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探讨概要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猪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猪类动物,但也有可能传染给人类。
猪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感样症状以及其他呼吸道症状,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死亡。
猪流感对养殖业和公共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治疗猪流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治疗猪流感中,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与现代的西医药治疗相结合,可以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
下面就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的方法和体会进行介绍。
一、中医药治疗1. 辨证施治中医将猪流感分为不同的证型,如风热型、痰湿型、气滞型等,然后根据不同的证型施以相应的治疗方法。
针对风热型猪流感,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痰湿型猪流感,可以选用化痰散结的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将病情与个体特点综合考虑,因此辨证施治能够更加精准地对症下药。
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在猪流感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连翘、板蓝根、金银花等,这些中药对猪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减少病情的发展和转变。
3.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在治疗猪流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中医药材配制成汤剂,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直接作用于猪体内,起到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等作用,对猪流感具有显著的疗效。
1. 抗病毒药物在西医药治疗中,抗病毒药物是关键的治疗手段。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奥司他韦等,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2. 抗生素治疗猪流感病毒容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因此在治疗猪流感时也常常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减轻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对症支持治疗对症治疗是猪流感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给予退热药物、止咳药物等来缓解猪流感症状,改善猪的生理状况。
1. 综合考虑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时,需要充分综合考虑病情、个体差异以及生产情况等因素。
中医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疾病的整体把握和个体身体的调理;西医注重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侧重于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中西兽医结合下的临床防控方案

中西兽医结合下的临床防控方案在现代养殖业中,动物疾病的防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确保动物的健康,中西兽医结合成为了一种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防控方案。
本文将探讨中西兽医结合下的临床防控方案,以期为养殖业提供创新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中西兽医结合的理念中西兽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兽医学与现代的西医兽医学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兽医学理念。
中医兽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调理防治,西医兽医学则更注重病因病理学和临床诊疗技术。
中西兽医结合的理念旨在充分利用中西医学的优势,提高动物疾病的防治效果。
二、1. 综合诊断与治疗中西兽医结合方案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动物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病史分析,结合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等方法,可以综合评估动物的健康状况,并找出潜在的病因。
然后,结合现代的临床检查技术,如血液检测、影像学等,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2. 中西药物的结合应用在治疗过程中,中西药物的结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具有温和、平衡的特点,能够从整体上调整动物的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而西药则可以更针对性地治疗病因和病理变化。
