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3地市2017_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8图像题含解析
江苏省13地市(2017-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考点2 基本实验操作(含解析)

考点2 基本实验操作12.(2019·无锡)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D.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13.(2019·南通)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试剂B.加热液体C.检查气密性D.闻气体气味3.(2019·连云港)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检验O2是否集满 C.收集H2 D.稀释浓H2SO4【答案】A12.(2019·常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放入铁钉 B.倾倒稀酸 C.滴加溶液 D.熄灭酒精灯【答案】B5.(2019·淮安)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酒精灯C.加入块状固体D.读取液体体积【答案】D4.(2019·苏州)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长颈漏斗B.试管夹C.滴瓶D.蒸发皿【答案】B【解析】A是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B是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C是细口瓶,而不是滴瓶;D是研钵,而不是蒸发皿。
11.(2019·苏州)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答案】C5.(2019·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点燃酒精灯C.检查装置气密性D.滴加液体【答案】C4.(2019·盐城)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量取液体B.引燃酒精灯C.滴加试剂D.稀释浓硫酸【答案】D26.(2018·连云港)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A3.(2018·淮安)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B.倾倒液体C.称量药品D.放置洗净的试管【答案】D2.(2018·宿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酸碱度D.称量固体药品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江苏省13地市(2017-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考点29 转化与推断题(含解析)

考点29 转化与推断题28.(2019·镇江)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2442332K SO ,CuSO ,NaOH,BaCl ,Mg NO ,BaCO 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 和无色进液B ,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
(2)向固体A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B 中通入2CO ,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
【答案】(1) CuSO 4 (2)NaOH 、Mg (NO 3)2 ;BaCO 3 (3)BaCl 2 ;K 2SO 4 13.(2019·镇江)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
2Ca(OH)323NaHCONa CO NaOH .−−−→−−−−−→溶液加热 B.2Cu,CO 24223KMnOCu (OH)C O O −−−→−−−→加热 C 。
244H SO NH Cl 2324Na CONa SO NaCl −−−−→−−−−→溶液稀 D 。
()32HNO Ba(OH)24432K SO BaSO Ba NO −−−−−→−−−−→稀溶液【答案】A10。
(2019·无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 。
4C u SO C u −−−→稀盐酸溶液 B 。
CuO2CO CO −−−→C 。
232MnO KClOO ∆ D.223F e O Cl F e −−−→稀盐酸溶液14.(2019·常州)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Fe3O4B.Zn→ZnCl2C.H2CO3→CO D.NH4NO3→NH3【答案】C9.(2019·连云港)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答案】A24。
江苏省13地市(2017_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 汇编:考点7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

考点7 化学式与化合价17.(2019·南通)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15225C H O )和双氢青蒿素(15245C H O )而荣获了诺贝尔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的构成一定不同B.C 、H 、O 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D.青蒿素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双氢青蒿素【答案】A【解析】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不同,分子构成一定不同,A 正确;C 、H 、O 三种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较多,都为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B 错误;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22×1)=90:11,C 错误;青蒿素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双氢青蒿素,D 错误。
4.(2019·宿迁)近年来,一些手机厂商纷纷发布自己的可折叠手机,化学物质吡唑啉是生产折叠手机用的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其化学式是C 3H 6N 2,下列有关吡唑啉C 3H 6N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吡唑啉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吡唑啉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C. 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 吡唑啉的化学式量为70g 【答案】C4.(2019·淮安) 用黑钨矿[主要含钨酸亚铁(FeWO4)]可制得金属钨,钨酸亚铁中钨元素(W )的化合价为( )A.-2B.+2C.+4D.+6 【答案】D8.(2019·淮安)香草醛(C 8H 8O 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剂,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原子构成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克C.一个分子中有19个原子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8:8:3 【答案】C7.(2019·连云港)尿素[CO(NH 2)2]是常用的化学肥料。
下列关于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复合肥B .由3种元素组成C .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4D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14.(2019·南京)荧光棒中含有H 2O 2溶液。
江苏省13地市2017_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7归纳与推理题含解析

考点27 归纳与推理题7.(2019·宿迁)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答案】C8.(2019·宿迁)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用洗洁精洗油污是乳化作用,用汽油洗油污也是乳化作用B.NaOH 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 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答案】C【答案】A12.(2018•无锡)总结、归纳知识,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钠,不能再烹调时用工业用盐代替食盐;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答案】A16.(2018·镇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答案】D8.(2017·宿迁)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答案】A【解析】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③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毒品万万试不得!”说法都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天然气不属于新能源;综合利用化石能源提高其利用率,是常用的化工资源,故B选项错误;天然气和海水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尿素属于氮肥,故C选项错误;化肥、农药过量使用易导致环境污染,故D选项错误;大气;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补钙剂;不用硫酸钠配置波尔多液,应用硫酸铜。
【答案】A13.(2017·无锡)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②二瓶气体元素组成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③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高⑤所谓“低碳”就是较低二氧化碳的排放⑥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的方法。
2017—2019年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22共存、除杂与检验

