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中期评估考核材料
生物课题中期报告专家评估要点(个人阅读)

生物课题中期报告专家评估要点(个人阅
读)
1. 研究目的和问题陈述
- 确定课题的研究目的和背景,例如探索新的生物学现象、解决现有问题等。
- 明确问题陈述,确保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明确。
2. 文献综述
- 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包括已知的研究成果、理论和概念。
- 着重总结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还未解决的问题,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提供依据。
3. 研究方法和设计
- 描述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样本的选择、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内容。
- 解释为何选用这些方法和设计,以及它们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4. 预期结果和影响
- 阐述预期的研究结果,并说明其对相关领域的影响与意义。
- 提出可能的发现和成果,以及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方向。
5. 时间安排
- 安排研究各阶段所需的时间,明确任务和截止日期。
- 确保合理的安排和时间管理,使研究进度能够顺利进行。
6. 风险评估
- 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障碍,并提出应对策略。
- 讨论可能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
7. 参考文献
- 列出用于撰写报告的参考文献,确保学术可信性和可查证性。
注意:本报告仅供个人阅读,未经专家或相关机构的评估。
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分析本次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现对七年级生物学科的考试情况进行如下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1、试卷结构本次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识图题和实验探究题等几个部分,题型多样,涵盖了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包括细胞结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绿色植物的类群、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2、知识点分布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试卷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例如,在选择题中,较多地涉及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等基础知识;在填空题中,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生态系统的组成等重要概念;识图题则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细胞结构、叶片结构等的识图能力;实验探究题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3、难度分析整体来看,试卷难度适中。
基础题约占 60%,中等难度题约占 30%,较难题约占 10%。
这样的难度设置既能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够区分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学生成绩分析1、整体成绩概况本次考试,全年级的平均分为_____分,优秀率为_____%,及格率为_____%。
从成绩分布来看,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趋势,说明试卷的区分度较好。
2、不同班级成绩对比通过对不同班级成绩的对比分析发现,班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中,_____班的平均分较高,优秀率和及格率也相对较好;而_____班的成绩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
3、学生个体成绩分析在学生个体成绩方面,高分段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低分段的学生则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不规范等问题。
同时,部分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粗心大意、审题不清等情况,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的答题情况总体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出基础知识的对错。
中学生物中期评估考核材料

中学生物中期评估考核材料
中学生物中期评估考核材料
一、一年来的活动概述时光飞逝,为期一年的工作室学习任务结束了。
在这一年中,虽然自己可能辛苦一些,但是这是一份快乐的劳动。
每次期待着与其他学员的团聚,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同指导老师和其他学员同学们组建出一个和谐的团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我参与的活动有:1、阅读《这样帮助孩子学习最有效》董梅;2、分享阅读心得;3、听评课《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昆十中王瑗;4、听评课《安全用药》昆十中张林振;5、公开课《细胞的生活》新迎中学陈春;6、听评课《血管》昆三中陈晓鲁;
7、听评课《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昆三中陈瑞伟;8、听评课《激素调节》官一中孙婕;9、听评课《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官一中王媛;10、分组设计《中考复习资料》;11、讲座《中考复习建议》昆明教育电视台;
12、实验教学设计讨论;13、课题学习等
二、参加工作室自己得到的提高
1.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认识。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测试等方面。
“成长是终身的”,在工作室中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验。
记得有一次活动,提到着名教育学家叶澜老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这句话真的像个棒槌一样,砸了脑袋一下。
从那以后,一直在坚持写反思,有时虽然就是写不多几句话,但是相信。
【教育资料】七年级《生物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学习专用

七年级《生物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月考,使用的是省教科所制定的试卷。
信度相对较高。
特别是综合题,编制的非常好。
本卷考查范围为:第一章到第四章。
题型两大类,一是单项选择题,二是综合题。