中西药物的结合应用可以使治疗更加有效,并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
3. 营养与生态调理中西兽医结合下的临床防控方案中,养殖环境与营养调理也是关键。
通过改善饲料的配方、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关注动物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另外,中医的调理技术,如针灸、推拿等,也可以在动物的生活中得到应用,进一步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
4. 预防与控制措施除了治疗,预防和控制也是中西兽医结合下的临床防控方案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动物疫苗的注射和定期的兽医检查,可以有效地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此外,加强动物的卫生管理、合理的育种和运输措施也是防控的关键。
三、实施中西兽医结合的挑战和前景虽然中西兽医结合的理念和方案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实际实施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西兽医结合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这对于农村地区的养殖业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中医方剂与中西合剂对防治畜禽疾病的应用

方 剂合 并和 剂型 变化 等几 种 方式 。 药味加减 : 即根 据 病 情 的 需要 , 将 方 剂 中 的药 味 适 当增 添或 减 去一 些 。通常 情 况 下 , 药 味 加减 后不 影 响方 剂 的主 要功 能 , 只 是使 它 更 对症 而 已 。例 如 用 郁 金散 治 疗 湿 热 泄 泻 , 当热 甚 时 , 宜去诃子 , 加金银花 、 连 翘 以清 热 解 毒 ; 如泻类如水者 , 则宜 去 大 黄 , 加 茯 苓、 猪苓 、 乌梅 等 以利 水止 泻 。也 有 由于药 味 加 减 , 方 剂 的主 要 功能 和适 应症 随之 改 变 的 ,例如 麻 黄 汤 , 原
目前 .临 床上 常 采 用 中西 药 结合 防 治 畜禽 疾病 。 如治猪“ 寒包火” 症 的 阿石 枣 汤 ( 石膏 、 生姜 、 大枣 、 甘 草、 阿 司 匹林 ) 、 治 羔 羊痢 疾 的胡 黄 连 l 0味 ( 胡 黄连 、
石榴皮、 干姜、 防风 、 黄柏 、 秦皮 、 白头 翁 、 苯 乙 哌啶 、 硫
杂 。例 如 四君子 汤补 气 , 四物 汤补 血 , 两方合 并 后 则成
气血 双补 之 剂 。
剂型 变化 。 即改变 方剂 的剂 型 。 剂型 改变 之后 , 方
剂 的作 用也 发 生一 定 的变 化 , 主 要 反 映在 效 力 的大 小
和 急缓 上 。一般 说 来 , 汤剂作 用快 而 力峻 , 适 用于病 情
功 效 等 。扶 正 固本 中药 与抗 病 西 药 合方 、 具 有 调整 功
石膏 , 其作 用就 变 成 了辛 凉 宣泄 、 清肺 平 喘 , 主 治表 邪 化热 壅 遏于 肺 。 用 量 增 损 。即方 中的药 味 不 变 , 只增 加 或 减 少某
中西药结合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中西药结合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时间:2009-06-26 00:10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近年来,禽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养禽业中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虽然各地都采取接种疫苗进行积极预防,但效果都不甚理想。
笔者对发病的1500羽艾维茵肉鸡,以“中药+病毒唑+补液盐”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症状 本镇养鸡专业户傅某于2近年来,禽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养禽业中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虽然各地都采取接种疫苗进行积极预防,但效果都不甚理想。
笔者对发病的1500羽艾维茵肉鸡,以“中药+病毒唑+补液盐”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本镇养鸡专业户傅某于2002年4月5日购入艾维茵肉鸡雏1500羽,5月7日,出现呼吸道症状,开始按感冒治疗,投喂红霉素,连喂3d 后不见效,而且病情逐渐加重,羽毛松乱,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并有白色石灰样稀粪排出,至13日时共死亡13只,14日来本门诊就诊。
2 剖检变化肝脏淤血,肿大不明显,脾脏稍肿,肺充血,气管内可见有炎性分泌物,肾肿大,呈花斑状,肾小管内充满尿酸盐,腿部及脚部皮肤发绀,呈严重脱水状。
3 临床诊断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4 治疗4.1 中药处方 鱼腥草250g 、金银花200g 、板兰根200g 、大青叶250g 、翟麦50g 、茵陈50g 、黄花150g 、党参200g 、茯苓200g 、车前子200g 、金钱草200g 、甘草150g ,每日一剂,煎水早晚饮用。
4.2 西药 病毒唑原粉5g ,与上述中药煎液混合同饮,饮前需停水1h ,限2h 饮完。
4.3 补液盐每次250g×8袋,兑水85kg ,每天中午给鸡饮用1次。
