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桦甸数学工作坊第二组第二期简报
数学教研工作坊活动简报(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成功举办了数学教研工作坊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工作坊的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活动旨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16日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知名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核心素养的内涵、数学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讲座内容丰富,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2. 教学观摩为了使教师们更好地了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安排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
观摩课内容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
观摩课结束后,教师们积极参与评课,对示范课进行了深入剖析。
3. 研讨交流在研讨交流环节,教师们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策略展开讨论。
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数学教学策略有了更全面的掌握,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
这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优化了课堂教学策略在研讨交流中,教师们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六、活动总结本次数学教研工作坊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理论,提高了教学水平,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今后,我校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

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活动地点:XX学校初中部数学教研室参与人员: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部分数学教师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特地组织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索数学教育新思路,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二、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由工作室领衔名师XX老师主讲,主题为“数学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
XX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课堂观摩:工作室成员分别展示了他们精心准备的数学课,涵盖了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示范。
3. 研讨交流:观摩结束后,教师们围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实验教学”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成功案例。
4. 教学技能培训:通过一系列互动环节,教师们学习了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如利用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等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三、活动效果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通过专题讲座、课堂观摩和研讨交流,大家对数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教学技能培训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相信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我校的数学教育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四、后续计划1. 继续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各项教研活动,鼓励成员们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具有特色的教学之路。
2. 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3. 组织更多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高中数学组教研工作简报

高中数学组教研工作简报一、引言本简报旨在总结高中数学组教研工作的主要成果和经验,为今后的教研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教研活动开展情况1.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我们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由各年级数学备课组长主持,全体数学教师参加。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共同探讨教学重点、难点,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1.组织观摩课和评课活动我们定期组织观摩课和评课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在评课环节,大家积极发言,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开展专题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我们组织专题研讨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教研成果与收获1.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参与各种教研活动,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
大家更加熟悉教材、更加了解学生需求,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1.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集体备课、观摩课和评课等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更高,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1.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升通过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
大家更加热爱数学,更加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展望与建议1.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将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不断提高备课质量。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教学方案。
1.开展更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我们将继续开展更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如专题讲座、研讨会等,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1.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跨学科教学研究,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初中数学教研简报卷首语(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同仁: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又一次初中数学教研活动的召开。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加强我校初中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数学教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数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次教研活动,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举办的。
一、教研活动的主题与意义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立足核心素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这一主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 立足核心素养,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具体体现。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不断探索、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1. 经验交流与分享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将邀请优秀数学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内容包括:(1)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4)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2. 教学观摩与研讨我们将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进行深入的研讨,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观摩内容包括:(1)课堂导入设计;(2)课堂互动与启发;(3)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4)课堂小结与拓展。
2015-2016年桦甸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获部省市县优名单

34 A
小学英语
王翠
桦甸市第二实验小学 县优
35 乌鸦和狐狸
小学语文
张金凤 桦甸市第二实验小学 县优
36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初中化学
常青
桦甸市金沙乡中学
县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7 Section B 2a—3b Self check
初中英语
曹立新 桦甸市金沙乡中学
县优
38 寄给青蛙的信
小学语文
苏海霞 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县学优
毕波
桦甸市永吉小学
市优
130 十、寓言--狼和小羊
小学语文
王丽娟 桦甸市永吉小学
市优
131 第3课 银屏之声--演唱--DO RE MI
小学音乐
戴长宇 桦甸市桦郊中心校
市优
132 Unit 4 At the farm--A
小学英语
丁宝珠 桦甸市第八小学
市优
133 3.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
79 有理数的乘法
初中数学
80 Section B 2a—3b Self check
初中英语
81 20、香菱学诗
初中语文
82 第10课 秦末民族大起义
初中历史
83 两代人的对话
初中思想品德
84 第3节 大气压强
初中物理
85 6 散步
初中语文
86 唱响自信之歌
初中思想品德
87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初中语文
学校
等级优
桦甸市金沙乡中心小学校县优
桦甸市公吉乡中心小学 县优
桦甸市公吉乡中心小学 县优
桦甸市公吉乡中心小学 县优
桦甸市榆木桥子中心小学县优
数学领域工作坊第二次工作会议.doc

