展开文档以查看所有的正文。
另外大纲视图中不显示页边距、页眉和页脚、图片和背景。
6.在Word中,什么是“样式”?如何在Word文档中创建一个新样式?(8分)答:样式就是在Word中控制字体大小,颜色,位置,行距等等外观的。
在Word文档中创建一个样式的操作为:点击“格式”菜单>“样式和格式”,在打开右侧窗口中,点击新样式。
7.题目素材: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
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
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
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
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毛泽东
题目要求:
(1)利用竖排文本框排版,从右向左依次为诗词名、内容、作者。
(2)将全文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字形设置为“常规”,字号设置为“三号”。
(3)将正文行距设置为25磅。
(25分)
8.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有哪些措施?(8分)
1、加强设施管理,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实体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用户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和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注重在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和能信链路上狠下功夫,并不定期的对运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测试和维护。
2、多层次防御体系
信息安全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既涉及到技术的层面,又包括人的因素。
因此,针对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恶意攻击而采取的安全防卫措施也必须是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式的防御体系。
一个有较大纵深的防御体系的构成:加密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部署在局域网与Internet间的防火墙;部署在局域网上的网络入侵监测系统;部署在主机上的主机安全系统;对主机存储的信息加密系统;对用户的管理。
3、强化访问控制,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正常
建立入网访问功能模块。
入网访问控制为网络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
它允许哪些用户可以登录到网络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台工作站入网。
用户的入网访问控制可分为3个过程: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帐号的检查。
网络管理员将对普通用户的帐号使用、访问网络时间、方式行管理,还能控制用户登录入网的站点以及限制用户入网的工作站数量。
4、提升组织整体的安全性
比如黑客通过共享入侵了电脑,但是由于健壮的用户密码体系保护了信息的安全,正是“整体法则”保护“局部破损”的有效体现。
9.什么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什么是统一资源定位符(URL,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11分)
答:HTML 指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用于创建网页的标准标记语言。
网页本身是一种文本文件,通过在文本文件中添加标记符(html标签),可以告诉浏览器如何显抄示其中的内容(如:文字如何处理,画面如何安排,图片如何显示等)。
浏览器按顺序阅读网页文件,然后根据标记符解释和显示其标记的内容,最后展现出来最终的网页。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英语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缩写)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因特网上来标准的资源的地址。
它最初是由蒂姆·伯纳斯-李发明用来作为万维网的地址的。
现在它已经被万维网联盟编制自为因特网标准RFC1738了。
10.设计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幻灯片需要考虑哪些内容?(8分)
答:建立演示文稿之前,应该对要制作的演示文稿有一个整体的设计,确定演示文稿的主题、版式结构、幻灯片的构成结构,幻灯片元素的构成、动画效果、播放效果等设计思路。
要考虑自行设计演示文稿还是利用模板设计演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