权重分布上:第一章占21分,其中单选3个9分、综合16题12分;第二章占31分,其中单选6个18分,综合17题13分;第三章占26分,其中单选4个12分、综合18题14分;第四章占22分,其中单选2个6分,综合19题16分。
单选题方面。
直接考察简单知识点的单选题有10个,占30分;运用分析类单选题3个,占9分(其中,6小题存有难度,肝脏的位置和常见症状),另有2个单选题有难度(4小题“糯米供糖”,7小题牛肉消化)。
综合题方面。
16题考察的是个体人的发育过程。
难度不大,都是应知应会的重点知识点。
17题是一个实验对比题,实验内容是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主要考察“淀粉遇碘变蓝”的知识及实验变量的控制和现象观察、分析。
18题考察的是呼吸,选材来自教材中的模拟呼吸装置,难度不大。
19题考察的是血液分层和组成难度适中。
二、考试组织及评卷安排本次考试学校统一组织,统一安排时间,任课教师自己组考和评卷。
本科考试安排4月28日下午第二场,在本班教室进行。
组织考试时,学生在自己座位参加考试,没有调换座位。
评卷时,让同学间进行互换,教师公布答案,同学互相评判,有争议或不确定的填空题具体分析。
评卷结束,以小组进行统计。
三、成绩反馈与分析根据评卷结果看,本次月考整体成绩居于中等偏上。
总分100分,全班平均分66.16分较第一次月考下降7.12分。
44名学生中,优秀生人,比第一次月考减少8人;合格生35人,与第一次月考持平。
其中90分以上高分段学生有2分(李少伟、张鹏涛)。
另外,有2名同学(李玉霞、赵树婷)具备冲击优秀生的实力,属优秀边缘生,有2名同学(岳瑞杰、赵树健)具备冲击合格生的实力,属合格边缘生。
四、应对措施和工作思路1、继续抓好课堂教学。
七年级生物中期试卷分析及总结

七年级生物中期试卷分析及总结惠堡初中张娟一、基本情况我校七年级仅有一个班47人, 本次考试及格31人, 全班级最高分90分, 最低分11分。
二、试题特点1. 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按照课标要求, 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是否达标进行评估, 并提出适当的、有发展性的要求。
2. 试卷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 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 体现“课标”的学习要求. 各部分试题所占比重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
3. 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基本类似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习题中的中等难度部分, 个别难度较高的试题也应当把“难”定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水平的考察、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关注。
4.本次试题题量不大, 试卷为六个大题, 分别是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补充表格题、探究综合题和说说看。
其中填空题和选择题占的分值较大, 共63分。
5.试卷注重联系实际问题创设情景, 增强学生运用生物的意识。
试卷通过大量素材提供给学生用生物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方案中认识到生物的价值, 体会到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生活中需要生物的理念。
三、具体情况分析本次试题题量并不大, 所考察的基础知识多, 试题灵活性较强是本次考试失败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第六题, 全班几乎没有一个人答完整, 最重要的是老师平时上课不注重知识拓展, 导致本道题失分率高。
第四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差, 导致本题失分较多;其实探究综合题并不难, 主要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一看文字较多干脆就不看题, 因此失分较多。
四、存在问题1.审题不清, 搜集信息能力差。
如探究综合题和说说看很多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有些学生虽然读了题, 但却不只如何下手。
2.基本识图能力差, 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道题, 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没得到高分, 对于显微镜的构造上课多次强调, 练习册上也不止一次做过, 但由于学生粗心大意导致失分。
生物中期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中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进行光合作用D. 合成蛋白质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核糖体C. 高尔基体D. 细胞壁答案:D3. 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A. 葡萄糖和氧气B. 葡萄糖和二氧化碳C. 淀粉和氧气D. 淀粉和二氧化碳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A. 细胞膜B. 核糖体C. 细胞核D. DNA答案:C5.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点?A. 程序性死亡B. 细胞核和细胞器的解体C. 细胞内容物的释放D. 细胞死亡是被动的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分化的结果?A. 细胞数量的增加B. 细胞形态的改变C. 细胞功能的专一化D. 细胞大小的变化答案:C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衰老的特征?A. 细胞体积增大B. 细胞代谢活动增强C. 细胞内水分减少D. 细胞分裂能力增强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癌变的原因?A. 基因突变B. 细胞分化C. 细胞凋亡D. 细胞衰老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的调控因子?A. CyclinB. p53C. 细胞膜D. 线粒体答案:A1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周期的阶段?A. G1期B. S期C. G0期D. M期答案:C12.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中G1期的主要活动?A. DNA复制B. 蛋白质合成C. 细胞分裂D. 细胞生长答案:D1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A. 负反馈调控B. 正反馈调控C. 细胞凋亡D. 细胞分化答案:C14.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中S期的主要活动?A. DNA复制B. 蛋白质合成C. 细胞分裂D. 细胞生长答案:A1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中G2期的主要活动?A. DNA复制B. 蛋白质合成C. 细胞分裂D. 细胞生长答案:B1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周期中M期的主要活动?A. 染色体凝聚B. 纺锤体形成C. 细胞核分裂D. DNA复制答案:D17.