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基础知识之地质年代解读

合集下载

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工程地质课件)

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工程地质课件)
• 划分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的主要依据是地壳运动和生 物演变。 • 地质学家们把地质历史划分为宙、代、纪、世、期;
•与地质年代相对应的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
• • 每个宙中分为若干“代”,每个代又分为若干“纪”,“纪”
内再分为世、期等。宙、代、纪、世是国际通用地质时间单位,期的 划分和名称,则适用于一个生物地理区,其下尚可再分时,均称为区 域性年代单位。

三、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反映了 地壳历史阶段的划分和 生物的演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地质代,另一种是 相对地质年代。在地质工作中,一般以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1.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法 3)岩层接触关系法
2)岩性对比法 4)古生物法
a 整合接触
b 平行不整合接触 c 角度不整合接触
2.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 侵入接触
2) 沉积接触
花岗岩与围岩的侵 入接触和沉积接触
岩脉的穿插关系
地质年代
一、地质年代和地层
地壳发展演变的历史叫做地质历史,简称地史。据科学推算,地球 的年龄至少有45.5亿年。
地质年代是指一个地层单位的形成时代或年代。 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层 (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并具有时代的概念。
• 二、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

地质时间与地质年代

地质时间与地质年代

地质时间与地质年代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而地球上的岩石、矿物以及地质事件具有不同的年龄。

为了描述这些年龄,地质学家引入了地质时间和地质年代的概念。

地质时间是指地质学家用来描述地球历史的一种时间尺度,而地质年代则是指地球历史上特定时期的名称。

地质时间的划分是基于地球上的地质事件发展和演化的。

地球历史上的地质事件可以分为许多个时期和阶段,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重要的地质事件。

地质年代是对地质时间的具体划分,以年为单位。

地质年代是根据地球上的岩石和化石的年龄来确定的。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和化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来确定它们的年龄。

通过这些年龄信息,地质学家可以将地球历史上的地质事件归类到不同的年代中。

地质年代的划分是基于地质事件和化石的出现和消失的时间顺序的。

地质学家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地质年代,包括定年岩石和矿物的年代学方法,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磁性地层学和化石的化石年代学方法。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准确地确定地质事件和化石的年龄。

地质时间和地质年代的划分对于地质学家来说非常重要,它们提供了一种描述地球历史的方法。

通过研究地质时间和地质年代,地质学家可以追溯地球演化的历史,了解地球发展的过程和机制。

地质时间和地质年代的划分使得地质事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类和研究。

地球上的地质事件包括火山喷发、地震、山脉形成以及生物进化等。

这些地质事件的发生和演化都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地质时间和地质年代还提供了地质学家进行地质学研究的时间框架。

地质学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年代来研究地球的不同时期,以了解地球不同时期的地质特征、环境变化以及生物演化历史。

在地质学研究中,地质时间和地质年代还可以用来解释地球上的地理分布和地质特征。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质事件和地质过程对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历史有着直接的影响。

总之,地质时间和地质年代是地质学家用来描述地球历史的重要概念。

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工程地质课件)

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工程地质课件)
➢ (2)生物层序法 ➢ 不同时期地层中含不同类型化石及其组合;
相同时期相同地理环境下形成地层,只要原 来海或陆相通,应含相同化石及组合; ➢ 标准化石需要该生物分布广泛、数量众多, 易于保存、特征显著、存世时间短等特征。
2.相对年代
➢ (3)地层接触关系 ➢ ①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 整合接触 ➢ 平行不整合接触 ➢ 角度不整合接触
铷87
锶87
500亿
铀238
铅206
45亿
钾40
氩40
15亿Biblioteka 碳14氮145692
相对地质年代
2.相对年代
➢ 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 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地层形成 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 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从最老的 地层到最新的地层所确定的顺序,只 具有相对的性质,反映了时间上相对 的新老关系
➢ 地层层序法、生物层序法、地层接触关系 法
2.相对年代 (1)地层层序法
构造运动
地层倒转
水平岩层
倾斜未倒转
指示岩层顶底方法:迭层石和泥裂
2.相对年代
➢ (2)生物层序法 ➢ 生物演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
杂的不可逆的过程; ➢ 每个时代岩层中可含有当时生物的遗体
或遗迹——化石;
2.相对年代
➢ 层:指段中具有显著特征,可区别与相邻 岩层的单层或复层。
➢ 应该说:岩石地层单位是以岩石特征及相 对应的地层位置为基础的地层单位。它不 是以化石为依据,与年代地层单位之间无 对应关系。
小结
➢1.综合理解地质年代单位和常 用的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构造的认识
地质年代
目录
• 1.绝对年代 • 2.相对年代
产状一致。反映地壳间断上升。