4.4 采用本法治疗3d 后,整个鸡群精神好转,采食量增加,水样腹泻减少,第4天粪便全部正常,饮水也随之正常。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猪流感,又称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猪流感病毒可以感染猪只,并且会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猪流感病毒不仅在兽医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在公共卫生领域引起了重视。
针对猪流感的治疗,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是指将传统的中医兽医治疗方法与现代的西医兽医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时间和成本。
在治疗猪流感过程中,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兽医治疗方法在治疗猪流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兽医注重整体观念,通过调理猪只的体内平衡,增强猪只的自身抵抗力。
中医兽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草药熏蒸、针灸、推拿等,这些方法对于改善猪只的呼吸道症状、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有明显效果。
中医兽医还提倡根据猪只的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西医兽医治疗方法在治疗猪流感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西医兽医注重精准诊断和药物治疗,通过现代诊断技术,可以准确判断猪只的病情和病原体,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
西医兽医治疗方法还包括疫苗注射、抗病毒药物等,可以迅速压制病毒的传播和繁殖,从而缩短疾病的病程和减轻症状。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的核心理念是“中西医相辅相成、整体治疗”,即通过整体观念对猪只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结合中西医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实际治疗工作中,兽医们常常根据猪只的病情和病史,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除了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预防和控制猪流感也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保持饲料的清洁卫生,减少猪只的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增强猪只的抵抗力;加强猪只的健康监测和早期诊断,一旦发现猪只出现疑似症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避免病毒的传播蔓延。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的研究对于提高猪只的健康状况,减少养猪业的经济损失,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中西兽药配伍

浅谈中西兽药配伍兽医临床很少单一用药,多采用药物之间的配伍。
中西药配伍是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不同的药物配伍在一起,必然会产生相互的影响,但往往被临床兽医所忽视。
本文仅就中西药之间配伍的现状进行阐述。
意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为临床兽医用药提供参考。
目前,临床和药理实验证明,中西兽药合理并用或组方剂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扩大适应的范围,缩短疗程,标本兼顾,减少用药量,节省药材并能照顾到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用药的君臣佐使,又考虑到西药对病理过程的转化,并能发挥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所没有的治疗作用,显示合并用药的优越性。
但是随中西药结合的不断发展,发生中西兽药配伍禁忌的机会越来越多。
减少和避免中西兽药配伍禁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具有实在的意义配伍主要是根据药物的性能不同,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使用,以达到增效或抵消副作用的目的。
1 中西兽药配伍方法根据中药七情和合与药物相互作用等,归纳为6种基本配伍方法。
1.1 增效配伍:药物配伍后,至少有一种药物疗效得到增强。
如青霉素与金银花合用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再如蟾酥、牛砂、公丁香(解毒炎丸)可使异烟肼治疗淋巴结核的疗效明显增加。
1.2 主辅配伍:药物配伍时将针对主病药群与针对兼病药群联合应用,如抗肿瘤药物呋喃氟尿嘧啶长期服用,毒性反应大,可使白细胞下降,若小剂量抗肿瘤,可升高白细胞,但与中药蟾酥水溶液合用,治疗食管癌、贲门癌,不仅有协同作用,且能减少或预防呋喃氟尿嘧啶的毒性反应,充分发挥佐治作用。
1.3 加法配伍:药物配伍应用后的疗效是各药疗效之和,如辛夷花、苍耳子、防风、白芷、黄芩、桔梗、半夏等与磺胺类药合用治疗鸡传染性鼻炎。
中药各成分的调和作用与对嗜血杆菌敏感的磺胺作用相加取得较好的疗效。
