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技术对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

合集下载

中水回用工程实例

中水回用工程实例

中水回用工程实例中水回用工程是一种技术先进、环保节能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它通过将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满足特定要求后再投入使用,从而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水资源的压力。

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下面我们将以朝阳麦积山地区的中水回用工程为例,详细介绍其建设、设备和应用情况。

一、工程概况朝阳麦积山地区的中水回用工程总投资约为4.8亿元,占地约174亩,主要包括从麦积污水处理厂引入污水,经过粗筛、细筛、生化处理等多级处理,使其达到国家33项标准的水质要求,再经过过滤、消毒、逆渗透等深度处理,最终水质符合GB 5749-2006《自来水水质标准》的Ⅰ类标准。

工程年处理污水量为6000万立方米,其中8000立方米/天的中水通过供水管网进入朝阳市民用水系统,利用效率较高。

二、设备构成中水回用工程是由多个设备组成的,包括了废水处理设备、水质控制设备、气体除臭设备、逆渗透设备等。

其中,废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粗筛机、细筛机,污泥压滤机、节能曝气机等,水质控制设备包括PH自动调节、紫外线消毒、臭氧氧化等;气体除臭设备主要是利用活性炭吸附去除污水中的气体,保证了处理后的水质清新无异味。

逆渗透设备是中水深度处理环节的最后一步,通过高压让水从逆渗透膜中通过,达到了去除污水中有害物质的目的。

三、中水回用的应用案例朝阳麦积山地区的中水回用工程主要应用于城市绿化、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等领域,其中农田灌溉是其主要应用对象。

该工程所处理的中水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即便不如自来水或矿泉水一样好但是已经满足了国家的健康安全标准,能够安全地为农田灌溉提供足够的用水。

同时,中水回用还能够大量减少面源污染物的违法排放,减少对水资源的优先消耗,达到了节约水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水回用工程是我国水资源利用领域中比较先进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对污水的处理与回用,能够实现对自然水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探析

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探析

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探析摘要:面对紧张的水资源,水回用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

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必须考虑到工业废水回收、城市水污染浪费的问题,需要制定节水政策,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改善污染水源,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简单介绍该项技术,并分析目前中水回用技术的使用现状、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中水回用技术;水资源;水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源泉,离开水资源任何生物将走向灭亡。

当今,水资源紧张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水污染、不合理利用开发和浪费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人口数量的增长使得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用水紧张的现象。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样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为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此外,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循环利用率低。

当然,中水回用技术的出现是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协调水资源利用的根本途径。

一、中水、中水回用概述中水也可以成为再生水,其水质在自来水和污染水之间,也就是城市废水、污水经过净化技术处理之后能达到国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用的非饮用水。

这些经过处理的水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农业灌溉、建筑厕所冲洗、工业冷却水等诸多方面。

因为中水的水质并没有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但是又高于普通的污染水标准,介于两者之间,所以称之为“中水”,二中水回用也就是污水的再生利用技术。

面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很多国家都积极采取措施,制定节水政策,积极研发净化技术。

据了解,在美国、南非、日本等国家已经普遍应用中水回用技术。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就已经实施中水回用技术推广,目前,日本各个城市普遍使用中水作为补充水源,而我国着手使用中水回用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而且旨在北京、大连、天津等较发达城市使用,目前来说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中水回用现状

中水回用现状

城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摘要: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出我国中水回用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的发展水平,我国的中水回用起步较晚,分析我国中水回用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中水回用发展趋势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

1.前言: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亿m3,我国多年年降水总量约为6.19亿,平均年降水水量为648mm,低于全球的年降水水量,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均水量仅为24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低于人均3000 m3的轻度缺水标准,是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之一,且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

据2006年统计,我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此外还有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正常年份城市缺水60亿m3,日缺水量达1600万m3。

其缺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水污染严重。

地下水多年超采,储量不足。

预计2010 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

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及近期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水量也随之增长。

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这有限的水资源还在不断地受人类肆意开发和污染。

这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所以中水回用系统的启动刻不容缓。

2.城市小区中水回用发展与现状2.1中水回用系统的分类中水回用是污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般将中水回用分为三类,即城市中水系统(城市中水管道)、小区中水系统和单幢建筑中水系统(建筑中水道)。

三类系统各有其使用范围。

城市中水系统由于需要市政管网的配套,实施需要大量资金和较长的时间。

小区中水系统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能将优质排水与其他污水分开。

优质排水作为中水水源,进入小区的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而粪便污水和厨房废水则直接排放。