《工程地质》地质年代

《工程地质》地质年代

三、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
地层对比法 地层接触关系法 岩性对比法 古生物化石法
地层层序法 生物演化律法 地层接触关系法
地层层序法


A
B
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地层层序正常时)
A—地层水平;B—地层倾斜;
图中1,2,3,4表示从老到新的地层
A
B 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地层层序倒转时)
A—原始褶皱时的地层;B—遭受剥蚀后的地层。
• 垂直运动
– 是长期交替的升降运动,引起大范围的隆起或 凹陷,产生海陆变迁;亦称造陆运动
思考题:
1.掌握国际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包 括代、纪) 2.怎样判断岩层的形成的先后顺序?
地层接触关系法
沉积岩 岩浆岩 岩层间的接触关系 岩体相互穿插的关系 捕虏体 侵入接触 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沉积接触
6
1 4 2 3 5
运用切割律确定各种岩石形成顺序示意图
1-石灰岩,形成最早; 2-花岗岩,形成晚于石灰岩; 3-矽卡岩,形成时代同花岗岩;4-闪长岩,形成晚于花岗岩; 5-辉绿岩,形成晚于闪长岩; 6-砾岩,形成最晚
国际通用:
地质年代单位 地层单位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期……………………………阶 时……………………………带 我国还使用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
地壳运动
• 水平运动
– 使地壳拉张、挤压,产生断裂和褶皱构造,造 成地面起伏;又称造山运动
侵入接触
沉积接触
地质年代的划分依据
划分地质年代和地层单位
主要依据: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变
四、地质年代表
按照年代顺序排列,用来表示地史 时期的相对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 称为地质年代表。

工程岩土的外业勘察—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

工程岩土的外业勘察—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


最低的单位。
二、 地质年代表
年代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组、时间带;
年代单位
宇 (最大的单位)
界 (次于界的单位)
年代单位
太古宇 元古宇 显生宇 古生界 中生界 新生界

是界的一部分,如寒武系、泥盆系、侏罗系、第三系等

组 时间带
一个系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统。比如寒武系分三个统:下统、中统和上统,二叠系分 两个统:下统和上统。
1.37亿年 1.95亿年 2.3亿年
被子植物出现 兽类出现
蜥 龙 鱼龙出现 爬行动物时代
二、 地质年代表
宙 (宇)
代(界)
纪(系)
距今年数
主要特征 (生物开始出现时间)
二叠纪(系)P
石炭纪(系)C
显生 宙宇
古生代界 PZ
泥盆纪(系)D 志留纪(系)S
2.85亿年 3.5亿年 4.05亿年 4.4亿年
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
一、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就是从最老的地层 到最新的地层所代表的整个时代 。
地质学家将地质年代划分为5 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 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 界、系、统等。地质年代可分为 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两种。
一、பைடு நூலகம்地质年代
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 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 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生成后距今的 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 距今的年数越长。
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 ,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 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 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 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 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
寒 奥 志 二 泥 侏武 陶 留 叠 盆 罗纪 纪的 的三 珠 笔 大 石 恐叶 角 石 羽 燕 龙虫 石 羊齿

地质年代详解

地质年代详解

地质年代表(单位:百万年)地质年代表第一节地质年代研究地球及地壳的发展演化历史是地质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长达46亿年的漫长地质历史中,地球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地质事件,如生物的大规模兴盛与灭绝、强烈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海陆变迁等。