總題數
二、試題規格 1. 題型:本測驗三至八年級皆選擇題題型,單選題: (每題 3 分,總分 102 分 ) 每年級計 34 題,每題有四個選項。 1 ○ 2 ○ 3 ○ 4 2. 選項方面:國小使用○ 1 ○ 2 ○ 3 ○ 4 國中使用○ 3. 三年級試卷加注音 4. 作答方式:三至八年級需於電腦卡上作答(電腦卡上皆有每位學生的基本資料,學生 需使用2B 鉛筆作答) 5. 測驗時間: 國小 60 分鐘 ; 國中 60 分鐘 三、試題範圍 三年級試題範圍 1. 1000 以內的數與位值單位換算 2. 四位數加減計算 3. 兩步驟的計算 4. 整數的乘法 5. 整數的除法 6. 三位數以內的估算 7. 分數的的認識與比較 8. 時間的計算 9. 量的比較 10. 角的認識與比較 11. 圓 12. 周長、面積、平方公分
⑷测量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人水中、: 1、、一块橡皮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浮起来吗?(看谁的办 法多,最少写出二种方法)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作者:微博控 来源:微博论坛
2
� 小數乘法、小數除以整數 � 分數的乘法 � 長條圖、和折線圖 (二) 六年級部份 � 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 � 分數除法 � 柱體與錐體 � 小數的除法 � 圓周長 � 圓面積 � 比與比值 � 縮圖、比例尺 � 柱體體積 � 柱體表面積 � 速率 二、不考範圍 (一)六下部份 � 圓形圖報讀、繪製 � 等量公理、應用 � 基準量、比較量、及其應用 � 成正比、關係圖 � 簡化問題:雞兔問題、年齡問題、間隔問題、規律問題 ------------------------------------------------------------------------------------------------------------------------七年級試題範圍 1. 整數的運算 2. 分數的運算 3. 一元一次方程式 4.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5. 平面直角座標系 6. 比例(比例式、連比) ---------------------------------------------------------------------------------------------------------------------------八年級試題範圍 1.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2. 平方根與勾股定理 3. 因式分解 4. 一元一次方程式 5. 數列與等差級數 6. 簡單幾何圖形(平面圖形、垂直平分與線對稱、尺規作圖)
桦甸市物理名师工作坊简报(第二期)

研修为我们提供了领悟课程理念、把握课程性质、理解课程内容的机遇;研修为我们提 供了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技艺,破解教学困惑的良缘;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从“理解性” 到“创见性”,由“虚”到“实”的历程。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让冰冷的理念转 化为火热的实际?如何实现研修价值的最大化,将研修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呢?撰写优 秀的研修作业是有力抓手和有效举措。完成一篇优质研修作业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流程: 一、带着目标上路——预习 先浏览本模块的文本材料,对本模块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 将文本材料打印出来学习,“ 预习”后再有目的地观看专家视频。这样,一是容易与专 家的观点共鸣,二是弥补初次不好理解的缺陷,三是及时用专家的观点对照自己的实践, 从而有效避免了学习时慌乱,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二、有宽度才有厚度——探究 通过观看视频和文本材料,初步把握了本模块的内容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模块内 容的深度理解,再研读课程资源中的拓展材料。因为拓展材料是视频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阅读这样材料,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我们对本模块核心内容的领悟,从理论和实践层 面加深我们本模块内容的内化。然后,学科组或区片教师之间进行共同交流和研讨,通过 智慧的碰撞和观点的争鸣,进一步深化认识和理解。
通过交流反思,要使一堂课有新的建构。一堂课上下来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树 立“问题是我们的朋友”的理念,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敞开问题,直面问题,但切忌把讨论 会变成批评会。因此交流反思要有个明确的方向,与其问“你觉得这一堂课怎么样”,不 如问“针对事前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你(我)想先谈哪(这)一个环节(部分)”,罗列 观课的有关资料,再仔细讨论,集思广益。比如,观课和授课教师都有兴趣探讨学生能否 掌握某一个课题,那么,交流反思重心就要放在:授课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从“课题” 的哪一方面入手,向学生提了什么问题,学生是怎样回答的,是谁回答了什么问题,教师 分别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观课者拿出当时的这些情况,提出自己当初的设想,突出现在的 思考,与授课者一同探究、研讨,直至“重构”和“重建”出更好的教学设计。在观课的 互动中追求课堂教学的“重构”和“重建”,这是观课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目的。 通过交流反思,要使某个问题有质的突破。交流反思要处在“观课”的具体情境下,观授 双方都“审视”自己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得一种突破问题的贯通感,才能提 升自己的理念,实现双赢。
初中数学组教研活动简报

