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2014--2019年考研初试真题

合集下载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习题(上)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习题(上)

第一章基本概念例题例1 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50mm,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1μm,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解:L = 50mm δ= 0.001mm 故L0= L ±δ = 50.000 ± 0.001mm例2 用两种方法测量长度为50mm 的被测件,分别测得50.005mm;50.003mm。

试评定两种方法测量精度的高低。

解:因对相同的被测量,可用绝对误差的大小来评定其两种测量方法之精度高低。

绝对误差小者,其测量精度高。

第一种方法的绝对误差为:δ1 = (50.005 −50.000)mm = 0.005mm第二种方法的绝对误差为:δ2 = (50.003−50.000 )mm = 0.003mm∵δ2<δ1故第二种方法的测量精度高。

例3若某一量值Q 用乘积ab 表示,而a 与b 是各自具有相对误差f a和f b的被测量,试求量值Q 的相对误差。

解:式中a0、b0分别为a、b的真值。

则因此,Q 的相对误差约为f a+ f b。

例4若某一测量值Q用a与b的商a / b表示,而a与b 是各自具有相对误差f a和f b 的被测量,试求量值Q 的相对误差。

解:则因此,Q 的相对误差约为f a +f b。

例5通过电阻R 的电流I 产生热量(单位J)Q = I2Rt 式中的t 为通过电流的持续时间,已知I 与R 测量的相对误差为1%,t 测量的相对误差为5%,试求Q 的相对误差。

解:例6某一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δ的标准差为σ=0.002mm,求误差值落在±0.O05mm以外的概率。

解:误差落入[—0.O05,O.O05]范围内的概率为而δ落在±0.O05mm以外的概率则为例7某一随机误差δ服从正态分布,其标准差为σ=0.06N,给定∣δ∣≤a 的概率为0.9,试确定a的值。

解: 由对称区间概率计算公式可得由概率积分表可查得则习题1-1研究误差的意义是什么?误差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什么叫测量误差?什么叫修正值?含有误差的某一测得值经过修正后,能否得到被测量的真值?为什么?1-3误差的绝对值与绝对误差是否相同?为什么?1-4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题试题及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题试题及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题( 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5分)1.误差的表示方法有 绝对误差 、 相对误差 、 引用误差 。

2.随机误差的大小,可用测量值的 标准差 来衡量,其值越小,测量值越 集中 ,测量 精密度 越高。

3.按有效数字舍入规则,将下列各数保留三位有效数字:6.3548— 6.35 ;8.8750— 8.88 ;7.6451—7.65 ;5.4450— 5.44 ;547300— 5.47×105。

4.系统误差是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 绝对值和符号 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改变时,误差 按一定规律变化 。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1)测量装置方面的因素、(2) 环境方面的因素 、(3) 测量方法的因素 、(4) 测量人员方面的因素 。

5.误差分配的步骤是: 按等作用原则分配误差 ; 按等可能性调整误差 ; 验算调整后的总误差 。

6.微小误差的取舍准则是 被舍去的误差必须小于或等于测量结果总标准差的1/3~1/10 。

7.测量的不确定度与自由度有密切关系,自由度愈大,不确定度愈 小 ,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愈 高 。

8.某一单次测量列的极限误差lim 0.06mm σ=±,若置信系数为3,则该次测量的标准差σ= 0.02m m 。

9.对某一几何量进行了两组不等精度测量,已知10.05x mm σ=,20.04x mm σ=,则测量结果中各组的权之比为 16:25 。

10.对某次测量来说,其算术平均值为15.125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15,若要求不确定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则测量结果可表示为 15.125(15) 。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标准量具不存在误差。

( × )2.在测量结果中,小数点的位数越多测量精度越高。

( × )3.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常用算术平均值表示。

( √ )4.极限误差就是指在测量中,所有的测量列中的任一误差值都不会超过此极限误差。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一章绪论1-1.研究误差的意义是什么?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研究误差的意义为:(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真值的数据;(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误差定义、误差来源及误差分类等。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答:测量误差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和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粗大误差的特点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和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误差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只是说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是“大了”还是“小了”,只是差别量;绝对误差即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指的是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的差值。

+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是指系统本身标准值未定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绝对误差等于:相对误差等于: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 50mm,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 1μm,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解: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L=L-L0已知:L=50,△L=1μm=0.001mm,测件的真实长度L0=L-△L=50-0.001=49.999(mm)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 100.2Pa,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解:在实际检定中,常把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所测得的量值当作实际值。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题型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测量误差等于 测得值 与真值之差。