地球的发展演变历史正是由这些地质事件所构成的。

所以,要研究地球或地壳的历史,其中最重要、最基础地质年代(geologic time)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

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一、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岩石是地质历史演化的产物,也是地质历史的记录者,无论是生物演变历史、构造运动历史、古地理变迁历史等都会在岩石中打下自己的烙印。

因此,研究地质年代必须研究岩石中所包含的年代信息。

确定岩石的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通常是依靠下述三条准则。

(一)地层层序律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stratum)。

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

这种层状岩石最初一般是以逐层堆积或沉积的方式形成的,所以,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它是确定同一地区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基本方法。

当地层因构造运动发生倾斜但未倒转时,地层层序律仍然适用,这时倾斜面以上的地层新,倾斜面以下的地层老。

当地层经剧烈的构造运动,层序发生倒转时,上下关系则正好颠倒。

(二)化石层序律地层层序律只能确定同一地区相互叠置在一起的地层的新老关系,要对比不同地区的地层之间的新老关系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时,地质学上常常利用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来确定。

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化石(fossil)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和遗迹,它们一般被钙质、硅质等充填或交代(石化)。

6工程地质地质年代详解

6工程地质地质年代详解
岩石地层会携带生命演化的信息:古生物化石。
地质学家发现:在从下到上的地层中,古生物在不可逆地 演化,相同的物种生活在大体相同的时代里,主要物种在 全球各地的地层中都保存了化石。
单祖论:同一个物种不可能在两个隔绝的环境中独立地演 化出来。
地层中的化石,可以成为其在地质演化进程中相对位置的标志
如三叶虫,是最早的较大体 形的动物。那个时代称为寒 武纪(虽然开始不知道其绝 对的时间)。
20世纪前,虽然对地球以及地球上某一地层或岩体的绝对 年龄无法确定,但却完全有办法确定地壳上地层或岩体的 相对年龄,即他们形成的先后顺序:
第二节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思想方法: 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1、地层学方法
1669年,丹麦学者Nicolas Steno (1631-1686)以直观方 法提出了地层学三定律:
1751年1月,巴黎大学宣布其观点违背 了宗教的信条。在长期压力下,1769 年被迫宣布“我放弃…”
1856年,德国科学家赫姆霍兹(H. L. F. von Helmholtz,1821-1894)假定太阳能来自引力收缩,计 算出太阳只够消耗1千9百万年。
1862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William Thomson (Lord Kelvin),1824-1907),假 定太阳辐射能来自引力收缩,计算出太阳的 年龄在1千万年到5亿年之间。
水 平 地 层
- - 地 层
的 原 始 状

变动后的地层
变动后的地层
地层是原始水平和连续的。依此原理,可以在同一地区确定 不同地层的相对新老(先后)。也可追索地层到不同地区,从 而确定同一地区及不同地区间地层的同时性、相对的新老。

工程地质第11讲:地质年代与地质图 (1)

工程地质第11讲:地质年代与地质图 (1)

国际通用:
地质年代单位
地层单位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我国还使用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
P37
时间地层单位:地质史上对应每个地质年代形成的地层
地质年代单位 宙 代 纪 世 期 时间地层单位 宇 界 系 统 阶
平行; ②在两套地层之间缺
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 存在沉积间断。
这一地史时期内曾发生过 显著的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形成过程
地壳下降,接受沉积 角度不整合块状形成过程
开始发生褶皱 隆起为山
遭受侵蚀 地形夷平 地壳再次下降,接受沉积
角度不整合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
ch4- 31
不整合面
(二)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反映 1.褶皱: 背斜 向斜
水平褶曲
倾伏褶曲
2、断层:在地质图上通常用红色的或较粗的 线醒目地表示断层,在断层线上,一般还用符 号说明断层的类型和产状。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四、地质图的阅读
(一)读图步骤及内容 1.图名、比例尺、方位(经纬线) 2.图例 3.地形、水系 4.地质内容:


A
B
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地层层序正常时)
A—地层水平;B—地层倾斜;
图中1,2,3,4表示从老到新的地层
2.层面特征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沉积条件又经受过强烈地壳运动的
地层,岩石的正常顺序遭受了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常 可利用层面沉积特征来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例如,沉积层面泥裂、波痕等,根据关系不难判断 相对关系的指向;泥裂开口指向越来越新,泥裂尖端指 向越来越老的岩层。尽管因地壳运动岩层发生了倒转, 仍能确定相对新老关系的层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4
根据地层标志识别
⑵地层标志: ①地层重复或缺失:如图3-21所示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5
②构造不连续:如图3-22所示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6
⑶构造标志:如图3-24所示 ①阶步与擦痕 ②构造岩 ③牵引弯曲 ④伴生节理 ⑤断层岩、深切谷等
部分微张,少有充填物,岩体被切成大块状 (2)评价:对基础工程影响不大,对其它工程影响较大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2
■节理的发育程度分级
3. 节理发育等级 (1)特征:3组以上,不规则,构造风化为主,间距<0.4m,大多
张开、部分有充填物,岩体被切割成小块状 (2)评价:对建筑物影响较大 3. 节理很发育等级 (1)特征:3组以上,杂乱,风化、构造型为主,间距<0.2m,大
⑵向斜(syncline)褶曲—向下凹的弯曲,受剥蚀后出 露地表的地层顺序为:老—新—老
褶曲在地质图上表示—“ ”或“ ”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5
褶曲的要素
褶曲的要素(如图3-10所示):核部、翼部、 轴(面)、枢纽、翼角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节理:裂缝两侧无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节理类型: ⑴构造节理:构造作用产生,包括张节理和剪(扭)
节理。如图3-15所示 ①张节理:节理面呈张开、粗糙状。多见于褶曲背部、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8
剪(扭)节理
②剪(扭)节理:节理面呈闭合、平直状,有擦痕, 分布密集、深远,一般成对出现,且锐角正对σ1(压) 方向。多分布于褶曲翼部或断层附近。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0
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对大型工业民用建筑选址不利. 对大型桥位选址不利. 对道路选线若与断层走向平行易产生边坡滑塌 对隧道工程易产生洞顶坍落. 对区域稳定性的影响不利.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1
断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断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为走向和倾向节理玫瑰图。如图3-16所示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5
2.断层
2.断层: 断裂面两侧的岩块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的规模远大于节理,长度从几米至上千
千米,宽度从几厘米至几十千米均有。 ⑴断层的要素(如图3-17所示):
①断层面:两侧岩块之间的断裂面,为平面或曲面状。 ②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㈢褶皱(fold)构造:
岩层受水平构造运动作用形成一系列波浪状弯曲但仍 保持岩层连续的构造。由一系列褶曲组成。
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是褶皱的组成单位。 按褶曲形状分为背斜和向斜褶曲,如图3-9所示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4
⑴背斜(anticline)褶曲—向上拱的弯曲,受剥蚀后 出露地表的地层顺序为:新—老—新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6
断层的要素
③上、下盘: 断层面上部的岩块—上盘 断层面下部的岩块—下盘 。 ④断距:上、下盘相对移开的距离。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7
断层的基本类型
⑵断层的基本类型(如图3-18所示):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图中表示“ ”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图中表示“”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7
本章内容结束
谢谢大家!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8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
相对地质年代及其确定方法
概念3 相对地质年代—根据与相邻已知地层的相对关 系确定的地质年代。
(一)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1. 沉积岩:根据层序、岩性、接触关系及古生物化石
进行确定。
⑴层序:正常层序为先下后上(如图3-2)。但受构 造错位影响(如倒转褶曲,如图3-3),则出现层序 被打乱现象。