盥洗废水、淋浴废水、洗衣废水等这些废水人们以前也直接用来冲洗厕所,现在作为中水水源,经处理后再回用于厕所的冲洗,人们在感官上、思想观念上都较为容易接受,对中水回用的推广有很大的益处。

中水回用技术简介

中水回用技术简介

中水回用技术简介一、设置中水处理系统的意义1.节水意义“中水”是介于上水(自来水)与下水(污水)9之间的一种水道系统,可回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生活杂用水。

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缺水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就北京而言,由于缺水,特别是夏季用水高峰,有些地区水压明显不足;一些地区的人民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行政手段限制供水。

中水已越来越被国人认可,寻找中水道节水途径已是大势所趋。

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的使用中水。

2.标准日益严格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及《北京市节约用水若干规定》、《北京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为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状况,贯彻优水优用的用水原则,加快城市污水资源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北京市规划市区中水设施建设工作,凡新建工程符合以下条件的,必须建设中水设施。

(一)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公寓等。

(二)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文化、体育等建筑。

(三)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或可回收水量大于150立方米/日的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等。

3.排水量限制城市的下水管道输送污水的能力已接近临界点,许多城市还没有污水处理厂。

可以设想,与提高污水排放标准一样,将来也会限制排水量。

4.节省开支1986年北京市开始征收“排污费”,每1吨水征收80%水量的排污费,每1吨水的排污费为0.12元,企事业单位若设置中水道设备可免收排污费。

1987年北京市开始征收“资源费”,对新建房屋每天每吨水收取资源费1630元。

二、中水处理适用范围以洗浴废水、低浓度生活污水为中水的原水,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可回用于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的非饮用水。

中水回用方案

中水回用方案

中水回用方案概述中水回用是指对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水再次利用的一种水资源管理方式。

中水回用方案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减轻水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水回用的意义中水回用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1.节约水资源: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需求,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2.减轻污水处理压力: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用于其他用途,可以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保护水环境:中水回用可以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从而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4.经济效益:中水回用可以降低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中水回用方案的实施步骤中水回用方案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中水处理:对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和肉眼可见的悬浮物。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2.二次处理:对经过初步处理的中水进行二次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二次处理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或高级氧化等方法。

3.过滤和消毒:经过二次处理的中水需要经过过滤和消毒,以去除微生物和病原体,保证回用水的安全性。

4.回用途径选择:根据中水的水质特点和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回用途径。

中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景观冲洗、环境水体补给等多个领域。

5.管网建设:为中水回用建设相应的管网,保证中水能够从处理厂输送到各个回用点。

6.管理与监控:建立中水回用管理机制,对回用水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水回用的应用领域中水回用在以下几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农业灌溉:利用中水进行农业灌溉,可以降低农业用水成本,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2.工业用水:将中水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水、洗涤水和供应水等,可以降低工业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景观冲洗:利用中水进行景观冲洗,可以减少自来水用量,同时保持景观的美观。

中水利用

中水利用

一、开源措施(一)中水回用所谓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是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一种形式。

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采取开源与节流并举。

资源的有限性迫使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即必须充分提高水利用效率,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科学,合理的利用一切可回收再利用的水资源。

城市建筑中水资源化与回用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居民生活供水的紧张程度。

事实上,大量城市污水混合排放,使相当一部分有回用收价值的中水白白浪费且又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因此,研究实施城市中水回用技术对于我国解决水资源短缺意义十分重大。

1. 国内外中水回用概况国际上,美国、南非、印度、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早已开发污水经处理后回用的工作。

早在1926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的Crand Canyon 国家公园将处理过的废水回用于冲厕所、草地喷水、冷却水和锅炉给水。

1960年,科罗拉多州修建了一套中水回用系统,提供高尔夫球场、公园、高速公路等的景观用水。

美国在1975年的中水利用量,占总取水量的38。

7% ,并以每年4%~5%增。

1977年,佛罗里达州建成一套200km 长的中水系统,为公园、高尔夫球场、校园、住宅区草地、冷却塔提供水源。

目前,哥伦比亚城有1/ 3经生物处理的城市污水,回用作为城市杂用水;加利福尼亚州约有200余座中水工程,城市污水回用中水量占污水总量的31%。

南非温得和克市已建成处理能力为450m3/d的污水回用作中水的系统。

印度孟买已建成7座处理能力为150~250m3/d的中水工程,用于补充空调冷却用水。

英国需用淡水量以每年2。

5%的比例增长,其给水量的1/ 3 不得不取自含有污水处理后排放河流的河段。

前联邦德国在20世纪70年代时的地面水污染较为严重,所取河滩渗滤水和人工地下水都是地面水经过不同处理后,再经渗滤和回灌地下的。

关于中水回用的现状研究

关于中水回用的现状研究

关于中水回用的现状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资源匮乏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因此,水的再生与回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中水回用,方式,现状1中水回用的可行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而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排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并且其排放量也逐渐增大。