1.4 制偏配伍:用一种药物去防止或减少另一个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链霉素长期使用对脑神经有毒害作用,但是与解毒的甘草酸与链霉素合用时,可大大降低链霉素的毒副作用;再如环磷酸酰胺与刺五加、三颗针、莪术等合用不仅降低环磷酸酰胺的制癌作用而且可以提高疗效。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摘要】猪流感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群健康的疾病,对猪工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的出现,为这一疾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药在治疗猪流感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疗效,西医药物的使用也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证明有效。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具有优势,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以案例分析为基础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
中西兽医结合是治疗猪流感的有效途径,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完善结合方案,并推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和深化。
【关键词】猪流感, 中西兽医结合,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优势, 研究进展, 案例分析, 有效途径, 发展方向, 总结1. 引言1.1 猪流感疫情背景猪流感,又称禽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能够感染猪、鸟类和人类。
猪流感最早被发现于1918年,当时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猪流感流行,造成了大量人畜的死亡。
近年来,猪流感继续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威胁,时有暴发。
病毒的变异性使得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变得更加困难,给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猪流感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鼻塞、肌肉疼痛等,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肺炎、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由于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和快速变异的特点,疫情往往蔓延迅速,给养殖场和人口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猪流感的挑战,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案的出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对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流感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保障畜禽健康,也可以有力地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1.2 中西兽医结合的意义中西兽医结合在治疗猪流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中医药和现代的西医技术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和脏腑等方面,帮助提高免疫力,对猪流感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中西药综合防治鸡霍乱

位 与硫 黄 粉一 克 拌 匀混 入 饲料 中 .每 四只 鸡合 喂
- N .重 症者 两 只合 喂一剂
2.2 链 霉 素 每 只 成 鸡 100mg、肌 肉 注 射 中 鸡
40rag.一 日二次 土霉 素按 饲料 量 0.05—0.1%加 入
饲 料 中 .连 服 3—4天
2.3 按 饲 料量 加 1%磺 胺 噻唑 .连 喂 3—4天 .若 用
3.1 自然 铜 30g、藿香 60g、苍 术 60g、白芷 45g、乌
引 鸡 必须施 行 至少 2周 的隔 离饲 养 .防 止 带菌 鸡 进 入 鸡群 4.2 发现 病 鸡 、死鸡 及 时 捡 出 病 死 鸡全 部 烧 毁 或深 埋 ,鸡 舍 、场 地 和用 具彻 底 消 毒 ,病鸡 隔离 治 疗 ,病 鸡 群 中未 发 病 的健 鸡 .全 部 喂 给 磺 胺 类 药 或抗 生素 .以控制发 病 4-3 鸡 霍 乱 731弱 毒 菌 苗 为 冻 干 苗 .皮 下 注 射 时 .用 20%一25%氢 氧化 铝 胶 生理 盐 水 稀 释 .稀 释 后须 当天 用 完 鸡 的用 量为 0.5亿个 活 菌 气雾 免 疫 可用 5%甘 油 蒸馏 水 稀 释 .每 只鸡 的免 疫量 为 0.5一lml,内含 5亿 个 活菌 。接 种年 龄 .要在 2月龄 以上 .免 疫期 暂定 为 3个半 月 4.4 鸡 霍 乱 G190E40弱 毒 菌 苗 也 是 冻 干 苗 .用 20%一25%氢氧 化铝 胶 生理 盐水 稀 释 菌苗 .对 3月 龄 以上 的各 种 鸡 .一 律肌 肉注射 0.5ml(含 2000 个 活菌 )。稀 释过 的菌 苗 限 8小 时 内用完 。免 疫期 为 3个 半月 。 4.5 鸡 霍乱 蜂 胶 菌苗 有 较好 的免 疫 效果 .对 2月 龄 以上 的鸡 .每鸡 胸 肌接 种 lm1.免疫 期 可达 6个 月左 右 .其保 护 率 1-6个 月 内平 均 为 95% 菌 苗 对 鸡 安全 .无严 重不 良反应 4.6 鸡霍 乱 油 乳剂 灭 活 菌苗 ,具 有 稳定 、反 应小 、 安 全性 好 、效 果好 、保 存 和 使用 方 便 的优 点 ,接 种 后 l4—21天产 生 免 疫力 .对 2月 龄 以上 的鸡 .免 疫保 护 期可 达 半年 .于 5一l5℃普 通 冰 箱保 存 .有 效期 可达 1年 接种 时不 必稀 释 ,2月龄 以上 的鸡 每 只颈部 皮 下注射 l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抑高、举下的作用同时并存,