2.地质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的相应符号及新老地层的 顺序,如表3-2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8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9
二、地质构造
概念: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在岩体(大范围 岩石)中留下的痕迹,即地质体(岩层、岩 体)存在的空间形式、状态及其相互关系。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
相对地质年代及其确定方法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4
相对地质年代及其确定方法
⑵岩性:根据标准地层进行对比,岩性相同或相近的 地层系同一时期形成。
⑶接触关系:根据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确定。
分为整合、平行不整合(假整合)、角度不整合的三类接触关 系。如图3-4所示 正常情况下,接触 面下为老地层,面 上为新地层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6
相对地质年代及其确定方法
⑵穿插构造:如图3-5所示 穿插的侵入体(岩株、岩脉等)比被侵入体中最新的
还要新;比不整合面上的最老地层还要老。 新岩脉穿过老的侵入岩。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7
(二)地质年代表
1.地质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对应关系: 如表3-1
16
褶皱分类
①按轴面和两翼产状划分为直立、倾斜、倒转、平卧 褶皱,如图3-11所示;
②按枢纽产状划分为水平褶皱和倾伏褶皱。 褶皱的野外观察识别和评价(自学)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7
㈣断裂(rupture)构造
断裂构造是指岩体内不连续的断裂面,包括断层(fault) 和节理(joint)(或裂隙)。
简单的地质构造有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 皱和断裂四种型式。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0
㈠水平构造:
㈠水平构造: 未受构造运动影响(或受影响较小)的沉积
岩构造,其层面呈水平或近似水平。 正常层序为上新下老。图中用“ ” 表示。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9
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①使岩体裂隙增多,破碎,风化严重,地下 水发育。
②造成岩体强度和稳定性大为降低。 ③与断层走向平行的边坡易发生大规模坍塌;
对隧道工程易产生洞顶坍落;对区域稳定性 的影响不利。 ④对大型工业民用建筑和大型桥梁选址不利。
2020/11/17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5
相对地质年代及其确定方法
⑷古生物化石: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
含有同一化石的地层则为同一地质年代。根据标准化石进行确定。
2.岩浆岩:
根据⑴与已知沉积岩的接触关系⑵本身穿插构造关系确定地质年 代。
⑴接触关系: ①侵入接触:有蚀变(变质),岩浆岩晚于沉积岩 ②沉积接触:无变质,岩浆岩早于沉积岩,后沉积,有侵蚀面。
工程地质
Engineering Geology
李子生
二零一四年九月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
3 地质构造(geologic structure)
一、地质年代 概念1 地质年代—表示地层(岩石)形成年代或
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 概念2 绝对地质年代—根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同
位素与稳定同位素(蜕变产物)的相对含量测定的 地质年代,表示距今实际时间。如最早地层40亿年, 推算地球形成45~60亿年。误差较大。
平移断层:上、下盘沿走向方向产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 图中表示“”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8
断层的组合形式
⑶断层的组合形式:见图3-10、3-11 断层(裂)带或破碎带(fracture zone)- 地垒、地堑、阶梯状断层:如图3-19所示
迭瓦式断层:如图3-20所示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1
■节理的发育程度分级
1.节理不发育等级 (1)特征:1~2组、规则、间距>1m,多为闭合,岩体被切割成巨
块状 (2)评价:对基础工程无影响,对岩体稳定性影响不大 2.节理较发育等级 (1)特征:2~3组,呈X型,较规则,间距0.4m以上,多为密闭,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9
⑵非构造节理
⑵非构造节理:成岩、重力等作用产生,包 括原生节理和风化节理。
①原生节理系成岩时产生,如温度等影响。 ②风化节理系风化作用产生,多分布于近地
表,无规律性。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0
节理的工程地质评价
①将岩层切割成块,使岩体强度、稳定性降低; ②加速岩体风化; ③增加岩体的透水性;(地下水通道) ④影响工程稳定。
多张开,有充填物,岩体被切割成碎石状 (2)评价:对建筑物影响严重
注:节理面密闭:宽<1mm;节理面微张开:1~3mm;节理面张开: 3~5mm;节理面宽张>5mm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3
2020/11/17
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4
节理玫瑰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