因此,现有的厂区自建生活污水站,污水经污水站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市政管网或作为杂用水回用是解决现有污水排放和污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1.1中水回用的经济效益中水回用工程的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缓解水资源匮乏的危机。

在社会需水量迅猛增长以及人们广泛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背景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经济效益分析:(1)中水回用,可减少淡水资源或自来水的利用,与购买自来水所需费用相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资料显示:近期建设污水处理厂使污水达到回用标准,其深度处理设施及回用水输送管道投资平均约需 1700 元/m 3,若按深度处理污水代替自来水,每立方米水可节省约 5900 元,因此,利用中水替代自来水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2)中水回用,低于远距离引水所需的费用。

据资料显示,将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到可以回用作杂用水的程度,基建投资相当于从 30km 外引水;若处理到回用作高要求的工艺用水,其投资相当于从 40~60km 外引水。

(3)中水回用比海水淡化经济。

国际上,海水淡化的产水成本每吨大多 1.1 美元~2.5美元之间,中国海水淡化的成本为 5 元左右,但也远远大于中水的回用价格。

1.2中水回用的环境效益中水回用的环境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地下水开采量,减轻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有效地减少因地下水超采而引起的地表沉降等环境问题;②有利于减轻对天然地表水的开发,缓解天然河流缺水、断流的问题,进而减轻因河流缺水而造成的其他环境问题;污水经处理后可以回用于农业灌溉、绿化、冲洗地面等方面。

浅谈中水的应用及中水回用的意义

浅谈中水的应用及中水回用的意义

浅谈中⽔的应⽤及中⽔回⽤的意义⽔是⼀切⽣命和⼈类发展不可或缺的⾃然资源,没有⽔,就没有⽣命世界,就没有我们当今的⼀切。

保护⽔资源和合理有效地利⽤⽔资源是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重要措施。

其中,中⽔回⽤是这⼀重要措施的主要内容。

中⽔回⽤可节⽔、节能、减少污染,⼀⽔多⽤,使⽤污⽔资源化。

兴建中⽔⼯程,既可以完善给⽔体系,⼜可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的认识中⽔”也称为“再⽣⽔”“循环⽔”或“回⽤⽔”,主要为指城市污⽔经处理后,达到⼀定的⽔质标准,可在⼀定范围内重复使⽤的⾮饮⽤⽔的杂⽤⽔,其⽔质介于上⽔和下⽔⽔质之间。

是⽔资源有效利⽤的⼀种形式。

⼆、中⽔回⽤优势⽬前⽔价上涨的趋势,使节⽔⽅法成为⼈们关注的焦点,从⽽造就在众多的节⽔⽅法中,价格低廉的中⽔开始⾛俏,据有关数据显⽰,取中⽔设施吨⽔基建投资为3000元/(m3/d),吨⽔运⾏成本为1.60元/m3(含折旧)。

对建筑中⽔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进⾏分析,结果表明,建成中⽔设施后,每⼈承担的建设费⽤为120元,开发商因此增加的造价仅占总造价的3‰,中⽔设施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42年,可见中⽔设施并没有给新建项⽬的建设单位和最终⽤户增加较⼤的财务负担,在中⽔制⽔成本与⾃来⽔之间维持合理差价的情况下,中⽔具有良好的赢利能⼒。

三、国内外应⽤情况1.在国外的应⽤情况中⽔回⽤在国外已实施很久了,回⽤规模⼤,已显⽰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为克服⽔资源的困难,把城市污⽔开辟为第⼆淡⽔资源。

美国是世界上采⽤污⽔再利⽤的最早的国家之⼀,20世纪70年代开始⼤规模污⽔处理⼚建设,1979年美国有357个城市回⽤污⽔,涉及城市回⽤、农业回⽤、娱乐回⽤、环境回⽤、⼯业回⽤等⽅⾯。

除了美国,还有⽇本、以⾊列等多个国家早已实现中⽔回⽤,也具有丰富的经验,满⾜了或部分满⾜由于⽔资源缺乏的需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在我国的应⽤情况我国淡⽔资源很匮乏,排⽔设施和管理很不完善,但已认识到中⽔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合理利⽤中⽔资源,不仅可缓解⽔源的不⾜,⽽且改善了环境,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水回用技术对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
摘要:简要介绍了中水工程的应用发展,以本市一6000人规模小区采取中水回用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例,对中水回用技术在节约水资源,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水回用;水资源利用;利用潜力;效益
1 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资源。