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中细胞凋亡的主要调控因子?A. CyclinB. p53C. Bcl-2D. c-Myc答案:C1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周期中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A. 细胞内水分减少B. 细胞代谢活动增强C. 细胞内酶活性降低D. 细胞分裂能力减弱答案:B1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癌变的主要特征?A. 细胞形态的改变B. 细胞分裂能力增强C. 细胞凋亡能力增强D. 细胞粘附能力降低答案:C2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周期中细胞分化的主要结果?A. 细胞数量的增加B. 细胞形态的改变C. 细胞功能的专一化D. 细胞大小的变化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八年级生物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八年级生物 2024. 11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菜豆种子萌发后,种子结构不会发育成根、茎、叶这些器官的是A.种皮、胚根B.胚芽、胚轴C.种皮、胚芽D.种皮、胚乳、子叶2.相传麦芽糖的生产始于殷商时期,最初是从萌发的小麦中提取出来的,其甜味来源于A.小麦种子中含有的淀粉有甜味B.小麦种子中的淀粉在萌发时被水泡过后具有甜味C.小麦种子中的淀粉在萌发时被其自身的酶分解后的甜味物质D.小麦种子在萌发时合成了新的甜味物质3.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根据其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成的两条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乙中a→c变化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B.曲线甲代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干重的变化C.曲线甲中a→b变化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吸收了大量水分D.曲线乙中c→d变化是因为有机物在植物体内逐渐积累4.某同学在进行“发绿豆芽”这一课外实践活动时,不需要为绿豆种子提供的环境条件是A.适宜的温度B.适量的水分C.充足的氧气D.充足的光照5.小明同学准备煮八宝粥,在洗材料时有少量绿豆、大米等随水漂出,留在了水槽筛网上,由于没有及时清理,几天后发现绿豆萌发了,而大米却没有萌发,这是因为A.外界条件适合绿豆萌发而不适合大米萌发B.大米放的时间长了,种子没在寿限内C.绿豆种子完好无损,大米种子的胚受了损伤D.大米胚乳受了损伤或没有胚乳6.农民在早春播种时常常覆盖地膜,此项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光照B.增加无机盐含量C.提高温度D.防治病虫害7.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如果发芽率过低,就需要另选良种,否则会造成减产。
下面关于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芽率要达到90%以上才能播种B.随机抽取200粒种子,把被昆虫咬坏的种子剔除后再进行测定C.给种子萌发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D.种子的发芽率应重复测定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8.右图为枝条和叶芽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B.叶芽中①、②、③都能发育成新的芽结构C.枝条中的b、c是由③发育而来的D.叶芽中②的不断伸展使枝条d不断伸长9.下列关于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芽通常比较肥大,将来发育成花B.长在主干顶端的芽叫顶芽,侧枝顶端的芽叫侧芽C.棉花打杈是为了保持顶端优势D.无论顶芽或侧芽,都可能是花芽、叶芽、混合芽10.右图为植物相邻的三个细胞之间水分的渗透方向,则三个细胞中细胞液浓度最低的是A.1B.2C.3D.无法判别11.植物生活离不开无机盐。
神池县二中度七年级生物学生素质终期评价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学生素质终期评价注意事项:1.本科评价满分100分,时间为4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生号,并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涉及作图的题目,用2B铅笔画图.答在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有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选用“10倍”的目镜和“15倍”的物镜,则每个细胞被放大了A.150倍B.10倍C.5倍D.25倍2.用浮土把蚂蚁洞穴遮住,再观察远处蚂蚁群如何把食物搬回洞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对比法B.测量法C.观察和实验法相结合D.调查法3.切洋葱常会流泪,原因是洋葱组织细胞中含有对眼睛刺激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存在于A.细胞壁中B.细胞膜中C.细胞核中D.液泡中4.遗传物质是一种叫DNA的有机物,DNA主要存在于A.细胞壁B.线粒体C.细胞质D.细胞核5.细胞分裂前后,遗传物质A.保持不变B.数目加倍C.数目减半D.成分改变6仙人掌上长得叶刺,在结构层次上属于A.细胞B.组织D.系统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的是哪种植物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8.银杏是一种常见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属于( )植物A.被子植物B.棵子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9.下列植物不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A.大豆B.白菜C.水稻D.葡萄10.下列植物与小麦所具有的特征相同的是A.菊B.苹果C.棉花D.郁金香1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之处是A.种子形态B.子叶的数量C.胚乳的作用D.胚的组成12某实验小组要进行“蚂蚁的食性”的调查活动,最好应在( )进行A.罐子内B.室内C.笼内D.野外13在常见的腔肠动物中,能食用的是A.水螅B.海蜇C.海葵D.珊瑚虫14猪肉缘虫的成虫长期寄生在人体的部位是A.小肠B.盲肠C.食道D.肛门四周1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湿棉球擦拭其体表以保证它正常的A.运动C.呼吸D.生殖16.章鱼、魷鱼、扇贝、河蚌的共同特征是A.身体柔软B.体表都有坚硬的贝壳C.有口无肛门D.身体呈辐射对称17.蝗虫和河蟹都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身体呈两侧对称,都有3对足C.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感觉器官发达18.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A.尾鳍的摆动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C.各种鳍的共同作用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19.