如黄连、穿心莲、白花蛇草等,在抑 制体液免疫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细胞 免疫水平;又如黄芩、栀子、连翘等 清热药即有抑制抗体,消除抗原的作 用,又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苦参对家禽肠道运动具有双向调节
作用,因此苦参在禽病治疗上即有 止泻作用又有健脾的功能。厚朴、 枳壳、陈皮等健脾理气药,对于脾 气虚,脾阳不升的泄泻即能止,又 能消食。
有的中草药有较强的抑制细菌,抗病
毒,消炎等重要作用。如双花、防风、 荆芥、大青叶,贯众、雷丸等。有的 中药有祛邪扶正两方面的作用,即含 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能治疗某些疾 病,如松针、杨树花、麦芽、山楂、 艾叶等。
如肉鸡腹水病的发生,是因机体气机
不畅,血脉不通,中气不足,运化无 力引起的水不归道而入腹腔。治疗应 以理气活血,疏通血脉,健脾益气, 清热利湿的法则进行治疗。显示了该 方祛邪扶正、标本兼治的效力。
家禽有啄食泥沙、污食等恶习,故易感诸 虫,食物中毒疾病也较为多见。家禽除易 患一些时行疾病外,呼吸系统疾病、脾胃 疾病、肝肠疾病、血液疾病以及皮肤疾病 等亦为多见,这与其生理和病理特点有密 切关系。
家禽由于脏腑娇嫩,有些急性疾病来势凶 猛,成批死亡,如新城疫、鸭瘟、禽脑脊 髓炎等。急性小鹅瘟病程只有12~48小时, 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鸡新城疫、 鸭瘟病程只有2~3天内可使60%~70%雏鸡 大批发病,
是指中草药本身不含某些维生素成分,而 起到某种维生素的功能作用。如有维生素A 样作用的小茴香;维生素E样作用的当归、 川穹、续断等,维生素D样作用的黄芪、桑 寄生、陈皮等。
D、激素样作用:有些中药本身不含激素, 但可以起到类似激素样作用。经研究发现, 香附、补骨脂、蛇床子等具有雌性激素的 作用;淫阳藿、人参等具有雄性激素的作 用;细辛、附了、吴茱萸、高良姜等具有 肾上腺素样作用;水牛角、秦艽等具有促 进肾上腺皮质样激素作用。
到了周代就有了民间兽医,并产生了阴阳、 五行学说,这种学说后来被列入医学领域, 成为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进入封建社会 以后,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中兽医学的实 践和理论也得到了新的提高和发展,逐步 形成了完整的中兽医学理论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禽病的斗 争中,在中草药治疗禽病上积累了许多防 治上面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广大 畜牧兽医工作者积极探索用中草药防治病 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的研究,攻克了许 多疑难杂症,弥补了西药不能救治的空白, 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确立了中草 药在畜禽病防治上的重要地位。
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对要对 病理、病原的诊断上精确而且在药物选择 上也要做到精确化。西药有抑菌和抑制病 毒作用速度快的优点,但其毒副作用大, 耐药性强,残留大。在治疗过程中是对机 体不利的一面。
中医治疗是以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病理 和病因,采用多味复方的原理具有高度的 复杂性、整体性。是一个动态的生理病理 调节过程。
6、天然物质,有益无害
同时,它们是经过人类长期实验筛选,证 明有益无害保留下来的。另外,这些物质 在用于治疗之前,又经各种方法炮制,除 去无益于机体的有害因子,保持其纯净性, 在应用上很少出现毒副作用,不易在畜禽 产品中形成有害残留。
三、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机制和原理
西医疗法是以靶向器官和靶向病原作为目 标加以调节和逆转,所以西药常是单一的 化学成份,具有高度的专一性,特别是抗 感染药上面,越来越趋向窄普抗生素上进 展。因此要求技术人员在疾病诊断上应极 其精确,否则,所选择的治疗药物将无法 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从病理、生理,病因三 个方面进行辨证,作为整体的病理分析方 案,然后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 的确立,必须遵循理、法、方、药的原则, 所谓“理”即病理生理的规律性的判断, 法:即是如何使病理转轨的原则;
所谓“法”即如何整体的病理变化回归正常状 态的治疗方案;所谓“方”是如何合乎的药物 选择。中草药在抑菌、杀毒抑毒方面速度较慢, 但在增强免疫力上作用较强故在治疗病毒性疾 病上作用较强,且毒副作用不标本兼治,无耐 药性等特点。
如黄连、黄柏、大黄、甘草四味药组方, 其中,黄连能抑制金色葡萄球菌的呼吸和 核酸代谢,黄柏能抑制核糖、核酸的合成, 大黄能抑制其脱氧酶,甘草能阻上其脱氧 核糖核酸代谢。这样的方剂,就不易使病 原菌产生耐药性。
6、天然物质,有益无害
目前国家对某些化学合成药毒副作用大, 残留量大的药物,在使用上严格控制,并 逐渐淘汰。经国内外专家学者大量科学实 验证明,中草药可以代替抗生素、激素化 学制剂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因为中草药 本身是天然有机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结 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
禽病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探讨
—陈鑫
中西药属于不同的体系,但其治病的
目的是一样的。中药药性平和、安全、 无毒副作用,在治疗病毒性疾病上, 其杀毒抑制病毒的作用较强,而且还 具有迅速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西药副作用较大,在治疗细菌性疾病上