地球上虽然水资源总量达13.876×108km3,但淡水仅占2.8%,储量仅3.7亿亿m3,其中绝大部分蕴藏在南北两极,人类可利用的地表淡水仅105万亿m3,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仅22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

到20世纪末,我国超过2/3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严重缺水城市达110个,水资源的短缺成为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 中水回用技术的起源
中水回用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最初称为“中水道”,意为其水质介于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间。

随近年来中水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中水技术逐渐形成设施建设,设备的研制,应用技术研究、发展和有关规范建立、施行等一整套工程技术,如同“给水”“排水”体系一样,称之为中水(Reclaimed Water)。

3 中水水源及水质要求
3.1 中水水源
中水主要水源包括:冷却排水、盥洗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等。

一般不采用工业污水、传染病医院污水和放射性污水。

多采用冷却排水、盥洗排水等轻污染优质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

3.2 中水水源要求水质
中水作为杂用水,其水质须满足:
(1)卫生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主要衡量指标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
悬浮物量、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等;
(2)外观无不快的感觉,主要衡量指标有浊度、色度、臭气、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等;
(3)不引起设备、管道等腐蚀、结构和不造成维护管理困难,其主要衡量指标有PH 值、硬度、溶解性固体等。

我国现行的中水水质标准有:《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生活杂用水标准检验法》(CJ25.2—89)。

4 中水回用处理工艺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中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3类:
4.1 物理化学处理法
以混凝沉淀(气浮)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相结合为基本方式。

该法适用于处理如盥洗、地面冲洗等优质杂排水,其主要特点是处理工艺流程短,运行管理简单,占地相对较小,运行费用较低;但出水水质受混凝剂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波动性,处理后的中水适用于冲洗、灌溉。

4.2 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处理,多采用好氧处理。

其特点是适用于有机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杂排水,该法的出水水质较为稳定,运行费用相对较小。

4.3 膜处理法(Membrane Bioreactor ,简称MBR)
采用超滤(微滤)或反渗透膜处理,其优点是SS 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处理水质稳定、可靠,但工程投资较大、处理成本较高,因此此工艺在实际应用上还存有一定争议。

5 中水利用效益分析
目前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主要为盥洗、厨房用水、地面冲洗以及厕所冲洗用水。

其中盥洗、地面冲洗用水等优质杂排水约占居民用水的75%~80%。

根据我国现状,在整体水价较低的情况下,当以盥洗、沐浴或地面冲洗等优质杂排水(CODcr150~200mg/l,BOD550~100mg/l)为中水水源,采用物理化学法为主的处理工艺流程。

下面以本市某小区为例分析中水回用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小区人口约6000人,根据2007~2013年数据统计,年平均用水量
Qn=76.5×104m3/年。

根据目前居民用水构成结构,在居民用水总量中的75%~80%排放为优质杂排水,本文中取:
Qn=76.5×104m3/Py=75%;/Ps=80%/由公式Qz=Qn×Py×Ps可推算/Qz=Qn×Py×Ps=45.9×104m3。

/Qz—小区年用水量/Py—优质杂排水系数/Ps—生活用水系数/Qz—年中水回用水量。

中水处理后可用于居民厕所冲洗以及小区绿地灌溉、洗车等用途,则可利用水量为:
Qi= Qz×PS×(1- Py)+Qz×(1-Ps)=30.6×104m3
Qi—小区中水利用量。

目前本市水价为1.55元,污水处理费0.8元,水费单价为2.35元。

该小区中水处理目前采用采用物化法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运行费用约合0.37元/方(含运行管理人员工资)。

年节约费用S=Qi×(2.35-0.37)=605880元,多余部分中水可输送至小区附近市政绿化灌溉,该部分与市政绿化管理部门协议收取成本费用。

由此案例可见,一个仅6000人的小区在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后,居民年节约用水30.6万m3,费用节约60.5万元;人均节水51m3,费用节约100.98元,经济效益显著。

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至2011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比例已经达到全国13.47亿人口的51.27%,如中水回用技术推广使用,即使推广率达到40%,那么我国一年居民用水可节约140亿m3,极大的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紧张问题,加速我国的发展建设。

更重要的是中水回用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减污减排、能源节约乃至相关的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隐性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是无可估量的。

6 结束语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各国建设发展瓶颈的今天,发展中水回用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城市水资源的调查利用和预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