1. (20佃•镇江)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注BaSO 难溶于盐酸;K 2SO 、BaCb 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据此实验可知,固体 A 中的物质最多有( ) A. 1种 B . 2种C . 3种 D . 4种 【答案】C&( 2019 •苏州)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面粉和米粉:碘酒B.NaOH 固体和NHNO 固体:水A. FeCI 3,NaOH,KCI,Ba NO 3 2B. K 2CO 3,Ba (OH ) 2,KOH 、稀 HNO 3C. K 2SO 4,Na 2CO 3、稀 HCI 、稀 HNO 3D. CaCI 2,AgNO 3,Mg NO 3 2 ,NaCI2.(2019 •南京)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2-- + + - -A.K 、H 、CO 、ClB.Na 、NH 、Cl 、NO2++ - 2- + + -2-C.Cu 、Na 、OH 、SQD.K 、H 、OH 、SQ【答案】B3. ( 2019 •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 +、SQ 2-、NOB. NH4+、OH 、CT【答案】A4. ( 2019 •常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A. CaO[Ca (OH ) 2] : H 2O B (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正确的是(NH (水蒸气):浓硫酸 C. MnO 2(KCI ) : H 2O NaOH 溶液(N&CO ) : CaCL【答案】C5. (2019 •南京)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 N 2气体(02)――通过灼热的铜网B. 木炭粉(CuO )――在空气中灼烧C. K CI 固体(MnQ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A CO (H 2。
) 通过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干燥B KCI 固体(MnO 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C Fe 粉(Cu 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NaCI 溶液(MgCI 2)加入过量NaOH 溶液,过滤7. ( 2019 •连云港) 某白色固体 A,含有 &SQ 、NaOH CaCO BaCb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 量A 进行如下实验。
江苏省13地市(2017-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考点30 工艺流程题(含解析)

考点30 工艺流程题20.(2019·镇江)已知()()44334422CaSO +NH CO =CaCO +NH SO ↓右下图为模拟和气处理并得到轻质3CaCO 的主要流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净化时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为了充分吸收2SOB.净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242Ca(OH)+SO +O =CaSO +H OC.沉淀时应先通入2CO 后,再通入3NH ,有利于3CaCO 的生成D.由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可知,溶解性:43CaSO >CaCO 20.(2019·扬州)工业上,利用溶液X(溶质为CuCl 2和HCl)在50℃时与Cu 反应制作电路。
CuCl 2消耗后,HCuCl 2经处理又能转化为CuCl 2,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①反应I :22CuCl Cu 2HCl 2HCuCl ++=;②反应Ⅱ:222222HCuC1H O 2CuCl 2H O ++=。
A.反应I 和Ⅱ涉及的元素中仅Cu 、O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反应Ⅱ中生成的CuCl 2质量与溶液X 中CuCl 2质量一定相同C.工业上,每溶解6.4kgCu 时,外界只需提供34kg10%的双氧水就能使生成的HCuCl 2全部转化为CuCl 2D.若由Cu 、CuCl 、CuCl 2中的若干种组成的10.66g 混合物中,铜元素为6.4g ,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CuCl 2【答案】B24.(2019·镇江)用废铜屑生产硫酸铜晶体()42CuSO 5H O ⋅的流程如下:(1)“溶解”时需要加热,但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系列操作”包括:除杂、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等。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
(3)“洗涤”时为减少晶体损失,最好选用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热水b.冰水c.95%的酒精溶液【答案】(1)防止硫酸铜晶体失去水分 (2)冷却结晶;玻璃棒(3)c22.(2019·南通)(6分)氧化镁在医药等后业应用泛。
江苏省13地市(2017-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考点20 化肥与材料(含解析)

考点20 化肥与材料7.(2019·常州)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NH 4H 2PO 4B .NH 4HCO 3C . Ca 3(PO 4)2D . K 2SO 4【答案】A3.(2019·淮安)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A.K 2SO 4B.KH 2PO 4C.NH 4HCO 3D.Ca (H 2PO 4)2【答案】B3.(2019·南京)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硫酸钾B.过磷酸钙C.尿素D.氯化钾【答案】C5.(2019·苏州)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 )A. CO(NH 2)2B. K 2SO 4C. Ca 3(PO 4)2D. NH 4H 2PO 4【答案】B3.(2019·泰州)下列物质可用作氮肥的是( )A. KClB. Na 2SO 4C. CO(NH 2)2D. Ca 3(PO 4)2【答案】C12.(2019·扬州)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 4NO 3B. KNO 3C. K 2SO 4D.NaNO 3【答案】B8.(2019·常州)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 .聚氯乙烯B .合成橡胶C .涤纶D .蚕丝【答案】D3.(2019·盐城) 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B.尼龙C.羊毛D.蚕丝【答案】B16.(2019·无锡)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自来水b.蒸馏水c.矿泉水(2)制作“糖醋鱼”所用的主、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糖b.醋c.鱼(3)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4NH Clb.()242Ca H POc.3KNO(4)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a.黄金首饰b.塑料盆c.纯棉T 恤【答案】 (1) b (2) c (3) c (4) b11.(2019·宿迁节选)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厨房中小餐桌有的是用玻璃钢制作的,玻璃钢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②厨房中常用的食材有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青菜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材是_______。
江苏省13地市2017_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31探究题含解析