抑菌杀菌速度快。如果两者合用优缺互 补,形成中西合壁的治疗用药模式就能 起到标本兼治,相辅相成的作用。
许多中西药联合后,均能使疗效提高,
能显著地呈现协同作用,使疗效倍增。 两者并用可降低毒副作用。西药的应用, 特别是抗感染药的毒副作用大,中西药 联合应用于临床治疗,减少了西药联用的 禁忌,扩大了西药的用药范围,增强了用 药治疗的安全性。
一、中草药防治畜禽疾病的历史和现状。
几千年来,中草药在畜禽疫病的防治上,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石刀、骨针等从事畜牧 活动的工具。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用 植物防治疫病的经验并且用于治疗。发展 到商朝就有了家畜阉割手术。
疾病治疗的用药原则是:病理变化是一个 动态的过程,用药组方也必须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药是组方的要求,方是治疗的实 施,方剂的成败,是以治疗的效果为标准, 而治疗功效的成败又要适应病理吻合生理 的要求为原则,单独应用西药或中药,对 病变初期有治疗作用,无法完成复杂的病 理的调节。
疾病治疗用药的原则是: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 根据病理、病因和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药物 的气味,性质,归经走向,合理科学地组方, 实施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使机体迅速地转归。
内对水谷精气的要求比较迫切,常 感到营养物质和水液的不足,因此, 需有足够的各种营养元素和精谷饲 料,充足清洁的饮水,生长所需要 的各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供应, 使其精气不断得到补充,才能促进 其生长发育。所以家禽又有“阳常 有余,阴常不足“之说。
雏禽从孵出到成长这一发育过程中,禽体 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尚不健全,对外界环境 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则 往往最易产生疾病。
A、营养作用:中草药一般含有蛋白质、 糖、脂肪、淀粉、淀粉酶、无机盐、微 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虽然含量 较低,甚至是微量的,但都能起到一定 的营养作用,成为禽体所需要的营养物 质。 B、增进免疫功能:现已发现中药中的多 糖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糖苷和挥 发油等,都有增进免疫的作用。
C、维生素样作用:
1、具有双向调节,促进康复的作用
家禽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组织器官在
结构上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功能相互 协调,某一部分发生疾病,影响整个 机体。其健康与否均与四时变化,阴 阳失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按照中兽医辨证施治的理论,禽病
可分为阳偏盛和阴偏盛。阳偏盛则 出现发热,气喘等症状的热性病 (属实热症);阴偏盛则出现畏寒 怕冷,腹泻等症状的寒性病(属虚 寒症)。
机能特异主要指体内散热靠张口呼吸,两 翅展开,体表解决。虽然没有牙齿,而且 消化道又短,但是它靠嗉囊贮备,经过肌 胃磨碎食物帮助消化。纯阳之体,主要是 指代谢迅速,生长旺盛而言,不能理解为 独阳无阴,因而在治疗上虽遇上寒凉之证, 也不敢应用温热之药,显然是错误的。
家禽生机旺盛,生长发育很快,体
3、一药多能,一剂多治的作用。
中药具有多种成分入药的特点,一张处方 中少者一味,多者十几味,每味中药成分 含量又很复杂,少者数种,多者数十种, 甚至上百种,运用中药传统药性理论进行 合理组合,使其所含物质作用相协同,产 生全方位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调整脏腑 功能,祛除病症的目的。
4、中药的多功能性。
四、禽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家禽的生理特点,概括地说,禽体
较小,体温较高,脏腑特殊,缺少 膀胱,机能特异,缺乏汗腺,没有 牙齿,消化道短,纯阳之体,生长 旺盛。这些生理特征是与大家畜相 比较而言。具体地说,一般大家畜 正常体温在37~39℃,而禽体正常 体温在41℃左右。禽体脏腑特殊表 是说,无 论是物质基础和体内机能,雏禽都不够完 善。因此说雏禽“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我们把此种生是特点概括为“稚阳未充, 稚阴未长”、“五脏五腑成而未全,全而 未壮”。
家禽的病理特点,由于体型较小,机能特 异,易受四时变化的侵袭,故发病迅速, 变化较多。外易为风、寒、暑、湿、燥、 火六淫所侵,疫疠疾病(传染病)和热邪 疾病较多;内易为食谷所伤,代谢疾病也 是家禽的重要疾病。
在治疗中,运用中草药和四
气、五味、阴阳、升、降、 浮、沉、化等特点,根据其 归经走向来调节禽体发病时 的阴阳失衡。
中药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有以下几方 面:一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也就是说对禽体机能状态过于旺盛的 使其抑制下去,对机体机能状态过于 衰退的使其兴奋起来,从而恢复到正 常的生长状态,如黄芪、党参、甘草 等。
二、中草药防治禽病的优势。
运用中草药防治禽病,具有资源丰富,成 本低廉,作用广泛,标本兼治、低毒安全, 不易产生耐药性和医源性疾病等优点。同 时还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改善肉蛋品 质,从而增加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因而 显示了中草药在禽病防治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