2、误差的来源包括 测量装置误差 、人员误差 、 环境误差 、方法误差。

3、按误差的性质与特点,可将误差分为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 粗大误差 三类。

4、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时3.1415应为 3.14 ,0.3145应为 0.314 。

5、扩展不确定度U 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乘以 包含因子 k 得到。

6、量块的公称尺寸为10mm ,实际尺寸为10.001mm ,若按公称尺寸使用,始终会存在-0.001 mm 的系统误差。

采用修正方法消除,则修正值为 +0.001 mm 。

当用此量块作为标准件测得圆柱体直径为10.002mm ,则此圆柱体的最可信赖值为 10.003 mm 。

7、设校准证书给出名义值10Ω的标准电阻器的电阻Ω±Ωμ129000742.10,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置信水平为99%,则其标准不确定度u 为 0.00005Ω 。

这属于 B 类评定。

二、选择题1、 2.5级电压表是指其( c )为2.5%。

A .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引用误差D .误差绝对值2、 用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是为了减少( B )的影响。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粗大误差3、 单位权化的实质是:使任何一个量值乘以( B ),得到新的量值的权数为1。

A .PB .21/σ C D .1/σ4、 对于随机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微小误差舍去准则是被舍去的误差必须小于或等于测量结果总标准差的( c )。

A .1/3~1/4B .1/3~1/8C .1/3~1/10D .1/4~1/105、 判别粗大误差的3σ准则称为( c )。

A .罗曼诺夫斯基准则B .荻克松准则C .莱以特准则6、不确定度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 u 表示时,测量结果为Y=100.02147(35)g ,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 u 为( B )。

A .3.5 mgB .0.35mgC .0.35gD .35g7、误差和不确定度都可作为评定测量结果精度的参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误差的意义是什么?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答: 研究误差的意义为:(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真值的数据;(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误差定义、误差来源及误差分类等。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答:测量误差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和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的特点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和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误差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只是说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是“大了"还是“小了”,只是差别量;绝对误差即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指的是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的差值.+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是指系统本身标准值未定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 50mm ,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 1μm ,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解: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 △L =L -L 0 已知:L =50,△L =1μm =0.001mm ,测件的真实长度L0=L -△L =50-0.001=49。

999(mm ) 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 100。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试题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试题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 ______(3S或莱以特)准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判别粗大误差的准则。

2. 随机误差的合成可按标准差和______(极限误差)两种方式进行。

3.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______(重复)性。

4. 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______(重现)性。

5. 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______(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6. 根据测量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分类,可分为等权测量和______(不等权)测量。

7. 根据被测量对象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分类,可分为静态测量和_____(动态)测量。

8. 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分类,可分为工程测量和_____(精密)测量。

9. 真值可分为理论真值和____(约定)真值。

10. 反正弦分布的特点是该随机误差与某一角度成_____(正弦)关系。

11.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总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是有规律地重复。

这种误差称为______(系统误差)。

12. 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每次测量的结果有差异,其差异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

这种误差称为______(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13. 系统误差主要来自仪器误差、________(方法误差)、人员误差三方面。

14. 仪器误差主要包括_________(示值误差)、零值误差、仪器机构和附件误差。

15. 方法误差是由于实验理论、实验方法或_________(实验条件)不合要求而引起的误差。

16. 精密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的离散性小,_________(随机)误差小。

17. 准确度高是指多次测量中,数据的平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小,_________(系统)误差小。

18. 精确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比较集中,且逼近真值,即测量结果中的_________(系统)误差和_________(随机)误差都比较小。

完整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复习题及答案本文介绍了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其中,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系统误差、粗大误差和随机误差,相应的处理手段为消除或减小、剔除和统计的手段。

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为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和抵偿性。

在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条件中,包括测量人员、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材料和测量环境等因素。

置信度是表征测量数据或结果可信赖程度的一个参数,可用标准差和极限误差来表示。

指针式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根据指针误差划分的。

在等精度重复测量中,测量列的最佳可信赖值是平均值。

替代法的作用是消除恒定系统误差,不改变测量条件。

最后,通过一些例题的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对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的理解。