考点31 探究题14.(2019·宿迁)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作了如下实验【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猜想一:碳酸钠猜想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猜想三:硫酸钠、硫酸【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评价反思】(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无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1)C实验中将pH 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2)氯化钡与碳酸钠也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则猜想三正确28.(2019·常州)装品牌苏打饼干的配料和营养成分如下表,研究性学习小组対其成分进分解。
Ⅰ.定性判断饼干中有关成分的确认。
取一小包饼干。
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得到待检液。
【交流讨论】(1)饼干中的________元素可减少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28 图像题
20.(2019·南通)称取m g (相对分子质量为146,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置于氮气流中加热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其中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F点对应固体的化学式为
10.(2019·宿迁)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表示向pH=2的盐酸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
B.②表示一定量的Fe加到AgNO3溶液中
C.③表示在20℃时,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KNO3晶体
D.④表示等质量的Mg和Zn分别加足量盐酸
【答案】B
【答案】A
13.(2018•常州)概念之间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3种关系。
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答案】B
11.(2018·泰州)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下列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
B.糖类与淀粉属于并列关系
C.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合成材料与塑料属于包含关系
【答案】D
8.(2018·镇江)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答案】B
18.(双选)(2018·镇江)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只有1种溶质
B.b~c段只发生1个反应
C.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3.7%
D.m=37.85
【答案】BD
18.(双选)(2017·镇江)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CuSO4、H2SO4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pH>7
B.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2种
C.m=3.31
D.取c点对应溶液,滴加NaOH溶液,立刻产生沉淀
【解析】通过图象可以看出,a所处的图象表示在滴加硫酸的过程中,沉淀的质量继续增大,所以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钡,溶液pH>7;b点所处的图象沉淀质量在减小,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铜的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一种;
C、由图象中的数据可知,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5.64g﹣4.66g=0.98g,
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
CuSO4+Ba(OH)2=Cu(OH)2↓+BaSO4↓
98 233
0.98g x
=
x=2.33g
所以m=2.33g+0.98g=3.31g;取c点对应溶液,硫酸过量,滴加NaOH溶液,不能立刻产生沉淀。
【答案】AC
14.(2018•徐州节选)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5)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
次为图2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
A.MN段 B.NP段 C.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时几乎不再变化。
【解析】(5)图2中,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MN段,因为是瓶口向上敞口放置;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Q点时几乎不再变化,因为氧分子扩散趋向平衡;
【答案】
(5)①A 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③Q点
26.(2018•常州)研究小组同学对铝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如图1所示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橡皮塞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烧瓶中放入铝片和稀盐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1)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段气体压力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CD段气体压力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3)从BC段看反应的速率是先变快后变慢,导致变慢的因素有(填序号)
a.铝片的表面积 b.盐酸的浓度 c.温度
【解析】(1)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2)铝在空气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会先与盐酸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盐酸的浓度会逐渐降低,所以AB段气体压力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CD段气体压力逐渐下降的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降低;
(3)从BC段看反应的速率是先变快后变慢,导致变慢的因素有盐酸的浓度,选b。
【答案】(1)2Al+6HCl=2AlCl3+3H2↑
(2)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盐酸的浓度降低
开始时,铝表面的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无气体生成,所以AB段气体压力变化不明显
到C点,反应完成,气体体积最大,并且该反应放热,所以反应结束后,随着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减小,压力逐渐下降
(3)b
10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A正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6:3=2:1,B正确;浓硫酸长期在空气中放置,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不会为0,C错误;开始加入的稀盐酸先中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气体才从溶液中扩散出来,D正确。
【答案】D
【解析】水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图中所示是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会继续溶解,溶液质量逐渐增加,但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直至硝酸钾溶解达饱和;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其溶液的pH>7,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随着水量的增加,溶液的pH 会无限接近于7。
8.(2017·镇江)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含量:
B.溶液pH:
C.金属活动性顺序:
D.硫元素质量分数:
【解析】空气中物质含量的多少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氨水呈碱性,pH>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7;硝酸呈酸性,pH<7,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铜>银,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利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Na为+1、O为﹣2价,可计算Na2S中S为﹣2价、Na2SO3中S为+4价、Na2SO4中S 为+6价,与数轴关系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正确的;
【答案】D。