初中数学组教研活动简报活动概述本次初中数学组教研活动于XX年XX月XX日在XX中学顺利举行。
活动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活动内容1. 学科交流讨论:教师们分享了各自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困惑,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交流经验。
2. 教学资源分享: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资源、课件和试卷。
大家互相借鉴,共同提升教学效果。
3. 群体备课:教师们选择了一个共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群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评价方式。
4. 教学示范:几位教师进行了教学示范,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其他教师进行了观摩和点评,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活动收获1.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学科交流讨论和资源分享,教师们互相研究借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
2. 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示范让教师们看到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了他们的教学热情,促使他们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3. 加强了教师合作与交流:活动提供了教师之间良好的合作平台,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促进了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下一步计划根据本次活动的收获和反馈意见,我们将继续进行以下工作:1. 组织更多的教研活动,深化教学改革;2.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教学难题;3. 推广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4. 继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
结束语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相信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也将得以改善。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教研组全体成员XX年XX月XX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1月8日
但愿我们全组的所有成员在未来的培训学习中“快乐、坚强、勇敢、无畏”。
——宋晓光
小组名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奋斗目标:让我们的小组成为工作坊的领航小组
国培让我们有了努力的方向,国培让我们更有自信,国培使我们所有人有了更多的朋友,使我们更坚强。
数学工作坊的朋友们,我们是一家人,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请相信在我们坊主的带领下,我们会越走越年青,越走越有自信,越走越坚强、快乐。
组内成员进行线下研讨
组员:张馨冉老师在进行线下学习
组员:马敏慧老师在进行线下学习
组员:吕东翘老师在进行线下学习
组长:宋晓光老师在进行线下学习
组员:李雪峰老师在进行线下学习
组员:刘悦老师在金沙中校门口
国培感悟
桦甸五中宋晓光
我有幸参加“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的学习,在此期间,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完成作业。
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努力将专家经验和自身所学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现将我参加此次培训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国培计划创新合理,切合实际,是教学工作的“及时雨”。
整个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专家们的解惑都是针对我们教师的“心头病”,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可以说是“万众所向”。
二、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必要。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数学教育在我国初中教学中是学
生学习的难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尤为困难,所以知识的更新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对这点理解尤为深刻。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生动性与合理度。
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多关联生活,多创造情境,多动手操作,多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数学课堂才能变得丰富多彩。
精神沃土
桦甸五中马敏慧
这次培训可谓是一席知识盛宴,国培就像一朵盛开的奇葩,宛若傲雪红梅,分外娇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了疑惑。
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
通过这次国培,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
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热心交流的话题。
这是一个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地方,使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多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使自己在国培中成长。
培训内容有专家讲座、教学视频、专业学习材料、相关素材观摩等,还可以和班级其他学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等活动,内容丰富、实用。
既重视对学员理念的更新,又重视具体操作技能的介绍,既有理论上
居高临下的指导,同时也有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交流。
通过学习,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对本职工作充满了信心和热爱。
反思自己平时工作中的困惑,认真体会培训期间专家们精辟的阐述,感悟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