2.根据电路中的电阻值计算电路总电阻时,可以使用公式R=R1*R2/(R1+R2),其中R1和R2分别为电路中的两个电阻值。

如果R1=150Ω,R2=100Ω,那么电路总电阻R为(R1*R2)/(R1+R2)=60Ω。

此外,如果需要计算电路总电阻的不确定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ΔR = ((dR/dR1)ΔR1)^2 +((dR/dR2)ΔR2)^2,其中dR/dR1和dR/dR2分别为R对R1和R2的偏导数,ΔR1和ΔR2分别为R1和R2的不确定度。

根据公式计算可得,ΔR = 0.264Ω。

14.两种方法测量长度为50mm的被测件,分别测得50.005mm和50.003mm。

可以计算它们的平均值,即(50.005+50.003)/2=50.004mm,然后计算它们的偏差,即(50.005-50.004)=0.001mm和(50.003-50.004)=-0.001mm。

由于偏差的绝对值相等,但方向相反,因此不能单纯地判断哪种方法的测量精度更高。

15.用某电压表测量电压,电压表的示值为226V。

查该表的检定证书,得知该电压表在220V附近的误差为5V。

因此,被测电压的修正值为-5V,修正后的测量结果为226+(-5V)=221V。

误差理论考试试题

误差理论考试试题

误差理论考试试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测量次数的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向于零,这称为误差的性。

A.单峰性 B. 相关性 C. 抵偿性 D. 对称性2、单位权化的实质是使任何一个变量乘以,得到的新变量权数为1。

A.测量次数 B.变量自身对应的权的平方根C. 变量自身对应的权D.单位权3、标准差是反映测量数据的。

A.分布范围 B. 分布规律C. 互相抵偿的能力D. 分散的疏密程度4、剔除粗大误差的原则中用能够迅速作出判断。

A.格罗布斯准则 B. 莱以特准则C.罗曼诺夫斯基准则 D. 狄克逊准则5、等精度测量数据的最小二乘法原理是基于原则而推导出的。

A.残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B. 算术平均值原理C.残差的和趋向于零 D. 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的性质二、填空题:(每个小题3分,共15分)1、量限为300V的电压表在100V出现最大示值误差为1.2V,则这个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S为级。

2、正确写出结果:4.319+1.38-0.453=3、按照有效数字的书写规则,数据6.08cm的误差在 cm以内。

4、在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中,误差更适合于用来衡量测量的效果好坏。

5、不等精度测量中,可靠程度愈高的数据其相应权的值愈(大/小)三、计算题:(共70分)1、某一角度进行六组不等精度测量,各组测量结果如下:测12次得α1=60°30′26″,测20次得α2=60°30′12″, 测24次得α3=60°30′08″,测20次得α4=60°30′14″ 测28次得α5=60°30′36″,测40次得α6=60°30′18″, 求加权平均值及加权平均值标准差。

(10分) 2、已知不等精度测量方程分别为13l x y=-,24l x y=+,32l x y=-,测量数据1 5.8l =,14p =;28.4l =,26p =;30.6l =,32p =,试求最小二乘法处理的x 、y 的值是多少( 3、15分) 4、3、某一量等精度测量了16次,得到下面的数据,20.60, 20.57, 20.56, 20.6220.61, 20.58, 20.57, 20.96, 20.61, 20.59, 20.60, 20.58, 20.57, 20.61, 20.57, 20.56 若都已经消除了系统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专用纸
第1页
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仪器科学与技术
考试科目(代码):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806) A 卷 (试题共 3 页)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 简述仪器的误差来源,并就你熟悉的仪器加以举例说明。

2、 等精度测量中,简述多次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差与测量列中单次测量标准差的区别,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3、 用2种方法测量L 1=100mm,L 2=60mm ,测量结果分别为100.008mm ,60.004mm ,试评
定两种方法精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4、 什么是测量真值,它有什么特点,实际测量中如何确定?
5、阐述变化的系统误差是否影响算术平均值、残差以及随机误差的分布?
二、计算题(共计100分)
1、检定2.0级全量程为200V 的电压表,发现其在1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
问此电压表是否合格? (10分)
2、已知测量方程:
{x +2y −3=0
x +10y −5=0x +20y −8=0
,求x ,y 的最小二乘估计值及其精度。

(20分)
3、采用激光数字波面干涉仪测量工作表面面形,测量过程中对不确定分量进行分析如下:
(1)氦氖激光源光束不平行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分量:u1=1.35,相对标准差为25%;
(2)CCD 光电探测系统的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该项误差为均匀分布,区间半
宽为a=2.82,相对标准差为25%。

(3)测量的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经9次测量,其单次测量标准差为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