蝾螈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A.腮、肺B.肺、肺和皮肤C.腮、肺和皮肤D.肺、肺20.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细鳞A.适应水生生活B.利用皮肤呼吸C.适应陆地生活D.自由活动21.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较其它动物大大提高,主要原因是A.具有胎盘B.体温恒定C.胎生、哺乳D.大脑发达22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A.恒温动物耗氧少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变化D.恒温动物所需要的能量少23我国特有的栖息液水中的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是A.大熊猫B.白暨豚C.扬子鳄D.金丝猴24将蝗虫和蚯蚓分为两类,这是根据( )进行分类的A.脊柱的有无B.体温是否恒定C.能否飞行D.能否水生25.提出生物命名法一双名法的生物学家A.达尔文B.李时珍C.袁隆平D.林奈Ⅱ卷简答题(共50分)26.(14分)如图甲是玉米种子和乙是菜豆种子的纵剖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1234组成种子的主要结构,称为(2)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4」中,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5」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物中期评估考核材料
中学生物中期评估考核材料
一、一年来的活动概述
时光飞逝,为期一年的工作室学习任务结束了。
在这一年中,虽然自己可能辛苦一些,但是这是一份快乐的劳动。
每次期待着与其他学员的团聚,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同指导老师和其他学员同学们组建出一个和谐的团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我参与的活动有:1、阅读《这样帮助孩子学习最有效》董梅;2、分享阅读心得;3、听评《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昆十中王瑗;4、听评《安全用药》昆十中张林振;5、公开《细胞的生活》新迎中学陈春;6、听评《血管》昆三中陈晓鲁;7、听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昆三中陈瑞伟;
8、听评《激素调节》官一中孙婕;9、听评《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官一中王媛;10、分组设计《中考复习资料》;11、讲座《中考复习建议》昆明教育电视台;12、实验教学设计讨论;13、题学习等
二、参加工作室自己得到的提高
1.提高对堂教学有效开展的认识。
如何进行有效的堂教学(做到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包括备、堂教学、作业、测试等方面。
“成长是终身的”,在工作室中使我对这
句话有了更深的体验。
记得有一次活动,提到著名教育学家叶澜老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这句话真的像个棒槌一样,砸了脑袋一下。
从那以后,一直在坚持写反思,有时虽然就是写不多几句话,但是相信只要坚持,肯定能让自己进步的。
2.转变听、评,有效促进堂教学效果。
除了平时的讨论,还有就是观摩,让我觉得能学到很多东西。
教师的主阵地就是堂,很多问题在堂中才能体现出来。
一个人的想法毕竟就是那一个固定模式,在进行观摩及后的讨论中,能直接的接触到不同的人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学风格,发现的很多其实在自己身上也有的问题,也从别人的教学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每次活动我都能学习到好些东西,并不断发现新的台阶。
3.跟随名师,身受熏陶。
对于这个年龄的我来说,我原以为,我的教书生涯在这一生可能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可能改变的机会已经几乎没有,我甚至有时感到这个职业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自从加入李老师的名师工作室后,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觉得我又成长起来了,我对这个职业又充满了激情与信心。
从李老师身上看到了什么是“人格魅力”,李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深受跟随名师,洗涤心灵感动。
用实际行动教会了
我们“为人师者要有大爱,为人师者要志存高远,为人师者要从心做起”,让我再一次体会到教书育人的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有机会参加名师工作室是我的幸运。
我一定认真把握可贵的机会。
经历这一学期的学习,有导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参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体会到,自己原来所关注的堂教学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是我以前没有思考过、或是思考不深入。
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反思,我发现想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
三、参加工作室后在校内外发挥的作用
参加工作室为自己在校内备组、教研组教研的基础上开辟了另外一个教研的平台,从工作室的学习收获都力图在校内的教学、教育、教研上发挥作用。
比如在了解到“朗读在生物学习中的作用”这个题后,在自己的教学中我会有意识的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并且在校内教研时也向其他老师介绍。
在听评其他老师的公开时,我也会有意识的使用量表,并向其他老师介绍,大家都觉得很受益。
在自己的堂教学中,把从诸位那里学到的一些方法灵活运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感觉学生也爱学了,自己也轻松了许多。
四、参加工作室后取得的成绩
有了工作室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在得到指导老师和学员同学们地指导和影响下,使我的教育教学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想也日趋成熟,从中学到了很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在堂教学中提高很大。
另外,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也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从堂管理中设计教学,寻找教学有效性。
所教班级的生物学习兴趣、习惯和成绩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具体成绩如下:
xx年3月公开《细胞的生活》
xx年6月获校级骨干教师称号
xx年6月主讲专题讲座《生物中考复习建议》昆明教育电视台
xx年11月昆明市初中生物堂比赛获二等奖
xx年11月所撰写《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例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堂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